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打德国踢巴西7比1完之后我能有LP吗?

2018年韩国踢德国好打么?_百度知道
2018年韩国踢德国好打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孔夫子穿西装---土不土来洋不洋
采纳率:50%
德国和韩国同处F组,从实力上来看,差距较大,这场比赛似乎没有太多悬念。(韩国就当学习吧积累大赛经验)韩国VS德国比赛时间:日 22:00韩国VS德国比赛地点:喀山竞技场,喀山韩国VS德国比分预测:0:2两队(包括前西德)在历史上交战过3场,德国队2胜1负占据优势,进5球失3球;其中两队在世界杯历史上交战过2场,德国队2战保持全胜战绩占据优势,进4球失2球。德国世界杯参赛次数:18次世界杯最好成绩:、世界杯冠军世界杯参赛时间:、FIFA排名:1截止2014年世界杯结束,德国队共获得4次世界杯冠军,参赛106场,66升20负20平,进224球,失121球。日,德国队以欧洲区预选赛C组第一,晋级2018世界杯,这是他们第19次参赛。韩国世界杯参赛次数:9次世界杯最好成绩:2002世界杯4强世界杯参赛时间:、、、、2014FIFA排名:59日,韩国队以亚洲区预选赛12强A组第二,晋级2018俄罗斯世界杯,这将是他们第10次参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帖】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转载自网络论坛,感谢原作者以及转发、评论者“我爱LP”】
古典LP的版本入门常识
自97、98年左右开始收集古典唱片以来,由于国内黑胶唱片资源及唱片方面知识实在匮乏,许多心爱的唱片要么遍寻不获、要么价高难买,几年下来,唱片虽然是买了一大堆,但精品寥寥。近2年多来,拜网络发达之赐,找到从EBAY上邮购黑胶唱片的这一渠道,在收集唱片这方面费了不少时间、精力、金钱、,搜购了不少自己喜爱的唱片,也交了不少学费。而小弟近一年多来也在论坛上交流买卖一些唱片,一方面将版次升级,一方面也将自己不喜欢的一些版本淘汰,承蒙许多朋
友的支持,自己也乐在其中。但老实说这并不能作为一门生意,真正要做这门生意的绝不能只通过EBAY这个进货渠道,EBAY上的好唱片早已被亚洲人抬得高高的。而通过这一交流渠道,我也慢慢发现许多朋友对古典唱片的版本、版次、价格等了解不多,这样玩起来是会走相当多的弯路。最近,在EBAY上碰到的中国买家多了起来,而论坛上黑胶唱片的买卖交流也日渐兴旺,这种进步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我仍然发现不少买家,甚至是自己办网站的卖家,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以至于有人敢把一张RCA名盘的单声道唱片叫价1000多元,也有人把一套名家演绎的PHILIPS&
HIFI—STEREO头版叫卖几百元。有鉴于此,小弟就想把这几年来买唱片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各位分享,希望各位同好能把更多更好的唱片淘回来咱中国,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唱片资源,也会有更多的好唱片流通。
我觉得收集古典唱片绝对是一门学问,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玩家或者收藏家,你不但要对模拟录音的全盛时期(50-70年代)里各大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各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等的录音有所了解,还需要确立自己唱片收集的方向或目标,须知这几十年间世界各国各大唱片公司出版的古典唱片绝对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张,要全部收藏绝对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但若是没有自己的方向,纵使藏品众多,也不见得能彰显藏者的品味。关于收藏唱片的方向,台湾《音响论坛》第200期的附刊里有署名“郭思蔚”的文章,他将收藏唱片的方向分成按各唱片公司、大榜单、艺术家等的10大类,各位有心的不妨找来看看,我看后觉得获益良多,甚有启发。
但对于唱片的版本、版次的问题,我发觉这个主题实在太大了,以小弟区区的一点肤浅认识来说这也绝对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这使我想到我前几年看过的台湾《CD
HI》网络杂志上连载的关于古典黑胶唱片的文章,老实说这是我入门的指路明灯,于是我便想到将这些文章转贴上来,再大胆的加上自己一些浅薄的见解,供各位初入门的朋友参考,当然,自己还有很多不甚了解的方面,也请各位老鸟不吝赐教。
美國人在倫敦-RCA Living Stereo(英版)
上次已經說過,由於留聲機小狗的商標權在英國是EMI的,所以RCA
Living Stereo英國版,便以一個圓圈中寫著大寫RCA的logo來代替。英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在種類上大概只有美國版的四分之一,所以介紹起來狀況單純許多。
英國版Living
Stereo唱片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在於早期(編號SB-2xxx的時期)都是交由DECCA的壓片工廠來生產,品質與DECCA的唱片一樣具有高水準,甚至比美國版更佳。一些需要更為細緻音質的弦樂錄音,更是受到唱片蒐藏家的認同與喜愛。而且,一般來說藝術氣息較高的歐洲人,對唱片都要比粗枝大葉的
美國人來得更加愛惜,所以你可以發現買美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常常都刮得像大花貓,而買英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想要光潔如新卻是不難。
英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編號大多都是SB-xxxx(少數不是),所以通稱為:SB系列。除此之外,只剩下商標一事需要辨明。然而,當第二版發行時,第一版時發
行的唱片大多已經絕版,也不再發行,少了很多什麼第一版?第二版?的問題。所以事情就更簡單了,根本不必去管他到底哪一版,只要你想買那個Living
Stereo錄音的英國版,那就去買吧!因為大家都只有一版!所以絕對是第一版!只不過,具有早期商標的唱片還是要比第二版貴些,也較具蒐藏價值(因為品質較佳)。
英國版Living
Stereo唱片的第一版有暗紅色的商標紙(簡稱:紅標,red
label),印著銀色的字體,具有相當的貴族氣息,相當好看(看起來就是很值得珍藏的樣子)。如前所言,在12點鐘方向則是以一個銀色的圓圈(大約1英 吋)中寫著大寫RCA的logo來代替。這個商標是用在編號大約SB-2xxx的時期。之後的第二版,商標紙變成橘色(簡稱:橘標,orange label),logo雖然不變,但變得較小,且為黑色。這個商標是用在編號SB-6xxx的時期。
基於之前所說的理由,所以我們把英國版RCA Living
Stereo的推薦名單鎖定在一些協奏曲上。當然,這些唱片也都有發行美國版(括號中註明的,便是美國版的編號),買之亦無不可。 
SB-2002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2129)
SB-2006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Van Cliburm),紅標,英國版(LSC-2252)
SB-2021/2 馬士康提:鄉間騎士(Tebaldi),紅標,英國版(LSC-6059)
SB-2023 聖桑:第二號鋼琴協奏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234)
SB-2043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068)
SB-2047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1992)
SB-2066 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2314)
SB-2101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2435)
SB-2112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429)
SB-2144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430)
(我爱LP注:英国版RCA的唱片我买得不多,就压片品质来说,的确要比美版要好些,主要是背景比较安静,但一些以发烧录音出名的唱片,我建议还是要找美版好些,英版我觉得动态和活生感方面比不上美版,是否用了不同的母带刻盘?这个就搞不清楚了。另外,在EBAY上,英国版和美国版的价钱,除了几张RCA在英国的录音之外,大致上没有什么差距。但在一些英国卖古典唱片的网站上,英国版的RCA,包括英国版水星的唱片价钱都比较高。)
美國人的留聲機小狗-RCA Living Stereo(美版)
在錄音的黃金年代(1960年前後),RCA和CBS是美國境內最強大的兩家唱片公司。彼此之間如同水火的態勢自是不言可喻,不過也因為競爭太過惡性,導致在八○年代之後,RCA被德國BMG集團併吞,CBS被日本SONY收購,雙雙走入歷史。現在的年輕樂迷如果想要親炙那個時代的榮光,除了一些重發的
CD(但數量與LP相差甚遠)可以稍稍解饞外,最好的辦法就是聽LP了。
Living Stereo系列發行正值錄音的黃金年代,不論從詮釋,錄音,刻片品質都是RCA顛峰時期的代表作,也是公司當時的主流。近年來在TAS強力推薦及 Classic Records公司重刻片發行的推波助瀾下,RCA Living Stereo的LP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一些單品的價格,不可謂不貴(國內尤其)。RCA的唱片當然不只Living
Stereo系列,不過一些後來的系列已經離黃金年代太遠了,算不上是收藏家的重點。
在介紹骨董級的正宗RCA Living Stereo之前,要先說明Classic Records公司精挑細選重新發行的Living
Stereo唱片(國內目前無人代理,可上該公司網站:http://www.classicrecs.com/ 郵購),採用原版立體聲編號,均屬限量
發行,所以有意者,可別以為是新貨,不必擔心貨源不足的問題,而導致後悔莫及。這些重刻的唱片被TAS的HP捧上了天,認為比原版音效更佳,至於詳情如何,您自己買來比比就知道了。
RCA Living Stereo唱片可以就以下幾個項度加以區分:
古典音樂圈中最著名,最傳奇的商標,應該要算是那隻望著留聲機的小白狗Nipper了。正因為名氣太盛,大家都搶著要,所以在美國是分給RCA,在英國則是歸屬於EMI(還有,在日本是屬於Victor)。所以美國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才有留聲機小狗,而英國版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另文介紹)只剩下RCA三個字。本篇文章中,我們所介紹的都是專指美國版而言。(我爱LP注:在我所买的唱片中,加拿大版的声音是最接近美国版的,但压片质量不稳定,购买时一定要小心。日本版、德国版的压片质量都不错,但声音与美国版相差很大,而且价钱也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乏人问津,只值美版的几份之一价钱,买来一听无妨。)
RCA Living Stereo唱片靠近商標的內圈上,總會刻上一些註記,其中1S,2S,3S...是指刻片的時間,編號越早的代表是越早期的刻片。另外一個註記則是刻片工廠地點,R是指Rockway,H是Hollywood,I則是Indiana。一般而言,除非您有錢有閒,又是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否則不建議您在這方面計較什麼。
RCA Living
Stereo唱片的第一版是在酒紅色的商標紙上,印著留聲機小狗。小狗是略帶些顏色的灰白色,而且在此logo的背後有一塊暗紅棕色的陰影,這就是知名的 Shaded
Dog(陰影狗)的由來。這隻很值錢的陰影狗大約發行在1958年至1964年間(或者是大約到唱片編號LSC-2650之前),時間不算很長,不過幾乎囊括了RCA的精華。(我爱LP注;这个编号肯定是不正确的,我手头上LSC2650编号之后的多张唱片还是有这只阴影狗,我估计应该是在编号 LSC2800之前)
之後的第二版,商標紙的紅色更為明亮(亮紅色),logo雖然不變,但可愛的Nipper變成了非常顯眼的純白色(有點慘白),而且背景的陰影也不見了,
所以一般稱之為White
Dog(白狗)。這隻白狗發行到什麼時候倒是不很確定,不過時間也不長就是了。(按:大约是到1968年)
不用說,第一版的陰影狗當然比第二版的白狗值錢多了!
