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IE3.0蓝影主宰的外观了,但是感觉配置缩水挺厉害的……

Microsoft 微软 IE3.0 蓝影增强版鼠标:放弃吧,用它打游戏你会发狂的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Microsoft 微软 IE3.0 蓝影增强版鼠标:放弃吧,用它打游戏你会发狂的
很难评价这几年在外设领域做了些什么。(其实办公外设的更新就没停过,只是多数人不了解)当初IE3.0算上复刻版,靠着400dpi战了十多年。一款起初定位于商务办公的鼠标,在市场上硬生生把罗技游戏鼠标MX500摁在地上摩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微软推出作为游戏外设的子品牌,挂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把办公鼠标作为“副业”的微软,能在游戏玩家里火成那样在吃瓜群众看来很意外,后继无力不是没努力过,但产品确实做不过其它几家,以至于后来跻身一线,取代了一部分微软曾经的位置。IE3.0(IntelliMouse&Explorer&3.0)的做工一般,但模具本身是优秀的。局限于时代,400DPI放到当下也没法用(光的分辨率都提升了那么多)。据说有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传达自己的声音,希望微软能推出高DPI的IE3.0。不过做鼠标毕竟是副业嘛,IE3.0始终没有像样的替代品。后来微软有了蓝影引擎,又有很多消费者看到了希望,寄希望于微软把蓝影移植到IE3.0上。这一拖就是那么多年。终于有了这款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以饔Fans—— 虽然不见得还有多少粉丝。引擎据说是原相PAW3808EK引擎并搭载了蓝影技术。但是我告诉你们,那些之前留下遗憾关于:为什么微软不把蓝影引擎用到IE3.0?& 的那部分玩家:“即使时间到了2017年下半年,IE3.0蓝影增强版终于出现了,但它还是不适合打游戏。我测试了两天,丢帧。”如果你的情怀依旧在,那么买一只也无妨,毕竟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谁还缺个鼠标钱?但如果继续用它来征战,怕是要砸桌子。(首发购入截图)当年IE3.0能用来打FPS更像是一个偶然,时至今日游戏鼠标已经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再用微软 IE3.0蓝影增强版打游戏真的是倒退。或许我们应该退回到最初的定位:一款比较舒服的办公用鼠。包装和配件:▼虽然经销商在前期宣传中有蹭CS游戏情怀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认微软自身把它定位于一款办公鼠标。所以包装风格偏向简约实用。▼因为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驱动预设的很多操作都是基于Win10系统,因此格外强调了对Win10的支持。▼写得很清楚,官方质保三个月。部分产品一年保赛睿:“喵喵喵?(你们怎么不去黑微软?)”▼田牌LOGO从旗帜变为四格方块也许是审美的倒退也说不定,瞎扯的,别较真&▼非常骚气的梯形盛装板。上一次看到那么闷骚的包装还是在罗技G700S上,G700S拆起来叫一个麻烦,如果微软这种大大方方开门见山的感觉。▼相比于很多办公鼠标,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的包装算是合适且略有档次的。基于不俗的利润考虑,有一个不错的包装呈现给消费者也是惠而不费的事情。▼一打开包装就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应该说很眼熟了。曾经市面上有很多山寨IE3.0的鼠标在销售,也许很多值友也有买过一只“IE3.0”。而当时很多新闻或者媒体图片中,IE3.0(以及复刻版)也经常出镜。▼配件极为简单,以前的鼠标也是如此。至于买鼠标送各种贴纸那是后来形成的风气,我箱子里各种品牌有几十张,除了Ttesports的LOGO还凑活外,别的品牌根本没有拿出来贴的欲望。▼从这一角度看,其实和 Gladius Ⅱ还是有很多之处的,或许反过来说更加合适。右手鼠标的黄金设计其实早就有了,有很多后来者基本沿用其中一些关键的参数,然后进行小幅改动,然后想办法在外观上做出一些区别。▼UV涂层的耐用性会比类肤好,抗腐蚀和氧化能力方面的优势更容易让这类鼠标成为“一用好多年”的案例。▼ 模具也基本沿用复刻版,但在细节和做工上有了很多进步。▼右侧侧裙UV和橡胶之间的结合方式没有改变,我也比较喜欢这种非对称的设计。▼USB接头塑料加固设计的方方正正,这里也不去挑剔什么,用在办公鼠标上还是很合适的。橡胶线?没有抗磁环?不镀金?没关系,因为玩过赛睿的关系现在我都能接受。决定鼠标素质的因素也不在这里。▼分体式按键,按压板上有轻微的凹陷,更加贴合指肚。这个点子果断被雷蛇拿去做了蝰蛇。但一有关这一设计究竟有没有实际效果我是不敢下定义,有很多成熟的产品譬如G502、赛睿RIVAL500都没有采用。