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做了这么多科技公司招会计年会计都没有升职加薪

2017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验之谈

2017年中级会计的成绩在昨天下午已经公布了,我参加的是第二批次的考试,也就是9月10日的那一场。经济法80,实务79,财管缺考没参加。其实我个人对这个分数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是全职备考。考完后对了一下答案,自己估的分数是70,所以看到成绩的时候,还是小激动了一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复习小经验,希望对来年备考的同胞们有所帮助。
我差不多是4月份开始复习的,复习的时候,就想着保实务,经济法做补充,财管看其他两科复习情况,实在没时间就弃考。4月份到7月份基本都在学习实务,期间也看了两章经济法,发现复习效果不明显,毕竟经济法需要硬性记忆的东西太多,就算看书的时候背过了,过两天就忘记了,所以先放下,等最后一两个月的时候突击学习。我选择的是东奥的网校课程,实务用的16年的轻一,因为各章节变动不大,所以没有买新的教材;经济法一直到8月初的时候才买的17年的新版轻一,上下两册,记得当时去买书的时候,老板还打击我,两本呐,你现在才买,时间还来得及嘛,人家其他人早好几个月都开始啦。如果你选择的是面授班,你可以选择买教材,毕竟老师上课的时候会按照教材的顺序走,辅以课件的习题,但我建议还是搭配一本轻一,老师上课讲题挑选的都是典型知识点,你只把老师讲的搞懂了,学习的不一定全面,还是要搭配着多做题,夯实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点,特别是基础学习阶段。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选择的网校课,我的建议是不用买教材了,选择东奥的话,就准备轻一,选择中华会计网的话,就买他家的梦想成真系列的就可以了。因为我选择的东奥,所以我就重点说东奥了。轻一是东奥老师编写的,所以基础班的课程完全是按照轻一来的,你只需要在听课的过程中对轻一重点知识点进行标划,多次理解记忆就可以了。
学习实务,并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就是多做题,反复学习知识点,准确理解记忆。记得今年考试刚结束的时候,网上评论说,如果你只看书了,那你最多可以拿60分,如果你看书加做题的,差不多可以得到70分。这就说明了做题的重要性。所以呀,一定不要眼高手低,只看教材,觉得把知识点都掌握了,就完事欧克,其实还差的挺远呐。教材固然重要,毕竟所有的考点都来源于教材中,但如果你只研读教材的话,一般读不出深度,你无法了解出题老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考核,所以一定要多做题,在习题当中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点。金融资产、长投、所得税、合并报表是几大难点,相信每一个准备考试的人都知道。金融资产的话,因为我学习初级的时候,在这一章节下的功夫比较大,所以复习的时候相对轻松一些,每一类按照取得、持有、
(转换)、出售的顺序,把每一阶段的主要分录和处理思路整理一下就可以了,可以选择对比记忆法,不同的金融资产分录和会计科目放在一起对比记忆。有一些技巧还是要掌握一下的,比如本年度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整个持有过程中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做一些选择题还是非常好用的,直接就可以选出答案,不需要一步步的分析计算。对于一些精华的东西,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精华肯定有精华的道理。长投确实是一个难点,我第一遍学习这个章节的时候,差不多用了两周,我记得是10个课件,我连着听了四遍还是五遍。第一遍听,基本听不懂,做题感觉无处下手。第二遍,感觉和第一遍差不多。第三遍的时候,就好一些了,能做一些比较直接的客观题。第四遍听完,基本就大概了解了,轻一后面的习题能做80% 难度稍大的,看着答案的分析也能理解了。对于这一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头雾水很正常,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痛苦,所以不要被打击到。多次重复学习,把里面的理念掌握了,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了。我当时学习完之后,就继续学习后面章节了,等考前再复习的时候,发现题都不会做了,当时心里特别慌,基础班的时候感觉挺好了,没有问题了,但是放了这么长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当时如果再重新听基础班,时间肯定来不及了,就听了一下考前串讲班,感觉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关于这个,我想具体的说一下。我个人的建议哈,把握好基础班就可以了,像那种精讲班、串讲班啊什么的,除非你时间特别充裕,知识点都复习的特别好了的,可以学习一下,如果知识点都一知半解的,不建议去学习这些。