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臭爸家的傻闺女事件骂别人傻帽儿怎么教育她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渡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渡口处,木船横斜。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落水面时兀自惊慌地左顾右盼。江面被冲荡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夕阳随着水波不停地跳跃着。柱子的唇角有了笑意,张开眼,站立起来,把篙子撑入水中,一使劲,船就靠近了岸边。岸边,却没有了往日欢快迎接自己的婉儿。想到婉儿,柱子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我们俩来拉个钩吧,爸爸,你要努力摆渡,婉儿呢,要勤奋学习,做个出色的好孩子。”一年又一年,柱子像漂在水面的浮萍。婉儿读三年级了,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可今晚的婉儿却一直蹙着眉头,一言不语。柱子定定地看着默默的蜿儿。婉儿也默默地看着疑惑的柱子。“爸爸,我再也不要看到你在河上漂了,我不要别人说我爸是傻帽儿。”婉儿搂着父亲的脖子痛哭起来。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柱子的心蹙缩起来。是啊,祖孙三代,苦守住那份承诺,任凭世事变幻。看着儿时的玩伴一个个飞出了山坳,听着摆渡人不无善惠的揶揄,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 “爸爸呀,干什么都好,你就不能丢下那破橹吗?”柱子的心在流血。婉儿都三年级了,自己到底给了婉儿什么呢!一句呼唤,就丢下滚烫的饭碗;一声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儿娘俩……婉儿的哭声让柱子揪心……为了一纸承诺,爷爷在河上漂了四十载;为了一纸承诺,父亲的青春也泡在了河里……而今,眼见着一座座楼舍平地而起,自己又接过了这把磨得光滑的橹……烦恼、苦闷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泼过来,将心淋湿。柱子一声不吭地坐在孤舟之上,红红的烟头在黑夜中泛着微弱的红光。婉儿迷茫的泪眼,还有妻儿在田野中孤独劳作的身影……人生的赛跑,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光,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痛苦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免费摆渡,也许真的“很傻很天真”,柱子有些踌躇。可就是这把橹啊,延续了父辈的承诺。模糊中柱子听到对岸有声呼唤……对岸很近,不到半支烟功夫,船稳稳地泊近岸边。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一轮皎月给大地洒上一层银辉。人啊,无论生命怎么短暂,或者漫长,无论人生怎么坎坷,或者颠簸,都应该有一只摆渡的船。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3.“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生活对婉儿造成了哪些伤害?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3分)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5.综观全文,文章以“渡”为标题,有哪些含义?(3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渡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渡口处,木船横斜。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落水面时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理解“渡”,而且免费,为什么,因为一个承诺。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描写的理解和把握。方法: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渡船,还要结合最后一段理解。人啊,无论生命怎么短暂,或者漫长,无论人生怎么坎坷,或者颠簸,都应该有一只摆渡的船。是自己坚守一份承诺,把自己“渡”到人生境界的对岸。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渡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渡口处,木船横斜。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渡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渡口处,木船横斜。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落水面时兀自惊慌地左顾右盼。江面被冲荡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夕阳随着水波不停地跳跃着。柱子的唇角有了笑意,张开眼,站立起来,把篙子撑入水中,一使劲,船就靠近了岸边。岸边,却没有了往日欢快迎接自己的婉儿。想到婉儿,柱子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我们俩来拉个钩吧,爸爸,你要努力摆渡,婉儿呢,要勤奋学习,做个出色的好孩子。”一年又一年,柱子像漂在水面的浮萍。婉儿读三年级了,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可今晚的婉儿却一直蹙着眉头,一言不语。柱子定定地看着默默的蜿儿。婉儿也默默地看着疑惑的柱子。“爸爸,我再也不要看到你在河上漂了,我不要别人说我爸是傻帽儿。”婉儿搂着父亲的脖子痛哭起来。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柱子的心蹙缩起来。