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为啥不尝试做做谢霆锋社交网站晒图平台

130亿融资——京东金融价值的重新发现
文|甲方研究社
7月12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也许是今夏最为热闹的一天。
这天,8家内地公司同时在香港主板上市。港交所内部,四面大锣在台上一字排开,8家公司共用四个铜锣,分两拨上台敲锣。有人戏谑:上市的公司太多,锣不够用了。
在二级市场的热闹场面的映衬下,一级市场萧索的气氛格外明显。这些公司纷纷奔赴二级市场,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级市场开始缺钱。
这时,一家公司的巨额融资消息让冷清的一级市场多了一丝暖意。
就在同一天,京东金融向外界宣布签署B轮融资协议,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此次融资后,京东金融的估值约为1330亿元人民币。
资本寒冬之下,京东金融头部优质项目的光环格外明显,人们在关注热闹的上市新闻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这家低调的金融科技独角兽身上。
为什么是京东金融?
1.130亿融资,京东金融凭什么?
一级市场钱荒的大背景下,“中字头”资本用脚投票,这是资本市场对京东金融最好的褒奖。
能成为资本的香饽饽,源自于京东金融两个核心能力。
第一,京东金融以未来推导现在的战略判断能力。
弱金融、强科技是当下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互金公司的共识。
事实上,早在2015年京东金融就提出了“金融科技”的金融业务战略思路,不断去金融、强科技,以摆脱其“互联网企业”的标签,树立“科技企业”的形象。
2016年陈生强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更明确表达过去金融这一理念,陈生强表示:“未来我们不会成为一家金融公司,中国并不缺一家新的金融机构,我们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技术上面。”
曾几何时,马云那句“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让无数人确信,蚂蚁金服就是要自己做一家金融机构。
但去年年初,蚂蚁金服突然转变口风,将自身定位为Techfin,“以后只做技术,帮助机构做好金融”。去年6月时任蚂蚁金服CEO的井贤栋也公开宣布“蚂蚁金服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将全面向金融机构开放,成熟一个开放一个。”
由此看来,成立不到5年的京东金融,对行业的判断不输于任何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当然,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在定位上强科技、弱金融的战略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金融监管变化的影响所致,但至少京东金融的决策不是见风使舵,很多人只是在合适的时机说了合适的话,京东金融则是立足当下,以自身布局为基础做出对行业的判断,这也是京东金融对自身商业模式的自信。
第二,京东金融战略落地能力远超同行。
判断能力和落地能力不能分开来谈,如果没有落地能力,所有前瞻式的判断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同行还在观望的时候,京东金融的布局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京东金融目前合作400余家银行、120余家保险公司、110余家基金公司,40余家证券、信托、评级机构,涵盖了市场上所有主流的金融机构,是当前市场上与金融机构合作范围最广,也是唯一一个与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达成战略合作的科技公司。
能和头部金融机构深度融合,除了拥有开放的胸怀,更要具备开放的实力。
要想具备别人不具备的能力,就要从解决金融机构最大的痛点入手。2014年起京东金融就开始用人工智能技术,架构了第一代风控模型。到2017年底,该模型已更迭至第九代,变量达60万。基于过去的数据,该模型还能预测未来,即可能会出现的新型风险,而不只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归纳。
2017年,京东金融的风控获得亚洲银行家颁发的金融界奥斯卡奖“年度信贷风控技术实施奖”,是国内唯一获此奖项的科技公司。
今年3月份,京东金融推出针对零售信贷的“北斗七星”。这个产品包括信贷平台、量化营销、智能身份识别、智能信贷系统、大数据风控、ABS资产云工厂、风险运营等七大模块,覆盖零售信贷的全流程。基本上针对的是中小银行的痛点,比如过客成本过高、不良率上升、审批周期长、用户体验差等。
同时,京东金融与神州信息旗下的融信云实现战略合作,切入银行基础设施搭建运营环节。
面向金融机构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是京东金融all in技术和数据的结果。
