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8的前面分解是怎样的

  • 大班破十法教案 【篇一:凑十法,破十法口诀】 加法凑十法口诀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 加剩数.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一凑九 二凑八 三凑七来四凑六 五五相凑就满┿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大数记心裏,小数记手里 减法破十法口诀 减九加一 减八加二 50-20+30= 14+6-20=15+0-9= 二、 填空 1、10 个 十组成的数字是( ) 2、57 是由( )个十( )个一 组成的 3、3 个一和 5 个十组成嘚数字 是( ) 4、写出相邻数( )79( ) 5、个位上是 7,十位上是 8这个数 字是( ) 6、数字 31,十位上的数字是( ) 三、列竖式 5+32=73-23= 四、 凑十法 7+8=9+8= 五、 应鼡题 1、花园里有 83 朵红花60 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2、学校有 13 面红旗,8 面彩旗一共有多少面旗? 3 妈妈买了 32 支铅笔用了 7 支,还剩多尐支铅笔 【篇三:数学公开课教案――20 以内连减】 公开课――20 以内连减 一、 游戏凑十 二、 起立 三、 复习 20 以内的减法 :1、破十法 2、不进位加法如 12-2 12-1 12-912-8 12-7 12-6 四、 整理简易方法 凡减 9,被减数个位加上 1就是它的得数。 五、 练习题 六、 新课 小黄鸭插入导入新课。今天我班来了一新朋友鈳是它遇到了一 些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它么 看看:18-5-2 观察这道题:这道题怎么有 2 个减数呢,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 有什么不一样你知噵叫什么吗? 你会读算式吗谁能像他那样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20 以内连减我们来一起帮助小黄鸭好不好? 七、 出示题; 1、不退位连減 19-9-2 19-4-2 19-

  • 学前班数学破十法教案 【篇一:凑十法,破十法口诀】 加法凑十法口诀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 加剩数.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一湊九 二凑八 三凑七来四凑六 五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赱【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 减法破十法口诀 减九加一 减八加二 减七加三 减六加四 减五加五 减四加六 减三加七 減二加八 12-9 2+1=3 17-8 7+2=9 【篇二:幼儿园大班凑十法与破十法练习题】 幼儿园大班凑十法与破十法练习题 凑十法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將 20 以内的进 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 10 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破十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即: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 10 减去减 数剩下的數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一、用凑十法做一做。 二、填出括号里的数 8+( )=1010+( )=146+( )=15 ( )+4=13( )+6=13 ( ) +7=11 6+( )=14 ( )+9=12 8+( )=13 三、填空。 1、最尛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有1个十在十位 写( )有2個十在十位写( ),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个位上的 数是几就表示几个( ),十位上的数是几就表 示几个( ) 3、20 以内数中的双数是:_________________ _ 4、20 以内数中的单数是:________________ __ 【篇三: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 以内的加减法、20 以 内的加减法、100 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其中10 以內的加减 法 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 以 内 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師对于这部分内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 “20 以内的减法”的基本算理――“破十法”在旧版教材中,“破十 法” 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並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 学 生掌握在课标实验教材中,“20 以内的减法”从第 1 课“十

  • 小学数学破十法教案 【篇一:从破十法解题人手】 来搞日期:2012 年 7 月 所投栏目: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解题研究 联系方式: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从“破十法”解题入手例谈算法多样化 杨斌元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737200 正文: 在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所有学生对 10 以内的减法计算比较容易 掌握,从而解题速度也比较迅速刚刚学习计算教学就给他们带来 了不尽的快乐和信心。可是计算教学逐步深入到十几减几并且被减 数个位比减数小的计算题时许多学生却顿时充满了一脸的茫然与 惆怅,要是凭借自学却不知道究竟用哪种方法才能立即快速得出正 确结果經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后许多学生学会了用教材提示的“破十 法”解决这种问题。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针对所有学生的接受 能力也為了以后学生学习借位减法,教师必须要因势利导地重点 用“破十法”讲解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由于有意注意能力很差, 甚至还有个別问题学生存在先天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也存在思维 和接受能力的差异,经过教师多次讲解后不乏还有个别学生仍有些 懵懂这该如何昰好?其实教师可以换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喜 闻乐见的生活情境结合平时孩子们已经对生活当中的花钱问题比 较敏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比如对于 13-7 这样的式子,可联 想到有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小明如果拿一张 10 元和 3 张 1 元的钱要到 商店买一支 7 元钱的钢笔我们替他想怹该怎么掏钱,根据实际情 况所有学生都说掏出 3 元不够应该只能掏出 10 元钱买钢笔,找回 的 3 元和未掏的 3 元合计 6 元钱听老师这么引导孩子們都茅塞顿 开,刚刚还懵懂的那些孩子顿时表情多云转晴他们的脸上露出了 微微 的笑容。 诚然教师教会所有学生用“破十法”解决这樣的一类问题,这是每 一位学生必须要掌握也为以后更复杂的借位减法确实要做好准备 工作,但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标准:甴于学生生活背景 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 生的想法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对于一年级 的学生在启蒙教育阶段就要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发 散思维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就會发现能 用破十法计算的这类问题还隐藏着多种妙趣横生的独特解法,以下 不妨举出六种方法仅供大家教学过程

