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不到1公里,适合滑板镁碳砖通勤吗,砖缝比较

美缝施工别再找“游击施工队”了!这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瓷砖美缝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美缝不仅大大提高了瓷砖的美观度,更能避免瓷砖缝隙藏污纳垢滋生细菌,美缝剂防水防霉的特性更是让消费者好评如潮!美缝施工看上去很简单谁到可以做,但是想做好的话绝对不简单!
施工找游击队?你会欲哭无泪
美缝被坑业主:李XX
业主在网上某个店铺买的美缝产品,并让店主帮忙介绍美缝师傅来施工,由于业主对美缝行业不了解,所以当时是按照用料的多少计费的。1瓶料再算上人工100元。业主家里需要施工的面积就厨房和卫生间差不多10平米左右。
和网店店主商量的用料大概在5瓶左右,而施工师傅上门的时候用了将近10瓶料,虽然超出了预算,但是觉得师傅干活辛苦就没有计较费用。
美缝后店家建议说需要先晾一个星期左右,因为想有个好的效果,再加上也不着急使用,所以业主晾晒了整整两个星期。
美缝剂固化后,业主准备把卫生间和厨房施工时留下的残余清洗一下,但万万没想到美缝剂一遇到水,就化开了,业主打电话给施工师傅,对方无人接听。和网店店主联系,店主又踢皮球到施工师傅那边。最后业主和商家展开了口角之争,但是业主的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在网上买建材就这点不好,出了问题,找商家难处理,就算你给一个差评吧,商家也不在乎你这一个差评,找施工方,施工方又说是材料的问题,最终受害者还是消费者!
美缝谏言:
家装建材还是去线下实体店购买好。人可以跑,电话可以换,但店铺跑不了吧。开一个店铺的成本可是不低的,为挣你这一个钱丢了店铺跑路,那可是傻子才会干的事儿。
选择美缝施工队时,我们一定要选择有资质有品牌有良好口碑的公司,价格并不是我们衡量施工的唯一标准,还有例如:售后服务,施工质量,产品口碑等都是和价格挂钩的!
了解美缝施工:
一是报价的问题,二是产品的问题。按瓶来报价,这一般都是没有品牌和资质的美缝施工“游击队”的收费方式!在当前行业内,就美缝施工报价而言只有两种形式:按平米(㎡)计算收费、按延米【缝隙长度】计算收费,没有所谓的按瓶来报价的,所以还请业主们在进行美缝施工时务必要问清收费标准!
美缝过后,晾晒一周,这是没有的情况!市面上的美缝产品24小时内基本都能完全固化。店家这样说,极有可能是产品的质量不好,短时间内无法固化,所以找了个这样的理由,而业主恰好不懂,就中了招。无论是购买产品也好,选择施工服务也罢,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有专卖店的信得过的品牌,多擦亮眼睛,多了解行情,不要无故被骗了!
无论哪个行业,大品牌求质量,小品牌拼价格,质量好的现在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你被套路了!
创新服务 赢得人心
砖筑美缝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品牌营销,用口碑说话!