因为他里面讲的很笼统,一些知识点只是给点到为止,并没有具体的讲述,毕竟这些班次是后期才开通的,那个时间大家对基础知识点都有了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不会给你展开讲的。如果你错误的选择了这些,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我在基础班学习的时候有记笔记的习惯,我会把每个章节主要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方法都整理出来,写在笔记里,所以长投这一章,考前复习的时候,就对着笔记里面的东西进行研究,看不懂的就去轻一里面翻例题,重新理解。结合轻一后面的习题和答案,以做题能得分为目标二次学习。所得税的话,说实话,直到考前这一章我还是学的一知半解,简单的题目会做,稍微复杂点儿就蒙圈,更不要提什么追溯调整了。所以考前复习的时候,只重点关注了会计分录和那些基础知识点,没有进行再深入的学习。
合并报表啊,是所有人的大难题。坦白的讲,合并报表这一章的课件,我就听了一遍,没听懂,当时基础班学习到这一章的时候,都8月中旬了,时间很紧张,自己整个都乱了,不断的在网站和论坛里看大家发的精华贴,整理的十大分录啊什么的。说实话,
我个人觉得对我帮助不大,基础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理念都没有把握住,怎么可能会运用,在这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没有学会,时间允许的话,就多学几遍,就像长投一样,学上一个月,把握理念之后就不难了。那个时候,再去背精华,才会事半功倍。如果你像我一样选择放弃,就要做好放弃实务的准备。我放弃了合并报表,认真讲,真的非常冒险,因为大家都说,放弃合并报表,就是放弃了实务,毕竟最后一个大题18分,总共有40分可以减,一个题差不多就一半分值了。但我当时真的是没办法了,继续学习合并报表,我可能就没有时间学习经济法了。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学习合并报表,我不一定能学会,但我的经济法肯定是玩完了;如果我放弃合并报表,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好好复习其他章节的知识点和学习经济法,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所以我选择了放弃合并,很庆幸,我的选择是对的。其实最后一个大题18分,考场上我只做了第一问和第二问,还有第四问的一部分,一二问答案正确,第四问错了,所以18分里,我最多只能拿到5分左右。也就是说,我的实务总共扣分21分,最后一个题我就被扣了13分,前面所有题,我只扣了8分。所以啊,放弃最后一个大题并不可怕,只要你其他题目做的好,一样可以通关的,只是难度要大一些。
今年的实务考题,主要考核的是基础知识点,考的很正统。第一批次的考试,没有考长投和合并报表的大题,难度上来说的话比第二批次要简单一些。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比如今年有一个计算题还是综合题,考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整个题目都是以这个小计算串通起来的。很多人混淆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开始几年不考虑残值的问题,第一步的折旧额都算错了,导致后面一系列的数字都是错误的,整个题目可能都不得分。考完后看很多人追悔莫及,怎么就忘记残值的问题了呢,明明会做,明明很简单,就是没拿到分数。还有就是,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基本没有重复考点,至少大题里没有,选择题里面有重复很正常。所以,不要去背第一批次的考题,不要钻研第一批次的考点,对你第二批次的考试没有帮助!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复习第一批次的考点,但万一同样的考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核呢?还是正经复习,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别想着歪门邪道的投机取巧了。
因为工作上的小调动,非常影响心情,所以干脆就辞职了,8月底离职,9月份10天在家专心备考。当时经济法基本处于未学状态。经济法的学习,没有太多需要说的,准确理解重点知识点,也就是背!多背!那10天,基本每天学习8小时,4个小时用来复习实务,4个小时学习经济法的知识点对轻一进行标划背诵。经济法的轻一做题很少,
做了差不多4个章节的练习题,最后几章实在没时间了,就只听课件背知识点了。最后四天的时候,每天各科一套轻四,也就是考前六套题。我一共做了四套,每天学习前一套,对完答案就对错题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学习。一共8套题,我记得及格的可能每科一套,也就60几分,当时也是非常郁闷。但是都复习到最后了,也不能弃考吧,所以也是胆战心惊的上的考场。真的很幸运,最后我没有放弃,也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放弃经济法保实务,最终取得的两科全过。所以,考试,贵在坚持。每一天的坚持,整个过程的一个坚持。虽然过程中有痛苦,有郁闷,无数次想要放弃,但坚持到最后,你就取得了胜利。一定要相信自己!付出总会有回报!最后,希望大家少走我走过的弯路,顺利的通过考试!也预祝我自己,明年可以顺利通过财管考试,拿到中级证书!

