我想每天早上6点去骑车锻炼的好处和坏处,但是没有伴自己怕会出什么意外,我骑的还是山路

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正确的骑行姿势很关键
自行车不光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人们锻炼身体和修养身心的好方法。在中国,大部分人是为了代步,只有少数自行车爱好车把骑行成一种爱好,他们通过科学严谨的骑行方法来达到锻炼身体、修养身心的目的。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都有,掌握科学的骑行方法很重要,适当骑行可以锻炼身体,而过度的骑行容易导致膝盖损伤。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一起来看看吧。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一、骑自行车的好处1、骑自行车毕竟是身体运动,对心肺功能有很大好处,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2、骑自行车还有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肥,骑自行车是一种周期性的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较多的热量,对减肥大有裨益。3、适度的骑自行车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强。4、骑自行车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其早衰及偏废。5、骑自行车对减轻心理压力及防止抑郁大有裨益。除了上面的好处之外,骑自行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延缓衰老,这个是经过科学研究的,因为它是属于一种户外运动,长期在外面骑行,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可以大大增强,因为运动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还可以有助于皮肤排出老旧废物,更好地接受空气中的一些对身体的有益成分,如果你有皱纹问题的话,可以帮你减轻,骑车的话,由于经常需要用到腿,所以对于减掉大腿的肥肉,和紧实腿部肌肉是非常有效果的。上世纪80年代我在部队医院工作时,买了一辆自行车。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坚持自行车运动,至今仍然还骑着那辆自行车,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一些年轻人和我开玩笑地说,你这处级干部有汽车不坐,为什么还骑着这辆破车?我对他们说,破车子能锻炼出好身体。骑自行车锻炼,可快可慢,可上坡,可下坡,完全自己控制。坚持自行车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四肢力量,更有助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坚持自行车运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预防脑中风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大病症,常常伴随着眩晕、耳鸣、复视、面瘫、面部麻木、吞咽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其实,中风发生的一大诱因就是脑平衡的减弱或缺失,而靠两个轮子进行线条运动的自行车,正是对脑平衡的最佳练习及保健康复方法。常骑自行车,能帮助小脑保持良好的平衡感,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对治疗中风、促进肢体康复也有良好的效果。2、提神防衰老从现代医学研究决度看,骑自行车是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踩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到开发与锻炼,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并由此防止大脑早衰及偏废,起到预防大脑老化的作用。此外,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还有较好的减肥效果。特别提醒:骑自行车作为一项速度运动,本身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老年人,骑自行车锻炼,速度不宜过快,姿势要正确,恶劣天气不宜骑,以防发生意外。3、防治关节炎人们在骑自行车时,主要得到锻炼的便是双腿,反复的踩踏动作让腿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各关节部位也得到伸缩练习,对预防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并因此促进了全身血液的大循环。4、增强内脏功能自行车运动,对人体内脏功能的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能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同时各个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二、骑自行车的坏处其实骑自行车的坏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骑自行车带来的坏处主要是由骑行姿势和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几点。1、对性的影响首先小编要跟大家说的就是这个最具争议的问题——对性的影响,虽然上文中骑自行车的好处提到适度的骑自行车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但是过度的骑自行车会对男性的前列腺产生不好的影响。骑行中如果长时间压迫一个地方,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睾丸、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的功能,骑车的颠簸震荡,还会直接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而对女性而言,由于女性骨盆较宽,阴股沟及附近软组织容易受到摩擦,所以常年累月骑自行车的女性,尤其在车上载人载物,增加负重的女性,极易出现阴股沟肿物。2、对脊椎和腰椎的伤害不正确的骑行姿势可以造成很多疼痛,如肩膀疼,引发这个部位的疼痛。主要是车子上管比较长,车把比较低。脖子疼。这个现象往往和肩膀疼同时出现。其次是腰疼,这个往往是骑行的时候身体比较直造成的,因为这样一来更多的力量就会给腰部增加负担,会导致腰部疲劳。对策:骑车时间较长时,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3、对手的损伤骑自行车最公认的损伤就是对手的伤害,这主要是因为在骑行中上肢长时间受压且运动量极小,上肢的血循环减少造成的。不少人长时间骑车后会感到两手木麻、酸胀无力,就连握笔写字、用筷进餐也会受到影响,医生称这种情况为“腕尺管综合症”。腕关节与手掌相交处的尺侧有一个腕尺管,由豌豆大小的豌豆骨和纤维组成,尺神经由此管穿过,分布到手部尺侧。骑车时若双手紧握车把,手掌尺侧与。车把接触,豌豆骨卡居当中,当蹬车上坡或逆风前进,加快速度、身体前倾时,腕关节必然会过度背伸,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同时上肢的支撑力增加,腕尺管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而引起上述症状。小编查阅了资料,最好的应对办法是,长时间骑行时应每一个小时左右下车活动一下上肢。另外加强对上肢的针对锻炼,如拍蓝球、哑铃。4、意外伤害骑自行车毕竟要在马路上,有很多意外可能会发生,比如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加劲骑车,上下颠簸、碰撞,可能引起尾骨骨折。与人与车抢道、横冲直撞、闯红灯、骑车大撒把或骑车遇到紧急情况时,骑车者可因紧张而失去平衡,加上车速快和车的惯性,往往会刹不住 车,身体前倾冲向地面,导致头部受伤。三、骑自行车的正确姿势1、 调整车座高度车座的高度很重要,不正确的话会对膝盖造成损伤,且多数时候,人体膝盖的损伤不可恢复,医生也仅能帮你保持状况不再恶化,需要重视坐垫高度的设置,保持正确的姿势则不会损伤关节。小编认为,车座最合适的高度:当脚蹬到最低点时,腿可不费劲地伸直,膝盖可以不用弯曲,但腿稍稍使劲伸直的时候,膝盖可以有微量弯曲,就好了;这样在骑行中可以让血液在骑行过程中通过膝盖。2、调整车座角度一般坐垫需要水平安装,或者前端稍稍低一点,但尽量不要前端上翘。有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可能是坐垫前端对PP或大腿内侧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时需要检查一下你的坐垫是否水平,甚至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磨损。还有减少磨损的有效方法:穿上带护垫的骑行裤。3、上半身以及脖子的姿势上半身的姿势很关键,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骑行中需要背部是直的,但不是竖直,是前倾而笔直的,要从臀部前倾,而不是腰部或后胸,否则变成罗锅或虾米--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需要让脊柱尽量笔直,否则长期骑行后,会背痛难忍。脖子自然挺直,别太低或太挺,否则脖子会酸-----如果你感觉脖子要低一些、耷拉着脑袋才舒服,那你是需要休息了,尽快去休息吧。四、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1、安全装置要佩戴全保护器具一定要配全,骑自行车锻炼要戴头盔,因为头盔能有效降低摔下车时发生脑震荡的几率,在美国的保险条例中规定骑车必须戴头盔,否则发生意外无需赔偿。除此以外,骑车时常用的护具还有护膝、护踝、护肘和护腕,可以防止行车中发生扭伤、挫伤等伤害。2、选择合适的骑行地点骑车锻炼时不要选择市区马路作为锻炼地点,因为及尘土对运动中的人危害极大。如果无法避开废气和尘土,那么被动吸入的有害气体将会随着心肺功能的加强而快速传遍全身。长年累月在马路上骑车锻炼,被动吸入的废气还可能引发肺部疾病。3、调整骑行姿势调整最佳的感觉舒适的车座高度,车座太硬的,可用泡沫塑料做一个柔软的座套套在车座上,以减少车座对阴部的摩擦力。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使身体的重心有所移动,以防会阴部某一点长时间着力。或者行走一小段时间再继续骑车。4、注意身体状况在我们骑行过程中,若发觉会阴部有不适症状,要及时查明原因,若因车座有问题,要及时排除或改进,并要注意休息,症状消除后再骑车;若不能消除症状者,应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五、法其实骑自行车时一种很好的减肥方法,与竞走、跑步等有氧运动相比,最简单的就是骑自行车了。由于自行车的坐鞍不能完全支撑运动中自己的体重,因此比跑步更能锻炼身体。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骑自行车减肥的方法与好处。