是啊,祖孙三代,苦守住那份承诺,任凭世事变幻。看着儿时的玩伴一个个飞出了山坳,听着摆渡人不无善惠的揶揄,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 “爸爸呀,干什么都好,你就不能丢下那破橹吗?”柱子的心在流血。婉儿都三年级了,自己到底给了婉儿什么呢!一句呼唤,就丢下滚烫的饭碗;一声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儿娘俩……婉儿的哭声让柱子揪心……为了一纸承诺,爷爷在河上漂了四十载;为了一纸承诺,父亲的青春也泡在了河里……而今,眼见着一座座楼舍平地而起,自己又接过了这把磨得光滑的橹……烦恼、苦闷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泼过来,将心淋湿。柱子一声不吭地坐在孤舟之上,红红的烟头在黑夜中泛着微弱的红光。婉儿迷茫的泪眼,还有妻儿在田野中孤独劳作的身影……人生的赛跑,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光,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痛苦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免费摆渡,也许真的“很傻很天真”,柱子有些踌躇。可就是这把橹啊,延续了父辈的承诺。模糊中柱子听到对岸有声呼唤……对岸很近,不到半支烟功夫,船稳稳地泊近岸边。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一轮皎月给大地洒上一层银辉。人啊,无论生命怎么短暂,或者漫长,无论人生怎么坎坷,或者颠簸,都应该有一只摆渡的船。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3.“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生活对婉儿造成了哪些伤害?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3分)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5.综观全文,文章以“渡”为标题,有哪些含义?(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记叙文《渡》,完成后面题目。(13分)渡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渡口处,木船横斜。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落水面时兀自惊慌地左顾右盼。江面被冲荡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夕阳随着水波不停地跳跃着。柱子的唇角有了笑意,张开眼,站立起来,把篙子撑入水中,一使劲,船就靠近了岸边。岸边,却没有了往日欢快迎接自己的婉儿。想到婉儿,柱子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我们俩来拉个钩吧,爸爸,你要努力摆渡,婉儿呢,要勤奋学习,做个出色的好孩子。”一年又一年,柱子像漂在水面的浮萍。婉儿读三年级了,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可今晚的婉儿却一直蹙着眉头,一言不语。柱子定定地看着默默的蜿儿。婉儿也默默地看着疑惑的柱子。“爸爸,我再也不要看到你在河上漂了,我不要别人说我爸是傻帽儿。”婉儿搂着父亲的脖子痛哭起来。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柱子的心蹙缩起来。是啊,祖孙三代,苦守住那份承诺,任凭世事变幻。看着儿时的玩伴一个个飞出了山坳,听着摆渡人不无善惠的揶揄,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 “爸爸呀,干什么都好,你就不能丢下那破橹吗?”柱子的心在流血。婉儿都三年级了,自己到底给了婉儿什么呢!一句呼唤,就丢下滚烫的饭碗;一声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儿娘俩……婉儿的哭声让柱子揪心……为了一纸承诺,爷爷在河上漂了四十载;为了一纸承诺,父亲的青春也泡在了河里……而今,眼见着一座座楼舍平地而起,自己又接过了这把磨得光滑的橹……烦恼、苦闷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泼过来,将心淋湿。柱子一声不吭地坐在孤舟之上,红红的烟头在黑夜中泛着微弱的红光。婉儿迷茫的泪眼,还有妻儿在田野中孤独劳作的身影……人生的赛跑,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光,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痛苦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免费摆渡,也许真的“很傻很天真”,柱子有些踌躇。可就是这把橹啊,延续了父辈的承诺。模糊中柱子听到对岸有声呼唤……对岸很近,不到半支烟功夫,船稳稳地泊近岸边。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一轮皎月给大地洒上一层银辉。人啊,无论生命怎么短暂,或者漫长,无论人生怎么坎坷,或者颠簸,都应该有一只摆渡的船。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3.“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生活对婉儿造成了哪些伤害?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3分)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5.综观全文,文章以“渡”为标题,有哪些含义?(3分)”相似的习题。婆婆是老师,天天教育我,这我也忍了,可是每次教育的时候都拿她闺女做正面教材,说她闺女多好,多好,我_百度知道
婆婆是老师,天天教育我,这我也忍了,可是每次教育的时候都拿她闺女做正面教材,说她闺女多好,多好,我
婆婆是老师,天天教育我,这我也忍了,可是每次教育的时候都拿她闺女做正面教材,说她闺女多好,多好,我真想跟她撕,自己生的就啥也好,别人生的就不好?各种不顺眼,不过孩子还小,还得指着她看,怎么办,要不要骂她?
