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一半黑一半白,化妆脸比脖子白怎么办脸都黑了怎么白回来,我有强迫症一看到不对称就心痒痒

我是根蓝竿子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让兴趣,更有趣
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我是根蓝竿子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userId:,blogListLength:29};不对称半身裙这么好搭,强迫症患者怎么想?_凤凰时尚
不对称半身裙这么好搭,强迫症患者怎么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春暖花开好时节,凰尚猜“腿精”们肯定早就按耐不住想要换上裙装,露出双腿啦~翻看时装精的街拍,原来这一季她们最爱的竟然是——不对称剪裁的半身裙!
春暖花开好时节,凰尚猜&腿精&们肯定早就按耐不住想要换上裙装,露出双腿啦~翻看时装精的街拍,原来这一季她们最爱的竟然是&&不对称剪裁的半身裙!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创意十足的不对称半身裙可以说是街拍搭配的利器了,但也有不少小仙女会担心,如此出位的设计是不是非常挑人呢?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其实如果你是首次尝试这种略带设计感的裙装,凰尚可不太推荐装饰性非常强的流苏设计,如果没有高挑的身材,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办公室小伙伴的笑柄~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搭配入门级▽ 纯色系的不对称半身裙可以算是搭配中的小白级别了,尤其是经典的百搭的黑白色系&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短款裙装与悬垂的下摆形成不对称的结构,能够完美地修饰小腿线条&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而低饱和度的色彩总是能给人优雅的感觉,搭配一双靴子就能保证温度风度两相宜~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时尚达人街拍示范 单品推荐:
Monse 不对称设计半身裙官网售价:9541元
Versus 黑色不对称裹身式半身裙官网售价:3160元
[责任编辑:张湘崎 PQ006]
责任编辑:张湘崎 PQ00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时尚官方微信
播放数:138725
播放数:141631
播放数:188525
播放数:5808920逼死强迫症的“不对称”,一件就能制胜!
强迫症最怕看到什么?当然是:不规整不规则不对称。但是说起不对称,它却又是个很有创意的设计元素!无论上衣、裙装包包鞋子,只要加入一些不对称元素,都会产生不小的化学反应,很好凸显个人风格。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Blake曾说“对称是一种美”。可是过于追求规整的形式美,会磨灭了自己原有的多样化和独特性。我们大多时候生活在整齐规范的世界里,偶尔来点不一样,有何不可呢?
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不对称,虽然有点不给强迫症留活路,但很多关注时尚的人应该都知道今年势必要流行“不对称”设计了。很多秀场都会出现过该元素↓
明星们当然也对这股“不对称”风格爱不释手,大多数体现在衬衫上面,比如腰部的一些系带打结处理,又或者是斜肩上的处理。
斜肩不对称比较日常,初学者可以从斜肩款入手,一般就是袖子上的不对称。
张子枫这款细黑格子的上衣,荷叶边大小恰到好处,小露香肩正是亚洲女孩儿的风范。
张天爱的红格子搭配了蓝色牛仔裤和简洁的白色高跟鞋。
其实单肩加上荷叶边、褶皱等诸多元素,只要简单搭配上牛仔裤就非常时髦。
露一个肩比两个肩膀齐露显得更加时髦又不会太直接。
非荷叶边款纯色的露单肩也可以打造通勤风。
总是不喜欢衬衫带来的正式感,也不喜欢衬衫的硬朗设计?那趣味性十足的拼接衬衫可以来一件。
还有一种不用买买买也能玩“不对称”的时髦玩法,就是穿一半脱一半,或是扎一半留一半,我们姑且称做“自制”不对称时髦吧。
还是扎一半留一半比较适合日常····
可不止女星会这么穿,最近孔刘亮相 Louis Vuitton的男装发布会也是这样的造型。
说到 Louis Vuitton的男装发布会,许魏洲这身一身不规则睡衣风LOOK,也是慵懒又不失青春活力。
不对称裙摆
不对称裙子也是时尚潮人钟爱的凹造型单品,显高又显瘦!腿稍粗的妹子选择长款噢!
半身裙的话建议上衣尽量简单,用简约的衬衫、T恤就能打造富有层次与美感的造型。
不对称拼接裙。两条裙子的既视感,展示了不一样的视觉美。
连衣裙的不规则一般体现在不对称的裁剪、不规则的裙摆。错落有致的层次感一样具有显高又显瘦的效果。夏天穿起来,把优雅和性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对称撞色
不对称配色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互补或相撞的色块组合让造型更加生动,增强了时尚的趣味性。怕其他颜色驾驭不了的可以从黑白色入手。
对称的设计搭配上不同的颜色,产生视觉冲击摆脱纯色调的枯燥,增强时尚趣味和吸睛指数噢!
不对称耳环是现在最流行的首饰潮流之一,不同的耳环组合在一起能最大化地诠释混搭的意义。将它拆开,单独戴任何一只也都可以凹造型。
耳环只戴一个?没错!你喜欢的女神们都走起这种style了。
之前写周冬雨提到过不对称耳环,耳环的混搭为造型带来更多可能,两边不对称的耳环哪怕是穿裙子也能很个性。
既然提到了耳环,顺便来说说时尚圈时下最流行的的一款丝绒材质方扣外形脚环Attico Ankle Cuff。
大红色丝绒质地的踝带点亮全身颜色,开衩半裙小露美腿,性感得恰到好处,黑白红三色搭配亮丽又大方。
没有Attico Ankle Cuff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丝带或者其他饰品代替。
不对称的绑带设计别致惹眼,轻轻缠绕在脚踝上时尚优雅,演绎随性率真的时尚品味。
好了,今天的不对称就写到这里
其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要试着打破常规
去遵循内心自由的想法
不如就从穿衣开始吧,来件不对称单品
当一个有个性的时髦的girl
本文内容自微信公众号热搭配(jp121213)
|尽情地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经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逼死强迫症的“不对称”,一件就能制胜!逼死强迫症的“不对称”,一件就能制胜!热搭配强迫症最怕看到什么?当然是:不规整不规则不对称。但是说起不对称,它却又是个很有创意的设计元素!无论上衣、裙装包包鞋子,只要加入一些不对称元素,都会产生不小的化学反应,很好凸显个人风格。英国浪漫主义诗人Blake曾说“对称是一种美”。可是过于追求规整的形式美,会磨灭了自己原有的多样化和独特性。我们大多时候生活在整齐规范的世界里,偶尔来点不一样,有何不可呢?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不对称,虽然有点不给强迫症留活路,但很多关注时尚的人应该都知道今年势必要流行“不对称”设计了。很多秀场都会出现过该元素↓明星们当然也对这股“不对称”风格爱不释手,大多数体现在衬衫上面,比如腰部的一些系带打结处理,又或者是斜肩上的处理。斜肩斜肩不对称比较日常,初学者可以从斜肩款入手,一般就是袖子上的不对称。张子枫这款细黑格子的上衣,荷叶边大小恰到好处,小露香肩正是亚洲女孩儿的风范。张天爱的红格子搭配了蓝色牛仔裤和简洁的白色高跟鞋。其实单肩加上荷叶边、褶皱等诸多元素,只要简单搭配上牛仔裤就非常时髦。露一个肩比两个肩膀齐露显得更加时髦又不会太直接。非荷叶边款纯色的露单肩也可以打造通勤风。衬衫总是不喜欢衬衫带来的正式感,也不喜欢衬衫的硬朗设计?那趣味性十足的拼接衬衫可以来一件。还有一种不用买买买也能玩“不对称”的时髦玩法,就是穿一半脱一半,或是扎一半留一半,我们姑且称做“自制”不对称时髦吧。还是扎一半留一半比较适合日常····可不止女星会这么穿,最近孔刘亮相 Louis Vuitton的男装发布会也是这样的造型。说到 Louis Vuitton的男装发布会,许魏洲这身一身不规则睡衣风LOOK,也是慵懒又不失青春活力。不对称裙摆不对称裙子也是时尚潮人钟爱的凹造型单品,显高又显瘦!腿稍粗的妹子选择长款噢!半身裙的话建议上衣尽量简单,用简约的衬衫、T恤就能打造富有层次与美感的造型。不对称拼接裙。两条裙子的既视感,展示了不一样的视觉美。连衣裙的不规则一般体现在不对称的裁剪、不规则的裙摆。错落有致的层次感一样具有显高又显瘦的效果。夏天穿起来,把优雅和性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对称撞色不对称配色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互补或相撞的色块组合让造型更加生动,增强了时尚的趣味性。怕其他颜色驾驭不了的可以从黑白色入手。对称的设计搭配上不同的颜色,产生视觉冲击摆脱纯色调的枯燥,增强时尚趣味和吸睛指数噢!耳环不对称耳环是现在最流行的首饰潮流之一,不同的耳环组合在一起能最大化地诠释混搭的意义。将它拆开,单独戴任何一只也都可以凹造型。耳环只戴一个?没错!你喜欢的女神们都走起这种style了。之前写周冬雨提到过不对称耳环,耳环的混搭为造型带来更多可能,两边不对称的耳环哪怕是穿裙子也能很个性。脚踝饰品既然提到了耳环,顺便来说说时尚圈时下最流行的的一款丝绒材质方扣外形脚环Attico Ankle Cuff。大红色丝绒质地的踝带点亮全身颜色,开衩半裙小露美腿,性感得恰到好处,黑白红三色搭配亮丽又大方。没有Attico Ankle Cuff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丝带或者其他饰品代替。不对称的绑带设计别致惹眼,轻轻缠绕在脚踝上时尚优雅,演绎随性率真的时尚品味。好了,今天的不对称就写到这里其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要试着打破常规去遵循内心自由的想法不如就从穿衣开始吧,来件不对称单品当一个有个性的时髦的girl本文内容自微信公众号热搭配(jp121213)|尽情地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经事。|写评论发布提到 1热搜好文包包品牌年度盘点,一天都不让你的钱包休息,嘻嘻<span class="num" data-v-668b【6月最新活动】在玩儿这件事上,魔都从来都不会让你失望!<span class="num" data-v-668b有毒!2017大牌鸡年限量款来袭,lv dior gucci ck......到底谁更辣眼睛?<span class="num" data-v-668b54岁妈妈突然变“少女”?原来你妈妈20年前一样也这么美!(附母亲节礼物清单)<span class="num" data-v-668bmuji无印良品前员工大爆料:这些产品千万别剁手!<span class="num" data-v-668b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用户举报热线: | 单位: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图片】强迫症没什么可怕的,它就是一只可爱的纸老虎_强迫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7,082贴子:
强迫症没什么可怕的,它就是一只可爱的纸老虎收藏
强迫症没什么可怕的,它就是一只可爱的纸老虎Don’t be afraid of the OCD【强迫症系列文章(一)】王子瑞有兴趣打开这么偏主题的文章,你可能正在被强迫症困扰着、可能只是对强迫症好奇、可能是曾关注过我的人、也可能是我曾治疗过的人。Anyway无论哪种情况,这里我都要提前告知哟,我即将写的一系列关于强迫症的长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再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写的。我是谁?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这么多年来与强迫症打交道,我已经与“它”从相遇、相厌到相安、相知与相和,跟“它”成为了老友。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茫然不知所措,而陷入无穷尽的恶性循环和深度焦虑中。强迫症需不需要吃药??这个问题是我曾经被众多中国心理医生攻击的重点……哈哈哈,但我还是要说的。(Blink眨眼)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在森田正马和我看来,就不能算作病,最多是个不小心养成的坏习惯、一种瘾,跟烟瘾、酒瘾、毒瘾几乎一样。我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治疗强迫症需不需要吃药?”我便会反问“那你觉得,有烟瘾和酒瘾的人要戒烟酒时需不需要吃药?”森田正马在其著作中明确写到,以及基于我多年治疗的经验而言,吃药完全没必要也不应该。(无论曾经还是未来,多少在医院任职的医生继续反对,说强迫症不吃药不行,我请你们扪心自问三个问题:1.你真的很透彻研究了强迫症这一项么?2.你得过强迫症,切身体验了么?3.费劲口舌给患者开药,自己拨开表面潜入你的内心底看看到底是为什么?4. 我们再换个说法来问,如果你真的治疗过强迫症,给他们开药,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他任何心理疾病我都无权发言,唯独强迫症我自认有权。强迫症患者吃了药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困扰,和带来对身体器官比如神经系统不必要的损伤。毕竟是药三分毒,那么,无病吃药等于吃毒药。如我自己,曾经吃遍各种药,强迫症非但好转,反而导致夜间痉挛,我父母偶然发现后感到很心酸便终于决心让我停药;又如很多我治疗过的患者,吃药后引发各种无法解释的奇怪并发症:眼下皮肤白斑、类似羊癫疯的不可自控症状、抽搐、肝功能受损、情绪无法兴奋等等。有烟瘾酒瘾的人瘾一旦上来,不让他们喝酒抽烟时他们也会很焦虑,内心很慌张,什么都做不下去,与强迫症发病时相同。此时,就“去瘾”这一点来说,旁人要不要给烟瘾酒瘾者吃药呢?治疗强迫症需要靠意志力??NO,NO,NO……这个想法恰恰是导致许多强迫症患者病情加重、陷入恶性循环的罪魁祸首:(以洁癖为例)“不要再自控不住去洗手了,不要洗手、不要洗手了,你的手都洗出血了,你再这样没完没了,你还怎么学习,怎么工作,你的前途就废了!……”每次发病,都给自己做了越来越多的心理思想工作,对自己放了更狠的话,然而,却将自己更快一步推向“又做了一次强迫行为或又进行了一次强迫思维”的事实。“舒爽了一下”后,立马懊悔万分,更觉得自己无用;“自己怎么意志力这么不坚强?明明告诉你了,不要再纠缠着做这么无意义的事情,你怎么还是去洗手了!!好崩溃啊,到底怎么办……”越这么自我制止、自我劝导,就意味着你离下一次施行强迫行为或思维更近。循环就此形成。为什么这样的思想劝说工作、这样的“靠意志力自我阻止”让病情恶化了?因为当你停下手中正在进行的事情,全心地、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自我劝说时,你其实在主动加深强迫症在你大脑和身体中的记忆和印象,令其更加挥之不去。你的感官已经有冲动想要去做强迫行为了,你还专门集中所有注意力提醒自己“强迫症,强迫症”。对于你对自己说的“不要再去做强迫行为”这句话,身体和大脑不会去管“不要再去”这些否定词,只会听到你的命令“做强迫行为!”(关于此话题更深化的剖析阐述见下)为大家献上治疗强迫症之道之前,我们需要先把强迫症这个东西稍微深入分析一下,把它再看看清楚。强迫症!这个坏东西,你好讨厌呀得了强迫症这个坏习惯,你不去做你的那个强迫行为或思维,你就会很难受很很panic(焦虑),坐立不安,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打个比方,就好像你养成了坚固的习惯------每次大便完一定要用纸擦才会安心穿衣去做别的事。这个习惯已经如此稳固以至于如果你不用纸擦就让你去与人会晤、去睡觉吃饭,你就很难心无芥蒂、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你会很想很想把便便后未清理的事先处理一下。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强迫症这个坏习惯亦同理。那下一个要谈的问题就是,普遍来讲,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习惯,是你在同一个条件下环境下长期、多次重复同一个行为而形成的:人在出生时没有很多固定模式,是后天养成了吃饭时要用碗筷或刀叉或手抓、洗澡完要用毛巾而不是树叶擦干或自己跑几圈来自然甩干……(哈哈)这些是每个人的养育者一次次耐心的教你重复这些动作,我们之后才能无意识地自然做出这些行为。强迫症患者也是在一定的条件诱发下,注意力一下被死死地抓住在某个强迫点上(好似瞬间深深一见钟情般),觉得不去处理下这个强迫点就不行。随后无意识中,患者一次次重复这个相同的强迫点。直到发现已经想停也停不下来时,这个坏习惯已经settle down,扎根在自己的习惯系统里,且潜移默化地代替了曾经的好习惯(没得强迫症时的习惯)。强迫症也可被称为是不小心养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很多固有的条件反射:看见床(条件),想都不用想脑子里第一反应就知道是用来睡觉的(反射反应);看见”I”这个单词(条件),同一时间大脑就知道是“我”的意思(反射反应)。强迫症亦然,它就是一个有着很强很强链接(strong bond)的条件反射:关上门锁上柜子(条件)就想不停回去检查关好锁好没(确认癖反射行为);你的那个强迫念头一出现(条件),就止不住的要去想清楚,其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强迫思维反射)。搞得自己身心都好累好疲惫。不像得强迫症前,关上门(条件),就很安心了,转头就走,做别的去了(反射行为)。故而,治疗强迫症,就是要中断旧习惯、重新蹒跚学步般一点点重新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个正常人拥有的习惯、那个你曾经拥有而现在已经陌生的习惯;治疗强迫症,就是要打断那个条件反射的强链接(strong bond),让它变为弱链接(weak bond)直至这个条件反射消失(disappear)了,同时培养新的条件反射。为了未来让你更彻底地理解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我们对强迫症再再深入描述下。强迫症 是你形成的一个强记忆。它是一个顽固的坏习惯、一个强条件反射,再往下剥开一层皮,我称强迫症是一个深深的记忆!那么,一个记忆是怎么来的呢?以背单词举例,要记住“good”,我们要做的就是,1. 起初,口里不停地朗诵着“good,good,好,好,好的意思”,背诵完毕,而后2. 常常看到用到这个单词,那么,一个月、两个月或一年后你还记得住good的意思。再比如“immediately”这个更长的单词,我们起初也重复朗诵了几十遍,但如果之后看到它和用到它的频率远没有“good”高,如此以来,一个月后你兴许还能记得住“immediately”的意思,但两个月后呢,一年以后呢?-----此时,你对“immediately”的记忆已经或几乎已经消失。所以,我称“对某个事物的强记忆或弱记忆的形成取决于你对这个事物投入的总体注意力的多少。”投入的注意力更多、更久、频率更高,你对其的记忆就深;反之,投入的注意力越少、频率越低,记忆就浅,甚至慢慢彻底忘记。强迫症呢,你们想想,是不是就是一个在你们脑海中的强记忆?------就如“good”,你对它的记忆强到,你每每看到“good”的同时,不假思索得“好”这个翻译就在你大脑中蹦出来;同理,你一坐到或看到那个令你惊恐的椅子,控制不住地想要去检查那个椅子到底稳当不稳当的焦虑就同时出现(确认恐怖);你一看到你屋子中某处又落了一点点灰尘,反复擦拭几十遍上百遍的强烈冲动就同时出现(洁癖)。你对你的这个“强迫固定模式”的记忆已经太深,因为你曾经对这个固定模式投入了很多、现在又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当你停下手中的作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同时尝试给自己做心理工作(“不要再想啦!不要再重复做那个事情了!这是毫无意义的啊!我对自己真是太无语了。再这样下去,你的成绩会越来越差的。这样下去,你的人生就被自己毁了…..”),此时(注意哦!),此时你其实是在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给强迫症,所以当然,你对强迫症的记忆会愈发加深、属于你的强迫症条件反射链接会更强、你的那个强迫症坏习惯会越顽固,那么,你重复做强迫行为或思维的冲动会越强、可能性越高。(解答了之前谈到的“意志力为何加重强迫症的谜团”)从这个层面讲,那么治疗强迫症,就是一个“退记忆、反记忆”的过程,是让你遗忘强迫症固有模式的过程。大家想看到更多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因为自感在开篇已经塞了过多内容。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二)】计划板块:-怎么“反记忆”? -山形曲线情感法则 -注意力转移大法
不错,很符合“巴普洛夫的小狗条件反射”,人类还真是没有进化到脱离是一种动物这样的层次啊!