不过流畅的线条在视觉上更容易让我觉得舒适。▼不会发光微软田字格LOGO。虽然对鼠标本身没有意义,但微软可能无法想象一个发光LOGO对消费者的刺激有多大。正如16年Apple宣布了新款Macbook Pro 笔电A面的LOGO将不再发光时,Facebook上有多少人在疯狂吐槽。在这一点上中外的消费者审美出奇的一致。&▼这款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采用了蓝影技术,引用百科的资料是更低的生产成本和强大的表面适应能力。这个蓝影是可见光,投射到表面上会有蓝色的光斑。光学引擎鼠标利用的是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的红色可见光源,利用光的漫反射原理,记录下单位时间内LED光源照射在物体表面的漫反射阴影的变化来判断鼠标移动轨迹。激光引擎鼠标则采用的是激光二极管发射的短波的非可见激光,利用短波光易被反射的原理,让鼠标能够记录下从物体表面反射回光学传感器的光点的清晰成像。用腻了红光和无色的激光引擎,切换到蓝影确实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新鲜感。另外底盘尾部看似非透明的材质其实是透光的... ...&▼发光示意图:从底盘看确实比较丑▼好在实际视觉效果上我给80分,闷骚又低调。▼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只有两个侧键,侧键有凸起来保证按压的舒适度和增加使用者的确认感。这一点上罗技真的可以学学,比G403好多用了。分体式按键的切线也是两个侧键的分割线:▼小滚轮以我的角度看就像十年前的山寨货,但实际体验还OK,拥有非常强的刻度感。防滑纹间隙做得比较近,未来清理的时候要多留心了。▼握感上我觉得不错。毕竟也是久经考验的模具了。但是有一个缺点:1.我18.5手不算很短,如果我的掌心要完全贴合尾部,那么大拇指是按不到前边的侧键的。2.如果我想要随时按到前面的侧键,那么手掌必去前移,会带来握感下降的问题,食指和中指已经伸出鼠标之外了。说到底还是侧键安排的位置不符合中等手型的用户,为了达成“分体式按键一刀切”的视觉效果做出了牺牲。▼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确实有安排手指的停靠区。但是,除非你能接受无名指和中指挨得很近,换来小拇指在停靠区。否则按照多数人的趴握姿势,小拇指是没地方停靠的,只能拖在上。驱动以及APP:下载地址在微软官网微软有一个集成了键盘和鼠标的总驱动:非常清爽的界面,我觉得国内很多品牌可以借鉴一下这个UI设计。复杂的、花哨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可选设置多数是基于Offfice办公的功能▼IE3.0鼠标 蓝影增强版支持宏录制▼可以调节每次按键的时间间隔,不过靠鼠标点上去会不会太慢了一点?&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拒绝鼠标一键切换到任务窗口的感觉:上几张封面图:产品总结:¥299买个情怀,真TM超值。如果用来打竞技游戏,这鼠标偶尔出现的丢帧会让人发疯的。明明你的鼠标往左划动,指针突然出现在屏幕的右侧,我的天呐。有一次打团,我EZ的大招刮出了不可思议的角度,把隐身的残血老鼠给收割了。类似于周星驰在国产零零七里那把出子弹飘忽不定的手枪,是一样的效果。握感就目前来说,只能说一般吧,没有那么玄乎,鼠标这几年的进步已经到了一个很夸张的地步了。那么多企业也不是吃白饭的。它真的是一款办公鼠标。我是破晓,咱下次见~&&Microsoft(微软)在2017年发布了一款Classic IntelliMouse鼠标,造型设计与当年经典IntelliMouse Explorer 3.0(IE3.0)很像,定位Classic IntelliMouse游戏鼠标系列,专为右手打造,拥有不错的人体工学造型。虽然与IE3.0很像但&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58)
minij小吉 G1K-MZB水珠壁挂洗衣机(非智能版)
上汽通用别克GL6
【轻众测】CB12 漱口水
Yeelight皓石LED吸顶灯Pro
【轻众测】心想 即热饮水机
A.O.史密斯JSQ26-VT01燃气热水器
vivo NEX 旗舰版
直白 HL3 便携负离子吹风机
赞975评论522
赞144评论102
赞114评论89
赞957评论471
赞247评论1
赞964评论158
赞456评论579
赞578评论36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微软(Microsoft)IE3.0鼠标 蓝影鼠标 299元_爱玩网_网易
微软(Microsoft)IE3.0鼠标 蓝影鼠标 299元
微软IE3.0鼠标曾经是不少人的美好回忆,近日,微软推出IE3.0蓝影增强版,目前已经开启预售。蓝影增强版保留了经典的人体工学设计,新的蓝影追踪技术保持低延迟的情况下还能适应多种表面,DPI提升至3200,并可以根据自己习惯自行调节。目前京东开启预约,31日抢购,定价349元。,到手299元。不过现在是个鼠标就号称吃鸡鼠标也是醉了……传送门:
本文来源:
&&&作者:SEED
&&&责任编辑:曹纲_NG2733
你可能感兴趣:
24小时评论排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IE3.0增强版将上 不吹不黑分析值不值
中关村在线 郎孟华
  第1页:IE3.0增强版值不值的买?  微软 IE3.0鼠标是当初几乎所有CS玩家心目中的神器,即使是多年以后还一直有人在追捧,微软也非常配合的做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复刻产品。虽然后续推出升级款IE4.0想要取代其前作的地位,但收效甚微,玩家并不买账。最近,微软又一次准备推出IE 3.0蓝影增强版,笔者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说非买不可,到底值不值呢?不吹不黑慢慢分析。微软IE3.0蓝影增强版  新的IE3.0蓝影增强版采用了最高3200DPI的的光学引擎,比老款的400高了很多,玩家可以通过驱动将其调整至400-3200区间的值,每200一调。搭载了微软非常强力的蓝影技术,号称在透明的玻璃上也可实现正常使用,这项技术一直是微软的王牌。微软IE3.0蓝影增强版  这款鼠标的亮点还有很高的刷新率,一般的鼠标刷新率都是500或1000FPS甚至更低,微软这款鼠标凭借3000FPS的高刷新率深得FPS(此FPS和之前的FPS不同,指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玩家的厚爱。IE3.0蓝影增强版  这款IE3.0蓝影增强版目前在已经开始预约,售价349元,并不便宜,值不值得买,看完本文再做决定。  第2页:所谓“手感强无敌”  身边很多朋友都说IE3.0鼠标“手感强无敌”,当今所有鼠标无出其右,只有它才是最适合玩射击游戏的鼠标,听起来好像真的很厉害的样子,但其实真有这么神奇么?不同用户对鼠标外形要求不同  笔者并不这么认为,每个人的手型都不一样,使用鼠标的习惯也不尽相同,如果说某款鼠标是“最”适合玩射击游戏的话,还是有点太绝对了,IE3.0可能适合大多数人,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每个人手感都不一样  笔者本人试用过的鼠标当中,还是最喜欢罗技的手感,也有不少朋友是彻头彻尾的雷蛇粉丝。甚至即使明明知道其用料并不是特别豪华,还是固执的觉得达尔优牧马人第一代其实手感最棒(会不会被认为是做广告?)。  如果您不是一个用过一段时间IE3.0的老玩家,如果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么花钱买这款鼠标似乎并不合适。  第3页:硬件配置其实不太高  虽然这款IE3.0蓝影增强版搭载了微软独家的蓝影技术,几乎可以克服所有的表面,但是其引擎的能力却并不是很强。IE3.0蓝影增强版  目前许多游戏鼠标的引擎动辄DPI过万,在应对高分辨率屏幕的时候会有很大的优势,而这款IE3.0蓝影增强版刚刚从之前的400DPI提升到了3200DPI,勉强达到目前入门级产品的水平。  不过鼠标好不好用并不完全看引擎,其微动等部件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在游戏时大家一般都会选择一个非常低的DPI值来获取更好的精细操控。关于IE3.0蓝影增强版内部的情况我们暂时不得而知,敬请期待马上到来的评测及拆解分析。IE3.0蓝影增强版  微软一贯的作风就是鼠标的DPI帮你设置到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值,想要调节会稍微有些繁琐,用过其他微软鼠标产品的同学可能都会有所体会,能适应这种体验及感觉的同学可以考虑入手这款产品。  第4页:情怀值多少钱?  对于一些经典的老型号,玩家们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老罗说的非常好――情怀,有情怀的人总会做出一些特别的事情。  不管是亲自用过这款经典鼠标的还是听说过其威名的朋友,可能都会有一丝情怀在里面,笔者听几个CS老玩家说:“终于又有复刻啦,还带蓝影,必须买,出一个买一个,出一对买一双,下次IO 1.1出复刻还得买!”  对于笔者这种仅考虑性价比的人来说,情怀真是并不值钱,300多块钱的价位可以轻松买到一个DPI达到6400以上的游戏鼠标,按照现在厂商的设计习惯,可能还会加入炫酷LED甚至模块化设计,这些对于笔者这种注重性价比的玩家显得更加有吸引力。IE3.0蓝影增强版  综合来看,这款IE3.0蓝影增强版符合微软一贯的产品风格,不堆叠参数,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349元的售价虽然不算便宜,但是对于这样的经典产品来说还算良心,尤其是加入了蓝影技术之后。老玩家一定会买,其他玩家则需要看自己喜好了。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IE3.0增强版将上 不吹不黑分析值不值》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手机APP签到
获双倍金币奖励!