我相信每一位业主都希望可以花最少的钱,获得更多的实惠,我们希望了解业主内心真实想法,并将这些想法传递给美缝团队,以便将来更好的服务业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陈正翔:用滑板解决通勤之路的“最后一公里”_网易科技
陈正翔:用滑板解决通勤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中学时代,我们都会遇见这样的男生,他们喝酒抽烟、打架、迷恋摇滚、拉帮结派,永远对作业和考试不屑一顾。陈正翔也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他会编程,还有想法,还能实现它。
见到陈正翔,你的第一印象可能不是那些衣着随意、眼白发红的“创业者”,他太特别了:高高竖起的头发干净利落,全身有好几处夸张的刺青。左臂上有只张牙舞爪章鱼,以及“静坐常思其过”六个汉字;双耳后纹了日本美学词汇わび·さび(侘寂),脖颈上还有一处醒目的烈焰红唇。当我们一如往常打算在咖啡馆采访,陈正翔却提议在北京什刹海上划船。他今年 26 岁,想用滑板解决白领们通勤之路的“最后一公里”;没错,不是电动车、自行车、独轮车或者 Segway,是滑板。陈正翔手边常立着一只滑板,叫做 Stary,电动的。它并不面向滑板玩家,而是每天要坐着地铁上下班的白领们,即使他们从来都没用过滑板。Stary 电动滑板Stary 的外形和普通的滑板一模一样,只是厚重了点儿,有 4.6 公斤。那么电机、电池都藏在哪儿?陈正翔说,四个 PU 材质的轮胎中,只有一个是有着电机、刹车系统和变速箱的驱动轮,但是,这一个轮子能带着三个人跑。Stary 滑板只有一个驱动轮电池被嵌在 13 mm 厚的面板内部,再垫上木材和减震材料,整机保持了滑板简洁的形态。这块薄薄的电池,足以让滑板走 15 公里,最高时速达到 30 公里。为了保持机身的整洁,电池被嵌在滑板内部陈正翔掏出了一个 3D 打印的蓝牙遥控器,操控滚轮就能让滑板刹车、加速、减速。遥控器能设置速度档位,一共三个。要做的事情分为三步:遥控滑板刹车,踩上去;遥控滑板加速前进,双脚控制方向;减速、刹车,滑板停下。可以调节速度和档位的遥控器我们在北京什刹海的胡同里试玩了 Stary,没有滑板基础却只花了 10 分钟便掌握了基本技巧,能顺利踩着它慢慢前行了,尽管我们还是只敢开着最低速的一档,但整个过程并没有太难。陈正翔说,他要用 Stary 解决通勤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地铁站和你家的距离。相比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Stary 的好处显而易见:它更轻巧和方便,你能把它带上地铁、带进办公室。我们在体验中反复想象踩着它去上班的情景,如果能够解决安全的问题,踩滑板上班感觉也会很酷吧。陈正翔说,他希望年轻人能带着电动滑板通勤在结束采访后的一个小时,陈正翔发了一条朋友圈:“在北京和妹子北海划船,错过了 100 万人民币达成的那一刻。”100 万指的是 Stary 在 Kickstarter 上的众筹金额,已经远超目标数 62 万。此时距离 Stary 上线 8 天。不仅如此,他的项目还轻松地得到了多个科技媒体的报道,这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野蛮生长的少年黑客如果不是很早就学会了编程,陈正翔说自己现在可能还是个小混混。成长于 90 年代的他,在读小学的年纪正好赶上“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大潮。做电子工程师的爸爸认为编程大有前途,早早将他送进了编程班。从此,编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由于当时玩电脑的瘾特别大,计算机课老师都把机房钥匙给了我,让我自由进出。”陈正翔自己回忆道,从最开始的 BASIC 到后来的写简单的程序,陈正翔很早就开始看《电脑报》等刊物来自学。而 2000 前夕爆发的“千年虫”漏洞,让他变成了少年黑客。“千年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我从那时候开始觉得黑客好酷。”黑客陈正翔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一个盗取 OICQ (QQ 的前身)账号的小病毒,他把病毒放在了网吧的电脑里。“当时做了一个假的 OICQ,看起来和 QQ 登陆框一样,但登录的时候会显示失败,实际上账号已经被盗取。”就这样,陈正翔两天就能收获几百个的账号。这些账号被拿去在学校贩卖,2 - 5 块钱一个。小学五年级,他写了第二个有破坏性的病毒,打开电脑会自动激活,一秒钟弹出 10 个窗口,还会不停地删掉 C 盘的文件。“机房的电脑当时瘫了一大半。”现在说起来,陈正翔还有些得意。黑客经历让他成了老师眼里的坏学生,却也给了他自由的思考方式。他很早接触互联网,打架、谈恋爱、打游戏是初中生活的常态。