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写在如何写微信朋友圈圈可以吗?怕别人对我有看法?

我是微信控,但我不发朋友圈..._原创文章_文章吧
当前的位置: >
  关注并置顶『怀左同学』?  我们一起  为什么越来越少发圈了?  8  2017.12  y: 午后呓语  文/午后呓语  01  跟家里人一起吃饭,菜全上齐了以后,正当我拿起筷子准备开动时,我姐一脸问号地对我说:“怎么啦,你今天不用拍张照片,发一下朋友圈吗?”  顿时,我语塞,地笑了笑,说:“不想发了,吃饭要紧。”  饭后,我莫名想起了我姐刚才的话,然后刻意打开朋友圈,才发现这一年内的朋友圈内容,除了分享的以外,像从前那种九宫图外加精心雕琢的宣传语似的朋友圈,已经很难找到。  甚至连都不知道,朋友圈从什么时候起,竟设置起了三天可见功能。也不知道当时设置的时候,是怀着怎么的一种,或许是想跟从前的生活,说再见吧。  不断刷着自己朋友圈的内容,才发现,朋友圈于我而言,已经从一个发布动态的地方,转成了一个接收信息的场所。  从前发朋友圈,动不动都要拍张照片,修个图,想一堆的引导语,每个点赞,每条评论都得特别关心,甚至有时候把评论区当成了聊天场所,一条朋友圈,满满霸占了两个屏幕。  而如今更多的,只是默默刷着别人的朋友圈,。  除非有非常特殊的事情,才会发一条朋友圈表达一番想法,更多的情况则是,于将所有的放在心底,自我消化就好了,不用通过朋友圈这条通道,从外界获得太多慰藉。  或许,这也是的一种代价。  02  闲着看朋友圈的时候,无意间刷到一位好友发的动态。  他说快年末了,本来想把今年的一些朋友圈删除掉,也算是跟过去说再见。  从前每年这个时候,删朋友圈这件事,都得花费他半个小时,一条接着一条,仿佛黑洞一般,永无止尽。  然而,今年刚开始没删几条,就发现已经没得删了。朋友圈主页里,只剩下冰冷冷的一条横杠,加中间一个小黑点。显得格外刺眼。  我在底部评论,为什么今年发那么少呢?  许久,他回了我一句看似俏皮,但实则满含道理的话语:因为老了,比起主动分享,成为众人焦点,更愿意默默窥探朋友圈里的各样生活,做一名旁观者。  越长大,越不愿意主动分享状态。无论是的,亦或者是的,都更加习惯于藏在自我心中。  不必再通过朋友圈这样一个特殊出口,去宣泄自我的。  03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叫“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动态?”  底部的众多评论中,其中获得最高赞的一个回复,是这样解释的:人越长大,越学会隐藏与,逐渐不再是的中心,任何困扰都能够自我消化,不再需要那些所谓的喧嚣与表达。  深以为然。人长大的过程,始终是一个不断剔除、、等弱点的,逐渐变得什么事都能与接受。  刻意翻看了几位从前非常喜欢发朋友圈,动不动得在朋友圈一番秀,无论是出门旅游,,还是熬夜复习,勤勤恳恳,都得先掏出手机,来条动态的朋友。  如今,要么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要么把从前的消息删得,早已停止更新动态。  身边越来越多人,都仿佛在远离朋友圈,远离社交分享。  我问一位从前非常喜欢发朋友圈的好友,为什么现在不经常发了?  她给我的回答是,没意思了,生活还是自己过好就行。好与坏,身边的人知道就可以,其他人隔着冰冷的手机屏幕,顶多点个赞留个言,有什么呢?  从前想着发朋友圈是能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的状态,后来才发现,真正在乎你的人,你不用发朋友圈,他们也会知道你在干嘛;而那些压根不关心你的人,即使你每天刷屏,实时直播生活,他们都会选择无视。  04  有时候会觉得,从前那个喜欢到处发朋友圈的自己,除了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干嘛以外,更多的是一种缺乏的表现。  只有通过那一个个点赞与评论,才能感受到周边人的关心,才能找到部分安全与归属感。  然而,人随着年龄的长大,这种从社交媒体上获得的安全感需求,便会逐渐减弱,的是从实际获得成就感。  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时候。他有足够的底气,活出骄傲的姿态。  生活嘛,毕竟还是自己一个人的,,冷暖自知。别人再怎么样,都只能作为一名旁观者,无法。  朋友圈只是一个宣泄口,它并非生活的全部。少发动态,也绝非生活不够精彩;不愿意发,也只是觉得生活是自己的,认真过好每一天就够了。  越来越少发朋友圈的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受呢?  【活动|(第2期)交流会】  读者们,大家好,这里是【怀左同学】之周末福利~  上星期我们做了第一期读者交流活动,约了5位读者来跟我们聊天,大家都交流得非常。因此呢,这周依旧,今天这篇文章留言区,点赞前五名的同学,晚上9点我们拉你一起,近距离跟怀左学长,聪聪女神还有我,唠嗑唠嗑。(点赞截止今天晚上18点整)。  前五名的同学,加我微信(G34120),将排名截图发送给他。  