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空机械硬盘当移动硬盘怎么用时间

Mac台式机怎么加装硬盘
Mac台式机怎么加装硬盘
学习啦【台式机】 黎正
很多网友都会认为苹果Mac mini已经设计的如此紧凑了,机身内部还能组成双硬盘吗?去年Mac mini 2012发布后,iFixit网站就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拆解,然后给出了一套Mac mini的双硬盘的升级方案。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告诉大家Mac怎么加装硬盘。
Mac台式机加装硬盘的方法
★拆解前一:确认硬盘仓的位置
写在文章的最前面,如果大家也打算为苹果Mac mini升级固态硬盘的话,除了购买一块固态硬盘,还需要的就是添加一根数据连线,这条苹果专用数据线相对比较贵,如果在网上淘的话,大概在70元左右。
注意:苹果Mac mini数据线方向是有差别
苹果Mac mini不同时期推出的产品数据线方向是不一样,如果购买的数据线方向弄错就会造成无法安装,还得重新更换线耽搁升级速度。为了让大家一步到位就能升级,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大家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法,先确定一下机身内部硬盘的具体位置。
软件确定方法:
大家可以先在Mac OS X系统中关于本机-更多消息--系统---串行ATA中看一下仓位名称,苹果Mac mini 2013年3月份前生产,采用硬盘下置结构,在Mac OS系统中显示为位置Lower。
Mac mini 2013年3月份前生产 硬盘仓位为下置Lower
苹果Mac mini 2013年3月份后生产的部分机型,硬盘开始直接改为上置,在Mac OS系统中显示为位置Upper。
苹果Mac mini 2013年3月份后生产的部分机型 硬盘为上置
硬件确定方法:
将机身翻过来拆开后盖,用牙签之类细物探测,如果硬盘紧贴在天线金属网下面,那说明Mac mini是2013年3月份前生产的。如果不是的话,在天线下面1厘米处才能碰到硬盘,那说明苹果Mac mini 2013年3月份后生产的。相比之下,2013年3月份前生产的Mac mini加装固态硬盘比较复杂。
判断是否紧贴无线接收器
&&&&&&&&&&&&&&&&&&&&&&&&&&&&&&&&&&&&&&&&&&&&&&&&&&&&&&&&&&&&
Mac OS X系统仓位名称和数据线的对应关系
确定硬盘位置后,大家就可以参考上面图示购买数据线了。对应关系是这样的,如果是2013年3月份后生产部分机型,采用上置硬盘需要购买图中左侧数据线,而2013年3月份前生产的下置硬盘则需要购买右侧数据线。
★拆解前注意事项二:备份系统非常重要
在动手拆卸硬件之前,我们首要牢记的是备份系统和数据。如果硬盘上没有什么数据的话不用多说,但是如果有个人重要数据,我个人建议最好是提前备份到移动硬盘上,以免意外丢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最好制作一个Mac OS X系统的启动安装优盘,以备不时之需。
Time Machine
给移动硬盘格式化一块Mac OS扩展分区 用来备份系统
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备份
备份系统的方法相信接触过苹果Mac OS X系统的用户都会很熟悉,那就是使用Time Machine备份系统工具来完成。如果系统下面的数据不是很多,找一块等容量的500GB移动硬盘就可以。如果不是很熟悉Time Machine这项功能的话,可以参看苹果官方网站的相关介绍点击这里。
备份系统大致方法如下:
1、必须要有一个USB或1394或雷电的硬盘盒容量要大于或等于你所备份的系统。
2、接上外置硬盘按下电源按钮。听到启动声后,按住ALT或 OPTION键 或COMMAND(普通就是那个WIN的图标键)+R,选择OSX 恢复模式。
3、从&Mac OS X 安装器&菜单中选取&磁盘工具&(分区时,近量容量小于SSD的容量。以后恢复时,不会提示你,所选磁盘空间不够没法恢复)
4、点选你的外置硬盘 点选&恢复&标签。
5、在左侧的窗口中点按&Macintosh HD&(或您的OS X硬盘名称)并将其拖至&源磁盘&栏
6、在左侧的窗口中点按你接入的外置硬盘并将其拖至&目的磁盘&栏。