强迫症没什么可怕的,它就是一只可爱的纸老虎【系列文章(二)】 强迫症没什么可怕的,它就是一只可爱的纸老虎Don’t be afraid of the OCD【强迫症系列文章(二)】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当当当当~ 我们接棒文章(一),重点回顾:1. 治疗强迫症,就是要中断旧习惯、重新蹒跚学步般重新养一个好习惯------那个正常人拥有的习惯、那个你曾经拥有而现在已经陌生的习惯;治疗强迫症,就是要打断那个条件反射的强链接(strong bond),让它变为弱链接(weak bond)直至这个条件反射消失(disappear)了,同时培养新的条件反射。2. 你对你的这个“强迫固定模式”的记忆已经太深,因为你曾经对这个固定模式投入了很多、现在又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3. 治疗强迫症,就是一个“退记忆、反记忆”的过程,是让你遗忘强迫症固有模式的过程。重新培养新习惯、实现反记忆第一篇文章里我们详述了记忆形成的过程,那“反记忆、退记忆”,顾名思义:就是反其道而行,就是对一件事情越来越少地、频率越来越低地投入注意力。应用在强迫症中,即是要求患者刻意地、主动地越来越少地把注意力投给强迫症。具体如何施行,我们一步步解析。转移注意力大法人的注意力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我总是打比方说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100份,当你给予一个东西一定注意力时,你给予另一个东西的注意力就随之减少。这一点看似显而易见,但对于治疗强迫症很关键。注意力的分配与人对疼痛的感知度、与人的焦虑度高低有直接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如下的类似经历:当一个人肚子疼,如果Ta什么都不做,就只关注自己的肚子(100%注意力都在这里),Ta会感觉更疼;如果此时Ta最最着迷的电视剧开播了或者Ta被拉上线打游戏,Ta会发现此时Ta的肚子疼比什么都不做时感觉轻多了。Why??原因我相信你猜到了!Exactly!就是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定量的,而Ta放在“肚子疼”的注意力被分走了。尤其,当Ta看电视剧或打游戏越投入,Ta对疼的感受越小,因为更多的注意力被电视或游戏带走。小孩子哭的痛彻心扉时,你扮鬼脸逗Ta或拿给Ta玩具,Ta会瞬间破涕为笑,也是因为小孩子之前放在“伤心事件”上的注意力都被转移走了。我们拐回到强迫症主题上,当患者强忍住不去做强迫动作或思维时经历的难以忍耐的痛苦和焦虑同样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山形曲线情感法则山形曲线情感法则,又一个对治疗强迫症重要的法则:人的情感 (情感,注意哟~不是感情,情感的含义包括人的各种情绪和感情,比如喜、怒、哀、乐、兴奋、焦虑、恐惧、慌张、失望、希望等都是人的情感)的发展过程不是无限上升没个头(!),而是像爬一座小山一样,走一条山形曲线----从一点点上升、上坡,到顶端,而后一点点下降、下坡,直到消失。譬如,一个人被冤枉而委屈地哭泣。Ta从开始啜泣着,到越哭越伤心、越哭越感难受(开始走山形曲线的上坡),到顺势联想到、触发了其他更多的委屈和悲伤,而哭的惊天地泣鬼神(达到山形顶点!),但这样的情绪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而是走到情绪的顶峰后,这悲忡的情绪以及哭的剧烈度会下降(山形曲线的下坡线),直到又变成小声的啜泣,最后发泄结束,哭泣也停止了。山形曲线法则看起来也很是小儿科(为什么王子瑞老说些这么浅显的法则=.=|||……嘿嘿嘿╮(╯▽╰)╭,因为强迫症患者恰恰是把这些最基本的法则和信念弄迷糊了,才会越来越迷糊的找不到出口了呀),然,用在强迫症上,患者们之所以每次都会忍不住又去做了强迫行为或思维,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潜意识里默默地认定(!)了:“那难以忍受的恐惧感、慌张感和焦虑感将会无限持续下去,如果我不去做强迫行为或思维,就无法让这极度难受的感觉减小、停止……”所以患者们才会坚持不下去,因为他们深层潜意识里认为如果要坚持那将意味着永远……Well, well,well, you guys now see,现在你知道了,人的很多底层心理信念往往是如此的顽固、幼稚而不符合逻辑,但人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一直在坚守着这样的一群信念s。Now, 千呼万唤始出来~~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我们将“转移注意力大法”和“山形曲线情感法则”这两块面团揉在一起(当然还有其他的小面团和诸多配菜及作料),正式启动讲解怎么自我治疗强迫症,怎么反记忆(一起做个强迫症自我疗愈的大比萨pizza吧!Yeah!)。拿我自己曾经的病症做例。我曾是个有确认恐怖的小可怜(想想那时的自己,我真的好想好好抱抱、好好疼爱疼爱当时无助的我),尤其“看书学习”这个事件、这个条件最容易大大激发我的症状。还没坐到桌子前打开书,恐惧感就已先占领我的心头。落座打开书,还没看完半行字,我就会止不住强烈地觉得头顶的灯要掉了、脚上的鞋带系得不紧必须需要检查和再次系紧、桌面的水杯离桌沿太近就快要倒了需要我再确认下到底离桌沿的距离够不够远,等等等等……这些过于杞人忧天的琐事让我非常地恐慌和焦虑,不去检查我就惶惶不可终日,难以继续看书……虽然我理智上很清楚天花板的灯没那么容易掉、鞋带不检查也不影响我看书,我明确知道患强迫症前我根本连注意都不会注意到这些小事。但得了强迫症,我情感上就是浓烈地推着我要我去检查这些地方、情感上就是觉得去检查这些地方很必要且重要。(理智与情感的严重不和谐统一)想要去做这些强迫行为的强烈冲动,好似我所在的屋子突然着火我急切地想要逃出门外的求生冲动一样。让强迫症患者不去做强迫行为或思维而引发的不安感,就好像是患者被绑在已经点燃的屋子里却动弹不得时内心产生的极致感受。让患者用意志力去自控不去做强迫症行为或思维,就如同要求坐在烈火环绕的屋子里学习的孩子不但要岿然不动地继续学习,且还要内心心如止水……延伸一个知识点:理智控制不了情感。这是一个普遍道理,适用于所有人,而强迫症更突出的证明了这点。情感问题只能用情感的方法解决(情感,不是感情,的定义前已阐述)。尝试用理智去命令自己的某种情感停止或改变,等同于一个人站在一潭死水边对水大喊:“潭水你好臭啊,快流走吧,快变干净吧”。嗓子喊哑了也无济于事,反而越喊越绝望心情越低落。Instead, 代替之,这个人应该去引入一股清泉灌入此潭,同时放开一个闸口让旧水流走才是做了合适的努力。治疗和纠正的状态则是:我坐下,翻开书读书,想要去检查某个东西的剧烈不安和冲动又一次袭来。此时,要做的是继续看书(千万不要停下手中正在进行的事,然后尝试对自己心理劝导等,如前已述,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强迫症加重。当然,更不要去做强迫动作或思维。要做的只是,当作没有强迫症似的,继续读书)。只要继续看,带着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感去看书,第一分钟也许只能看进去半行字,但只要继续,第二分钟就能看进去一行,第三分钟也许就是两行字……不会太久,兴许就是十分钟后,(人在难受、痛苦或无聊时,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十分钟就好像一小时,二十分钟就好像一个世纪), 你会神奇地magically感觉到,“嗯?!那个焦虑感怎么变小了?!”,再之后“嗯?! 那个焦虑感好像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怎么突然跟没事人似的,不再那么想去做强迫动作了…我怎么跟没有强迫症似的?!…好轻松畅快啊”恭喜你! Yeah ! Congrats!! 只要有过这样的感受,说明你第一次走完了一个焦虑山形曲线!~~唔……这是什么意思?上面的过程,firstly首先,我们应用了“转移注意力大法”。读书时,100份注意力在书上。很快,1)强迫症来了,如果放下书本去纠结强迫症,等于把100份注意力都投降给了强迫症,不安和心慌感会因此增强,施行强迫行为或思维的可能性更大,导致失败;2)强迫症来了,如果继续读书,强迫症仍然会瞬间抓走患者比如30份的注意力给一个强迫点上(这个强迫点吸引患者的注意力,给患者制造强烈的冲动去丢掉手中的书,转而去做强迫行为或思维),而后强迫症可能能量更强,抓走更多的注意力比如70份、80份。留给读书用的只剩可怜的20份了。But但是!Never mind! Anyway无所谓,只要患者继续读书,其实就是在用“读书”这个法宝来跟强迫症抢夺患者的注意力。读下去,就意味着患者要思考书中的内容、要把更多的书中内容输送给大脑,就必然需要更多的注意力。起初,因为注意力留在书上的很少(比如20份),每分钟只能读进去几个字。只要继续, “读书”会随之抢来更多份数的注意,让书上的注意增加到30份、40份,第二分钟就能读进更多的字。再继续,第三分钟、第四分钟…..“读书”会越来越顺利,抢夺回来的注意力越来越多。“读书”带走的注意力同时减低了患者的不安等难受感。Secondly其次,上面的过程包含了“山形曲线法则”。读书时,强迫症光临时,如下状态会随之而来:慌张、不安、恐惧、憋的心跳加速、心慌的脸都憋红,焦虑的浑身发抖……杂乱而五味杂陈的难受感觉越来越强、越来越强。让患者觉得,如果不去实行一下强迫行为或思维,他/她就快要炸了!!!But但是!Never mind! Anyway无所谓,这个难受感不会永远存在,它一点点爬升,走山形曲线,但坚持继续看书,哪怕一分钟两个字,内心要明白:这个复杂的难受感不会无限增强下去,一旦难受感达到了顶点,下一秒,难受感就会变小、再小。插播知识点:山形曲线在强迫症上常常有个奇特现象。当复杂的焦虑难受感沿着山形曲线爬升、再爬升,达到顶点时,下一秒,(Attention!)可能不再是坡线下降,而是直线坠落!!也就是说患者经历着经历着极度的焦虑,忽而,下一秒,可能“嗯!所有的不快感一下全都没了”跟做梦一样……很多患者都体验过直线下降的惊喜,我自己也曾感受好几次,很奇妙。走过一个山形曲线的过程往往很短,几分钟抑或十几分钟。如前提示,但人在痛苦时常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没个可看到的目标,便还没爬到顶点就放弃了。人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在经历山形过程时,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在我的例子中就是读书)会协助降低人对负面感觉的感知度,从而大大提升强迫症患者坚持到焦虑山形顶点的可能性。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三)】计划板块: -- Now, 千呼万唤始出来~~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续) -- 如果你是好几种强迫症状并发,要怎么办?---对待强迫症的基础心态 etc.等等。
