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咨询下2017年考的2017执业药师通过名单证几时发放

各位网友好,我考山东省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都过了,但是3.19号山东省_百度知道
各位网友好,我考山东省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都过了,但是3.19号山东省
各位网友好,我考山东省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都过了,但是3.19号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如果初试过了,而教师资格证认定是3.21开始,到那时候证能下来吗?如果没有证,审核的时候带资格证...
各位网友好,我考山东省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都过了,但是3.19号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如果初试过了,而教师资格证认定是3.21开始,到那时候证能下来吗?如果没有证,审核的时候带资格证合格证明可以吗?谢过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数学类行家
采纳数:7636
获赞数:19242
一线数学教师。
合格证明是其中一个资料,还要其他的东西,具体看以下公告2017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和山东省工作安排,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师发〔2015〕6号)等有关规定,现将山东省2017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对象范围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或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生为就读学校)在山东省的中国公民,可在山东省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二、认定条件(一)申请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申请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普通高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通过但未取得毕业证书前,尚不具备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可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申请认定相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将在申请人取得毕业证书后做出认定结论和制发教师资格证书。(二)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并取得考试合格证明(在规定有效期内)。2012年(含)以前入学的全日制师范类毕业生(含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毕业后3年内申请认定相应学段和任教学科的教师资格,可免予教师资格考试。(三)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取得相应等级证书。(四)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申请人须按照《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关于调整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的通知》(教资字〔2010〕15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要求及《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加体格检查,体检结论为合格。(五)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经申请人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所在单位(应届毕业生为就读学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六)申请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任教学科”栏目应与报考面试科目一致;申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任教学科”栏目应与所学专业一致。符合免试直接申请认定条件的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只能申请认定与学历层次类别相应且与所学专业一致的教师资格,申请其他类别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的任教学科应与所学专业方向相同;修学教育管理专业方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的任教学科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修学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只能分别直接认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三、认定机构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申请人工作单位所在地(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为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申请人工作单位所在地(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为就读学校所在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四、申请流程(一)网上报名1.报名时间山东省2017年中小学教格认定报名工作分2批次进行:第1批次网报时间为:日8:00-3月29日17:00(周六、周日报名系统不开放),认定机构现场审核确认前已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或符合免试条件且取得毕业证书的申请人可在本批次进行网上申报。第2批次网报时间为:日8:00-6月28日17:00(周六、周日报名系统不开放),认定机构现场审核确认前已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或符合免试条件且7月10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申请人可在本批次进行网上申报。2. 报名网址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进行网上申报,其中,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申请人从“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报名,其他申请人从“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报名,报名时应按网站提示选择相应现场审核确认点。(二)体格检查各认定机构组织申请人按规定流程和体检标准,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安排以各认定机构网站发布的认定公告为准。(三)现场确认申请人网报报名完成后,应及时查阅相应认定机构网站上发布的认定公告,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携带以下材料进行现场审核确认: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报名系统中正反面打印,一式2份,因各机构存档要求不同,纸张幅面要求请见各认定机构网站公告);2.二代身份证(需在有效期内)原件和复印件;3.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同时提交以下三个材料之一:①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打印的关于本人学历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申请人自行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系统打印);;②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的原件及复印件;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认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4.《山东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格检查表》原件(需在认定机构指定的医院体检且当次有效);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复印件;6.《教师资格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原件(当次有效)。7.考试合格证明材料或免试申请材料: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申请人提交在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上自行打印考试合格证明(在有效期内)。符合免试条件的申请人提交本人报到证原件及复印件、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须含教育学、心理学等全日制教育类课程修习成绩及毕业教育实习成绩,成绩单中未注明教育实习成绩的需提交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鉴定表原件、复印件)8.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相片1张(正规证件相片,用以办理教师资格证书,应与网上报名时上传相片同底版,相片背面写明姓名、身份证号)。9.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认定的,提交本人户口本或集体户口证明原件、复印件;在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认定的,提交社保部门出具的证明申请人在当地参加社保的缴费证明、明细等材料。(四)认定和领取证书各认定机构完成现场审核工作后,将依据审核情况做出认定结论,并为符合认定条件的申请人制发教师资格证书。证书的领取时间请查阅各认定机构网站发布的证书领取通知。五、其他事项(一)其他未尽事宜详见各认定机构网站发布的通知公告,请考生务必及时查阅,以免错过认定机构的工作安排。(二)请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地点和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审核等,因错过时间、选错认定机构或现场确认点、报名信息有误或提交材料不全等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工作的将不再受理,责任由申请人本人承担。(三)申请人应如实提交相关材料,故意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如果3.19号笔试过了,到审核的那个时间,证能下来吗,我怕耽误了,着急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于年湘潭县购房补贴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于日购置了一套住房,缴纳契税后工作人员说补贴半年内肯定到位【易俗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564贴子:
关于年湘潭县购房补贴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于2收藏
关于年湘潭县购房补贴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于日购置了一套住房,缴纳契税后工作人员说补贴半年内肯定到位,现在已经7个多月了,还没到位,请问大家的也是这样的情况吗?
。。。。来呀来呀
为啥都没有人看
我4月中旬买入的,现在也没账
有一些买了一个月就拿到了。
我一月买的
叔叔11月买的也冒到
宁乡人在易俗河今年买的房,有补贴不?