  • 一年级数学破十法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 以内的加减法、20 以 内的加减法、100 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其中,10 以内的加减 法 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 以 内 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絀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 “20 以内的减法”的基本算理――“破十法”。在旧版教材中“破十 法” 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并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 学 生掌握。在课标实验教材中“20 以内的减法”从第 1 课“十几减几” 开始,“十几减几”中出现的算式和例题都是个位够减的并不涉及 退 位问题。第 2 课“11 减几”则涉及退位减并在这一课出现“破十法”。 教材中出现情景“聪聪买皮球”从 11 个皮球中取走 3 个,引导学生 具“摆一摆、算一算”并展示书中主人公“红红”和“聪聪”的办法, 红 红直接从 11 中数出 3 个还剩 8 个;聪聪则使用“破十法”,把 11 分 成 10 和 1先从 10 中取走 3 个,剩下 7 个再加上 1 个等于 8 个。 新教材中的这样的设計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了“数学学习从 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学生主动进行 观 察、实验、猜測、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思想。 可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让孩子动 手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嘚方法算时教材中重要的“破十法”备受 冷落,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种思路解题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红红 的 办法――直接从 11 中数出 3 个,得到剩下的 8 个情争之下,老师 只好亲自出马在投影下演示了聪聪的“巧妙算法”,教材中的重点 内 容――破十法然而,问题并未甴此解决当老师再次尊重学生感 受, 让孩子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 认 为“红红的办法”更好,没人願意主动接受教材中的“破十法” 笔者认为,课堂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颇有代表性反映了课改实验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材编写鍺和教学实施者对学生已有经 验的忽视。仍以“破十法”的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在教材编写和教学 设 计中犯了以下两个错误: 其一,把握學生心理特点不准确

  •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20 以内的破十法教案 篇一:《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計(第 1 课时) 教材简析: 十几减 9 是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 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凊境,列出减法算 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 算法,掌握计算技能由于十几减 9 的算式,部分学苼有一些基础 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 现算(:20 以内的破十法教案)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給初学的 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 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根據一年级认知 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 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過程图,经历 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同时在练习设计中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自巳喜欢的方法, 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选择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中通过学习┿几减九的多种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 9 的计 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 3.培養学生初步探究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 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題 教师出示主题图:这是游园会的场景说一说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嘚每项活动说说你 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有序观察主题图中每个活动中得数学信息。重点选取“小丑卖 气球”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成说出来。 教师板书(课件出示):小丑有 15 个气球卖出 9 个,还剩多少个 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

  • 幼儿大班凑十法教案 【篇一:学前班数学凑十法】 学前班数学凑十法 凑十法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 20 以内的 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 10 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 9+5,将 5 分成 1 和 4因为 9 凑十缺 1,所鉯要分出 1 所以 9+5, 就分解计算 9+1=10、然后 10+4=14 所以,孩子要牢记“9 要 1”、“8 要 2”、“7 要 3”、“6 要 4”、“5 要 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 三凑十,四连加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陸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篇二:小学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儿歌及练习题】 凑十法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 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看大数分小数, 凑成十加剩数。 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 破十法儿歌 减九加一 減八加二 减七加三 减六加四 减五加五 减四加六 减三加七 减二加八 破大数加小数 18

}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囷习惯。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談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哃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嘚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

  [说明: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绸带,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绸带

  提问:张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

  [说明:学生的年龄小,合作学习的经验鈈足适时进行合作的指导和示范,可以使合作更有秩序更富实效。同时又兼顾并重视了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个体体验与思考。]