}

原标题:国外的程序猿可以工作到退休而国内的为什么这么短命(思维认知)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国外的程序猿也存在加班,他们也要赶项目,所以加班不算什么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国内的很大一部分程序猿只是工具的使用者,不会去思考工具的产生和原理,用惯了一个高效的工具就被这个工具套牢成为奴隶,而国外的程序猿跟多的会去思考和专研这个工具的产生和原理,然后可能会自己优化出个/?_wv=1027&k=5UDjHoq

2/ 现实与虚幻,你分清了吗?

是的,在企业注重的是效率。高效率是行动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各种模块化的东西应运而生,将每一个模块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体系。数以万计的螺丝钉,保证机器的高效运转。

其实,模块化本身是一个黑天鹅,不断的吸引你去感受她的魅力。她确实很美,但是在欣赏美的同时,别忘了区分虚幻和现实。

所谓虚幻,指的是别人通过自身经验创造出的模块化工具,使用者的你用的乐此不疲。所谓现实,指的是你无法使用自身经验同样创造出相同的东西。

这些工具确实是能倍速改善工作效率,但是,这是一种假象。因为,你被巨大的高效所蒙蔽双眼。当你离开这个工具时,你发现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是。

如果想学习Java工程化、高性能及分布式、微服务、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的朋友可以加Java进阶群:,不仅是技术的分享还会教你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告别培训,同时还会有职业规划,企业内推等。我们的宗旨是建立一个集分享 学习 交流 职业规划为一体的圈子,互帮互助互相进步。

换句话说,你随时可能会被别人替代。你只是模块化下游的一颗微不足道螺丝钉,对上游的的开发者一无所知。

你不知道这个模块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如何迭代升级的,从无到有经历了什么毫不知情。这就是为什么高度模块化公司出来的人,能力上似乎并不高的原因。

可是要了解模块化上层开发者的逻辑真的太难了,就一般人而言,压根行不通的,所以只能应用别无他法。这个想法也对,也不对。

受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我们很难去摸清这个黑匣子的运作模式。但是,我们就无所作为吗?

3/ 其实,我们还能做些事情。

首先,我们可以去和开发者去沟通了解,给他提供你的反馈意见,邀请他改进,他会很乐意听取你的意见。于此同时,也能获取开发者作出这个模块的初衷以及一些潜在的底层逻辑。

就比如开篇说的那个很牛的同事。通过与他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工具出现的逻辑是什么。编程不懂没关系,可以去学,可以交给外包,这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要把握他的思想,如何将重复事情模块化的具象思维,这才是我们需要深度去了解和思考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想不到,而他想到并付出行动?我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去思考一番。

其次,通过深度思考,将这套流程化思维内化,嫁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换句话说,通过别人的模块化工具建立自己的模块化工具。因为,这才是你自己的模块化工具,它带来效率的提升,才是真的,无法被复制。

在此,我们又用到了《创新简史》书中的核心创新思维:根创新,域创新和维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去拆解问题,这种自上而下的思考方法,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

通过书中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高度复杂的创新可以视为一个维创新,它是由N个相同维度的域创新构成。就那个同事的小工具而言,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JAVA语言和3D建模软件作为两个域创新。

然后将其各自拆解为根创新:循环判断语句和草绘。逻辑框架为,通过循环判断语句控制草绘的生成和复制粘贴,最终实现自动化功能。

所以说,搞清楚底层逻辑很重要,它不但会帮助我们深度思考创造出自己的模块化平台,还会避免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不知道所以然的尴尬局面。

下次遇到别人开发的小工具的时候,请慎重使用,请仔细思考,请拆解分析。

在享受它带来的高效时,也请时刻思考,如果没有它,我还能怎么办?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是否自己可以尝试去做一个不同的工具?

搭建自己的模块化平台,让别人去喝彩吧!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朋友圈功能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

  在微信推出朋友圈这一功能后,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朋友圈极大得满足了用户社交的功能。

  2017年3月27日,微信推出“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范围”的新功能,可以设置三天、半年和全部可见。

  微信这一功能一经发布,便引起热议。

  有用户认为功能很“人性”,满足了社交平台人们对隐私的需求。

  也有用户觉得这功能很差,不能了解对方的情况;甚至有专家称这是一个败笔“三天可见正是在鼓励自闭,违背社交原则”。

  2017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媒体纷纷发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探讨当下网友“逃离朋友圈”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更是引起不少网友共鸣,大家纷纷感慨“朋友圈里没有人,全是人设”。