在Living Stereo唱片發行的同時,RCA還短暫發行過一個強調收藏性質的Soria系列,擁有非常高貴精美的硬盒外包裝及說明書,但是唱片商標是一樣的。只可惜種類很少(不過二十多種),市面難尋。安賽美知名的發燒片《皇家芭蕾》便是本系列極品中的極品!原版片至少要台幣兩、三萬以上(2LPs),就連 Classic Records公司的重刻片(也絕版了)也是水漲船高,一發不可收拾。
由於時值單聲道(Mono)與立體聲(Stereo)的過渡時期,所以許多第一版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都發行了兩種規格。麻煩的是,兩種版本的封面是一模一樣的(除了有無Living
Stereo的標記外)。這對老先角樂迷不是什麼問題,但對剛入門的新鮮人卻是常常搞錯的源頭。最方便判斷的方法就是從編號上下手。Living Stereo系列立體聲的編號是LSC-xxxx,而單聲道的編號是LM-xxxx。Soria系列立體聲的編號是LDS-xxxx,而單聲道的編號是 LD-xxxx。雖然說單聲道版的LP其實聽起來也很美,不過價格上總是和立體聲版天差地遠。試想,您要是花了大錢去買一套LD-xxxx的《皇家芭蕾》,那可就慘啦!
要從名盤如林的RCA Living
Stereo唱片中挑出最值得蒐藏的十張,可不是件易事。所以我們把一些英國版也有發行的錄音挪到下次推薦(主要是一些協奏曲),而在美國版這裡則著重推
薦一些管弦樂。以下的推薦名單除了音效性外,主要考慮該錄音的無可取代性(涉及主觀判斷),所以音響圈中很知名的一些發燒唱片並未入列,因為這些唱片音響
效果雖然非凡(所以價格非常可觀),但論及詮釋就不見得是人見人愛了,例如:《萊納之音,LSC-2183》,《蕭提的威尼斯,LSC-2313》,《吉普森的女巫酒釀,LSC-2225》等等。
LDS-6065 皇家芭蕾(Ansermet),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Soria系列(英國版未發行)
LDS-6144 比才:卡門(Karajan),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Soria系列(英國版未發行)
LSC-1903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英國版未發行)
LSC-1934 巴爾托克:管弦樂協奏曲(Reiner),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英國版未發行)
LSC-2085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Monteux),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
LSC-2201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Reiner),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
LSC-2398 卡巴列夫斯基:小丑(Kondrashin),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英國版未發行)
LSC-2418 艾爾加:謎語變奏曲(Monteux),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
LSC-2446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Reiner),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英國版未發行)
LSC-2471 狂想曲(Stokowski),第一版:陰影狗,美國版
附註說明:所謂「英國版未發行」是指未發行在英國版的RCA
Living Stereo系列中,但有可能發行於較晚期的其他系列中。
(我爱LP注:RCA的唱片真正昂贵的其实也不多,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唱片外,还有就是十来张曾入选为TAS榜单的唱片和谢林、戈德堡所灌录的十来张协奏曲、室
内乐唱片,其余的许多演录俱佳的唱片,如莱纳、鲁宾斯坦、明希等名家的唱片,绝大部分都是20-40美金就有交易,就算是海菲兹著名的那几首协奏曲唱片, 也都是50-70美金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唱片的品相而已。)
撇開重刻的全新LP不談,LP這種二手的東西,價格真的非常混亂。為免被坑,或是上網見獵心喜的亂標,您應該要先對以下幾個影響LP價格的因素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版位
這已經在上一次的文章中大致說過了(更複雜的問題待分別就廠牌說明再談)。基本上,越早期的刻片,價格就越貴。為什麼?因為音質較佳(一般來說),因為較為稀有,因為是古董。
錄音為什麼一些TAS上榜的片子,例如安賽美、馬格(Maag)、萊納的作品,或者是錄音名家威京森的錄音,總是有著高不可攀的天價?因為他們都有絕佳的錄音,大大滿足了我們的視聽效果。所以……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一般都認為LP溫暖滑順而有木頭味的弦樂實在要比CD中的明亮但是稍嫌尖細冷硬的琴聲好聽多了,所以造成了許多小提琴、大提琴
名家的作品也是洛陽紙貴。像是杜普蕾、傅尼葉、史塔克、謝霖、歐伊斯特拉夫等人的LP,雖然很貴,但是大家還是都搶著要呢!
早期的LP因為身處單聲道與立體聲的交替時期,所以有些廠牌的同一個錄音也常會出版兩種版本,以符合當時消費者的需求(在當時,可不是每個人的音響設備都
是立體聲呢)。通常,立體聲的版本都要比單聲道的版本貴多了。要提醒您注意的,這也是剛入門者最容易買錯的狀況,因為封面都長得一樣,差別只在於編號。
RCA Living
Stereo系列,立體聲的編號是LSC,單聲道則是LM;CBS的立體聲是MS,單聲道則是ML(LP上的標籤也不太一樣),所以你可別看到便宜的海飛茲還是華爾特就急著去買、去標,要記得先看或問清楚。
LP的黃金年代,也正是所謂錄音的黃金時期,大約是在60年代前後幾年的時間。所以,一些第一刻版的LP距離現在都已度過40年的光陰了,就算是70年代出產的中期版,也都已經有二、三十年的年紀了。以材質來看,脆弱的vinyl紙,就算沒有人使用都已經保存不易,更別提這些二手LP更是不知流經多少人手,歷經多少意外損傷。對於現在還買到的一些完整如新的LP,除了可以看做是奇蹟外,真是不知該如何形容。
品質越好,價格自然就越貴,正是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國內的店面買的話,品質可以親自審視,大多數的店也都還可以試聽,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上國外的網站郵購,幾家有信譽的店,品質也有一定的保障,有特別的損傷也偶而會在明細中註明,還算可以放心。最值得憂慮的是ebay上的競標品,有些不肖生意人的東西,品質實在不敢領教,所以,建議您不論是在上網郵購,或是上ebay競標前,都請先寫e-mail去問清楚狀況,或者直接說明您要求的品質標準。
(我爱LP注:唱片的品质与价钱是绝对成正比的,在EBAY上,如果一张品相NM的唱片是100元的话,那么NM-可能只值80元,再差一等VG+或VG的就只值20、30元了。如我 最近看到的一张唱片,明希在RCA的名盘“LSC2922,THE
FRANCE TOUCH”,一张品相NM的唱片最后被追到200多美金结标,而前不久的另一张品相VG的,20多美金就结束了。当然,这和卖家的信用度也极有关系,信用度高的卖家的唱片也多人追,价钱自然也就上去了,但信用度还不高的卖家,尽管好评率100%,但很多买家都不敢出高价钱,这种情况下,你就有可能拣到便宜了。还有要注意的是卖家所卖的物品,许多以流行曲、摇滚唱片为主英、美的卖家,偶尔也会有几张古典的唱片出卖,但要注意他们评鉴品相的标准极可能是与专
卖古典唱片的卖家是不一样的,我就试过这样的情况;某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脑,看到一张傅尼埃在DGG发行的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大荷花头版唱片,品相标明是VG+++,标价1美分只剩一分钟还没有人应价,这张唱片正常是会拍到50美金左右,再看看卖家的信用度也高达99%以 上,搏一搏吧就标了,只是1美分,但再看看卖家的其他物品,都是些九不搭八的东西,于是就联系卖家,运费要10多美金,但收到唱片时一看,表面花痕不算多,但光泽暗淡,心叫不妙,一听之下,抄豆声此起彼伏。哎,算了,难道要卖家退回1美份给你?)
LP的品質還需要注意一點,必須分成LP與封套兩部分來評斷。比較重要的當然是LP本身,不過一些封套上被塗鴉的亂七八糟,看了也會降低購買(尤其是收
藏)的欲望。比較有經驗、負責任的賣方通常會針對這兩部分分別標示保存狀況:M(中等)、VG(很好)或NM(接近完美)等。如果沒有的話,還是要請您先 問個清楚。
每家唱片公司各個時期產地不一,這也是LP狀況之所以複雜的原因之一。不過一般公認英國的刻片要算是最有良好音質的保證,價格自然也較為高貴。例如
DECCA(英國版)與LONDON(美國版)、EMI(英國版)與ANGEL(美國版)間的差異。這個部分我們也是待分別就廠牌說明時再談。
音樂的詮釋本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實在沒什麼標準可言。不過,一些優秀的演奏家的作品,當然還是比較受到重視。愈受大眾歡迎,大家都搶著要,當然也就愈貴。福特萬格勒、克倫培勒、李希特、舒瓦茲柯芙等名家的經典詮釋,當然價格也就比其他人的來得貴些。
有些音樂家的錄音本就稀少,有些LP在市面流傳的少,這些都是造成物以稀為貴的原因。例如女小提琴家伊達.韓德爾、奴娃、女鋼琴家哈絲姬兒、海布勒等人的錄音,均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一些特別難找的東西,價格自然也不會便宜。
一些二手的LP之所以會有到數千、上萬的身價,自然有它的道理。買這些特別貴的LP,通常只需要衡量一下你自己的荷包,注意一下品質即可。比較值得注意的,
反而是那些價格便宜的LP,說不定你會被騙買到晚期刻片或單聲道版本,說不定原來品質欠佳,但也說不定只是因為庫存過多,或者是大家都不識貨而讓您撿到便宜。
(我爱LP注:在EBAY上,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于10000张的古典唱片等着你去挑选,许多标着一口价1.99英镑或3.99美圆的EMI白金狗、RCA阴影狗、大荷花、大DECCA、大LONDON等头版唱片俯拾皆是,甚至有不少是几十、上百张唱片一起打包出售的,你遍寻不获或一些国内难得一见的精品唱片在EBAY上面可能会有几个卖家同时出售,就算一时找不到也不要紧,你只需将唱片资料加入关注的搜索,那么当EBAY上有符合你的条件的唱
片出现,你就会收到电邮。而且,我觉得EBAY上每天都可能有奇迹出现,一些你找了很久或是之前因为价钱太高买不下手的唱片,只要你认真、努力的搜索,极有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价钱买得。举个例子:
PHILIPS公司出版的谢林与海布勒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一套4张唱片,在EBAY上也不是经常出现,状态完好的结标价通常都在200美金左右,我记得论坛上的麻子兄买了一套差不多就是这个价钱,去年我标了一套连运费花了不到170美金也乐呵呵了好几天,但最近居然见到EBAY上有一套也标明状态NM的竟然以一口价19美金结束,而买家正是在中国登记的用户。)
國 人 的 留 聲 機 小 狗:E M I& A S D
EMI ASD系列是EMI最主要的產品線。在這個系列中,不管哪個時期,不管商標怎麼變,總有可愛的留聲機小狗及HIS MASTER'S
VOICE的字樣在上面。我們可以依照商標的變化,將此系列區分為六個時期:
一、白金狗
這是EMI ASD系列中最早期,也是最特別的商標。因為它沒有使用EMI的標準色(紅色),所以看起來不太像是EMI的東西。採用乳白色的標籤紙,外圍加上一圈金色帶,所以通稱white and
gold。彩色的留聲機小狗擺在12點鐘方向。白金狗標籤使用到ASD 575為止。
二、半月狗
第二版的標籤是在紅色的標籤紙上印著黑色的字樣(這也是許多其他產地的EMI第一版最常使用的樣式),所以通稱black and
red。又中間有著留聲機小狗的半圓形的區塊,故又稱為dog in semi-circle。