当前位置:&gt&gt
历史介绍,拆解,上手,对比一个不少:微软 无线便携蓝影4000 晒单
300金币神晒单
发布时间: 08:04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先看看目录:
------------------------------
一、写在前面
二、为什么要买个无线鼠?
三、无线蓝影4000的整体和细节
四、握持手感
五、驱动部分
六、拆解部分
七、吐槽这么多,这个鼠标你还在用么?
*乱入:雷柏3900无线激光鼠对比晒单
--------------------------------------------
一、写在前面:
这里我想聊聊微软除了windows和Xbox以外的一个夕阳业务——外设,特别是鼠标
对于大多数的80后DIYer、游戏玩家而言,对于微软的鼠标产品都可以津津乐道的说上好一阵,我简单唠叨一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小白们可以顺便了解一下微软在鼠标圈是多么的牛逼。
研发人员用2年的时间研究人类手部的特点,推出第一款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鼠标Microsoft Mouse 2.0(微软是最早开始琢磨外设的人体工学设计的,一直到现在,唯一的法宝也是无敌的人体工学)
为了配合自家windows系统的操作,微软率先将滚轮设计在了鼠标上,按键+滚轮的设计成为一代经典并沿用至今。现在上网和使用office,没有滚轮会是一个灾难。。。
微软发明了光学鼠标,由此启动了鼠标引擎的第一次革命,次年,微软的光学鼠标包揽了所有的技术大奖
微软凭借着IE3.0和IO1.1两款鼠标,误打误撞登顶鼠标霸主,这两款鼠标作为绝大多数FPS玩家的游戏装备,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游戏鼠标的标杆,一直到停产,这两款鼠标的各种版本仍被JS超值天价
微软推出地球上第一款纵横滚轮鼠标,在一个滚轮上实现了上下左右滚动功能,这项技术也运用在了现在绝大多数的微软鼠标产品上,。虽然我们很多人并不常用。
微软在推出IE4.0后,由于造型不理想、微动爱生病、鼠标没刻度等各种原因,被全球游戏玩家诟病,而IE4.0的继任者暴雷鲨6000,和继任者的继任者,与雷蛇合作的Habu由于兼容性不佳屡遭全球玩家吐槽。(遮住logo的话,Habu怎么看都是雷蛇的影子吧)
不管微软愿不愿意承认,在这宝贵的几年里,由于微软自身的脑残,导致了其江湖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雷蛇、安华高等合作伙伴相继深坑了微软一把。
至此,微软、罗技两大顶级游戏鼠标厂商,变成了雷蛇、罗技、赛睿。微软SB了。
微软与前男友意法半导体(一手打造出IE3.0和IO1.1核心的厂商)推出蓝影光学引擎,鼠标的菊花终于有了蓝色,这也是当时的顶级光学引擎。
好马配好鞍,这一年微软推出旗下游戏鼠标旗舰SideWinder X8,与罗技G9X、雷蛇曼巴眼镜蛇一起成为鼠标界最强的“三巨头”。
微软停产SideWinder X8与IE3.0的各种版本,无声的宣布退出游戏鼠标界。
11年,从误打误撞成为武林至尊,到一意孤行、无视用户声音,导致老玩家失望,新玩家不懂的怪圈,最终兵败如山倒,被市场抛弃。
现在的微软在干什么:
现在的微软,外设已经成为了副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微软有外设产品。但是微软精于钻研人体工学的传统保留了下来,成为目前人体工学外设的最强品牌(无奈买的人少)
二、为什么要买个入门无线鼠?