但也是在这个时候,陈正翔意外发现了学校的图书馆,开始了他有些与众不同的“差生”路径。“图书馆是个神秘的地方,从大不列颠编年史到动物图鉴、从 3D Max 到 Photo Shop、从花卉养殖到量子物理……”陈正翔说,他看到这些书,像嗑药了一样,整个脑洞被砰的一声打开了。于是他找老师谈判,给自己定课程表,继续学编程、开脑洞却不听课,直到中考“顺利考砸”。当时,因为分数只够去当地的职高,陈正翔决定辍学。“我看到我其他初中同学做的工作和发展路径,但我不想做那些工作,我觉得我不一样。”而此时的陈正翔已经自学了 3D Max 建模、Flash 动画和简单的平面设计,一些网站找他做 Banner、做 Flash 动图,一两个小时就能有一两百的报酬。“挣钱简直容易爆了。”他回忆说。除了做 Flash 动画养活自己,只要是来钱的短工他都做,网站的 Banner 图片,理发师,甚至是去炒外卖。“我也炒不好,所以外卖不好吃都是我这样的人造成的。”他笑着说。在打了一段时间的短工之后,陈正翔觉得要找一家正经公司上班。当时是 2006 年,他背着包,揣着 1000 块钱,买了张到上海的单程车票一个人走了。误打误撞进了创客圈到了上海,陈正翔的简历都没有人接收,他只能自己上门拜访。几经周折后,一家名叫“奥迪斯通”的公司录用了他,这家公司很早进入了虚拟现实的市场,主要客户是军队。陈正翔在这个公司一呆就是 5 年,从一个只能给客户写邮件的“售后工程师”做到售前的销售岗位,后来晋升为项目工程师,陈正翔尝试了各种工种。在闲暇时间,他喜欢自己捣鼓一些小东西玩,偶尔还玩玩小时候父亲教他的电路板。2011 年,陈正翔在网上搜到了上海新车间的信息,这个硬件“创客”聚头的地方,让陈正翔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下一个发展的机会:他在那里认识了 DFrobot 团队。DFrobot 主要是给创客们售卖一些机器人的套件、传感器、3D 打印机等等。当时,DFrobot 机器人公司只有硬件团队而没有软件团队,所以陈正翔便提议做出一款零基础人也能学会的编程软件,让更多缺乏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也能按自己的意愿驱动硬件,结合硬件一起来卖。而他也因此辞掉了原来的工作,进入了 DFrobot,做起了人生第一个主导的项目 Mind+。简单来说,Mind+ 这个免费的工具能把一行行代码变成直观的模块,即便不懂编程,你也能靠着拖动这些模块实现程序编写。Mind+ 让陈正翔在创客圈里红了一把,2013 年,他接受了几家媒体的访问,有些媒体叫他“放荡不羁的创客陈正翔”。不过这个项目很快就没有继续下去了,因为陈正翔说想做点别的项目。2014 年,在他离开 Mind+ 之后,DFrobot 也将这个项目开源,放到了代码托管服务 GitHub 上。“离开(DFrobot)之后考虑很久要做什么,只是很单纯地想做一个单纯的科技公司。”在那一段日子里,他逛遍了全国的创客比赛、黑客马拉松寻找灵感。2014 年深圳的 Maker Faire 上,陈正翔和几个朋友摆摊卖魔术道具,“就为了赚点钱换酒喝,”他说到。不仅是滑板,他还要做一个品牌 Stary,想成为中国最酷的科技公司最后,创业项目的点子从日常爱好里诞生了。在做 Stary 之前,陈正翔玩滑板有三四年了,这也是为什么他最终会想切入短途交通出行领域。但是,说过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人很多,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真正做起来的。2001 年,美国发明家 Dean Kamen 和医疗器材生产商 Johnson & Johnson&合作研发了一种方便残疾人和老人使用的自动平衡式动力轮椅 iBOT。一年后,iBOT 被改装成给正常人使用的电动平衡车,取名为 Segway。而作为短途代步市场的开山鼻祖,Segway 在上市后一度掀起热潮,它也获得了美国政府和一些大型企业的订单。不过 Segway 最终并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交通工具,前 6 年也只卖了 3 万部。今年 4 月,Segway 被中国公司 Ninebot 收购,而这已经是 Segway 公司的第二次转手了。在 Segway 之后,形形色色的短途交通产品蜂拥而至,也有了两轮或独轮代步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等细分的品类。这些交通工具还没有大规模普及,而陈正翔的滑板在这个细小的市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目前还很难说。在陈正翔的设想里,Stary 滑板只是他要做的其中一个产品,他要做的是一个很酷的中国科技公司。“中国压根儿就没有有趣的科技公司。OPPO、海尔、海信这些公司给人的印象,只是经济实惠,90 后并不会喜欢。