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已知下图所示辐射4电路元件件A中,当i=5sin100t A时,u=10cos100t

判断题 1、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它们都是矢量。 2、电路中所标的电压、电流方向一般都是参考方向。 3、当p>0时为吸收功率,表示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如负载)的速率;当p<0时为输出功率,表示向外界提供电能的速率(如电源)。 4、
用电流表测量直流电流时,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表示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为从电流表的负极流向正极,说明电流表正负极接反了,有可能损坏仪表。 5、
电容元件具有储存电场能量的作用,电感元件具有储存磁场能量的作用。 6、
电容元件具有“通交隔直”的作用,即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的作用。 7、
电路有n个结点,则独立的KCL方程数为n个;而独立的KVL方程数为电路的平面网孔数。 8、
随着外接负载电阻的减小,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将减小,输出电流将增大。 9、
网孔电流法中,自阻是指本网孔中所有支路上连接的电阻之和,其值恒为正;互阻是相邻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上的电阻之和,其值恒为负。 10、网孔电流法实际上是列写KCL方程的过程,而结点电压法是列写KVL方程的过程。 11、当负载电阻R等于电源内阻R0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12、当电路中不存在独立电源时,受控源的控制量为零,受控源不能向电路提供电能。 13、电流表可以采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扩大量程。 14、节点电位实际上就是电位。 15、基尔霍夫定律有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两种。 16、网孔电流法的依据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结点电压法的依据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7、只含有一种储能元件的电路称为一阶动态电路。 18、初始值是电路换路后最初瞬间的数值,用0+表示。 19、换路过程和过渡过程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20、动态电路中只含动态元件,不含有电阻R。 21、换路是引发电路产生过渡过程的根本原因。 22、τ是反映电路过渡过程持续时间长短的物理量,τ越大,过渡过程越长,变化越快。 23、零输入响应的特点是:随着过渡过程的结束,电路中各个物理量的数值都将趋向于0。 24、如果正弦波的频率是50Hz,则其周期为0.02s,角频率是314rad/s。 25、正弦信号中频率越高,角频率越大。 26、正弦量的相位和初相位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无关。 27、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运算。 28、电感元件两端的交流电压不变,降低频率,则通过它的电流将增大。 29、电容元件两端的交流电压不变,提高频率,则通过它的电流将减小。
30、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 31、有功功率反映了元件实际消耗电能的最大速度。而无功功率反映了元件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规模。 32、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同相位,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相量滞后电流相量90o,而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相量超前电流相量90o。 33、电路中L > C呈感性,L < C呈容性。 34、复数阻抗Z是相量。 35、功率因数cosψ的数值一定大于1。 36、RLC串联电路的有功功率等于电阻R上的有功功率。 37、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38、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39、理想情况下,串联谐振时,电阻上的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压;并联谐振时,流过电阻的电流大小等于电源流出的电流。 40、两个线圈中,若一个线圈的互感电压大,说明在另一个线圈上的电流一定大。 41、在对称三相发电机中,三个电动势之和等于1。 42、负载Y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线电流与相电流对应相等。 43、 Y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源,相电压的有效值是线电压的有效值的3倍,相电压的相位超前线电压的相位30o。 44、为保证三相电路正常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在三相四线制中,规定中线上不允许安装熔断器或开关。 45、对称三相电路中,负载三角形连接,线电流的有效值是相电流的有效值的3倍,线电流的相位超前相电流的相位30o。 46、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与相电压对应相等。 47、线性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叫谐波分析法,它的依据是叠加定理。 48、基波的频率等于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率。 49、若基波的角频率为100rad/s,则五次谐波的角频率为500ad/s。 50、将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形进行叠加,其结果为非正弦波。 51、任何非正弦信号都可以用傅立叶级数表示。 52、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 53、电容元件具有“通交隔直”的作用,即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的作用。 54 为保证三相四线制电路正常工作,中线上可以安装熔断器或开关。