这次的一个小时交流会,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问答环节,每个人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问题问我们,然后我们来帮你解答。可以是或者学习的任何方面,只要你敢问,我们就敢答,哈哈......  然后是交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们也可以跟我们提意见,包括文字或者公众号,我们都会记下来,并且做出相应的改进。如果没意见呢,那么,我们就随意搭话,度过一个周五晚上。心动了吗?赶紧来点赞吧~  -精彩回顾-  四年自己,全凭这五个思维  你不,凭什么怪别人不帮你?  余文乐:,就想把你娶回家!  怀左同学(公众号ID:hztongxue)  作者介绍:午后呓语,一枚爱写字的工程男。喜欢说道理,偶尔讲。  苹果宝宝赞赏通道  ?
深度阅读:朋友圈千万不要设置三天可见!朋友圈千万不要设置三天可见!一路风景一路歌百家号一路风景一路歌生活美好时光,一路与你相伴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你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吗?为什么设置三天可见呢?跟风?看到大家都设置了三天可见,就也设置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慢慢变淡?开始陌生和怀疑,然后就三天可见了。忌讳隐私?不想将自己完全暴露,又不想删,所以干脆设置三天可见。不过,不管哪种理由,既然微信开发了这个功能,并且那么多人去用了,就说明它是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的。但是,当你想看一个好友的朋友圈,显示的是“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时,你是什么感受?“为什么朋友圈要设置成只有3天可见?干脆屏蔽我算了!”当然也有表示理解的:“可以理解吧,毕竟朋友圈是别人的私生活。”朋友圈三天可见,就好像把对外界了解你的窗口上了锁,别人没有办法进来,包括那些关心你的人。朋友圈三天可见,其实意味着“我不想被你了解”。 对于当事人,不想被陌生人知道太多自己的私事,不想被外界打扰,无可厚非。但这对在乎你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如果你发的朋友圈不想让某些人看到,大可设置仅部分好友可见,没有必要因为不重要的人而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把在乎你的人拒之门外。或者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清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删掉隐私琐碎的东西,更不怕被别人看。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其实伤害的是在乎、关心你的人。因为只有在乎、关心你的人,才会点开对方的朋友圈,如果对你没兴趣自然也没那闲情去刷你朋友圈。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不要担心形象被毁,认识你的人都了解你,不认识的反正不认识。 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活得小心翼翼,难道在自己的朋友圈还要躲躲藏藏吗?朋友圈是什么?朋友圈是一片小天地,记录自己,也欣赏别人。朋友圈是朋友之间互动的桥梁,大家共同分享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请不要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请打开我们之间的锁,让我走进去,请你走出来,遇见更美好真实的彼此!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一路风景一路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乐活主题,涵盖内容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我不信就我一个人微信朋友圈几乎从来不更新任何动态
& 现在在微信朋友圈更新动态好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本屌却好像没有这个习惯,也不能说是性格孤僻或者是装得逼格很高 与外界格格不入。只是大多数时候自己的心情自己分享,偶尔和亲人朋友聊聊。大多数时候也是报喜不报忧!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啊
我没更新过,一个月也上不了几次微信
我四个月没更新。。。。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就不信全世界就我一个人 只玩QQ 不玩微信 不玩陌陌
反正本人是属于现在从不更新QQ空间,但隔几天更新一下朋友圈的那种
从来没跟新过
不是因为工作原因都不注册微信帐号的路过
2年没动过的路过!