G大是比较有追(Zhuang)求(Bi)的,那么为啥要买个冷门品牌的入门鼠?
其实是女王大人要的
【 女王大人的要求是 】:
·1、轻便,别太大(所以我的G602就被她否掉了)
·3、别太贵
我负责采购,再加几条:
·必须是大牌
·必须有至少一个强大的自定义按键
·有优惠促销,不然不白在买手党混了
某天正好看到了买手党的爆料:
就决定是你了!
果断抢个20元键鼠券下单
京东自有物流果然快啊!第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到手了,赞一个
三、无线蓝影4000的整体和细节
经典的红色包装,在微软雄踞一方的年代,电脑大卖场里的外设店可是“红透半边天”(微软键鼠都带大面积红色元素)
背面简单明了的说明卖点:蓝影、纵横轮、超mini接收器、人体工学
(这个接收器后面单独讲一下)
各种纸片杂碎集中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无线键鼠配的电池都是金霸王?
安静祥和的蓝影4000,这个四五年前就推出的经典型号,目前仍然是微软阵营中的重要一员
各种角度摆拍,蓝影4000的两侧采用菱形纹的皮肤触感橡胶,这个也是微软特色
很多品牌,如双飞燕、雷柏都有这个样子的鼠标,但是没左右这两块胶,手感就差远了
背部电池仓,超大的标签上注明了你想要的各种信息,比如中国制造(当年罗技一个小鼠标都瑞士制造多有逼格,现在基本上所有鼠标都是中国制造了)
上图的AA LR06代表推荐使用5号碱性电池,LR06就是5号碱性电池的意思,普通5号电池是R06
左为罗技高端无线鼠G602的优联接收器
右是微软蓝影4000的接收器,明显比罗技的接收器更小一圈,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小的鼠标接收器(USB插口后的黑色部分)
在nano接收器的大小已经被所有人觉得已经很小的时候,微软做的更小了,这就是微软的细节精神
不过在神论坛里,这款蓝影4000接收器也是被诟病的大热门——容易烧
唉。。。怪不得微软你要挂
由于接收器是如此之小,所以并不用像其他品牌需要将其隐藏在电池仓里(比如我的罗技M259无线火星,以后会晒),或干脆插在鼠标的菊花上突出一截
堪称完美收纳!
接收器按键弹出,电源开关为波动式,手感极好,通电后幽幽蓝光就出来了
实际上蓝影引擎不移动或找不到接触面时会减小功率,眼睛直视不会刺眼
不过在可识别的介质上移动就会加大功率了,如图,还挺亮的~
不过这个蓝影引擎并不是来自文头部分所说的意法半导体,据说是为了节约成本,几年前微软把蓝影的光学引擎换成了原相开发的版本了
重量96克,在这个体型的无线鼠标中属于中等水准(G602一百几十克啊!两颗电池不是一般的重)
四、握持手感:
虽然蓝影4000有个高高隆起的背部,但是对于我这个大手掌来说,掌心部分还是没有支撑
换女王来上手试用了一下,正好贴合,看来这个鼠标适合女性或身高中等的男士
左右两侧的类肤橡胶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摩擦力,菱形纹看着也比较有质感,配合“腰果”造型,大拇指部分的手感让我很满意
这里要特别说的是滚轮,渣一样!
首先滚轮是无刻度的(微软特色),但非常紧,就是几乎滚不动那种,双手磨磋200次后(没错我数了的,快搓的起火了好么)阻尼还是太大,而且滚轮键的按压行程太长,手感极差(必须是微动的问题,后面会说)
好感度瞬间化为乌有
可以看到对于大手掌的人来说,掌心处的空隙很大
这张更为明显,侧键的手感一般,还好侧键的亮点在于超强的自定义
五、驱动界面
在最新版的驱动里,UI已经变成了极具win8气息的界面,每一个按键都可以拥有极大的自定义空间
尤其是自定义宏功能,在79元价位出现自定义按键可以使用宏的鼠标,我想应该没几家吧
可惜的是鼠标没有内置的存储器,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微软的鼠标驱动并定义好按键功能
此外,如果开机取消鼠标驱动的自启动项,也会失去自定义功能,这点和罗技大部分鼠标是一样的
【什么你问宏有什么意义?】
宏相当于组合技,我简单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CS或者穿越火线中,通过宏可以实现一键换枪的同时蹲下,同时还在游戏里打字说“爷蹲坑中~”
或者在LOL或者魔兽中释放各种组合技的大招等等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是可以瞬间提高效率的生产力工具!