7、此时会出现警告信息,提示目的宗卷的内容将被抹掉。点按&抹掉&。
8、等恢复完成,这样你的系统和软件就全到外置硬盘上。
&&&&&&&&&&&&&&&&&&&&&&&&&&&&&&&&&&&&&&&&&&&&&&&&&&&&&&&&&&&&&&&&&&&&&&
Time Machine功能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备份现有的整个系统数据,另一方面组成Fusion Driver硬盘模式后,也省去了重装系统这一步,并且系统中我们调整的设置和软件程序也就不不需要重新调整安装。
如果备份数据容量很大的话,Time Machine进行系统备份的时间相应会长一些,20GB数据量粗略估算需要等待20分钟左右。
数据备份好前期软件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下面进入硬件拆解步骤。
★拆解步骤一:必备工具和如何取下后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拆解工具方面我们要使用到塑料撬棒、镊子、附送C形金属件、T6、T8、M2和小十字头螺丝刀。如果大家手边的工具齐全就不必要单独购置了。编辑在淘宝店家挑选时,由于店主考虑的比较全面,随数据线附赠工具。
如果前期备份工作都已经做到位了,那么就来正式进入拆解环节。由于硬盘托架在机身最下面,因此需要将Mac mini进行彻底拆解后,才能将硬盘安装成功。按照淘宝商家的改装,最佳的建议是将固态硬盘安装在原来机械硬盘的位置,而原机的机械硬盘则放在下面的硬盘塑料架上,这样后续的问题会少很多。
主要使用到的内六角T6、T8和M2螺丝刀
拆解的整个过程和方法可以参看下面这段视频。视频链接地址:点击这里
上面这段外媒拆解视频中的步骤已经介绍的非常清晰了,其实Mac mini拆解并不复杂,经过编辑前前后后折腾了不下4、5遍,将所有部件全部拆解下来的话,十分钟就能搞定。
苹果Mac mini主机型号A1347
如何将机身后盖打开
首先就是打身后盖,按压黑色后盖手掌逆时针旋转,将白色实点和机身边缘上的白色空心点重合,使用撬棒上翘后就可以将后盖取下。取下后Mac mini的机身内部主要结构和硬件都一览无余,不过,如果想更换硬盘我们需要把所有的部件都拆卸卸下来。
★拆解步骤二:取下螺丝并拆解散热风扇
接下来就是拧螺丝,我的建议是按照下图所示,将所有固定螺丝拿下。这样相比一个一个拧下更为方便。其中有3个T6螺丝固定散热风扇的螺丝,2个T8螺丝固定硬盘的螺丝以及最外围3个M2螺丝。
螺丝位置标注
螺丝拿下后第一步就是取下散热风扇,拿起风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太大的力,风扇供电线隐藏在下方,抬起风扇的时候,使用镊子将电源线拔掉即可。
取下风扇的时候注意电源连线
将铜管上方的塑料挡片取下
将无线信号接收器下方的金属框架取下
整个风扇拿掉后,侧面还留有一块塑料小挡片,挡片下方有一枚T6螺丝固定,拧下后可以抽出。不过,这块塑料挡片取下的时候相对比较费劲,需要来回晃动后才能拿出。
接下来就是取下无线接收器下方金属网,金属网的边缘和机身缝隙采用了扣合方式,轻轻用力就能拿下。需要注意的是,在上图箭头指向的区域下方,隐藏着无线天线接口,顺着天线找到圆形接口后,用撬棒边缘翘起即可。
★拆解步骤三:取出主板和硬盘托架
接下来是拆解主板,由于硬盘托架隐藏在最里面,因此我们需要将整个主板拿出。主板是有一颗6号长螺丝固定着,取下后将配件中的C型铁钩扳手拿出,并且将其垂直插入主板上预留的两个孔洞。Mac mini的主板采用卡扣式设计,只有借助铁钩扳手才能找到着力点。这项设计倒是十分巧妙,不仅保证了整机的密合程度,有减少了主板上的固定螺丝。
值得注意的是,在抽出主板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稍稍向下扳动铁钩卡扣就会脱离。此时,主板会被推出一段距离,不要着急直接取出主板。
拧下固定在主板上的一枚螺丝 并且插入C型铁扳手
主板的后部有两根电源线,由于藏在的下方,并且被硬盘托架挡住,不易使用手头的工具拔开,因此将主板推出一点距离后,就会很方便直接用手进行拔插。
轻轻将主板推出一小段距离后 把连接主板上两处电源线断开
将主板取出后拧掉固定在硬盘托架和电源上的两枚螺丝
取下电源接口处的金属挡片 然后逆时针旋转电源接口
拿掉电源线后主板就可以完全取出了。下一步就是拆卸主机电源,苹果Mac mini采用条形电源设计,被放置在机身侧面。电源固定方式非常巧妙,将电源接口设计成为旋转卡扣形式,直接在金属壳的内侧削出一个凹槽,然后电源接口旋转后正好卡在中间,最后使用金属片插在凹槽结合处,起到固定的作用。