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续)How to treat the OCD by Myself 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续)How to treat the OCD by Myself【强迫症系列文章(三)】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Now, 千呼万唤始出来~~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续)系列(二)文章中, 记述了“山形曲线情感法则”、“注意力转移法则”和“理智--情感关系”对自我治疗强迫症的应用。其用意即是帮助患者做到“反记忆、退记忆”强迫症,和一步步褪去“强迫症习惯”的同时培养起“正常人拥有的好习惯”。还记得系列(一)文章中森田正马所说的么?强迫症本就不能算作病,它只是人们无意中不小心养成的顽固的坏习惯罢了(哈哈~)。人,从没有一个习惯到培养起这个习惯,都需要一定的过程:1)有意识地主动地被提醒去做(因为不熟悉、不习惯,所以需要自我意识的提醒,在这个阶段可能还会有烦躁的情绪);2)做的比较顺手了(多次重复这个行为后);3)无意识地即能习惯地如此做(习惯形成!一旦形成,不去做这个习惯,人反而会感到难受)。比如,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便便完洗过手才去吃饭的习惯。TA的父母却要求TA这么做,一次一次耐心地呵斥TA、提醒TA便便后先洗手再吃饭。起初,这个小孩子每次被提醒如此做会很烦、很不想这么做,总想逃。然而,一定数量的相同行为被重复后,习惯形成,父母不再提醒,这个人自动也会洗毕手才进餐。如果不让TA洗就让TA去吃饭,TA反而吃不下,觉得必须先洗洗手才能安心。同样地,强迫症患者培养新习惯时----即“带着焦虑和痛苦去做你当下该做的事情(不要停下手中的事,不要去纠结以及内心自我劝说),无论效率多低,仍要继续;带着痛苦和焦虑走过一个个山形曲线”----开始很难做到转移注意力且坚持经过一个山形曲线,他们需要很多努力;之后,只要体验一次走完山形曲线的成功,患者就会得到战胜自我的非凡喜悦,信心大增,也给自己更多的动力去经历下一个山形曲线;顺利翻越山形曲线的次数越多,越接近好习惯的形成,完成一个焦虑山形曲线所需的努力越少;最终,“强迫症习惯”被“好习惯”代替,强迫症痊愈(撒花~~)。Q: 常有患者问道,走罢一个山形曲线后,好像很快另一大波焦虑又来了,这对么??A: 是的,这没有什么!山形曲线往往会一个紧跟着一个来。一轮焦虑刚减小没多久,新的焦虑又来临,又开始爬坡。有的时候又不会这么频繁,情况因人而异。但有一点要交待,蛮重要,就是对待强迫症的总体心态,和对待山形曲线的心态。Q: 应怎样看待强迫症??看待痛苦和焦虑??A: 虽然强迫症真的好讨厌,但“和强迫症为伴”是患者此刻的正常状态。对强迫症发怒、排斥、拒绝,它也不会走,反而还可能挑起它的逆反心理!(Well……)那不如我们还是笑对它、抱以平和心态拥抱它的现实存在、接受它的同在。基础心态上不再厌恶强迫症,心平气和地一点点进步,自我治疗强迫症就成功了50%!至于带着痛苦做事、爬焦虑山形曲线,我们应欢迎焦虑的一次次来临好像欢迎一个美女捧着一束鲜花站在你的门前一样。因为如你已经知晓的,只有它光临的更多,你才有机会走过更多的山形曲线,你的新习惯才能形成的更快。假设,强迫症痊愈需要一个患者走完100个山形曲线,那倘若TA能在一个月内就走完,TA一个月就可痊愈;倘若TA不想太逼迫自己,不想让自己短时间内努力得太辛苦,而半年才走完100遍,那半年后TA痊愈。有时,为了让自己更快摆脱强迫症,患者还需专门主动、常常跑到最让自己焦虑的环境,激起自己的症状,以便更频繁地经历山形曲线。Q: 我是几种强迫症状并发,譬如又有余光恐怖、又有洁癖、还有强迫思维(欲哭无泪T。T),我该从何下手??A: 别怕,别怕。Don’t Worry!! 我之前也是几种症状并发。其实,大部分强迫症患者,在强迫症发展时或得的时间过久时,都容易出现多种强迫症状并存的现象。这点很好解决,找出自己最严重的、最主要的症状;在哪一项,最容易引起自己的焦虑、紧张和难受,就选定它,针对它去克服。最主要的症状一旦痊愈,其他零碎的症状和次要的众多症状都会随之消失。就像打仗,擒贼先擒王。王被K.O.,剩下的部队群龙无首,便一溃千里……大概亦可以这么说,强迫症患者有如一台有问题的电脑,当正确程序一旦被带入,“公式”解决所有大小问题。如我当年,最严重的是确认恐怖,再进一步锁定范围,最让我恐惧的就是“坐在桌子前学习”这个很确切的环境。坐在桌子前玩游戏、看小说没问题,就学习、读课本最令我崩溃(当年我这只大家眼中的“学霸”、“书虫”,得了强迫症后竟然最恐惧学习课本=。=||| 哈哈哈)。这个项目被扭转后,我的强迫思维、余光恐怖、吞咽恐怖等都四散消失了。Done!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四)】计划板块:-- 治疗强迫症的大前提。 ---长期患强迫症而导致的持续抑郁,肿木解决?---强迫症形成的原因,要不要去纠结?等
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继续续)How to Treat the OCD by Myself 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自我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继续续)How to Treat the OCD by Myself【强迫症系列文章(四)】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近日,恰逢有几位微友在公众平台写下类似的留言,述说他们之前曾强迫症痊愈,但不久后又大复发,询问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借题发散地谈几个方面。1)已知公式,怎会再复发?一般说来,强迫症如果真的痊愈,便不会再复发。为何呢?患者在一点点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好比有问题的电脑中被输入健康程序,患者已深知解决问题的公式,且在治疗师或自我的帮助下切身体验了N次,剩下的唯是套公式解题。除非,患者的痊愈是假象,他们根本从来没掌握治疗公式(T.T)。举个很简单的、又是我此刻能想到例子。患者好似完全不懂数学的小学生,后来被扎实地教授了“1+1=2”这个算数公式。此后,无论是带入一个橙子+一个橙子,还是一个卡车+一个卡车,他们都会知道答案~ 因为他们掌握了公式,便再也不惧表相的变幻~另一个可能……(纯属无厘头发散式猜测) 强迫症患者痊愈后---因特殊情况或境遇---自虐……明明有药方,就是不用…… 真心希望这样的事情永不发生……2)OCD这样的心理疾病犹如体质上的病变我常给患者作如下比方,助他们更好理解什么是“强迫症痊愈”的含义。强迫症有如体质上的疾病,一个人在得了严重肺病或胃病时,也会因着痛苦和烦躁,而更易怒、大吼大叫,甚至疼痛难耐以至于做出自残行为。如果肺病或胃病一直不得医治,患者被病魔缠身数年,挥之不去的压抑和愁闷长期笼罩着自己及家人,患者和全家可能都会陷入严重的抑郁情绪。我曾经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痊愈时,感觉是痊愈了90-95%,而不是100%。 剩下5-10%的恢复需要一到三年(因人而异,有的人很短就几个月,有的人则可能更长)的时间达到彻底摆脱。为什么?比如:严重的肺病或胃病患者痊愈时,虽然不再需要吃药和治疗,但由于大病初愈,他们身体仍旧虚弱,需要长时间的静养、谨慎而合理的膳食、做康复训练等。起初,他们也许只能缓慢运动,比如散步。渐渐地,他们能够慢跑、爬山甚至做更剧烈的运动。至此,大抵已是一两年的时间之后了,他们才最终恢复到生龙活虎、非常健康的状态。康复期间,肺病或胃病患者还会偶尔有类似发病的症状,这可能是神经性的(长期得病而有的惯性,是假性发病)、亦可能是没注意而真的又导致有点反复(不小心感冒了或不小心吃坏了),需要再用些药。强迫症同理代入,患者得强迫症时神经受损,治疗后,大大好转,短时间内达到百分之九十多。不可对自己过于苛刻,那反而有害。允许自己痊愈后偶尔脆弱,需给自己尚有些虚弱的神经系统一定时间慢慢彻底康复。3)先治标后治本强迫症痊愈的朋友们,注意了~Attention~ 痊愈不代表你不会再罹患其他心理疾病哦~ 在我以往收治的病患中,我发现一个让我痛心的事情。有患者成功克服了强迫症,但一段时间后,TA因为失恋受打击又得了抑郁症;或无原因地,TA就是感到非常的空虚孤独、感到自己非常浮躁,不快乐,过一段时间就很想哭一次……所以,我意识到,光治标还远远不够,治标更需治本。痊愈后的OCD患者,应加强“心理免疫力”(跟增强基础体质免疫力一样,这样,肺炎好了也不再得其他疾病;否则,免疫力低下,肺炎唱罢,腰腿痛登台……无穷尽),预防其他心理疾病侵袭&( ̄︶ ̄)& !!参与宗教、学习冥想、增加心灵成长相关书籍的阅读、工作或学习时劳逸结合等等,总之定期给自己补充心灵能量(不要让能量耗尽了再后悔哟~),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也适时锻炼、不饥饿。和体质一样,饿时吃,累时憩,常锻炼,才能持续保持良好状态吖~强迫症是神经症?是精神病,嗯?!!能发展成为精神分裂,嗯?!小崩溃下……知道么,中国很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甚至心理医师都还没把这个心理基础概念搞清……强迫症归属于神经症, 它再严重,也不可能发展为精神病。神经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国人总把两个词搞混甚至混为一谈,大概是缘于两个词的读音很相近(坑爹啊…..!!!)。但在英文中,这两个词的发音可一点都不类似呢…..(T。T)神经症和精神病不同在哪?! 撇开那些装X的专业术语和医学名词的一大串罗列,我们说点大家都能听懂的。一,患神经症的人,再痛苦,苦的是自己。他们是理性的,有理智、有逻辑、有自控力的正常人。神经症更类似于一种体质上的疾病。精神病,就有点怕怕了,患者会有幻听幻视等,患者会很可能失去理智,而做出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事情,比如毫无感觉地杀了人。所以,精神病患者会可能无意识地攻击和伤害他人哦~ 二,神经症患者常常对自己要求很高,且敏感。他们知道自己得了病,并积极寻找解决之道。精神病则反之,患者们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觉得自己好好的,往往坚决拒绝接受医治。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五)】计划板块: --甄别真正可能治疗强迫症的心理疗法;-- 治疗强迫症的大前提; --长期患强迫症而导致的持续抑郁,肿木解决?--强迫症形成的原因,要不要去纠结?等