去年12月买的,本月到账了
我上个月月底问了
才跟踪到12月份的
例如我15年6月买的房子 那时候只退百分之一的点,16年3月才到账
买房的人多了
我的也是,17年3月的,没到
17年4月买的,也没有到
16年10月买的
17年3月到的!!
也是说半年到账,,后来花关系
去天易政务中心问了哈,,第二天就到了
现在买房有补贴吗
我17年3月买的!也没有到账!12月打电话说已经办到1月份了!***也太坑了!
还有补贴~?我怎么不知道.我也买了套,想了解下情况.请解答下
17年4月购房到现在一年多了补贴还没到,打电话都没人接,会不会是骗人的啊?
17年4月购房到现在一年多了补贴还没到,打电话都没人接,会不会是骗人的啊?
我也是17年3月的没有到,要不要成立个群到县人民政府去问下
住建局回复现在财政没拨款,没钱发了,只发到了去年12.31号
我去年三月份买的。现在还没到
登录百度帐号2017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技巧套路做不好这张卷 附:全国I卷
2017高考刚刚过去,作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年度大考,高考给予了高三生一个跨越的机会,赋予了家庭一个圆梦的可能,与全国数千万人息息相关。为了帮助今年高考生深入了解真题,精准估分,同时帮助在校高中生了解高考命题趋势,新浪教育联手乐学高考的名师,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第一时间解析高考全国卷。
以下为直播文字实录
主持人:欢迎回来,新浪的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高考大讲堂。
我们接下来就会为大家进行全国卷语文卷的分析。今天同样请到的是乐学高考的两位老师,一位是陈焕文老师,一位是罗桢婷老师,首先请陈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陈焕文:各位观众们、同学们、家长们你们好,我叫陈焕文,是乐学高考的语文老师。
罗桢婷: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乐学高考的语文老师,我叫罗桢婷。
语文文本选择的两个倾向:与时事热点结合紧密、文本取自名家作品
主持人:我们非常欢迎两位老师今天的到来。首先想请两位老师对我们今年全国语文卷进行一个点评。
陈焕文:在点评今年的高考语文卷之前,我要讲一下语文重要性的问题。语文这个科目在近年来的重要性是不断提升的,无论是考试的分值上,还是一切选拔性的考试,甚至包括大学自主招生等等,都会将语文这个科目作为优先排序的科目点。所以,从很实际的“分”的角度来讲,大家毋庸置疑地,已经观察到了语文的重要性,而且语文在考试当中对于文综、理综乃至于我们未来所有的考试来说,它都是一个基础性的科目,而且语文代表的是根本性的能力。
当然近几年来有一个比较好的趋势,大家越来越重视语文的学习。比如像很多小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大语文或者是跟语文知识有关积累的班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孟老师是我们乐学高考数学领域的大牛,不过刚刚他有一句话我必须怼他一下,孟老师刚才跟我们说,让大家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这样的自然科学,这其实是不公平的。从一个宏观或者是比较玄的角度来讲,如果科目学到一定程度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数理化有数理化的奥妙,语文也有语文的奥妙。语文能带给我们审美、思辨能力、乃至知识体系的构建等等能力是其它科目不能替代的。刚才孟老师提到一个问题,我们学这些科目到底是干什么,学语文有什么用,学数学有什么用。说“有什么用”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只是在关注、立足于生活当中能获得什么,或者过什么生活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这个时空里,时间是唯一的真相,时间不会停留,时间也不会重来。所以,除了拥有什么、过什么生活之外,我们有时候也要看“怎么过我们的生活”这个问题,有时候这个问题更重要。所有语文数学等等科目的思维,带给我们的就是让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我的能力与途径。而这种能力会决定了我们“怎么过”的问题。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知道,数学、物理、化学固然重要,语文更是重要。
下面简单地讲一下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其实很多同学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看语文试卷。因为语文试卷和其它科目不太一样,语文里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语文的文本,一部分是语文的题,要从两部分来说。文本是什么?就是我们所看到所有的文章、诗词、素材等等这样一些东西。从近年来的高考趋势来看,尤其是今年全国卷的趋势来看,我们的语文文本的选择仍然体现出两个非常明显的倾向。一个是与当下社会时事热点的结合,除了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之外,在作文题中都已经有了非常非常明显的渗透。这提醒我们什么?提醒我们所有的同学和家长,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对于时事的关注,我们不能够像古人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要两耳要闻窗外事。当你对时事有足够的敏感和亲切、熟悉感的时候,你再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你在心理上首先就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当我们保持这样一个敏感,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找取视角,包括去剖析某一些实用性文本包括论述类文本,我们会有自己的立场和便利性,它是潜移默化的。