在未来,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公司出现,成为一个庞大的现象级公司,会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他的 Stary 并不仅仅是一家做滑板的公司,而是一个“酷”的年轻人品牌。就像他自己一样。“Stary 这个品牌和我比较像,代表叛逆、不愿意雷同、不愿意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东西。但它又是很专业的一个科技公司,做的是很酷很爽的交通工具。”除了“酷”,陈正翔理想中的科技公司还要可靠。说到这里,陈正翔拿起它的 Stary 滑板,重重地砸在路边的石头上。公园里休息的人纷纷侧目,但装了电池、电机的滑板毫发未伤。从“创客”到“创业者”、从软件到硬件,陈正翔要面对更多意想不到的、严肃的事情。
“硬件的迭代速度慢、代价大。每个环节都是巨大的挑战。做软件,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智力。硬件大部分取决于你的谈判能力,这就会有很多限制。”他说道,“几乎每个东西都是一个坑。之前觉得电机很简单,买个不就行了吗。但是,怎样让它最高效率地转,这是很专业的领域。供应链更是一门完全独立的专业,我的一个伙伴是只做供应链的。”不过,不管成不成,能做出一个的确很有趣的产品,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不是么?(周韶宏、崔绮雯)
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解决通勤的最后1公里 选共享单车or平衡车?解决通勤的最后1公里 选共享单车or平衡车?太平洋电脑网百家号【PConline杂谈】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上下班高峰期基本就在等车、挤车、塞车中度过,不少人会选择轻便的交通方式来解决到公司的最后“1公里”。由于中心城区房价较高,许多城市打工者选择在郊区居住、中心城区上班,通过先地铁再换乘公交或者步行的方式上下班。为了多睡10分钟或半个小时,最后这“1公里”必须更省时快捷。前几年在地铁或者街上,能看到从电动折叠车到平衡车的过渡,而去年开始,依托互联网+LBS地理位置,共享单车开始大范围的成为最后1公里的最佳解决方案。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共享单车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为何它能够迅速获得人们的青睐,击败那些有高科技加成的平衡车?最后1公里其实有很多解决方法------从古至今,除了公共交通、自家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人们能够选择的交通工具是非常广泛的。在20年前,锂电池技术还不是主流,最后1公里的解决方法门槛较高,需要使用者经过一定学习上手后才能使用,当然了,放到现代也依然可行:自行车上手门槛★☆☆:自行车应该是国内在解决上班“最后1公里”问题上最多人使用的方案,甚至在不少三四线城市直接就是上下班的通勤工具。不过在寸土寸金的一二线城市,你得考虑自行车保管的问题,所住的小区楼下不一定有保管自行车的地方,每天搬上家里也十分麻烦;同时还得考虑地铁和公司端的保管问题。滑板上手门槛★★★☆☆:不管几个轮的,一块板加轮子就认为是滑板吧,20年前风靡欧美街头的装备,挂上书包随时拿出来滑,逼格还是有的,但这个更多的是存在于电视电影作品里,实际使用会受到路面和路况的影响,同时国内的交通安全情况也是重要的因素。暴走鞋(飞鞋、变形鞋)上手门槛★★★☆☆: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鞋类,在普通的运动鞋底部加装1-2个轮子,变成类似轮滑的鞋子。随后经过改进,如今国内X宝多数称为变形鞋,轮子能够收起来,如下:小编想起了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就是这种鞋,当时真是超渴望拥有一双,没想到如今X宝上仍然存在。以上这些小编归之为“历史工具”,多数靠人体自身的学习操控和给予动力,如今逐渐变成极限运动,也渐渐淡出街头,毕竟门槛高、安全系数较低。现代生活也鲜有人选择这些历史工具来解决最后1公里。进入20世纪,锂电池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近几年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锂电池已经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依托锂电池和成熟的制造技术,小巧可折叠的电动交通工具不断诞生:折叠电动车在超小型折叠自行车上加装电池和马达,成为了便携的折叠电动车。这种折叠电动车体积只要大点就不适合做“最后1公里”的解决方案,毕竟携带麻烦。