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语濒危语言不应该保护用no回答吗?

该用户没有自我介绍
《继承法》第二章 法定继承  《继承法》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继承法》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法》第十一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继承法》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继承法》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继承法》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继承法》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19世纪西方头号工业强国是英国。★日,林则徐广州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结果:《南京条约》: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割地(香港岛)、赔款、关税。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课 劫难中的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制造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沙俄趁机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最多一次1858年《瑷珲条约》。★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1853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1862年在太仓激战中,活捉洋枪队副领队。不久在浙江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俄国出兵侵占伊犁。1876年左宗棠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此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战术。1895年日军发动威海卫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内容: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厂。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赔款数量增大,割地范围扩大,开放通商口岸深入内地,并增开厂一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兴起。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英国西摩尔。《辛丑条约》:1901年9月,李鸿章。经济上,4.5亿两赔款将使清政府完全受制于列强;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到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权;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它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交上,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被列强控制,使馆区成为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公开场所。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遭到空前破坏,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六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师夷长技。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自强——求富。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人才。影响: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1893年东西延长后成为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1909年,詹天佑京张铁路通车,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状元实业家张謇。第七课 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没达到目的,但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严复《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年6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内容: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第八课 辛亥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894年,檀香山,兴中会,“振兴中华”。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总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孙中山的精神: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大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武昌起义:日,武昌新军。★中华民国的成立: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采用公元纪年(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加减1911,如民国三十八年为38+即公元1949年)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第九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不久迁到北京。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旗帜:“民主”“科学”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申报》,19世纪70年代,上海,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商务印书馆,1897年,上海,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京剧记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后逐渐从无声默片发展成为有声电影。★辛亥革命后,剪发辨改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服装。女士高领服装逐渐流行,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第13课 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合理提案遭拒。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经过:日,北京,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结果:免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拒签;放人。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和平、自由、追求真理等。怎样发扬五四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遵守学习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中共一大。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出席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当前的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不同:能坚持武装斗争;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共建议和帮助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特点: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统一中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结果:在两湖战场打跨了吴佩孚的军队,在江西战场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半年之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蒋介石四一二政变。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原因:当时在中国的中外反动势力很强大。工人阶级的力量还相对弱小,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无法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共合作的可能:国共双方在当时有共同的敌人、共同的革命任务:反对列强除军阀。孙中山是真正的爱国者,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北伐胜利进军原因:一是国共合作,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二是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先打两湖,再打江西,然后挥师北上;三是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四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叶挺独立团的壮举等;五是工家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革命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因此北伐战争是天时地利人和,胜利是必然的。没有最终完成预定目的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一南昌起义: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共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井冈山根据地: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创建。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朱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长征: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党缺乏斗争经验。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过大草地。1935年10月,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原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意义: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英勇顽强、坚持到底的革命信念,表明中国共产党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途中中共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红军所到之处传播了革命火种。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日,关东军炸毁柳条湖一段铁路,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聂耳、田汉《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西安事变: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的原因:日本侵略导致了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响应;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卢沟桥事变:日,以军事演习为名进攻第29军,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六周内屠杀中国人30万以上。★八路军、新四军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徐州会战。为什么说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在抗战初全局困难的形势下取得的;在双方武器装备水平、军队指挥协调能力、战斗力等差别悬殊情况下取得胜利确实难能可贵;一次战役歼敌一万多人,日军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下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重点是正太铁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中共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奔马图》《愚公移山》;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通过新的党章——毛泽东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共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标志: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奉行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互相支援;广大华侨、爱国人士的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牢记历史的现实意义:日本侵华是铁的事实,不容篡改。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及世界和平的威胁。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和阴谋。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焦点: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打运动战。粉碎了全面进攻。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1947年3月重点进攻陕甘宁(延安,彭德怀)、山东解放区(孟良崮,陈毅、粟裕)。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野战军。关门(锦州)打狗,决战东北。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辽沈战役先打的原因:全国所有战场敌我力量的对比中,东北战场是最有利的,抗战结束后,党派了大量得力干部艰苦工作,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旦东北决战胜利,百万东北解放军可以腾出手转入关内作战,支援其他战场,引起整个战局的良性循环。可以利用东北工业生产的物资支援全国。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华东、中原野战军。中心徐州,碾庄、双堆集、陈官庄。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华北野战军。先打两头(天津、张家口),后取中间(北平,日和平解放,傅作义)。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渡江战役:日,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三路强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对比;民心向背;战略、战术的正确等。原因:国民党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统治腐败,军队厌战;经济崩溃,物价暴涨。共产党方面:党的正确领导;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得到人民的拥护;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1 引言1.2 文献综述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工程定额和预算构成的新思路2.1新思路概述2.1.1按工程项目来编制定额2.1.2定额编制原则的调整2.1.3计算公式的确定2.2 勘探定额与工程造价2.2.1石油地震勘探施工的特点、原理及方法2.2.2定额的本质、特点及主要作用2.2.3工程造价与管理2.2.4工程造价与工程定额的关系2.2.5油气勘探工程造价的确定2.3 地震勘探工程费用项目构成2.3.1数据采集费用2.3.2其他费用2.4 地震勘探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2.4.1测线清障2.4.2测量2.4.3钻井2.4.4排列收放2.4.5激发2.4.6数据采集2.4.7表层调查2.4.8资料整理与现场处理2.4.9现场与营地管理2.5 小结第三章基于软件生成定额和计算工程造价的新方法3.1新方法概述3.1.1石油物探3.1.2管理和经济评价3.1.3石油物探计算机软件3.2 新方法中所用到的相关技术3.2.1 JAVA技术3.2.2 JSP(Java Server Pages)技术3.2.3 JavaBean技术3.2.4 JDBC技术3.2.5 JavaScript技术3.3 新方法所解决的一些问题3.3.1在浏览器中显示目录结构3.3.2在浏览器中显示日期选择窗口3.3.3数据列表的实现3.3.4数据字符的转换3.4 小结第四章新方法的使用4.1 新方法使用时的环境配置4.1.1应用服务器的配置4.1.2 JSP和JavaBean的配置4.2 新方法使用时的有关操作4.3 小结第五章结论
