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醋酐工业上应该如何分离?急!!

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诗琛一路随风
&科研工作者汇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科研工作者汇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商品描述:
专利技术光盘资料,详情请咨询客服人员,服务电话:,客服QQ:&
《正版光盘——&&&醋酐、乙酸酐、乙酐生产技术配方制备工艺及应用》光盘,包含以下目录所对应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这方面的内容。&
光盘内容介绍 目录如下:&
1、一种增韧增强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2、乙酐、粗制乙酐的精制法以及使用了乙酐的聚氧化1,4-丁二醇的制造方法
3、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溶剂热合成制备方法
4、制备马来酸酸酐和C1-4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的连续、无溶剂方法
5、制备马来酸酐、C1-4烷基乙烯基醚和异丁烯三元共聚物的连续、不含溶剂的方法
6、含有烯属不饱和酸酐和乙烯系化合物的共聚物的含烯丙基环氧树脂组合物
7、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试管的活化方法
8、马来酸酐与乙希-芳香化单体共聚物的亚氨化方法
9、乙酸和乙酸酐制法
10、用环状酸酐对聚苯醚或相类似聚合物改性的方法及其在制备改性的高温刚性乙烯基取代的芳烃聚合物中的应用
11、含基于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热塑性组合物及其工业制品
12、乙酐和乙酸的纯化方法
13、一种同时制备乙酸和乙酐的方法
14、一种同时制备乙酸和乙酐的连续方法
15、提纯乙酸和/或乙酸酐的方法
16、制备乙酸酐或乙酸酐与乙酸混合物的连续方法
17、在精制乙酸酐和/或乙酸过程中分解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18、交替型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19、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在线接枝烯类不饱和羧酸和羧酸酐的方法及装置
20、从粗乙酸酐或粗乙酸酐与粗乙酸的混合物中除去碘化合物的方法
21、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22、乙酸酐或乙酸酐和乙酸的制备方法
23、生产乙酸酐和乙酸的方法
24、交联的低级烷基乙烯基醚和马来酐共聚物的稳定的水基储备溶液
25、使用由疏水性单体/苯乙烯/马来酸酐型聚合物构成的共聚物的胶乳-分散体粘合纸张
26、含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脱挥工艺
27、聚酰胺嵌段聚合物和具有乙烯芳族化合物结构单元和酸酐结构单元共聚物的混合物
28、一种羰基化制备乙酸,乙酐催化剂体系及其制法
29、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孔洞花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3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作为制备温热治疗肿瘤增敏药的用途及其制法
31、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二丁酯共聚乳液及合成方法
32、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工艺
33、制备高分子量马来酸酐、C1-C4烷基乙烯基醚及异丁烯三元共聚物的无溶剂法,及包含该三元共聚物的假牙粘合剂和牙膏组合物
34、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35、苯乙烯溶剂中提高马来酸酐溶解度的方法
36、含酰氨基的苯乙烯-酸酐共聚物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37、生产乙酸酐的方法
38、甲醇羰基化合成乙酸、乙酐的共聚物配体铑催化剂及其制法
39、一种马来酸酐接枝乙烯-α-辛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40、N-[1-(S)-乙酯基-3-苯丙基]-L-氨基丙酸-N-羧基酸酐的制造方法
41、N-(1(S)-乙氧基羰基-3-苯基丙基)L-丙氨酸N-羧酸酐的结晶方法
42、高分子量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43、一类基于乙二胺四乙酸酐的水凝胶材料及用途
44、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反应的方法
45、高流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46、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法
47、由芳樟醇和乙酸酐制备乙酸芳樟酯的方法
48、4-苯乙炔苯酐的制备方法
49、N-[1(S)-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酸-N-羧酸酐的化学合成方法
50、聚乙二醇氨基酸N-内环羰酐活性衍生物及其药物键合物和凝胶
51、聚碳酸酯、橡胶和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合金
52、由乙酸甲酯副产物料流生产羰基化乙酸、乙酸酐或联产二者的一体化方法
53、马来酸酐与醋酸乙烯酯共聚反应的方法
54、用于男性节育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55、羰基化生产乙酸/醋酐中尾气轻组分的回收方法
56、催化剂以及制备该催化剂、其配体、乙酸和乙酐的方法