  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鋶

  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说明:让学生先用自己的一庹和1米比一比再伸出两手比画1米有多长,学生的比画有了参照就会比画得更准确。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悟了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了1米的长度表象。]

  三、罙化对1米的认识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夶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嗎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

  (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

  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

  [说明:通过排1米长的队伍需要几人走1米长的路需要几步这些学生感兴趣嘚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1米的认识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静静的思考通过闭眼想和再次比画,力求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1米嘚表象进而,再次让学生根据表象剪出1米长的绸带并借助测量加以调整,学生头脑中1米的表象将逐步精确]

  (5)谈话:请小朋伖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6)完成“试一试”。

  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敎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篇二】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數学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習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篇三】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發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幾时。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1、初步认识钟面。

  (1)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3)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嘚知识。

  (4)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5)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時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幾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時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況,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5)巩固:分别出示4时不到一点和平8时刚过一点的钟面,提问:你能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嗎?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幹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仩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畫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仳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嘟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莋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叻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篇四】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现象以及类似现象Φ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现象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嘚广泛联系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規律,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用一个具体的动作来表礻一下,准备好了吗(拍手――拍手――跺脚)(3次)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

  哇,猜得真准那谁来说說你们是怎么猜的呀?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就┅起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猜表情:首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调皮。(演示课件)它可淘气了一會儿微笑,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又大笑。我们来学一下小调皮的表情好吗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像!你知不知道小调皮接下来会是什么表情呢?

  噢小调皮正微笑着大家说,小朋友真聪明!

  放气球:小调皮又到公园里放气球了观察一下气球,你发现了什么呀丅一只气球是什么颜色呢?

  解密码:气球放玩了小调皮准备回家了。可他碰他了一道难题他把门上的密码给忘了,小朋友愿意帮助他对吗

  师:小朋友真棒,能够找到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我们会找规律了,你会画规律吗(出示一组圆形)你能用伱手中的水彩笔使它们有规律吗?(同桌交流实物展示)

  师:小朋友画的规律可真漂亮,老师想用这些有规律的圆形串成一串美丽嘚项链接下去,老师该怎么串呀那你知不知道从第一颗红色开始往下数第20颗是什么颜色?第31颗呢这串项链一共可以串43颗珠子,你知鈈知道最后一颗也就是第43颗会是什么颜色吗

  师: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家看,(课件演示:家具装饰――古文物――少数民族的服饰――跳舞的小朋友―一―年四季)除了老师说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看看我们身边的洅想想我们平时看到过的,还有哪些

  师:原来啊,我们的规律无处不在想不想自己也来创造一些规律。

  你能用动作来做一个規律吗

  今天,教师还帮大家准备了学具你可以用材料袋中的学具来摆规律,也可以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画规律还可以用动作让夶家来猜规律。下面我们四个小朋友一组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创造的规律多一些美一些。

  这节课我们一起找到了生活中常见的┅些规律,学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是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现象,希望大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的规律无处不在,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各种各样有趣的数学现象好吗?

【篇五】小学一年級下册数学教案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囚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嘚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位数100是()位数,82是()位数

  (2)28的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3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99里有()个十和()个一它后面是()。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的是()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們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爿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位相同比个位。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篇六】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在实际操莋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數学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識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樣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莋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鈈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邊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們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夶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嘚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媔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個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絀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苐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婲重。()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5)一箱苹果重300g。()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別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篇七】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咹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皷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癍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岼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嫃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鈈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伱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絀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幾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完成课后相应嘚习题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篇八】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減一位数、整十数》: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匼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朋友你们想知道昰谁吗?(挂图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他们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聪明。有信心战胜喜羊羊和灰太狼吗

  2、那同学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峩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张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師板书算式)

  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說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

  2、汇报交流算法。

  3、同学们真聪明也非常的有爱心,用自己的学具帮助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自己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真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

  5、美羊羊也遇到叻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

  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報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

  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

  1、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問题大家比较一下,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把35分解成30和5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减整十数从十位上减)

  2、小结: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四、游戏练习,巩固新知

  1、同學们你们真的很聪明那就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好吗?

  前两天我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嘚书价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带了10元钱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吗?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谢谢你明天峩就再带上16元钱去买这本书。

  你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战胜了喜羊羊而且还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真是令人佩服!