我有更好的答案
自己办出色两回事就堵了她的嘴了,嘴上要强没用,拿出真本事,看她还好意思在你面前夸她女儿吗
你怎么跟我老公一样?我才不要那个强,你是女的吗?你结婚跟婆婆过吗?
采纳率:56%
刀子嘴豆腐心吧
骂她,她为老不尊
别理他,让她说去吧
你和她一般见识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你、你丈夫、她闺女都是一路人
我写的很直白
那你就受着吧
我也感觉你不够机灵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孩子放学回家问我:“妈妈,你听说过缺心眼儿吗?还有傻帽儿?”孩子放学回家问我:“妈妈,你听说过缺心眼儿吗?还有傻帽儿?”波寄琴百家号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淏仔七岁,女儿玥玥五岁。昨天晚上,我陪两个孩子在客厅,他俩画画,我看书。玥玥画着画着,突然问我一句:“妈妈,你听说过缺心眼儿吗?”她问的我一愣!我当然听过,可是我家里没人说脏话呀。所以,我问玥玥:“你在哪里听到的?”玥玥说:“在学校呀!我们老师有时生气了,会说你缺心眼儿啊!我们班有几个同学都被老师这样说过。有XXX、XXX、XXX……”说完了,玥玥又重复了一句“缺心眼儿”,然后就笑了:“妈妈,你觉得这个话是不是挺好玩的?”我这边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淏仔又接着说了一句:“我们老师也说过缺心眼儿。我们老师还说过傻帽儿呢!哈哈哈……”我很诧异的接了一句:“是吗?”淏仔说:“是呀!体育老师经常说,谁做的不好了,就说谁是傻帽儿!”我的内心在崩溃中……这老师们真是口无遮拦啊!看来,孩子们偶尔从嘴里蹦出来的一两句脏话,不都是和同学学的!还有和老师学的呢!我看着一边说一边觉着有趣,不断笑着的孩子们,对他们:“宝贝们,这两句话属于脏话,是骂人的。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吧?”两孩子都点点头,说:“傻的意思。”我说:“对啊!这是在说对方很傻。这是句不好的话。老师说了你们就听着行了,不用太在意,更不要学老师这么说,被说的学生会很伤心的,知道吗?”他俩点点头,又继续画画了。朋友们,你们孩子的老师,都说过什么离谱的话?孩子们是怎么回家和你们学舌的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波寄琴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今年假期女儿参加了云南摩尔农庄杯英语口语大赛并获得了昆明赛区三四年级小学B组的二等奖。虽然这个比赛的名次并不算很好,但是它证明了我们从小自己教孩子学英语的效果并不比把孩子从小就送到英语培训班的效果差。甚至我们总结了一下理解英语比赛各层次比赛结果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低幼组培训班的孩子获奖越多,成绩也相对较好,但是到了高年级组以后,越往上培训班的作用越不明显,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这样说来,要想孩子从小比较容易地学好英语,父母们最好是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花钱送到培训班了事。  我开这个帖子就是把我从小教女儿学英语的过程与大家分享一下。  想要自己宝宝既省钱又省心的学好英语的爸爸妈妈看过来吧!  当然又省钱又省心的方法,必然不会省事。看帖并打算学而时习之的爸爸妈妈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楼主发言:52次 发图: | 更多
  沙发给天涯
  在学习方面,我曾对人夸口,只要是汉字写的书,那没有什么学不会的。看这话大家就该明白了,我曾经是个英语学习无力症重症患者。。。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语,我就没有学明白过。中考那年英语只考了40分。高中三年在普通中学里我把一半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英语上,就这高考英语也只考了60分。多亏其他科成绩还行算是考上了当年的本科。这里说的当年是1986年,那时候还没有扩招。当年大学英语只过了三级,是连蒙带猜过的。大学毕业了,我那感觉和于丹鲁豫感叹的再也不用学数学了一样一样的。因为英语不好,我多少年没敢考研究生。  直到我有了女儿棉棉。
  语言的习得需要主体具备习得语言的能力和相应的外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是在非母语国家二语习得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许多中国家长都希望英语能够成为孩子的第二语言,但却不具备婴幼儿习得英语的天然环境,因此,习得英语的环境需要人为创设。在人为的干预下,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交流以及使用电视、电脑等现代电子技术产品对婴幼儿英语输入的方式、数量、质量以及针对他们的情感因素等都可以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婴幼儿英语输出的数量与质量。   本文通过对婴幼儿英语教育、婴幼儿二语习得和婴幼儿二语习得环境创设等理论的学习和综合运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在家庭成员英语水平都很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二语习得理论为婴幼儿创设英语习得所需的家庭环境及其取得的成效。   通过研究, 本文探讨了普通中国家庭为婴幼儿创设英语习得家庭环境的可行性、婴幼儿在汉语家庭人为创设的英语习得环境中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此外,本个案表明母语会对英语习得产生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未观察到婴幼儿习得英语影响汉语(母语)语言能力发展的现象,研究对象 3岁以后汉语言能力发展正常。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婴幼儿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对普通中国家庭婴幼儿习得英语提出一些建议。  为了增强本楼的可信度,我把自己做的论文摘要搬上来。