半月狗的標籤發行自ASD 576 至ASD 655,以及大約自ASD
2450。(ASD系列編號一開始為三位數,但只用到655為止,之後改為四位數,自2251開始。)
三、郵票狗(1)
第三版,彩色(不是全彩,只是帶點顏色)的留聲機小狗被放置在由白線框起來的一個郵票大小的長方形中,所以通稱postage stamp。這個郵票狗被擺在紅色標籤紙的12點鐘方向。第一期的郵票狗發行自ASD 2451至ASD
四、郵票狗(2)
第四版和第三版差不多,但留聲機小狗改成黑白色,且在紅色標籤紙外圍多了一白色圈圈。第二期的郵票狗發行自ASD 2801至ASD
五、郵票狗(3)
到了第五版,依然和第三版差不多,但留聲機小狗又恢復成彩色,在紅色標籤紙外圍仍然有一白色圈圈。(郵票狗(3)和(1)的差異在於外圍的白圈,和(2)的差異在於留聲機小狗的顏色。)第三期的郵票狗發行自ASD 3801至ASD
到了八○年代,標籤變成了和第二版半月狗類似,只是這個半圓形擴大到整個標籤紙的整整一半,留聲機小狗也因而變大不少,所以被稱為large dog。
(我爱LP注:EMI的唱片也有德国、法国、意大利、澳洲等国家的压片,但盘芯、编号基本上都和英国版不同,比较容易区分,相同版次一般价钱也只有英国版的
1/3甚至更低。而英国EMI唱片版次之间的价钱差别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第2版的价钱只值头版价钱1/3,第3版则更是只有1/8左右,这对于不讲究
版次的朋友来说是比较受欢迎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几张唱片是例外的。)
要從片藏豐富的EMI寶庫中選出最值得購買的唱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以下是一些建議名單,分成兩部分,也就是編號三位數系列及四位數系列。
ASD-XXX系列
01. ASD-255 拉威爾:鋼琴協奏曲(Michelangeli)
02. ASD-307/10 古諾:浮士德(Cluytens)
03. ASD-450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暴風雨》(Richter)
04. ASD-493 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Schuricht)
05. ASD-520 舒曼:鋼琴協奏曲(Richter)
06. ASD-522/24 史麥塔納:《交易新娘》(Kempe)
07. ASD-548 艾爾加:謎語變奏曲(Barbirolli)
08. ASD-561 舒伯特:鋼琴奏鳴曲(Richter)
09. ASD-596/97馬勒:第九號交響曲(Barbirolli)
10. ASD-655 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Du Pre) 
ASD-XXXX系列
01. ASD-2407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Oistrakh)
02. ASD-2472 哈查都量:小提琴協奏曲(Oistrakh)
03. ASD-2493 理查.史特勞斯:藝術歌曲集(Schwarzkopf)
05. ASD-2518-19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Barbirolli)
06. ASD-2582 貝多芬:三重協奏曲(Karajan)
07. ASD-2782 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Perlman)
08. ASD-3128 海頓:鋼琴協奏曲(Michelangeli)
09. ASD-3312 布拉姆斯:雙重協奏曲(Szell)
10. ASD-3371 德佛札克:鋼琴協奏曲(Richter)
(我爱LP注: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的录音主要在EMI ASD这个系列发行,不计EMI公司后期将前期录音混在一起的几张,首版的大约有10张/套左右,价钱都相当昂贵,而最出名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差不多算
是最便宜的了,也要40、50镑才有交易。著名女小提琴家伊达.韩德尔的主要唱片也是在这个系列,大约有5张左右,其中协奏曲的3张唱片价钱还算可以,约 30镑左右。这个系列之中被TAS选入榜单的唱片也相当之多。)
門 的 疑 問
對於我這樣一個剛從CD跨入LP的古典樂迷來說,買LP實在是一件相當新鮮有趣的事.尤其在經歷了多年的古典音樂洗禮,買了成百上千的CD之後,對於大致的所謂名盤或是自己喜歡的詮釋風格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後,找起LP來絕對是一件很有發現意義的事---不只可以重新審視自己喜歡的錄音,重新拾回買唱片的 樂趣,更可以發現以往未曾注意到寶藏.
要從CD踏入LP,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但是沒有那麼困難的事.儘管如此,買LP還是一件比起買CD來更為複雜的事.主要原因來自於剛入門者對於複雜的 LP的版位,以及混亂的價格的不甚了解所引起.普列文的TAS上榜錄音---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我在一家音響店以600元買到,但是在一家唱片行中, 則標著1800元!不過,還是有人買.但是你如果到英國的LP網站去,卻可能因為庫存太多只賣您5塊錢英鎊(不過,要記得把運費算進去)!
我們不想在這裡爭論LP與CD孰優孰劣的問題,也不在這裡鼓勵大家都去聽LP. 只是如果您對LP有一點兒興趣的話,那麼希望這個單元對您有一點兒參考價值.以下是想要踏入LP門者,卻又感到疑慮的幾個常見問題,也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找不到想要的錄音?
&如果您只在國內幾家從事LP販售的小店中尋找的話,那的確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但是,現在不是已經進入網路時代了嗎?輕鬆的打開國外幾個賣LP網站的目錄,
密密麻麻,長達六,七十頁的明細,比起國內的小店,規模不知大上多少.還有,e-Bay上無數的寶藏隨時都等待您去發覺.所以,除了特定幾個item外,
您完全不需擔心貨源的問題,而且有可能還更容易找到您夢寐以求的版本呢!小克萊巴的經典錄音---貝多芬"命運\",許多挑剔的樂迷不想買重新轉錄過的大花 版CD,只想找到原始的版本,那麼,我敢保證,找LP一定比找CD容易多了.還有許多的LP,都是進入CD時代後未曾發行的錄音,常常在尋找中帶給您意外的驚喜.
您所需要的只是---足夠的古典音樂專業知識以及良好的眼力罷了.
LP的價錢都很貴?
國內的LP店,基本上貨源還是得從國外來,所以加上運費,人事成本,租金,水電,必要的利潤...後,售價比國外高是可想而知的事,只不過有時差價過大, 甚至數倍,實在令人難以下手(但有時也是可以撿到便宜呦).所以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勤快點多多上網去找吧,只是要注意的是需要把品質,運費,交易信用等問 題一併考量,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貨比三家不吃虧!
LP的價格,牽涉到版本問題,可以分成三種來講:
一是第一刻版,例如DECCA的SXL wide
band系列,EMI
columbia 的blue/silver系列等等,這些被視為珍藏品的第一刻版的價錢絕對不適合以CD的標準來衡量,請您一定要以蘇士比上古董的拍賣價格來當作參考.一 張LP數千至上萬元台幣的狀況,在這些系列中比比皆是,如果您有心收藏的話,就應該先有心理準備.
二是再刻版,LP和CD一樣,都有許多重新發行的系列,這些LP通常錄音較第一刻版差了一些(不是絕對),但價格相對上也便宜了許多,甚至只要第一刻版的 四或五分之一而已.有許多東西更是比買CD還便宜,是相當划算的消費(不能算是投資,除非您去收藏那些會增值的第一刻版,那才叫做投資).
三是重刻版,近年來一些發燒小廠購得一些發燒片的版權,重新刻片生產全新的LP,以饗一些發燒迷. 這些全新的LP就像新的CD一樣有公定的價格,所以沒什麼版本,價格紊亂的問題.只不過標榜著發燒名目,許多新的LP也著實不便宜.
到底要怎麼買LP?
如果您對於要買什麼錄音有疑慮的話,那麼日本唱片藝術,企鵝三星戴花,
GRAMOPHONE 100等,都是可以參考的名單,因為縱使不見得完全滿意,但是這些錄音還是都有一定的水準,還是值得您細細品味.
&至於TAS,除非您是忠心的發燒迷,有頂級的音響設備,還有足夠資金,否則實在不建議您照單全收.因為一來,這些LP許多都已經被炒作至高價.但是如果您為了省錢,去買晚期的刻版,可能無法達到HP所聽到的音響效果,那麼反而失去買這些唱片的意義了.二來,這些音響性良好的錄音,有很多是缺乏音樂性的,淪 為空洞的音效追求,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最好您能對於想要買的錄音都已經瞭若指掌,才能迅速的看準下手,避免發生被他人搶走,或者買錯東西的怨嘆.
(我爱LP注:收集唱片,我想很多国内的朋友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包括我自己:一开始是见到唱片就收,不理版本、版次、录音如何,也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反正便宜就好;到了有一定的量,就开始注意想收一些精品;而当经济能力允许了,好唱片日渐增多时,就会后悔最初收了那么多不该收或可收可不收的唱片
了。这个阶段各人所需的时间长短各异,当然是越短越好了。)
買 心 癢 , 買 了 心 痛:D E C C A& S X L
如果您有上國外(主要是英國)LP網站的經驗,就會知道這些DECCA第一版LP的昂貴程度,更別提如果進口到國內可能要賣多少錢(國內目前也沒幾家店有勇氣去進這些東西,主要是怕嚇壞客人,賣不出去?!),所謂一分錢一分貨,DECCA的傑出錄音與優異的刻片品質,還有日本人的炒作,是造成這種結果的主因。
安塞美率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在DECCA的諸多錄音(目前CD難尋或者根本未曾發行),在音響圈的口耳相傳下,幾乎每一張都貴得不得了,堪稱「安賽美的奇蹟」!另外幾位較不具知名度的指揮家,例如馬格(Maag)、阿根塔(Argenta)等人,也可看做是音響派傳人,因為錄音稀少,價位更是不凡。我個
人一再推薦的DECCA仕女系列CD(現已大部分絕版或改版),是室內樂演奏錄音的精品,在LP市場更是當紅的搶手貨,像是維也納八重奏、羅斯托波維奇與
布列頓等,都惹人垂涎欲滴。另外一些傳奇演奏家的經典錄音,當然也不能例外,巴克豪斯、蒙都、老克萊巴等,都是行家眼明手快的目標。雖然昂貴,但全世界的
LP迷都在搶,手腳慢點兒,您就搶不到啦。
(我爱LP注:DECCA&SXL编号的唱片加起来大约有一千多张,但真正称得上昂贵的主要还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发烧唱片,以及一些各大榜单力捧的唱片和小提琴的唱片,其余90%左右
的唱片价钱都不算贵,所以不要以为头版宽标的唱片就一定很贵,花5-10镑左右的价钱已经可以买到许多ED1了,特别是歌剧的精选唱片,像我般没耐性听全套的买几张精选的听听算是十分超值。此外,我觉得造成现在部分DECCA唱片昂贵的真正原因,主要功臣是DECCA几个大名鼎鼎的录音师:威尔金森、詹士.洛等,要知道在模拟录音的黄金年代,欧洲的最优秀的一流指挥家、演奏家等大部分都属EMI旗下,EMI著名的制作人李格的风头一时无两,相比之下,DECCA旗下阵容要逊色得多了,别的不说就说小提琴家,EMI那边可是星光熠熠,大卫、科岗、米尔斯坦、梅纽恩等,而DECCA这边叫得出名字的就 只有里奇、坎波利两位,如果只买CD的朋友更可能连这2个名字也说不上来.大卫只客串了2张唱片,到七十年代又加入了郑京和。再看看国外网站上DECCA
唱片的目录,价格昂贵的唱片大多就是这两位仁兄操刀的录音,因此我觉得DECCA唱片最大的卖点就是优良的录音。)
一般來說,DECCA的唱片並不難區分。扣除其他重發的系列外,主要是SXL系列。這個系列除了又可依照編號分成早期的SXL-2000系列與較晚期的SXL-6000系列外,在商標的辨識上可簡單區分為大DECCA與小DECCA兩種。
一、大DECCA(WB)