1、核心肌力骑车法核心力就是指,在骑行中臀部离开座位,但是又不站直身体,同时核心部位(腰腹部)发力控制身体平衡。运用这个方法,可以锻炼核心部位肌群力量。2、强度型骑车法强度锻炼很重要,首先要以自己6成极限速度启程5-7分钟,然后用心率表观察自己每分钟的脉搏,使其处于心肺功能训练区间内,这样不仅能瘦身,还能达到锻炼心血管系统的效果。3、力量型骑车法根据不同的条件,用力去骑自行车,比如:上坡的时候调节齿轮大小(限五速或十速可调速自行车),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双腿的肌力或者肌耐力素质。4、间歇型骑车法骑车的时候,先以中慢速骑1-2分钟,再以1.5-2倍的速度骑2分钟,然后再以中慢速骑,再回到快速,如此交替循环锻炼,可以提高训练者对有氧运动的适应能力。5、减脂汽车法以中等速度骑车,一般要连续不间断地骑40分钟以上,同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呼吸,对减脂很有效果。骑自行车减肥要注意车座的位置,人站立在地面上,将一只脚抬起,大腿与地面平行时的高度与车座高度一致即可。而且不建议负重(背双肩背包)骑自行车,自行车的锻炼主要是时间的持续,如果负重骑车的话,很可能会伤害背部和腰椎。另外,运动的时候要戴上专业运动手套,一来可以防滑,二来在摔倒的时候可以保护手部,不被擦伤。最后,小编想跟大家说,不管骑什么样的自行车,如果是以减肥为目的,那就需要每隔5-10分钟就进行补水。六、让智慧城市骑上自行车目前,很多城市都存在交通拥堵的问题,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市区,自行车时常成为最快出行的方式。本文中,ISO/TC149/SC1自行车及其主要组件技术委员会秘书长Philippe Legrand将告诉我们标准如何让城市踩着踏板找回幸福。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首先要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一个能够让每个人的出行成为可能的城市。不幸的是,像纽约、伦敦或东京这样的大都市,经常处于人群密集、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的状态。交通堵塞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是工作时间在交通拥堵中的流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燃油费用的增加。以世界上受交通拥堵折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墨西哥城为例,交通高峰期城市中汽车的平均时速是4 km/h。在一个时间以分钟计、时间就是金钱的快节奏社会,人们每天为生活拼搏后剩下的是筋疲力尽的身体和糟糕的心情。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就是我们曾经使用的方便灵活的自行车!作为提升绿色形象战略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想要成为自行车城市。例如,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多数会骑自行车的人,喜欢使用这种交通工具快速到达目的地,这样每年可以减少90000t的CO2排放。1、自行车方案自行车城市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世界各地的很多城市都已意识到,为自行车提供空间,可以让城市更宜居,可以为人们带来诱人的街道景观、节约用地、便捷的出行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法国中等城市安纳西,50%的旅程都在半径3 km的范围之内。如此短的距离,人们骑自行车15min就可以穿过城市,骑自行车还可作为市民每天锻炼的理想选择。没有机动交通工具的噪声和污染,自行车还可以带给我们许多逃离社会压力的益处,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愉快的闲暇生活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廉价的自行车能带来与汽车同等的效能。骑车者可以很快在骑车与步行的状态间快速随意转换,因而,可以说自行车是灵活的。这有助于人们在城镇中出行时的相遇与问候,也便于人们逛商店,有利于社区民众之间感情的培养,促进当地商业的发展。原文地址:http://www.pikacn.com/news/6.html为自行车找停车位也相对容易。例如,人们可以在目的地附近停车,通常还是免费停车,这多亏了本地提供了3500多个自行车停车位,尽管这不是在所有城市都有。2、为健康骑车骑自行车的最大优点是有益于健康。骑车的人,有谁没有感受过尽兴的骑行之后,内啡肽引发的愉悦快感呢?骑车不仅是良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大脑和肌肉有好处,它也是一种使人获得幸福感的极好方式。规律的骑自行车低速训练,有助于改善肺活量、肌肉和舒缓压力,骑车后,你还可以睡得更好。每天骑车,还能降低患各种严重疾病的风险,例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帕金森症和阿兹海默症。但是,我们如何才能让骑自行车成为主要和理想的交通方式?如何将城市中的骑车变成步行的延伸?3、被损坏的形象到目前为止,我尚未看到对这些问题的完整回答。毫无疑问,在城市中将自行车发展成为有效交通工具的最大障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自行车是运动工具,不是交通工具。大型自行车比赛,像环法自行车赛(Tour de France)和奥运会,都已形成了自行车的运动比赛形象,这种运动比赛形象在大多数人心中等同于筋疲力尽。由于自行车失窃会阻碍经常骑车者重置自行车的可能性,以及打消人们初次够买自行车的念头,所以自行车失窃对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发展有消极影响。事实上,法国研究机构IFRESI-CNRS的调查显示,高达25%的骑车者拒绝在自行车失窃后重置自行车,而重置自行车的人通常选择便宜的二手自行车——某些自行车是来自小偷提供的“灰色”市场。尽管明显存在这些阻碍,但是,由于近些年人们对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青睐、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以及越来越高的燃料费用,预计到2019年,全球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美元左右。日本是享受这次自行车市场繁荣的国家之一。2010年,在1166亿日元(约合10亿欧元)左右的自行车市场中,日本的自行车销量还不足950万个单位。同样,在北美和西欧市场,作为交通工具的重要选择,电动自行车迅速增长了25%。4、改善自行车问题提高人们骑行选择的关键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自行车道和停车位,以及一些骑车者交流的活动,以促进骑行、教育小孩和引导平常不骑车的目标群体。这些措施对于在城市中建立自行车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城市以往所缺少的。但是,希望人们在城市中出行时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方式,不会自动成为现实,它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吸引人们主动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因此,纽约在城市计划(PlanNYC for a greener and greater New York)中,加入了整体提升城市公共环境的内容,还包括建立一个综合性自行车道网络的计划,就不足为奇了。自然地,不同城市需要不同战略,但是顶层设计原则在全球范围是通用的。充足的自行车车位在帮助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安全方便的地方有辆自行车,是使人们自动选择自行车的最好办法,尤其是在当地商店和其他便民设施附近。这些目的地通常位于交通流量大的地方,例如,多种交通方式(火车、公交、地铁和停车场)的换乘点。同时,在住宅建筑、公寓、工作场所、商店、学校、市政设施和娱乐场所附近,也需要自行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还能改善自行车的防盗问题。可以将自行车架与车位安全地锁在一起。好的城市规划,在启动初期就会考虑到自行车问题,并将建设便捷的自行车停车场列入建筑工程中,这有助于人们回归自行车出行。世界各地很多城市的发展表明,日益增加的自行车基础设施需要认真选择的政策和支持措施。这是为什么,ISO/TC 149/SC 1在2012年对法国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通过改变城镇规划法规、建立城市与周围自行车网络安全、操作措施,以及改善自行车质量与相关设备,将自行车在各种交通工具中所占的比重从每年1%提高到10%。5、安全第一那么,ISO在城市自行车方面能做什么?真的很多。自行车应该是安全、便捷和健康的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自行车质量低劣导致了产品寿命更短和一些令人担心的事故发生。因此,强调用户安全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ISO出版了第一个自行车安全标准——ISO 4210,之后过了几年又出版了关于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的ISO 8098。截止到目前,ISO在自行车标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ISO/TC 149/SC 1自行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这些标准,目标之一是关注安全,尤其是避免装配自行车组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这方面的内容已包括在其他标准中。在推动将自行车作为高效的运动、休闲和旅游交通方式的工作中,ISO的贡献是建立相关安全标准。作为ISO/TC 149/SC 1的秘书长,首要任务是推动这些标准真正得到应用,而不是放任这些标准被压在抽屉底“睡大觉”。技术层面,考虑到要将自行车发展成为新城市景观永久特征的现状,我也必须要与消费者、政府机构和行业需求变化的保持同步。七、骑自行车游历四大洲的中国大妈赵瑞萍1953年出生于北京房山县,现家住北京怀柔区。她早年在国营工厂工作,40岁时辞职自谋职业从事中医推拿,46岁取得国家技术等级高级职业证书。现在,赵瑞萍虽然已年过花甲,依然坚持冬泳。从2004年开始,她热衷于自行车运动,至今已骑自行车游历了四大洲14个国家,成为骑自行车在国外旅游的第一个中国大妈……53岁时历时57天骑行3830公里到西藏,56岁开始独自骑行游历四大洲圈里人喊赵瑞萍为“萍爷”。许多人都说她野,细数这些年她骑自行车的旅程,相信你也一定会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萍爷!够野!2004年,赵瑞萍爱上了自行车运动,当年就把北京附近骑了个遍。2006年,53岁的赵瑞萍与两位路友结伴,骑行世界最艰险的川藏线与青藏线。这次西藏之行,是赵瑞萍自行车远征的处女行。