  轻松一下:  有关我家棉学习英语的趣事,这是我前几天记录的。  一个二个都一样!  晚饭棉妈和老姨先吃完,坐沙发上吃水果的时候我俩同时盯着棉棉吃最后那点儿米粥。其实也没啥,就是眼睛同时放空到她身上而已。  棉棉笑说,你们知道同时被人盯着会很尴尬吗?  棉妈表扬道:“尴尬”这个词用得准确。  棉棉问了一句:尴尬的英语是“awkward”?  没人吱声。  棉棉吃完饭去查电子词典,发现还有一个单词“embarrassed”也是尴尬的意思,读出来我跟老姨同时摇头。  老姨说,我一个都不知道。  棉棉说老姨那你就丢人了。  棉妈接了一句:那我更丢人,因为我两个都不知道。  我家棉从三岁以后就是自主学习英语了。那时候她的程度是可以阅读中英文绘本,看得懂英语动画片,儿童电影,可以说简单的日常会话—这个是可以跟老外说。
  当爹妈的大多有这个体会,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就是家长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最开始同学问我孩子是否开始早教我还说让她傻淘去吧!可架不住亲戚朋友给的各种早教资料的洗脑,慢慢开始觉得不给孩子早教就是自己失职。印象最深的两本书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和《卡尔威特的教育》,看过之后相见恨晚。  我自己学英语吃了太多的苦头,因此就想着别的还罢了,一定要从小给孩子打好英语基础,至少要让她上学以后学英语考试能够容易些。再得陇望蜀一些,希望她能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发音标准,哪怕日常能够熟练地与人进行口语对话也好啊。  就这样,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和阅读有关婴幼儿英语学习的各种书籍资料。
  不错,加油!
  我把英语早教的有关问题列了一个单子,然后有针对性地上网搜索答案。  当年列的单子内容大致如下:  一、 目标任务  帮助棉棉学好英语  二、实现目标所需查询的内容  (一)英语学习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二)学习什么?  怎么学?
  (三)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有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四)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三、具体行动步骤   为什么要先查询一下“英语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呢?因为话说这是10年前了。现在人们开始认同“英语学习越早越好”是英语早教机构大力宣传的结果,而那时候关于婴幼儿要不要开始学英语并没有一个定论。我们在咨询一些从事外语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时人家多半说太早学英语没有用,还是先把母语学好再开始教英语比较好。英语老师说的更直接:你们发音不准,孩子学坏了以后上学不好纠正,还不如不教。  那个时候我周围几乎没有什么人给孩子进行英语早教,所以我在周围的人群中问这个问题显得很傻。人家普遍的想法就是你家孩子才半岁,汉语还听不大懂呢,教的哪门子英语。再说我自己英语也很不好,所以大家给我白眼我也很没底气滴说。
  @水泥电阻痴
21:58:54  不错,加油!  -----------------------------  感谢您的鼓励!
  如果家长英语都不好,是不是也要去学  
  实话说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有关“双语养育”、“二语习得”这些高大上的理论,只是有个想法而已,还完全不得要领。  资料越搜集越多,从通俗读物到专业论文再到专业论著,有关婴幼儿学习外语的论著简直多的不要不要的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案例有太多可以借鉴的资料。看的资料越多我心里越有底,外语学习越早越好。我越发坚定了从小教女儿学英语的决心。  当年搜集的资料后来在我做论文的时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回答了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1)现实证明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看起来毫不费力地掌握母语,一般来说这和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后天受到的教育不相关,是不是语言的学习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有所不同?人类是不是存在学习语言的一种天赋能力?(2)如果存在天赋的语言学习能力,用什么样的环境能够发挥人的这种天赋?或者说,如果模拟母语环境,人们是否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几种语言?(3)这种天赋的能力是否会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能力一样会在人类长到一定的年龄后消失?人类在多大年龄以后语言的天赋能力会消失?