记者从市国土房管局召开的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本市成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消防专业组,聘请公安部消防局、市公安消防局、市消防协会专家,主要负责审议历史风貌建筑及历史风貌建筑区消防方案,研究历史风貌建筑及历史风貌建筑区消防技术措施,专业组的成立将为今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开发、安全使用献计献策。同时,会上专家们还评审确认了包括原中国实业银行、梁炎卿旧宅等在内的本市第五批68幢历史风貌建筑名单,评审结果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风格迥异的历史风貌建筑,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自《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颁布以来,全市共有672幢历史风貌建筑和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经市政府批准确认并纳入了保护范围,它们全部为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嵌挂统一的标示牌并实行依法管理和保护。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08年,本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在依法行政、历史风貌建筑整修、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等各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依法开展了历史风貌建筑确认、腾迁许可、整修和装饰装修设计方案审批;依法确认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区,为我市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增添了新的内容。二是开展迎奥运全市历史风貌建筑整修,依据“修旧如故”的原则,使包括原大清邮政津局、百福大楼在内的多幢历史风貌建筑恢复历史原貌。三是加强五大道风貌区综合治理,开展了违章建筑拆除、沿街房屋整修、广告牌匾治理、提升新建绿地等工作。四是开展历史风貌建筑腾迁整修和利用。几年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已对80幢,7.32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开展了腾迁整理。今年,又积极探索腾迁整理后的历史风貌建筑,在城市经济文化旅游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途径,从而改变将历史建筑整理、整修、使用维修全部依靠国家投入资金的单一模式,为历史风貌建筑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新的经验。
   据悉,2009年本市还将陆续确认新的历史风貌建筑,继续完善672幢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图则》,在已完成的测绘资料、历史档案的基础上,为每幢建筑量身定做保护、整修、利用的标准和方案;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对6个历史风貌建筑区逐个编制区域保护利用规划;全面推进五大道、解放北路、中心公园等历史风貌建筑区的保护、整修和利用,重点做好五大道“聚客锚地”工程,推出一批“看得见,进得去,有故事”的历史建筑旅游景点;建立健全开放型的管理模式,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互动,设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志愿者荐言献策平台”,吸纳社会意见和建议;完善市、区两级保护责任体制和执法体系,健全政府、单位、公众三位一体的保护责任机制,实现历史风貌建筑和区域环境的保护全方位、无盲点。(
一、川版世界历史教材由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大板块组成:上册包括古代史的五个学习主题和近代史的前四个学习主题,下册包括近代史的后两个学习主题和现代史的七个学习主题。从以往考试的范围来看,关注的重点应是近代史和现代史,从2007年历史中考范围来看,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占整个考试内容的58%。与往年中考内容比较变化较大的是考试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初中阶段的内容。因此我觉得在授课时经常与中国历史进行联系、比较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既可起到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二、具体来看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内容几乎各占一半。下面具体来看这两大部分的内容:
 (一)、古代史
 1、古代史中的第一学习主题介绍了史前时期人类的形成及社会生产、生活情况,这一课重点、难点的处理结合中国历史远古人类的形成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难。这课内容中提到三大人种的形成既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又为后面学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做铺垫(可补充一下三大人种的大致分布),另外抓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来分析,难点就比较容上一课的最后一句话揭示了后面几个学习主题要讲的内容,即古代的东西方文明。  2、第二学习主题主要讲古代东方文明,也就是古代亚非文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另外三大文明古国安排在第一课来讲, 选择了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三个内容既形成了本课的结构框架又都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这些内容展现古代东方奴隶制文明的标志性成果和独特的社会面貌,值得注意的是导言中的第一句话:大河奔流······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理解“大河”与文明的关系,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此外,还需要注意这些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让学生知道金字塔是什么、结构怎样、对它如何评价。了解《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背景、目的,从而分析得知它的实质,虽然它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奴隶制的统治,但在当时是进步的、是世界成文法典的首创。关于古代印度,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地理概念、然后依据古印度历史发展的脉络,重点讲解种姓制度划分出的四个社会等级,分析它的特点,使学生能理解种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的落后性。另外,种姓制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产生的重要原因。本课教材只谈到了两河流域历史的大致走向,老师可大致补充一下古埃及和古印度的历史也都曾中断过,只有中国历史是延续下来的,以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第二课介绍了亚洲的日本和阿拉伯国家。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日本的历史上有二次重要的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这课中大化改新的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学习这个内容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当时的日本与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比较,在大化改新前日本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而中国已进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先进的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他们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这个内容要求学生要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可与中国当时实行的各种封建制度进行比较)、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另外让学生了解日本武士集团的形成为后面学习明治维新做铺垫。这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这里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国家的兴起、建立及其历史走向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至今还影响着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因此可联系当今的中东局势、反恐问题让学生了解伊斯兰教的作用。
 4、 欧洲文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主要讲了两个国家: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要了解古希腊文明,首先要了解爱琴文明,这也就是说爱琴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从古希腊奴隶制城帮的出现到奴隶制城帮的繁荣再到民主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古希腊奴隶制文明发展的脉络,古希腊城帮的繁荣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而雅典的民主政治又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因此,这两个内容就是本课的重点,古希腊城帮繁荣的表现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它(教参),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及评价是这课的难点。从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到伯利克里时达到顶峰,让学生了解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初步分析它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它创立的一些民主基本原则对后世的民主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分析它的进步意义、局限性和它的实质(注意教参)。
 5、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源地,从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发展到罗马帝国称霸地中海的过程,展现了这一时期通过血腥的战争和奴役将欧洲奴隶制推向鼎盛的过程。那么,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罗马奴隶制就是这课的重点。难点是罗马分裂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西欧奴隶制为什么会瓦解,罗马残酷的奴隶制导致了它的危机,可从奴隶制危机的根源、政治、经济、军事危机导致的后果分析。另外,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是同一个时间、要求学生记忆,同时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比较,说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近1000年,说明中国古代走在世界的前列,以此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第三课将中古时代的欧洲,也就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西呕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构成了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各等级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形成了遍布西欧的封建庄园,对农奴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西欧封建统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王与教会的相互勾结和利用。教会势力的极度膨胀奠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课本把教会的黑暗统治作为一个重点来揭露教会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西欧社会进步的罪恶。西欧城市的兴起是这课的难点,这是因为西欧城市的形成有着它特殊的有利环境——各领地之间的互不相属,再就是城市为获得自治权同封建主进行斗争,如琅城起义。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指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西方近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这里提到的几个城市为后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伏笔。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可着重分析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7、第四学习主题讲古代东西方文明冲撞和交融,冲撞讲述了东西方几次重要的战争,其中希波战争是重点,对于东西方战争的认识是难点,因为人们往往会认为只有和平的交往才是交流,而战争带来的只会是灾难,本课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结果和客观作用来看战争也有促进东西方交流的一面。另外,对控制地中海的争霸战争可以看出地中海对其周边国家、地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为后面讲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资本主义盟芽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做准备。在和平的交往中,马可·波罗东游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另一方面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激起了西方侵略者的贪婪欲望,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8、第五学习主题讲科技和思想文化,头绪多。第三课古代宗教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实质,它们对信仰这些宗教的国家的统治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和传播。 (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欧美产生、发展和凄凉的历史,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巨大变革。第一学习主题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舆论准备和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环境的开拓;第二部分讲述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主要国家反对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第三部分是欧洲的扩张讲述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野蛮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第一学习主题的第一课讲的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不仅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首先要通过对文艺复兴的本质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它实际上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那么这场运动出现的背景就可联系前面提到过的中古时期意大利的几个主要城市,那里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随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教会及其利用神学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掀起了这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即以人为本。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辩证的认识这一内容及其意义。第二,新航路的开辟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注意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意义、影响,这是应抓住的几个重要环节,开辟的过程又可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精神的教育。