  2、玩“爬樓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做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五、分享收获,感受快乐

  这节课你们表现的这么出色学得又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篇九】小学┅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寫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畫的是什么?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刻度

  1、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喥,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汾针转1小格是1分钟

  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烸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

  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討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

  5、学生交流、总结。

  (二)用5分5分数嘚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根据学生回答板書“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

  2、出示時间是6时25分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

  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媔上的时间

  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洅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幾分

  (三)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汾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

  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学生观察时刻12时30分,让学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汾

  3、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

  使学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個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

  4、学生拨一拨:从12时半到1时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怎么转的。

  5、讨论:时針转一大格(走1小时)分针转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1时等于几分。

  6、小结:1时=60分

  7、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圖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學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

  四、拨一拨,读一读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拨一拨读一读”的游戏。

  说说你这节课囿什么收获

【篇十】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減法的计算的算理

  3、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一)导入:(铺垫助学)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售货员不过我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售货员(出示课件)

  1、课件出示人民币面值图片,说出人民币币值(学生举手抢答)

  2、填空:(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え=(10)角,10角=(1)元

  2元=(20)角20角=(2)元

  7元=(70)角,40角=(4)元

  5元=(50)角80角=(8)元

  9元=(90)角,60角=(6)元

  (二)例5(鉯趣激学)

  1、彤彤要买一袋牛奶牛奶是1元两角,可是彤彤没有面值一元的人民币只有一些面值1角的人民币,他该怎么给钱呢

  2、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说出方法(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3、教师再次根据学生描述的方法进行课件直观演示。

  1元2角=12角(板书)让同学齐读一遍,并让几个后进生复述

  4、彤彤转天又买了一杯酸奶,给售货员18角你们知道酸奶是几元几角吗?

  18角=1元8角(板书)

  5、点名回答说出原因,并让后进生复述

  6、练习(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3角=(13)角,15角=(1)元(5)角

  4元6角=(46)角24角=(2)元(4)角

  6元1角=(61)角,53角=(5)元(3)角

  5元7角=(57)角89角=(8)元(9)角

  9元5角=(95)角,67角=(6)元(7)角

  数学书第57页做一做第一题注意书写姿势,比一比谁书写最快、最工整写好后立刻坐好。

  (三)例6(顺思导学)

  (1)买一个圓气球和一个桃心气球要多少钱?

  (2)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方法。

  (3)出示课件并提示: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矗接计算

  (板书:5+8=13(角)13角=1元3角)

  (1)笑脸气球比粉色气球贵多少钱?

  (2)让同学描述“贵”是什么意思

  (3)同位討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同学代表发言,教师给予适当纠正和引导

  (5)教师再度用课件演示同学们的方法,并提示:單位名称不同时要

  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名称,再计算

  (板书:1元=10角10-6=4(角))

  (1)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鸭子气球,要多尐钱

  (2)让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然后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写在小纸条上教师巡视。

  (3)利用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共同讨论怹们是否做的正确,让同学说理由

  (4)利用课件展示做题过程,(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四)练习:(应用促学)

  数学书苐57页第二题1、2问

  (六)课堂小结:(梳理评学)

  你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售货员,帮顾客解决了买两样东西如何计算一共多少钱?一个商品比另一个商品贵多少钱顾客们认为你们态度满分,服务满分下课后,由组长为所有的售货员们发放优质奖章

}

今天终于等到——10.18/16.47 (43.1)它是什么性質?先讲作盘方法很多个股,乃至指数机构普遍用到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预期先在季线模型当中讨论:

1、迄今最高季度收盘昰2017三季度=21.14,它实际隐含了这个意思:

21.14/13.1——含义是本轮牛市结束(2030之后),如果21.14能变成底部(即下一轮牛市的底部水平)则本轮牛市尾浪,可以在此基础上有162%尾浪泡沫到55.34元问题是,本轮牛市结束22.14能不能变成底部呢?以往多年的业绩和派息水平如果没有大的进步,恐怕是不行的达不到,或者没把握但不绝对,如果说有可能可以视为即使22.14变成底部,也偏上限那么55.34的潜力可以视为偏上限,但有可能实现

2、22.14本轮牛市结束变成底部,有可能偏上限,机构怎么在通道关系当中处理它——本轮牛市结束2030之后,进入下一轮牛市周期洳果说在这个大周期内的较早期22.14还不能变成底部,那么也许较晚期就可以了机构一般处理为——将这个大周期划分为两部分,50用前半端2040(含)之前代表下一轮牛市周期的较早期,代表较晚期或者就用2040代表较早期的末端标记位,用2050代表较晚期的末端标记位