55、动态电路中只含动态元件,不含有电阻R。
56、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57、当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58、叠加原理既适用于线性电路,同时又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59、时间常数?是电压uc(t)衰减到初始值Uo的36.8%所需的时间。 60、电路中某元件上的电压降随参考电位点选择的不同而相应改变。 61、一阶电路的换路定则可用公式表示为:iL(0?)?iL(0?),iC(0?)?iC(0?)。
62、在电路中,通过理想电容元件的电流相位比其电压相位超前?/2。 63、磁阻(Rm)的值正比于磁路的长度(L),反比于磁导率(μ)和材料的横截面积(S),可表示为:Rm=L/μS 。 64、变压器的变压比为2:1,若原边加入4ν的直流电压时,副边输出的电压为2ν。
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2、电路中A点的电位就是A点与
之间的电压。 3、某元件的电压,电流如图所示: 已知:u=-20v,i=-4A.则该元件
功率,其值为
。 若u=-20v,i=4A,则该元件
功率,其值为
4、电流表应与待测电路
,内阻应尽可能的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路
,内阻应尽可能的
。 5、填写下列单位换算关系:
μH 6、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约束方程为:
7、图示电路中i=
。 (3个结点,只能列两个KCL方程,还可以列写一个KVL方程)
8、图示电路中: Uab =
。 (先求15?电流--5?电流--Uab--R)
9、电路如图所示:电流I=
10、电路如图所示:Ubc=
。 (U1=-10V -- 受控电流源-0.5A -- 列写KVL方程)。
11、将万用表面板上符号的意义填入以下的空格:“V~”表示
,“V-”表示
, “?×10”表示
,“mA~”表示
,“?”表示
,面板下面有两个插孔“+”表示
,“-”表示
。 12、图示电路的VCR方程为:
。 (用戴维宁定理或基尔霍夫定律)
13、求图示(a、b)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 (用Y―Δ变换的方法)
14、图示电路中电压U1=
15、求图示(a、b)电路的输入电阻Rab。Rab=
16、利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其适用条件是:
。 17、叠加原理是指在
电路中,当电路中同时有若干个独立电源作用时,电路中任一处电流或电压响应等于
单独作用时在该处产生的响应的
。 18、应用叠加原理时,电压源置零的含义是指
;电流源置零的含义是指
。 19、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是一个
串联模型,或者是
并联模型。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是一个
模型。 20、受控源反映电路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可以分为
四种。 21、当动态电路发生换路时,电容元件的
不可突变,电感元件的
不可突变。 22、外加激励为零(没有电源对电路施加能量),仅由动态元件初始储能作用而在电路中产生的电流、电压的过程称为电路的
响应。 23、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
,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24、换路前电容和电感元件没有储能,则在换路后瞬间Uc(0+)=0,iL(0+)=0,电路的这种情况称为
25、一个零初始状态的电路在换路后受到(直流)激励作用而产生的响应称为电路的
响应。 26、非零初始状态的一阶动态电路受到(直流)激励作用而在电路中产生的响应称为电路的
。 27、线性动态电路的全响应是
响应之和,也可以说是
分量的叠加。 28、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 29、已知i=10Sin(100t + 30°)A,则Im=
。 30、两个相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等于两正弦量的
之差,且与
无关。 31、已知u1(t)= 102sin(10t)V,u2(t)= -52cos(10t + 90°)V,则u1对u2的相位差为
,此时称这两个正弦信号的相位关系是
。 32、正弦量u(t)=102sin(314t - 60°)的有效值相量为
。 33、在交流电路中,频率越高,感抗越
。 34、如图所示,A1、A2、A3的读数为10A,则A的读数为
。 35、如图所示,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30V和60V,则V的读数为
36、RC串联电路,UR = Uc = 10V,则电源电压U =
V ,功率因数为
。 37、RLC串联电路,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如果阻抗角Ψ>0,则电路呈
。如果阻抗角Ψ< 0,则电路呈
。 38、已知uL = 2202sin(1000t + 60°)V,L = 0.1H,则XL=
?。 39、RLC串联电路,当ω=ωo(谐振频率)=
时电路发生谐振,此时电路呈
。 40、由RL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已知L=1H,C=1?,R=9?,则谐振频率fo=
41、已知两线圈L1=12mH,L2=3mH,若K = 0.04,则M =
H;若两线圈为完全耦合,则M =
。 42、两个互感线圈L1=10H,L2=8H,M=1H,则顺向串联时等效电感为
,反向串联时的等效电感为
。 43、两个互感线圈,L1=0.1H,L2=0.2H,M=0.1H,将其同名端并联后,其等效电感为
,将其异名端并联后,其等效电感为
。 44、对称三相发电机的三个绕组在空间位置上相差
度。 45、当三相对称电源作星形连接时,若Uu=2202sin(314t-30°)V,则其他两个的相电压分别为
。 46、对称三相电源作星形连接,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则相电压有效值为
;若作三角形连接,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则相电压有效值为
。 47、三相负载的每一相负载阻抗都为Z=(3+j4)?,若作星形连接时,相电流IA=10?0?A,则线电流IAB=
A,相电压UAN'=
V,线电压UAB=
V;若作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IAB=10?0?A,则线电流IA=
A,相电压UAB=
V,线电压为
