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注册来回滴滴出行 滴滴车主的车主,有没有注册过的说说怎么样?

春运结束了,滴滴是怎么参与进来、运了 190 万人回家?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春运结束了,滴滴是怎么参与进来、运了 190 万人回家?
好奇心日报立志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媒体,在...|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做滴滴快车司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94,308分享邀请回答640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401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开过电动车以后 再开汽油车什么感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几年电动车在车圈算抢尽风头了,除了爱尝新鲜、炫耀财力,很多人买电动车基本都是因为被指标逼的;剩下一大部分宁死不屈不买电动车的,基本都是过不去心里的坎儿,机器猫式观望,不过嫌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买了车的人在里面嘴硬,图个自我安慰。  近两天搜集了知乎上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有车主,有试驾过的,也有各界奇葩人士......各路神仙的思维回路也是......没毛病/够了!  到底是墨守成规的执念,还是电动车真实的缺陷;究竟是有装不完的13,还是分分钟给汽油车干翻,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算了,看吧:    知乎ID:贾明子 化学工程,玻尔兹曼门下走狗  宝马i3车主,原(现)迈腾车主  ——“ 电动车开惯了再开油车很不习惯”    1、动力。i3的马力看上去和迈腾区别不大,但是驾驶体验天差地远。可能得益于i3的轻量(全车碳纤维,重量减轻30%以上),加速起来一个爽字,并且起步动力更加明显,想起步只是一念间的事情。  2、加速过程。电车持续平顺,毫无顿挫感,并且一直非常安静。虽然动力十足,但是没有肌肉车的那种澎湃(曾经开过corvette,热血沸腾)的感觉,而是感觉很轻盈,不知不觉间就跑起来了。刚刚开它时,甚至会晕车,因为起步没有征兆。试驾过特斯拉 S,更加让人头晕。  3、刹车。i3强制动能回收,速度快慢几乎全靠油门,只有紧急情况下才会用到刹车。开了两年,刹车片如新。刚开时很不习惯,车速控制不好也容易晕车。但是现在,换了油车也会不习惯,经常发现油门放开后车速没下来然后急刹。  4、续航。虽然不满但是不会造成困扰。i3标称140公理,实际跑过160公里仍然大有富裕,估计夏天可以到200,但是没试过。另外续航几乎不受堵车影响。由于这对我而言只是通勤买菜车,长途就用老迈腾,所以从来不担心续航的问题。回家就插上,公司也有电桩,跑的时候总是满电。电池几乎没下过50%。但是如果充电不方便,肯定会有续航的担忧。  5、行车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6、限行。这是最大的好处了。由于电车不限行,所以不习惯考虑限行日期的事情。好几次开了迈腾出去被罚的事情。  我买i3的定位非常明确:半径五六十公里之内的日常通勤和买菜。每天充电。如果你的日常行动距离更远,或者没有油车保底(如果长途需求很低,可以考虑租车替代),或者充电不便,我觉得就不太适合。它续航不太理想,但是它的标称续航距离相对保守,实际可以跑更远,从这一点看也算是业界良心了。  我买它主要原因是驾乘体验太好了。并且即使是再加上30万上手特斯拉,对我而言没有太大区别,因为续航500公里同样无法满足长途需求,你还得用油车。