  上述问题的研究结论都是外国人做的。我国的语言研究涉及到这些理论时都是采用“拿来主义”,然后做一些汉语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验证类的研究。  先说人类是否存在语言学习的一种天赋能力?  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他的语言习得装置理论。乔姆斯基在《语言与心智》一书中提出了“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简称为(UG)。他假设儿童一落生大脑里就存在一种独特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以后简称LAD。这种机制使得儿童从周围听到有限的句子却能说出无限的句子。他还提出一个语言习得的公式:最初的语言资料→LAD→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认为UG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帮助人类习得语言,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UG以第一语言习得速度快、知识准确、具有创造力等为依据研究第一语言。乔姆斯基关于UG的假设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小孩子一生下来,用不了3-5年,不用接受系统的教育便已掌握了自己母语的主要特点。  自从有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界也开始接受这样的观点:将个体所获得的语言能力视为与个体所获得的其他知识不同。认为这种能力具有天赋倾向,而且其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成长过程。婴幼儿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学习语言,且与他本身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语言本身极其复杂,而幼儿本身大脑都未完全发育好,却能在3岁的时候就能掌握语言的核心,即句法结构等等,这只能说明儿童生来就具体有语言习得机制。“Pinker也把儿童语言习得的能力称之为语言本能,说儿童习得语言就像鸟儿学会飞翔一样简单容易。”[ S.Pinker.语言本能[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于是,人们也将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与个体母语的获得过程进行联系,找出并研究它们在语言掌握过程中的不同点。    诺姆o乔姆斯基博士(Avram Noam Chomsky)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乔姆斯基的语言装置理论是一种大胆的假设,至今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且学界还有行为主义理论与之PK。但是“不论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语法理论”。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模拟母语环境,人们是否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几种语言?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解释了这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派生了一门新兴学科—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如何获得、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心理学分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人类第二语言习得现象。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学习,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克拉申在其他学者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著名的“监控理论”模式。此模式建立在五个假设之上,即输入假设、习得与学得假设、情感过滤假设、监察假设及天然顺序假设。克拉申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尤其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习得与学得假说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克拉申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他认为,习得属于下意识(subconscious)过程,他属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过程。在习得过程中习得者将注意力放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非其载体—语言形式上,即通过下意识活动内化语言,其结果是习得者可在自然交际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一种语言,而学得则属于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  习得与学得假说也是克拉申监控理论模式中重要的基本的假说。在克拉申看来,习得与学得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即语言的输入是习得输入(无意识接收)或者是学得输入(有意识接收)。  情感过滤假设、监察假设及天然顺序假设是有关二语语言输入环境、输入情感、输入步骤以及语言输出的数量与质量的理论假设。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家,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按照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第二语言输入的环境因素,习得者的年龄因素,语言反馈情况因素等都会对二语的习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探讨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这个中间过程,最终目标是揭示人们在获得母语(或第一语言)后习得第二(第三、第四等)语言的秘密。由于学