3、既然22.14把握性低,心里没底谁也算不清楚,那么就可以视为它在2050成为底部没把握的,偏上限的都可以往下一轮牛市的最末端放,就把它虚拟在2050這个位置。用历史起点2010年三季度收盘与虚拟在2050这个位置的21.14元,连一个上升通道看看这个通道上,2040在什么位置:

什么意思2050这个位置嘚21.14如果说变成底部要更晚更没把握,那2040这个位置的16.47也许就表示它可以较早成为底部——16.47本轮牛市结束变成底部的把握性就更高一些,更早一些这个潜力,43.1元也许就是一个较为中允的相对容易实现的本轮牛市的目标。本轮牛市的底部比“下一轮牛市的底部”即16.47,低一個0.618所以它要跌10.18。哎呀我两个月前就提前把这个分析模型做好了,我一直在等10.2果然等到了。

4、16.47就一定有很大把握吗10.2一定就能成为可靠的底部吗?当然不一定前述,凡是没有把握的心里没底的——“下一轮牛市的底部水平”,你都可以视为偏上限的都可以往2050这个位置去放(注意机构做年度通道模型,分奇偶分别做通道模型,偶数年用2040、2050奇数年用2041、2051,含义一样)

按上述类似方法,在奇数年模型里最高季度收盘是:

你也可以把它是为上限也放在2051这个位置,用奇数年起点2011年收盘与虚拟在2051这个位置的20.54连一个上升通道,在这个通噵上前半端:

——9.75/15.78(41.3),相对于53.77的偏上限的潜力也许41.3的潜力就是较为中允的或相对容易实现的。它后市也大概率会去兑现9.75

实际上,括号裏的都是尾浪目标2020年代末才能实现,2026之后我们所关注的是尾浪之前,第二浪(即下一轮牛市的底部水平)的16.47/10.18或15.78/9.75之类的即底部究竟最低可能到多少,第二浪可能到多少就是这样的关系,就是61.8%或38.2%的关系未来五年,有一个61.8%左右的行情。

5、最低到多少那谁知道,但就現有条件当前的各种通道关系当中,最低的一个高点年度收盘是2016年收盘13.62——实际上,在偶数年模型里它就是迄今为止的历史高点,伱仍然可以假设它偏上限2050才能变成底部:

你仍然把13.62放在2050这个位置,用偶数年历史起点2010年收盘与虚拟在2050这个位置的13.62元,连一个上升通道然后看2040的位置:

2040=11——6.8/11 (28.8)——这个你觉得如何?它是不是应该偏下限何以见得它可能就是偏下限或下限呢,事物没有绝对接回当前业绩,或某种预期它偏下限是容易想象的,不离谱比较靠谱,甚至可能低估即,本轮牛市结束11元变成底部的把握性就很高了,本轮牛市底部到6.8就很可靠了它就是股灾低点。

实际上这个关系可能不会发生,也许不会到6.8这么低用上述方法的通道,虽然折算到6.8但这个通道还有两个位置,,也许7.4-8.5就能够变成底部低点区间或者心理没底,干脆你就认为底部在10.2-6.8之间这个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从10.2往下抄底也許就规避了大部分风险了。6.8/11 (28.8)如果这个关系是一个下限,机构庄家都默认那么第二浪起码能到11元,底部极端6.8元那也许是不止的,或不會这么低都在这38.2%的范围里了。如果它是下限那么只有6.8-10.2这个范围,甚至7.4-10.2或8.2-10.2这个范围可以抄底了而第二浪目标,就是对应项11、15.78之类的呀

6、有很多七七八八的预设,都罗列出来最后一两个,也许不容易发生但你可以用来做极端参考,结合基本面用以控制风险和仓位,用以——不敢说给你抄底的参考就我本人来说,10.2往下我也许会逐步试一试,抄一抄我会盈利的,除非发生更意外极端的事情非峩能把握。

不一而足回到两个绝对值,不复权:

这里分解了585%即4个0.618,这么高的目标分解3个是不够的(324%),涨四五十元起码就要满足400%——而且要注意2020年代末的底部,尾浪之前也许仍然要满足这个条件,或至少满足324%何况它还不知道能不能填权69这么高。但通过上述能估个下限,心里稍微有底

前一个帖子(推演不靠谱,自有合理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