57、羰基合成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制备乙酸和乙酐的方法
58、含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组合物
59、聚氯乙烯和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组合物
60、含有苯乙烯-丙烯酸类或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类共聚物的脲醛树脂粘合剂
61、苯乙烯-顺酐无规共聚物的聚合方法
62、苯乙烯-顺酐无规共聚物的单釜连续制备方法
63、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溶剂热合成方法
64、粗制乙酐的精制法及乙酐
65、包含西妥昔单抗和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的液体制剂
66、4-苯乙炔苯酐的制备方法
67、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的溶剂热合成制备方法
68、超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69、单烯属不饱和二羧酸酐、乙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另外的包含杂原子的单烯属不饱和单体的部分酯化的共聚物
70、使用异丁酸酐先制备二甲基乙烯酮,然后制备聚二甲基乙烯酮的方法
71、用于造纸的包括烷基乙烯酮二聚物和烷基琥珀酸酐的涂料组合物
72、甲醇合成乙酸或乙酸甲酯合成乙酐的催化剂体系及应用
73、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孢粉的无乙酸酐的醋解分析方法
74、从甲烷和二氧化碳生产乙酰基酸酐和任选地生产乙酸的方法
75、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控制黑色到彩色渗色
76、耐高温热固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用途
77、耐高温热固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复合材料及其用途
78、基于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的分散剂粘度改性剂
79、包含基于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纳米颗粒的刺激免疫反应的组合物
80、环酯开环聚合催化剂乙醇酸肌酐胍及乳酸肌酐胍的制备
81、联产乙酸酐和乙酸酯
82、乙烯-辛烯-顺丁烯二酸酐二丁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83、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
84、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85、一种铑催化剂作用下乙酸酐的制备方法
86、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
87、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88、三氟乙酸酐生产工艺
89、三氧化二铝和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的水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90、芳基/脂族烃基琥珀酸酐乙酰透明质酸衍生物
91、乙酸甲酯羰基合成乙酸酐的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92、羰基合成乙酸酐的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93、一种交联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94、一种交联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95、一种基于乙二胺四乙酸酐的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96、乙丙橡胶溶液法接枝马来酸酐的生产方法
97、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
98、聚乙烯/马来酸酐熔融接枝高浓缩预混合母料的制备方法
温馨提示:顾客朋友请注意!本店所有光盘资料均为全新正版,请放心购买!3-7天到货,(值班手机:,QQ:)
醋酐、乙酸酐、乙酐生产技术配方制备工艺及应用
科研工作者汇编
醋酐、乙酸酐、乙酐生产技术配方制备工艺及应用
科研工作者汇编醋酸_醋酐的生产工艺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醋酸_醋酐的生产工艺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醋酸是如何转化成醋酸酐的?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有以下几种工艺路线:1.乙酸裂解法(烯酮法) 以丙酮或乙酸为原料,首先热分解生成中间体乙烯酮,然后将含乙烯酮气体在两个串联的填充塔中用乙酸和乙酐的混合物(循环液)淬冷同时进行化学吸收,生成乙酐:H2C=C=O+CH3COOH—(CH3CO)2O工艺过程如下:将乙酸在蒸发器内气化,于20kPa,负压下与磷酸催化剂混合并通过预热分解器预热至600℃,进行分解管,在700-720℃下热分解成含水和乙酸的乙烯酮.为避免生成沸点与乙酐相近的双乙烯酮(沸点127.4℃),在预热分解管出口处通入氨,经冷却器急冷至0℃左右,分离出水和末反应的乙酸,而后将除去乙酸的反应气体送入吸收塔,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酐.第一吸收塔控制温度30-40℃,乙酐浓度为85%,第二吸收塔控制温度20℃,乙酐浓度为10-20%,为保持吸收塔的乙酸浓度,在第二吸收塔中定期加入冰醋酸,并将第二吸收塔的乙酸循环至第一吸收塔作吸吸夜用.自第一吸收塔循环液中抽取的粗乙酐去精留馏塔精馏,可得浓度95%以上的乙酐.此法产生步骤多,能耗大,乙酐总收率仅约70%,是较陈旧的方法.