這是DECCA最早期,最貴的版本。在黑色的標籤紙上,印著銀色的字樣。在12點鐘方向寫著「DECCA」幾個大字,相較於第二版為大,所以通稱(國內)為「大DECCA」。在此字樣之下,一條寫著「FULL FREQUENCY STEREOPHONIC
SOUND」的銀帶橫跨整個標籤紙,相較於第二版為寬,所以也通稱(國外)為「Wide Band」(WB)。
二、小DECCA(NB)
這是SXL系列的第二版。同樣是黑色的標籤紙上,印著銀色的字樣。在12點鐘方向的「DECCA」現在有一個長方形框住,幾個字母較第一版來得小,所以通稱為「小DECCA」。在此字樣之下,一條同樣寫著「FULL FREQUENCY STEREOPHONIC
SOUND」的銀帶,但未完全橫跨整個標籤紙,左右留有間隙,不論寬度,高度均較第一版來得窄,所以又通稱為「Narrow Band」(NB)。
大DECCA的商標約使用到1968-9年,或者是到SXL-6450左右,之後便改成了第二版的小DECCA。同樣一個錄音,大DECCA版總要比小 DECCA版貴上好幾倍,不過有些人認為,六○年代晚期的黑膠品質,要比六○年代初期更好,而且同樣都是在品質優良的英國廠生產的,所以認為小DECCA 其實還更值得買。到底要怎麼買就看您自己的荷包及看法了。
(我爱LP注:70年代后期DECCA已将唱片交由荷片压片了,所以DECCA70年代
出版的唱片中会有英国压片与荷兰压片同时存在,那个好些那个差些就见仁见智了,如美国有个唱片收藏家自己办的网页中,就认为DECCA、MERCURY的
荷兰压片要比早期的英、美压片要好。但市场上英国压片与荷兰压片价钱还是有差距的,有些相差还颇大的,如SXL6721郑京和拉的巴哈无伴奏,只有窄标 版,英国版的报价是100镑,而荷兰版则只有30镑。而DECCA也有德国版、法国版、澳洲版等,它们绝大部分的片质和价格与英国原版根本就不能相比,不
过由于编号、盘芯等与原版都有较大分别也不虞弄错。)
如果您是夠資格的LP蒐藏家,那麼應該了解,其實DECCA的商標不只是二分法那麼簡單,因為大DECCA還可以分成三種。在大DECCA的商標紙上的 10到12點鐘方向,沿著標籤紙外緣,如果印著「ORIGINAL RECORDING」的字樣,就是比較早期。如果印著「MADE IN
ENGLAND」字樣,那就是比較晚期。另外,在標籤紙上靠近外緣約三分之一處,如果刻有一圈明顯的溝槽(grooved),就是較早期;如果沒有,就是
較晚期。所以,在這樣的排列組合下,大DECCA又可以分成:
第一期(ED1):ORIGINAL RECORDING, grooved(注:包括SXL2XXX的全部,SXL6000至620X左右)第二期(ED2):MADE IN ENGLAND, grooved(注:至SXL6379为止)第三期(ED3):MADE IN ENGLAND, NO grooved(注:至SXL6450为止)
一些比較認真的國外LP網站會針對這方面加以註明,以區別價格(當然是越早期越貴,如果第一期是$100,那麼第二期大概$75,第三期約$50,小 DECCA則只要$20)。不過有些解說也是不清不楚,看的人更是一頭霧水。剛入門的人能了解自然最好,搞不清楚也罷,別當冤大頭就好。
(我爱 LP注:据近2年来在EBAY上的观察,我觉得DECCA头版唱片的价钱由于亚洲卖家的追逐在不断升高、而二版、三版的价钱反而下降不少。现在,如果第一
期是$100,那麼第二期大概$50,第三期約$30,所以花1-2镑买到一张DECCA宽标唱片,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
DECCA SXL系列的唱片我們將分成SXL-2000與SXL-6000兩個系列加以推薦。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收藏的唱片,但我也強調新鮮人不需要儘挑貴的第一版買,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而且要是買錯東西那可不得了。
SXL-2000系列,第一版均為WB,ED1,英國版
01. SXL-79/2190(4LPs)/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Backhaus)
02.SXL-2020/西班牙(Argenta)
03.SXL-2028/舒伯特:八重奏(Vienna Octet)
04.SXL-2087-90/莫札特:費加洛婚禮(E. Kleiber)
05.SXL-2092-93/柴可夫斯基:胡桃鉗(Ansermet)
06.SXL-2107-08/柴可夫斯基:天鵝湖(Ansermet)
07.SXL-2164/拉威爾:達芙尼與克羅伊(Monteux)
08.SXL-2214/莫札特:第27號鋼琴協奏曲(Backhaus)
09.SXL-2246/孟德爾頌:第三號交響曲(Maag)
10.SXL-2296/法雅:三角帽(Ansermet)
SXL-6000系列,除有註明外,第一版均為WB,英國版(但ED1, 2, 3則不確定,不過,至少到SXL-6200左右都還有ED1)
01.SXL-6023/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Curzon)
02.SXL-6027/聖桑:第三號交響曲(Ansermet)
03.SXL-6035/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Oistrakh)
04.SXL-6088/莫札特:交響協奏曲(Oistrakh)
05.SXL-6138/海頓:大提琴協奏曲(Rostropovich)
06.SXL-6263/浪漫的俄羅斯管弦樂(Solti)
07.SXL-6322/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Backhaus)
08.SXL-6426/舒伯特:阿貝鳩奈奏鳴曲(Rostropovich)
09.SXL-6505/布魯克納:第三號交響曲(Bohm),第一版:NB
10.SXL-6822/雷史畢基:羅馬節慶(Maazel),第一版:NB
古 典 音 樂 的 榮 光 :E M I& C O L U M B I A& S
和一般的EMI系列最不同的是,EMI
COLUMBIA SAX的第一版既沒有可愛的留聲機小狗及HIS MASTER'S VOICE字樣,也不是EMI的標準紅色。可是它卻不因此而價值降低,反而因為傑出的演奏陣容,高水準的刻片品質,以及短暫的生產時間(約
年)而更增蒐藏價值。目前市面上的二手價格自然也是首屈一指。
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因為有四大天王的傑出錄音才得以造就這個系列的不朽。這包括英國精神力量的象徵「克倫培勒」、正統德奧體系的古典帝王「卡拉揚」、法國的管弦
色彩大師「克路易坦」、以及來自CBS,同時代表美國及東歐之聲的「賽爾」。光是這四大天王在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的錄音,就足以讓您買得大失血,想要蒐藏的人可得先有個心理準備。
EMI COLUMBIA SAX生產時間雖短,但還是可就不同的商標分成三個時期:
一、blue and
COLUMBIA SAX系列中最早期,也是整個EMI唱片體系中最特別的商標。原因如前所說,所以看起來根本不像是EMI的東西。採用高貴的淡藍色的標籤紙,上面有一圈圈
的銀色線條,所以通稱blue and
silver。12點鐘方向有黑色的音符記號magic note及COLUMBIA字樣。
這珍貴獨特的blue
and silver標籤使用到SAX
2500為止,大約只出產了250種產品。(我爱LP注:按照一些英国唱片收藏家的说法,这个标签具体是到SAX2539为止,但其中 SAX2526,2532两个编号的唱片,首版是black and red)
第二版的標籤恢復成紅色,圖樣大致和之前所說的ASD系列中的半月狗一樣,只是將留聲機小狗變成音符記號,白色HIS MASTER'S VOICE字樣換成白色COLUMBIA字樣就是了。儘管是第二版,品質還是相當優越。
三、郵票COLUMBIA
商標如之前的郵票狗,將留聲機小狗變成黑白的音符記號magic note即是。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的第三版,價格自然比第一、二版便宜許多,不過反倒是不常見。
以下是一些珍貴的EMI COLUMBIA SAX唱片,光是想到就令人流口水。
01. SAX-2253 安可曲集(Oistrakh)
02. SAX-2269-72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 (Karajan)
03. SAX-2276-77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Klemperer)
04. SAX-2315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Oistrakh & Cluytens)
05. SAX-2316-17 唐尼采第:歌劇《拉美莫的露琪亞》 (Callas)
06. SAX-2347-48 華格納:序曲集(Klemperer)
07. SAX-2369-72 莫札特:歌劇《唐喬望尼》(Giulini)
08. SAX-2394 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Francois & Cluytens)
09. SAX-2411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Oistrakh & Klemperer)
10. SAX-2412-14 貝里尼:歌劇《諾瑪》(Callas)
11. SAX-2430-31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Klemperer)
12. SAX-2446-50 巴哈:馬太受難曲(Klemperer)
13. SAX-2451-5 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Klemperer)
14. SAX-2473-74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Klemperer)
15. SAX-2476-79 拉威爾:管弦樂曲全集(Cluytens)
16. SAX-2276-77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Klemperer)
17. SAX-2582 布魯克納:第六號交響曲(Klemperer)
18. SAX-5258 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Schwarzkopf & Szell)
19. SAX-5283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Szell)
20. SAX-5288-89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Klemperer)
(我爱LP注:来自俄国的几位小提琴天王巨星,大卫、科岗、米尔斯坦的唱片都出自这个SAX系列,极其昂贵,大部分都超过200英镑。)
套 裝 ㄝ 聽 卡 久 :D E C C A& B O X& S E
DECCA於1960年左右(比大DECCA開始發行時稍晚)開始發行以SET為編號的套(盒)裝唱片。其商標基本上均和DECCA SXL系列一樣分成大DECCA及小DECCA兩種,只是在顏色上由黑色變成了紫色。
這個系列的產品並不多,主要是以歌劇為主。不過也有很多歌劇未曾在此系列中發行過,例如Kleiber的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就發行在SXL系列。通常發行於SET系列的東西,少有會重複發行於SXL系列,所以不會產生買哪一版本好的問題。比較奇怪的是蕭提版的華格納《萊茵的黃金》兩邊都有發行,購者最好買SET系列,因為《指環》的其他三齣歌劇只有發行在此系列,蒐藏起來比較具一致性。
六○年代的晚期,DECCA又發行了幾套以SXL為編號的套裝唱片,主要是將先前單獨發行過的一些系列錄音加以彙整,以利愛樂者蒐藏。在商標上都是黑色的小DECCA,品質也俱屬一流,只可惜發行的種類太少了,真是令人遺憾。尤其重要的是巴克豪斯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共十張)。因為這些在SXL系列 (但可以找美國版LONDON的CS系列)發行的單張唱片並不完全,你如果要一張一張蒐藏,就算找到世界末日也找不齊!!!
在價格上,這些和SXL系列一樣高水準,一樣很早期的唱片,一樣是很不便宜!