自我走出强迫症(续五) How to Treat the OCD by Myself
自我走出强迫症(续)How to Treat the OCD by Myself【强迫症系列文章(五)】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通知通知~ :近期我把杂七杂八的知识点串讲后,将开写另一大篇章------实例分析、案例讲解(Cases!)希望借此,大家能更透彻地理解和代入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中。治疗强迫症的大前提心理疾病是个错综复杂的东东,医师一不留神,或在某个类项中稍欠火候,就可能诊断出现错误或混淆,继而一错千里(&.&) 。断病有误,诊疗方法有误,浪费光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打击病患的信心,还可能给身心带来伤害,给其造成更大更深远的心理创伤。我们来打个简单的小比方~ 一个人发烧,可能会出现咳嗽、鼻塞、肚子疼等一系列不适反应。这些反应都是附属的,我们不能因此诊断这个人得了咽炎、鼻炎和胃炎╮(╯▽╰)╭,而是应该主要按照发烧来治疗。发烧痊愈,咳嗽、肚子疼等症状便随即消失(Yep!)。在过去的十年,我接触的患者中,总有一些典型的强迫症患者曾被诊断为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或其他心理疾病被诊断为强迫症……所以治疗强迫症的大前提是,首先要确定令患者困扰的是强迫症,而非其他心理或体质原因。其次,乃是在前篇提及过的,强迫症患者需自己有强烈意愿想要痊愈。第三,基于种种成长背景或缘由,部分强迫症患者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进而阻碍强迫症的治疗进程。譬如,OCD患者总体是想要积极治疗的,但对于某类强迫行为或思维,他们固执地认为是应该的、有必要的。常见的一种,便是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容易认为某种观念需要在大脑中探究下去、纠结下去,认为这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或是踌躇、不确定到底有没有意义。此时,先要对患者的认知进行调整,不极左或极右,不走极端,消除臆想,或将患者的认知调整到有利于OCD痊愈的方向。最后,当OCD患者及患者全家选定一个疗法或医师时,他们自己应先对其有足够的了解,进而对其有足够的信任。这样做,对自己和对对方都是更负责任的态度。不信任,必然导致疗法或医师所指导的方法不被患者及家人认真施行。不实施、不行动,就没效果,疗法或医师就更加不被信任和尊重。医师施治陷入被动,恶性循环由此产生。行动最重要!!行动大于一切!!森田正马在他的原著里也总是如此强调。对某个疗法或医师的教导理解得再透彻都是“0”,都是无用~ 没有依据治疗方式付诸行动,那将只是原地踏步,徒增烦恼……我在十几岁时自己研读森田疗法的书籍,当然还有医师辅助理解,我读的速度是蜗行……一天8个小时最多能读两页。何以至此?因为我边读边尝试彻底理解,将其中的理论一一带入我的现实症状应用,并且,更关键的是,我读通一部分就按照书中所说的这部分行动、调整、再行动。貌似我酱紫读书很没效率太缓慢,但边细嚼慢咽地啃书、边身体力行地练习,短短几个月后,读完书的日子即是我痊愈的日子(吼吼)。这样做事,看似慢,但持续保证了方向的正确性,最终反而快。(延伸讲:)一个人想从A点走到B点,总埋头忙着走路,很少注意方向对错,到头来很可能走偏,越走离目标B点越远,TA自己却还责怪外部环境:“我都走的满头大汗,连走带跑了,怎么这么久还不到B点呢?!”╮(╯▽╰)╭ 前来寻找我的病患,他们很多人都曾读过和我读的一样的森田疗法系列书籍,但他们却没因此痊愈(读后也痊愈了就不会来找我啦,哈哈~)Why呢?书中关键点没有老师帮助理解?读得太快?读后无行动改变?(图注:从A点走向目标B点,保持直线前行。)甄别真正可能治疗强迫症的心理疗法,表被随意坑了哟~ 浪费时间不说,耽误的是自己宝贵的年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就像心理咨询和心理临床治疗也分属不同一样。一般人都容易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与伴侣无法沟通,自己总是斤斤计较自找不痛快,脾气容易暴躁,过于内向不知怎么更好与人相处,与孩子相处有问题等等。这些须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和他们所擅长的技能,包括现今国内流行的各种体系—冥想、舞动、家族排列、呼吸、体感等等。 心理疾病,包括神经症和精神病(躁狂症、精神分裂、发作性神经症、强迫症、精神或神经性抑郁症等),是心理临床治疗所专注、而心理咨询所不能的。心理疾病是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令其难以正常进行,须借助心理疗法和药物控制及疗愈。如果文不对题,用感冒药治疗腰腿痛,就不好了~心理疗法和药物,多种多样,亦有其所专长。患者理应仔细加以甄别,遴选最适合自己的心理疾病的方式。 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六)】计划板块: --长期患强迫症而导致的持续抑郁,肿木解决?--强迫症形成的原因,要不要去纠结?等
帮助自己走出强迫症(续)Help Yourself Treat the OCD 帮助自己走出强迫症(续)Help Yourself Treat the OCD【强迫症系列文章(六)】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趁着清晨的寂静,我点上藏香,冥想片刻。赶走起床气,让心灵稳稳归回家。长期患强迫症而导致的抑郁、过度敏感、情绪过激等,肿木解决?( ̄﹏ ̄)由于长期的精神负担、压力、强迫症对神经系统的肆意欺压、折磨等{{{(&_&)}}},让强迫症患者的整体神经情况变得脆弱不堪,孱弱如黛玉~ 一点事情就情绪大爆发,思想钻牛角尖……但其实,放心,没关系啦~~我上面都说啦,是因为长期的不良精神压力才导致的,待到强迫症患者痊愈↖(^ω^)↗,“心理免疫力”(系列文章第五篇对这个概念有详细描述哦~)再逐步提升,这样的极端情绪就会随之慢慢消失的~~得强迫症后,长期的压抑、人生的颜色持续被涂抹灰暗,不少患者为此附带着变得抑郁起来,欢乐点和笑点变高,想事情愈发消极,美好的事物很难引起患者的欣赏和开心等等。患者把自己的心关了起来。关于这点,森田正马的书中有提到这样一个小小的理论:内在会随着外在转变而转变。嘛意思呢?@_@ 比如,你内在愉悦起来比较困难,木关系,遇见一个开心的事情或听到一个搞笑的故事,别人笑时,你也先咧着嘴,做笑起来的表情~ 笑着笑着,你会发现,唔?!好像内心也真的感觉有点开心、有点愉悦了哟~我们再举个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的例子:一位老师(姑且就叫他张老师吧┑( ̄▽  ̄)┍)正在办公室里和其他老师谈笑风生,乐得合不上嘴。就在此时,之前说好要约谈的学生走了进来(是这位老师打算要批评的学生x__x),张老师马上改变表情,装作严肃而生气的样子,对学生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批判和指责。训着训着,声音越来越大,张老师越来越动真情,其他老师会发现,诶?!张老师真的动怒了!!看看表,也就十五分钟前张老师明明还很开心的呀……老师们为了防止张老师过怒伤身,还要马上前来劝阻,“哎呀呀,张老师不要太生气了,你看学生都知错了,老生气对身体不好的啊……”=。=|||所以……内在的情绪真的会随着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而改变哦~ 我自己在康复初期时就常常这样做,让自己首先外在表现的愉快,学着说积极的话语,学做阳光女孩们的行为,真的见效很快,很好地帮我走出阴郁情绪。&( ̄︶ ̄)/在我治疗过的患者中,治疗期间,他们有些人偶尔就会情绪崩溃,喊着自己什么都不想干了、要寻死觅活了、要怎么怎么了……往往此时,最煎熬的是他们的家人而不是他们自己!家人见此状会异常担心和伤心,慌乱和无助,会觉得完了!TA怎么突然病情如此恶化,好绝望啊,之前本来恢复的好好的T.T。一般就会选择马上跟我联系,希望我紧急处理。但我一般会回复,可以通话,但不是现在哦,而是过上一天甚至一周,如果还依然觉得有必要,我们再通话。而结果常常是,过了几个小时后,患者就各种没事了。他们也许只是想把一段时间内积累的情绪毒素释放一下下,那就让情绪自然流动吧~ 不要打断反而更好~ 家人们陪伴着就好。^_^ 至于患者们,如果你们不想家人总提心吊胆,为你们担心,那就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发泄情绪毒素的方法吧~ 比如定期运动?!每日冥想?!偶尔去大自然散心?!每每察觉到自己积累的坏心情要一起爆发时,马上去广场大声喊一喊或大声唱唱歌,去跑几圈,或深呼吸地冥想把体内聚集的毒气体深深排出等等,可能会有效哟~~向爱自己的人发泄,对他们不公平。所谓“生气”,就是体内生出的集中在胸腔和其他地方的负能量气体。如果你们留意,你们会发现,在人大发脾气的前夕,此人首先会感到有股大气团憋在(或被卡在)自己的胸腔和嗓子里。气团急切地想要出来,憋得让此人脸红脖子粗,憋得耳朵根疼。负能量气体嚷着要出来,就让它出来~ 通过骂骂咧咧来撒气是一种方式,通过跑步中的深呼吸来撒气是一种方法,通过腹式冥想也是一种方式┑( ̄▽  ̄)┍,等等等等。哪一种最适合你,是你的抉择啦~~强迫症形成的原因,要不要去纠结?不需要。不需要再使用各类精神分析法回到过去或者回忆,去揪出那触发的原因。引起强迫症的原因多姿多彩、千奇百怪~ 有的由体质性的疾病引发(例如我,是肥厚性鼻炎)、有的由精神压力导致、有的由知识的缺乏导致,有的由一瞬间的惊吓导致,etc. 纠结它,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反而浪费时间、拖延自己的病情、引起更多的不安和混乱。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努力就好。治愈了强迫症,有机会再增强增强自己的心理免疫力、完善下自己的人生态度就很完美了~↖(^ω^)↗Good Luck!