并且说实话,除了动力不能比以外,i3的驾驶体验要好于特斯拉S(个人喜好请勿外推)。舒适的空间,恰到好处的底盘,好大的挡风玻璃,视野比一般中型SUV都好得多。  另外评论中有人关心空调耗电。根据我两年的体验,夏季空调耗电几乎不必考虑,影响不明显。但是冬季续航本身就变低,并且暖气耗电还是挺明显的(有热泵选配,但是因为当时没有现车我没选,现在看,热泵绝对值得加上),两者叠加,冬季续航下降20~30%。  知乎ID:戴少鹤 汽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充分体验过欧蓝德PHEV、小鹏汽车  ——“ 最大的感触就是安静,实在是有点不习惯那种安静的移动”    之前仅仅开过一次电动车,准确的来讲,是一辆PHEV,就是上面这辆欧蓝德PHEV。技术上算是比较成熟的混动车型了,最大的感触就是安静,开惯了帕杰罗这种糙汉子车型,听惯了轰轰响的V6发动机,实在是有点不习惯那种安静的移动。  以下为答主体会小鹏汽车1.0版本的感触:    1、安静,出奇的安静。第一次踩下油门的(或者称之为电门),车子悄无声息的滑了出去,没有任何声音,那一瞬间,不自觉的猛踩刹车,以为溜车了,踩完之后才觉得自己傻叉。这特么是电动车,没有声音很正常啊。  一路上就小心翼翼的踩着电门,把车开出地下停车场。整个过程像女朋友的丝袜一样顺滑,没有发动机轰鸣声,没有抖动,没有顿挫,就只有车子在悄木声的动着,这种感觉对于我来说非常的诡异,像是在开一辆幽灵车。直到开上路上时候,听到呼呼的风噪声,才有了一种在开车的真实。  2、加速中规中矩,并没有强劲的推背感。我开的这辆小鹏是1.0两驱版本,有“标准”“运动”“节能”三种驾驶模式,但遗憾的是,这辆只能选标准模式,官方的百公里加速数据是7.9秒,比思域的百公里加速快一些。实际开起来,全电门起步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电动机起步大扭矩的优势,反复做过测试,第一脚电门半踩,然后第二脚电门到底才能发挥出这辆小鹏的电机优势,我猜想这是因为标准模式所限制的,如果能够切换到运动模式的话起步会更快一些。不过毕竟是电动车,电机的先天优势还是很强大的,即使是在标准模式下,在跟思域跑0-400米加速赛的时候还是小胜一筹;  3、里程焦虑。这次我是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里程焦虑。上午拿到车的时候显示的续航里程是213公里,下午换车的时候显示的可续航里程是96公里,因为害怕续航里程不够,所以我全天都没怎么开空调......而那天北京是零下5度,脚都快冻得没有知觉了!里程表显示我全天跑了107公里,实际路程是从望京索尼大厦到奥迪金港汽车公园开了两个来回再加上其他一些通勤,我估计最多跑了70公里,如果全程开着空调,真实续航应该只有100公里了,尤其是你看着续航里程在以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在减少,内心里会有一种咆哮声,这种里程焦虑不解决,电动汽车很难大规模普及开来。  下午换了车之后,就开回燃油车了,什么感受呢,感受如下:  小鹏汽车:我的加速挺快的。  我:终于可以随便开空调了,真特么暖和啊!  小鹏汽车:我开起来很安静,听歌体验很好。  我:哦,发动机声音是有点大,但是空调真特么暖和啊!  小鹏汽车:我的屏幕很大,用起来很酷炫啊。  我:嗯,我的屏幕看起来是有点小,但是空调真特么暖和啊!  小鹏汽车:能特么不说空调的事了么!  我:好吧,车快没油了,我去找个加油站加点油,你等我几分钟就好了,对了,你充一次电得多长时间来着?  小鹏汽车:额......其实我的空调也挺暖和的,你要不要试试?  知乎ID:唐小跑 骄傲的活着  未知车主,本次上榜理由:赞多  ——“ 冬天真的很冷&&”    驾龄三年,由于女朋友工作变动不顺路需要单独驾车上班,再三思考后决定再买一台电动车给我带步,先说说驾驭电动车近两个月的真实感受:  1.加速:加速没得说,电动车的最大优势,油门(应该叫电门了)灵得一逼,一给就来,花了很大功夫去适应。  2.