京东金融全公司4400多名员工中有50%以上都是技术人员,所有业务中95%都是智能化、自动化运营。过去4年,京东金融持续加强在中国市场上的数据投入,在数据量、数据源、数据处理能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京东金融每天新增数据量200TB,比一些小型科技公司1年的数据增量还要多。
有了这些强有力的技术作为支撑,京东金融的转型的态度决绝而快速。
4月份的博鳌论坛上,陈生强表示,京东金融未来会把资产和资金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全部往金融机构转移,包括白条、京保贝、京小贷等等,由金融机构直接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运营,或者京东金融帮金融机构在它的基础上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的运营,京东金融本身不再持有这些资产。
130亿融资的完成更坚定了京东金融对自身模式的判断,对此陈生强明确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2.价值洼地的重新发现
现在回过头来看京东金融四年多的发展历程,正是京东金融价值洼地被不断重新发现的过程。
2013年京东金融成立之初,其实希望依托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做B2C业务,但后来京东金融给了企业服务更高的优先级。
京东金融所追求的长期价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很多在当时被视为洼地的业务,到后来都成了京东金融的富矿。
首先,苦活累活中蕴藏着不被大多数人所发现的巨大价值。
刘强东有这样一个创业逻辑:如果要进入一个新行业,一定要去做这个行业里最有长期价值的事情,而一个行业里最有长期价值的事一定是这个行业最脏、最苦和最累的活。
在京东金融去年的年会上,陈生强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最正确的路,其实就是那条最难走的路。”
财务出身的陈生强深知,金融本质上是资本密集型的生意,业务规模和资本金正相关,有多少净资产决定了能做多大的业务规模,而不是技术越好,业务规模就可以越大。既然决定公司发展规模的最根本因素,是有多少资本金,那就需要通过融资,获得更多的资本金,或者靠赚更多的利润滚存发展。
陈生强很快发现,中国其实不缺一家科技能力很强的金融机构,而是缺少一家能够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这个判断最终推动京东金融完成升级,即把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让业务模式从B2C转变为B2B2C,也让自己从一家金融公司变成了一家科技公司。
当互金公司金融属性占上风的时候,市场普遍看好的是这类公司的金融业务,这个时候,京东金融的对手不少,价值很容易被低估。
金融科技下半场,在行业集体弱化金融属性的大趋势下,京东金融又是最耀眼的存在,京东金融技术优势得和布局速度到了凸显,以往被低估的玩家转眼成为行业推动者与变革者。
其次,To B业务被低估,京东金融的价值又在To B之外。
当京东金融卖力打通B端通路的时候,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依然将C端作为发力点。
上一波发生在中国的信息技术浪潮提高了C端人们的生活,却没有有效地提升产业效率。最近几年,to C的企业人口红利见顶,人们的目光再次回到to B领域,这本质是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共同导致的“科技替代”。
目前to B企业与被服务方合作模式,大部分还是基于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交付,其商业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
就拿金融机构来说,企业服务可以让金融机构压缩业务成本,改善流程,提升效率。但是无法带来新市场、新业务以及增量收入,更不能让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有所创新。
京东金融不只是提供解决方案,和金融机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能够为金融机构带去增长业务和增量收入,在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增量业务的过程中,实现与金融机构的价值共享。
京东金融和B端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是中国金融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尝试。京东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高歌猛进的阶段并不被行业看重,但随着新常态的到来,这种模式成为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赛道。