多吐槽一句,滚轮手感已经很差了,在特定场景下更令人抓狂,举个例子:
在大多数网页浏览器中,默认鼠标中键单击关闭标签页,但是这个鼠标是无刻度的(就是没有那种一格一格的感觉),在单击中键时难免会造成滚轮的轻微滚动,于是在关闭标签页的同时又切换了标签页,在连续单击中键关闭多个标签页的时候,那简直就是灾难
想像一下标签页在一边乱跳一边关闭是什么场景。。。
六、拆解部分:
【电路板方面】:
板子做工很好,符合大厂风范,不过也许是因为鼠标的高背大弧度造型,微软剑走偏锋的使用了多快电路板的组合(这里有两块,电池仓还隐藏了一块超小的PCB),看起来很有意思,这种玩法在同价位鼠标中并不多见
【微动方面】:
左中右以及拇指键采用的都是这种小方形微动,以微软的操行自行脑补为臭名昭彰的松下“小方块”微动,这种微动相对于常见的欧姆龙微动,存在着:相对容易氧化故障导致失灵、手感不够清爽、不易购买等弊病。
在10年前,微软一意孤行全面采用松下“小方块”微动导致骂声一片,10年后,微软淡出游戏鼠标界,但小方块微动却保持了下来
唉……我只有深深的叹息了
【滚轮方面】:
并采用光栅式滚轮,相比于机械编码滚轮,光栅滚轮工作时不会产生物理磨损,滚轮使用寿命基本与于红外发射/接收装置电气寿命等同,所以使用寿命要比机械编码器式滚轮长出很多,而且手感比机械编码式滚轮更细腻。
附送收集到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中低档鼠标的滚轮结构:
可以看到目前只有罗技和我手上的微软在坚持光栅结构滚轮,不管是因为成本还是专利壁垒,对这两个品牌的用户来说都是件好事。
题外话:十多年前我拆罗技的机械鼠(就是滚球的那种),就已经是用光栅式滚轮了,当时我还在上初中,对这种设计印象极其深刻
【接收器方面】:
小而强大,但是搜一搜可以找到不少接收器无名奇妙失灵挂掉的案例
由于接收器和鼠标一一对应,过保之后,只能求助于售后
像罗技一样买个优联拿起就用是不可能的事,这也是罗技优联的强大之处,可更换、可一拖多,还有啥好要求的?
七、吐槽这么多,这个鼠标你还在用么?
你以为白吐槽的么!当然要退!
退货的速度也非常快,申请当天就来取件,也不检查(无理由退换真好~),第二天莫名其妙有个女的打电话过来,跟我对接退鼠标的问题,询问了退的原因和对服务的评价,我还以为是骗子。。。
没想到是真的,然后第二天就退钱了。。。唉,对微软深表失望,这样玩下去怎么能不挂哦。。。
八、总评:
造型外观:
★★☆ (与国内无线鼠开山祖师——雷柏7100有几分相似,人体工学痕迹不明显,略显平庸)
配置及用料:★★(多了一个自定义侧键,无dpi调节键)
★★★★(大厂风范,接缝紧密,电路板看着就很舒服)
越界能力:
★★★☆ (木、皮、布、纸上可用,磨砂玻璃上略丢帧,光面玻璃、瓷砖上不可用)
★★★★☆(实用不花俏,自定义选项丰富,还能用宏,牛~)
★★★/ -∞(两侧类肤橡胶和人体工学使得手小的人抓起来不错,但滚轮没刻度,飘、卡令人极其失望,即使是个案,也说明品控不行)
★★★★(京东的退换货政策无敌,微软的2年质保同样深得人心)
性 价 比:
★★★☆(用卷后79元还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的)
总体印象:
★★★(这是一款价格适中,但却几乎一个不剩的继承了微软鼠标的优点和缺点的鼠标,对于喜欢无阻尼滚轮的买手可以推荐一下)
乱入——雷柏3900无线激光鼠标(雷柏09年旗舰笔记本无线激光鼠)
为什么拿这款出来比较呢,首先是因为这个鼠标有:激光引擎+纵横轮+dpi一键切换+3键自定义+支持宏,10年购买。上面这几个卖点放在现在也算牛逼了。
当时购买的价钱是168元,京东入手。
OK一起来看晒单:
首先雷柏3900一眼望上去就很赞,亮光、哑光,暗色、亮色的搭配让人印象深刻
买的时候看到宣传图还以为滚轮是类似罗技Revolution之类的金属滚轮(笑~)
结果必须不是。。。
3900针对右手专门优化,背部倾斜明显。大拇指处专门设计有凹槽,配以类肤质橡胶,很讨好拇指的设计