由于具备超强的折叠能力,能够轻松上下地铁,早年小编还能在地铁上见到不少,如今几乎绝迹。X宝上能找到的超小型折叠电动车已经较少,拥有脚踏板的更是只有寥寥几款,线下单车店也是如此。电动滑板车可以看成是折叠电动车的简化版,其实就是普通的滑板车加上电池马达和折叠性。前2年国内有不少厂商推出相关产品,目前也是渐渐少了,知名度较高的莫过于小米的米家电动滑板车。传统的滑板车很多时候是小孩子的玩具,加上“电动”两字后,貌似就成为了年轻人的潮物,轻便+可折叠使其也能够成为“最后1公里”的解决工具。平衡车(体感车)前2年最火的新兴代步工具,被称为体感车或者平衡车,如今多以平衡车统称。起初,平衡车形态是单轮车(随后发展为两个轮胎并在一起,能自行站立),上手难度较高些,高手能够玩出不少花样。最后,最成熟的形态诞生,左右两个轮子的平衡车成为最终形态,其中代表作就是小米旗下的九号平衡车。由于自身拥有左右两个轮子,只要控制前后的平衡,上手难度较低,可谓是“年轻人的第一辆平衡车”。以上,小编归类为“高新科技工具”,专为现代懒人而生,以电池+马达的组合代替人力输出。由于产品造型通常很酷炫,在前2年智能硬件市场火热的时候,成为年轻人的“两大潮物之一”,另一个便是智能手环/手表。去年以来,手环市场已经萎缩,平衡车也是逐渐淡出街头。互联网共享经济在去年大规模爆发,催生出了“共享单车”这个如今风靡全国的、令人又爱又恨的代步方式。越来越多人选择了以共享单车来解决“最后1公里”的交通。以摩拜为导火线,2017年的共享单车品牌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地涌现在街头,各地常见的有:摩拜、OFO(小黄车)、小蓝车(Bluegogo)、小鸣单车、优拜、永安行等。“随时借用随时换”的共享方式,极大方便了城市打工者的交通需求,基于互联网+LBS地理位置的共享单车,可谓打败了前面的“历史工具”和“高新科技工具”,成为最后1公里的霸主。历史工具门槛高、安全系数低已被历史淘汰,为什么依靠人力驱动的共享单车能干掉高新技术加持下的平衡车?靠人力驱动的共享单车优势何在------首先在价格上,高新科技工具需要以价格买断,折叠电动车、滑板车和平衡车的产品售价基本接近,以小米九号平衡车为例进行对比。在小米商城上,九号平衡车的价格为1999元,除非坏了,否则这个平衡车能一直使用。1999元如果换成共享单车,能用多久?以最贵的摩拜为例,摩拜押金为299元,经典1.0版用车每0.5小时1元,按照如下的计算公式:{(平衡车金额-共享单车押金)/每小时的用车价格}/365天=每天骑车时间即{()/2}/365≈2.3小时一部1999元的九号平衡车,可以抵一整年每天骑2.3小时的摩拜1.0,如果除去周末和节假日,比如2017年工作日总数为249天;每天上下班各半个小时,即工作日平均骑1小时,再按照如下的计算公式:{(平衡车金额-共享单车押金)/每小时的用车价格}/249小时=可供骑行年数{()/2}/249≈3.4年没想到吧,一部用3年可能会坏的九号平衡车,1999元能让一个标准上班族(周末节假日不加班),骑个3.4年的摩拜。如果换成其他1元/小时的共享单车,如OFO,再免掉199元押金的话,能骑个7-8年。以上的数据是在假设共享单车未来不涨价无优惠,同时平衡车无故障维修的前提下计算的,但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首先,共享单车市场目前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均通过不同活动吸引用户使用,比如摩拜联合微信的限时免费骑、OFO、小蓝联合支付宝实现芝麻信用免押金等,最近摩拜又开启了红包车、彩蛋车、充值额外送等活动,OFO也开始推出用车券等活动,更有小蓝单车推出199元的半年免费骑行卡,而用户只要在半年内完成6次不限距离的行程后,到期将之前支付购买的199元全额返现,为的就是抢占市场。共享单车的费用越来越低,因为目前市场趋近过饱和状态。但事实上,如果你购买电动折叠车、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后,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在所难免地会产生一些维护的成本,而且我们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了解到,这费用并不低。一次简单的修修补补也得花费上50元,感觉售后服务才是真正赚钱的地方。且不论共享单车的现状,从最基础的价格对比上来看,1999元的买断制,相比共享单车的1元每小时,小学生都知道哪个更便宜。何况买回来的平衡车一故障,1999元很可能就浪费了,而共享单车,不属于任何使用者,坏了不心疼,所以也导致了如今共享单车超高损坏率的社会现象。平衡车等工具购买后,所有权就属于消费者,上下班使用需要自己携带,重量较重或者体积较大就很不方便。