因此,我们的拆解顺序就是先将固定小铁片拔出,然后用手逆时针旋转电源接口,此时你会发现条形的电源有些松动了,然后就可以很轻松将其取出。
★拆解步骤四:交换硬盘螺丝和数据线
取下主机电源后,整个空硬盘托架就能拿下来。苹果Mac mini的设计很让人捉摸不透,既然已经预留了硬盘托架,为什么不能直接加装一块SSD硬盘呢?而非要让用户找工具找螺丝,自己练手吗?按照个人的理解,可能是和SSD固态硬盘价格有直接关系,为了让整机性价比更吸引人,而又不影响主机的扩展性,这样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托架上已经预留好硬盘位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的苹果Mac mini 2012版和2013版之间的区别,而本人手中的这款是2012版的,因此机械硬盘放在底部,加装固态硬盘相比就复杂一些,拆解彻底后才能调换硬盘位置。如果是2013版的Mac mini就没有这么麻烦了,拆开后盖直接更换就可以完成升级。
将原来机械硬盘上的数据线和螺丝都转移到固态硬盘上
固定在硬盘托架上的螺丝和胶垫
十字头螺丝要固定在托架内侧
将硬盘托架取出,把固态硬盘安装在原来机械硬盘的位置,而原机的机械硬盘则放在下面的硬盘塑料架上。首先把机械硬盘上的固定螺丝和数据线都转移到新买的固态硬盘上,然后将附送的胶垫固定在硬盘托架圆口上,再将原有的机械硬盘用两枚十字头螺丝固定。这时,应当将两枚十字头螺丝,拧到托架内侧,否则螺丝高度会顶到机箱边缘,无法对齐。
Mac台式机怎么加装硬盘相关文章:
[Mac台式机怎么加装硬盘]相关的文章
【台式机】图文推荐19K23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freemacsoft.net/downloads/AppCleaner2.0.dmg3.软件推荐1)QQ--界面非常简洁,没有广告官方下载:2)搜狗输入法--同样好用无广告官方下载:3)Movist--本地视频播放软件介绍: 4)Office 2016下载地址:(官方正式版)5)迅雷--使用得不是很多,有专用链限制或下载的文件较大时使用官方网站:6)Betterzip--解压缩软件官方网站:7)Jitouch--手势增强官方网站:参考教程:8)Paste--剪贴板增强介绍: 9)f.lux--保护视力官方网站:10)PopClip--快捷操作软件使用教程:11)Paragon NTFS for Mac--NTFS读写组件,使OS X 能写入Windows NTFS分区文件与数据官方网站:12)TeamViewer --需要远程协助而Mac版QQ不支持?试试这个,免费且强大!官方网站:13)Parallels Desktop--有的程序没有Mac版,要装Windows又嫌重启麻烦?试试最佳虚拟机!官方网站:14)Sound Studio--功能强大的音频录制及处理软件,界面简洁官方网站:15)谷歌千元级超强PS滤镜套装--适用于Adobe Photoshop以及Lightroom,免费免费免费!介绍:IT之家 官方网站
(下载按钮在右上角)直接下载:Mac版(590MB);Windows版(400MB)16)CleanMyMac3--Mac上最好用的系统清理软件中文官网:17)Chrome--来自谷歌的浏览器,丰富的拓展和脚本让你用起来不能更爽!官方网站:18)Alfred--神器,高效的工具。可以用它干点什么呢?见图:快速显示评分,点击直达~厉害了我的哥!此外还有很多Workflows,以下是我安装的:更多 Alfred 技巧参见 官方网站:.alfred常用的基本就这么些软件,更多技巧、教程和软件分享推荐关注知乎的MacBook话题:第三部分 常见问题移动硬盘等目录里的文件呈灰色,『打开』等操作无法执行怎么办?解决方法:打开『终端』,输入 xattr -d com.apple.FinderInfo (注意空格),然后将你要恢复的文件拖入终端窗口,按回车即可:问题解决\(^o^)/赞同 849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责编:孙玉亮