最后,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发生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发生的变化。
京东金融支付体系的价值同样有待挖掘。
陈生强此前说过,在新科技的快速变革中,未来技术的进步对于支付行业的改变也许是我们所有人都难以想象到的,用户的需求在变,技术在变,市场格局也会变。
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在力争结算权时,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却与银联开始合作推动NFC支付。这不仅是一种支付形式的变化,背后更是路线的选择。NFC只是一种支付通道,而不涉及资金。京东金融这样的选择也是一种回归科技的选择。
3.京东金融模式走向成熟
随着洼地一点点的被填平,京东金融模式也逐渐走向成熟。
经历了从1.0到2.0的演变,京东金融B2B2C的模式逐渐被行业认可并广泛接受。
在1.0阶段,京东金融致力于风险定价,将数字资产化,开发出数字化的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
到了2.0阶段,京东金融的新定位是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用B2B2C的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的企业服务。
今年5月,京东金融经历了一次彻底的组织架构大调整——将2C业务和2B业务明确划分,分别组建个人服务、企业服务两大事业群组。这样大刀阔斧的调整,正是京东金融在科技赛道吹响冲锋号角的表现。
一家公司或一种商业模式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可以不为外界声音干扰,不随波逐流,自己的判断,坚定自己的选择。
京东金融花4年多的时间,讲清楚了京东金融是谁,京东金融的基因是什么,京东金融为了什么而奋斗。未来,京东金融还要花更长的时间证明这种模式是时代的必然。
当然,B2B2C不是一成不变的思考方式,也绝不是京东金融最终的形态。京东金融模式仍在不断创新中加以优化升级。
已有的业务不断的通过市场验证,继而向B端进行输出的同时,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思维也在不断涌现,不断被市场验证。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京东金融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
4.未来:走出金融,以技术服务实体经济
京东金融模式的格局不止于金融领域,在服务各行各业的过程中,京东金融社会企业属性将越来越浓厚。
京东金融正在利用自身在金融服务上积累的数字化能力,去服务制造业、农业,直至将整个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
比如,京东金融此前推出如面向农民的数字农贷,进入农村这个最广阔市场,京东金融追求的并非利润,而是努力将价值最大化。
京东金融已走出金融领域,与政府、非金融企业等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京东金融推出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信用服务平台——智能城市信用平台。该平台集数据储存与处理、模型算法、应用搭建三大功能于一身,为政府、企业提供信用档案、信用诊断、信用风险预警等服务。
通过金融和科技的力量,京东金融为这个社会注入更多的可能性,让科技赋能于企业、社会与每一个人。
陈生强说过,京东金融的企业服务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模式。
作为行业的开拓者,需要高瞻远瞩的眼光,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也许开拓者会在前行的过程中遭遇挫折,但最早见证第一缕曙光的,一定是这些最有勇气的人。
褪尽铅华,京东金融还能以一家科技公司立于潮头,这也许是京东金融最为独特的价值。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9K1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20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高手不说的秘密:为何在金融投资市场做久了,我反而不爱交流了(深度)
版权:来源 泛金融革命 期乐无穷俱乐部 李柯 期乐无穷668ID :qilewuqiong6688
@网友·土沐
尝试跟不同的人交流过。目前的感受是:
一、从道的层面来说,金融交易盈利必须要做到的几点其实无数书上都写过了,仓位控制,风险收益比,资金曲线等等。悟性高的看了就懂了,悟性一般的实战体会过也懂了,悟性差的可能一辈子懂不了。这个层次上高手不需要交流,对关系一般的新手也懒得讲太多,麻烦。
二、术的层面。金融市场赚钱之术很多,能够赚钱的高手,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术的。但是这个就像武林门派,我学一阳指的跟你九阴真经的交流啥啊,我还怕交流多了走火入魔呢。所以交流也少。