V。 48、非正弦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
,用数学中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模拟试卷-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模拟试卷-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A卷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每空5分,共15分) 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4分)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4
图6 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 。(10分)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US?100?00V,求负载R上电压有效值U 。(10分) 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15分) ? 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1) 求输入阻抗Zi; (2) 求I1。? 图8
图9 A卷答案一、填空:(每题5分,共15分) 1、-60W 2、-1.5A 3、115V二、选择题:(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要求有计算过程。)
I=6A三、Uab=60V (10分) 四、U=8.01V
(10分)五、(a) 36Ω; (b) 12Ω; (c) -6Ω。(每题5分,共15分) 六、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共10分) 解:uc(0+)=5V
(2分)uc(∞)=10V (2分) τ=RC=10s (2分)uc(t)=10-5e-0.1tV (4分) 七、(共10分)解:(1)Zi=2Ω (5分)
(2) I1=4∠0A
(5分) B卷 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 A、u=ωLi
C、u=jωLi
D、u=Ldi/dt 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 。A、Leq=L1+L2+2M
B、Leq=L1+L2-2M
C、Leq=L1L2-M2
D、 Leq=L1L2-M2
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A、电阻性质
B、电感性质
C、电容性质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 。。3、已知i=10cos(100t-30)A,u=5sin(100t-60)A,则 i、u的相位差为
u。4、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
元件。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
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10分) 四、电路见图4,R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L的电流。(10分) 五、电路如图5,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六、(10分)电路如图6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求(1) 输入阻抗Zi(2) 求I1、I2、I3。 七、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15分)??? 图7? 七、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8,已知n=1:10,US?100?00V,求负载R上电压有效值U2 。(10分) 图8 C卷三、 在图3所示电路中,己知R1 = R2 = 2Ω,R3 = 4Ω,R4= R5=3Ω,US1=6.4V,试用网孔分析法求各支路电流。
(15分)图3四、电路如图4所示,试列出节点方程。 (10分) 图4五、电路如 图5所示,求戴维南等效电路。(10分) 图5 六、电路见图6。(25分)1、求电路中标明各量的初始值。(8分) 2、求电路中标明各量的稳态值。(8分)3、若图5电路中电感用短路替代,其它均不变,用三要素法求uc(t)。(9分) 图6 七、 一个绝缘良好的电容器C1=10?F,接到u=2202sin314tV交流电源上,求该电容的容抗和流过它的电流,并画出相量图,另有一只C2=5?F的电容器,接在同一电源上,试比较它们容抗和电流的大小?(10分)八、 已知US?60?0?V,求图7示电路中的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15分)? 图7
九、电路如图3所示。求戴维南等效电路(15分)。图3 十、电路见图4(a),uc(0)=10V,us波形图7(b),R=2Ω,C=1F,
求i(t),t≥0(15分)图4十一、电路如图5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求
(10分)求(1) 求输入阻抗Zi; (2) 求I?1。
图5? 十二、 已知US?100?0V,求图6示电路中的U2。(10分)?图6十三、 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为230V,负载每相Z=12+j16Ω,求⑴ 星形联接时线电流及吸收的总功率。(10分) ⑵
三角形联接时的线电流及吸收的总功率。(10分)十四、求图7所示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10分) 图7 D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在答题纸上写清小题号及正确答案序号) 1、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1)。(1)A.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B.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C. 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2、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 (2),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3)。 (2) A.