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七)】计划板块:个案大解析:强迫行为篇
说的很好,你的观点我很赞同。但是建议不要像刷屏一样重复发内容,看的好累
有所启发,谢谢
和强迫症Say Goodbye之案例自我对照:余光恐惧 【强迫症系列文章(7)】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注 此篇始,将开启实例解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把自己的大概情况留言在微信平台或QQ(),我的助理会从中挑选一二也作为案例来实例解答。双十日刚过,北方的秋高气爽让我心旷神怡~ 不在这个时节去南方,不知自己身为北方人的纯粹。往时,去香港深圳之地,不觉什么。此番秋季再去,只觉气闷难耐,昏昏沉沉,口中淡而无味。从未如此深深地想念着韭菜鸡蛋饺子、大包子,甚至馒头夹腐乳T.T ……终盼到回家,踏出飞机的刹那,顿感魂回人间,终可长舒一口气……呜呼……峰回路转,开始我们的真实案例解析之强迫行为篇。强迫行为的表现形式变化多端,然,万变不离其宗。内容迥异,形式相同。皆为:正常人处事一念而过,此念过的用时不到一秒;强迫症患者则在一念路过的过程中,集中了大量的注意力注意到了它,抓住此念,死死不放。望读者们得以用心体会,举一反三~读我的案例,一定要先结合系列文章前六篇中的理论和知识,否则会读不懂,云里雾里地不知我在说什么。我们先从一个有意思的小类别下手:余光恐怖。((右)猪猪,从王子瑞6岁起,与她相伴走遍世界。(左)山猪,王子瑞18岁时与它在美国相遇,并成为猪猪的小伙伴。)余光恐怖,是我以往的患者常提及的强迫类项,也是我自己的强迫症扩散后患有的其中一项。余光恐怖,简要来说,顾名思义,比如一个人在看书,TA的眼睛余光会同时看到旁边座位的人,或旁边的某物。正常人不会在意自己的余光里有些什么,只会全心读书。但余光恐怖患者会很在意自己的余光看到了什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即使TA再想继续看书,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余光所注视的物体上面,不能再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事情了。另有患者会继发地十分担心,余光范围内的人会不会知道自己的余光看到了TA,并为此讨厌自己?!!治疗的实践方案很简单。你在做一件事,例如,你正在与人谈话,突然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余光,至少50%的注意力被余光带走,一大股复杂而难耐的感觉瞬间袭来,冲击得你的脑袋嗡的一下......没关系,带着这份焦虑、难受、恐惧、怕别人讨厌自己的担心等情绪,不要停下你正在进行的事情,即使再艰难,也要继续你当下的事情,比如继续谈话。只要坚持,很快,更多的注意力回到你的谈话。你的焦虑恐惧感也会同时慢慢消逝。此时,你成功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山形情感曲线。随着成功的次数增多,起初需要一个小时走完一个山形曲线,之后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再后来十分钟,五分钟,两分钟,最终,患者做到一念而过,再也意识不到自己在经历山形曲线的过程。TA就此痊愈。正常人不去在意或意识不到自己的余光中有些什么,即使关注了一下,转瞬间又回到自己在处理的事情上,并忽略掉自己余光中的所见,花时以微秒计算(一念而过)。余光恐怖者不同,TA意识到自己的余光看到了别的物体后,会自控不住的被吸引,并停下当下的事情,陷入纠结,纠结自己怎么会这样,纠结他人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奇怪等(没有一念而过,而是让念头停留)。其实,注意到了你的余光就注意到了,纠结的情绪顺势也出现了就让它出现,不要去管它们,它们已经吸走了你一部分的注意力,不要自己再在上面多投入一分注意。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吧~ 好似你在电脑前打文件,一个人从你座位旁走过,就让TA走过,你自己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继续打你的文件,不能因为一个人路过,就要停下工作,拦住此人,还死活不让人家走╮(╯▽╰)╭ 。不中止当前的活动,持续进行,起初效率会因为余光恐惧复发而变低,只要不中止,效率会越来越高,做事会越来越又回到状态。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哟,我总是在强调“一念而过”这个概念,我曾经所说的“第一次成功体验山形曲线,到体验了一定数量的山形曲线后患者痊愈”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帮助患者“从做不到一念而过到终于重获了一念而过的能力”。(某个礼拜日的清晨,伴随着从哥伦比亚大学神学院飘来的钟声,一束阳光照进窗子,温暖地笼罩着猪猪。@王子瑞于纽约曼哈顿租住的公寓内)题外话治愈强迫症,说简单,简单的像1+1=2,说难又难于上青天,让无数人蹉跎到三四十岁还逃不出强迫症的魔掌。很多人认真学习了森田疗法或其他疗法,认为自己彻底理解了书中所述,却纳闷为何还是没有大的果效?!因为理论到实践仍然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自第一次行动到一次次纠正、修正,到完全正确地行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然,一旦修炼成正果,一旦实践完全正确后,患者便可在极短时间内速速痊愈,犹如顿悟般迅捷。所以,行动&理论,不要再自哀自怨、慷慨激昂了,行动起来吧~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下期预告……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8)】细菌恐怖
细菌恐惧及其衍生:和强迫症Say Goodbye之案例自我对照【强迫症系列文章(8)】 王子瑞 ,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注读我的案例,一定要先结合系列文章前7篇中的理论和知识,否则会读不懂,云里雾里地不知我在说什么哦。我现在郑州这个拥有丰厚历史积淀、却没有很好保存和发扬历史传统的城市 (郑州筒子们求放过~~~) ,今日下了一整天的秋雨,很是舒爽。我最近因身体不适,总有些萎靡不振,头脑昏沉。前几日,受一位长者的影响,我决定把每日冥想的时长加增到40分钟至1小时,希望自己的气脉能更加畅通,更多身心杂物被清理,智慧亦能多多长进。(丰收的季节,大家也来一起品尝收成的喜悦吧~)细菌恐惧及各种路线的衍生细菌恐惧,很多非强迫症患者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此方面的倾向。不少书中说,对细菌的恐惧根源于人类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可能罢~ 我接触过的细菌恐惧筒子们种类繁多:。常见的是对桌椅等周遭环境的灰尘脏污的恐惧;对自己身上脏污的恐惧;对病菌的恐惧---说到此,我想到我的一位朋友A曾跟我这样描述他的担心。他的一个朋友得了小三阳,自打得知此事,A几乎不再敢和这个朋友有任何接触,不敢和他握手、他坐过的椅子A也不敢坐、A甚至怕面对面和他说话时,自己就会被传染,虽然A其实是清楚地知道没有这个必要的。还有一位家庭主妇,总觉得买的菜啊肉啊都有化学物质残留,是极有毒性的,自己吃下就会一命呜呼。故而,自己做的饭自己不敢吃,但敢让家人吃,为此还招来家人小小的怨气。再说一种好几位年龄不同的女性患者的诉状。对于正常人而言,听起来可能会有一点点毁三观,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细菌恐惧的衍生---怀孕恐惧。大概来说,男性坐过的凳子、坐过的坐便、甚至走路经过的路线,她们都要避而远之,只因怕一旦接触了这凳、这坐便、男性刚走过的空气就会怀孕。其中有些年纪小的女孩子有这样的坚信,部分原因是缺乏常识;一些年纪大的女士有这样的恐惧,她们也自知是自欺欺人,然,就是强烈地剧烈地担心和害怕,惶惶不可终日,简直不能正常生活了。OCD患者有重大性格缺陷?!很多患者在治疗强迫症阶段总有如下发问和疑惑。认为自己是不是性格有严重缺陷啊?! 总是对人对事对己过于细致或苛刻……强迫症易患人群确实普遍有处事过于认真严肃、不容易放开心、过于追求完美、喜好雕刻细节等的小偏向。自古以来的民族智慧教导我们追求“中庸之道”,追求人生各方面的平衡。性格亦然,太外向不好,太内向也不好;做事太谨慎敏感不好,太松懈没心没肺也不好。但人不是神,任谁都没有办法永远持有“中道”。尽量能够时刻保持人生天平的中点,是人毕生的功课。不易,但需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人生之路为此会走得更加舒心宽阔。那强迫症患者的性格到底是有严重不足么?!~我该肿木办!!!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还正在备受强迫症困扰的朋友来说,现在先不要去纠结。这个问题对于你是否能更快的痊愈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此刻纠结它反而会阻碍你的康复。