1使用MAC电脑竟有这么多烦恼?&&&&那些小资的伙伴们早就用上MAC电脑了,时尚设计,也几乎变成高富帅、白富美的必备款。可近来熊孩子们有了几多烦恼,最严重的就是三大死扣:速度变慢、容量太小、价格真贵!&&&&首先说说速度这个问题。因为老款苹果本自带的是机械硬盘,也渐渐跟不上大势所趋的的速度,一些对形象设计、影音剪辑处理需求量大的用户,更能感受到,机械硬盘的速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这些程序的加载和处理速度,工作速度明显的被拖后腿。MAC容奴必看&简单两步瞬间唤醒电脑效能&&&&在容量问题上,如果用户直接购买大容量带固态硬盘的Macbook&Pro价格非常昂贵,在其他配置都一样的情况下,容量为256GB的苹果本与128GB的苹果本的价差至少在1500元以上。一般的用户会认为多花近2000块去补存储容量的差距性价比实在不高。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用户逐渐发现机身自带的硬盘容量渐渐不够用了,邮件、照片、软件等占据的容量越来越多,时刻都需要整理文档,备份邮件,在该删除哪些东西,该保留哪些东西之间取舍很浪费时间,而这时扩容很崩溃,为什么容量就那么不够用了呢?更换硬盘之后事情还有很多&&&&容量小了,升级买大容量就好了,这就到了又一烦恼:价格真心不便宜的啊。在中国大陆,因为Apple所有产品设计的特殊性,想要扩容,一般用户只敢去苹果指定的授权服务商进行,价格那是宰你没商量。&&&&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更换硬盘后,数据和系统的复制很麻烦。用户会担心数据复制过程中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系统的复制就更麻烦了,弄不好还要重新下载软件,一些软件常用的设定、快捷键都要重新设置一遍,换个硬盘就得改变自己经常使用笔记本的习惯,代价是不小的。&&&&面对这些烦恼,在今年上占尽风头的JetDrive&420&可以让你不需要花太多钱就享受高速度大容量,能让你的MacBook&Pro、MacBook及Mac&mini的重现极速效能,注入新活力。更重要的是,整个提速过程只需要简单两步就可以完成,千万不要错过。产品:
2创见JetDrive420 SSD专业升级MAC&&&&&到底是何方神圣,且看笔者详细道来。这款SSD在台北电脑展上以最好的姿态跟广大IT爱好者见面了。它采用顶级的MLC闪存颗粒,搭配强大的控制芯片,提供比传统硬盘快五倍的速率,极大提升系统以及程序启动时间。这款SSD无任何机械式零部件,不会因意外摔落、碰撞,而造成数据的丢失。且支持S.M.A.R.T技术和TRIM指令,可实时监控SSD的健康状况,保持SSD处于最佳写入速度以最大化SSD的寿命。创见JetDrive420&SSD使用JD420之后速度也提升了&&&&使用创见SSD升级套件组,可以提供超越Mac&Book原装SSD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满足您浏览网络,运行大型游戏以及执行多任务应用程序的需求。创见JetDrive&420&SSD&&&&不仅如此,创见JetDrive&SSD升级套件组内附简约时尚的USB3.0外接硬盘盒,将Mac电脑原本的硬盘装入铝制金属的外接盒中,可作为外接式硬盘使用,带来劲速尽美的使用体验。另外,5年质保让你使用无忧。产品:
3简单且重要的两步实现系统复制&&&&会不会仅仅是广告打得漂亮,实际上并没有想象地那么好用呢?接下来笔者选用一款2012年款MacBook&Pro进行实际测试,帮你揭开蕴藏在&升级套件组的秘密,千万不要走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创见JetDrive420&SSD提供最多960GB的空间,一般的用户使用这种容量的硬盘至少可确保3年的存储空间无忧。还有240GB、480GB的容量可供消费者选择。&&&&接下来,我们需要用简单而且重要的两步来实现系统复制。&&&&第一步:通过创见JetDrive&SSD升级套件组提供的硬盘盒SATA转接芯片,将JetDrive420变身为USB3.0移动硬盘,接入苹果笔记本接口,并通过苹果OS&X实用工具将原来的MAC系统全盘复制到JetDrive420&SSD中。具体操作如下:将960GB&SSD组装成移动硬盘这个步骤有点像Windows进BIOS的Del按键选中备份盘进入OS工具系统OS&X实用工具抹除即为Windows里的格式化将原系统恢复到新创见SSD中备份完毕  刚刚笔者详细的介绍了系统备份复制的所有步骤,只有大家跟着提示做完即可。在体验这一过程的时候,笔者真的感叹苹果系统在智能优化方面的强大实力。相比OS系统而言,windows要更换SSD时,还需要重新安装系统、等等,耗时相对较长,而且比较麻烦。(很抱歉,NC崇拜了一下苹果。。。)&&&&第二步:需要把备份好系统的创见SSD与苹果MacBook&Pro原硬盘互换。在这里有个小细节需要提醒大家:在拆硬盘时,硬盘和光驱之间有一个卡扣,需要把两颗螺丝拧下才能取出硬盘,不能生拔,容易损坏,耐心点不是坏事。将苹果MacBook&Pro原有的HGST硬盘替换掉更换完创见JetDrive420后系统完全一模一样  重新打开电脑后,惊奇的发现不仅系统被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就连之前桌面数据、软件安装等等全部被迁移过来。也就是说重装系统后的重装软件步骤也被省略,确实很方便。产品:
4将替换的HDD变身USB3.0移动硬盘将替换的HDD变身USB3.0移动硬盘&&&&除了可以将原来的系统轻松转移到创见JetDrive&420&以外,创见还给大家准备了更为贴心的选择:USB3.0硬盘盒,让你替换下来的硬盘也不浪费,只需要简单几个步骤就能变身高速移动硬盘。首先如图将硬盘盒USB3.0接口同边的螺丝拧开,按住中间的开关就可以将SATA接口拔下来。拧开USB3.0接口同边螺丝&按住接口旁边按钮拔下来&&&&打开之后,我们看到了SATA接口转USB3.0接口转接卡,直接将SSD或者笔记本硬盘接在SATA接口上就可以了,操作简单方便。SATA转USB3.0接口转接卡将换下来的机械硬盘插入SATA转接卡上&&&&确定机械硬盘插稳当之后,装入金属壳内,按照拧螺丝下来的位置,将其固定。只需要简单几步,USB3.0移动硬盘就做好了。这样一来,既不会出现资源浪费,还能感受更高速的USB3.0移动硬盘。产品:
5提速:软件测试速度提升超3倍关注焦点:更换到底提速多少?&&&&更换SSD的目的是什么?提速扩容!既然是这样,更换完&SSD之后速度有怎样的变化呢?相信这是大家一直期待看到的内容。  相比Windows的测试而言,苹果系统在这方面开发的不是很多。AJA&KONA&System&Test是一款Mac&OS&X平台上免费的苹果电脑硬盘性能(读写速度)测试软件。AJA&System&Test通过向苹果电脑的硬盘读写文件(128MB到16GB大小可调)来测试Mac硬盘速度等性能,最终结果会以一个概述+曲线图+具体数据文档的方式给出苹果电脑硬盘性能、读写速度测试报告。在这里笔者就选用这款测试软件来进行说明。原HGST硬盘128MB文件性能测试读取速度为100.7MB/s&写入速度为94.4MB/s原HGST硬盘4GB文件性能测试读取速度为91.4MB/s&写入速度为90.8MB/s创见JetDrive420&128MB文件性能测试读取速度为415.7MB/s&写入速度为386.4MB/s创见JetDrive420&4GB文件性能测试读取速度为409MB/s&写入速度为384.3MB/s升级前后对比柱状图更换创见JetDrive420之后提速明显  通过苹果测试软件对比,有着明显的速度优势,读取基本在400MB/s以上,而写入也在380MB/s以上,这在固态硬盘行业中绝对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与原本的HGST机械硬盘对比,性能提升超3倍,此时不升级SSD还等什么呢?产品:
6提速:软件应用让你感受直观高效率应用让你感受最直观的高效率  刚刚进行的是基准测试,很多读者朋友可能会认为是理论成绩,在实际应用中不一定能达到这个速度值。另外成绩表示也相对比较模糊,不少用户很难理解读取写入的MB/s代表着什么。那么下面就通过真实的测试,用传输相同文件用时情况来体会更新之后带来的畅快感受。苹果MacBook&Pro升级SSD前后对比:系统开机时间提升1倍左:HGST原硬盘&/&右:升级前后对比柱状图苹果MacBook&Pro升级前后对比:启动时间提升5倍左:HGST原硬盘&/&右:创见JetDrive420升级前后对比柱状图苹果MacBook&Pro升级前后对比:加载20张40MB图片时间提升两倍将要载入PS的20张高清高容量图片左:HGST原硬盘&/&右:创见JetDrive420升级前后对比柱状图  日常开机、使用是很多苹果用户经常操作的步骤,那么通过这几项测试能够明显感觉到苹果MacBook&Pro升级创见SSD后提升非常明显,大大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另外,当我们打开过多软件时,也因为使用而消除了卡顿的现象。产品:
7JetDrive Toolbox监控软件&&&&除了提速扩容,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延长电脑使用寿命,&套件组还可以通过JetDrive&Toolbox对SSD进行实时监测。它支持S.M.A.R.T技术和TRIM指令,可实时监控SSD的健康状况,保持SSD处于最佳写入速度以最大化SSD的寿命。创见JetDrive420&SSD套件组可以通过JetDrive&Toolbox看到系统可以对SSD进行监控监测SSD系统盘的运行状况相当健康&&&&开启这个监控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知晓MAC电脑中所使用的这款SSD的健康状况,以便我们随时能够对系统盘进行数据管理,安全检查,很是方便。&&&&由于OS&X系统无法支持TRIM指令,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了。产品:
8选JetDrive420升级苹果本很值得选JetDrive420升级苹果本很值得全文总结:&&&&对于拥有苹果笔记本的用户来说,很多都是比较专业的人士,比如美术设计、形象设计、等等,据说不少好莱坞大片都是从苹果上面剪辑而来,因为苹果系统有着不可比拟的稳定性能和不错的色彩体验。但是内置机械硬盘的苹果笔记本拖慢了这些用户的工作效率,尤其长时间工作更会降低磁盘的读取速度,可谓苦不堪言。创见这次推出的专门针对苹果笔记本升级的JetDrive420系列产品,通过品质的把控力求用户升级后苹果笔记本依旧稳定。让你不得不选升级套件组的五大理由:1.容量激增;2.简单3步,用户足不出户,在家即可实现系统完全复制和旧盘更换;3.机械硬盘立刻换,唤醒Macbook&Pro沉睡的效能;4.延长SSD使用寿命和节约电量;5、用更少的钱获取最大空间与速度。创见JetDrive420升级套件组&&&&说到价格,这也一定是广大网友关注的重点。创见JetDrive420升级套件组960GB报价4480元,比热爱苹果产品的用户从苹果官网进行升级要便宜划算很多。不仅如此,低价提速才是重点!  写在最后:创见JetDrive420升级套件组从极速体验以及贴心设计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前面一系列测试中我们也看到升级SSD给老款苹果笔记本带来的速度逆袭。如果你不想换新笔记本,不妨考虑升级硬盘的模式,系统轻松复制,速度提升4倍,还能多一款USB3.0移动硬盘,花一次钱享多重服务,那就不要犹豫了,敬请锁定创见JetDrive420升级套件组相关信息。【销售地址】如果不习惯在网上购买的用户,也可以选择在苹果授权的专卖店进行体验购买(美承数码和尚派正品)
9创见JetDrive420系列详细参数
创见JetDrive420并不简单为MAC而设计,其他笔记本电脑也可以用,速度嘛,刷拉得快,笔者用多款SATA3.0 SSD做过实验,400MB/秒出头的读写速度。
存储容量 接口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4995¥5496¥4897¥4998¥3699¥159910¥1099MAC肚里能撑船:实际体验MacBook Air的两种扩容方案
我的图书馆
MAC肚里能撑船:实际体验MacBook Air的两种扩容方案
小编注:很多网友选购MacBook时都会选择中、低配版本,特别是SSD方面在官网直接选配高容量款成本较高,但一般128G的硬盘空间不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所以通过自行DIY升级硬盘容量也是很多的人的选择之一。我不是一个电脑发烧(sao)友,也不是一个电脑重度使用者。我也过了玩笔记本追求极限性能的时段,现在只求够用就好。当初买这台MacBook Air 2012的时候也只是图个够用就好,就只买了128GB的版本。不过因为我对笔记本的要求逐渐变高,内置存储那么120G容量渐渐的开始不够我使用。而且这么120G硬盘如果要额外装个Windows系统就完全不够用了。这就让我萌生了将笔记本扩容的念头。MacBook扩容难的问题困扰了不少苹果用户,从以往SM值得买推荐的内容中可以找到两大类扩容方法:1:利用SD卡槽。低难度扩容。2:更换硬盘。中难度扩容。第一种方法:利用SD卡槽 利用SD卡槽扩容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插入普通的SD卡会露出一大截以至于MAC会塞不进专用保护套。 PNY的StorEDGE与创见的JetDrive Lite 350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它将存储卡做的比标准SD卡短,从而让SD卡插入之后不会露出。 这两种卡的读写速度都不错,基本达到了一般2.5寸机械硬盘的速度。但是128GB的售价都超过了510RMB。