D. 理想电压源(3) A.
D. 理想电流源 3、直流电路中,(4)。(4)A 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B 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0C 感抗和容抗均为0
D 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 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5)。(5)A 负载串联电感
B 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 5、正弦电压 u(t)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6)A.U?U??u
6、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7)。(7)A 逆时针旋转90o
顺时针旋转90o
C逆时针旋转60o
D 逆时针旋转60o 7、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8)。(8)A.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B.相电压是线电压的??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C.线电压是相电压的2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D.相电压是线电压的2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8、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源(9)(9)A. 吸收120W功率
B. 吸收0功率
C.产生120W功率
D. 无法计算图160? 9、电路如图2所示,Rab = (10)。(10)A. 100Ω
D.200Ω10、如图3所示,已知电容的电压uC(t)=2e V, 则电流i(t)为 (11) ,在t =0s时,电容贮能为
(12) 。(11) A. 4e A
(12)A. 0.J
D. 8Jttttt is-
+图3图411、已知图4中电流表A1、A2、A3读数均为10A,则电流Is为(13)。 (13)A.10A
D.40A13、图5 所示串联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14),互感元件的耦合系数为(15)。 (14)A.48.8rad/s
B. 41.52rad/s
C.20.8 rad/s
D.24.4 rad/s (15)A.0.2
D.0.1二、简算题(每题5分,共计30分,要求有求解步骤) 1、电路如图6所示,电流I。2、电路如图7所示,试求Ix。3、对称三相电路,角形联接负载阻抗Z=6+ j 8W, Y形联接电源相电压为220V,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有效值,以及三相负载总功率。 4、电路8如图,试求电压U2。 1′图9?2′5、如图9所示双口网络的Z参数矩阵。6、某负载阻抗Z=2+j2?,与is(t)?52cos2tA的电流源相联,试求电源提供给该网络的视在功率、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电路如图10所示,试求电流I。 图10L 4H 2、如图11所示电路,开关在a处电路已达稳态,在t = 0 时开关由a处合向b处,试求t ? 0电流iL (t)。3、电路相量模型如图12所示,试求I、I1、I2,并分别画出电流相量图。???j2??I2?图121? -j? 1A图13 4、电路如图13所示,开关S 在t = 0 时由a投向b,且开关S 在a时已处于稳态,试求t≥0时i(t)。E卷一、 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1A2)2A1?4)4A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isc等于(
)1)1A2)6V3)3A4)-1A3、图示电路中电压 u等于(
2)-4V3)6V
4)-6V?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等于() 1)3V
4)9V5、图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功率P等于(
) 1)3W2)4W
4)12W1?2?6V2?3V1?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RL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4)12W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1)2Ω 2)4Ω
3)6Ω 4)-2Ω5:1RL4?ab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uc(0?)等于(
) 1)2V2V3)4V
4)0V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uc(?)等于(
)+1)2V2)4V
3)6V4)8V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1)2S2)3S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i(t)等于()1)5e?2tA2)5e?0.5tA3)5(1?e?2t) A4)5(1?e?0.5t)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u(t)的振幅等于() 1)1V
4)20V13、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u(t)的初相等于()1)36.9? 2)?36.9?3)?53.1?6Vuc-2?1F5A1H1Husuus(t)?cos(2t)V3?usuus(t)?5cos(2t)V 4)53.1? 14、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1)(3+j4) ?2)(0.33-j0.25) +? 3)(1.92+j1.44) ? _j4?4)(0.12+j0.16) ?15、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等于() a1)(0.5+j0.5) S
2)(1+j1) S ?j1?3)(1-j1) S4)(0.5-j0.5) S j2?b 3?a16、图示单口网络的功率因素为() 1)0.8
0.25F3)-0.6 4)0.6 b 17、图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平均功率P等于() 1)12.5W
us(t)?102cos(2t)V18、图示电路中负载获得的最大平均功率等于()1)2.5W
2)5W3)10W
4)20W usus(t)?10cos(3t)V 19、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感为()a1)1H
2)2H 3)3.5H