三、真正宗师级,不满足于只会一两条术,对市场有深刻理解能够融合各派武功的,一般人碰不到。
四、金融市场能笑到最后的人太少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方法就是金手指,做的越久越是如履薄冰,本着对新人负责的态度,还是推荐一些经典书籍比较靠谱。根本原因还是交流的意义不大,你用武林门派来理解就很好懂了。
作者:@网友·沙漠
我认识的做期货稳定赚钱的人没一个人在现实中愿意与人交流(确切的说是不爱与菜鸟交流,彼此间的交流也是点到为止)。
在我是一个菜鸟的时候是特别爱交流的人,以为高手们都瞧不起新手,很孤傲。在我开始赚钱以后,我发现我也不爱与人交流了,尤其是现实中。
可是我瞧不起新手吗?不会,因为我也是一路摸爬滚打的。我孤傲吗?也不是。是因为,我说的话菜鸟听不懂,就像当初我也不懂一些金玉良言一样,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思考。
正确交易结论性的东西随处可见,可是如果想不通想不透就无法转化为实践,没有正确的实践就没有利润。回到这个问题上,期货交流的意义在于引发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高手有耐心愿意开口,就要谦卑地多问多想。但是作为一个菜鸟,现实中遇到高手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你们遇到的大部分滔滔不绝的人都是老菜鸟而已。
所以真正有效率的交流是去读书和看帖子,读公认的好书,去发掘好帖,真的有高手愿意写帖子的,因为人都有交流的欲望。写帖子的好处就是可以不争吵,可以不理人只发表观点,现实中就没那么自在了。有些人说读书没用,书都是骗人的,这么讲的十有八九是读不懂书的,例外的是天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难道你真的以为那些在市场上盈利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世界级交易员说的话,写的东西是为了忽悠你吗? 集毕生功力写出来的话,你想一遍就彻底读懂背后的含义这可能么?想不思考只看字面意思就理解市场,这可能么?交易之所以引起如此多的争议,争吵甚至攻击和谩骂都是因为它不是科学,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真理。 你所有的交流,阅读和思考都是为了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和市场观念从而得到自己的交易策略,去打败大多数的其它参与者赚取利润。
有几位朋友请求荐书,荐帖子。对不起各位,请自己去读,去找。我不能代替你们做这个事情,并无益处。阅读寻找分辨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比如我读了50本,经典的有5本,本身我有自己狭隘的地方,也许只是这几本书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更适合我,其它的45本不可能全无可取之处,另外,我在这5本里得到的和感悟到的最多,是因为我读过了50本才能吸取里面的能为我所用的东西。现在我直接给你这5本,可能只会让你变得狭隘。帖子更是一样,只有看的够多,你的分辨力才越来越强,才能思考出属于自己的认识。
@期乐会-教主(李伟)
应小编要求,我也简单说几句,为什么交易做久了的人不愿意交流呢。
每个人因为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导致对市场或者交易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比如我们同样谈论顺势,你说的是5分钟K线站上20线做多为顺势,我说的可能是周线目前在10均线以下为空头做空为顺势,在我们各自的认知范围,都是对的,但是做的是两个方向的交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交流,是不会有结果的。其实我们交易的不是行情,而是我们对市场的认知。
假如你看不懂我所说的,说明你我对交易的认知是不同的。
所以,没有对与错,只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与进入市场的切入点不同。但是话又说回来,再提升交易能力的过程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当你能够清晰分辨出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能够将之表达出来,说明你把很多以前的交流内容化为己用,你就进步了。这才是交流的真正意义。
期乐无穷俱乐部 李柯:
学会空仓和等待,是任何一个想在期市里赚钱的投资者的必修课。如果你天天都满仓持有,就等于在一幅画作中,全部填上黑墨,试想这会是一幅怎样的画作?同理,操作中必须学会主动“空仓”。一个高明的书法家,他知道“黑为字,白亦为字”的道理;同样,一个高明的操作者,更应该明白,“满仓为炒单,空仓也为炒单”的道理。
