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人工授粉视频开花授粉与气象条件有什么关系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气象条件对周口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研究气象,研究,玉米,周口市,周口市玉米,对周口市,对玉米,玉米产量和,玉米产量,气象因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气象条件对周口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玉米生长中后期,出现秃尖是什么原因?预防措施有哪些?玉米生长中后期,出现秃尖是什么原因?预防措施有哪些?农民的小帮手百家号玉米秃尖,一种玉米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什么是“秃尖”,用通俗话说就是玉米到了后期,结棒之后,玉米棒的顶部不结粒或者说出现很多秕粒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秃尖,如果面积发生较小(一亩地出现了那么几颗),这属于正常情况,对产量不会有多大影响,一旦发生面积较大,就麻烦了,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减产在所难免。首先给大家说下,玉米秃尖一旦发生后,是不可逆的,意思是没有办法补救,只能等着减产,到下一季时提前预防,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基本不会出现秃尖现象,而本篇文章,小帮手就详细给大家说说玉米秃尖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一起来看:一、玉米秃尖发生的原因1、温度温度是玉米秃尖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的,在玉米开花期时,基本处于7-8月份的高温时期,如果温度过高,花粉的生命力减弱,在授粉过程中,就会出现秃尖现象,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如果在玉米开花授粉期时,连续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秃尖发生的几率会很大,这点大家要注意下。2、种植过密如果玉米种植过密,等到中后期,玉米长势很高之后,植株叶子互相之间会有遮挡,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并且这时候,田间的通气性也不好,导致雌穗发育不良,玉米授粉受影响,然后秃尖就出现了,这点相信大家都明白,不只是秃尖,玉米种植过密时,病虫害、易倒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出现,没好处。3、水肥不足当玉米缺水或缺肥时,生长受到抑制,所需的水肥供应不足,在授精时,肯定会受到影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察下,在其他种植条件一样的前提下,肥力低的地块比肥力高的地块发生要严重,墒情不好的地块比墒情好的地块发生也要严重,就好比人吃饭一样,经常营养不足,身体就会出状况,这是一样的道理。4、病虫害影响病虫害对于秃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粘虫、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玉米生长受挫,营养供应不足,比如叶片早衰,不能正常光合作用等,然后影响授粉和结实,最终形成秃尖。以上4点原因,是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当然,也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秃尖,本篇文章就不在一一列出,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末尾处留言,知道了原因,预防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也分4点来说。二、玉米秃尖的预防措施1、合理密植单位面积内,玉米种植不是越密,产量就越高,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不仅不会增产,还会减产,所以合理密植才是最重要的,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要看土壤的肥沃程度、品种特性等来进行判断,每亩株的都有,由于这块内容较多,这里就不一一距离了,如果想具体了解种植密度,可留言,人多的话,单独写一篇文章,大家关注即可。2、合理灌溉夏季是高温天气,也是多雨季节,往年会出现有些地区特别干旱,而有些地区则发生涝灾,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是高温天气,地里干旱情况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在大喇叭口期到开花授粉期,田间出现了干旱情况,及时浇水,为玉米生长补充水分,相反,如果是涝灾的话,及时排水,然后等土壤稍微干一些后,进行中耕,避免板结。3、科学追肥先从底肥说,底肥一般每亩一袋复合肥就可以,在大喇叭口期的时候,追施一次尿素,每亩10-15公斤,也可加一些磷肥、钾肥,然后中后期喷施含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正常情况下,就足够这一季吸收了,如果肥料供应不上的话,就可能出现秃尖现象。4、病虫害防治粘虫、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虫害,一旦发现后要及时防治,也可以提前预防,具体药剂简单说说,粘虫、玉米螟可用甲维盐、康宽等,蚜虫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大斑病、小斑可用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除此之外,开头小帮手就说了,一旦出现秃尖现象,基本是没有办法补救的,同时,伴随着秃尖也会出现空杆现象,如果面积不大,建议可以把空杆的给拔除,促进田间的通风通光性。关于玉米秃尖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小帮手就先说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下评论中留言,看到后会进行回复。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农民的小帮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三农,叙说农村、农民、农业的那些事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26
网络技术员,毕业于北大青鸟!!现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室!