 2、第二课英国的新生。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起了推动作用。这一课内容的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还有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处理原因时可抓住国王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矛盾展开分析,资产阶级、新贵族要发展资本主义,以国王为首的斯图亚特王朝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议会斗争中矛盾激化,不可调和,导致革命的爆发。应向学生讲清楚这次革命的三个重要战役中的纳西比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时近五十年,其整个革命的过程说明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这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分不开。这次革命的重要成果就是《权利法案》的制定,它限制了王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请了障碍。至于克伦威尔这个人即要分析他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分析他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带来的后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也应和学生共同分析,为讲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做准备。
 3、第三课和第三学习主题的第一课讲的都是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前者讲通过独立战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美利坚合众国,后者是两种制度的决战,最终由于北方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内容可先向学生交代,为后面学习南北战争的内容做铺垫。美国的独立这课内容线索比较清晰: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导火线:波士顿的倾茶事件→准备(第一届大陆会议)→战争的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组建大陆军(第二届大陆会议)→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独立宣言》的发表→战争的转折(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胜利。其中《独立宣言》的内容是重点,这个内容反映了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这个内容处理好了,就为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因此美国的独立战争又可称之为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对华盛顿的评价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足以说明他在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列举这位军事统帅的杰出表现)和国家初创中(列举总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杰出贡献(辅栏:老兵的话)。另外,美国总统连任一般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至今仍在继续实行。
 4、 第四课“法国大革命”,以前教材用两课内容来讲法国大革命,而川版教材只安排了一课内容,因此内容的跳跃比较大没有以前讲的详细,教师可以在讲前或讲后梳理线索,不然那么多的大事学生会搞不清来龙去脉。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前后经历三次,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达到高潮,这课内容线索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爆发的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分析《人权宣言》内容的进步性及意义)→巴黎人民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下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瓦尔密战役是转折点这次起义将革命推向高潮,推翻国王了统治(革命爆发后,国王叛逃,勾结国外反法势力进攻法国,革命战争打败了反法势力,挽救了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掌权,之后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推向高潮(路易十六死后,国外反法同盟进攻法国,国内王党煽动许多地方发生暴乱,为挽救革命,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掌握国家政权)→热月政变(雅各宾派分裂,热月政变成功,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过去了)→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热月党人的专政,掌握国家大权,之后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最终导致第一帝国的衰亡。本课的重点是《人权宣言》的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难点是怎样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分两个阶段分析)。
 学习完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内容可对这三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5、第五课讲的是殖民扩张和反殖民斗争,重点是英国在北美和亚洲的殖民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难点是对“三角贸易”的认识和评价。这一课的内容与新航路的开辟联系紧密,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那么哪些国家最先垄断了三角贸易,英国又是怎样成为海上霸主的?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讲难点就容易突破了。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国家的殖民掠夺为他们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殖民国家先后在亚、非、拉美建立起许多殖民地,残酷的殖民掠夺、剥削和压迫激起了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材选择了拉美地区争取独立的斗争和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通过这两个内容的学习,学生就能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了。
 6、 第二学习主题以板块的形式将两次工业革命安排在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 世纪60年代的英国,重点是要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会率先在英国进行的原因,这就要结合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国的殖民扩张的内容,说明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进行技术革新。这次技术革新从纺织业开始,机器的方面、机器的动力问题就成为这次革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里存在着一环扣一环、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而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这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它的广泛应用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第二课就是电气革命,动力问题从蒸汽到电气、内燃机是一个重大的飞跃,这次重大的飞跃将人类带进了电气时代。这两课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发明成果及发明家,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增强创新意识,还要求学生记住这两课中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发明及发明家,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7、第三学习主题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单元包括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这里讲的巩固和扩大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861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同黑人奴隶制度之间的一场战争。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两种社会经济制度也尖锐的对立起来,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前途与发展,师生共同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导火线,战争初期在北方失利的情况下,北方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北方胜利的意义是什么?林肯为什么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相信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思考。关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在分析了北方胜利的历史意义后就比较容易理解战争的性质。第二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农奴制的危机是其改革的原因或背景,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9 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也逐步发展起来,而封建农奴制已成为其发展的巨大障碍,加上对外争夺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的矛盾,使统治者不得不放弃腐朽落后的封建农奴制,这也就决定了这次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不会彻底,但这次改革却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开始继续对外扩张,不断扩展其版图,使其成为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成为俄国发展的关键,也就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了解这次改革的意义就能分析得出它的性质了。第三课“日本明治维新”,前面提到“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明治维新又使它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日本幕府统治长达700多年,由于它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危机四伏,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最终被倒幕力量推翻,倒幕的实力派领袖也因此进入了政权的核心,推动了这次改革。从这次改革的内容我们可以又一次看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这次改革的内容非常重要,因此要好好分析改革的内容及作用,这是重点,难点是明治维新的背景及成功的原因。另外,应该让学生注意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教材把这三课内容作为一个板块来编排。
 8、最后一个学习主题讲的是“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内容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无法割裂开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19世纪30年代,为反对剥削、争取生存权利,在欧洲的英、法、德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同时,批判的吸收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及德、英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的创立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这课的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又是本课的难点。第二课巴黎公社讲的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武装斗争,这次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那么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背景、巴黎公社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这课要处理的重点,怎样认识这个政权的性质,它为什么只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是这课需探讨的难点。另外,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比较重要,因为它的经验和教训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借鉴,才有了无产阶级斗争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多个国家取得的胜利,也才有了唤起无产阶级斗争的《国际歌》在世界无产阶级心中的永久回荡。
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开始觉醒了,中国这只东方雄鸡一唱天下白了,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生活,彻底雪了外国领事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奇耻大辱,完全摘除了大东亚病夫的懦弱帽子,世人刮目相看,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国家,有了自己的党和政府,有了伟大的领袖,中国人开始在国际上行使着自己的权力,中国人开始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着国际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载入联合国的史册。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的华夏儿女,我们号称龙的传人,各地不是都曾不断地隆重的归根认祖吗,举国上下不是倡导感恩,创建和谐吗?富豪之家的老泰山还兴师动众的庆庆六十大寿呢!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我们怎麽也不能忘记毛泽东这位连外国甚至是敌对国家首脑都佩服的伟人吧,我们就权当他老人家是我们的挖井人,纪念一下,不是大逆不道吧,不会有悖常理吧!