刚刚讲的是高考语文文本会贴合时事热点。另外一点,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文本倾向取自名家的作品。大家不要想当然,其实曾经有一段时间,高考语文的取材曾经出现过很大的问题。大家知道,高考不能轻易考大家都熟悉、容易都见过的文章,那个时候为了回避这个问题,稍有点矫枉过正,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呢?选的都是一些非常偏僻的犄角旮旯的文本,这其实是不太好的事情。但是以今年语文高考为例,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古文,包括古诗词,所有这些内容的取材几乎都来自名家或是质量比较高的作品。古诗词比较特殊,因为名家大家都很熟悉,今年我们考到了欧阳修,白居易,近年李白、杜甫等等全部都有考过。这些人大家太熟悉了,我们不可能找床前明月光来考大家,所以只能找这些人相对冷门的作品。而文学类的阅读,今年考到了林徽因,考到了赵长天老师的小说,都是属于名家,属于文学水平比较高的作品。这一点能够看出来近年来语文考试命题组对语文文本质量的重视,是挺好的事情。
这提醒我们所有同学和家长做一件什么事呢?我们在平时读名家名作还是有必要的。这个必要性体现在哪儿?我们不可能指望说蒙题,我一向不看好语文押题。看到同一个文本,对高考来说几率太小,而且实际的意义并不太大。我们看名家名作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体验名家名作的思维、审美、鉴赏等等一些角度的东西。比如欧阳修的诗读多了,对欧阳修相当了解,再遇到他某个时候写的诗,我心中就会了然于胸,相关的知识我可能会了解。即使不了解,对这个人的个人风格、特色等等,起码在心里有一个认知。这些认知大家可能觉得非常潜移默化或者非常不明显的,但是当这些东西越来越多地,都积累在你的心中的时候,真的是下笔如有神,会给我们带来高考非常非常实际的帮助。这是讲的文本这一块。
语文题的解答诀窍:懂得活用语文“答题思维” 学会掌握内在标准
理解语文题目的形式、表述以及结合方式
语文除了文本之外,毫无疑问要有语文题,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探讨的。语文长期来讲是最受误读、误解的一门科目。我们分析语文,都是说今年高考考的什么题目,文章选的哪篇,很少想到语文题本身内在的一些东西。大家知道语文能作为高考的科目,当然需要判分,需要给全国这么多的考生进行判分排序。既然判分,就要有一个标准化,这是一个必要条件。那么标准化在语文当中如何体现?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赏析和理解的角度,也许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可能从这里找标准化。所以这个标准化恰恰就蕴含在考题里面。所以,语文题一定要关注到它的内在标准、逻辑等等。
所以,我们讲语文考试的难易,其实很多同学和家长,包括现在很多机构的老师,其实没有抓到一个特别好的重点。我们说今年这个文章好读,这就简单?今年这个文章看上去有点晦涩,可能就觉得难?当然这毫无疑问是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恰恰不是语文题难易程度的本质体现。语文题真正的难度体现在哪儿?是体现在题目的形式、题目的表述以及我们这个题目和文本具体结合的方式。
这么说可能有点玄,我说一个很具体的话,题目是什么?是告诉你“要干什么”这件事情。我们很多同学拿到语文题觉得难是因为什么?不是因为文章看不懂,语文不是英语,不会存在什么句子真的读不懂,字不认识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常见,我们几乎都知道它的意思。难在哪儿?难在拿到题我们不知道要干什么。大家觉得什么样的题比较容易?应用类文本,看一个图表,找一个数据,或者是概括某一段信息,我们觉得这种题容易。但是它容易在哪儿?不是文本本身容易,而是这个题对你的要求是一目了然的,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个题老师出这题他到底要让我干什么,所以我就知道要去干什么。但是对于一些大家觉得老大难的题目,比如你对什么东西如何理解,请你谈谈什么东西的内涵、含义,及赏析某某等。我们遇到这样的题往往会觉得难。难在哪儿?是那个字那段话你不认识,看不懂,不“理解”吗?其实不是,归根结底是我们看这类题时,实在不太知道这道题到底要干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标准。
总而言之,语文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说得简单一点,这个题出得越虚、越大、越抽象,那这个题的难度往往越大。如果这个题出得越具体、越落实、越小,这个题的难度相对来说会容易一点、会少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全国1、2、3呈现出的是很大的一个共性。从题的角度来讲,今年与往年,其实难度基本上是持平的,甚至更简单一些。有人觉得可能赵长天老师那个小说,或者林徽因写的文章不是那么好读,但这与题目难度并没有绝对关系。实际上来讲今年高考语文的难度与往年几乎持平,而且可能会更容易一点,我们有时觉得它难、不好把握,是因为对题的了解不够。
刚才孟老师讲到数学思维,其实语文也是一样,但是语文这个问题在于,我们关注的语文都是文本的“理解思维”,就是我怎么看这个、怎么想这个,但是这个事情是大家从小耳闻目染,也是从小到大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的这个理解思维往往其实不是那么的缺乏。我们缺的是对于语文题的一个思维。当然我刚才还是提到,我说科目学到一定的程度来讲是相通的。我是江苏的考生,高中时期5门课同时考全年级的最高分,这个牛可以吹很久。很多时候到最后我们看一个题可能思维都是相通的,包括之后我在乐学会开一系列专题课,专门教大家如何用数学一般精准的解法,去把一个语文题完整地、奔着满分地去做出来,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希望同学们知道我们看语文试题,一方面看语文文本,但千万不要忘了语文试卷的本质也有一部分叫“语文题”。