当时,赵瑞萍与路友李师傅、刘师傅骑车从成都出发,开始了进藏之旅。这一路上的艰难、惊险、窘迫,数都数不过来——下雨了,烂泥路上,车轮挡泥板的槽内都是黄泥巴,车轮已经不能转动了,3个泥人只能艰难地扛着自行车行进。有时,骑着骑着,身后突然“咣当”一声震响,又一大块石头滚落下来……翻雪山,穿峡谷,钻密林,蹚大河,陷泥塘,走栈道,跋涉沙漠,闯过泥石流,智取72道拐……风餐露宿57天,累计骑行3830公里。骑到拉萨布达拉宫广场时,赵瑞萍激动得哭了。“有的朋友说我另类、自虐。在两个月的旅途中,我与数不清的‘另类’相逢又相识,共聊祖国大好河山,共享骑行带给我们的快乐。我很自信与自豪,更感幸福与快乐。”回到北京时,赵瑞萍的脸被高原紫外线严重灼伤,鼻子尖是烂的,她却对自行车旅行上瘾了。2009年,赵瑞萍独自骑行欧洲,75天游览了11国,总骑行4883公里。2012年,赵瑞萍独自骑行美国大陆。她从美国西海岸旧金山,骑行到南海岸新奥尔良,再转战东海岸纽约。2014年,赵瑞萍从西藏拉萨骑车出发,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2015年,赵瑞萍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沿东海岸一路骑车南下,86天途经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总骑行3300多公里,纵贯半个澳大利亚。到目前为止,赵瑞萍已骑车旅游四大洲14个国家。在国外骑行旅游,她很多时候住的是野外搭的帐篷,吃的是超市里最便宜的面包赵瑞萍每次出国,走多久只有两个决定因素——签证日期和兜里的钱。头几年,赵瑞萍都是靠打工挣出门的钱。60岁以后,在家人的劝阻下她才不再去打工。她把出国游的消费省到极限——60天美国行,2.8万人民币;75天欧洲行,2.3万人民币;2015年的86天澳洲行,只用了1.7万元。这可是从出家门到进家门的全部费用,包括机票以及食宿。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呢?住,酒店别想了,很多时候赵瑞萍是在野外搭帐篷。有时出于安全等考虑,住个帐篷旅馆、家庭旅馆的,那已经是享福了。城市里不好搭帐篷,长途车站的候车室、中餐馆的地下室,赵瑞萍都能将就。吃,就是超市里最便宜的面包。开始时,吃面包连肉肠都舍不得买,后来体力跟不上了才肯买。缺少蔬菜水果,地上的野菜、树上的榆钱儿、路边的野苹果,都是赵瑞萍的副食。不会外语,怎么行万里路?赵瑞萍从书柜里拿出来的是一张张地图,展示在我们面前,有欧洲的、美国的、澳大利亚的;有中文版的,也有外文版的;有的已经破损严重了,但彩笔标出的路线依然清晰,许多地点还有她写下的备注:“绕了一圈”,“最累的一天”,“美丽的海边小城”……赵瑞萍说自己在国内先用中文地图准备,到了国外再找到当地地图进行对照,来寻找可骑行的道路、识别路标等。说着,她从书柜里掏出一沓手写的“路书”,每一站的接序,两点之间的里程数,进出各个国家的起始日期……接着,她向我们展示的是笔记本。那是她每天晚上在帐篷里写下的日记,里面夹着各种小纸条,大小不一,笔迹不一,但都是中英文对照:“我是骑车旅游的中国人”、“我不懂英语”、“我要去阿德莱德”……就是凭着地图和求助陌生人翻译的小纸条,以及途中问路时反复重复的地名(反正都是音译,多说几遍,再拐个调儿,总有人能听懂),赵瑞萍骑行了世界上四大洲的千山万水。在国外这样独自骑行的旅途,自然是会遇到许多常规出游中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欧洲,她在野外搭帐篷过夜,清早醒来,常发现车轮上、鞋上都爬满了大肉虫子,有时帐篷里还盘着蛇。在澳洲,她在野外过夜,有一回半夜被“哗啦哗啦”的声音吵醒,原来是一只袋鼠在翻找塑料袋里的食物……坚持了17年的冬泳使她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骑行游历四大洲更在意的是路上的风景2015年,62岁的赵瑞萍在澳大利亚历时86天,骑行3300多公里。她之所以有如此非凡的体力和精力,得益于她的另一个爱好—冬泳。从1998年第一次下到冰水里,赵瑞萍已坚持了17年冬泳。她不仅是北京冬泳俱乐部的会员,还多次代表北京冬泳队,参加全国各地的冬泳比赛,而且年年比赛,年年拿奖。每次北京冬泳俱乐部活动,她总是早早地跳入冰河参加破冰,队友们常常开玩笑称她是“破冰船”。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赵瑞萍参加了俄罗斯冰水运动联合会主办的漂游阿穆尔河及鞑靼海峡1300公里接力活动,她和队友成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时,赵瑞萍是5名中国队员中唯一的女性,俄罗斯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2013年3月,赵瑞萍代表中国冬泳人独行北极圈摩尔曼斯克,荣获两金一铜,为中国冬泳人争了光。无论是被北京市自行车协会授予“巾帼英雄”的称号,还是被北京冬泳队的队友们称为“女杰”,赵瑞萍都很自豪。但她骑行游历四大洲,更在意的一是路上的风景,二是八方帮助她的朋友。这位年过花甲的中国大妈,如今有自己的博客。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背着手机、充电宝,每晚上传自己的照片和朋友们分享。她把自己去西藏和欧洲的游记整理出来,十几万字,一个字一个字自己敲到电脑里,又附上详细的“路书”,自费印刷,送给那些和她拥有同样追求的人。2015年出行澳洲时,儿子给了赵瑞萍一张银联卡。可是在澳洲86天,赵瑞萍没舍得刷一次。她的原则是:花自己的钱,走自己的路!八、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视频结语:看完了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大家是不是对骑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呢?其实总体上看,骑自行车的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骑行姿势以及科学的骑行方法,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骑自行车达到锻炼的目的。最后提醒大家一句,骑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
(责任编辑:思远)
皮卡销量排行榜注册 12-2-1行业 医疗卫生
(这里有你想要的,慢慢看)自行车骑行知识大汇总(258页)(转)
自行车骑行知识大汇总(原著258页),内容较多,按目录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吧! 自行车骑行知识汇总目录1.概念:自行车..................................................................................................... 1楼<font color="#楼5.单车服饰专业篇..................................................................................................4楼9.国道知识汇总......................................................................................................6楼10.24速山地车 档位的正确选择..........................................................................7楼11.正确的骑行呼吸——可以调节你的供氧能力................................................7楼12.单车手需要知道的五个窍门............................................................................8楼13.川藏线——传说中的劫匪................................................................................9楼14.给自行车补胎的一些小常识............................................................................10楼15.自行车骑行圣经................................................................................................11楼16.给单车上油的正确方式....................................................................................12楼17.给车上油有讲究................................................................................................13楼18.刹车技巧............................................................................................................14楼19.骑行大腿酸痛和乳酸积累的问题....................................................................16楼20.变速的技巧........................................................................................................17楼21.快速、正确的使用快拆....................................................................................18楼22.自行车的上坡骑行技术....................................................................................19楼23.骑行时爬坡轻快的技巧....................................................................................20楼24.大集团中骑车需要注意的事项........................................................................21楼25.山地车如何保养................................................................................................22楼26.正确的摔车姿势................................................................................................23楼27.自行车中长距离骑行知识讲座........................................................................24楼28.自行车保养........................................................................................................25楼29.刹车 AND 摔车.................................................................................................26楼30.