一、特殊形态的“历史/现代语媒     在为数颇丰的历史文学评论和研究中,语言媒介是其谈论最少以至完全被遮蔽的一个话题。这可能跟传统的语言工具说的思维观念不无关系,因为按语言工具说的观点来看,研究历史文学的语言媒介自然不如研究其思想内容和真实性更有意义;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在于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系统的特殊复杂和不易把握,它的现代人写古或拟古的文类特征所派生的“历史/ 现代的语媒,使我们固有的研究方法和批评理论不免显得有些尴尬,乃至程度不同地出现某种不知所措的失语。     历史文学描写的是业已成为往事的“历史”,按照反映论的原理,当然需要采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历史化”的语言,而尤忌那种充满当下气息的“现代化”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认为只有用属于“历史化”的语言来体现历史的生活内容才算是完全忠于历史真实。然而当我们将这个命题纳入具体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加以审视时,就感到它的复杂。首先,纯粹的历史化的语言很难求得,也无法复现。作者用以创作的素材大多来自史书,但史书并不等同于真实、完全的历史。它所记录下来的史料性的东西,由于汉字的难写及物质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由于特权者的垄断,中国的书面文字符号系统与口头声音符号系统早就存在着严重的“文与言分家”的现象;它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历史语言”,而程度不等地掺入了许多“非历史”的因素。根据胡适在《白话文学史》和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的看法,汉语书面文字系统早在汉武帝时代就已经“死”去了, 它事实上只是当时现实口语的某些“摘要”, 并且愈后与口语的距离拉得愈大, 逐渐形成了一套僵死的书面语汇和文法模式。其实, 后者那通俗易懂的语言恰恰是当时惯常的真实用语, 而前者的连篇累牍的所谓“之乎者也”, 即使不说是出乎文人笔下生花的“加工创造”, 也起码是一种僵化类型化的沿袭。其次, 退一步说, 就算是作家在作品中真正使用“历史”的语言, 除了少数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外, 能有几人看得懂、听得懂? 须知, 语言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媒介工具, 它是具有随历史而变的历史演变能力的。一些符号本来是A 的名称, 天长日久, 就有可能变成了准A 、拟A 甚至非A 的名称。至于符号的磨损、错位, 蜕变为新的衍生词, 那就更是屡见不鲜的现象。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 即使对今天的英国人来说, 读解起来也非易事。一部孔子的《论语》, 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的知识, 要看下去恐怕还真有点吃力哩。如果我们的历史文学作家为了求得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真实而依此如法炮制, 将这类语言兜售给读者, 那么人们只好干瞪眼。雨果在谈到艺术创作不能摹仿绝对自然时曾以高乃依的《熙德》为例打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 我们假设一个主张绝对摹仿自然的人, 当他看到《熙德》的演出时一定会问: “ 怎么? 《熙德》的人物说话也用诗! 用诗说话是不自然的。”“那么, 你要他怎么说呢?”“要用散文。”“好, 就用散文。”过一会, 他又要问了:“怎么,《熙德》的人物讲的是法国话! ”“那么该讲什么话呢? ”“自然要求剧中人讲本国语言, 只能讲他的西班牙语。”“那我们就会一点也听不懂了, 不过, 还是依你的。”你以为挑剔就会了吗? 不, 西班牙语还没有讲上十句, 他又会站起来并且质问这位在台上说话的熙德是不是真正的熙德本人……①这里, 可笑悖谬的推论实际上也就揭示了历史文学语言非“历史化”不可的悖谬和不近情理。     如此说来, 历史文学语言媒介是否就采用纯粹的现代白话, 与其它现代题材的语言形态没有任何区别呢? 恐怕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道理很简单, 现代语言属于现代文化的范畴, 它的语义、语感、语态、语势、语规毕竟是今天时代而不是过去历史的产物, 并与包括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在内的现代生活内容相适的。众所周知, 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的一种符号系统, 它原本就具有用来指称被反映客体对象的功能。语言符号虽不是客体本身, 但它从终极意义上说毕竟是“现实的抽象化”(巴甫洛夫语), 是意义的载体; 而意义则是客体的反映, 是客体的观念表现形式, 所以, 它同客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正因为语言具有如上的特点, 尤其是具有符号、意义和指称的三元关系, 是三元一体的统一的特点, 故而作家在进行历史文学创作时, 为使符号携带的信息能传递历史客体对象的意义, 成为意义存在的感性物质形式, 那就不能使用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媒介, 特别是那些惟有今天生活内容才有的、具有特定价值指向意义的语言媒介。如“路线斗争”“阶级分析”“信息反馈”“功能向量”“租赁经营”“重新就业”等等。这样的语言媒介之所以不能用, 乃是因为作为一种信号输送给读者或观众, 它的鲜明而确定的指向性, 只能触动人们将它们和现代生活内容直接挂钩联系, 从而在审美心理上一点也引不起应有的历史感, 造成符号和意义、指称的截然分离。人们常常批评的历史文学的“现代化”倾向, 从语言符号角度看, 其理即此。据有篇评论文章介绍, 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在当年演出时曾有过这么一件轶事: 当剧中人盲叟在第四幕说道: “呵, 我还是吃口馒头吧”, 结果引得哄堂大笑, “而在这句话以前的整幕情绪是很凄凉哀静的。”②观众为什么“哄堂大笑”呢? 这里的原因主要就是语言符号太“现代化”的缘故。因为我们知道, 任何一个语言现象, 当它作为由人设定的一种符号系统纳入社会媒介交流机制时, 就“不仅在逻辑上存在或抽象地存在”着, 它同时“也有心理上的存在”③。由于这个原因, 语言总是有它一定的规约性、指向性和价值负荷。超越了这个限度,它就要在“心理上、情感上”给人们造成一种失真之感,使其只能产生“伪指称”的功能效果。郭沫若在总结自己历史剧创作经验时,曾对历史文学语言如何处理历史与现代关系发表了相当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历史文学语言“以古今能够共通的最为理想”,“古语不通于今的非万不得已不能用,用时还须在口头或形象上加以解释。今语为古所无的则断乎不能用,用了只是成为文明戏或滑稽戏而已。”郭老一方面反对“用绝对的历史语言”,一方面又提出多少要有限制,应该掺进一些古语或文言。他总的主张是:历史文学的“ 根干是现代语, .. 但是现代的新名词和语汇,则绝对不能使用。”④另一位著名历史剧作家陈白尘也说过相类似的话,他早在1937 年创作《金田村》的时候,就颇有意味地将历史文学语言媒介归纳为“ 历史语言= 现代语言-现代术语、名词+ 农民语言的朴质、简洁+ 某一特定时期的术语、词汇”。⑤郭沫若、陈白尘的意见很值得重视,它可以视作是对我们上述所说的历史文学语言特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概括。如果将其归纳总结,那它的基本图式就是:
   
    历史文学语言= 现代白话文-现代熟悉的特定术语词汇+ 过去陌生的特定历史术语词汇    