此外,由于主要依靠电力驱动,续航能力就很有限,虽然不少产品其官方宣称的理想续航公里数有着20-30公里,但实际情况下都会打7折甚至更少,甚至如果使用频率较高的话,两三年后内置的电池就会出现明显的老化,如不花钱更换,续航恐怕无法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下面用一个表格对比注:不同路面、不同载重下会影响电动车的续航表现根据众多使用的感受,基本上多数情况下续航数打7折虽说可以折叠、或者推着走,但毕竟带着一个体积不小的代步工具挤地铁很是不方便。而共享单车完全不需要携带,只要你出了地铁口看到有就用,用完停在路边即可,没有任何携带的负担,共享经济的最大好处便在于此。“最后1公里”不是说就1公里路程,而是地铁到公司这段上班最后的路程,通常1-5公里不等,超过10公里或者半个小时的路还是建议搭公交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吧。所以平均下来,折叠电动车、平衡车的充电频率还是蛮高的。共享单车表示:我就静静的看着你们充电(附带滑稽脸)。为了兼顾体积和续航能力,以及安全性,无论是电动折叠车、电动滑板车还是平衡车,最高速度均不超过30km/h,具体如下:由于不同路面及载重会对电动车形成影响,最高速度通常不能一直保持,而且如果电量较低的话,通常速度也是会降低很多。而且长时间保持最高速度,电池消耗会更快,会有热能以及其他能量的消耗。好在电动车和滑板车在电量用尽的时候,还能通过原始的人力驱动继续使用。而平衡车要是没电了,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个25斤重的哑铃。除非你骑到摩拜1.0(车子又重,踩起来也重),诸如摩拜2.0、OFO、小蓝车等普通自行车,如果赶上要迟到扣钱了,超40km/h也是可能的,只不过要注意安全......不过话说回来,电力驱动不用费劲是要舒服很多,但是骑单车是低碳健康生活,也是近年来逐渐被提倡的。赶上要迟到,想必都会选择共享单车,然后那半小时的健身效果能抵几天的慢跑吧。(非专业严谨设想,你若专业就请吐槽)对于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在机动车保有量飞速增长的同时,道路的建设却没能完全跟上,特别是自行车道的建设,而在共享单车涌现后,再加上电动折叠车、电动滑板车还是平衡车的出现,道路的使用情况变得更为复杂。相对来看,自行车的骑行难度较低,制动的安全系数高,而平衡车需要重新学习,并且制动不如自行车来得直接和快速,安全系数较低。之前在小米平衡车推出后,有用户(媒体同行)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当事人调侃说献出了人生的第一次住院,安全第一。国内一些城市不允许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和电动折叠车上路行驶,因此也有一些电动车的企业会专门的“定制产品”来满足不同地区的要求,不过这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所以我们不建议使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折叠车)等作为解决上下班“最后1公里”的通勤工具,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要注意安全,最好佩带专门的护具。目前共享单车是解决通勤“最后1公里”的较为有效而且低廉的方案。共享单车虽好,引起的社会现象不容小觑上面介绍了一些电动折叠车、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存在的问题,其实共享单车同样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除了所有道路使用者均需要关心的安全问题外,目前国内的共享单车存在明显的供过于求,占道停放,随意停放也是屡见不鲜。盲目的资本投入和极部分人不文明的使用习惯导致共享单车从一样有利于人们出行的新事物变成了社会的新烦恼,在共享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除了需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关键还是人们素质的提高,否则“共享”这词只会变成贬义,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使用者本身。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太平洋电脑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喜欢数码的都在这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的位置:
每日上下班的通勤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上下班总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这个距离没...