01. SET-209~211 (3LPs)/威爾第:《奧泰羅》(Karajan)
02. SET-242~246, 292~297, 312~316,
382~384(19LPs)/華格納:《指環》(Solti)
03. SET-410/ 411(2LPs)/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Britten)
04. SET-479~481(3LPs)/莫札特:《魔笛》(Solti)
05. SET-514~517(4LPs)/穆索斯基:《鮑利斯郭多諾夫》(Karajan)
06. SET-534/ 535(2LPs)/馬勒:第八號交響曲(Solti)
07. SET-561~563(3LPs)/普契尼:《杜蘭朵》(Mehta)
08. SET-584~586(3LPs)/普契尼:《蝴蝶夫人》(Karajan)
09. SXLA-6452(10LPs)/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Backhaus)
10. SXLD-6515(7LPs)/德佛札克:交響曲全集(Kertesz)
(我爱LP注:SET系列里面很多抵食夹大件的东西,如上面提到的著名的《指环》全集,一般120镑左右就可以买到头版唱片;TAS榜单上还有上面的第5、7、和老卡指挥的《波希米亚人》,也是20镑左右可以卖到的好东西。)
不 凋 謝 的 鬱 金 香:D G
DG雖然歷史悠久,寶藏無數,可是在唱片的商標上卻非常簡單(不包括MONO時期)。以二分法分成:大花版和小花版即可。
(我爱LP注:DG公司
的唱片还有产地的问题,早期除了德国版外,还有英国版、法国版,英国版的封面和德国版较难分辨,主要是英国版封面的编号字体较细,盘芯则有表明产地,而法
国版的封面字样和德国版区别则比较明显,稍微注意都可以看得出来;价钱方面,英国版和德国版相差不算大,声音也可以听得出有区别;而法国版的价钱与德国版就相差较大了,不值钱且乏人问津。此外,到了70年代中后期还有意大利版、墨西哥版甚至阿根廷版,封面与德国版完全一样,但价钱也相差很大,如米尔斯坦的那套巴哈无伴奏小提琴唱片,德国版一般都要600元以上,意大利版300元就可以了。所以买后期的小花版一定要看清楚盘芯印的产地。)
不過在說DG的商標之前,得先來說說DG的錄音。傳統印象中DG的錄音和其他幾家古典大廠比較起來應該算是較不入流的,可是一旦您接觸了DG的LP,不管是大花版或小花版,您會發現雖然和一些頂尖的錄音相比有點差距,但整體來說也都還是相當不錯的。許多錄音拿來當音響調教亦無不可,比起重發的CD在錄音上是好很多的,愛樂者絕對可以耳目一新。
大花版(Tulips)
鮮黃色的商標,外圍有一圈藍白相間的鬱金香。十二點鐘方向有一大花冠,公司名稱為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DGG)。大花版的商標約發行至1968-9年左右,所以恰好在這幾年發行的錄音,都容易令人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大花版。
(我爱LP注:收藏家们一般认为:德国版DGG编号1XXXXX的唱片,都有大花版发行,但应该会有例外,如139 044
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我就从未见过有德国版的大花版,但英国版就有;同样,编号为2530112的阿格丽姬,柴可夫斯基第一钢协,英国版也有大花版发
行但较不常见,前段时间EBAY上出现一张,本打算买张回来对比一下,但最后时刻被韩国人以差不多20镑抢走,甚为可惜!)
一樣是黃色商標,但外圍的鬱金香簡化成一圈白圈。上方的花冠標縮小(但較複雜),公司名稱也簡化為:Deutsche Grammophon(DG)。
(我爱LP注:其实小花版也有早期和后期之分,这点可以从唱片的重量及盘芯分辨出来,特别是70年代初期的小花版片质较厚,声音也较厚一些。但一般EBAY上的卖家都不会特别说明,价钱也没什么区别。还有,DG公司有多个系列的再版唱片,较常见的如签名系列,大师系列等,声音差别倒不大,价钱也很便宜,就是没 有什么收藏价值.)
DG的唱片在蒐藏上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封面多變!姑且不論往後再發行的其他系列,光是採用同樣的編號、商標,就可以看到好幾種封面,尤其是大花版時代的東西。例如知名的穆拉汶斯基指揮列寧格勒愛樂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號交響曲的大花版就至少曾出現過三種封面。一種是藍綠色的底寫上
TCHAIKOVSKY及曲目幾個大字,一種是以柴氏的肖像為封面,另一種則是一系列村姑畫像(SPEAKERS
CORNER重刻版就是以此重發)。那一種好看?要買哪一種?就看個人觀點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DG唱片封面的黃色大標籤的中下方,不是有一個註明錄音為STEREO的小方格嗎,在一些最早期的大花版中,這方格是紅色的,稱之為
logo,之後才變成黃色。所以一些唱片不僅要看LP是否為Tulips(大花版),還要看看封面是否為red logo。如果你夠挑剔的話。
(我爱LP注:一般认为,德国版DGG编号从139XXX开始的唱片,就没有red logo了。而有red
logo的大花版盘芯与一般大花版也是有明显区别的,red
logo的大花版盘芯外圈的那行小字一般是用德文,而一般大花版盘芯外圈的那行小字会有英文印着“MADE IN
GERMANY”,价钱当然会有区别,相差大的唱片会有20%-30%甚至以上。)
另外,德國SPEAKERS
CORNER公司發行的一系列重刻片,由於在唱片封面,編號,及裡面的商標(採用小花版商標)上均和原版唱片相同,所以小花版唱片難以辨別是原版或重刻
片。倒是大花版因為商標不同,可以由內標清楚分辨(也就是說重刻片沒有大花版啦)。所以如果不想買到重刻片的人,可以從唱片的新舊程度及價格來判斷,要不
然您就直接問老闆吧!至於其和原版間音效何者較佳,就有待您自己去評斷了。
DG一向是古典音樂的重鎮,名盤如林自不迨言。以下依照商標分成兩類,推薦一些堪稱非常重要(但不是最貴)的幾張唱片(不包括歌劇及套裝唱片)。另外,有一些比較冷門的DG唱片,由於珍希程度或其他原因,所以價格可能更甚以下這些名盤,待資料完全再另行介紹。
01.138 076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Richter)
02.138 657, 138 658, 138 659 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號交響曲(Mravinsky)
03.138 672 鋼琴小品集(Argerich)
04.138 714 貝多芬:浪漫曲(Oistrakh)
05.138 755 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Fournier)
06.138 999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Schneiderhan)
07.139 044 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Rostropovich)
08.139 270 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Szeryng)
09.139 349 普羅高菲夫&拉威爾:鋼琴協奏曲(Argerich)
10.139 362 歐福:布蘭詩歌(Jochum)
(我爱LP注:DGG大花版唱片中,上面所提到著名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號交響曲、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及傅尼埃的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Red logo版本,现在的价钱我觉得还比较合理,大约50-70美金左右就有交易,但谢林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在亚洲买家的追捧之下,近年来的价钱不段上升,大花版结标价常达500美金以上,小花的后期版也超过100美金了;另外,傅尼埃与古尔达合作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以及傅尼埃拉的一些奏鸣曲小品、施
内德涵、费拉斯、里奇等拉的一些小提琴奏鸣曲和小品,还有Argerich的小品集等,因为较稀有的缘故,价格惊人。至于其他的许多唱片,如非什么著名的
录音,价格是十分便宜的,就算是Red
logo版本,一般10美金左右就OK了。)
01.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Bohm)
02. 德布西:印象(Michlangeli)
03.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Pollini)
04.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Gilels)
05. 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Gilels)
06. 蕭邦:練習曲(Pollini)
07. 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Milstein)
08. 德佛札克:第九號交響曲(Kubelik)
09.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C. Kleiber)
10.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C. Kleiber)
(我爱LP注:小花版从70年代开始发行,基本上集中了DG公司的许多著名录音,价格相宜,大可放心购买;而DG公司大约从1980年左右也有相当多的唱片开始采用数码录音,除极个别之外,录音的品质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抗拒数码录音的朋友会错失不少精品。到80年代中后期,可能因为有了CD的出现,LP的发行量减少,一些弦乐类的唱片如大提琴家麦斯基、小提琴家克莱默与阿格丽姬合奏的唱片,都被抄到70、80美金,还有,据说代表着DG公司数码录音典范的伯恩斯坦马勒交响曲唱片,每张都贵得让人难以下手。)
裝 ㄝ 嘛 賣 卡 俗 :E M I& B O X& S E
EMI出版的套裝(盒裝)唱片要算是所有唱片公司中最豐富的了。EMI的套裝唱片是以SLS為編號,所以也稱為SLS系列。這些套裝唱片有著最重要的三項優點,對愛樂者來說,實在不能不多看幾眼:
一、蒐藏方便。單張單張買總是不如一次買一整盒來得方便,而且有些東西也只有在這個系列中才有,想買單張的恐怕很難。例如:肯培的理查.史特勞斯管弦樂曲全集。想想看,要是買單張的買了半天,卻總剩一張找不到,那會有多嘔。
二、比起許多原來EMI第一版的唱片便宜許多。例如:克倫培勒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如果要買齊單張發行第一版的EMI COLUMBIA
SAX系列,大概至少得花好幾萬台幣,但是買套裝的SLS系列,可能幾千塊不到就解決了。
三、品質無庸置疑。這些套裝唱片在版本上多為各期的郵票狗商標,壓片品質也仍保持著相當水準。而且這些二手的套裝唱片通常都保存得很好,甚至完好如新(因為一大套,前人大概也沒聽過幾回),有意購買者大可放心出手。
以下是值得推薦的一些套裝(但這裡沒有列上Melodiya在EMI發行的東西)。
01. SLS-788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Klemperer)
02. SLS-799 西貝流士:交響曲全集(Barbirolli)
03. SLS-822 佛漢威廉士:交響曲全集(Boult)
04. SLS-828 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Oistrakh)
05. SLS-834柴可夫斯基:《胡桃鉗》(Previn)
06. SLS-861,880,894 理查史特勞斯:管弦樂曲全集(Kempe)
07. SLS-893 德布西:管弦樂曲全集(Martinon)
08. SLS-5009 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Boult)
09. SLS-5042 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Du Pre)
10. SLS-5082 佛漢威廉士:合唱音樂全集(etc)
(我爱LP注:Melodiya在EMI發行的唱片中,有两大套唱片是非常值得拥有的,一是康德拉辛指挥的萧斯塔科维契交响曲全集,二是鲍罗丁四重奏的萧斯塔
科维契弦乐四重奏全集;SLS系列中还有艾尔加的合唱作品“CARATACUS”、普列文指挥的《胡桃夹子》、《图伦奈拉交响曲》和佛漢威廉士的九首交响曲也入选TAS榜单,也是价钱不贵值得拥有的好东西。)