喜玛诺变速系统分类与调整图文详解.............................................................27楼31.山地车轮胎图文全解.........................................................................................28楼32.山地车补胎流程图文全解.................................................................................28楼33.冬季骑行注意问题.............................................................................................29楼34.山地自行车新手硬件入门图解.........................................................................31楼35.山地车日常清洗和保养.....................................................................................32楼36.骑行疼痛的 原因及解决办法...........................................................................33楼37.自行车长途旅行装备清单.................................................................................34楼38.骑车的益处........................................................................................................ 35楼39.骑车出行的知识要领学习.................................................................................36楼40.西藏旅游注意事项.............................................................................................37楼1.概念:自行车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font color="#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
自行车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1816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拉伊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造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崽”。一次德莱斯在骑车闲逛时开过来一辆马车,车夫嘲笑他说他的车慢,于是他就和车夫说:“你信不信我的车比你的马车还快”于是他们两个打了个赌。路程是从村东到村西的一个来回,结果德莱斯比车夫整整快了1个多小时。<font color="#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因此而被**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
自行车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 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欧洲人早期千奇百怪的设计方法  
公路自行车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   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有些人并没有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前后放置,而是把两个轮子做成了左右放置,这种自行车的外形有些类似轮椅。公路自行车(Road bicycle)  用来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车种,由于平滑路面阻力较小,公路自行车的设计更大考量高速,往往使用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外胎,挡位较高,且轮径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车都大,由于车架和配件不须像山地车一样需要加强,所以往往重量较轻,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由于车架无需加强又往往采用简单高效的菱形设计,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 & 场地自行车(Track bicycle)  用于在室内极其平滑的椭圆形赛道上使用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没有车闸(煞车),没有变速器,且没有可逆转的飞轮。   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Triathlon/Time Trial bicycle)在三项赛和计时赛运动中使用的公路自行车,三项赛和计时赛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允许使用牵引气流(draft),也就是说选手必须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克服空气阻力,而不须骑在其他选手后面,所以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在设计时非常注重让选手保持一个减小空气阻力的骑行姿势,同时注意减小自行车自身的空气阻力。三项赛自行车还让选手在骑行时使用和跑步时相近的肌肉组,这样使从骑行到跑步的转换更容易。
& & 山地自行车(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通常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快速的档位,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部分的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面的路面骑乘。 山地车零件的尺寸一般为英制单位。车圈为24/26/29英寸,轮胎尺寸一般为1.0-2.5英寸。车架尺寸也以英制为单位,例如14&、17&、19&来表示车架尺寸的大小。
& & 速降自行车(DownHill bike)  速降自行车,也称落山自行车。英文简称DH。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活动。骑手利用特制的DH自行车在山坡上滑翔,甚至坠山来寻求刺激。活动多在山脊、矿洞、雪地等地带开展。奥地利人利用DH创造出210.4KM/H的世界纪录。 速降自行车的车架角度与山地自行车有所区别,零件与山地自行车一样都为英制单位。进行此项活动时必须佩戴头盔、护甲等装备。前叉减震的行程比山地自行车及XC自行车要长。轮胎宽度一般超过2英寸。
斜躺自行车(Recumbent)  与传统设计上较不一样的自行车。通常有较大且舒适的座椅,两轮或三轮。优点是舒适,且风阻低。 旅行自行车(Touring bicycle)  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适合超远程自给自足的旅行,有较舒适放松的车架几何设计,能够负重,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较宽的车胎,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而不太侧重减轻重量,往往是用山地车脚踏板。时尚自行车  时尚自行车,是由索罗门品牌公司制作的自行车,符合现在的先进时尚理念是深受现在年轻人喜爱的自行车品牌。
& & 广告自行车(Advertising bike)  广告自行车是由中国国家专利局授权(ZL2144.6)的薄壳型车架制作的特殊自行车,利用车架表面积发布广告的专业广告自行车。 越野公路车(Cross-country cycling)  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起源于骑手们想用一辆自行车同时征服公路和山地,于是骑手们选用较结实的公路车架和轮子,再安装上更强的车闸和很宽的车胎,使用山地车脚踏板。越野公路车既可以在公路上实现较高速度,也有一定越野能力。  双人/多人自行车(Tandem bicycle)   又称为协力车,由两人以上协同出力,由第一位控制方向。 折叠车(Folding bicycle)  是为了便于携带与装进车内而设计的车种,有些地方的铁路及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允许旅客随身携带可折叠收合并装袋的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Motorized bicycle)  一种以一半电力驱动和一半人力驱动的环保电动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可以自动侦测双脚施力状况,在需要时以适当的动力辅助踏踩,自动调节动力。在中国广州等地区,因为电池回收等问题,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 小轮车(Cycling BMX)  一种专门用于极限运动的自行车,这类车为了更适合特技表演而作出了不少改造,比如更轻量化的车身,没有刹车,车把可以360°旋转。轴传动自行车   轴传动自行车日本丸石自行车首创无链条系列自行车之轴传动自行车。设计之初,研发人员受汽车传动原理和传统自行车油污影响,最终形成以简洁大方、时尚前卫著称的丸石专利产品——轴传动自行车。
& & 皮带传动自行车  皮带传动自行车也是日本丸石自行车研发设计而成的无链条传动自行车,是轴传动自行车的兄弟系列,该产品吸取汽车发动机专用皮带制造工艺,将笨重、异端的金属链条替代为皮带传动自行车柔韧性更好、伸缩性更强,更清洁更环保的强力皮带,为世界自行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 自行车部件  1、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脚踏必须转动灵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的导向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   5、链条:链条又称车链、滚子链,安装在连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和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  链轮:用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拉力。   <font color="#、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