罗老师待会儿会从微观的角度给我们讲一下我们全国卷呈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选考阅读变必选 作文侧重有改变
罗桢婷:刚才陈老师讲了很多比较宏观的东西,我就讲比较微观的题。
主持人:具体到每个题目上。
罗桢婷:用一句话概括今年全国1、2、3卷的趋势,那就是我学会了那么多技巧套路,可是还是做不好这张高考试卷。
首先,第一个变化是一篇二选一的阅读,现在两道题都变成了必选。很多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肯定用老师教的,这两种题你就选一种来答,有的人专门念文学类,有的专门念实用类,可是今年两个都摆在你面前,可能你就会蒙了。如果是非常功利的,说实话可能是补习班的思维,专攻一路技巧套路的,面对这个变化时,可能你就会蒙。
还有一个变化你会蒙的是作文。以前我们的作文,最近5年考的都是偏思辨性的,大家一般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应是我会写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会怎么备考?议论文三段,我们背很多名人名言,背很多文学轶事,可是今年拿到这个试卷还是蒙了,因为问的不是那么一个思辨。
主持人:一贯的模板都用不上了。
罗桢婷:对,一贯的模板用不上,怎么办?高考命题组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你们不要用套路来糊弄我们。其实,我觉得特别有代表性的是今年的全国2卷,全国2卷一共列了大概8个名人名言,他让你在里边选两个到三个。其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它叫“可以自行引用”。说明什么?说明高考命题组说我看你们写这些名人名言我都已经看烦了,干脆把这些名人名言给你摆出来,你们就拿这些名人名言来写,看你能写成什么样。非常鲜明而且非常明确地传达这样一个观点,你别再拿套路来糊弄我。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说一些细节,还有出现的两个新题型,一个是在江苏卷,最近两年出现过一次。还有一个确实是比较新的。大家可能一想到新题型就会觉得,这些新题型肯定不好做,没见过。但其实他们没有见过的这两个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我待会儿如果有时间,我可以稍微再讲一讲,先不赘述。这是第二个变化。
第三个变化,从以前主观题可能多一点,到现在主观题的比例下降,客观题选择题的比例上升。选择题比例上升会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主观题,你对文本特别理解的考生,6分可能我们也很难拿满分,而我们特别不理解的考生可能随便写写也能拿个一两分。可是选择题的问题就出在,要么6分都拿了,要么一下6分都没了。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区分度可能会变得高一点,但其实你不能说它变难了。选择题有一个技巧,语文很少说有什么选项是绝对错误或者什么选项是绝对正确,你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用排除法。
举一个例子,今年有一道题目考的是病句。有两项,一项是句式杂糅,一项是搭配不当,典型肯定会错。剩下两个选项,应该是重复。我们知道其实重复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是可以被允许使用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正常来说改语病,我们会改成“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但是其实说明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排除一定错误的选项,剩下的选项我们要去比对,看哪个答案更接近正确答案。今年因为选择题比较多,会有很多道题目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选项未必能说它错得多厉害,但是也未必能说它有多对。所以,它其实会涉及到错题等级顺序。今年如果说有人在选择题上出错,可能在这方面会要注意一点,做题一定要有一个错题顺序。
这是选择题部分。
还有特别细微的变化,像现代化阅读论述题都让你选不正确的选项,但是今年有一个改了,让你选正确的选项。以前大家都习惯选不正确,今年不小心可能也会出点小问题。
总的来说,这就是今年整个语文试卷的变化。
学习语文要回到基础、探究“题”的本质 找准真正的矛盾点
培养语文思维 分课堂内、课堂外、知行合一三个阶段
主持人:刚刚两位老师的分析,今年语文的确不是特别难,只要是在平常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基础的内容,就一定可以把这些辨认出来?
陈焕文:就这一点来讲,还是那句话,学科是相通的,孟老师说的话,语文一样适用,同样语文的思维可以解决数学的问题。数学讲要回到基础,语文也还是要回到基础。
我曾经跟我的学生说,你如果能够保证你课本上的东西真的搞懂80%,几乎状元就没跑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置信,我课外班、补习班都上那么多了,课本里怎么可能掌握了80%?但有时我们认为懂,其实未必懂。比如文言文很多译项,“之”字有很多义项。其中有一个老师教你叫做“无意义,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我当时说谁告诉我,到底什么叫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果很少有孩子能直接告诉我到底是什么。比如“而”,转接、顺接等等义项大家都熟悉,但虚词的本质是表示关系,这些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比如讲“诗词当中有虚实结合”,什么叫虚,什么是实,我们怎么判断虚实?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懂它。所以回归基础这件事情,我相信不仅对语文、数学,其实对所有科目来说,这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语文在大家的印象中,很多人小时候就说我会讨厌数学,但不会讨厌语文,因为我就会觉得语文随便答一下可能都会有分,不像数学这个公式背不够就是做不出来,就没有办法,但是语文比如阅读理解,可能会写几句话,可能就会有分数。