隻 眼 睛 的 傳 奇 : C B S
CBS向來主要是靠著幾位傑出的演奏家支持著的,包括華爾特、顧爾德、伯恩斯坦、塞爾、卡薩爾斯、史坦、塞爾金、卡薩都許、霍洛維茲、奧曼第等等。不過,隨著這些大師的與世長辭,或者轉換到其他公司,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CBS的聲勢也就隨風而去,一去不復返了(這和RCA一樣,所以兩者也有著相同的命 運)。而且更慘的是,進入八○年代被SONY併購後,連以往使用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標記(就是所謂的眼睛)也已經不復存在,真的變成了記憶中的一則傳奇。
CBS早期和EMI根本是同一家公司的關係,以及和PHILIPS的合作關係,使得您可以在EMI COLUMBIA系列中找到許多塞爾的早期錄音,也可以在PHILIPS中找到許多華爾特等大師的錄音。像是華爾特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的經典,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你可以選擇CBS MS 6012的六眼版,或PHILIPS 835 501 AY的HI-FI STEREO版。至於何者音效為佳?那就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CBS的古典LP在市場上算是比較便宜的。除了少數幾個發行,就算一些最早期的六眼版應該也都是千元有找(但CBS的爵士樂LP可沒這麼便宜),算是相當划算的投資。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唱片的保存狀況。之前已經說過,美國人總是比較粗枝大葉,所以要找到狀況良好的CBS、RCA、MERCURY,總是需要花 比較多的精神。
CBS唱片有一個和RCA一樣的問題,就是很多錄音都同時發行STEREO與MONO版,編號雖然不同,但封面大致一樣,所以初入門者很容易就搞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看編號(封面及唱片標籤上都要看),MS xxxx者為STEREO,ML
xxxx者為MONO。
撇開MONO,數位時代,及後來重發的系列(例如郵報版)而言,CBS的LP可以簡單分成三種:
一、六眼版
這是CBS發行於年(大約)的第一版立體聲唱片。在 3點鐘及9點鐘方向各有三個眼睛標誌,故稱之為六眼。標籤是灰色底,而眼睛則是黑底白線。不過麻煩的是MONO版一樣也有著六眼,也一樣是灰黑色。除了編號不同外,在標籤上的不同的是:
STEREO版 12點鐘方向:黑白色雙箭頭符號,寫著白色STEREO及FIDELITY字樣。6點鐘方向:黑底白字COLUMBIA字樣
MONO版 12點鐘方向:灰底白字COLUMBIA字樣。6點鐘方向:一個小白圈,內寫著白色的LP字樣。
二、兩眼版
大約發行於年的第二版立體聲唱片。在 3點鐘及9點鐘方向各只有一個眼睛標誌,故稱之為兩眼。標籤是灰色底,而眼睛則是灰底白線。兩眼版一樣也有著MONO版,除了編號不同外,在標籤上的不同 則是,6點鐘方向的白色或黑色STEREO或MONO字樣。
三、無眼版
進入七○年代之後標籤變已經沒有大而顯眼的眼睛標誌了,故稱之。標籤底色為帶有黃色的灰色,外圍有一圈橙黃色的COLUMBIA字樣及小眼睛標誌。
CBS的唱片最值得收藏的,當然要算是華爾特晚年和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的一系列錄音。不僅詮釋深獲樂迷喜愛,錄音也常榮登發燒榜。這些東西主要包括了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德佛札克第八、第九、馬勒第一、第二、莫札特等等。因為華爾特在1962年就離世了,所以理論上來說,這些錄音應該都有發行六眼版的唱片。
顧爾德的一系列巴哈當然也是收藏重點。但錄音時間橫跨多年,除了少部分為六眼版發行外,則多為兩眼及無眼的版本。霍洛維茲在CBS的錄音雖然不多,不過也是得獎無數,就錄音時間來看,應該也都是兩眼版以後的發行。比較要注意的是,霍洛維茲向來以演奏小曲子知名,所以原版LP和CD上重新整理的曲目有很大的 不同,千萬別漏了眼。
伯恩斯坦算是CBS最重要的藝人,發行的唱片非常多,六眼、兩眼、無眼的唱片都有。值得收藏的像是蕭士塔高維奇、蓋西文、柯普蘭、貝多芬等等,還有那一套
馬勒交響曲全集也是不容錯過的好東西。塞爾是CBS另一個重要藝人,不過很多塞爾早期的錄音,你可能要到EMI COLUMBIA去找比較好找,像是舒曼、海頓、理察.史特勞斯等。
其餘像是奧曼第、卡薩都許是CBS較早期的藝人,唱片發行多為六眼版。而塞爾金、卡薩爾斯則是中期以後的藝人,唱片發行則多為兩眼版以後的事。史坦長期在
CBS發展,所以各時期的唱片也都發行的相當不少。另外,還有一些合作時間較短的藝人,也在CBS留下了很值得珍藏的佳作,像歐伊斯特拉夫、西格提、法蘭西斯卡提等人的錄音,都是樂迷不可錯過的東西。
(我爱LP注:在市场上时常会见到英国版、德国版、法国版的CBS唱片,相信绝大部分都是70年代左右才开始发行,价格和美国版有较大差距,封面与盘芯也和美国版有明显区别,较容易分辨。)
尋 困 難 的 大 師 經 典 :PHILIPS HI-FI STEREO
PHILIPS向來不以發燒級的錄音聞名(因為TAS榜上一張PHILIPS的東西也沒有,其他類似的發燒榜上也是寥寥可數)。可是在演奏家的陣容及詮釋的水準上卻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流,是真真正正以音樂取勝的品牌。
PHILIPS的歷史和其他古典大廠比較起來並不算悠久,2001年才以發行50張經典錄音慶祝它50歲的生日。可是在唱片標籤、編號、封面、產地及發行
年代的複雜程度上,卻可堪稱及各家之大成,尤其是立體聲早期的東西,更經常是變換莫測。而且因為缺乏有效整理的資料,研究起來更是麻煩。
早期的PHILIPS和CBS因為有合作關係,所以有一些錄音可以在兩邊都找得到。這雖然有助於樂迷蒐藏上的方便,但真要研究起來,實在是更增複雜性。像是李希特1958年2月25日在Sofia的經典演出: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你就可以選擇PHILIPS系統的ABL 3314,或者是CBS系統的ML
5600(均為mono)。
撇開一些不確定及單聲道錄音的東西不談。PHILIPS最值錢的東西要算是在錄音黃金年代(大約從1958到1964年)間發行的一些經典的立體聲唱片了。這是在唱片及封面上有一個弧形的HI-FI
STEREO字樣的系列(也包括一些來自CBS的錄音),編號有的是SABL,有的是SAL,或者是835-xxx
AY,甚至有兩種編號或其他編號。所以要買這些PHILIPS的早期唱片,最好從錄音及標籤著手,別去管那可怕的編號了。
有著HI-FI STEREO標籤的PHILIPS唱片並不多(發行時間很短),能夠好好保存至今天的更少,所以更增它的價值。傳奇性的演奏,加上傳奇性的標籤,價格自然居高不下。以下是最值得優先注意的一些唱片。
01.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全集(Grumiaux)
02.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Oistrakh
03.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Rostropovich & Richter)
04.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Monteux)
05.德布西:《聖塞巴斯丁的殉難》(Monteux)
06.李斯特:第1、2號鋼琴協奏曲(Richter
& Kondrashin)
07.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Grumiaux
& Colin Davis)
08.莫札特:第20、24號鋼琴協奏曲(Haskil
& Markevitch)
09.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集(Grumiaux
10.華格納:歌劇《帕西法爾》(Knappertsbusch)
國 人 在 紐 約 :L O N D O N& C S
和留聲機小狗的情形一樣,當英國的笛卡想要前往新大陸發展時,赫然發現,原來在美國已經有人註冊了DECCA的商標,所以笛卡不得已好改成以LONDON為名發行CS系列唱片。
LONDON CS系列唱片有兩個和DECCA
SXL系列明顯不同的地方。
一、唱片封面完全不同
很難說到底LONDON CS和DECCA
SXL的唱片封面哪一種比較好看,各有勝敗吧。我們不知道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反正,就是完全不一樣!喜歡看封面購買的消費者不可不察,或許也可以看自己喜歡哪一種封面就買哪一版吧。
二、商標完全不同
相較於大DECCA及小DECCA,LONDON
CS系列唱片也可以分成大LONDON及小LONDON。大LONDON和大DECCA極為相似,把幾個大寫的DECCA字樣換成LONDON,再把商標紙顏色由黑色換成紅色就是了。
小LONDON就和小DECCA差別較大了。除了以LONDON取代DECCA字樣,外框由長方形變成梯形外,在Narrow Band中的一大串字樣也簡化成「STEREOPHONIC」。另外,在商標紙的顏色上也由黑色轉為紅色(但也有黑色的小LONDON)。
除此之外,LONDON CS系列唱片尚有幾項必須特別說明。
一、其實不管是大小LONDON,也都是在DECCA的英國廠壓片的,所以品質上並不較DECCA為差。有些人以為DECCA版聲音較佳,有人則持相反意見,實在難以一較高下。
二、相較於DECCA
SXL的高價,LONDON
CS可以說是便宜了許多。一些經典級的錄音,LONDON版更是只有DECCA版的好幾分之一價格。在品質無庸置疑的情形下,其實這是很划算的蒐藏系列。
三、大LONDON在年間發行的唱片,具有淡藍色的封底,也就是一般所謂的「blue-back」,也是許多蒐藏家心目中的寶藏。而且,大LONDON沒有和大DECCA一樣複雜的ED1、2、3的問題,買起來方便許多。
(我爱LP注:有唱片收藏家说这个蓝色封背的大LONDON版本是发行到1964年,之后就没有了,但他也没说清楚,是否没有了蓝色封背后,就连大LONDON也没有了?这一直是我未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盼能解答之。)
LONDON CS系列中有些DECCA
SXL未曾發行的錄音(但有可能發行在其他稍晚的系列),是這個系列中特別值得推薦的東西。以下這些就是。
01. CS-6024/德布西:海(Ansermet)
02. CS-6030/布拉姆斯:序曲集(Knappertsbusch)
03. CS-6059/普羅高菲夫: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Ricci & Ansermet)
04. CS-6060/海頓:鋼琴奏鳴曲(Backhaus)
05. CS-6083/德佛札克:第七號交響曲(Kubelik)
06. CS-6126/鮑羅定:第二、三號交響曲(Ansermet)
07. CS-6181/舒曼:鋼琴協奏曲(Backhaus)
08. CS-6185/德利伯:芭蕾舞曲(Ansermet)
09. CS-6371/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Curzon)
10. CSA-2205/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Knappertsbusch)
(我爱LP注:大LONDON中有不少是没有在DECCA的SXL系列发行,但“CS-6059/普羅高菲夫: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这张TAS还是选了较 后期发行的DECCA版,而他们同是DECCA的压片,大LONDON的版本肯定是早期的压片,这真是件奇怪的事情。
LONDON 还有一种盘芯的情况是以上没有提到,在60年代末发行的唱片中,有一种盘芯中间打横的标志是比大LONDON要窄,但比小LONDON要宽而且带有深沟的,最近有见到国外卖家称之为“MID BAND”,那个时候英国DECCA是在发行“WB的ED2、ED3”,我手头上有几张,和英国版DECCA同期的唱片刻号对比一下,居然完全相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著 T A S 起 舞 的M E R C U R Y
八○年代是TAS的全盛時期,那時在HP(TAS的主編)的超級榜單(The
Super Disc List)中,MERCURY的東西簡直是成群結隊的出現,所以不僅MERCURY的原版唱片貴得不得了,連PHILIPS重發的CD也是引發一陣風潮。 但隨著進入九○年代,TAS光芒漸漸褪色,而且HP也不再對MERCURY情有獨鍾,MERCURY的LP不再那麼高不可攀,CD則幾乎都從目錄上絕跡
了,僅存擺在唱片行的角落中的,也是佈滿了灰塵而乏人問津。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啊!