鼠标属于中型体积,握持起来大拇指,食指部分的体验较为完美,而中指第一关节露一半
光学引擎位于鼠标正中,由于采用了激光引擎,所以工作状态下也不会有可见光
左右键行程短、手感软、声音棉,适合平时指压较轻的买手
比起整体造型的人性化设计,滚轮的位置 明显靠后,不管是用食指还是中指操作滚轮,弓屈的角度都大得离谱,
滚轮的位置属于脑残等级
鼠标重量89g,中等偏轻,移动较为灵活,重心靠后
驱动部分:
鼠标左前端小键自带硬件Flip3D 功能,也就是win7 里的win+ tab,要知道win7在2009年10月才出中文版,雷柏在09年就推出了可视视窗切换的Flip 3D键,在当时算是很超前的了
驱动更新后商务气息更加浓郁,对滚轮左右摆动也能自定义,这一点比微软更加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3900的驱动是单独开发的,估计算是当年旗舰的特殊待遇,但是现在雷柏网站已经找不到这款鼠标了,也不再提供3900鼠标的驱动下载,传承性略差
自定义宏还是很性感的~~
(宏是干什么的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总的来说,雷柏3900的驱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放在现在也可以让人津津乐道一会儿
拆解部分:
主要器件标示如图,采用机械编码滚轮,寿命有限(后期使用的确如此),电路板比07年的7100有了大幅进步,但是和微软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怎么看呢?
首先,不喜欢这种一个个花花绿绿的电容,贴片的看着才顺眼
其次,电路板中部那两坨黑翔是要闹哪样,多低端!(参见20年前的小霸王游戏卡带IC)
还有的就是微动用的比较次,TTC国产白点微动,网上有人说TTC白点行程长、软、有粘滞感,也有人说行程短、硬、响应爽快,我脑补了一下,估计和批次有关,我的这个手感在上述两者之间。
多嘴一句,TTC的微动很便宜,几毛钱到一块钱这样子,一般大厂喜欢用TTC作为侧键的微动(用的少就省点钱),当然也有赛睿Kana V1这种例外
相比起来欧姆龙的微动要好几块钱了了
这个是自己拍的,肾6这就只能拍成这样了~~
激光引擎为安捷伦7530,各种参数详见下图:
安捷伦7530:整合型,入门级,小型封装激光传感器
安捷伦就不用介绍了
这块小PCB负责侧键、Flip 3D键和dpi切换键,无名方形微动我就不吐槽了
侧键采用国产LJ红点微动,来自深圳市星盛丰电子有限公司,理想寿命60-100次点击,价钱是0.075到0.1元一个,真够便宜的。。。
雷柏3900简评:
其实购买1年后过保滚轮故障,简单来讲就是乱滚,我往上一格,他给我来往下3格。。。连浏览网页都困难,售后35元换滚轮后,再过两个月信号不正常,不定期不识别usb接收器。
最终放弃使用,尘封于抽屉里,11年9月入了最好的有线迷你鼠——微软 光学迷你鲨3000。
小结一下:
★★★★(不对称造型在当时颇为出彩)
★★☆(难以理解的滚轮摆位)
★★★★☆(在当时非常超前,放到现在也不赖)
耐操性:★★☆(一年后滚轮故障,售后维修后接收器间歇性失灵,2年后大拇指侧橡胶变得黏糊糊)
★★★(身兼多项卖点,无奈理念和软件都上去了,败在了滚轮摆位和电器元件上)
晒单通过即获50-300金币 晒单通过者可以获得5-50元现金奖励; 参与爆料得额外10-50金币,投稿原创电商折扣的一手线报还可以获得3-25元现金奖励。
扫一扫,关注买手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反馈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影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