声音:与燃油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了,驾驶过程中除了轻微的电机声以外只有风的声音。离前方行人一米左右行人都发现不了。  3.养车费用:由于不加油,很是经济,养车费用节约了一大笔。小区就有充电的地方,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忧愁这件事情。  4.外观:外观没得说,比燃油车新潮,大气,比较适合年轻人使用。  不足之处:只有两个轮子,冬天真的很冷&&  知乎匿名用户  特斯拉Model S车主  ——“ 于燃油车轰鸣声,我一直认为这是噪音污染,从来没喜欢过(个人看法,勿喷)”    坐标杭州,特斯拉Model S车主,说说我的感受  去年9月购入,到现在5个月。感受如下:  1、加速真的爽,不用多解释,开过自然知道;  2、中低速下或红灯等待时无噪音,无抖动,可以慢慢享受安静的驾驶时光,配上音乐更佳。  3、不限行。这个看城市了,杭州机动车是尾号限行,一周一天。景区单双号。但是电动车完全不限。  4、不用经常跑加油站,回车库后可以直接充电。杭州谷电只要3毛钱一度,便宜的不像话(感谢国家电网,真心的),综合算,开一公里大约6到7分钱的电费。  补充几个:  5、加速和减速,都是非常顺滑的。动力输出也是连续的,没有顿挫或者段落感,不会有那种背后被踹了一脚的感觉。  6、不用摇号或竞拍牌照指标,车钱到位就可以直接买,杭州新能源车可以直接上牌,不用担心指标问题。现在竞拍的价格是4.5万左右,摇号是千6左右概率(之前我算的,不知道现在是多少)  7、保养维护方便。包括特斯拉以及国产电动车,保养都非常方便。这么说是因为相比燃油车,两次保养之间的里程间隔长,时间间隔也长。同时每次保养的价格相比同价位燃油车,也是非常便宜,更不会存在换机油等一堆事。但是这不是意味着什么都不用更换了,像冷却液、制动液还是需要换,但是因为机械部件少了很多,总体来说换的东西比燃油车少。  以上电动车特点,基本上电动车都这样,而且普通燃油车体会不到。  家里还有其他的燃油车,所以再开燃油车的感受,就是这几点的反面了。  至于有人说“电动车车主始终生活在被续航里程支配的恐惧中”,那么请问你有听说过:“超跑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去加油站路上”这句话?  退一步说,就说特斯拉,75千瓦时型号跑370公里,100千瓦时型号跑500公里,基本都没什么问题,不用注意什么,正常开就行。而且回家后马上可以充电,第二天直接满血。  关于充电:  这是超充,拍照时充电速度是459公里每小时,速度会变的,可以更快。  对于我这个75千瓦时型号,1小时就充的差不多了。就是吃个饭的时间。另外为什么不说充满,因为充到后面(90%+)速度会慢下来,锂电池的特性。  充电免费的,我去的超充站连停车费都不要。另外还有很多慢充,和家用的一样。遍布各大商业体,停车位都是单独留出来只给特斯拉用的。实际使用中,毕竟我也不会去开超过500公里的高速,远途出行我选择飞机和高铁。  那个人还说,随便地板油(或者说地板电门),耗电太扎心。我想说,我都不敢在城市里地板电门,因为太快,我怕撞车。  所以城市里,都不需要踩地板电门和其他车比,稍微踩一下,就足够把其他车超过了。而这样想加速就加速,想减速就减速,开下来平均耗电大约是240瓦时每公里的样子,不会明显降低续航。  至于燃油车轰鸣声,我一直认为这是噪音污染,从来没喜欢过(个人看法,勿喷)。  有很多人在问电池衰减问题,大概说下吧:  特斯拉的电池可以说是目前电动车中几乎最好的了。据我本人了解,特斯拉在中长期使用后,比如10万公里以上,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电池衰减。我也看到过1万公里衰减1%的说法,但这个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基本上都没这么高的衰减。  还有就是空调,这个我真的没注意。天气热的时候也不会为了测试空调耗电而把空调关了看能跑多远。但是实际上看瓦时每公里的能耗开销,感觉冬天比夏天会耗电。