 下载此文档
论春玉米生长发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论春玉米生长发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6:14: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春玉米生长发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图及本版底图:6月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假日湖镇,民众在洪水中艰难前行。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由于此前的暴雨被洪水淹没。东方IC供图
暴雨洪水侵袭多国
近期,我国南方的持续暴雨天气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担忧。而从世界范围看,面临类似气象挑战的国家也不在少数。
在欧洲,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已在倾盆大雨及其引发的洪水中“浸泡”了好多天。在法国、德国、罗马尼亚和比利时,近日来已有至少18人因此丧生。
遇难人数最多的是德国,已达11人,还有一些人失踪。最严重的一起灾难发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南部的辛巴赫,一家祖孙三代三名妇女都在自己家的地下室淹死了。当地警方发言人表示:“水位涨起来的速度太快了,居民们没有时间逃生。”
德国气象局表示,该国南部靠近奥地利边界地区降下惊人雨量,还伴随闪电。这一波暴雨也横扫了奥地利,奥国萨尔茨堡地区也是暴雨成灾、水患严重。当地媒体称,这场跨国水灾可以说是“世纪水患”。
当地气象预报称,未来几天还有更多降雨,河流水位还会进一步上涨,住在河滨地区的居民要及早预防。
如果说德、奥遭遇了“世纪水患”,那么法国巴黎则似乎再次印证了那个“每100年都要被塞纳河淹没一次”的“诅咒”,法语中甚至有个词“Crue Centennale”,就是说每100年左右,塞纳河水位就会在某个日子疯狂上涨,直到将整个巴黎市“淹没”。
所幸,这次的洪水还没大到“淹没巴黎”的程度。从本月5日开始,塞纳河水在达到6.1米的峰值后开始消退,这让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城市官员、交通运营人员和巴黎民众都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场洪灾仍然是三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法国全国已有4人不幸遇难。
豪雨光顾的不仅是北半球,南半球也没有被“放过”。据澳大利亚媒体6日报道,该国东海岸遭遇暴风雨袭击,新南威尔士州、首领地、昆士兰州及塔斯马尼亚州境内多地发生洪水灾害,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3人失踪,多处房屋被冲毁,大量居民被疏散。
相较于西欧、澳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在暴雨侵袭下损失无疑更大。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该国北部日前遭遇强暴风雨,已造成至少30人丧生,另有百余人受伤。
据悉,暴风雨于6月1日侵袭巴基斯坦北部,并伴随有时速超过100公里的阵风。主要受灾地区为巴首都伊斯兰堡市及拉瓦尔品第市。根据救援部门提供的数据,在伊斯兰堡已有11人因此次暴风雨丧生、69人受伤,在拉瓦尔品第市则有19人遇难、122人受伤。当地警方消息称,遇难者中不乏妇女和儿童。
严重干旱农业减产
就在全球多地开启“看海”模式的同时,不少地方却正在经受干旱的“烤”验。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主要稻米产区,但今年来却面临自192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严重干旱。在这个人口占越南全国人口五分之一的农业产区,干硬的田地随处可见巨大的裂缝、枯死的稻梗,甚至可以看见皱缩的害虫尸体。
由于缺水,在越南西南部地区,150多万亩咖啡树枯死,预计咖啡产量将下降30%左右。此外,今年越南大米出口预计也将减少10%。
严重的干旱也出现在泰国,由于雨量不足,该国正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水危机,根据泰国政府统计,该国共5000多个村庄出现旱灾灾情。此外,由于地下水枯竭,泰国不少河道附近的道路发生坍塌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3月,位于湄公河上游的中国打开南部景洪水电站的闸门长达两周,向下游地区释放了大量的淡水,但在恶劣气象条件下,东南亚多国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大面积持续干旱考验。
同样由于严重干旱的影响,据气象专家预测,2016年印度小麦将连续减产,巴西玉米平均单产和总产也将低于去年。
专家预计,今年印度小麦平均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均较2015年和近5年平均值减少,其中小麦总产量8348.5万吨,将比2015年减少6.1%,比近5年平均值减少9.0%,为5年来最低。
印度小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2位。小麦的持续减产,可能会导致印度国内小麦供应不足,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小麦,进而影响全球小麦供应及价格。
同样,受气象条件影响,巴西东北部发生干旱,可能导致巴西玉米减产。专家预计今年巴西玉米单产和总产与上一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玉米总产量为8158.5万吨,比2015年减少0.9%。
巴西玉米主要分两季,今年巴西二季玉米的部分产区发生干旱,尤其东北部旱情偏重,4月以来降水量仍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7成,加之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对玉米开花授粉、籽粒灌浆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巴西头季玉米已收获完毕,二季玉米大部分仍处于灌浆阶段,后期气象条件仍有不确定性。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若巴西玉米大幅减产,将会导致全球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进而引起国际玉米价格波动。
原因多样互有联系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有暴雨洪水,有持续干旱,这些气象灾害的集中出现,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专家称,目前来看,中国南方及周边国家的暴雨洪涝、东南亚地区遭遇的持续干旱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而其随后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可能给澳大利亚带来更多降水,法国则将正遭遇的洪水与气候变暖联系起来。