& & 自行车其单级飞轮工作原理:当向前踏动脚踏是,链条带动飞轮向前转动,这时飞轮内齿和千斤相含,飞轮的转动力通过千斤传到芯子,芯子带动后轴和后轮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  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后轮在惯性作用下仍然带动芯子和千斤向前转动,当反向踏动脚踏时,外套反向转动,会加速千斤的滑动,使“嗒嗒”声响得更急促。多级飞轮是自行车变速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2.自行车品牌 Giant:国产知名品牌,品种有公路车、山地车、旅行车等。   
Merida:国产知名品牌,品种有公路车、山地车、旅行车等。   
UCC:新起国产自行车品牌,品种多样化,山地,公路,旅行车等。   
XDS:国产知名品牌,品种有公路车、山地车、旅行车、折叠车等。   
KHS:功学社,台湾著名单车品牌。   
solomo:德国著名品牌。旗下有法克斯等品牌,主要以高中档自行车为主,质量上乘。   Specialized:堪称自行车界BMW。它的公路、山地系列做得尤其精湛。环法比赛用车。  TIME:法国著名自行车生产商。它的公路的车架系统、自锁系统的设计是世界一流水平。   Colnago:意大利著名公路自行车厂家。生产的车架纯手工艺术涂装。C40是该厂的顶级型号,环意赛,世锦赛用车。   
BMC:瑞士自行车生产商。主要产品是山地车、公路车、计时赛用车。BMC与Easton合作开发的纳米碳纤管材是闻名于自行车界的独特设计。  
Trek:美国著名品牌,赞助的Discover Channel车队曾连续七次赢得环法桂冠。   
Schwinn:美国知名品牌。旗下有以舒适著称的Sierra,质量上乘的Frontier等。   
Huffy:美国山地车知名品牌之一,他们生产的山地车舒适简单又坚固耐用。   
Marin:以山地车见长。  
mosso:台湾峰大,是台湾当地较知名单车。   
Mongoose:美国的超级极限自行车品牌,中国BMX自行车国家队的赞助商   
Cannondale:美国品牌,素以单臂著称,俗称“左撇子”,见2008奥运会山地视频。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拥有一辆。  
NICOLAI:德国制造的世界顶级山地车,号称脚踏车界的“劳斯莱斯”或者“悍马”   
Bianchi:比安奇,又名“鞭笞”,意大利著名单车品牌,以生产公路车为主,是单车界的奢华品牌,是单车界的“玛莎拉蒂”   
Oyama:oyama折叠车,台湾折叠车品牌,专业生产折叠车。  
birdy:折叠车的绝对贵族,很多车友都以自己所在城市拥有一辆“birdy”为荣,犹如汽车界的帕加尼、布加迪。价格昂贵,做工一流。  
飞鸽:国产知名品牌,中国市场认可的十佳品牌,是中国很多人不可磨灭的记忆。3.如何挑选自行车 选择自行车的主要是:一看是不是好的车架,二看是不是好的零件组成,三看组装技术好不好。将这三个因素科学地加以组合后,才能算是一辆好的自行车。  一、车架:   1.车架是什么? 车架相当于人的骨架、有了车架才能装上各种自行车零件。车架由铁、铝合金等材料组成、根据管材的长短构成的角度等影响整体自行车的特性。比如,直线骑行较好的自行车、易转的自行车、骑行舒畅的自行车等,决定这些因素的很多都来自于车架。   2.怎样才能算是好车架? 轻、牢、弹性好等是车架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要看各个车架生产厂家的工艺。如设计的车架是否根据材料的强度和特点来设计、焊接工艺是否成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外观、强度和弹性。还有较重要的就是喷漆,好的车架喷漆均匀,而且喷3-4层的漆。别小看喷漆,好的喷漆可使自行车容易保养、不易生锈。如果使用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车架来装车的话、就有可能生产出不能直线骑行或不易转弯的自行车,或很快就坏的自行车。  3.车架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最多的是铁车架,但是,铁车架也分成铬钼钢、高强钢、普通钢等在铁中加入其它成分的车架,加入了这些其它成分后,可以做成比如较薄的管材,使得整体车架变轻。最近,在不减低强度的基础上,出现了采用铁以外的材料的车架,比如铝合金材料。以自行车比赛中有使用钛金属碳纤维材料的车架。  
二、零件组成   1.什么是自行车零件  装在车架上各种各样的零件都有其各自的作用,比如,刹车是为了让自行车安全停止;脚踏是为了将动力传到车轮等等、生产和销售这些零件的专门工厂称为自行车零件制造厂商、有名的零件厂商每年都开发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又提供给各大自行车制造厂商、然后出现在市场上。  2.怎样才是最好的自行车零件? 简单的讲就是既轻又牢固,而且性能要好。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自行车骑起来才轻松、安全、方便。但是要达到所有的以上条件,就需要好的材料。所以,自行车零件往往是左右自行车价格的一个具体因素。最好的就是能够参加奥林匹克自行车比赛的零部件。不管是强度性能还是重量上都采用了最好的材料。  三、组装技术   1.组装技术 好的零件如果组装不好,就会象既没经过建筑设计师经心设计,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建的房子一样,使您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它会倒塌。所以,如果你不想买了以后后悔,就应该了解这些知识。  2.自行车的舒适功能   2.1变速器   A.变速器?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自行车装有变速器是为了可以加快骑行速度,其实人能够发出的力最大只有0.4马力。变速器是为帮助人们将这最大马力轻松地发挥出来的工具而已。   B.变速器有什么好处?一般自行车都在城市内使用,城市内其实也有很多斜坡。比如有时您骑车时会感到脚踏突然变沉,用眼睛无法判断的斜坡往往比较多。 变速器的优点还在于,它可帮助您在体力不佳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您的体力消耗。比如感冒时,体力消耗不能过大,所以如果您骑车时选择较轻的齿数比骑行时就会很轻松。还有女性身体不佳时、学生应试疲倦时、年纪较大者都可灵活地使用变速自行车。所以变速车的好处确实是太多了。 C.以前的变速系统需要微调整(现在也有一部分的变速车需要微调)、但随着SIS(SHIMANO INDEX SYSTEM)机能的开发成功,使得很多的自行车上都装配了SIS系统,变速时只要按动变速把即可随着“啪啪”的响声而完成变速,所以已经不用再担心如何操作了。 D.骑行时不知道现在在第几变速段?   现在在变速把上都有数字显示器、只要看一下数字显示器即可,最新产品中还有采用了电脑液晶显示的FLIGHT DECK电子显示系统。此显示系统还可显示时间、平均速度、骑行总距离等17种的功能。 E.内变速和外变速 在了解他们之前,有必要知道内变速和外变速的概念。简单的讲外变速是指将变速器装在自行车的外部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存在,而内变速是指暗藏于后花鼓中的内藏式零件。  外变速直接呈现于外部,直接接触外部空间。但由于接触外界雨水、泥土、油污等,所以必须定期地清洗保养,而内变速就不用定期的保养,但内变速由于设计的空间有限,所以,变速的范围较有限,一般都用于在城市内骑行的轻便车为多。 F.为什么内变速车现在还未普及? 国内市场由于消费者还未能体会到内变速的魅力,所以现阶段还未普遍,但在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内变速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在日本50%的自行车都是内变速车)。当然理由就是不用维修。最近的新产品中还有通过电脑感应和微型马达来自动进行变速的全自动内变速系统。  2.2刹车   刹车的好坏关系到您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刹车力和刹车的制动时间是决定刹车好坏的主要因素,所以刹车制动性能好,所用操作力轻是很重要的。在日本市场有一种较普遍的罗拉式刹车,除在雨天也能象平时一样得到满意效果外,刹车时不会有噪音,并且不维修。  四、什么样的自行车最适合您呢?   首先是看您骑自行车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上班、上学、买东西的话使用一般的轻便车即可,最好是比较大的篮子,可放书包什么的。还有如有条件可买内变速的车或外变速的自行车。  如果您骑的路上有斜坡或桥,您又觉得上坡、上桥得累很麻烦的话,您就应该选择有变速器的自行车。   如果您所处的地方经常下雨,您就应该选择带挡泥板的自行车,如果夜间骑行机会较多的话,就应该选择带车灯的自行车等等。  在自行车店往往有很多种的外观、颜色的自行车,所以,在您去自行车店前,最好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将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自行车确定焉,然后再到自行车店去购买。   部件英文名称   Frame:车架   Titanium/Aluminum/Steel/:钛合金/铝合金/钢   Fork:前叉  Suspension:避震   Bottom Bracket(BB):中轴  Crankset:大齿盘   Pedals:脚踏   Chain:链条   Cassette Sprockets:飞轮   Derailleur:变速器   Brake:刹车   V-Brake:V型刹车   Disc-Brake:碟刹  Stem:车把立   Handelbar:车把   Headset:车头碗组   Shift Leverset:变速把   Shift Cables:变速线   Wheel:车轮   Rim:车圈   Tire:车胎   Hub:花鼓  Front/Rear:前/后   Seatpost:座管   Saddle:鞍座   tube:内胎买自行车就像买衣服一样,要适应场合身材与功能上的需求。不管是在北京郊区越野,还是在场地赛道飞驰,只要从事自行车运动,首先须要选购一台足以让你“运动”的自行车。“运动”是在自行车骑乘的速度上、在距离上构成运动的条件。因此一台运动用的自行车应该是一台骑得快的自行车,骑得快就不能太重,零件的精准度、耐久度就不能太差,整车的传动感车架的钢性、零件的传动性润滑性也必须是高水平。上述这么多条件当然会使价格成几何倍数上升,难怪一台好的运动或竞赛级的自行车会叫价好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了。
不过,在这里并不推荐新手一上来就购买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元的单车。除去经济因素不谈,自行车的升级是需要积累骑行经验来完成的,逐步磨合掌握的知识才会记得牢固,况且“新马”本身对单车构造定位就不甚了解,一次性购买到位的可能就像吸食鸦片一般永远不会实现。但是,为了让“新马”、初哥在首次购车时对自己的需求有所认识,尽可能在最大限度上选择bike for myself ,知秋将在本文中详细介绍自行车的定位分类,从理论上配合想购买、升级自行车的朋友。请新手耐心读完文章!
第一章、从车体入手
一、车架尺寸