问了其他车友也是这个答复。但是差距不会很大,我感觉是10到20%的样子,具体取决于开车方式和天气有多冷。  特斯拉后面会推出电池预热功能,能够在出发前就把电池加热到工作温度,那么就可以满血出发了。聊胜于无吧,停外面的时候照样受冻。  关于我说的“背后被踹了一脚的感觉”,我本意是说燃油车在加速过程中动力输出是不连续的,背后被踹了一脚的感觉和推背感是两个东西。  至于有人说我是水军的,哈哈。那特斯拉看到请务必给我稿费。我也想体验一下拿钱写稿的感觉。  知乎匿名用户  未知车主  ——“电动车车主始终生活在被续航里程支配的恐惧中”  电动车车主始终生活在被续航里程支配的恐惧中。  电动车别看各种吹百公里加速多么多么nb,现实中没有人真敢随便地板油的,因为电耗太扎心。所以电动车主一项核心技能就是“脚法”,在实际驾驶中往往体现为“怂”。  怂惯了的电动车主重新开油车怎一个爽字了得,大脚轰油,随时暴走,瞬间完成从儿子到爸爸的转变。  知乎ID:辣笔小星 汽车电子应用工程师  荣威ERX5纯电动试驾体验  ——“ 日常市内通勤的不错选择。”    最近试驾了荣威ERX5纯电动EV400版本。其实试驾很容易,办张EVCARD就可以。推荐感兴趣的朋友都去试一下。  大体感受:  续航里程长,开热空调市内开也没有里程焦虑;空间大;加速快;续航里程长。  该车的官方纯电续航超过300公里。拿到手的时候不是完全满电状态。不过也能续航288公里。即使开着热空调续航里程较实际里程要缩短了不少。但是市内通勤完全足够。不会有里程焦虑。  空间宽敞  由于使用了大容量电池放于车身底部的安置方式。后备箱和后排乘坐空间可以用宽裕来形容。并且后排中间地板完全平摊。坐三个人长途旅行也很舒服。后排还能放倒变成一个整体而超大的置物空间。  加速迅猛  这是电动车的一大优势。关于ERX5的驾驶,小星推荐大家选择sport模式。  路口起步稍微深踩油门就会感到强烈的推背感。但是加速又很安静。能听到类似地铁起步的电流声。这是种奇妙的体验。  再开回日常通勤的2.0T + 6AT传统汽油车。最大的区别是行驶中想加速时,深踩油门明显感动1秒左右的延迟。然后变速箱降档,再感动推背感。但加速到一定程度能感到升档的动力间歇和随着档位升高加速度逐渐降低的感觉。  另外冬天启动发动机声音很大。比较高的发动机怠速要过很久才会下降,声音才会减轻。  这方面电动车都有不错的体验。加速连续且噪音低。如果能有固定的停车场地充电,比如家或者公司的停车场,那么电动车是日常市内通勤的不错选择。  知乎ID:菠菜大人  北汽新能源车主  ——“ 批评某个产品,没有使用过的你特么没有发言权”    看了一圈,发现知乎就是有钱人多......都不在乎消耗啥的,只在乎车价。没人提消耗的事。  家里一辆北汽电车,牌子不提了,免得有打广告嫌疑,续航200左右(受天气影响浮动约5%)。  自己一辆思域十代,公司放一辆gla200接送客户  基本都是近一年买的,基本每天都开,除了思域跑过3次来回约200公里的小长途,剩下的都是市内中短途;gla200现在还没一年,抛去磨合期,油耗保养两项,目前预估每年2万起。思域时间更短,抛去磨合期,油耗保养两项,预估每年1.3万左右。  以上均接受老司机车主质疑,觉得不对的欢迎拍砖!  媳妇儿开的北汽电车,地库有充电桩,目前三个月已5000公里,消耗电费约300元(家用电费),保养极其简单,好像是100元每次。一年消耗,自己算吧。其他的大家都在讨论就不提了。  批评某个产品,没有使用过的你特么没有发言权。  知乎ID:秦齐  采访过特斯拉车主,深度体验特斯拉  ——“ 未来肯定是这些电动车的时代了”    深圳特斯拉车友会接触比较多,之前还特意去采访过一位车主,当初P85D出来的时候买了P85,然后P100D出来了,直接又买了P100,就是回不去油车了,能让他感兴趣的油车...据说前段时间订了一台小牛。  后来自己去体验了一番P70D,深圳广州开了个来回,300多公里吧,之前听人说开特斯拉就是开电动玩具,真正开上了觉得,难怪他们会这么说。