用了两年微信从来没更新过,基本一个星期上一次,跟我表哥表嫂姨哥姨嫂唠唠嗑,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
一天不发朋友圈 闷的慌
有啊,我就是,看我简介连相册都没有的。但是我平常朋友也挺多,也爱讲话,但就是不喜欢发朋友圈。
每个人习惯不一样~
我好像每天都发 ┑( ̄Д  ̄)┍
发的不多 但是时不时还是要刷刷存在感 更对的是去帮领导 长辈什么的点赞吧 俗称拍马屁
朋友圈是经常更新不过空间只是看看了。。朋友圈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近况
发朋友圈能干嘛?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朋友圈有一个同事,做销售的,天天发产品,还有业绩,一发一堆。
有时候发了一两条,觉得不太合适,又删了
从来没发过一条朋友圈,并且我朋友圈内各种无病呻吟的状态,一会世界不公一会不示真心,况且还是个男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07人参加团购279.00元&899.00元
303人参加团购638.00元&1199.00元
1556人参加团购258.00元&899.00元
347人参加团购338.00元&699.00元
424人参加团购198.00元&299.00元
232人参加团购598.00元&899.00元
596人参加团购349.00元&469.00元
787人参加团购79.00元&269.00元
1225人参加团购84.00元&199.00元
165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2364人参加团购169.00元&349.00元
539人参加团购199.00元&269.00元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事儿”(图)_网易新闻
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事儿”(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编者按:
  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6亿,日活跃用户也达到了3亿,微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网络社交平台。而微信平台上最活跃的朋友圈功能也从最初的心灵鸡汤到随后的养生箴言再到各种励志和情感段子,微信朋友圈就这样被多次、重复刷屏;然而,微信朋友圈的演变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各种化妆品、衣服首饰和各种投票的泛滥,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事儿”也开始带给微信用户越来越多的困扰。
  心灵鸡汤:喝多了也会腻得慌
  《影响你一辈子的六句话》、《让你泪流满面的五十句经典台词》、《遇到这样的人你就嫁了吧》……没错,当你看到这样的标题时,是不是觉得非常熟悉呢?这些都是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心灵鸡汤。
  其实,玩微信的朋友哪个没有喝过朋友圈里的各种心灵鸡汤呢?这些心灵鸡汤看似充满智慧、温暖、正能量,但也有不少存在常识性错误、牵强附会等现象。不少微信用户特别喜欢转发心灵鸡汤段子,经常是一天几十条。这些心灵鸡汤喝多了,也会让人腻得慌。
  省城市民张先生最近发现,不少微信好友把他屏蔽了。这让张先生既不满意也不理解。带着困惑,张先生和女儿聊起了此事。当女儿查看了他的微信后发现,他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心灵鸡汤段子,估计是微信好友受不了他这种狂轰乱炸式的分享模式,所以才把他屏蔽的。
  原来,张先生今年初在女儿的指导下开通了微信,没想到这款社交软件让张先生越玩越上瘾,每天都要找老朋友聊天,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也要发到朋友圈。刚开始,好友和女儿看了张先生分享的链接或自己原创的内容都会留言评论或点赞,给张先生捧场。这让张先生很受鼓舞,微信越发越多,最多的则是各种心灵鸡汤,有时候一天能发好几十条。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张先生的女儿乐了:“爸爸,你这么爱发心灵鸡汤,大家不屏蔽你才怪呢!”
  无独有偶。“最近我妈妈开通了微信后,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各种内容链接,数量最多的两类是心灵鸡汤和养生知识,一天可以转发二三十条,我一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她转发的心灵鸡汤。她不仅转发,还要专门发给我,叮嘱我仔细看。”即将大学毕业的小刘说起妈妈与心灵鸡汤的故事,哭笑不得,“我不大相信这些东西,难道我要对照着心灵鸡汤的要求来找男朋友吗?妈妈还对我的态度不满,说‘人家说得挺有道理的啊,你照着做没错’。”
  与这些上了年纪的微信用户不同的是,年轻人对心灵鸡汤的看法则很抵触。
  设计师李凡认为:初看时,这些心灵鸡汤温暖、智慧、温柔,让读者一看就充满了正能量,仔细阅读却发现,这些鸡汤段子根本经不起推敲,内容空洞乏味,全部内容都是用华丽的辞藻和煽情的语言堆砌而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另外,我觉得不少心灵鸡汤出现了常识性错误,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的现象层出不穷。”
  采访中,从事出版编辑的魏女士也觉得有些心灵鸡汤错得很离谱:“我记得的一个心灵鸡汤,作者硬是把一段爱情感悟加到柏拉图身上。”魏女士打开微信,找到这条心灵鸡汤给记者看,上面写着:柏拉图说,我以为蝴蝶飞不过沧海,是因为蝴蝶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蝴蝶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现代人的感悟、煽情的语调、爱情小说似的修辞,全都加在了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身上,这种段子不是给人启迪,而是让人发笑。”
  魏女士同时道出了自己的担忧:“现在不少青少年接触的文字性东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络和手机,这种错误百出的心灵鸡汤的传播,也会对青少年的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很多市民对微信上心灵鸡汤式的语言也很反感。市民杨先生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生活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阅历,凭什么那些心灵鸡汤式的语言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指挥人们的生活呢?”