1.选购一台用来运动的自行车,首先要注意车架的大小是否适合骑乘者的身材。车架大小的测量,一般是以车架立管的长短作为标准,立管长的车架车身长度也越长,立管短的车架适合身材矮小的MM。具体测量方法是:坐在座上,双脚踏在踏板一上一下放置,下面的腿可以自然垂下摆直,如此高度可使脚在踩踏时能有余裕空间伸展。
2.一般公路车的车架尺寸,以批量生产品牌车架多为每2公分一个尺寸,而高级纯手工车架品牌则为每一公分一个尺寸。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立管处中心,可从最小47公分逐渐大至62公分,总共8或16个尺寸。我们可以用下述公式来选择适合自己身高的公路车架尺寸:跨下长 × 0.65 = 车架立管长度
3.就山地而言,是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立管中心,每二英寸一个尺寸,作为车架尺寸的大小间隔,可从14英寸逐渐大至22英寸,共总5个尺寸。由于山地的尺寸间大,也就无法以精确的公式计算来测得适合骑乘者的车架尺寸,只能就身高来选用大致合适的车架骑乘。北京市面能够买到的车架通常以14、16、18英寸为主,适合骑乘者以身高为准。列表约为如下:车架大小 对应身高 形象模特 14英寸 155公分以下 小碗儿 16英寸 155-170公分 蓟门之树 17英寸 170-175公分 佚夫 18英寸 175-180公分 棒哥 20英寸以上 180公分以上 …
二、把横和把立的尺寸
1.选择自行车除了车架尺寸必须适合身裁以外,另两项尺寸必须注意的是车把与把手。车把专业称为“把横”;把手专业称为“把立”。把立长度的测量一般是以手上臂与下臂成90度,手肘顶住车座前缘,此时中指尖距离把立后缘应为三指幅至三指幅半的距离。如果车架的尺寸适合身裁的话,使用通长的把立龙头(长度多半在11至13公分,每一公分一个尺寸;如果车架的尺寸稍大于身裁的话,把立龙头选择较短的长度(10-12公分);如果车架的尺寸稍小于身裁的话,把立龙头选择较短的长度(14-16公分);以上尺寸推荐不涵盖个人喜好问题,例如:喜欢耍车的朋友可以小一号选择车架和把立。
2. 以公路车而言把横宽度的选择是将把手顶住肩膀,把横的两端应位于上臂与肩膀连接处的手臂中央。把横的尺寸一般北京男性多使用把手外缘42至45公分(每一公分一个尺寸)。若是经测量的适当尺寸为42公分,建议可采用大一号43公分的把横,如此可以增加平路冲刺或上坡时站立摆车加速的力量,同时又可兼顾姿势的低风阻特性。登山越野车为了增加骑乘的操控性能把手宽度远宽于公路车,宽度多以56公分及58公分两种尺寸为主,用在下坡赛专用的把手则宽度在63公分以上。见仁见智,买车的朋友们各取所需。
三、车架材料:
车架是自行车的灵魂,好的自行车架必须符合重量轻、强度够、钢性高三个条件。
& & 作为自行车运动的车种当然是重量越轻越好,如此才越省力骑得越快;强度够是指车架在高强度的骑乘之下,不会有断裂弯曲的安全顾虑;钢性高是指车架要够硬,有时候一台钢性差的车架也许没有安全顾虑,但是骑起来车架力量传导差,使得骑乘者踩踏起来有车子拖重的感觉,即使是够轻、够强的车架但钢性差,仍究是一台不合格的运动自行车。在北京市场上的车种中,能符合上述好车架标准的车架材料有:铝合金、碳纤维、钛合金及合金钢材四种。
1.铝合金:
铝合金感属于灵敏轻巧、重量较轻、高钢性,但同时也传达了地面每一丁点的振动反应,而略微牺牲了舒适性。相对廉价和车架的款式多多,是值得大家普及购买的品种。
2.钛合金:钛合金的特性很类似铝合金与碳纤维的综合,它可以有类似碳纤维的弹性也可以享有铝合金般的轻巧与钢性。其特殊点是由于膨胀系数的跳跃性,致使无法在金属表面上漆,不过好在钛合不易腐蚀、氧化,颜色也独具魅力。但是其价格也是前两种望尘莫及的。
3.碳纤维:碳纤维的特性:具有弹性、骑乘感稳定、长途巡航持续感佳、舒适性高。缺点是价格很高,且平均使用寿命(出厂时算起)只有5、6年,即便在6年内车架没有任何磕碰,其化学分子式已经分解了,知秋不建议骑乘者继续使用。
4.合金钢材料: 钢材是自行车最传统的车架材料。现代的多种合金钢材可以在钢性、弹性、传动性、稳定性上得到很好的效果,唯一的缺点是在重量上钢材是缺陷,重量比上数材料都重。一般来说合金钢材料价格比较便宜,捷安特Bora系列是典型的代表。不过,良好的硌猛钢、硌钼钢车架售价也不便宜,非街边小摊点买的合金钢材料能比。
车架材料总结:知秋这里提醒车友的是,上述每一种材料都有高低等级之分。此处所描述的特性均是以高级产品(也就是高价品)为对象,在低档产品中以上的优劣可说是不存在的。另外,有些产品虽然高价,但由于对材料处理能力的不足(例如:碳纤维及钛合金),或是厂商对车架几何设计的不良,也可能会有骑乘感很差的产品出现,总而言之任何的材料都会有等级好坏之分,因地貌选择,不可一概而论。第二章、 从功能入手
就像选择机动车辆一样,轿车适合城市、suv驰骋野外、srv善于旅行等等。我们在买自行车时一样要依据不同路面行进选择,以满足不同骑乘目、不同骑乘环境的需求。根据目前市场上可以看到得品种,大致可分为以下车种:
一、公路车自行车:
1.一般自行车:指任何形式可在公路上用做通勤的车种。通常为因应都市交通安全的需求,在我国家法令规定的道路上进行一定限速(目前,交法确实没有规定对自行车限速,但规定了助力车必须在20km以下,比照执行吧。)的行驶,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班车自行车”。.额外安全舒适配备例如:车铃、挡泥板、车筐、后托架等等。
2.公路自行车(跑车):专门设计用来在公路上运动竞速的车种。有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设计,分粗细低阻力外胎,为适应地形的变速装置,多半采用低风阻流线车架、空气力学设计轮圈和超轻量化的车架材料。
3. 竞赛(场地)自行车:专门为计时赛设计的竞速比赛车。乍一看外形与公路车差不多,但实际上有很多细微区别,例如:前倾斜梁设计、竞速半弧把、单片大盘等等。注:公路自行车档次随着价格变动很大,追求轻量化非常重要,多为我辈选择。
二、山地车(越野车)分类:
1.登山越野车( MONUTAIN RIDER ) : 知秋本人的AXT740 登山越野车主要是针对平地爬坡或是林道路面使用,受外形影响并不适合作高难度的特技动作,反而适合长距离攀山越领。由于在形式过程中,骑乘者上半身需要稍微向前倾,才能在不断的加速或爬坡情况下施力,所以在车架的高度上都不能太高,因此大家在选择车架时应先考量个人的身高。另外,为了攀越颠簸的坡地,登山越野车设有前置式避震器,牺牲了车身的灵活性及轻巧度,车架后方则采用固定式后摇臂。在变速系统方面,则采用前置式变速器,分别有常见的18、21、24 段可选择,方便在不同路况中进行加速减速。而变速把手则有拨杆式及旋转式两种。值得一提的是,煞车方面除了传统的V字山地刹车外,还可以采用碟盘刹车系统,配合专用的煞车轮架,在紧急状况下提供最安全的制动功能。
2.多功能越野车( FREE RIDER ) :NO.1山地骑士的坐骑多功能越野车适合不同的路况行驶,不管是林道、河床地、公路、上下坡都能够轻易的穿梭其中。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跳跃动作,是适合竞赛及玩耍的车种。多功能越野车设有前置式及后置式避震器,大大改善了车子在跳跃或行驶崎岖路面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避震器的行程不长,所以亦保留了爬坡的优越功能。在车架方面,分别有Y形骨架及传统式的钻石车架,而最大的特色便是安装了后悬吊连杆及摇臂,将反避震系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以适应任何无铺设路面的骑乘需求,具有能承受更高路面冲击力的特点。外观:容易操控车身平衡的一字形平把手,肥大而高抓地胎纹的越野胎,为增加轮胎贴地性以加强操控性能的前避震或前后避震设计,以及能克服高度崎岖起伏地形的变速装置。
3.下坡越野车( DOWN HILL RIDER ) 下坡越野车主要是竞技比赛中使用。竞赛的方式都是以下坡为主,而下坡赛是单车赛中速度最快、路面最崎岖不平,为了需要克服如此困难的路况,所以下坡越野车有着巨大坚固的外型及宽且厚的轮胎。车架均以特殊材料造成,包括有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高碳钢、鉏铬钢、及复合材料等可以选择。在避震系统方面,一般都可达6英吋以上的传动行程,目的是确保车辆的贴地性,下坡越野车的后避震器种类繁多,包括有弹簧避震器、气压避震器、复合式避震器等,值得一提的是复合式避震器是采用弹簧气压再加上油压,可独立调整上下压力级数的高级避震器;而前避震系统则是以倒置式避震器,这种避震器主要是为了在下坡时的高速及恶劣路面不会影响车手的操控而设。为了得到最良好的刹车功能,大都使用油压碟刹。
以上的分类方式,是以单车的性能来作简单划分,但并不是越野车就不能上公路,而公路车一下了柏油路面就会挂在半路。只是越野车在公路上骑起来因为重量较大、避震器会吸收踩踏的力量、及宽胎的阻力比较大,骑起来费力。只要作适当的改装,把越野车的避震前叉改成固定前叉,把越野胎改为胎纹浅的车胎,越野车也可以适合公路上的旅行或游玩骑乘。注:登山越野车就是我们俗称的山地车,质量稳定、维修简单、自由升级空间很大,推荐新手初次使用。
[ 本帖最后由 罗伯特巴乔1 于 13-9-18 09:00 编辑 ]
13-9-17 14:27
注册 13-6-5行业 其它
普及知识的好材料,顶一个。
似乎未完?待续?
13-9-17 15:32
(蒙-草原狼 )
终级资深虾老爷
注册 12-9-28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fs.zhenjiang365.cn/bbsatt/day_d052e4aaabe1.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fs.zhenjiang365.cn/bbsatt/day_d052e4aaabe1.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fs.zhenjiang365.cn/bbsatt/day_d052e4aaabe1.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fs.zhenjiang365.cn/bbsatt/day_d052e4aaabe1.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fs.zhenjiang365.cn/bbsatt/day_d052e4aaabe1.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fs.zhenjiang365.cn/bbsatt/day_aa.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13-9-17 15:40
注册 12-2-1行业 医疗卫生
4.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山地车
一切的起点,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这里,“合适”非常重要!因为这里的自行车是作为运动器材,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得马虎。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合适的运动是健康,不合适的运动是找死,就是这个道理。把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人可能没这意识,确实,想想自己小时候,照样能骑父亲的28大扛,但这里的自行车不是代步工具,所以是不同的。另外,我们大部分是业余运动,不是专业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专业运动员的一些做法,但不可完全照搬,否则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在一般人眼里,运动员的身体够好了吧,但是你是否又知道,运动员中有心脏病的人多了去了,这年头运动员因病早早去世的新闻还少吗?