  汪涵在2017年《火星情报局》一期节目中聊到微信话题时,向观众透露为了管理自己的朋友圈,连范冰冰、陈坤的微信都删了。

  他说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他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在朋友圈只有100人时,他感到很轻松,因为所有时间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

  你会突然觉得,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

  汪涵说,彼此没有微信,而且感情根本不会因为长期不联络就变得不好。

  随着人际关系的扩张,朋友圈越来越陌生,我们也越来越折腾:标签分组 ,仅三天可见,甚至渐渐逃离这个“陌生圈” 。

  李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袒露用微信已经很久了,工作、生活都已经完全离不开微信,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群、朋友圈的画风开始变了。

  各种外卖红包、砍价链接、打折助力活动占领了微信群,一下子让我感觉以为进入传销组织。

  一些商家为了营销活动,为了多拉一个人头,多增加一个点击量,绞尽脑汁,利用好友之间社交关系的营销活动层出不穷,让他感到非常不满。

  本来是单纯用来沟通交流的软件,如今被一大堆“无聊垃圾链接”推广塞满,李默感觉自己的微信变得越来越粗暴和杂乱。

  有一天收到5个微信好友给他发助力、点赞的链接,他一怒之下把500个微信好友全都清理了一遍;其中删了300个根本没怎么联系的朋友,清完之后他觉得自己的朋友圈非常清净了。

  也不知道微信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哎......

  以前看到别人朋友圈发的动态,偶尔会点个赞就匆匆略过。

  最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装逼”,我感觉浑身难受。和他们相比,感觉自己过得水深火热,感到好累,几乎都想关闭朋友圈了。

  尤其是在你在拼命工作,熬夜加班,或者最近压力比较大的时候,看到朋友圈里各种晒旅游机票、演唱会门票,晒豪华大餐、晒Gucci等奢侈品………

  那种对比给你带来的打击非常大。

  还有就是经常看到有的人每天敷个面膜都要发朋友圈,配上“女人就是要对自己精致一点”的文字。

  甚至明明是非常简单的一段话,硬是要加几个英语单词或者是高级的专业术语,结果还是用错的。

  反正我每次刷完朋友圈,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过的简直太糟糕了。

  自己刚毕业工作没多久,刷到朋友圈的同龄人已经升职加薪甚至赚够了一套房的首付。

  我才23岁,我为什么慌得一匹,其实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朋友圈给我们带来无形的压力。

  我也不是针对某个朋友,就是对这种朋友圈带有炫耀的行为感到不适。

  我也明白:大家都喜欢美好的东西,没有人整天喜欢晒一些痛苦、艰辛、黑暗的事情。

  可能他们发朋友圈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一条动态,可能会影响到另一部分群体的心理。

  你说他们是故意的吗?

  最多炫耀一下,但是看到这条朋友圈的人,可能就受到了一万点的打击。

  现在每次刷朋友圈就像是在一个真空世界,这种严重的失衡、双方的平等、落差导致每次刷朋友圈都像是在吸毒,明明对自己伤害很深,但是却像中毒一样不刷就难受。

  总之,朋友圈那些装逼的人,不管他们的朋友圈真实与否,他们的本意是什么,但确实对我影响挺大的。

  关于社交网络与幸福指数,密西根大学此前做了一项的实验:

  他们找来两组学生,A组每天花更长时间看朋友圈,而B组基本不看,结果发现相比B组,A组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低。

  而在《心理学报》上的一项研究,则更是直接说明了社交网站的使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内在关系。

  研究人员对1038名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症状出现的频率。

  朋友圈的出现,由于它的种种特性,会使人滋生各种各样的“隐性比较”,让我们不得不潜意识的陷入到将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做对比的怪圈之中。

  在《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报告中,研究者指出:

  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无所不在,会降低用户的生活满意度。

  被动浏览会让人产生反感,用户主要是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动。

  三分之一的人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朋友圈的本质就是“晒”,它是一种新型信息传递方式,通过“晒”让身边的朋友知道我们的最新动态。

  涉及隐私的事情大家不会晒,涉及悲伤痛苦之事人们不想晒,毫无意义的事大家也不会晒,这就导致朋友圈中晒的多是幸福、多是美好之物。

  晒者可能并无恶意,最多只是一点炫耀,但受者呢?