用丙酮热解时,裂解温度650-800℃,停留时间0.25-0.75s,加入少量二硫化碳以抑制碳生成,产物用乙酸淬冷.生成的乙烯酮再以乙酸吸收即成乙酐.2.乙醛氧化法院 其反应如下:2CH3CHO+O2——(CH3CO)2+H2O以乙醛为原料,以乙酸钴-乙酸铜为催化剂,在45-55℃,0.29-0.39MPa用空气或氧进行液相催化氧化,产物中乙酐占40%,如加入乙酸乙酯作稀释剂,则成品乙酐可提高50%,粗品经精制分离而得.工艺过程如下:原料乙醛加入稀释剂乙酸乙酯和催化剂乙酸钴,碳酸铜,再加入乙酸和回汽水,配成氧化料,将氧化料连续加入氧化塔底部,自塔身各节通入氧气,反应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压力维持在100-300kPa,连续出料,出料的料液中含醛量应不超过2%,尾气通入吸收塔用水吸收.料液在去酯工序将反应产生的水分迅速随着乙酯馏出,防止生成的乙酐水解成乙酸.再在去催化剂塔馏出酐酸混合液,催化剂留在塔釜内,贮积较浓后蒸去塔内残存酐酸,放出催化剂处理回用.酐酸混合液在酐酸分离塔将乙酐和乙酸分开.分离塔为不锈钢真料塔,操作时间真空度53.3-80kPa,塔顶出料为乙酸,塔底出料为粗乙酐.粗乙酸在不锈钢精制制塔内减压蒸去低沸物后,收集成品乙酐.此法操作简单,同时得到副产品乙酸,是目前乙酐的主要生产方法.乙醛氧化法的消耗定额:乙醛1681kh/t,乙酸乙酯70kg/t,氧气571kg/t.3.乙酸甲酯羰化法 以甲醇和乙酸为原料,使用铑系催化剂,以铬的化合物作助催化剂,羰基化生成乙酐.工业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甲醇酯化为乙酸甲酯;第二步是乙酸酯羰化生成乙酐,温度175℃,压力25MPa,生成乙酐的选择性为95%.这个过程的研究和发展,被看作碳一化学的一项成就,引起各国的重视.4.乙酰氯法乙酰氯与乙酸钠反应制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我们可以用去掉水的方法 就是先在酸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 把氢离子(注意:是氢离子 不是氢)配成偶数(原先是偶数就不用了)再去掉一个或几个H2O 例如CH3COOH(数字为下角标 下同)中只有1个氢离子 先在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2 再去掉一个H2O 得到的(CH3CO)2O 也就是CH3COOOCCH3 就是它的酸酐了 同样道理 如果有3个氢离子 就加上化学计量数2 再去掉3个水...
脱水后变成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北大科研成果——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分离技术(材料化工)
一、项目概述一氧化碳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羰基合成等化工过程中。一氧化碳资源很丰富,在由煤、石油和天然气煤制得的合成气以及另外许多的工业尾气,例如钢铁厂的高炉气和转炉气、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尾气、电石厂和黄磷厂的尾气都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近年来,由于碳-化工发展迅速,羰基合成有机化学品种类不断增加,因而对一氧化碳分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地分离高品质一氧化碳的方法,对碳一化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CuCl/分子筛为吸附剂的吸附分离CO技术研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
发明人依据自发单层分散原理的基础研究成果,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高效CO吸附剂,吸附剂性能居国际领先水平,奠定了这项发明的基础。
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发明人依据CuCl/分子筛高效CO吸附剂特性创造性地开发了吸附分离CO新工艺,在国内首次将Cu型CO吸附剂用于吸附分离CO工艺,实现了工业应用,解决了从高氮含量原料气中低成本分离CO的技术难题,开发出一项新的高效吸附分离CO技术,促进了CO分离技术的进步。
本发明的吸附分离CO技术,为羰基合成工业的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分离高纯CO的新途径,大幅度降低了CO的生产成本,为企业节约大量投资,该技术若全面推广,将对我国碳-化工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使用本技术可以从一些钢铁厂、黄磷厂和电石厂等工业废气和尾气中分离回收一氧化碳,提高了工业尾气或废气的综合利用价值,减少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系统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
目前本技术已在国内大型变压吸附分离CO工业装置推广十几套,并出口美国空气产品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人民币,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二、应用范围C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合成多种高价值化工产品,如醋酸、醋酐、甲酸、丙酸、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光气、聚氨酯、草酸酯和金属羰基化合物等。这些化工产品的目前全球年产值2000多亿元、国内约200多亿元,而且需求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其合成都需要以纯CO作为原料。
三、技术优势CO资源很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经水蒸气或二氧化碳转化或部分氧化制得的合成气和由煤制得水煤气或半水煤气都富含一氧化碳,另外许多工业尾气如钢铁厂的高炉气和转炉气、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尾气、电石厂和黄磷厂的尾气都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但这些气源中的CO常与N2、CH4、H2、CO2