& & 买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品牌整车,一种是自己组装,就是俗称的DIY。现在能买到的品牌,国内的如捷安特,美丽达,而国际的品牌就更多了。自己组装,则有更大的灵活性,当然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好坏之说,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一定要保证合适,这是不能妥协的。选择DIY自然能挑选合适的零件,对于品牌整车,必要的细节调整也是需要的,除非原型车刚好和自己匹配。
& & 第一步就是车架了,车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还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公式。这里提到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一般厂商都会提供车架的几何尺寸图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长度(TT值)。也有人着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没错,这些数据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
& & 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从地面到车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点)顶部的距离。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也叫安全距离。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摔车是很正常的事。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后果可想而知。
& & 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Standover 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当然,仅仅达到碰不到是不够的,那么多大的安全距离算合适呢?这方面的标准也很多,和你的骑行环境也有关系,这里只列出其中一种,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是可以的: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骑行,从不进行off-road的骑行,安全距离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应该是3英寸(7.5cm);越野以上的话,至少应该是4英寸(10cm),或者更大。实际上不一定要达到这么严格,尤其对于一些个头较小的车友来说,要找那么小的车架有时是很难的。而且同一个车架,使用不同行程的避震前叉,不同宽度的轮胎,都会影响到这个值。我个人认为,保持个6cm左右的下限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那么完美。必要时,可能需要牺牲大行程前叉和肥胎的选择,不过对于标准的XC而言,对前叉行程和轮胎的宽度要求本来就不是很大。
& & 按上述标准选择的车架,你可能会觉得小,其实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小那是因为以前的大了。有人说山地车架要比一般的车架小两三号,就是同一个道理。
& & 这个时候,你再来考虑车架的TT值、CT值和CC值,你会发现它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大。有人说,按这个标准的架子太小了,需要把座杆拔得老高,担心会不会断裂。其实,由于山地车架基本都是压缩架,座杆都需要较长,市面上35cm、41cm长度的座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长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在对重量克克计较的自行车上,可以缩短的话,决没人愿意加长的,厂家不是傻瓜。只要不超过它的安全线,体重不超过设计规格,那就不应该有问题,当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不在讨论之列。立管同尺寸的车架,上管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TT值不同,那么该选择多大的TT值呢?这个跟把立的长度有关,需要接合下面关于把立选择部分进行。
& & 尺寸是选择车架的第一步,接下来才应该涉及车架材料、车架品牌、车架价格、硬尾软尾等方面。有关这些方面,可接合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切忌本末倒置,要知道,无论多贵多漂亮的车架,如果尺寸于你不合适,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买它是拿来运动的,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当然,买来收藏那是另一回事。
& & 把立,也就是俗称的龙头,把立主要的参数有长度(沿着把立杆从中心到中心的长度)、角度、能否正反装等。把立和车架搭配起来,一起构成了总上管长度。注意该长度不一定等于“车架上管TT值+把立长度”,因为把立有角度的存在,而且正反装会导致不同的高度,从而影响整个上管长度,实际还需要测量来获得。
& & 在车架Standover确定后,总上管长度应该就是尺寸中最需要琢磨的参数了。这个长度多少算合适呢?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身体尺寸,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方式。下面慢慢叙述:
& & 首先不能太短,要保证上半身可以完美的伸展,没有缩成一团的感觉;要保证车把和你的膝盖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即使在站立踩踏时,膝盖也不会撞到车把。这算是一个底线吧。其次,看使用方式。总上管越长,上身就越伸展,越容易发力,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重心前移,操控性能下降。相反,上管较短时,你就能够挺直上身,获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视野,当然发力就没那么自如了。除了水平方面的长度,在垂直方面,把立和座垫的高度差同样有影响。座垫高度相对是容易确定的(后面会涉及),把立可以通过使用前叉垫环,甚至反装来调整和座垫的高度差。把立越低,越容易发力,操控性也越差,对脖子和手臂的压力也越大;反过来则刚好相反。
& & 综上,确定上管长度,依赖于很多因素。也许你觉得很抽象,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没错,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但从来没有哪个公式能适用于所有人,只相信公式纯粹是机械和教条。那怎么办呢?不少老手都习惯用一个词:舒服。凭感觉,怎么舒服怎么来!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对初学者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知道,人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开始不舒服的姿势,适应后也会舒服的;开始很舒服的姿势,不一定就是尺寸合适的姿势。所以,跟初学者谈舒服,说了等于没说,这是需要在一定的骑行经验基础上才谈得上的。
& & 那总得有个解决方法啊?不得已,虽然不能依赖计算公式,但是,对初学者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得从公式入手,机械就机械吧,就机械这么一次,好歹是一个起点啊!这里列出其中一种公式:
测量数据t:水平站立,裆部到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的距离。
测量数据a: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测量从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离。
上管总长度=(t+a)/2+8。
& & 很明显,这个公式是有缺陷的,主要就是那个数字8。该公式根据人的上身长度、手臂长度和一个调整值(数字8)来获得上管总长度,思路本没错,但显然,不同身材所需的调整值应该是不同的,一个简单的固定值8当然没有说服力。之所以采用这个有问题的公式,仅仅是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基点,实属无奈之举。初学者可以此开始,随着骑行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 & 至此,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还没完。在总上管长度确定之后,下一步就需要琢磨车架和把立如何搭配来构成总长度的问题了。
& & 同样与骑行方式有关。长把立短车架的组合,使得重心相对前移,有利于爬坡,尤其爬陡坡时有助于压住车头,防止前轮翘起,但同时降低了下坡性能。短把立长车架的组合则刚好相反。不过,就XC而言,胜败的关键在爬坡,而不是平路冲刺及下坡技巧,所以使用长把立还是大有人在。对于业余人士而言,我们需要一个能兼顾上坡和下坡的折中点。这个长度是多少呢?引用一个数据:100-125mm左右,把立长度在这个范围比较合适。
& & 至于把立角度,则根据你需要的座垫把立高度差来选择。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先把座垫和把立调到同一高度,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柔韧程度慢慢调整。不要立马像专业车手那样把车把调得很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吧!在通过垫环已经无法调低把立时,可以将把立反装,这样还能降低点距离,当然,前提是这个把立的角度不是零,而且可以反装!这些问题确定后,车架的TT值范围也就可以定了。车架、把立,两者要接合起来一起挑选。
3.曲柄长度
& & 老实说,对曲柄长度我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身高(腿长)的用长点的曲柄,个矮(腿短)的用短点的曲柄,频率型的车手也可以选择较短的曲柄。虽然有不少公式,根据跨长(腿长)推算出合适的曲柄长度,但是意义不大,因为在国内,能买到的产品基本都是170~175mm这个范围内的,选择余地很小。
& & 所以,个高的朋友可以试试175的曲柄,一般的朋友就从170开始吧,以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频率型/力量型)再进行调整。但个矮(腿短)的朋友,尝试长曲柄时还是要慎重些,因为过长的曲柄,会使膝盖弯曲程度过大,时间长了恐怕不利。
&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在座垫的选择上,这句话失去了作用,贵的座垫不一定就适合,便宜的座垫不见得就难受。没办法,谁让我们的屁股都不一样呢?所以,选择座垫最好是当场试骑,没条件的话也只有多多试验了。
& & 虽然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挑选,但不能因此放松对座垫的要求。由于座垫的特殊性,长久以来,一直是自行车反对者们的矛头所在,虽然有些混淆视听,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不合适座垫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 &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挑选座垫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的以舒服为标准。舒服往往与效率是成反比的,舒服有时也与健康背道而驰,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始可以选择中等硬度、中等宽度的座垫,一开始可能会不舒服,但前面说过,人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适应了。有体验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更合适的座垫。
& & 踏板方面的内容不是很多,要注意的是正确的蹬踏位置,要用前脚掌来蹬,而不是脚心。至于有些用脚心蹬踏有助于按摩穴位之类的说法,跟养生有关,这里谈的是运动,是不同的。有条件的使用专用的骑行鞋,这类鞋底比较硬,有利于力量的传递,不要穿鞋底太软的鞋骑车。踏板分普通踏板和自锁踏板,自锁踏板需要搭配专门的骑行鞋才能使用。
& & 让初学者一来就上自锁,是需要勇气的;不过自锁的优越性又那么诱人,尤其可以校正初学者不合理的蹬踏习惯。为此,折中的方案是使用两用脚踏,也就是一面带锁一面没有,可以兼顾两种需要,用来入门比较合适,当然性能上就要损失些了。好在这种脚踏不算太贵,熟练以后可以选择更专业的脚踏。
& & 车把有两种,直把和燕把。由于XC比赛以爬坡为主,所以直把使用比较广泛,使用燕把的也多是角度较小的小燕把。当然,我们业余人士不一定要照搬专业比赛的做法,这个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有条件多感受下不同车把的区别,选择自己合适的。车把都有长度。一般来说,窄的车把容易发力,但操控不佳;宽的刚好相反。别看欧美专业车手人高马大的,往往还嫌标准车把太宽,截短不说,两边还装上副把,这跟XC爬坡为主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么说,不是要初学者跟风去截把,我们需要折中,同时也说明标准宽度的车把是足够使用了,没必要刻意去找更长的车把。另外,可以的话,尽量装上副把,它可以在爬坡的时候给你巨大的帮助,摔车的时候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没必要在重量上太计较。
& & 前叉在一辆XC中,算是科技含量数一数二的部件了,地位非常重要。在这里对具体的技术细节不做讨论,还是围绕尺寸这个主题来叙述。当车架厂商把车架造出来后,对应着车架的几何尺寸(可参看车架部分那张几何图),前叉的长度也就是一个常值了。这里的长度是指前叉的叉肩到轮轴心的距离,即英文中的axle to race的距离。我们知道车架有不同的尺寸,而前叉是没有的,就一个尺寸。所以前叉长度的变化,影响的是全部的车架。
& & 各个品牌车架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因为这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不是厂商自个随意捏造的,比如立管角度73,头管角度71等,不同尺寸的车架会有一定的上下浮动。为了维持车架这个角度,前叉的长度就不能太长和太短。但由于避震前叉的长度是可变化的,加上sag(预压)的存在(即摆放时和人坐在上面时前叉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不同体重的人影响的长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前叉的长度不容易获得一个定值,不过范围应该在44-46cm之间,上浮不会太大。对应到具体的XC叉,基本上是那些行程80左右的产品,如Rockshox的sid,Fox的80系列等。
& & 不少人偏爱大行程的前叉,确实,长行程可以提高我们的通过能力,下坡也更有乐趣。但大行程前叉带来的问题是车架角度的变化和车首高度的增加,从而降低了爬坡性能。这也是为什么在爬坡为主的XC比赛中,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短行程前叉的缘故。当然我们业余人士不一定就要按这个标准去做,可以适当的使用稍长的产品,只是不要太离谱就行。5.单车服饰专业篇
相信所有准备进阶『玩家级』的车友都有曾有过这样的经验;骑乘穿着的服装跟贵贵的爱车总是感觉有点那么不搭、长距离的骑乘不但屁股痛,更惨的是发生胯下破皮的『烧璫』现象!其实当你有上叙的困扰时,一般的休闲单车服已经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你需要的是针对保护长距离骑乘、特殊风洞剪裁及快速排汗乾燥功能的专业款车服!