不管現在如何,MERCURY究竟在錄音史上有過輝煌的一頁,相較於RCA的LIVING
STEREO,MERCURY的系列則稱為「LIVING
PRESENCE」。兩方在錄音上的成績,堪稱一時瑜亮。只不過和傑出的錄音比較起來,演譯水準及陣容則明顯不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它們會逐漸走入歷史的原因。
MERCURY的商標就和PHILIPS一樣複雜多變,而且還有好幾個國家的版本問題,深究起來實在太複雜,可能嚇跑剛入門者。我們在這裡將之簡化為兩種
最主要的美國版。最早期的版本,商標是深棕色(dark
maroon),12點鐘方向有MERCURY及STEREO字樣,6點鐘方向有LIVING
PRESENCE及HIGH
FIDELITY字樣,還有一個桂冠人頭圖樣。這個商標使用從SR90001至SR90265為止。第二版則改為較淺的棕色,12點鐘方向變成橢圓形的 MERCURY商標,6點鐘方向維持原有字樣(但字體較小),但沒有桂冠人頭圖樣。
(我爱LP注:早期水星唱片的版次,我认为是应该分成三种版次的,第一版如薛伟文所述,盘芯是深棕色,第二版则盘芯是浅棕色,其余不变,第三版盘芯颜色和第二版差不多一样,12點鐘方向變成橢圓形的MERCURY商 標,6點鐘方向維持原有字樣(但字體較小),但沒有桂冠人頭圖樣。另一种区别的方法是看盘芯的刻号,早期水星唱片头版的刻号一般是FR-X,第二版就变成 RFR-X,但比较混乱的是有个别唱片头版的刻号也是用RFR-X的,这个可能是出现在编号SR-90300以后。)
MERCURY的唱片最重要的就是錄音,所以千萬別買到MONO版。不幸的是,和RCA的狀況一樣,MONO版和STEREO版封面一樣,所以很容易搞錯。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商標中是否有STEREO字樣,尤其是早期版更需如此。不過,因為幾個STEREO大字標示得很清楚,所以應該還不難辨別,只要您記得。
還有一個重點,MERCURY最早期的一些唱片封面,不僅正面是彩色,連背面也是彩色的,故稱之為Color
Back(CB)。品質甚佳,是蒐藏家眼中的珍品。不久之後,封面的背面就變成黑白的了。
以下是MERCURY唱片中,在詮釋及錄音方面均特別傑出的幾張唱片。
01. SR3-9016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tarker)
02. SR3-9017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等(Szeryng & Issersdedt)
03. SR-90018 柴德維克:交響素描(Hanson)
04. SR-90054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Dorati)
05. SR-90199 雷史畢基:古代舞曲(Dorati)
06. SR-90226 史特拉汶斯基:火鳥(Dorati)
07. SR-90247 法國序曲集(Paray)
08. SR-90254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Paray)
09. SR-90266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Janis & Menges)
10. SR-90283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Janis & Dorati)
(我爱LP注:水星的唱片中,比较昂贵的是史达克、西盖缔、谢林三位大提琴、小提琴家的唱片,还有几张被TAS选入榜单的如“HIFI西班牙”等。需要注意的
是水星的压片质量很不稳定,背景噪音也比较大,不少看起来光亮如新的唱片播放起来时仍然会有轻微背景噪音。还有,如果只听CD的话,我觉得是没有办法全面 领略到水星的优秀录音的,主要是LP中独有的那种活生感.)
然 就 是 美 : P H I L I P S
PHILIPS雖然不以發燒音響著稱,不過錄音效果實在非常自然,完全沒有火氣,特別的舒適耐聽,尤其是一些室內樂的錄音。所以說它是「自然就是美」。
過了短暫的HI-FI
STEREO標籤時代後,PHILIPS便開始比較有規則性的採用矩陣式的式樣了。這是指在標籤中央由銀線或白線框起來的一個矩陣方格,上面標註著錄音方式:STEREO或DIGITAL、唱片的型式:33又1/3轉、唱片的產地:荷蘭,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或其他(但不包括美國,因為美國版的
PHILIPS唱片有著完全不同的標籤及封面)、唱片面數:第一面或第二面,等等……。
&因為在編號及標籤上已經比較有規則可循了,所以我們可以把這段時間發行的PHILIPS唱片依照年代(這是大略性的分法)分為五個時期:
唱片編號:雖然不像過去那麼混亂,仍然處於渾沌時期,不過主要是
AY系列。標籤底色:暗紅色(maroon,像MERCURY早期一樣的栗子色)。字樣及線條顏色:銀色。
矩陣右上角的標示:雙圈(這是自立體聲唱片發明以來,用以代表立體聲的通用標誌,是兩個交錯的圓圈,以和單聲道的倒三角形標誌區別。在DG的唱片上也經常可以看到)。
年唱片編號:主要是 6500 xxx 系列。標籤底色:紅色。字樣及線條顏色:銀色。矩陣右上角的標示:雙圈。
年(早期)唱片編號:是 9500 xxx 系列最早期發行的很少一部份。標籤底色:紅色。字樣及線條顏色:銀色。矩陣右上角的標示:雙圈。
年(中期)唱片編號:也是 9500 xxx 系列接下來的少部分發行。標籤底色:紅色。字樣及線條顏色:銀色。
矩陣右上角的標示:單圈。(此時,這兩個的圓圈,已經不再是交錯的了,而是左邊的疊在右邊的圓圈之上,所以只看得到一個完整的園圈及一個半圓,故此稱之)。
年(晚期)唱片編號: 9500 xxx 系列的大部分發行。標籤底色:紅色。字樣及線條顏色:白色。矩陣右上角的標示:單圈。
過了這段時期後,就已經進入了DIGITAL時代了。在數位時代早期,仍沿用最後一種矩陣標籤,不過不久後編號及標籤就又都改變了。以下是PHILIPS各個時期比較值得重視的發行,如果您想要收藏的是第一版的唱片的話,那麼可就得好好研究一下標籤了。
01.華格納:歌劇《指環》(Bohm)
02.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Quartetto
03.貝多芬:鋼琴三重奏集(Beaux Arts
04.莫札特:第34號交響曲等(Szell)
05.德布西、拉威爾:弦樂四重奏(Quartetto Italiano)
01.馬勒:交響曲全集(Haitink)
02.海頓:鋼琴三重奏全集(Beaux Arts
Trio)(錄音年代橫跨)
03.舒伯特:鋼琴奏鳴曲集(Brendel)
04.莫札特:鋼琴協奏曲集(Brendel
& Marriner)
05.白遼士:歌劇《特洛伊人》(Colin
01.海頓:倫敦交響曲集(Colin
02.舒伯特:小提琴奏鳴曲(Grumiaux
& Crossley)
03.佛瑞:小提琴奏鳴曲(Grumiaux
04.蕭邦:夜曲(Arrau)
05.德布西:管弦樂曲集(Haitink)
(我爱LP注:我觉得PHILIPS的唱片,从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这十年时间,可以说是一个“黄金十年”,这段时间的制作甚至比“HI
FI STEREO”时代的还有好,而且片质也较好,碟面噪音极低而且耐播放。
再补充一个产地的问题:如前文所述,PHILIPS的产地甚多,在国际市场上,荷兰版与英国版的价钱相当,其余产地的一般价钱相差颇大,EBAY上负责任的卖家都会注明唱片的产地。而英国版与荷兰版在音效上也各有支持者,普通来说,英国版的中频较为厚润,柔和,动态及活生感稍差,听交响乐等大堆头的东西会吃亏一点,而荷兰版的中高频就较为通透和生动,比较全面。其余法国版、意大利版在中高频方面都各有特色;而个人认为德国版则较差,各方面都和荷兰版有较大的差距。
而如何辨别这些不同的唱片产地呢?其实很简单,从封面上看,除了法国版的封面设计较独特容易之外,主要还是要看盘芯,PHILIPS唱片的盘芯上一般都会用英文印上产地的,如果找不到,而盘芯的字体也较平常见到的要细小的话,那就90%以上会是英国版了。)
被音效淹沒的老大師:DECCA LXT
DECCA向來以傑出的錄音聞名,所以很多老一輩的大師的單聲道錄音,相較之下,就很容易被忽略了。就算是CD發行中著名的HISTORIC系列,也大多為音效絕佳的立體聲錄音。
DECCA LXT是DECCA主要的MONO系列。早期標籤是橘黃色的底,加上金色的字(字體有點不夠明顯),所以通稱為orange/ gold。12點鐘方向有大大的DECCA字樣(這是專指英國版而言,其他產地則圖案略有不同,但底色均為橘黃色)。晚期則改為銀色的字(還是一樣不清
楚),稱為orange/
在編號上LXT 2xxx是原始的發行,LXT 5xxx則是稍晚或是針對一些早期唱片的重新發行。說實話,LXT系列的東西不算少。可是許多東西都沒有發行過CD,所以如果不仔細研究,很容易就走寶
了。愛樂者,尤其是喜歡老錄音的人,很值得在這個系列中多花些時間。
另外,在購買時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立體聲的錄音同時也同時發行單聲道的版本於此系列中,像是安賽美等。不用說,這些錄音當然是立體聲版的比較值錢(而且相距甚遠),買的時候可不要看到便宜就匆忙出手。
以下是一些比較重要的DECCA MONO唱片:
etc./貝多芬:鋼琴奏鳴曲(Backhaus)
02. LXT , 2839 etc./貝多芬:鋼琴協奏曲(Backhaus, Bohm, Krauss)
03. LXT , ,
2872/貝多芬:第三、五、六、七號交響曲(E.Kleiber)
04. LXT 2646-50/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Knappertsbusch)
05. LXT 2721-22/馬勒:大地之歌(Walter, Ferrier)
06. LXT 2723/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Backhaus, Schuricht)
07. LXT 2954-57/理察史特勞斯:玫瑰騎士(E. Kleiber)
08. LXT 5065-66/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Knappertsbusch)
09. LXT 5255-56/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Knappertsbusch)
10. LXT 5394/布拉姆斯:序曲集(Knappertsbusch)
醉 「金」 迷:E M I& C O L U M B I A& 3
EMI另一個重要的MONO品牌當然就是屬於COLUMBIA系統的33CX。在標籤上,紫色的底,加上金色的字,看起來貴氣十足,一般稱為BLUE/ GOLD(相較於此,ALP系列的第一版稱為RED/ GOLD)。除了中間大大的COLUMBIA LONG PLAYING MICROGROOVE字體,及12點鐘方向小小的MAGIC NOTE音符記號外,沒有什麼圖案,所以33CX系列看起來氣勢上較ALP系列來得沒那麼富麗堂皇。這個標籤和後來COLUMBIA立體聲時期的SAX系 列的三種標籤(請參考EMI COLUMBIA
SAX的說明),長得一點也不像,所以很好辨認,不至於搞不清楚是單聲道或者是立體聲的錄音。
這個系列的優點是平均價格沒有ALP那麼高貴,買起來也不至於手軟。像是布萊恩與卡拉揚知名的莫札特法國號協奏曲,儘管演奏是那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
LP上聽起來更是動人),又是第一版發行,但價格上非常平易近人,目前市價大約新台幣五百有找。而克倫培勒1955年的《英雄》,被許多愛樂者喻為最傑出的版本,也是差不多這種行情。所以如果您到國外的網站上去購買,大可放心,別以為是瑕疵品才賣那麼便宜而不敢下手。當然,也有些東西的價格不是這麼廉宜,像是李帕第或季雪金的一些錄音就貴得很。
我們不必刻意去區分,到底哪些錄音?哪些藝人?是屬於HMV或COLUMBIA系統。只要記得您想要的錄音,再去搜尋就可以了,因為基本上兩個系統的發行是不會重複的(但是後來重發的系列就很難說了)。但是如果能稍微了解一下也是有利無害,至少在網站上密密麻麻的資料中,找起來會快一點。
33CX系列的發行也相當多,以下是一些最有名的錄音:
01. 33CX 1032/蕭邦:圓舞曲(Lipatti)
02. 33CX 1058~60/貝里尼:歌劇《夢遊女》(Callas)
03. 33CX 1094~95/普契尼:歌劇《托斯卡》(Callas)
04. 33CX , , 1304
etc./德布西:鋼琴曲集(Gieseking)
05. 33CX 1140/莫札特:法國號協奏曲(Brain)
06. 33CX 1321/莫札特:藝術歌曲集(Schwarzkopf)
07. 33CX 1324~26/威爾第:歌劇《弄臣》(Callas)
08. 33CX 1346/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Klemperer, 1955)
09. 33CX 1350~52/拉威爾:鋼琴曲集(Gieseking)
10. 33CX 1499~00/貝桑松最後演奏會(Lipatti)
方 位 的 立 體 聲:E M I& C A P I T A L
EMI的古典音樂唱片,主要可以分成四個體系:英國的HMV (HIS MASTER VOICE) ASD及SAN、COLUMBIA SAX、美國的ANGEL、CAPITAL。雖然英美體系會交互發行,但比較獨特的就是CAPITAL的系統。
CAPITAL其實比較著名的是它的爵士樂及流行樂。在古典樂方面值得我們注意的,屈指可數,有音效派指揮大師史托考夫斯基、早逝的小提琴家拉賓,及俄國小提琴大師密爾斯坦。另外,也有一些來自其他體系的錄音,我們就不重複說明了。
&在唱片標籤方面可以分成兩種,不過均為黑色底,加上一圈彩虹外圈。
一是圓形的DFS (FULL DIMENSIONAL SOUND)標誌。位於標籤的9點鐘方向。
另一則是橢圓形的CAPITAL標誌。早期位於標籤的9點鐘方向,晚期則位於標籤的12點鐘方向。
比較值得注意的唱片如下,但是有些東西並不好找,價錢也不便宜。
01. 巴哈:管弦樂改編曲(Stokowski)
02. 蕭士塔高維奇:第11號交響曲(Stokowski)
03. 歐福:布蘭詩歌(Stokowski)
04. 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Milstein)
05. 葛拉茲諾夫、德佛札克:小提琴協奏曲(Milstein)
06. 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Milstein)
07. 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Rabin)
08. 帕格尼尼:隨想曲(Rabin)
09. 小提琴安可曲集(Rabin)
(我爱LP注:小弟听现场的小提琴音乐会不多,但觉得CAPITOL唱片的小提琴录音是最接近现场的,其中包括不少单声道的录音.而翻录的CD完全找不到这种感觉,所以,为什么拉賓\米爾斯坦的LP会抄得这么贵,想想也不无道理.)