陈焕文:这其实反映另外一个问题,语文我们大多数的时候,包括现在的孩子和家长,面临的是语文文本的思维,或者说传统的理解思维,要我们去理解这个东西,我们都看得懂。罗老师讲主观的东西是容易得一点分,6分、8分的题得零分不是那么常见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不容易得高分?是因为没有把语文的文本的理解能力转化为语文的解题思维。语文有内在的解题思维,其实和数学科目都是一样的,我还是举一个简单小例子。问大家一个乘法,3×5等于多少,大家都知道等于15。13×13是多少,你大概想一下,169,也能算出来。但是如果问你一个10位数乘10位数的乘法,我们会怎么办?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报出来。但是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会怎样?你在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的前提下,你一定可以按照乘法法则解出来最后的答案,这是一定的。这就像我们的语文一样,我们大多数看语文的时候,就像看到那个大位数乘大位数的乘法,我们没看到乘法法则的话,就只能凭我们的理解和印象去猜,这两数相乘大概会是个什么范围,我们完全跑偏不现实,但是完全命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一旦你掌握了那个法则,就能轻松地精准地解答出来。我们需要掌握的,其实正是找到并运用内在法则的问题。
罗桢婷:我用具体的题目来补充一下。
关于难和不难。我刚刚说今年的新题型,说得简单一点,其实是对高级技巧的要求,而不是很低级套路式的技巧。三张全国卷的19题考的都是表达得体与否。这道题听起来特别抽象,一看到题目,如果你不去了解,可能你就不知道怎么答。其实它考的是什么?考的是谦语和敬语,谦语是放在自己身上,敬语是放到他人身上,像“高足”、“千金”,放在自己身上不行。“舍弟”、“寒舍”,这样的一些东西,如果放在别人身上,那肯定不行。所以,这道题目其实考的就是这个。但是它是一句话里边放了这些小词、小句子。如果你不懂这个题的考点在哪儿,可能读半天,可能凭感觉做这道题目。所以我们说一道题目难还是不难可能是因人而异的,可能考生抓到了这个点,其实这个点应该不难,但是如果大家很陌生、不熟悉,大家没抓到这个点,那这道题就是难的。
再以今年的21题来说,三张全国卷的21题都考的是什么呢?考的是推断是否正确的问题,让你找出三处推断错误的地方。什么样的地方会推断错误呢?讲话不要讲得太满。像今年一共是三张卷,两个空。有一个叫“一定会”,在两张卷子里边都出现了,“一定会”是一个关键词,把它划出来,把“一定会”换成“未必能”,然后那道题目就得分了。
我这么讲出来大家可能会觉得,呀,这个题目怎么那么简单呀。但其实如果你没抓到这个点,你不懂考官考的是什么,可能这道题你看了半天可能会想了半天,能不能得分心里面猜一下,学生是这样的感觉。
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它的难度,因为它确实是因人而异的。包括它即使最后的平均分出来了,那可能对比如说最低分或者是最高分,大家的感觉其实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但是其实好像语文试卷的分数,它不会像数学一样可以拉得特别大。
陈焕文:其实语文的分拉的跟数学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语文是这拉点,那拉点,最后拉着拉着没了。只有数学可能一个题玩完了,可能一下子就玩完了,这是科目之间的差异。
刚才罗老师举的例子非常典型,今年三套全国卷都有的题,而且是在共同的位置。罗老师举的例子大家比较容易懂。
我举一个复杂点的例子,刚说了,大家知道如果一个题出得具体了,实了、小了,可能比较简单。比如大家做论述类文本阅读,对了,今年的趋势还有一个,除了贴近时事热点,还更倾向人文的角度。比如我们今年论述类文本的选材,有青花瓷、乡愁等等,比较不像以前牵扯到硬性的大道理或者是硬科技之类的东西,今年更往人文上靠。回归正题,这些题我们做的时候,往往不会觉得那么棘手,因为问得一目了然,我们都知道要干什么。
但是有些题,尤其是出现在文学类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之中的,就麻烦了。比如今年考了一道题,让大家谈一谈林徽因笔下的窗子有什么含义。比如赵长天老师的小说,写送西瓜去,渴的那个事,渴字在谋篇布局上怎么样,给我赏析一下,它有什么好处。这样的问题我们拿到手上,不是看不懂渴,看不懂林徽因的窗。而是面对这种问题,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要干嘛了。其实所有的难题都可以化繁为简、化虚为实,把大的问题拆分成小问题。比如窗子的问题,转化成最质朴的语言,就是“是什么”的问题,是个what的问题。林徽因笔下的窗子是什么,这样的题只要抓到了本质,以窗这个为主体回到原文当中去,进行一定的筛选,用类似数学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经过一定的归纳,这道题是可以用按部就班、滴水不漏的方式完整解出来的。比如赵长天老师那个文章,关于渴这个问题,在文中有什么好处?我们转化为最质朴的语言,这个渴字用了能怎么着?文章用了能怎么着?能带来什么?这是个for what的问题。一个字能给文章带来什么,我们抓住这个本质,当然每个本质下面我们就会有对应的解法和思路。问题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同学和家长并不去探究这些问题的本质,也不探究这种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解法。我们经常在语文上做很多题,上了很多辅导班或者是花了很多功夫,可能起不到效果,是没有找准真正的矛盾点。
主持人:所以在语文的学习当中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些什么技巧。就像孟老师说的数学有数学思维,您刚刚说语文也有语文的思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某些方面培养一下?