    不是纯粹的现代语,也不是一味的文言文,而是在现代语的基础上减去一些今天现代人非常熟悉的习惯用语,加上一些过去特有的名词术语,这大概就是历史文学语言具体化的特殊形式, 即我们这里所说的独特的“历史/ 现代”的语言形态。这种语言形态,从审美感知上说,它主要通过熟悉的陌生化、远近的双重性,一方面使人感到是亲切贴近的;另一方面又使人感到是陌生新奇的,从而在艺术欣赏时既能达到感情与共而又处处隐伏历史距离的特殊美感。从语言结构上说,这主要是采取对文言古语融化的方式:把历史用语中那些仍旧具有生命力的词汇、语句融化在现代白话文中,使之成为白话文生命血脉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赫尔扎洛娃在捷克《文学月报》召开的一次“ 历史文学圆桌座谈会”的话来讲,就是“古语、罕用词、带时代色彩的语词等用在历史长篇小说中是必要的,有利于制造气氛。……不生吞活剥地使用古词、罕用词, 而是用得恰到好处,同整个艺术风格协调,这也是长篇小说的艺术。”⑥当然,有必要说明,这里所谓的“历史/ 现代”形态的语言属于“第二自然”形态的一种语言,并非为历史所实有。即是说,它是作家人工创造出来的、被拟古化装了的一种假定的“历史语言”。明明反映的是历史的生活内容,却要用“历史/ 现代”形态的语言来加以表现,这就是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独特之处。     迄今以来的创作实践也充分证实历史文学语言的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它的准确把握与否往往给整部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价值带来很大的影响。电影《林则徐》的编剧之一吕宕在一篇短文中谈到前些年看到一个《孟尝君》史剧的排演,编导者竟让胸有大才而不得其用的食客冯 在舞台上大唱其“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长铗归来兮,出无车! 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之类的词句,弄得观众互相错愕,不知所云。与吕宕所说的完全相反,笔者也曾读到一部描写汉代清官董宣的长篇小说,该书有颇多地方竟让这位一千九百年前的封建官吏满口说出:“真对不起! 请原谅”“少受精神折磨”,“作好精神准备”“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对我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等新鲜词儿。这两种现象看似对立,但实质并无二致,都反映了对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独特性认识和把握的不当:前者,它的问题主要在于向读者输送构成形象的信息时, 由于语言过分“稽古”不可解达不到应有的阈值,给他们本来愉悦易解的审美接受人为地增设翳障。因为“达不到”,它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引发读者的心理感应,使他们借运语言信息来调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充实、构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后者,其问题的症结则是这些语言内涵的鲜明而确定的指向性,它只能触动和诱使读者将它和现实生活内容直接挂钩联系,从而在审美心理上一点也引不起应有的历史感,造成符号和意义、指称的截然分离。人们经常批评的历史文学“现代化”倾向所指即此。从语言角度讲,就是将历史文学的以现代白话为基础的这个正确命题推向极端,简单视作“现代/现代”形态而没有把它纳入“历史/现代”的语言机制中进行有约束的创作。它与前面所说的语言不适当地被“稽古”,也即将历史文学语言的历史化简单看成是“历史/历史”形态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大概是有鉴于此,我们见到的不少现当代历史文学作家,特别是有追求、有成就的作家,都无不高度重视其语言媒介的特殊性,并通过多种途径,在自己的作品中营建各具个性化的“历史/现代”形态的语言世界。如姚雪垠、凌力、杨书案有意引进古典诗词曲赋碑铭(《李自成》、《九月菊》);端木蕻良、徐兴业、二月河大量化入当时的方言俗语( 《金瓯缺》、《少年天子》、《曹雪芹》、《雍正皇帝》);蒋和森、顾汶光、唐浩明的描写语言古朴典雅,明显融润着文言古文的韵味(《天国恨》、《风萧萧》、《曾国藩》);刘斯奋富有意味地将纯粹的现代文、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口语和浅近的文言糅为一体(《白门柳》);而历史剧领域中的老一辈作家曹禺、陈白尘,他们的语言半文半白、铿锵简洁,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而且听来朗朗上口,黯契戏剧现场接受的特点。理想的历史文学语言就不是这样,它从不单向极化地将自我锁定在“历史”或“现代”的某一端,而是富有意味地在古今之间寻求“恰当的结合”或曰进行“远近感知的高度融合”,以使读者和观众进入一个理想的“历史幻境”之中,在与对象感情与共、充分理解的同时又保持必要的历史距离。⑦
   
    二、语言媒介与作家的艺术自觉           当然,以上所说的“历史/现代”形态的语言仅仅是历史文学语媒系统的“一个最简单的基本公式”(陈白尘语),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倒不尽是理论与实践有时也会错位,更重要的则在于要真正按这个公式的主张付之实践,还要碰到如下几个复杂的环节、复杂的因素;而这一切,如果不得力于作家艺术自觉的积极参与,那最终也是无法得以转化完成的。     首先,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复杂表现在文体之间的差异,由于文体的形式规范不同,同样是语言,小说、戏剧、影视,它们在具体运用时彼此是有区别的。小说是阅读的艺术,它可以细细咀嚼,可以反复玩味;可以随时放下,也可以随时拿起,这都无碍于读者的艺术接受。而戏剧与影视是临场观赏的艺术,它是顺流直下,一泻千里,以直观和连续的形式直接显影于舞台和银幕,不能有半刻的停顿,所以它在语言方面与小说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李渔说:“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⑧李渔斯论甚妙,他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小说(广义的诗文)与戏剧(那时还没有影视)的文体自觉的问题。确实,这对我们历史文学作家怎样把握和用好语言关系极大。郭沫若的《司马迁发愤》写司马迁正在赶写《史记》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叙传》时与来访的益州刺史任少卿交谈的一段情节。文章结尾处,作者直接抄引了《史记·太史公自叙传》中一段颇有点长的文言文入书:“惜西伯拘 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作为文字,我们读到这里可能有点拗,但这无关紧要, 你可以放慢节奏,细嚼慢品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文言,它给予我们以特有的历史感。这就是小说给我们的便利。所以,我们不仅不应责怪郭老,反要感激他。至于戏剧、影视就不允许这样。如果它们的作者为了求得历史感,一味效仿小说的“典雅”“蕴藉”而不“直说明言”,那么效果就像前面举例的《孟尝君》一样,只会令观众如坠云雾之中;真则真矣,但历史感也就在这莫名其妙中被化为乌有。     当然,如果再加分辨,戏剧与影视的语言也是不尽相同的。黑格尔在《美学》中批评歌德的《葛兹·封·伯利兴根》写得太平常琐细,就戏剧而言,他的批评是对的;但如果论影视文学(此处小说亦然),这位先哲大师的话就不免显得有些武断,歌德的描写很可能是生活化细节化的一个精彩片断。道理相同而事例相反,莎士比亚饮誉世界文坛的优秀史剧,如果将它原封不动地搬到影视画面中来,那即使最精彩的对话,也有可能成为累赘。美国斯坦利·梭罗门在他的《电影的观念》一书中说得好:“我们会以为,把莎士比亚的剧本改编成的影片即使达不到伟大的水平,至少在一个方面不会有问题:对话总是出色的。实际上,只要我们研究半打最优秀的莎士比亚影片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实在平常得让人吃惊。实际情况是这些影片中的对话非但不能起好作用,往往还是影片最糟的部分。”他分析道:这里的原因主要是莎翁立足于戏剧审美规范的写法,他能在人物的对话中造成深刻的环境感,而电影作为视觉形象是从来不需要这种“暗示性对话的”⑨。梭罗门的意见相当精辟。这说明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运用光凭一个抽象的公式并不解决问题,它必须被纳入各自的文体机制中才能有望成功。     其次,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运用与叙述对象亦有关系。我们所讲的语言只是一种大而笼统的说法,按叙事学的分析,其实可分叙述语言和作品人物语言两个层面。叙述语言就是作者自我的语言,它在作品中是被用来描写解释和抒情之用的,塔斯基把它叫作“元语言”;作品人物语言虽然也是作者赋予的,但它不是作者自我的语言,而是作者所创造的人物他我的语言。它在作品中是被用来直接表现描写对象的,经常以人物对白和独白方式展开,塔斯基把它叫作“对象语言”。这两个层面的语言是不能混淆的。它们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因此作家在描写和运用时就要有所区别。章学诚在历史文学真实性问题上讲过一些为人所诟的话,但这番意见我们得刮目相待:“叙事之文,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为其所欲,期如其事而已;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⑩历史文学语言的道理亦然。