等气体共存,需分离制得高纯度CO才能满足羰基合成的要求。
目前已实现的工业分离CO工艺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深冷分离、溶液吸收和吸附分离。溶液吸收分离法由于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高,且存在严重的腐蚀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基本被淘汰。深冷分离法常用于大规模分离CO装置,但只适合于原料气中不含N2或含N2极少的气源,并且国内目前尚未掌握此项技术。吸附分离法与上两种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优点,但其规模和性能指标主要决定于CO吸附剂的分离特性,已有的吸附分离法由于吸附剂分离性能差,装置大型化较为困难,CO生产成本高,并且常常受到原料气组成的制约,推广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变压吸附分离CO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分离CO工艺。变压吸附法分离CO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因原有吸附剂性能不好,国内外一直缺乏低成本变压吸附分离出高纯CO的技术,严重制约了以纯CO为原料的羰基合成化工的发展。
针对CO分离工业所面临的问题,本项目依据基础研究成果开发出高效CuCl/分子筛CO吸附剂,并根据该吸附剂的特性进一步开发出吸附分离CO新工艺,旨在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的分离出高纯一氧化碳技术,更好地满足碳一化工不断发展的需要。
本技术开发成功之前,国内已有的吸附分离CO装置均采用5A分子筛为吸附剂,其CO吸附量、CO对N2和CH4的吸附选择性都很低
(在室温及分压为1atm 条件下,吸附CO 25.8ml/g,N2 8.3ml/g,CH4
14.3ml/g);采用该技术的吸附分离CO装置,产品纯度和收率低、能耗高、规模小、设备复杂;如以含氮量高的半水煤气为原料分离CO,产品纯度为96%时,收率仅为30%~40%;即使以含氮量较低(&5%)的水煤气为原料分离CO,产品纯度在96%时,收率也仅为50%~60%。而采用本发明技术的装置,在同样原料气条件下,CO收率可达85%~90%,CO纯度大于98%。总之,采用已有技术的分离装置,不仅装置大型化困难,同时单位产品CO的原料消耗、能耗及成本远高于采用本技术的装置。
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出含Cu的CO吸附剂及吸附分离CO工艺,建成工业生产装置;该公司的吸附剂是将CuCl2浸渍在氧化铝表面经还原制得,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该吸附剂由于氧化铝比表面小,Cu负载量少,在室温及分压力为1atm
条件下,CO吸附容量只有23ml/g,仅为本发明的吸附剂的42%;另外,该吸附剂在还原时产生的HCl保留在吸附剂中,造成设备腐蚀问题,装置长期运行存在隐患;在同等性能指标和规模下,其装置造价约为采用本发明技术的2.5~3.5倍,综合经济指标明显低于本发明的技术。日本NKK等公司采用含铜吸附剂建设了两套从钢厂尾气中分离CO的中试装置,另外建设了两套从甲醇裂解气中分离CO的工业装置,规模分别为750和1400Nm3/h,但至今未见其以组成较为复杂的半水煤气或水煤气为原料分离CO的工业化报导,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逊于本发明的技术。
四、技术水平本技术开发的CuCl/分子筛高效吸附剂PU-1获中国(CNB)、美国(US
patent 4917711)、加拿大(Canada Patent 1304343) 三国发明专利,并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
2005年该技术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利用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CO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思路独特,主要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吸附剂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对CO分离技术和羰基合成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目曾获2005年获教育部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及2006年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项目。
五、项目所处阶段项目处于工业推广阶段。
六、市场状况及市场预测2003年国内醋酸产能达130万吨,需求量年均增长约为8%,有多套新的醋酸合成装置在筹建中。目前国内醋酐产能约10万吨,但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很多厂商拟上醋酐生产装置,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是异氰酸酯的消费大国,但MDI和TDI的生产能力分别只有5万吨和6万吨,近几年国内将建设多套异氰酸酯生产线。我国的甲酸市场需求量大约为15万吨左右,但大多采用传统甲酸钠法生产,该工艺将逐渐被羰基合成工艺替代。国内二甲基甲酰胺的年生产量大约为35万吨,以二甲胺与一氧化碳为原料一步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新工艺将逐步取代已有落后工艺。此外还有多种有巨大市场需求的羰基合成化工品生产技术在开发中。目前,以CO为原料生产的有机产品全球年产值达到2000多亿元,国内产值约为200亿元,这些产品都需用纯CO作原料,因而CO分离设备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采用本技术的CO分离设备可用于从各种富含CO的原料气中分离出高纯CO产品,与已有的采用深冷分离法、COSORB法和国内外现有的变压吸附法分离CO设备相比,原料气适应性、造价、产品CO品质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为各种羰基合成化工品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高纯CO,因而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北大先锋公司为江苏丹化集团建成的1700m3/h