这个议题留给痊愈后的自己去思考吧~ 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努力让自己的OCD痊愈,其他的都暂缓,都先不用也不要去理睬去纠结。表本末倒置哟!时刻认清自己每个人生阶段的主要目标。待你OCD痊愈了,你的“人生修行”目标可以转换为让自己的生命质量更高、让自己的幸福度更高、让自己成为心态大师等等。(天冷了,大家多喝热汤哟~)细菌恐惧自我治疗要点1心态决定50%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好像也说过。对于有OCD的筒子们而言,现在、当下,有OCD伴你左右的你才是正常的你(痊愈后的正常的你当然就没有它陪伴了)。OCD现在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既然你无法勒令它现在立马离开你,与其态度上一直与OCD为敌,讨厌它、排斥它,不如换个姿态,展开你的胸怀,接纳它、包容它的存在、与它为友。不但不再咒骂它,反而喜爱它欣赏它,感恩它给你这个时期带来的特殊人生体验(努力寻找OCD带给你的积极方面)。喜爱它好似喜爱天天与你的梦中情人呆在一起~OCD以及你的情绪、苦痛,它们跟逆反期的小孩子一模一样。你越抵抗,对其施以强行、冷酷,它们越跟你对着干,越要来让你更不好受。反正无法摆脱,不如尝试改变下心态~ 你将会发现奇迹发生,你的痛苦会随之自动减少。“睡不好就睡不好罢~ 看一晚星星也是独特的经历~”,“OCD又来了,现在看书一分钟只能看几个字呢,那就这样吧~ 也挺好的~”,放宽自己的心,懒洋洋地伸个懒腰,放松自己~~OCD像只可爱的宠物小猫咪又来用小爪子挠你了,打扰你做事啦~~“挠吧挠吧~我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了~~不理它,它收不到回应,觉得没意思,自己就会噔噔噔跑开了~~哈哈,好有意思啊~……它这么可爱,我可不想对它发怒,打它呢~不管它就是了”一直对OCD保持一个开放、接受、温暖、泰然处之、平心静气的心态,你就好了50%!~ 对自己对OCD柔软起来~~~2做到顺其自然,而不是放任自流--坚持走过完整的山形曲线,不要放纵、逃避有位男同事刚坐了回儿我的椅子和别人聊天,而我现在有份文件急着要在电脑上处理,需要回到我的位置上……--“要不我把电脑拿来,站着打字?”“要不我在我的椅子上放个垫子?” (大红叉!!) NO……你心底明白的!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在赤裸裸的逃避!!只会让你的OCD又加重!!!像正常人一样行为处事,你才能终回归为正常人。想想正常人会如何应对每一个小场景?--“没啥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哈哈哈”鼓起勇气坐回去才是正道。(对勾)坐下的瞬间,洪水猛兽般巨大的不安、焦虑、头懵、想逃避的思想就来了,夺走你70%的注意力(比如)。来就来了吧,我该干嘛还继续干嘛,就是做事的效率会低么不就是。我都知道,可能1分钟就能打字3个,第2分钟就能打字10个了,只要放平心态继续,第3分钟也许就能打字正常了(借此渐渐夺回已经走掉的70%注意力)。什么叫森田所说的“顺其自然”?情绪、情感自然的发展过程是沿着一条山形曲线图从有到无,那就让它自然的发生而后消逝,不要人为阻隔打断它~ 好似你是个学生,在自己的课桌前看书(这个比喻我之前也提过),有人且恐怕会不停有人从你桌子旁路过: 从你背后走来,到与你最接近,然后与你越来越远。TA从你身边经过的整个过程必然会吸引走你一定的注意力,但你该看你的你就继续看。你不能每次有人经过,都停下瞧瞧他们或阻止他们路过,那你就啥都别想干了╮(╯▽╰)╭ 这就是顺其自然。同理,OCD症状前来叨扰,它就像路过的同学们,它要出现,要从背后走来,要离你最近时占走你最多的注意、给你最多的难受感,而后山形曲线到下坡,OCD和一大团复杂感慢慢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如果你允许这样完整的发展,你就做到了顺其自然,没有人为干扰。对较严重的OCD患者来说,兴许马上,或几秒钟后,另一个OCD童鞋又来飘过了~~~还记得偶说过的咩?~ 不怕,欢迎它们来,它们来的愈频繁,每次我都走完完整的山形曲线、完整地经历顺其自然,我就会好的更快。我还说过,千万不要停下手中的事情,如果停止当下在进行的事情,无论是呆坐、还是脑子中纠结、或尝试说服给自己做思想工作,都完完全全等同于人为阻碍了“顺其自然”,完完全全等同于把100%的注意力拱手送与OCD,做了OCD记忆的加法,但明明我们是要做退记忆行动的呀~~”3一定数量的“成功的顺其自然”达到,自然彻底恢复本篇篇幅有点小长,读起来容易不耐烦╮(╯▽╰)╭ 下次偶注意啦~ 也到末尾了~ “二”中已提,习惯形成的速度和重复这个行为的次数成正比,so~ 还是暴风雨来吧来吧~ 每次都成功的话,很快偶们就从OCD解放啦~~~一点题外话做下决心,在1-3个月的时间,集中频繁攻克OCD,只要方法对,即使再严重的病情,一般在3个月内都会痊愈。但尽量不要把这1-3个月选在考研前等这样压力很大的时段,因你们都体会过的,环境压力越大,OCD越容易爆发,做起治疗也更困难、患者也更难坚持。不能刚动过心脏病手术就马上投入高强度比赛前体力训练吧~ 那多久也不会透彻康复,给自己一段较轻松的时间做康复训练~有些患者前来找到我时症状已经好转很多却拖拖拉拉N年没好彻底,为何呢?可能大多数情况,山形曲线走到一半就放弃了;可能感觉状态好点就骄傲松懈了,但其实好习惯还未扎实形成;可能对方法理解一直有小误差,等等等等。倘若你也是这样的,好好扒扒看,自己还差一点的那点是什么,找出它解决它。 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下期预告……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9)】神经衰弱,神经性失眠(睡眠太重要,而很多OCD患者同时拥有此困扰,所以谈一下~因我曾经也深受困扰呢~~但哈利路亚,我得法后很快好了~)
始终原创】向神经衰弱--失眠Say Goodbye (上篇)【强迫症系列文章,番外(9)】王子瑞,王子瑞神经症研究中心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有路人甲乙曾云:“人生理想,不过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止疼!”现如今,祖国大地遍谈中国梦,这句话作为中国梦虽稍显世俗,但充分体现了睡饱睡好在国人心目中的极高位置!!它作为革命的本钱,作为能悠然数钱数到手止疼的大前提,已然成为国人梦寐以求的奢侈品。放眼望去,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想睡好就睡好~即使有时间有条件也不一定能美美地睡一觉。神经衰弱(神衰)就是阻碍实现此人生理想的主要劲敌之一。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神衰)俗称失眠、“困却睡不着啊~”、睡眠质量差(睡得轻、多梦易醒等等~),属于神经症范畴,但不被包括在强迫症范围。那为虾米我把它写在了强迫症(OCD)系列中了捏?~╮(╯▽╰)╭ 当然咯,偶可以任性地说因为姐想姐愿意,吼吼……但其实不是滴,很多OCD患者都同时被神经衰弱困扰着,抑或由神经衰弱间接诱发了OCD,比如作者我自己~ 我在走上OCD的不归路前就曾备受失眠折磨两三年,还有近半年时间内几乎可以说没怎么睡过(如我,患者筒子们多会如此诉状某段时间内彻夜不眠至天亮,但其实我们在这最痛苦的时段内每天也都是有睡着一段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鸟)神衰分好多好多种,内容杂七杂八,且听我把能说的能想起来的都慢慢道来~借此话题,我把我所理解的一点关于梦的解析在稍后也随意聊聊~大前提---好生对待你的生物钟先说个常识。有些同志睡眠差主要原因是生物钟被自己颠三倒四的作息习惯给打乱了!比如晚间入睡时间太不一致,今日八点,明日凌晨三点……长此以往,年轻时自己的神经系统也年轻,弹性好,经得起折腾;越发年长后,咱们的神经也会衰老的呀,与皮肤一样弹性弱了,如果还肆意折腾它,它就难以像从前那样随性地弹回来了。可能你就一两次凌晨睡,之后想早睡也睡不着了……同志们晚间没睡够,无论是神衰了还是无奈熬夜了,就想着那白天补补觉吧,除午睡外的上午也呼呼,下午也呼呼……这样偶尔为之还好,如果总是晚间睡不够,白天放肆睡,你的生物钟就会迷惑了。生物钟会纳闷,“额,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敲晚钟啊,主人?!”想要把生物钟重新调回的正确方法是!:例如你理想的状态为晚间11点睡,早上8点起,中午午睡半小时。Alright!那你就这么做:到了11点你就上床,即使睡不着,也要安静平静的躺着,谨记不要烦躁、不要睡不着就做其他的譬如看书看电视等。早上到了8点,无论你多困,还多想再睡会,你也要起床。而后,白天再困也要hold住! 打起精神!坚决不能睡。直到中午午睡一会。下午再困也一定要hold住!坚持到星月临空的11点,你再爬回床铺。天天如此,只需坚持很短的一小小小段日子后,你就会发现,yoho~奇迹出现了~你到了11点就困得要命,不要闹钟你也能像变成闹钟一样准时8点就自然醒~这个方法简单,目的就是让你的生物钟重新找回惯例,适应、习惯成自然。有规律的生物钟很关键~失眠轻度还是重度的人们都要注意。入睡难的原因接下来,按时间顺序,我们从睡前谈起。有人入睡困难,因为感官敏感---对灯光、对声音等很敏感。他们特别羡慕嫉妒恨那些能倒头就睡的“大猪头”,寝室的灯再亮、寝室里的人再吵,“猪头”们也能无动于衷,鼾声雷动。