叙述语言因系“作者之言”,是作者作为第三人称身分向读者讲述的语言,虽然它在描写时有一个和作者身份相符、同人物语言协调的问题,但它随机性毕竟比较大,自主权掌握在作家手中。人物语言的情况就不是这样,它是作品里特定历史环境中特定人物在向我们发言,因此,它的要求和规范相应就严格得多,不能听凭作者随意摆布。对于他们,作者固然不能让春秋时代的人满口讲春秋时代的话,但他得必须谨防那些熟悉的新名词、新术语从他们嘴里溜出。这里容不得半点含糊的。我们经常所说的历史文学“现代化”,就是指的“人物语言”而不是“叙述语言”的现代化。叙述语言一般是不会现代化的,也很少有现代化。这从近年来的有关历史文学作品中也不难看出。例如前文举到的那些诸如“真对不起! 请原谅”之类的话,就是属于“人物语言”方面的问题。指出这一点有其必要,它可以使我们作家在创作时避免犯塔斯基所说的“语义悖论”的错误,更加灵活而又更加具体地将历史文学的“历史/现代”语媒付之实践,从而避去许多不必要的忧虑和顾忌,使作品达到“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有机统一。事实上,现有不少历史文学作家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的实践已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如刘斯奋的《白门柳》就将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富有意味地区分开来:前者用现代白话文,后者根据场合和具体情况, 或借鉴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口语, 或赋之于浅近的文言。两套语言交替使用, 显得既雅且俗, 恰倒好处, 颇受人们的赞誉。     再次, 历史文学语媒的运用还有一个审美态度和创作方法之差的问题。这也需要作家自觉意识的合力相濡。再现与表现、写实与主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在语感、语态、语调、语势诸方面不可能全然一样。前者语言载体中实感性、质感性的含量比较大, 基本与生活保持“同构”关系。它们的语言形式一般比较自然质朴, 而又小心地偏开现代语一点, 力求带些“古味”, 使人们从中领享到一种陌生美, 一种饱含历史汁液的纪实美, 其语言文字的主要功用形态是叙述和描写。后者的载体中更多是情感性、性灵性的内涵, 它与生活的关系是呈“ 异构”型的。语言文字未必不拟古化装, 但错彩镂金, 激情飞扬, 在视觉上能给人以很强烈的诗意冲激力。渗透在语言中的主体情感或感觉, 在比例上超过了客体的素描。文学史上, 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 福楼拜与雨果, 鲁迅与郭沫若, 曹禺与阳翰生, 森鸥外、井上靖与菊池宽、芥川龙之介, 他们的语媒大体就分属于这两种类型。我国新时期的不少历史小说也有这个区别。比如同是描写黄巢起义, 蒋和森与杨书案在语言风格包括外在语态和内在语涵上都互不相同, 各呈异彩。他们一个言简意赅, 典雅的语言外壳之内隐匿着相当实在厚重的客观涵量, 纪“实”的倾向在字里行间凸现得相当鲜明; 另一个则清字丽句, 在诗样的语言形式中涌动着诗样的意境, 抒情特征涵盖了一切。但都各尽其妙也各呈其能, 彼此实在是很难分出高下。因为他们是属于两种不同的审美方式。如果我们无视这一点, 简单地拿“历史/ 现代”公式去套, 那么就很有可能得出扬此抑彼或扬彼抑此的结论, 甚至作出截然错误的评判, 就像托翁对待莎翁那样。这对造就历史文学创作多元格局的形式, 进一步推动它的繁荣和发展, 无疑是不利的。伍尔夫指出: 批评家应该站在作家的角度, 用作者的透视方法来观察作品。11 我们反对对历史文学语言一刀切,主张与作者各自的审美个性审美态度审美方式联系考虑也就是这个道理。三、现代主义历史文学的语言实验           说到历史文学的语言媒介系统, 还不能不提现代主义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 这是2 0 世纪历史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景观, 新的亮点。毫无疑问, 这种现代主义形态的语言, 不同于上述的“历史/ 现代”的语媒, 带有明显的反逻辑反规范的特点。它也不再只是把语言看成是历史文学的一种媒介和手段, 而是将其视作是与创作的目的意图密切相关的独立本体, 赋予作家更自由地使用语言和探索语言的权力。我们说, 现实主义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功用形态主要是被当作叙述和描写之用, 其信息含量中充满了实感性、质感性; 浪漫主义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功用形态更多地被用来宣泄和抒怀之用, 其符号载体浸透了情绪性、性灵性; 但现代主义历史文学则不同, 它的“形”与“象”既不求与历史生活“同步”式的“本来如此”, 也不求与历史生活“理想”型的“应当如此”, 而是把它推向荒诞和变形, 但求“ 幻觉如此”。现代主义历史文学的这种“非常态”写作虽然也是作者创造的一种“第二自然”, 但它却突出地体现了语言自由穿越于“历史”与“现代”而又同时向彼此开放的现代语言观, 故其语言外壳往往以远离历史、超越历史的幻化面貌出现, 语象、语势、语态幽默、神奇、夸张, 充满怪诞和幻想。反映在创作上自然也就不再拘泥于传统历史文学的那种“历史/现代”常态, 而使作品的语言天马行空,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由, 文本也因此具有强烈的语言实验的先锋意识。     就内容和性质而论, 现代主义历史文学的语言实验主要分以下三种类型:     (1) 古今式。非常陌生的历史语言和非常熟悉的现代语言有意错叠在一起,融古今于一体。时间的观念、空间的顺序完全被打破打乱了。古语就是今语,今语就是古语。为我们常态不允许的新名词、新术语在这里广泛得到运用,成串成串地从古人嘴里冒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鲁迅的《理水》,明明是蒙昧洪荒的远古时代,却让其语言载体中引进“古貌林”、“好杜有图”、“面包”、“饮料”、“维他命W”“碘质”,这就是对传统“常态”的一种反叛。它不仅大大逸出了人们经常的经验和美感范围,于已知实际生活所没有,就是按照亚里斯多德的可然律必然律原则也解释不通。十分有意思的是,这些古今式的语言媒介,有的纯粹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也有的“古”“今”两者(特别是“今”) 都有特定的事实指谓性,符号内含的信息相当实在。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奇特的效果,它能由此把人诱入一个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充满幽默滑稽、怪诞可笑的艺术幻境中,并激发起一种庄严的思索和神奇的遐想。这种情况像《理水》中对顾颉刚、林语堂等言语的模拟套引,便可见一斑。     (2) 魔幻式。如果说古今式是在纵向时序意义上对“ 常态”语言的一种反叛,那么魔幻式则是就横向类别性质对“常态”语言的一种突破。当然魔幻式常常又是古今式的。称为“魔幻”, 顾名思义,可想它的语言载体中,非人类的神魔幻想的信息含量是比较重的。的确,这正是魔幻式作品语言媒介的基本表象特征。此类作品如果往上追溯,可以说自古有之。歌德的《浮士德》便明显具有这样的表征。不过,作为一种趋同性的创作现象或文学潮流,那还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且在当今是愈来愈自觉、愈来愈成熟了。举例来说,如荣获1984年苏联列宁奖(最高奖) 的《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诗剧,这里人神魔、神话传说与现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新格局。普罗米修斯犯天界禁律,窃火于人间,但却反被麻木愚昧的人类所拒绝;于是, 神与神之间的冲突就同神与人之间的冲突纠缠在一起,人神界限被打破了,作品的语言变得荒诞奇特。普罗米修斯对着地界的众人说“我的价值”、“我的智慧”;而人类之长却也可以报之于“我不需要智慧,而需要军队”之类的答词。还有像关于穿超短裙“不要脸”的对话,关于垃圾乱丢“污染环境”的对话等等,这些与全剧虽属幻化但却具有辛辣讽喻意味的故事情节交织在一起,典型地体现了魔幻式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的特色。     (3) 心理式。遵循心理活动、意识流程的规律来进行描写,这是此类作品的显著特点。为此,与之相应的,它们也就不能不赋予语言以俱足的心理性、意识性的因素。施蛰存的《石秀》取材于《水浒》第44 至46 回有关石秀的故事情节,但因为作者采用弗洛伊德式的心理解剖,小说中不仅原有的貌态作了根本改变,而且先前的实感性序列性很强的语言外壳也变得虚秘幽晦、错乱颠倒。全文凭借语言符号所呈现出来的图像是石秀狂热的性苦闷和性变态心理。含义虽然不深,但剖析的精细、描写的新奇,也可算作一绝。这对《水浒》的传统作法,无疑也是一种大胆的变形。