有人说“会空仓是祖师爷”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个人感觉空仓不具备这么高的地位,空仓不太难,就是当趋势不具备确定性,就空仓不交易。耐心地空仓,等待趋势与时机,等待市场真正完美的趋势,不要做预测性介入;“时机就是一切”,在恰当的时候买进,在恰当的时候卖出。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种认为随时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个条件,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观的,适当的理由。如果你能避开“大洗盘”的惊涛骇浪,就能把庞大的利润带回家。只有在市场展现强烈的趋势特性,或者你的分析显示市场正在酝酿形成趋势,才能放手进场。
做期货待机非常重要,待机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功力的,一个人能待机多长时间,说明他就能抓多大的行情。做技术的人确定自己要做周线级别的势,当周线在震荡,而不在突破的时候,你就不出手。你要清楚你要赚什么样的钱,不然在市场面前一定是败军之将。要刻意地修炼空仓的耐力,期货没行情就小仓位玩一下股票,股票没有杠杆,沿用期货的方法做,照样逮得到行情。不做期货不会亏损不会“死”,但乱作期货一定会“死”,
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很多情形下,都需要休息和调整
1、当趋势不明,价格无序波动时,只能耐心等待价格的突破和趋势的明朗;
2、当自己看不明白,对行情的演变心中无底时,最好不要轻易介入。行情经常有,如果没有弄明白就一头扎进去,很可能就站错了队,搞错了方向──只做自己感觉有把握的行情;
3、当做反方向时,很多投资者习惯于立即反手。如果价格稍微反向修正,他可能被迫停损。因为思维的惯性作用,他对调转方向心中本来就没底。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先停下来,将做错方向的仓位及时退出,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调整思维,然后再决定是否反手操作。这和开车调头是一个道理,没有缓冲过程陡然调头,非翻车不可;
4、当交易连续亏损,交易节奏紊乱时,及时停下来调整心态,是非常必要的,不然会越来越乱。就像跳交谊舞,一旦舞步踏乱了,总踩舞伴的脚,就只能就地停下来,等踏准舞曲节拍后再和舞伴起跳;
5, 当出现大亏后,很多交易者希望赶紧翻本,最后越亏越惨,血本无归。就像输急了眼的赌徒一样,将最后所有的筹码都押上。其实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离开市场,有一个疗伤过程,并总结造成亏损的原因,等休养生息恢复自信后,再返回市场也不迟。
6、当交易状态异常时,及时罢手修整。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气周期',当某一段时间诸事不顺,感觉不好,伸手就被咬时,表明自己处于'揹运'期,如果勉强做单交易,很可能接连失利。
当一连作单都不顺时,请适时休息一下,先离场,让自己先放松~
有些交易者,在手上没有单子的时候,总想做点什么。虽然适合自己的机会没有出现,但看着行情上上下下,很受诱惑,于是就进去了。因为单子不符合交易计划,不符合自己原有的方法,这样的单子进去是进去了,怎么出来呢?往往是不知道怎么出来的。进去是乱做的,出来往往也是乱做的,这样一来,整个交易就乱掉了,如果收不住手,就会越来越乱。当真正的机会到来时,反而迷糊了,不敢进去了,或是账户里的钱被其他不该持有的单子占用了。
当然,做不适合的机会,也可能会赚到钱,但赚到之后能否收手呢?若能收手,倒是好的。就怕尝到了甜头收不了手,那么下次还会做,下下次依然会做。但对这种新的交易机会还没有认真分析、统计、总结,机会的识别有没有到达一定的精准度,风险点在哪里,都是问题。这些问题迟早会爆发出来。
还有一些交易者,在有单子的时候,也总想做点什么。看着行情上上下下,利润一会儿多了,一会儿少了,或者亏损变小了又变大了,很是煎熬。有利润了总想兑现一些,若是变少了,太可惜了。有浮亏了,则想着要不要先走一下,等更好的点位再做进来。这样乱做还是会把步子踩乱,会发展成该拿的单子没拿住,该做的单子又没做进去,该赚的钱没赚到,不该亏的钱又亏掉了。
市场的眼光是雪亮的。市场奖赏会有耐心的人,市场会把钱从乱做的人手中抢过来,送到善于空仓等待和持仓等待的人手中。放过行情只能说它不是你的菜,它不应该出现在你的交易体系中,只欣赏就好,要心平气和,只做自己做得到的。交易是我们生活中的30%,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市场并不复杂,市场就是三种趋势是,上涨、下跌和震荡,只是人心复杂,因为人心会对市场的走势产生N种的考虑,各种各样的预测,有的分析师,事后诸葛亮,在电视上讲,今天为什么涨,今天为什么跌,只要市场涨或跌,总有一大堆的理由告诉你为什么涨或为什么跌,人心就复杂,总是找理由,找原因,但却都是往外去找,没有往内去找。市场并不复杂,从博弈论角度看,我们做交易就像围棋选手、体育选手、拳击选手,我们只需要下意识地应对,只要记得应对二字,市场其实就很简单,根本不复杂,市场涨我就买,它还在涨,我就持有,它震荡我就不做,它在下跌我就回避,或者我就做空,如果心里就只是应对,你手里的头寸如何处理,就不会复杂了。但人总是往外部去找原因,为什么品种会涨,为什么品种会跌,为什么这个品种在这里消灭很多人,这些不是因为市场复杂,它只是在走它特定的形态或者趋势,它必须要经过春夏秋冬整体的过程,而我们不停地在猜,是不是秋天,是不是冬天,或者说春天播种的时机是否来了,所以说人心复杂,而市场本身是简单。