罗桢婷:这些技巧非常明显。我举一个例子,高考是应试的,有一年的语文题目就说了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分课堂类、课堂外的阅读,再分知行结合,是这样三个阶段。
先看课堂内、课堂外,课堂内在讲文本。我们读课堂内文本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把它拆下来,把大的文章拆成不同的段落,再把段落拆成不同的句子,再把句子拆成不同的成分。为什么我们说做拆的工作这么重要呢?就像今年的一道文言文阅读,其实有两道题目都跟主语有关。你看到这道题不会做,往前一直找主语,有了找主语的意识,这道题都能做对。所以,对于课堂内的文本我们必须拆到最细,建构起来一个文学大厦的文本拆到最小的砖块。我们课外阅读可以真正欣赏它作为一个整体的美,从整体上认识它。我们可以欣赏它的一些细节、它的表现方法、它的某些地方怎么样打动我们。所以,在语文学习当中,我们必须把这两种分好。有的同学可能阅读非常广泛,可能拆解的能力没有注意培养,可能觉得读了很多书还是考不好语文。有的同学,他可能在拆分这一块做得特别好,语文可以考很高分,但是语文素养、知识面不够那么广博。语文学习相当于就是这两个方面。
语文还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作为载体,是传统中华文化、智慧的作题。另外是交流,是当时、现代时的。载体怎么理解?作为一种交流,我怎么去表达它?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所以,语文讲白了就是这两种维度和这两种方法,学习语文可能就是这样。
培养解题思维 从出题人的角度去考虑标准化答案
夯实基础 真正喜欢语文 用高三一年打磨思维与技巧
主持人:今天观看直播的肯定不仅仅是现在正在高考的学生的家长,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高二包括准高三的学生,两位老师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建议,可能有的学生会觉得我现在比如语文的考试处在这么一个分数上,但是他可能觉得总是每次考试很难超越这个点,有没有什么办法是可以提分的?包括在未来的复习当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
陈焕文:刚刚我们主持人特别英明、特别精明,她揭示了广大语文考生心中的一个痛,就是语文学习很容易达到一个瓶颈点,我到这儿怎么着也就这样了,比如可能90分到100分容易,到110怎么也上不去了。有的人连100分都迈不过去。我们很难做成一个突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思维的问题。当我们运用文本理解思维的时候,就像是刚刚的例子,算了一个算数,可能对那个数字熟悉,大概知道在哪个范围之内,能蒙得差不多,但是你永远还只是在蒙。但是你还是得培养出这个答题思维,有时答题思维和理解思维,虽然不同,但它们绝不矛盾。有时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怎么理解都可以。但是回到试卷之内做题,当然这时要就事论事,我们在面对题目的时候,当然要培养和运用解题的思维。
前一阵网上传的很疯的轶事,广大同学和家长吐槽语文的一个点,当年是浙江省份还有某一个省份,说文学文本的原文作者被他们找到了,结果拿那个考试的题给作者做,结果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自己都没做出来。还有一些拿古诗词鉴赏,比如王维、欧阳修、苏轼的诗,拿给北大中文系专业的老师可能都会做错。不是说原文作者不理解他写的是什么,也绝对不是说广大的教授们他们对这个东西没有理解,只不过这个理解是我们试卷外的思维,有这种思维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非常积极的意义,是我们语文一定要培养的思维。但是就考试而言,没有解题思维,就是站不住脚的。比如你能不能把一道题,用最质朴的话说出它最本质的、最标准的问题,这样来讲我们会发现语文除了作文表达之外,所有的题统统只可以分为三类题或者几类题。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样一种本领,语文才能获得一个突破,我们终于从十位数乘十位数去“蒙”,变成了领悟到乘法法则去突破了,用这样的方法去算,就能算出正确答案。虽然不能保证每次算都是完全正确的,但起码来讲我们的正确度会有极大提高。
这种答题思维的培养有一个很正确的方法,也是非常容易的一个放法,我分享给同学们。我希望同学做一件事情,我希望你们去拿一些高考真题或者是质量较高的题目,去把每道题目做精做透、分析清楚。所谓的做精做透、分析清楚是什么意思?你一定要搞清楚一道题出题人到底在考你什么?这道题到底要我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去做?我看到正确答案的时候,为什么正确答案会有这些点?它是怎么出来的?我们要反复琢磨这样一件事情,因为里面有内在的标准化和逻辑。我们要多花时间把题目做精,去替代多做题目。有很多同学包括部分家长,无论在课内课外,都希望,老师啊,赶紧讲知识点,赶紧讲题。其实这样的一种心态和方法,对语文学习来说,收效是很渺茫的。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讲,希望大家把题做精,多琢磨答案,要看人家标准化的东西怎么出来,要想想答案为什么是答案。
主持人:在我当时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受,比如每套卷子,特别是像阅读理解,每一个题都不一样,但是你每次听老师讲觉得特别对,但是下次做我还是不会,还是错。
陈焕文:对,我们市场有这种问题。为什么老师出题人给的答案就是对的?为什么我这么想就不行?有时你不要想你那样为什么不行,而是要想为什么标准化产出的答案是这个。我们把这个问题搞透,搞透一道题,可能胜过一百个知识点和一百道题,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这一点上,希望无论是接下来新高三哪怕是刚上高中的同学,希望你们一定要有信心,语文不是不可以提分,一旦你打通了思维的“任督二脉”,语文一定也会非常容易提高。
另外,大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太着急、太功利。有时耐不住性子,这不行。因为我们耐不住性子就没法琢磨,没法琢磨就没有办法想透,想不透自然就抓住不下很多题目千变万化之下那些不变的本质、标准和逻辑。
罗桢婷: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你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可能语文只是作为你的一科,你可能只是想要去提分,我希望大家首先扎扎实实在课本上。就像我刚刚说的,在课本上做好拆的工作,把所有的东西拆下来,包括举个例子,像最近五年考的文言文阅读,全部是从“二十四史”里面出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高考命题组根本没打算为难我们,他其实给我们画了一个很小的圈,你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这些事情,就一定能拿高分,这是从应试的方面来说。
从语文素养培养的方面,我倒不建议大家一定要去读什么特别高深的名著或者是特别经典、特别艰深的东西。因为一个高中生没有办法去完全吸收,或者没有办法去喜欢一些东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建议大家真正去喜欢语文,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它打动你的,只要是以文字表现出来的东西,它打动了你,你就去读它。你在慢慢阅读当中,就像一场很漫长的恋爱,我们从一开始慢慢接触,然后我们对大家了解得更深。所以,我们每一步往前走,我们都会打开一片全新的天地。
其实我是希望大家一方面是夯实基础,一方面是真的去爱这个东西,真正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把语文当成自己的一种生活,当成自己观察世界、观看世界、去塑造自己的一个有机的组成。
主持人:其实我还有一个小疑问,语文可能不会像数学一样,比如说我高一会学一个系列,高二会学另外一些系列的概念,一点点往上叠加。语文在我的概念是学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可能在于你的量会变大,整体的素养可能会提升。所以,在不同的阶段,比如说高一的学生、高二的学生、高三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是高一复习这个,高二复习那个,是阶段性提升呢?还是其它做法?