开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种深深的感觉“未来肯定是这些电动车的时代了”  不用保养,1万公里例行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新功能出来升级一下系统,只要硬件可以支持的就可以用,不用再去加装,刷电脑什么的;  全车实体按键少的可怜,开灯,开窗,开空调...基本上车上控制都在屏幕上设置;  加速是真的猛,变现超车很爽,不知不觉会开到很快,感受不到速度到了一个什么级别;  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真的很厉害,17年前购车的车主终身免费,中午充半个小时,里程多了1百多公里,其他的那些充电桩就比较逊,充一个晚上就充20%多,但特斯拉的超级电桩在广州不多,其他的电桩到处都是;  以上的这些理由,让我再回到汽油车的时候,觉得:开汽油车,开的是“情怀”  知乎ID:知识混子  特斯拉车主  ——“『每天晚上回家一插』是一种多么爽快淋漓的体验”    6月末拿到北京新能源指标,7月份到店试驾——主要是14款的 Model S 小毛病实在太多,听说15年出厂的有巨大改进,遂到店感受。体验之后惊为天车,当场下订。9月末北京公布 Tesla 可以使用新能源号牌的消息,当天选配交第二笔订金,等待上线排产。  11月拿到车,驾乘体验完全是革命性的感受之余,一开始对于里程还是有所顾虑的。人都一样,新东西没法儿到处加油了,续航心里肯定不托底。想起07年刚上大学那会儿,N93换 iPhone 的时候用卡贴解锁美版,发热耗电量大一天一充不能换电池,最开始天天骂娘,后来习惯了也能笑对『所有买苹果的人都不好意思吐槽苹果不好用』。  但是牛逼的东西,用过一段时间,融入了生活场景之后,就发现『每天晚上回家一插』是一种多么爽快淋漓的体验。所谓里程焦虑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每天早上都是满电出发,北京的路况一天我怎么开也开不到200公里。周边去个野三坡十渡八达岭之类的往返毫无压力,我焦虑个毛线呢?  提车一个月之后,我意识到这个东西,甚至远比原本想象中的,还要牛逼。周围的朋友们听说我买了 Tesla,15年底那会儿还没成街车,大小还算个新鲜玩意,纷纷过来体验;体验过的人,只要钱够,有一个算一个,都上了。一个原本准备加钱上卡宴的,减钱上了 Model S.  如果一个东西牛逼到这个份上,但是公众大部分人对于它还是不了解甚至很多人抱有成见&&于是提车后三个月,我加入了 Tesla.  这道题的回答从头到尾看下来,基本总结如下:  凡是开特斯拉的,基本都回不到燃油车了。几个特斯拉车主现身说法,把充电、里程焦虑等问题解释得比较到位;至于驾驶感受这东西,到店试驾比什么都靠谱。  但是开国产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仍然是核心问题。毕竟实际续航200公里和400公里,使用中是两个量级上的差距。  本期涉及到的知乎话题为:  “充分体验过新能源汽车以后,再开主流燃油车会有怎样的感受?”大家可以去看看更多优秀回答者的回答,没准会更新对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印象。  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over—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职友集:一家做公司点评的网站看上福特锐界了,这车开起来怎么样?有没有车主说说?_百度知道
看上福特锐界了,这车开起来怎么样?有没有车主说说?
我有更好的答案
锐界主要是操控很好,转向精准,特别是上高速,很有驾驶乐趣,而且油耗也不高。转向头灯晚上国道省道真心好用,天窗够大采光好,配置能满足需求。
采纳率:38%
放心买吧,这车不错的,我开了一年了
内饰不错,syc3系统很流畅,隔音效果好,配置厚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出行车主怎么接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