4)4Hb1H 20、图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为() 1)0.01 2)13)104)100二、 选择填空题1、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是_______方程。1)两类约束
3)KVL2、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1)电阻
3)独立源 3、5F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_______1) u?5i
3)u?0.2q 4、端口特性为??3i?4的二端电路元件是_______元件 1)电感
3)电阻 5、10?电阻和0.2F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____ 1)1S
3)2S6、1?电阻和2H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_______ 1)uL(0?)e?2t
2)uL(0?)e?0.5t
3)uL(0?)(1?e?2t)1F7、4?电阻、1H电感和1F电容串联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属于_______情况。 1)过阻尼
3)临界阻尼8、RLC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IR?3A,IL?1A,IC?5A则总电流为_______A。 1)8
3)49、L1?10H,L2?6H,M?2H的耦合电感在次级开路时,初级的等效电感为_______H。 1)10
3)1610、电流源isc(t)?8costA与电阻Ro?2?并联单口网络向外传输的最大平均功率为_______W。 1)4
3)16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8V.5i 2、计算图示电路的电压u1和u21A 3、计算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4、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闭合开关,求t?0的电容电压uc(t)6V3A 5、图示电路中电流iL(t)?2cos(2t)A,求稳态电流i(t)。1Fus 四、计算题1、用网孔分析法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i1和i2。1?44A 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已知us(t)?2cos(10t)V,求电流i1(t)和i2(t)。US0.1F2? A卷答案一、填空:(每题5分,共15分) 1、-60W 2、-1.5A 3、115V二、选择题:(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要求有计算过程。)
I=6A三、Uab=60V (10分) 四、U=8.01V
(10分)五、(a) 36Ω; (b) 12Ω; (c) -6Ω。(每题5分,共15分) 六、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共10分) 解:uc(0+)=5V
(2分)uc(∞)=10V (2分) τ=RC=10s (2分)uc(t)=10-5e-0.1tV (4分) 七、(共10分)解:(1)Zi=2Ω (5分)
(2) I1=4∠0A
(5分)B卷答案一、选择题:(20分)1、C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15W 2、1A3、120°
超前 4、电感5、UL=1.732UP
IL=IP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10分)
解:Ia(1+1)-Ic=-10Ib(2+2)-2Ic=10-2Ic=-2
解得:Ic=-2A
∴I=Ib=1A四、电路如图4,R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L的电流。(10分) 解:uoc=10-5=5(V)
R0=10ΩI=1/4=0.25(A)五、电路如图5,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解:uc(0+)=5Vuc(∞)=10V τ=RC=10suc(t)=10-5e-0.1tV
六、(10分) 解:(1)Zi=2Ω(2) I1=4∠0A,
I2 =3-j1=3.16∠-18.40A,
I3= 1+j1=1.41∠450A 七、(15分) (a) Rab=6Ω;
(b) 2V(a点正),2Ω; (b) 4V(a点正),3Ω 八、
(10分) 解:U2=8.01VC卷答案三、(共15分)分) (11I1 = 1A, I2 = 0.6A, I3 = 0.4A
(每问5分) 四、(每个方程5分,共10分)(1R?1R)v11?v2?is12R1 (?1R?g?(1?1m)v1R)v2??is1R13五、(共10分)UOC??0.267V
(5分);R0?UI??0.53?
(5分) 六、(共25分)1. UC(0+)=0,
iL(0+)=5A,
i1(0+)=-3Ai2(0+)=2A
(每个初始值为2分) 2.Uc(∞)=2V,
iL(∞)=5A,
i1(∞)=-5A,i2(∞)=0
(每个稳态值为2分)3.三要素为:uc(0+)=0
uc(∞)=2V
τ=RC=1×1=1Suc(t)=2(1-e-t)V,t≥0
(9分) 七、(每问2.5分,共10分)X0C1?318.47?, I1?0.69?900A, XC2?636.9?, I2?0.345?90A八、(每问5分,共15分)0.0137W , 0 , 0.56W九、(15分)
Uoc=0 (8分);
Ro=7Ω (7分) 十、(15分)1.零输入响应:τ=RC=2×1=2S
(5分)uc’=10e-t/2 U(t),
i’(t)=c(duc’/dt)=-5e-t/2U(t) 2. 零状态响应:
uc”=5(1-e-(t-2)/2 )U(t-2)
i”(t)=2.5e-(t-2)/2 U(t-2)3. 完全响应: i(t)=i’(t)+i”(t)= -5e-t/2U(t)+ 2.5e-(t-2)/2 U(t-2) A 十一、(共15分)解:(1)Zi=2Ω (10分)
(2) I1=4∠0A
(5分) 十二、 8.01V
(10分)十三、(每问5分,共20分)⑴
6.6A,1590W
⑵ 20A,4760W 十四、(每问2.5分,共10分)?R?j1?j1?Z????C?C?????j1?Cj????L?1?? ?C?????D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A
(5)D (6)B
(10)A5分)((11)C
(15)A 二、简算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电路如图6所示,电流I。解:列KCL方程 I1?I?20
(2分)列KVL方程 5I1?20I?50
(2分) 解得: I??2A
(1分) 2、电路如图7所示,试求Ix。解:求出Ix所在支路之外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uoc?63?18??18?6V
(2分) 3?63?63?63?6Req???4?