& & 早期的单车服与现代相比除了各材质的进步外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是使用贴身剪裁。较贴身的服饰骑乘单车时不但能减少风阻,长车裤也不致卷入齿盘照乘危险;此外弹性材质的运用如:莱卡(Lycra)不但让骑乘时裤管不会上卷外,紧身材质更能减缓肌肉的疲累;紧身的剪裁让许多人刚开始很难接受,最大原因并非紧身的不舒适~而是太过贴身,身体曲线太过明显;但我们相信骑乘单车一定只会让你的曲线越来越明显~这不就是大家所乐见的不是吗?为了让所有风阻系数降到最低;自行车专业选手穿著的服饰甚至要通过风洞测试!
所有的原因当然是为了赛场上的那短短几秒;就这几秒便是夺冠关键!因此选购较合身的单车服,是比较占有优势的。专业单车服的总类细分较多,但型式多大同小异~车友们可依使用场合、天气甚至是心情来给於搭配。
材质要能吸湿排汗并且快乾,前胸拉鍊分为全开及半开式,
全开式除了好穿脱外,在较高强度骑乘状况时能更大面积的通风降温;但相对风组也增加许多。背后要有口袋才能置放维修、补给用品,
而反光材质、拉鍊头的细腻度、女性专有剪裁都是选购重点。
当然,车衣上的LOGO也可依喜好厂牌、车队、零件品牌来选择。
短袖车服:
价差影响车衣的材质。基本休闲款除了颜色较单纯外;排汗效果算是普通,如较激烈骑乘吸湿排汗效果可能跟不上身体的排汗速度;
故休闲款较适合低强度的骑乘。专业款除了基本的吸湿排汗外,特别还针对身体流汗量较大部位如:背部及腋下采用通风性更强的鸟眼布面,用以达到更快速的乾燥。Cool Max材质的大量运用也让专业款车衣的价位越来越『高级』!
但穿著时的乾爽及舒适性绝对会让你爱不释手,车友们绝对值得投资。
长袖车服:
除了与短袖车服一样具备排汗功能外,较厚的材质能增加天冷时的保暖效果。
而下坡车手穿著长袖车衣不但能减少皮肤外露机会,更有助於穿脱护具;部分车队图案系列车服除了短袖款外,长袖车衣亦有同花色可供选择。
穿著紧身单车裤不但让骑乘时能利於踩踏动作,车裤的护垫除了增加舒适性外;更能避免大腿内侧与坐垫的磨擦,衬垫可说是车裤的选购重点;好的衬垫应该要有排汗快乾、包覆性强且不闷热,当然能有3D立体剪裁是最好不过的。常看到车友为了避免单车裤那种『紧身感』而刻意选择大尺寸的车裤穿著;结果裤腰一直掉,骑乘时裤管不断往上跑…视觉上也扣分许多(感觉还没骑车就先输人一步);紧身但延展性佳的车裤能达到保护肌肉的功能,能减缓肌肉骑乘时的酸痛及疲累感。
车裤基本分:短车裤、七分车裤及长车裤三种,专业用语是说:1/4单车裤,1/2单车裤,3/4单车裤.
车友们可依天候(气温)状况及骑乘路线选择穿著:
如高海拔的林道骑乘,长车裤就优於短车裤;因为高山气候、温度变化性大,长车裤的排汗及快乾功能再加上保暖能有效避免失温情形发生(休息时如能在穿上一件长运动裤就更温暖了)。
除了怕晒黑的朋友外,夏天穿著长车裤实在是蛮难过的…。
而短车裤也有专为女性设计的专业款,除外观颜色的选择较为柔美外,内衬设计更佳符合女性生理构造,贴心的小设计也是选择的重点;如『硅胶裤头』的设计除让触感更佳外,更能避免传统缝线勒痕的不舒适感!这可是只有女性款特有的设计唷!
市场上还有休闲短裤型车裤及专业三铁车裤;休闲裤造型车裤一样拥有衬垫,而外观与一般运动短裤相同,适用范围除了跑车及三铁较不适合外,几乎任何单车运动都可穿著;喜欢无拘无束的单车玩家可以考虑添购,但价位与专业款车裤大同小异。而兼具路跑、游泳及单车的三铁车裤…接近『比基尼』的外观,没有『铁人』般的身材可是穿不下去的!而其定位较明确,一般除铁人三项运动外较无法适用於其它领域。
专业单车服价位居高不下,一般车友较难拥有所有系列车服;
拥有几件基本款的短袖车衣裤除了可应付专业赛事场合穿著外,
附加其他服饰配件也可改变成不同骑乘风格!最常搭配的有以下配件¨
黑色车裤:
不论穿著何种单车上衣,一件黑色车裤都能成功搭配!
不但能降低整套购买的花费,套装车裤的搭配也较无法如黑色车裤般的随性。
头巾:安全帽再搭配头巾不但能帮助吸汗,天冷时头巾更能增加头部保暖唷!
袖套:忽冷忽热的天气最适合使用袖套,且又有排汗、快乾及防晒功能。
短裤:穿著单车裤外头再套一件休闲短裤(有排汗快肝功能更佳)
不但能自由进出各场合避免尴尬外,也解决一般休闲短裤无衬垫的小缺点。
袜子:单车袜最吸引人的便是其优异的排汗性,
袜身的Logo刺绣及颜色当然也可依车衣裤颜色甚至车种、品牌等给予拉配唷!
背心:主要功能为防风,但背部仍采透气材质帮助大面积排汗;
专业款更有整套单车服饰的整体搭配。
[ 本帖最后由 罗伯特巴乔1 于 13-9-17 20:09 编辑 ]
[齿比速度、轮胎周长、数据备份表]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7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7
13-9-17 17:23
注册 12-2-1行业 医疗卫生
& &6.骑行头巾的扎法
无缝头巾是今年最流行的户外头饰装备。一块小小的布料,经过魔术般的扎法,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迎合和年轻人创新个性要求,因为简单,所以奇妙。因此它的时尚性和实用性使得浦一上市就广受年轻人的欢迎。&&
& & 性能:1、至少有十种以上的不同扎法,变换出不同的效果,可用作头巾、围巾、头带、风沙罩、无檐圆帽、帽兜、护腕......&& 2、独特的无缝设计,使产品没有了烦人的线缝和缝边,弹性更好。3、防风、透气、吸汗、速干、柔软。4、可机洗、不褪色、免熨烫。
让我们从“头”开始,看看头巾能在我们身体上变出怎样的魔法来……
<font color="#.头巾最原始做法,套在头上即可。后面垂下的部分还可以打个结。
<font color="#.包头巾你也可以像伊斯兰妇女一样把头发包起来,感觉神秘。
<font color="#.瓜皮帽将头巾翻过来,套在耳朵上和齐眉处,将多出部分拉直,旋转几圈,翻开,包在头上。双层瓜皮帽做成了,挺像地主老财吧。^^ 冬天很保暖的哦。
<font color="#.头带把头巾折成双层,套在头上,把头发拉出来就可以了。头带的宽度可以调节。
<font color="#.头绳用头巾把头发一圈一圈扎起来,只要会扎马尾辫就会这个了哦。
<font color="#.海盗帽折叠、翻出,似乎有些复杂的操作之后,你会和加勒比海盗一样帅气
<font color="#.防风罩用头巾从头到脸全包起来只露个眼睛,透气又挡风沙,沙漠里、大风天或者雪场用都很有效。
<font color="#.头盔内衬骑行或者攀岩的时候,戴上头盔又淌汗的感觉可不好,把头巾绑在头上做内衬,一切烦恼都解决了
<font color="#.眼罩除非你独行天下,否则出去旅游不论远近总是三五成群,两个人share一个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车锻炼每天多少公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