所以,珍惜身边愿意跟你分享的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任性贷扫码套现_揭阳新闻网
>>>>>> 任性贷扫码套现
化疗反催命 日本医生忽视血检结果致病人死亡
任性贷扫码套现 ―【企鹅―2383754602】【薇辛―17359413353】【无.需.打.开】【诚.信.第.一】【安.全.无.风.险】,花呗,京东,任性付,信用卡,等各种套现业务,行业顶尖品质,包您满意。
【企鹅―2383754602】【薇辛―17359413353】【无.需.打.开】【诚.信.第.一】【安.全.无.风.险】,花呗,京东,任性付,信用卡,等各种套现业务,行业顶尖品质,包您满意。
  巴西图书市场有望回暖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家书店里,几名读者正在阅读书籍。  本报记者 张远南摄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去过书店,上次去书店买书大概是3年前。现在,用手机和电脑上网可以随时获得信息,而且不用花钱,不过我还是很怀念阅读纸质书的感觉。”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学生罗德里戈这样对记者说。在巴西,这种情况绝非个例,记者几次在里约热内卢的书店里发现,店员经常比顾客还要多。  巴西经济研究基金会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2017年巴西共售出图书约3.5亿册,较2016年下降7.4%,销售额实际下跌4.8%,延续几年来的颓势。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巴西图书市场保持稳定,年销售额接近70亿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1.72元人民币)。但自2013年起,销售额逐年下滑,到2017年,仅为约52亿雷亚尔,较2013年下降超过20%;各类图书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科技类、专科类丛书以及各种教材。  “鉴于巴西人口的上升趋势,这显然表明巴西人均购书量在下降。” 巴西全国图书出版商联合会负责人马科斯?佩雷拉认为,图书销量减少以及平均价格降低令图书市场整体萎缩。  巴西利亚一家图书出版社的合伙人卡多佐表示,巴西缺少广泛阅读的文化是很危险的。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44%的巴西人没有阅读习惯,30%的人甚至从未购买过书籍,而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均、文盲人数较多、家庭和学校缺乏对阅读的鼓励和培养,以及公共图书馆数量少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巴西图书市场不景气也是受此前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显示,近几年巴西图书市场年销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走势基本吻合。2014年之前,巴西经济持续增长,图书市场销售额也处于高位。而2015年和2016年,巴西GDP连续两年缩水3.5%,使得图书出版行业不确定性增加。加上市场需求不振,销售额下滑明显。  近年来,呼吁提高阅读人群数量的声音在巴西不断高涨。佩雷拉表示,巴西图书市场的复苏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撑以及长远政策的支持。由于阅读习惯多在家庭和学校养成,专家呼吁,一方面要鼓励家长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增加阅读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培训在校教师,帮助孩子把阅读与获得快乐和知识联系起来。此外,政府应完善公共阅读场所建设,加大对出版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受出版行业不景气影响,相较2013年巴西有近20%的书店关门停业,但是业内人士依然对图书市场的未来保持乐观。不少出版界人士预计,目前巴西图书市场行情已经见底,今年的销售额将出现回暖。巴西全国书店协会主席贝尔纳多表示:“市场正在逐步改善,目前情况已非最严重时期了。”  2017年巴西经济筑底企稳,重回发展轨道,这对于图书行业无疑是一大利好。在这一年举行的第十八届里约热内卢国际图书双年展共吸引超过68万人次的访客,较上一届出现回升。巴西全国图书出版商联合会副主席玛丽安娜表示,作为图书市场的晴雨表之一,这反映出市场向好的趋势。双年展组织者对于这一结果也十分满意,“很欣喜地看到出版商为吸引访客做了充足的投资,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有机会近距离参与文化体验”。  当前,巴西的不少州、市政府等公共机构通过一系列举措鼓励民众阅读。阿克里州政府与社会教育机构一道开设新图书馆,培养青年人的阅读习惯。近日在巴西利亚地铁的公共交通总站举办了阅读文化分享活动,鼓励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保持阅读习惯。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远南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远南