但是国人总是有办法的……这不马上就山寨了Nifty MiniDrive卡。这种卡说白了就是一个缩短了的TF卡转短板SD卡的转接套。而且价格还很低廉。我是30RMB入手了一个。 比SD卡要短掉一段。 TF卡可以完全推入,并且空出了边上导轨槽。虽然是山寨卡套,但是做工手感却是不错的。 标准SD卡插入后会露出一段。 标准卡套也会露出很多 山寨转接卡套插入后就只露一点槽用于拔出。对比罗技的mini接收器可以看出露出的一部分还可以接受。 透过灯光可以看到内部电路非常简洁 可能就只是一个物理转换而没有芯片。 使用一张sony的TF卡来测试下速度。
MAC下能发挥出这张卡的全部性能。 总结: 使用这种卡套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价格低廉购买方便,但它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在国内128GB的TF卡往往还要600 的RMB,显然专业的StorEDGE与 JetDrive Lite 350更有价格上的优势。其次,128GB的TF卡读写速度相比StorEDGE都要慢很多。其中StorEDGE 达到了80MB/s 和40MB/s,而JetDrive Lite 350更是达到了95MB/s和60MB/s的速度。 使用TF卡转接还是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存储点文件,真要在上面装个系统还是买专业的StorEDGE或者 JetDrive Lite 350把。不然读取只有40M的TF能让Windows7用的憋屈死。第二种方法:更换硬盘 买配件不能只贪图便宜: 上淘宝搜索“Air SSD”,发现卖这些SSD的卖家还是十分的多。不过价格从600~3000都有,而128GB的价格也普遍在999到1200元左右。差价这么大到底为何?理论上采用Nand Flash的存储介质都有个理论写入寿命,虽然不是到了理论寿命就会马上坏掉,但是真不能排除这些硬盘之中还有故障维修盘的存在。 再结合自己2年内6次维修同一块金士顿固态硬盘的惨痛经历,我真是有点害怕这些来路不明的盘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啊,突然看见创见出了一个MAC BOOK AIR的硬盘升级套件,硬盘容量从240GB到960GB都齐全,而价格却仅需190刀。加上运费也不过才1232元还不必担心二手货、翻新货、维修货。而它还附带一个移动硬盘转接,查了下淘宝这种转接的山寨品价格都要100多RMB!价格$189.99美国亚马逊果断下单,经过24天的漫长等待终于到手了。 包装正面 包装反面
条码 性能参数,当然是有水分的版本 犹抱琵琶半遮面 保修贴纸 银色的就是硬盘盒外壳 底部还附送了皮套 数据线 螺丝刀真正全套的升级套件!
开箱到这里我才明白这真是个良心套件。整个套件从拆机到升级后续多余零件的利用全部都周全的考虑到了。1:240GB的SSD。替换笔记本内置硬盘。2:铝制外壳配USB3.0接口的空移动硬盘。用于将替换下来的SSD当移动硬盘用。3:螺丝刀。T5与P5各一把。P5用来拆卸笔记本外壳螺丝,T5用于拆卸SSD的固定螺丝与安装移动硬盘的螺丝。4:USB3.0的数据线。5:翻毛皮保护套。6:移动硬盘橡胶垫脚。7:附带中文的使用说明书。 没错,什么都不用准备,拿到这个套件就可以轻松完成拆机、改造、善后。 实战换硬盘: 我的笔记本,2012款。 把套装中的硬盘接上附带的移动硬盘电路板。 USB2.0状态式闪绿灯。按住OPITON按钮开机选择恢复10.9闪蓝灯了,看来已经切换到了USB3.0模式。选择磁盘工具先抹掉新硬盘上的数据。注意千万别选错盘!否则……点击恢复标签,然后源磁盘选择自己的主硬盘,目的磁盘选择新硬盘。然后点击继续,几分钟之后就拷贝好了。这样,新硬盘就准备完毕。下面开始拆机。(没错!备份恢复就是这么简单!让Ghost什么的见鬼去吧!)使用套装的P5螺丝刀卸下螺丝。背壳上所有的螺丝都卸掉就能直接扒开后盖看到硬盘。先拔下电池插头断开电池供电。然后用T6螺丝刀卸下自带主硬盘。未断电就拔硬盘可能会造成硬盘或零件损坏!装上新硬盘。恢复电池的供电。盖上笔记本后盖,装上螺丝。MAC Book Air硬盘拆卸视频。MAC Book Air硬盘安装视频。一次性点亮。总共花费时间不到20分钟。MAC易用性实在是太赞了!一次性点亮。总共花费时间不到20分钟。MAC OS易用性实在是太赞了!整个系统迁移非常省事。 新旧硬盘对比: 新旧硬盘提就都差不多。老硬盘重11.906克。新硬盘重9.882克。比新老硬盘容量更大,居然还更轻。原装硬盘使用三星的主控。型号为S4LJ204X01-Y040。也使用三星自家的颗粒。看来这就是传说中来自三星代工的零件了。见硬盘使用创见自己的主控。型号为PVH386.K6。未能查到这款主控的性能信息。相机好像有点跑焦了。镁光的NAND颗粒。很意外的连这个颗粒信息都无法查到。难道是定制版?求解释。原装硬盘的速度创见这款硬盘在写入速度上低了10M多却在读取速度上完胜原装硬盘。