此外,像新时期的历史长篇《苦海》(伯阳) 、《高阳公主》、《上官婉儿》(赵玫) 等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比较而论,在这三种类型的历史文学语言媒介系统中,心理式的人们容易理解。因为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意见,不但是在文学创作,就是一般人差不多也总是在发生了主观倾斜的“心理场”中从事日常活动的。所以,它的超越于现实的变形是应有之义,不足为奇。比较棘手的是魔幻式和古今式这两种,对此似有必要作进一步的阐释。     魔幻式的最大特征是神魔历史化和人格化。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文学的一种“复古”,像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那样,分不清魔幻与现实、虚妄与实在。然而,正是这“分不清”(对作者来讲,自然是有意为之),却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为别的题材内容所没有的独特的价值。因为对于审美来说, 无论神魔或人都是人学。只要作家人情地加以表现, 纳入人学的审美机制中, 这种“分不清”不但不是一种缺憾, 反而给作品陡添浪漫式的奇趣和魅力。故我们在观赏《普罗米修斯, 别扔掉火种》中普罗米修斯及其天上诸神的超凡表现, 明知其假却愿意以假当真, 并略去作者所设的“假”, 品领他的强烈的讽喻性和深刻的象征意义, 感到它的语言审美功能的矢向始终指对现实人间。魔幻式作品创造的艺术世界虽然一眼可见是幻化的世界但却往往与现实社会具有紧密同步的联系, 能激起当代观众的强烈兴趣, 道理即此。也许基于这个缘故,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对人们用“魔幻”一词评价他的作品有些不以为然, 他说与其称他为“魔幻现实主义者”, 不如称他为“社会现实主义者”。说: “我相信现实生活的魔幻。……把这样一种神奇之物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 这就是现实生活, 而且正是一般所说的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它是魔幻式的。”12 又说:“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 实际上是拉美现实的特征。我们每前进一步, 都会遇到其他文明的读者来说似乎是神奇的事情, 而以我们来讲则是每天的现实。”13     至于魔幻式之外的古今式作品, 它主要恐怕是一个时间拼贴的问题。当作者有意让他的“古时”人在说“现时”的话时, 他实际上就是在打破已然的时间顺序, 将两个不同序态的时间叠化在一起。苏联哲学家莫斯杰巴宁柯在他的《宏观世界、巨大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空间和时间》论著中, 曾根据现代物理学的时空观提出了现代哲学的变革, 其中讲到相对论的四维“空—时”流, 尤其是时间能不能向相反方向流动的问题。古今式作品在审美上对此作了富有意味的探讨。它通过语言狂欢的这种特殊姿态, 将一般科学视为荒诞的东西, 转化为一种具有特殊美感的真实形态。大禹时代讲英语等等, 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惟其“错位”了, 它使我们观赏时透过这一时间落差的语态, 在古今同在的二元论的对立模式中, 求索其间潜存的幽邃深意。从语言学角度讲, 这也就是“ 利用语言词语中所包含的那种不固定性, 唤醒潜伏的远景并且使睡眠着的感性内容显得生动”14, 给人以“半透明”式的审美显示。     当然, 这样说并不意味现代主义历史文学语言可以随心所欲, 无所规约。作为一种“非常态”的语言, 它尽管随意荒诞, 表现了强烈的实验性、探索性和游戏狂欢的欲望, 但实际上其创作是相当严肃甚至是相当严谨的, 语言运作本身也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这里所说的原则和规律, 从创作论层面上讲, 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整体性。就是要联系作品的艺术整体, 将语言纳入一个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审美框架中, 从它总体的格调、氛围、语势、语态进行把握, 而不是简单地抽出几个词加以循名责实。仍以《理水》为例, 那些充满现代性的时髦术语, 就是紧密地和所谓的“文化山”“飞车扔面包”、“大学解散”、“幼稚园没地方开”、“文化问题争论”、“拟定募捐计划”、“做时装表演”等契合在一起, 特别是和鲁迅那种特有的机趣、诙谐、讽刺、侃味和谐一体。如果离开了后者, 我们就会感到很滑稽, 不仅难以品享到它的独特的魅力, 而且极易产生“现代化”的幻灭感。用信息论原理看, 任何一个语言输出信息都是由两个变数即是信息本身(称为“信号”) 和整个模式(称为“上下文”) 通过大脑结合在一起, 才能获得解释的。“信号”潜在的意义, 只有靠读者通过对“上下文”的整体形象的把握, 诱发自己的经验联想和情感活动, 才能寻找到它的深刻独特的寓意。而“现代化”的幻灭感, 恰恰正是不顾“上下文”关系的。所以, 同样是古人说今话, 它们两者是可以分辨的, 作用于读者的心理也截然有别。     (二) 自为性。这可从作者主体意识中看出。现代主义历史文学上述之“非常态”语言的运用, 就作者自身来讲, 他是自觉的, 这是一种“有意故意”的作假, 并不是出于无知而不经意露出的破绽。无论是《普罗米修斯,扔掉火种》中让普罗米修斯及其诸神讲今话,《贵族尤利乌斯·恺撒的业绩》、《西蒙娜·马莎尔的梦》(布莱希特) 中让恺撒、马莎尔等人操今语,还是鲁迅在《采薇》、《出关》、《起死》中叫小丙君讲“文学概论”,关尹谈老作家“稿费从优”,庄子论“彻底的利己主义者”等等,作者主观心目中的人神、古今界限是非常清楚的。林非在论《故事新编》的一篇文章中对此曾有过一段很好的分析,他说:像鲁迅这样出于高度自觉的写法,“在作者主观上确实都没有将古今混淆起来。”正因为作者主观意识性程度非常强,所以他在进行古今语言杂陈描写时,不独特意挑选那些古今截然分明的语汇入书(力避似是而非、一般性的语汇入书),而且在具体描写时涉笔成趣,极尽诙谐和“油滑”。这样,就使这些插进去的今语彰明昭著地在作品中凸现出来,能“给读者造成滑稽和怪诞的感觉时,提醒他们划清作品中历史题材与现代生活情节的界限,而又在忍俊不禁的审美过程中与作者达成默契,产生联想”。这与作者由于无知、修养不足而一本正经地混淆古今,性质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一本正经的混淆古今,就划不清两者的界限,只能违背了历史主义;而诙诣和‘油滑’的杂陈古今,两者的界限始终是清楚的,自然就不存在违背历史主义的问题。”15 他的这个辨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和揭示了现代主义历史文学语言探索的严肃性及其内在规律,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① 雨果:《〈克伦威尔〉序》。     ② 见章罂: 《从〈棠棣之花〉读到评历史剧》,《新华日报》1941 年12 月7 日。     ③ 萨丕尔:《语言论》第31 页。     ④ 郭沫若: 《历史·史剧·现实》,《语文》1927 年第2 卷第2 期。     ⑤ 陈白尘: 《历史剧的语言问题》,《语文》1937 年第2 卷第2 期。     ⑥ 引自《七十年代的捷克历史文学》,《外国文学动态》1980 年第6 期。     ⑦ 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第378~379 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⑧ 李渔:《闲情偶寄·贵显浅》。     ⑨ 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第367~368 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年出版。     ⑩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11 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出版。     12 加西亚·马尔克斯: 《时代、创作和自己》,《外国文学动态》1982 年第12 期。     13 加西亚·马尔克斯: 《我的作品来源于形象》,《世界电影》1984 年第2 期。     14 沃尔夫冈:《语言的艺术作品》第389 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年出版。     15 林非: 《论〈故事新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题材小说》,《文学评论》1984 年第2 期。
又接长安宗鸣安寄来著作《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不胜欣喜!