但我也认识个已然四十多岁的“沾床睡”幸运儿,然而,貌似真的岁月不饶人,某次,在非睡觉时间,窗外频响不止几分钟的、声音不算大的电动车鸣叫声竟然惹得这位勃然大怒,非要去把人家电动车的电线剪断,令我们大为诧异……对声音如此反应过度……所以即使您是一位天生的睡眠幸运者,也请更加珍惜您强壮的神经系统,不要有恃无恐地随意自我破坏天赐的好基因哦~还有人入睡困难源于他们躺下的瞬间就会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一个念头出来,就跟中了邪似的沿着念头无边地漫想。停也停不住,很是烦恼。有研究云,人在睡着时,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状态是和人死时的大脑皮层细胞的状态几乎一样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两者都处于不活跃、几乎无活动的情况。处在“空”的境地。止不住的胡思乱想=大脑皮层在活动;对灯光、声音敏感导致的烦躁情绪也=大脑皮层在兴奋状。所以可见,那当然必然地是睡不着啦~╮(╯▽╰)╭所以亦可见,解决入睡问题的宗旨在于保持大脑皮层平静,从而顺利快速地从醒着过渡到熟睡。解决入睡问题针对感官敏感,我们首先要明确,一味地尝试控制周围环境,for example,要求室友跟你同时关灯睡觉、自己睡觉时不允许其他人说话或看电视、窗外有人施工就报警、不停搬家等等,这些也许可以暂时帮助你缓解,但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持续这样做,幸运的话,你的入睡障碍条件保持不变;不幸的,比如近来精神压力变大等,会导致你的入睡问题越发恶化,对周围环境愈来愈过敏---之前家人电视声音调小就好,后转为受不了一点声音,连他人轻轻走路经过你的门口你都会崩溃…… 对已经成形的敏感源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施以更多的行动,产生更范化的负面情绪,会让你对此过敏源更加敏感,更加难以承受。解决方案为:一)最重要,调整心态。对待入睡难的态度从紧缩的、烦恼的变为释怀的、放开心胸的、大方无所谓的。从:“TMD,烦死啦,无语啦,我这些室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早点关灯!!”、“还有没有王法了,这楼下的音乐要放到何时才是个头啊?!还让不让睡了”、“555,生无可恋,老天你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不给我一晚安眠!!” 转变为:好似你是个很牛叉的禅宗大师,心静如水,什么事都可包容“╮(╯▽╰)╭哎,爱睡不睡啦,大不了小爷我今晚数一晚星星”、“灯你要亮就亮吧,我不会为此向你生气的,没啥的”心境始终保持平静安宁、无可会扰动你的心弦。没有急躁烦躁,有的只是包容,平和和淡然。心态转变,成功50%!yeah!(why? 前已述,只有保持静若处子、波澜不惊的心态和情绪,大脑皮层才会是非活跃非兴奋状哦~才达到了可能进阶到睡着的前提条件呢!) ps:想看更多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自我治疗方面的文章,可以去微信公号搜索,找到我们哦!……..........【未完待续,中篇】下期预告……【强迫症系列文章(10)】 神经衰弱--失眠(中篇)
【原创】向神经衰弱--失眠Say Goodbye (中篇)
王子瑞神经症工作室
【强迫症系列文章,番外(10)】王子瑞作者简介我叫王子瑞,是个成功走出强迫症阴影的幸运儿。早在初中时,就曾深受强迫症折磨多年(因神经衰弱导致),后有幸跟随一位教授学习了日本森田疗法而在几个月内痊愈。深知强迫症的痛苦,康复后的日子里我即开始了为他人治疗各类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症、发作性神经症等)和探索心理学的旅程。有部分强迫症患者听说过我寻找过我,是因为除了我幸运痊愈外,紧接着我便被美国近十所大学录取并给予奖学金,还在常春藤院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拿到了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其实,强迫症没那么可怕,怕它的人只因还未看透它、还未找到它的“道”。这里要提前告知哟,我写的系列强迫症文章,不是用来科普,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对强迫症有一定了解、急切需要挣脱强迫症、或已经幸运逃离但还想加强下相关知识的人而作:D猴年好,大家!距离作者书写上一篇文章好似已过去了一个世纪╮(╯▽╰)╭,肯定很多读者纳闷,“这个公众号系不系已经die了(终了了&.&|||)……”正确答案为,好庆幸,不是滴!好久作者没有再发新文章的真正原因是,作者在上帝的恩赐下怀孕了!!北鼻会系个小猴纸宝宝~ (大圣来也~)yeah~恭喜偶自己。所以之前好一段时间作者经历了嗜睡、无精打采、什么都不想做、要当新晋妈咪的复杂情绪一波一波地涌来、兴奋又迷茫、喜悦又担心踟蹰等等等等……作者放空了自己好久,总之就是没有力量继续写文章,遂便决定:算了!暂罢!也给介个平台放个假,休憩调整一段再说~~ Ding!现如今捏~作者各方面情况都已较为稳定妥当,so继续~ 开工,开玩!!~~ 解决入睡问题(续) (注:一定要先读上一篇,再来看介篇哦)于上一篇中,已然详述道,首要任务,是要预备好对待睡眠滴正确心态,即是成功50%!接着,二)声或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声音、光线等过敏导致的入睡难,当光线和声音与你同在时,不要总想着要去消灭这光这声。 就让它们保持在那里,而你呢,此时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拽回来,从那骚扰你的光或声拽回到、转移到你的睡眠上。Umm,神马意思?!我用另一个事情打个比方,帮助大家理解下下~~***场散步,旁边很多人在乒乓球台子上打乒乓球。你停下脚步驻足观看,看着其中两人在这边一下那边一下激烈地比赛。你看着入神之时,有位好久未见的老友经过,发现了你并开始与你交谈。你们越聊越开心、投机,这时,虽然那两个打乒乓球的人还在热火朝天地比赛着,乒乒乓乓的声音也没减小,但由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你的注意力都被转移、投入到了与老友侃大山中,所以相应的,你就会随之几乎注意不到打乒乓球的人是否已停止比赛离开了,乒乓球的声音也在你耳中被关小了很多似的╮(╯▽╰)╭。这些捏~都归功于你转移了注意力!同理,当你把有限的注意力有意识地拉回自己的睡眠,那光那声都会相应变弱很多,你对它们也就会不再那么敏感了。把注意力保持在睡眠上,不用力地、轻松自在地、脑子保持空白地,持续、持续、再持续……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得,光或声又抢走了你的注意力,把你刺激的毛孔炸开,让你神经敏感,想发火。“不管它~~它爱亮就亮,爱响就响~╮(╯▽╰)╭”,我也不做任何措施去试图改变它,辣只会让我脑神经更活跃,我更难睡睡。铭记,上篇中说的,你是禅宗大师,淡定、做个深呼吸让自己又快要烦躁起来的心绪平静下来,同时心平气和得、不骄不躁得、悠哉悠哉得把跑走的注意力再拉回来就是,集中在睡眠上,恩╮(╯▽╰)╭。跑走了,拉回来;再跑走了,再拉回来,就是了~相信我,不用几次,(只要自始至终你一直让自己处于平静安宁的心境下),淘气滴注意力就会乖乖留在睡眠上,你很快就睡着了。Zzzz……三)自发滴胡思乱想的影响。躺下就会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引发的入睡难,实际上其处理方式与上段大体相同。准备好大无畏、管它呢,无所谓滴心态╮(╯▽╰)╭。之后,当没边际的胡思乱想如植物大战僵尸中讨厌的僵尸汹涌袭来时,就让它们来~ 不嫌烦,不气躁,就静静地注视到它们又来了╮(╯▽╰)╭。甚至像看到喜爱的好友又来访一样,对它开心地温和地心静如水地说“Hey,buddy!你来啦~~欢迎欢迎哟~~” 而后,要做的十分简单:思绪不受控制地自行进行着,接受它的现状(接受!不讨厌它),同时,柔和地打断那思绪,并将注意力带回睡眠、集中回睡眠,且让大脑处于空白宁静……就酱紫,静静的……放松的……静静的……可能~ 注意力在睡眠就只停留了几秒钟或几分钟,它就又随着胡思乱想跑了,你的大脑又惯性地自发启动想七想八模式。Never mind!(没事滴!没关系!)╮(╯▽╰)╭轻柔地将其打断,再把注意力带回来便是了~~~~心平气和地重复几次,(再提醒,表生气表烦躁)不用多久,你的注意力在你的睡眠停留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直到某次你再把它拿回来时,不知觉地,你就呼呼进入梦乡了……四)结语。无论是对光或声的过敏,还是胡思乱想的侵扰,熟睡前都必定会经历反复几次的注意力拉扯。这是你之前无意识中培养起的惯性使然。但系,表担心,坚持行动。今晚,你兴许需要带回注意力十次,后晚就会减少为八次,再往后变为六次、三次、一次……某晚开始,你也能沾床就睡鸟~ 就此,造成入睡难的坏惯性被解除,强条件反射(躺下就注意到光或声、躺下就开始乱想的条件反射)被削弱直到新反射达成!--倒床就睡。一些些题外の睡前,毋庸做任何特殊的准备,比如神马我要用这个睡觉姿势、我要把什么东西那样摆等。越刻意越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妆脸比脖子白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