(2分)3?63?6Ix?Uoc6??0.25A
(1分)Req?204?203、对称三相电路,角形联接负载阻抗Z=6+ j 8W, Y形联接电源相电压为220V,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有效值,以及三相负载总功率。 解: 相电流有效值IP?Ul??38A
(2分)22|Z|6?8线电流有效值Il?3IP?66A 三相负载总功率P?3UlIlcos?Z?3??66?4、电路8如图,试求电压U2。 解:Zi?n2ZL?U1???66?822?2kW
(2分)1?50?0.5? (2分) 1021?0.5?10?0??3.33?0?V(2分) 1?0.5?1?U2?U1?10?3.33?0??33.3?0?V(1分)n5、如图9所示双口网络的Z参数矩阵。 解:电流电压相量参考方向如图。列KVL方程:2I1?2(I1?I2)?U1
(1分) 2I2?2(I1?I2)?U2
(1分) ?????????+??U1- 1′图92 +U2-?′整理得:U1?4I1?2I2
(1分)U2?2I1?4I2
(1分)???????42?所以
Z????24?(1分)6、某负载阻抗Z=2+j2?,与is(t)?52cos2tA的电流源相联,试求电源提供给该网络的视在功率、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2U?|Z|Is?22?22?5?102V??arctg()?45? 解:Is?5A2视在功率S?UIs?2?5?2V?A
(1分) 有功功率P?UIscos??2?5cos(45?)?50W
(1分) 无功功率Q?UIssin??2?5sin(45?)?50var
(1分) 功率因数??cos??cos(45?)?0.707
(1分)~复功率S?P?jQ?(50?j50)V?A
(1分)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电路如图10所示,试求电流I。 解:设网孔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列写标准化网孔电流方程:?I1?1??5I?(5?5?30)I?30I?30123(6分) ????20I1?30I2?(20?30)I3??5解得:I2= 2A、I3=0.5A
(2分)所以:I?I2?I3?1.5A
(2分)I1I2I3图102、如图11所示电路,开关在a处电路已达稳态,在t = 0 时开关由a处合向b处,试求t ? 0电流iL (t)。 解:求初始值iL(0+)。LiL(0+) = iL(0-) = 1 A
(1分)4H求换路后电感之外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图11.1所示。i1?2i1?0?i1?0
uoc?2V(2分)外施激励法求Req如图11.2所示。1?1? KCL:i1?2i1?i?0 KVL:i?i1?u 解得:u?u4i
34Req??(2分)3原电路等效电路如图11.3所示。时间常数:?= L / Req = 3s
(1分) 稳态值:iL(?)?uoc?1.5A
(2分) Reqt1?t3?3依据“三要素法”公式得:iL(t)?iL(?)?[iL(0?)?iL(?)]e??1.5?0.5e????A,t?0(2分)3、电路相量模型如图12所示,试求I、I1、I2,并分别画出电压相量图和电流相量图。解:Z1?(1?j)(1?j)?1?(1?j)?(1?j)?j2??Z?1?j2?Z1?2?j2?22?45? USI??252??45?A
(2分)Z??I2?图12I2??1? -j? ?1?jI1?I?25??90?A
(1分)(1?j)?(1?j)?I2??1?jI?25?0?A
(2分)(1?j)?(1?j)?U? 相量图如图12.1所示。(1分)I4、电路如图13所示,开关S 在t = 0 时由a投向b,且开关S 在a时已处于稳态,试求t≥0时i(t)。解:相应的s 域电路模型如图13.1所示。(2分)I(s)?s?71s?7??2
(3分)10ss?7s?10s?7?s1A图13 I(s)?K1K?2
(1分) s?5s?2K1?(s?5)I(s)s??5?K2?(s?2)I(s)s??2??s?72??
(1分)s?2s??53s?75?
(1分)s?5s??231s25I(s)?3?3s?5s?225i(t)?L?1[I(s)]?(?e?5t?e?2t)?(t)V(2分)33图13.1E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4)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3)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V 1、由网孔方程6i?4?0.5i?8求得i?1A,u?8?2i?102、由叠加定理求得u1?(4?2?2)?8V,u2?(4?4?2)?2V。u?3V,R0?4?,pmax?W?0.5625W3、oc4?44、uc(0?)??6V,uc(?)?6V,?32?2suc(t)?(6?12e?0.5t)V
(t?0)??I??I??(1?j2?1)A??1AILC5、,
i(t)?2cos(2t)A ?j1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i1?2i2?6???2i1?6i2?3i3?101、?i?43?i1?2A,i2??1A,i3?4A2、Zi?(3?j3?j4)??(4?j4)? 2?j2??I
116A?22??45?A4?j4?i(t)?4cos(10t?45)A
1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设已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