    前些时才刚刚读过宗鸣安的《西安旧事》[陕西人民美术2002版],今次看到的却是更显厚重的学术之作,深感宗先生笔耕砚田已卓见成果,该为祝贺!
    粗略翻读,见《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似一本化繁为简,循循善诱的通俗读本,且因了大量照片及白描制图的烘托,不禁令人爱不释手。后深入读下去,却发现字里行间用词、说解、图说以及八方引经据典的渊博,无不透射出宗先生多年研修所得感悟,这书已不是一般应景文章了。它蕴涵了作者大量思想后的成果。这些于我顿感鞭策之急。
    一月,我与宗先生去往通州拜友,归时趁夜又于京杭大运河堤上徜徉,直至入城到崇文门分手,那是我们的第一次相识,又第一次分手。那夜我说:我们该是立课题,出成果的年龄了,宗先生亦认同。说了回去后寄我他近年所著图书,果真如今就接二连三收到他的寄赠,相比之下宗先生于我岂止是鞭策?那可实在是鞭驽策蹇啊!
    我看《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之书去藏和读。全书配图及照片226帧。分七章:一、汉代瓦当文字;二、汉代骨笺文字;三、汉代墨迹;四、汉代印章文字;五、汉代金属器物文字;六、汉代砖陶文字;七、秦代文字(附录)。我则利用玩赏间多看了几篇瓦当部分和印章部分。
    瓦当,此物多叫人无奈。知道瓦当的人不少,因为瓦当总也伴随着人的居住,生存与人近也不过咫尺,仔细了想,近的却不定是熟悉的。就我也只在博物馆的玻璃后边看到过,却疏忽了细读。自幼长在古城,于无数的遗存古建上也只是飘飘渺渺远视着那风雨沧桑里的檐头小品,也曾生出奇怪:那小小不然一只只檐头,也值当做出着许多的花色?今读《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却发现那上头真的就有故事、有习俗、有规矩方圆、更有的似乎是一行行队列在屋上的历史说解……全书举十八例陕西各处搜来瓦当,从形制、文字、纹路、材质等诸多方面详做阐释。又以史,如“亭”字瓦当的考据;以美学,如“郁夷”字瓦当的美字解读;以人与情,如“长毋相忘”字瓦当的赵倢伃云陵人事 ……
    读《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颇长见识,于年初收此书,且为作者亲自签赠,倍觉荣幸。我把《汉代文字考释与欣赏》归类近期床头读物,随时随地随手随翻随看,想必定有新发现。
    特记如上几笔,以示对宗鸣安赠书谢意。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简单直接地说,我个人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件历史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四点入手。一、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随社会的变革而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具有时代性。评价人物与事件时,人们往往会用现在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以前的历史。这样就更多地产生了曲解和错误的论断。因为时代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各个时代就具有自己唯一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特点就会导致人们的价值思想、人生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用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来对以前的大事件或人物做出的评价都可以说是不准确、不客观的最近,俄罗斯社会开始了一股重新评价苏联70年历史的热潮。俄罗斯广大社会阶层反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出现这种思潮的原因就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动荡不安,产生了深重的社会危机。这不得不使俄国人再次重新面对苏联这70年的历史,试图重新评价历史。1987年时正处于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发动了政治改革,政制体制的变化引起了历史学的反响,最终导致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以及社会的混乱和国家的解体。以上的这个例子正好说明了时代性对历史评价的主导性,我们的时代褒贬了以往的一切的历史。二、要据实直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做到公正客观。在记录历史以及对其今昔功能评判时,往往最难做到的就是据实直书。作者更多地是带有一些个人情绪在其中,因而要做到公正客观是很难的。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历史家,都把历史的真相作为自己的职责。这种意识的努力,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求真精神。在中国,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至于司马迁攥写的&&史记&&,受到自刘向,扬雄及以后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实录”中世纪法国的重要历史学家艾因哈德著作&&查理大帝传&&则多少受了一点个人情绪上的影响。应该说,整理大帝对作者的恩遇是作者进行历史叙述的直接动机。历史并非真实,但我们需要真实。三、事物具有两面性。凡是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无不带有复杂的多角度的评价。我们常说一切事物存在矛盾,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因为如此,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矛盾。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绝对性导致了人们的评论有失公允。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不同的一面出发进行观察,则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了。评价人物与历史应该是黑白并存的,而决非是黑白分明的。比如,苏联伟大领袖斯大林,他把苏联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建成了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奠定了苏联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法西斯,保卫了国家的独立,斯大林时代苏联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苏联公民都以自己强大的祖国自豪。相反,斯大林时期过于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大清洗等问题所犯的严重错误仍然都是被后人批判的。人无完人,只有正反两方面出发,我们才能公正完全客观地作出正确的评价。四、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应当根据当时社会状况,进行合理联想,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评价。长期以来,史学家就象阎王殿里的判官,对已死的人任意褒贬。大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说过:“将一个人、一个党派或一个时代的相对标准加以绝对化,并以此去非难苏拉统治时期的罗马,这是多么荒唐的啊!这说明用一种绝对的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可笑的。如果我们站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处境中进行思考的话,那得出的结论则是大相径庭的了。在中国明朝,自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之后,明朝政府因为各种原因,在这之后进行了“海禁“。近现代史学评论家大多认为中国从此处于闭关锁国之中,断绝了一切与外界交往的通道,更认为这是中国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可是如果你有机会作为一个明朝的统治者,那相信你所做出的决定与历史记载的也应当是相差无几的吧!正是因为郑和七下西洋,耗费了明朝政府的大量财力和物力,使国库空虚,无以为继,以及日本倭寇的频繁侵犯,不得不使统治阶级做出了最后海禁的决定。以自我为中心出发,缺乏必要的联系,自说自话,这样去评价历史,那将回是大错特错的。综上所述,历史的评价并非是一件易事,但你也绝不可对它敬而远之,其实只要客观,全面,而非独断专行的评论,应该就能做出一篇准确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论了。
1953年6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这个组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已整整50年了。少年先锋队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团结、教育广大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育等方面,都得到了进步。
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朝——时间:约公前2070年,建立者:禹,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识图:秦朝行政系统简表、秦统一文字表、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识图:张骞出使西域图)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知道三国的名称及相对位置。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结婚。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o pain no gain 谚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