罗桢婷:很多时候我们讲语文,觉得它又简单、又难,为什么?我说拆分句子成分这是初中就学了,但是我敢打赌,现在即使到了高二,有很多同学可能这个基本的能力还不具备。其实语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不是叠加,是一种技巧,它是在打磨,让它越来越锋利,越来越无所不能,我觉得是这样。
主持人:所以还是在于积累。
陈焕文:是。我们经常讲“语文在于积累”,这是老生常谈的话,但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你真正的语文素养还是你的能力,你的知识面,这当然都是要靠积累的。换到我们解题思维的训练,也需要积累,也需要花出自己的耐心,从每道题入手,把它琢磨透。语文重在积累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是个永恒的真理。
罗桢婷:但是如果对于技巧层面而言,我觉得一年时间去打磨所有高考的技巧是已经完全足够了,因为我们其实可以看高考的大纲是非常薄的。你想想看语文那么高的分值,那么薄的大纲,你从这一点就知道,其实命题组对我们是非常仁慈的。
陈焕文:这也是我们讲为什么要回归课堂、回归课本。罗老师刚才讲高考大纲非常少,一切的内容都出不出我们课本、课堂和考纲的要求。就这一点大家不要有太大的担心,不要觉得语文能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难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都在基础之上。
主持人:在我的印象中,大家可能对语文有一些小的误解,比如不光是大的高考,比如在其中考试、期末考试,同学都会面临复习,觉得需要复习数学,需要背公式,需要复习英语。但是觉得语文没什么好复习的,直接可以上高考。不知道语文需要复习什么?像古诗词需要背一下,但是要复习一块一块的内容好像没有。另一个误解,可能觉得,就像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会涉及到分科,比如学文还是是学理,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我的数学,我的理科不好所以要学文。不是说因为喜欢文科去选,而是觉得好像文科非常简单,我就是学不好,文科是我本身好像就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才会学问。会有这种误解,怎么看?
陈焕文:我比较有发言权,因为我是江苏的考生,大家知道江苏的高考数学是不分文理卷的,额外附加的那部分另当别论。我当时是文科生,我叛逆,我就是因为大家都说成绩好的、聪明的才学理科,成绩不好的学文科,所以我才偏去学了文科。那种观点其实是一个误解。我经常说不同的科目都有不同的思维,这些思维都决定了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我们自我,这件事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如何生存、怎样生存的问题。所以,没有说哪个科目高于哪个科目的说法。
刚刚讲到关于语文有没有模块,其实如果大家真的等过两天完整的题出来之后,拿到手仔细研究研究,其实你会发现全国卷内在的考察模块非常清晰,比如论述类文本,一开始的三个选择题,永远是考三道题,大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内容的理解,可能让你选不正确,或者是让你选正确。一个是对论述过程的理解。依此类推,每类题都有非常类似的模块化东西。
具体到高考前或者一般考试之前,语文能复习点什么?除了平时的知识积累,硬性的比如记古诗词,这些我们不谈,是必须做的事情。除了这些,我个人认为还可以从题目的题型入手,把每类题型的内在逻辑、解法想透,不一定做多,可能每类题我们做一两道,或者某一些题我拿两道过来自己做完结合答案参考,去把它想通,熟练一下,这样就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复习效果。而且现在高中具体每一个阶段的语文考试,和高考有时还是很不相同的,比如现在很多高一的孩子,因为老师要求他们读名著,有很多名著阅读题。建议大家记住一个永远不变的标准,一定还是那句话:要回归基础,回归课堂。老师提出的要求一定要认真完成。比如这个阶段就要求你做这个事情,老师提出的要求,你们做了,这是基础。如果连这个我们都没有做到,或者我们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到,你再去讲别的,其实都没用。
罗桢婷:大家说语文不知道怎么复习,我举一个例子,语文是可以复习的。如果我们想复习一首诗歌,随便找一首诗歌。我们要学会拆,不是把这首诗读完就算语文复习了,因为文本不重要,我们要做的是拆。就像今年考的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子由是他的兄弟,契丹是一个国家,这涉及到家国情怀。我们把它拆下来,这是一个家国,从个人和家的层面,他对兄弟是什么感情,在国的层面,对国家是什么感情。当家和国这时出现矛盾,因为他是我弟弟,我们现在要分别。另外,你出使是为了国家。当家和国出现了冲突的时候,选家还是选国,这是第三层。很简单就把它拆成三层了。
你再去读作者的态度或者作者的性格你抓一点,其实考态度、考性格,考来考去都是考这些东西。我们在做一道题目的时候要学会拆的本领,拆完以后我们要知道有什么考点。对于语文,我们在备考之前根本不用说去猜题、押题,不需要。我们学会了这样一些思维,学会在考前,包括文言文阅读,我们随便从“二十四史”里抽一篇文章读一遍,这就是一种复习。
主持人:所以其实还是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罗桢婷:对。
作文依旧要讲思维 高考作文最缺化繁为简的能力
主持人:我们今天其实没有特别谈论作文,两位老师谈一谈今年的作文题,其实吐槽作文应该是全民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是今年大家都说语文题好像挺普通,没什么好吐槽的,两位老师讲一下。