【企鹅―2383754602】【薇辛―17359413353】【无.需.打.开】【诚.信.第.一】【安.全.无.风.险】,花呗,京东,任性付,信用卡,等各种套现业务,行业顶尖品质,包您满意。
  中新网7月10日电 从3月29日爱奇艺在美国挂牌上市,到6月27日优信二手车在美国敲钟,再到7月12日,互联网家装平台齐家网即将港交所上市,深耕垂直领域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迎来了上市高潮。而这三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背后都有百度的身影。  据了解,下半年百度的投资公司上市鼓点依旧密集,母婴电商蜜芽、食品电商我买网、在线教育沪江网等也都有望登陆资本市场。如今百度投资生态布局进入收获期,在百度转型阶段能够带来更多战略意义上的助力。  百度投资进入收获期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7年齐家网市场份额达到25.7%,在中国网上室内设计及建筑市场占据领先位置。月齐家网收入为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毛利为1.0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7%。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齐家网已经实现规模化盈利。  此番成功上市,对投资人而言将带来显著的财务回报,在家装这个相对重资产的行业中仍需加大投入的情况下,也将有效缓解未来融资压力。  同时更多所投资公司上市,让百度系阵营力量加强。反过来,垂直领域开疆拓土,也给百度AI带来更多数据及应用场景,更紧密的联系,让AI技术的落地更为顺利。  发展目光放长远  垂直领域有实力的创业公司寻找投资时,融资额往往不是最主要的。投资人的资源是否是我需要的、投资人的战略方向是否与我匹配,这才最为重要。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百度2010年投资齐家网时曾劝其不要上市,因为这个行业的电商才刚刚开始。显然齐家网听从了这个建议。  2011年齐家网放弃了A股上市,随后在家居垂直电商领域上演逆袭扩张。根据此次齐家网招股书显示,至2018年4月,其平台生态体系已经聚集超过7500家服务供应商,覆盖全国超过290个城市,月独立访客达到5060万名。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4.1%,毛利复合增长率为65.4%。  与齐家网、百度相关联的公开报道颇多,齐家网将百度投资的优势运用的淋漓尽致,几乎所有相关业务线都留下了合作的印记。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从搜索导流到信息流、熊掌号、AI,齐家网都深度参与其中。其中入驻熊掌号之后,齐家网订单增量超10倍。最近齐家网又与百度知道达成合作,升级AI时代家装知识服务能力。齐家网紧跟百度脚步获得自身快速发展,可以说给后来者提供了样板,增强了百度投资的业界口碑。  AI时代更具想象空间  今年即将上市的百度所投资公司,大部分都是垂直领域独角兽,所从事行业也与实体经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齐家网、优信的成功,让外界得以看到,百度投资并不只是一门投资,也不是财务和流量上的简单扶持,而是全方位赋能,助其自身获得快速发展。  从搜索延伸出来的平台价值,对搜索领域的价值已获得验证,做实事的创业公司,能够通过百度扶持获得行业领导地位。而在AI时代,百度国内乃至全球范围顶尖的技术能力,以及Apollo、DuerOS等平台能力,在帮助垂直领域AI升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携AI行走江湖的百度,投资能创造的价值比以往更大。
-除了粽子咸鸭蛋 端午节工会还能发哪些福利?
-新加坡部长谈承办“金特会”:我们小,但以此为傲
-不限流量套餐别再玩“误导性遗漏”套路
-台湾宜兰县近海发生5.2级地震 交通维持正常通行
-商汤科技用AI赋能遥感影像智能解译 推动空间智能
-西安华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开庭 涉案金额23.9亿
-71名移民被闷死在匈牙利冷冻车 蛇头获刑25年
-浙江警方36小时押解一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回浙
-美国一大学将接受中国高考成绩
-中美学者发现恐龙时代琥珀蛙 命名“李墨琥珀蛙”
-高职就业率首超本科,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改变?
请选择频道
<option value="大畅想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社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