  点评:
  再好的心灵鸡汤喝多了也会让人腻得慌,更何况有些心灵鸡汤看似充满了正能量,其实却是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空洞语言。生活毕竟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何必轻信那些不靠谱的心灵鸡汤,给自己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呢?
  微信投票:要试着学会说“不”
  省城市民吴女士最近很烦恼。“微信投票弄得我心力交瘁,吃力还不讨好。”6月27日,吴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她连续不停地接到微信好友的各种投票“轰炸”,让她困扰不堪。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吴女士的感受绝非个例,“绑架”感情的微信投票让许多人心里都不舒服。
  原来,吴女士两年前换过一次工作,但因为微信的关系,一些以前工作中认识的人还保持着“仅是微信好友,但彼此都不会聊天”的这种陌生联系。“就是前段时间,一个这样的微信好友让我觉得心里不快。”吴女士说,一天她突然接到这位好友的一条微信,微信内容的大意是要吴女士给她的宝宝投票,并发给了她一个链接。
  “虽然不熟,但我想举手之劳的事,投一票就投一票。”可是,后面发生的事情让吴女士产生了反感。“我本以为投完自己这一票就算完成任务了,可对方居然又提出了一个让我觉得过分的要求。”吴女士说,这位朋友后来要求她把投票链接发到朋友圈里面,号召更多人来继续投票。“我觉得这就是无形中‘绑架’了我的朋友圈。”
  虽然对对方提出的“过度要求”感到不满,但吴女士还是左右为难,因为对方可以通过直接进她的朋友圈来“检查”她有没有转发,万一被发现没转,又怕对方不高兴。“最近还有一次,一个好朋友为了赢得一个小礼品,要求我去参加一个网店发起的微信投票活动。”吴女士说,这次的投票也很复杂,“要我先关注网店微信号,然后转发朋友圈,接着卖家要进入微信验证我的确发了朋友圈,才有资格投票。因为操作麻烦,投晚了一些,这个朋友觉得我好像是故意不按时给她投票,居然有点生我气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肖女士也对这种绑架式的微信投票既反感又无奈。“以前我经常直接忽略各种扑面而来的要求投票、点赞的链接,后来发现这样也不是很好。”原来,肖女士有一次发现,一个号召大家投票、点赞的朋友居然直接把点赞页面截图,并公开在微信里表示感谢称“关键时候才知道谁是我的真朋友”,“都这样说了,我只得赶紧去补投一票。”
  随着微信使用人群的扩大,许多中年人也纷纷加入了号召投票的行列。6月23日,今年50多岁的陶女士告诉记者,她也经常收到各种微信投票信息,“真是五花八门,开始是要求给宝宝投票的微信较多,前两天我还突然收到一个多年不联系的同学的微信,要我为她家的狗狗投票。我真搞不懂这样‘拉票’来的投票意义何在?这样投票出来的宝宝、狗狗真的可爱吗?”