每日上下班的通勤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上下班总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这个距离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特别是那种能够拿上地铁或是能够方便带入办公室、宿舍的交通工具。研究了一段时间,貌似现在只有电动滑板车才可以满足这两者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数电动滑板车,都是些名不见经传小厂在制造。这些小厂的品控、研发、售后,恐怕都是个问题。所以小米电动滑板车一出,就被我看上了,但买不买还是犹豫不决。
16年12月,在海南之南出差的时候,突然在什么值得买上看到有小米50元的优惠券,所谓蚊子肉也是肉,才让我最后下了单。外观展示 京东直达链接 指示灯使用感受 (1) 便携性:
重量大概有二十几斤。短距离携带,一般男生问题不大,但女生够呛。米家滑板车可以折叠,但折叠体积也比较大,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早晚上下班高峰带着上下地铁,是很麻烦的。滑板车折叠按钮(2)可操控性
个人感觉米家电动滑板车设计最大的一个失败就是油门设计。油门在右把手旁边,类似老式自行车铃铛的按钮,油门的大小靠大拇指拨动来控制,导致人对车速的控制很不方便。城市自行车道上,情况瞬息万变,经常要求快速的减速、加速来应付前面突然出现的情况,油门不灵活加上刹车距离长,其实是很危险的。我和几个朋友都觉得应该采用类似车把式油门,通过旋转车把来控制滑板车的速度,这样能极大提高对滑板车的控制。当然,小米肯定有自己的考虑,比如成本之类的。把手下就是油门(3) 刹车距离的问题
刹车的距离可以说是电动滑板车的一个固有的问题。一方面,刹车距离太短,人是站立在滑板上的,重心高,必然会飞出去;另一方面,刹车距离太长,更加不安全。小米电动滑板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刹车的距离是很长的,等停下来的时候恐怕已经撞到前面的行人或是车辆上了。因此,使用小米电动滑板车时,过十字路口时务必小心、减速。(4) 越障和减震
小米电动滑板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越障能力很差。其实小米的车轮已经不小了,达到了8.5寸,超过大多数的电动滑板车,但是即使遇到一个1厘米高的坎,你也必须减速驶过,否则不但滑板车可能失控,而且很可能对轮胎造成很大损伤。如果路面不平整,小米电动滑板车因不带减震功能,也会有很大晃动。当然,如果带减震,成本又会高出一截了。因此,小米电动滑板车最好是在那种表面光洁的路面上行驶。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个人感觉小米公司应该多出几种电动滑板车试水市场。比如,十寸轮胎、带座位的电动滑板车,实用性更高,必然会有不错的市场销量。(1)优点外观比较耐看。动力不大不小,偶尔失控时,也容易抓住。到一定速度滑板车才启动,算是一个提高安全性的创新。一般短途通勤,续航足够了。(2)缺点不能在安全的刹车距离内停下。不能敏捷的进行控制。不带减震。
总之,如果是作为短途通勤,小米米家电动滑板车属于刚刚能用的程度,距离好用还有距离。如果是3公里、5公里以内距离的通勤,道路平坦、光洁,宿舍和单位之间直接来往,还可以试试。
扫描关注沙发管家微信
“扫一扫”微信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千万别做瓷砖美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