  看到别人发旅游风景、看演唱会的照片,你会想到:

  ●为什么别人过得这么好我却依然碌碌无为?

  ●为什么别人可以经常去旅游而我却每天都在加班?

  ●为什么他可以去那么好的公司,我却不行?

  ●为什么他经常去听演唱会,难倒他不用上班吗?

  更糟糕的是潜意识中,你会拿自己与那个理想化的虚拟人物做比较。

  可是你看不到对方朋友圈背后的生活,他可能已经几年没旅行、已经单身很久、已经买股票多年都失败了,这背后的一切你是看不到,人家也不愿意分享。

  这就是朋友圈带来的怪像“隐性比较”它总能通过潜意识不经意地影响你的心态。正是这种失衡的比较给你生活带来巨大隐性伤害。

  此外,谈到朋友圈不得不提到点赞功能。

  从2009年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在页面中加入“Like”按钮,点赞功能就在各类社交网络中沿承下来,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微博上,无论好事还是倒霉事,人们都习惯性地去点一下赞留个印记。

  点赞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交流互动中离不开的工具。

  日本科学家此前做过研究发现,称赞跟现金一样,可以促使人们努力地表现。

  所以就会产生一种现象:有时候做事情,最大的目的不是完成某件事,而是得到赞美。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Larry Rosen在《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一文中写道:

  每天数小时沉溺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的年轻人,数次“小啜”式地与人沟通,就像喝水一样,虽然一小口水不能满足你,次数多了,饥渴仍然会得到缓解。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组发现:用户们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的照片究竟获得多少个“赞”,点赞现象也成了引发嫉妒心理的原因之一。

  另外点赞、认可代表着爱现心理。

  在形成自己人格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周围的人、环境、事物来塑造自己,通过自身行为获得荣誉感,成就感,甚至是通过爱现满足心理的虚荣心。

  朋友圈点赞功能的出现,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活在人们的赞美和羡慕中;而且这种状态太久了,一天不发,浑身难受。

  他们的情绪与分享内容时所收到的赞与评论有关,收到赞与评论越多,人就会越开心,相反无人问津就会让他们感到失望。

  俗话说:色有三原,人有七彩;人过一百,就形形色色。

  现实中如此,朋友圈更是如此。

  关系链的扩张几乎是所有社交产品的必然结果,所以社交产品具有天然的隐私衰减,尤其是熟人社交。

  每当熟人在好友中的比例被稀释到一定程度,类似“三天可见”的被遗忘需求就会出现。

  心理学有个词叫“重要他人”,是指一个人在人格形成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自己具有重要影响的人。

  一个重要他人的理解、容纳、承担,足以改变你整个人生。

  所以当朋友圈好友超过 100 人时,汪涵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意味着你放在每个人身上的精力只有 1 %——每增加一个人,我们与重要他人相遇和沟通的时间机会就会更少一点。

  很多人花大量精力时间社交,最后只不过是给他们不值得交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朋友圈原本是好友之间自我呈现、互相交流的一个通道,但如今不仅没有让我们更加真实轻松,分享生活,而是像个包袱,让我们更加沉重,也导致不少人开始清理好友,甚至关闭朋友圈。

  对于微信朋友圈现象,相关媒体也发表了看法:

  心理学平台壹心理:

  当我们在朋友圈扮演功利的、虚假的自己,社交沦为形象管理或赚钱的工具,就注定只能吸引功利的、虚假的连接,注定和自己的重要他人越来越远,让内心走向无尽的空虚和孤独。

  如果我们宁愿多一点勇气,用真实的自己跟重要他人连接,彼此接纳和理解,我们的孤独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缓解,生命力才能延展和爆发。

  今天我们关于朋友圈的种种讨论,无论是喜欢也好,逃离也罢,都可能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朋友圈太多的期待和意义。

  朋友圈是我们维系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唯一方式。如果过度依赖线上的窗口来塑造一个人,认识一个人,可能潜在很大的危险。

  正如有人说,“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实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因为现实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想通了,就明白,坦诚做自己,真实过人生。

  朋友圈里的你,应是一个人,不是角色扮演。

  微信诞生7年,一方面我们努力的增加微信好友,努力给朋友圈的人捧场点赞;另一方面我们忍受着被微信支配的恐惧,说实话这样的日子我们过够了......

  本文部分参考来源:

  《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Larry Rosen

  《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么多科技公司招会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