罗桢婷:我先问一下,大家觉得一篇好的作文有些什么标准?大家可能就掰着手指头数,肯定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口吐珠玑、下笔生花,大家会认为这是一篇好的作文。
主持人:大家觉得一篇作文看着非常华丽,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罗桢婷:对,我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不知道唐代中期开始,以韩愈为首,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这样一个风潮,为什么会出现呢?为什么会反对骈文呢?骈文多美?骈文又讲究声律,又讲究对偶,又讲究用典,辞藻又那么华丽,像我们学过的骈文,《滕王阁序》、《兰亭集序》那么美,为什么要反对骈文呢?其实就是4个字:言之有物。因为骈文的框架太多了,就像考生一样,太想把文章写得漂亮,反而忘记了要写什么。所以,其实言之有物是最关键的一点。
还有一点,大家知道司马光和王安石有一场论战。司马光花了好几千字去谴责王安石,王安石用了不到500字去回应他。王安石的这篇散文作为散文的代表经典,他没有引经据典,只是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第一是言之有物。第二,你把道理讲清楚了。这两种能力其实是高考语文真的需要我们具备的能力。
其实大家看今年的作文,吐槽的槽点是怎么那么主旋律呀?怎么那么大时代呀?其实大家想想看,这是我给它归纳的,其实这是一个小人物和大时代,没让你谈这个大时代啊?让你谈的是小人物啊。我与高考,让你谈的是“我”。让你跟留学生介绍,讲了那么多,谈的是“你”。给了十个关键词,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美食,我们天天吃东西,美食总有人谈。其实给的都是每个人一定有话可以说的东西,但问题是你怎么说。我们现在高考作文最缺的能力是什么呢?是化繁为简的能力,真的是从日常、生活、实践当中去提炼。如果说是一篇议论文,你是从日常提炼观点。如果是一件文学类的,就是从你的日常提炼一个小说、一个故事,来去表达你独特的思考,你真实的体会。其实缺的是这样一种能力。
陈焕文:我特别赞同罗老师的观点。关于作文,我只说一件事,大家看作文,其实每年大家都吐槽作文这个事,主要都是对这个作文题目本身内容或者是延伸的角度来讲的。真正看这个题的话,作文题也是题,我们对作文题难度的划分和解法仍然离不开语文题整体的原则,怎么化虚为实、化繁为简,把大的拆分成小的,这在作文当中,会有最明显的体现,当然这个和前面我们讲的阅读、鉴赏、古诗文等等其实是有内在的联系,阅读理解的题难度也是这么体现的,做也是这么做的,其实这一点是相通的。
主持人:所以还是要同学们锻炼语文的解题思维能力,一旦掌握了这个能力,所有的题目都不在话下。
陈焕文:是的。
主持人:最后请两位老师给我们的考生一些祝福语。
陈焕文:我的祝福特别简单,希望所有上高中的同学要记得,高考是个事,但不是什么大事。高考有可能会决定你是否鲤鱼跃龙门,也决定你是否能走到哪里。但是这没那么重要,你要尝试去喜欢一个学科,去认识世界和自我,因为你“怎么走你的道路”,比起你走在哪儿,有时候可能会更重要。所以,我祝愿所有高中同学,无论是新高三还是新高二、新高一的同学,希望大家能够开心,幸福,也要学习进步。谢谢。
罗桢婷:刚才数学老师讲了数学思维,我们现在提了“语文思维”。我希望大家不要把高三看成是一种题海战术,我希望大家不要去做那么多的题,我希望大家学会拆的能力,把一个大的完整的玲珑宝塔拆下来。我希望大家在做题目的时候能够真正学会运用语文的工具,通过它去找我们的传统,去叩问我们的传统,通过它和我们周围的世界很好的交流和联系。
所以,我希望大家会有一个美好的高三。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直播的全部的内容,也就是语文跟数学的真题解析,我们也非常感谢乐学高考的四位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详细的解答。
责任编辑:戴全英
附: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 I 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战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饰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枝叶,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秘,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气“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已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形象。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拾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群众的收拾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拾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威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
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
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执业药师证掉价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