門 的 英 國 音 樂 : L y r i t a
和Mercury一樣,Lyrita也是靠TAS才維持著一定的聲名,不過近來也已經大不如前了。說它冷門是因為英國音樂的風格都太過接近以及這些作曲家
較為人不知所致。倒不是說英國音樂難聽,嚴格來說還很好聽呢。在Lyrita為數不多的大約一兩百來張中,全部清一色是英國作曲家的東西(老闆還真是愛國啊!),所以如果要買Lyrita的唱片,認識作曲家就變成了比認識標籤還更重要的事。
Lyrita的唱片沒什麼標籤上的選擇問題,只有一個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壓片是交由DECCA所負責,一般來說品質也比較受到推崇(價錢也比較貴)。晚期由NIMBUS刻製的東西,一樣還是有很不錯的水準。或許您可以不用堅持這點,但你還是可以由LP上靠近標籤的外圍上找到蛛絲馬跡,有ZLY編號的是DECCA刻製的,而有NIMBUS字樣的當然是NIMBUS的產品。
Lyrita的唱片因為老闆的堅持(堅持LP的聲音比CD好多了,所以一直不想轉錄成CD),直到很晚期才發行了很少一部份的CD,所以有很多東西,您還是只有LP可以買,這可以算是LP迷最大的福音了。Lyrita曾經上TAS榜的唱片不少,以下是比較值得注意的。
01. SRCS 033 Bliss:弦樂音樂(Rignold)
02. SRCS 034 霍爾斯特:詩篇組曲(Imogen Holst,霍爾斯特的女兒)
03. SRCS 035 Bax:第六號交響曲(Del Mar)
04. SRCS 070 Morearn:G小調交響曲(Boult)
05. SRCS 073 Bridge:弦樂組曲(Boult)
06. SRCS 092 Finzi:豎笛協奏曲(Katin & Handley)
07. SRCS 108 Alwyn:豎琴協奏曲(Ellis & Alwyn)
08. SRCS 109 阿諾:蘇格蘭舞曲(Arnold)
09. SRCS 112 Finzi:大提琴協奏曲(馬友友 & Handly)
10. SRCS 124 Lloyd:第五號交響曲(Downes)
(我爱LP注: Lyrita的唱片中,有2张唱片不能不提一下;一是编号SRCS 109 的阿諾蘇格蘭舞曲,被TAS选为最佳12张古典唱片之首,音效极佳,价钱昂贵,EBAY上虽经常出现,但每次都争个不亦乐乎,基本都在100美金以上。二是编号SRCS 112
Finzi的大提琴協奏曲,由马友友演绎,这也是马友友所灌录的第一张唱片,1977年发行。看看封面上马友友的照片,真是土得可以,可是当时有谁料到这
个毛头小子会有今日的成就?)
狗 + 小 天 使 :E M I& H M V& S A
SAN系列發行的幾乎全部都是聲樂曲,包括歌劇、神劇、宗教音樂、合唱音樂等等。平均來說,比起HMV ASD或COLUMBIA SAX的第一版,這個系列要便宜點。比起套裝的SLS系列,這又要貴一點。
這些錄音很多也同時發行於SLS的套裝或其他系列,不過,這些在SAN的發行應該才算真正的第一版。儘管較SLS系列貴,但憑著第一版的珍貴,以及較為精緻美麗的外盒,還是比較值得收藏。
通常來說,EMI的標籤有小狗(英國體系),就沒有小天使(美國體系)。有小天使,就沒有小狗。唯獨這個系列會同時出現小狗與小天使(另外,ALP系列中也有一個小小的小天使),一般稱為「HMV(小狗)ANGEL(小天使)series」。
這個系列的標籤在國內市場上並不常見。實際上也有點複雜,而且還可以分成兩種體系。更麻煩的是,這些分類在市場上還有其他說法,很容易看得一頭霧水。不過,不管如何,White Angel(含Red Angel)版是這個系列中最早期,也最貴的東西。
小天使(早期,只發行到約SAN 200左右):
White Angel:金色底,12點鐘方向除了HIS
MASTER VOICE字樣外,還有一個橢圓形白色的留聲機小狗圖案。6點鐘方向還有一個白色小天使圖案。另外,還有一種小狗和小天使都是紅色的標籤(Red Angel),因為稀有,特別珍貴。
Gold Angel:和White
Angel基本上都一樣,只是小狗和小天使都改為黃色。
小狗(晚期):
Gold Dog:和第一版的郵票狗一樣,不過底色改為金色,郵票兩邊的線條則由Angel Series字樣取代。郵票的上方還多了一個小天使圖案。
Yellow Dog:和Gold
Dog基本上都一樣,只是標籤底色由金色改為黃色。也有人簡稱為Yellow。
這個系列中有一些無可取代的好錄音,以下這些就是:
01. SAN 101~02/雷哈爾:歌劇《風流寡婦》(Schwarzkopf)
02. SAN 103~06/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Bohm)
03. SAN 107/佛瑞:安魂曲(Cluytens)
04. SAN 121~25/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Kempe)
05. SAN 133~34/威爾第:安魂曲(Giulini)
06. SAN 137~39/莫札特:歌劇《魔笛》(Klemperer)
07. SAN 140~42/比才:歌劇《卡門》(Callas)
08. SAN 159~61/普契尼:歌劇《杜蘭朵》(Nilsson)
09. SAN 165~66/貝多芬:莊嚴彌撒(Klemperer)
10. SAN 179/馬勒:《大地之歌》(Klemperer)
11. SAN 195~97/巴哈:b小調彌撒(Klemperer)
12. SAN 207~09/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Nilsson)
13. SAN 215~17/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納索斯島的阿利雅德》(Kempe)
14. SAN 218/馬勒:少年魔號(Szell)
15. SAN 292~96/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Karajan)
ARCHIV是DG的副屬品牌,專門以出版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音樂為職志。在六○年代,雖然不算獨樹一幟,但也算得上是重要的品牌。不過隨著古樂派的興
盛,各種標榜古樂演奏的廠家及錄音紛紛出籠,ARCHIV的地位就顯得不是那麼鮮明了。這個問題也可以從DG年復一年的古典目錄中得見一班。
ARCHIV的立體聲唱片和DG一樣,可以大略簡化成兩種銀色底標籤:
早期(相當於大花版):
12點鐘方向有藍色字樣ARCHIV
production。
晚期(相當於小花版):
12點鐘方向的字樣一樣為藍色ARCHIV
production,再加上藍色DG小花版的花冠。
另外,除了傅尼葉的經典錄音: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外(第一版有錢也很難買到),ARCHIV的唱片應該都不貴,對喜歡的人是一大福音。
最值得重視的ARCHIV唱片包括:早期
01.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Fouriner)
02. 巴哈:b小調彌撒(K.
03. 巴哈:馬太受難曲(K.
04. 巴哈:音樂的奉獻(K.
05. 巴哈:管絃樂組曲(K.
Richter) 晚期
01. 韓德爾:水上音樂(Pinnock)
02. 韓德爾:彌賽亞(Pinnock)
03. 海頓:彌撒曲(Pinnock)
04. 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Pinnock)
05. 韋瓦第:四季(Pinnock)
(我爱LP注:ARCHIV的唱片最难找的就是Fouriner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了,头版唱片已被抄到500多美金,实在难以下手。另外编号为198166的是一张中世纪舞曲唱片被选入TAS榜,音乐也十分好听。)
M O N O 唱 片 的 皇 冠 :E M I& H M V& A L
在1958年立體聲唱片(立體聲的錄音則開始於1955年)出現之前,LP當然都還是在單聲道的階段。整體來說,如果一個錄音同時有發行立體聲及單聲道版本,則單聲道版本在價格上都較立體聲版本便宜甚多。但是如果是一些1955年之前的錄音,在只有單聲道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價格就不是這麼便宜了,尤其是一
些經典錄音。
翻開GRAMOPHONE 100專刊,你會發現,EMI MONO時期的錄音竟然佔了五分之一強。除了可能帶有一點愛國主義外,EMI
MONO時期的錄音經典無數,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個時候的英國版EMI唱片主要分成兩個體系:HMV ALP(包括BLP、CLP)及COLUMBIA
33CX,不論錄音詮釋、唱片品質、封面設計,都是很棒的發行。但以整體水準及目前市價來看,HMV ALP無疑地更勝一籌,堪稱是MONO唱片中最值錢的古董。
HMV ALP唱片的標籤,大致如立體聲時期的HMV
ASD第二版:半月狗一樣(請參考之前的介紹),只不過字體改為金色。紅色的底,加上金色的字,還有一個大大的留聲機小狗標誌,看起來就很富麗堂皇的樣子。當然它的價值也的確不負如此金碧輝煌的形象。ALP系列還有德國(WALP)及法國(FALP)等地的發行,唱片封面和英國版不同,標籤則大同小異。
不過這不在這裡的介紹範圍內。
以下這些經典錄音,大部分價錢都非常貴,和立體聲的大DECCA或COLUMBIA
SAX唱片有得比。如果買到的話,應該把它當成人類的文化資產一樣愛護。另外還有很多很值得珍藏的ALP唱片,不過因查無編號,所以暫時不列入名單之內。
01. ALP 1030~35/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Furtwangler)
02. ALP 1041/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Furtwangler)
03. ALP 1060/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Furtwangler)
04. ALP , , 1900/貝多芬:第27-32號鋼琴奏鳴曲(Solomon)
05. ALP 1104/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De Vito)
06. ALP 1130~32/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Furtwangler)
07. ALP 1286~87/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Furtwangler)
08. ALP 1394~97/馬斯奈:歌劇《曼儂》(Monteux)
09. ALP 1409~10/普契尼:歌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踢球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