善后:将替换下来的SSD变成移动硬盘 将替换下来的硬盘装入移动硬盘盒。硬盘盒的设计比较精巧,卡扣都刚刚好。硬盘盒虽然是金属的,但是与SSD的PCB电路接触的部分都附有塑料薄膜防止接触后短路。整个硬盘盒用3个螺丝固定,其中两个也同时兼任固定SSD主板的工作。螺丝口有脚垫,贴上去之后就看不到螺丝口啦。手感、重量、质感控制的刚刚好。外壳与MAC的质感一致,好评一个!安装、升级Win8.1的一些经验:1:安装Windows8或者8.1只需要ISO镜像即可。但必须是X64版本的,否则不予启动。2:尽量避免使用玩家自制X86、X64多合一安装盘,否则还是会提示不是X64版本而不予安装。3:准备好一张大于4GB的空U盘。开启IOS中的BOOTCAMP,按照BOOTCAMP中的提示一步步做下去就可以顺利将U盘制作成Windows的启动安装盘。步骤包括自动下载BOOTCAMP驱动、用windows镜像和BOOTCAMP在空U盘内制作成启动安装盘、手动划分硬盘空间、重新启动并自动启动安装。重启之后可能会遇到白屏问题,可以按住电源键强制重启后按住ALIT(OPTION)开机。4:Win8的秘钥无法用于安装Win8.1。至少我的98元优惠版Win8 PRO KEY不能直接用于安装Win8.1。(已自己尝试,不行。并且咨询过微软客服,不行)5: 使用Win8的KEY只能先安装Windows8之后升级完所有的更新项目再从市场中点击更新,下载win8.1镜像&自动重装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手里的key是8的,想用8.1的话必须经历2次重装系统与系统更新。在10M带宽的联通网络速度下总耗时约为6小时。 不得不说一句M$B! 6:尝试使用Win8的镜像安装时候,在BOOTCAMP制作完分区自动重启时可以按住ALIT(OPTION)按键选择EFI安装。但是!实测在Win8镜像安装时使用EFI会提示,硬盘因为分区表问题而无法安装。而在Win8.1的X64镜像下却可以顺利识别并安装。(镜像均来自微软key邮件内附送的链接下载,可排除盗版或者认为修改问题。)7:安装完Win8之后,在进行更新前先到制作的安装U盘内找到BOOTCAMP文件夹下面的安装程序来完成驱动的安装,然后再进行更新。如果先更新再安装驱动,驱动程序可能会回滚部分补丁。总结: JetDrive 520算是一个相对完美的升级解决方案。创见把需要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相对低廉的价格与简单的操作就能迅速的让自己的笔记本扩容到想要的容量。 其实换下来的SSD最好的归宿还是给其它笔记本或者台式机当主硬盘使用。USB3.0虽然迅速,但是依然只能发挥到250MB每秒的读写速度,与它实际的性能还相差甚远。但这套方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堪称完美。整个一套升级套装1232元就相当于将MAC提升了120GB并且还得到了一个120GB的读/写都达到250MB的移动硬盘。 最后解释一下:PS1:为什么要在MAC上装个windows? 出差时候带个MBA确实是个好选择,轻便,续航时间超长。但是MAC OS的兼容性就有点问题。有一次出远门,车载导航的软件出了故障。原本只需要在windows下用卡内自带的软件修复一下就可以了,无奈这个软件根本不兼容MAC OS,装虚拟机也来不及了,最后花了3个小时找到一家有读卡器的网吧用那里的电脑才解决了故障。从此我就想在MBA上装个windows备用。PS2:装了Windows平常打算用来干嘛? 当PT下载机。虽然MAC上也有PT下载软件,只是某个站点对它的支持有点差,常常不能正常识别。 当然建议土豪直接上960G版本啊! 前提是: 你得有一台MAC BOOK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硬盘可以自己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