对于太平洋周边一些地方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厄尔尼诺现象是重要原因。厄尔尼诺指赤道太平洋一些区域的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使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产生大范围降雨。有时,厄尔尼诺又会使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某一区域,雨带走不动,在雨带无法抵达的地方则会发生旱情。本次厄尔尼诺现象从2014年持续到上个月刚结束,是自1997年到1998年那次厄尔尼诺现象以来最强的一次。
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往往会接着出现拉尼娜现象,它指与厄尔尼诺相反的赤道太平洋一些区域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在强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后,跳转为拉尼娜现象的时间往往非常短。
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底通告说,气象模型显示在南半球的今年冬季,也就是6月到8月之间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对澳大利亚的影响是其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冬天和春天会出现远超平常的降水。随着拉尼娜的发展,澳大利亚可能还将面临更多洪涝灾害。
再来看看欧洲的暴雨、洪水。法国总统奥朗德本月2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法国正在经历“非常严重的异常气候现象”,表明人类必须与气候变暖作斗争,进行这一斗争需要“世界范围的行动”。法国负责环境事务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部长罗雅尔强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强降雨现象未来只可能越来越严重。”
虽然有气象学家指出难以将某个特定天气现象与气候变暖直接联系起来,但长期来看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概率上升是科学界的共识。世界气象组织说,201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热”破纪录的现象还在持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是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4月。气候变暖正扰乱世界各地人们习以为常的气候系统。
各种气象事件还会互相交织作用。世界气象组织在去年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处于高峰时发布的一篇科普文章中说,这次强大的厄尔尼诺与1998年时类似,都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洪水,“但没有两个厄尔尼诺现象是完全一样的,其他的气候现象也在发挥作用”。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戴维·卡尔森说,此次厄尔尼诺现象是第一次在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时发生的,“这两者会互相强化还是互相抵消?我们找不到先例”,它们对于世界各地洪涝灾害的影响,还需要科学界进行更多研究。&&欢迎来到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导读:西南山地春夏玉米气候适宜区: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4-10月日平均气温多在15-29℃,热量资源丰富,水分充足。土壤要求。
关键词:玉米种植,气候,土壤
一、玉米概述
玉米,大体经历了作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个阶段。口粮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大约在5%左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比例有逐步降低的趋势。玉米是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起到很大作用。时至今日,玉米仍然是全世界各国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国菜&玉米饼的年消耗量达到1200万吨之多,人们无论贫富贵贱都非常喜欢食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在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玉米依然是人们的主食。。
二、种植玉米的气候条件
(一)、玉米种植适宜气候区
1、春玉米最适宜气候区:主要是东北春玉米区。中温带半温润、半干旱气候区,5-9月日平均气温多在15-25℃,适于玉米生长发育,本区的气候资源最适于玉米高产。
2、夏玉米适宜气候区:主要指夏播玉米区(华北大部、黄淮地区),属于南温带半温润气候区。5-9月日平均气温多在20-27℃,全年降水量500-900毫米,玉米生长季雨量充沛,水热条件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但有高温、旱涝危害影响玉米的高产、稳产。
3、西南山地春夏玉米气候适宜区: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4-10月日平均气温多在15-29℃,热量资源丰富,水分充足。
(二)、气候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结构和最终产量最主要的灾害。
1、播种-出苗:春季干旱会推迟播种。此时降水稀少,土壤表层的湿度占田间持水量低。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苗不齐。植株矮小、细、弱,根系发育受阻,甚至造成叶片凋萎植株死亡。
2、拔节以后: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对水分要求迫切,穗分化及开花期对水分的反应敏感,此时干旱持续半个月自然会造成玉米的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干旱更严重时,造成雄穗与雌穗抽出时间间隔太长,授粉不良,果穗籽粒少;雄穗和雌穗抽不出来,雌穗部分不育甚至空杆。
3、拔节-成熟:以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的百分率表示:极旱,既小于40严重受旱,将造成花粉死亡,花丝干枯,不能受粉。
4、玉米籽粒成熟:以此阶段需水量减少,但干旱缺水,造成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三)涝灾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水分过多会引起涝害