CO分离装置在2003年投运后,先后又有国内多家公司与北大先锋公司签订建设大型变压吸附分离CO装置或改造老装置合同;此外,美国Praxair公司、APCI公司和英国BOC等公司均拟与北大先锋公司合作在国外推广应用本技术。预计未来每年可为用户提供CO总产能达20000Nm3/h以上的CO分离设备,每年可产生上亿元的销售收入。
七、效益分析本技术的开发成功,为各种羰基化工产品的生产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分离高纯CO的新途径,不仅为企业节省大量设备投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使用CO为原料企业的生产成本,使我国吸附分离CO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促进了碳一化工的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乙酸酐、丙酸乙酯、乙酰胺、乙酰氯中最易氨解的是哪个
乙酸酐、丙酸乙酯、乙酰胺、乙酰氯中最易氨解的是哪个
乙酰氯反应活性最高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乙酸酐、丙酸乙酯、乙酰胺、乙酰氯中最易氨解的是哪个》相关的作业问题
活性是酰氯>酸酐>酯>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也是如此,所以是乙酰氯>乙酸酐>乙酸甲酯>乙酰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氯原子可以被看做是吸电子基,所以氯原子越多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所以氯乙酰氯更容易发生反应
乙酰氨常温为固体,乙酸加入石蕊显红色,而乙酰氯遇水强烈分解为乙酸和氯化氢.乙酸乙酯加碱会水解,1-氯丁烷则无上述性质 再问: 答案不是用的这种方法。。再问: 答案是:依次加入百分之二的硝酸银-乙醇(室温);再加热;NaOH,H2O并加热;碳酸钠再问: 您知道原理是什么吗? 再答: 这个也是一题多解硝酸银-乙醇是用来检验
A 1.挨紧 āi 2.挨饿受冻 ái 3.白皑皑 ái 4.狭隘 ài 5.不谙水性 ān 6.熬菜 āo7.煎熬 áo 8.鏖战 áo 9.拗断 ǎo 10.拗口令 ào B 1. 纵横捭阖 bǎi hé 2.稗官野史 bài 3.扳平 bān 4.同胞 bāo 5. 炮羊肉 bāo 6.剥皮 bāo 7.薄纸 b
针对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我们整理出了在高考语文中常见的易错读音的字词,希望对广大新高三学生能有所帮助.出人投地(头) 走头无路(投) 装黄门面(璜) 众口烁金(铄) 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 置若惘闻(罔) 真知卓见(灼) 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 责无旁代(贷) 再接再励(厉) 运筹帷握(幄
确záo( ) 菜qí( ) 桑shèn( ) 轻jié( ) yōng( )肿 脑suǐ( ) 书shú( ) 蝉tuì( )mì( )食 叮zhǔ( ) 恐jù ( ) lí( )歌 花pǔ( ) 鸡毛dǎn( )子 玉zān( )花 pái( )huái( ) zhà( )栏 衣jīn( )懒duò ( ) 丑l
这是洛阳几年关羽的对联 易是易经 书是书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易经上说刚健中正 史书上传关羽文武神圣
《师说》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克服了重力影响
一词多义: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2个)出使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用,拿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以君为长者------把于:受地于先王------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引出动作的地点词类活用:以大易小------大,小
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易,轻视的意思
海水盐度高,具有腐蚀性
落基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选A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主要是羰基的亲核加成,羰基碳显电正性,羰基氧显电负性(因为氧的电负性比碳强,所以电子对偏向氧).加成反应活性与两个因素有关:(1)羰基碳的电正性,电正性越强,越容易被亲核试剂进攻,所以羰基碳上给电子基越多,电正性越弱,亲核加成活性下降,如甲基是给电子基,乙醛(羰基碳上连接一个氢和一个甲基)
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海水中有较多的电解质,钢铁中含有铁和碳,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失电子,被氧化,即被腐蚀.
主要是含氯化物腐蚀 再问: 是不是电解质溶液多 再答: 是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氯丙酸工业级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