  “微信投票的确是个很好的营销推广方式。”采访中,山西大博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坦言:目前,广告、策划类公司的确热衷于利用微信“招揽”大家投票,不仅成本很低,而且效果不错。“尤其母婴产品、婴幼儿产品的推广,用微信投票的形式效果很好。事实证明,孩子父母,尤其是母亲会为了得到一些小礼品或获得心理上的自我满足而主动、热情地去替我们拉票、推广。”
  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梁玉新认为,微信朋友圈投票本身虽然无可厚非,但的确有“绑架民意”的成分存在,这与微信本身是社交工具有关,因为微信朋友圈是有“监控”的,它容易把私人情感与微信社交绑在一起,并且被绑架的人多是“技术奴化”的一些人,对微信的依赖性强。
  点评:
  只有学会拒绝别人,才会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微信朋友圈。作为被要求投票的一方,要和现实交往中一样学会去拒绝,因为人际关系的维护有很多渠道,不仅仅限于微信。说到底,在微信朋友圈里不好意思去拒绝别人,实际上是不好意思拒绝微信本身。
  产品营销:虚假信息惹人烦
  “朋友圈我快看不下去了!”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朋友圈俨然变成了生意圈。当兜售产品的广告在“全民皆微商”的背景下急剧吞噬生活分享类帖子的份额,如是不满也随之爆发。
  随着微信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中,“随手刷微信”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习惯,微信朋友圈便被许多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商家把微信作为发展品牌的新传播地,为了吸引更多网友成为粉丝,推出公众号,并通过各种微信体验式营销活动,为粉丝提供奖品。
  用“点赞”换福利,看起来很美,实则猫腻很多。省城市民老胡就遭遇过这样一件事:某商品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公告称,只要收集齐“32个赞”后,就可以免费领取商品,然而,当老胡去兑奖时却遇到了各种阻碍领取奖品的问题,卖家还作出“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的霸王条款的说明,老胡无处辩解,白白给商家做了次推广。
  不仅如此,很多微信商家为了能增加推送的人群,让更多的人看见所卖的物品,还选择“伪科学”方法。这些商家发布“伪科学”文章只是表面现象,赚取眼球做营销才是根本目的。据了解,制作并发布各种所谓养生信息以骗取用户关注也成为了一些公司营销最为常用的手法。因为一旦成为拥有高关注度的“大号”,再进行营销就可以获利不少。央视的曝光节目中也指出,在很多所谓的微信公众账号养生文章结尾处都是让人们来关注发布该帖的公众号,以便收到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然而当人们关注后,发现收到的并不是健康养生的信息,而是各种在售产品的广告内容。
  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科学”的信息大多没有科学依据,甚至是自己创作的“谣言”。若是轻信一些民间偏方、伪科学治疗手法的内容去瘦身、去治病,必然耽误不少事,甚至还会造成安全事故,救命变害命。
  采访中,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梁玉新认为,微信朋友圈需要得到监管,否则,如果仅靠“信任”来运行,它很可能成为诈骗滋生的温床。他同时强调,每一位使用微信的用户,都应当有独立判断的意识能力,重视手中的“发布”和“转发”按键,且“赞”且珍惜。对于盛传的养生、科学道理,不应盲目相信,跟风操作,而应该经过多方求证,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细心判断后再行科学之道。
  记者在拨打太原市消费者协会电话咨询相关问题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微信上发现存有虚假宣传,微信用户应积极通过《广告法》的欺诈罪来控告商家,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如果市民在看到此类不能兑现或不确定性的承诺,特别是没有公布程序内容的活动,不要盲目参与,免得被他人利用。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微信自身也在进行净化中,腾讯微信团队此前发布公告称,反对不正当利用公众号群发消息的功能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特别是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并提出“如果用户发现有公众号存在诱导分享行为的,欢迎通过微信的举报功能进行检举”。
  点评:
  本来,在作为社交平台的微信朋友圈上发布广告信息也无可厚非,但是,把微信朋友圈作为生意圈,并且利用微信用户的信任,来发布虚假信息,使微信朋友圈成为诈骗滋生的温床,却是要坚决杜绝和取缔的。每一位微信用户都应该珍惜自己手中“点赞”和“转发”的权利,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本报记者 王波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在微信中自己写的文字如何发到朋友圈?_百度知道
我在微信中自己写的文字如何发到朋友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步骤如下:1、先将自己所写的文字复制。2、然后点击微信。3、点击进入朋友圈。4、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图标。5、将刚才复制的文字粘贴就可以了。拓展资料:微信朋友圈指的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于微信4.0版本日更新时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由深圳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imited)于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该团队经理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曾成功开发过Foxmail、QQ邮箱等互联网项目。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在产品策划的邮件中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采纳率:100%
打开微信~朋友圈~右上角的相机图标长按,就可以发表文字了,包括手写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在自己的相册里发出去,你的朋友圈里就有,别人也可以看到(只要你没有设置权限的话)
朋友圈 相机图标发送文字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朋友圈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朋友圈如何写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