1、苗期:从出苗-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
2、玉米中后期:是耐涝性较强的作物。地面淹水深度10厘米,持续3天只要叶片露出水面都不会死亡,但产量受到很大影响。若出现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出现空杆。
3、大喇叭期以后:耐涝性逐渐提高。但花期阴雨,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粒。
(四)、低温冷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玉米的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玉米生育期遇低温冷害和初霜冻对产量将造成很大影响。为玉米的重要气象灾害。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低温主要是使玉米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造成生育期延迟,后期易遇低温、霜冻造成减产。
(五)、高温热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热害指标: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其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成熟期28℃。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造成高温逼熟。
苗期:春玉米适时早播,保证苗齐、苗壮达到丰产,这里包含着前期的苗好,后期的条件适宜。因此播种期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的提高。播种期早温度低,对出苗和苗期生长不利;播种晚,生育期晚遇卡脖旱和秋季低温造成减产。麦茬玉米,播种期过早,使小麦、玉米共生期长,苗期生长不好,播种过晚,后期受低温危害,灌浆期短,成熟不好,产量低
三、玉米高产需要土壤条件
(一)、土壤要求。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基础。玉米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壤;玉米所需养分有3/5来自土壤。所以,要使玉米高产,必须进行土壤熟化,增肥地力,改善土体结构,以及创造良好的灌排条件。
1、土壤结构良好 玉米是需氧气较多的作物,土壤空气中含氧量10%~15%最适玉米根系生长,如果含氧量低于6%,就影响根系正常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根系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高产玉米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通气,结构良好,土体厚度要求在1米以上,活土层厚应在30厘米以上,团粒结构应占30%~40%,总孔隙度为55%左右,毛管孔隙度为35%~40%,土壤容重为1.0~1.2克/立方厘米。
2、适应土壤水分状况 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水分状况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试,玉米苗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出苗到拔节为60%左右,拔节至抽雄为70%~75%,抽雄到吐丝期为80%~85%,受精至乳熟期为75%~80%,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70%~75%,蜡熟到成熟期为60%左右。炎热的夏季,田间水发蒸发快,玉米辽宁大面积推广耗水量大,一般连续10天左右不下透雨,就要灌水补墒,否则就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二)玉、米缺素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目前农民种地,重化肥,轻农肥,重氮磷肥,轻钾肥和微肥,导致地力下降、养分失衡,这是产生玉米缺素症的根本原因。发表论文。玉米缺素症主要分为,缺锌和缺钾两种。发表论文。玉米缺锌时,植株上部叶片的叶脉两侧呈条纹状失绿,叶片花白,节间缩短,植株矮。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植株死亡。玉米缺钾时,植株上部叶片由叶片尖端失绿,然后叶片基部及边缘扩展,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直立,植株死亡。
防治玉米缺素症的主要方法是:①增施农家肥,从根本上解决养分供应不全。农肥具有肥效长、养分全,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养分释放。②在播种时施用锌肥和钾肥,能有效地防止缺素症发生,并具有增产作用。一般每亩施用硫酸锌1公斤和硫酸钾5公斤即可。③一旦发现缺素症,应马上喷施0.2%的硫酸钾(或硫酸锌)与0.03%的稀土肥料的混合溶液,全田喷施,进行补救,一般情况是可以恢复正常。
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玉米产量与气象玉米产量的丰、欠与玉米生育期中的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玉米
总会受气象、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土壤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玉米产量的丰、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气象及土壤条件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不同发育期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希望以上的论述能给玉米的种植提供一些可用资料。
参考文献:
[1].刘晓明.特色种植业成气候[J].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
[2].王松林.推行旱地玉米耕种[A].中陶会师范教育文集[C].2007年
[3].付永法.杜彦杰.玉米联合收获机收市场发展状况[A].吉林农业出版社[C].2008年
[4].马桂华.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产业化发展前景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论文集[C].2007年
[5].姜学森.促进玉米丰收利用[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
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人工授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