括学得和习得)语言大脑处理过程目前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 黑箱”,所以二语习得研究只能通过对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情况来判断归纳总结验证二语习得假设理论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包括语言输入环境、输入形式、输入步骤、输入情感、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语言输入输出二者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不要被上述的研究类语言吓到,其实上面这些研究结论归结为一句最普通的大实话就是“只要条件具备,你家孩子想会几门语言都没问题”。或者换个说法,只要你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类似于母语的环境,他学外语就根本不用你操心,保证学的又快又好。
  我搜集的资料里中国小孩从小在家里学英语的例子也很多,印象比较深刻的书是《宝贝比我强》,我从那本书里学习了许多双语养育知识。所谓的双语养育,就是儿童从出生之时就一直处于一种双语环境中,其父亲母亲或者其他与儿童密切相关的家庭成员分别操不同的语种与儿童自然交流,他们的家庭成员也会交替使用不同的语言来交谈。  国外这样的家庭很多,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比如一个家庭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德国人,那么在这个家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说法语和德语,除非是父母有意识地只说一种语言。现在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婚也多了,也出现了很多汉语和其他语言混合的双语家庭。比如我们现在的邻居玛丽家,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加拿大人。她从小听汉语和英语长大,两种语言就都说得好。玛丽妈妈说她家玛丽会自动区分汉语人和英语人,别人和她说什么她就用什么语言和对方对话,一般不会搞错。  双语养育需要的先决条件是父母双方分别操不同的母语,在家庭生活中自然表达,或者父母虽然是同一个母语,但是其中一方有意识地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幼儿交流沟通。这样就对家长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虽然觉得双语养育的方式对孩子学英语好处多多,我也只能放弃,谁让咱是英语差等生呢。
  当然放弃双语养育模式并不是就没有路走了。除非本来就是双语家庭,在我国就算是打算用双语养育方式教孩子学英语的人家也不能完全做到均衡输入一半汉语一半英语。大多数人家采用的都是二语习得模式。“二语”指的是相对于母语来说的第二语言,在中国一般指的是相对于汉语来说的英语。  先说一下下语言“习得”与“学得”的区别。习得是指在非正式教育模式下、非有意识有积极目的的语言学习。儿童获得母语的方式一般被界定为习得方式。前面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监控理论”里面已经提到过。学得是指在较正规的教育模式下进行的语言规则学习,语言学得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或者借助工具书和其他声像设备有规律自我教育等方式来学习一门语言。小孩子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如果父母也没有进行较正规的家庭教育,那么他们所掌握的各项本领基本上都是习得而来。因为他们遗传里就带着模仿与重复的基因。小孩子学习站立行走跑跳等等动作也和学会说话一样,是不用大人特意教的。小孩子不知道神经如何传导大脑的指令也不知道如何调动某块肌肉,但他们会拿起勺子舀起食物然后把勺子里的食物送到嘴里。这不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能完成,同样他们学会说话也并不懂什么发音器官也不懂得什么叫语法规则。  乔姆斯基假定儿童大脑里有个语言学习装置,这个装置启动后儿童可以在非有意识的主观努力下学会任一门母语。这个获得母语语言能力的过程被认为是个习得的过程。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认为这个语言的习得过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也就是外语的学习。还是那句话,只要条件具备,也就是有合适的语言环境,有足够的和有情感内容的语言信息输入。  一般中国家庭采用的二语习得模式就是家里人为了孩子学英语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从小专门或尽可能地和孩子讲英语,同时却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也就是小孩儿无意识状态下学会英语的听说。二语习得也可以指其他形式的非正式语言学习,比如中国小孩如果随父母搬到英美加拿大等国在英语社区环境下也可以用非正式教育的形式学会英语。总而言之习得强调的是“以非正规教育形式”,强调大人的引导。
  这里再解释一下双语养育和二语习得的区别。双语养育的儿童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是同时获得的,他们从小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两种语言代码系统,在能够与人沟通时,其相应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习惯就已经初步形成了。而二语习得强调的一是时间滞后,接触第二语言时间在母语之后,二是学习的非正规性,也就是小孩子不是有积极主观意识地接受正规语言教育。  在小孩子学习无意识,父母也无积极主观意识的环境下小孩子学习两种语言的方式是双语养育。在小孩子学习无意识,父母有积极主观意识的环境下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是二语习得。在语言学习者与语言输入者都有积极主观意识的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的方式是外语学习。外语学习不限定是儿童,成人学外语的方式多是采用“教—学”模式,自学是从书本或者其他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教—学”模式的特殊形式。  解释了这么多还是为了证明为什么小孩子学英语越早越好。越早学习,语言关键期的作用越明显,采用二语习得方式学好英语也就更容易。
  我们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学英语?  这个问题早很多年就众说纷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桂诗春就曾专门就该问题发过文章《英语学习不宜过早》,他在文章中说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是真正掌握英语并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练运用的人比例很小,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一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5-6年的英语,差不多800—900个学时,结果只能领会掌握1000多个英语单词和粗略的语法知识,各种语言的使用能力均比较差。幼教专家刘晓东也发表过文章《幼儿学外语之我见》观点大致相同,都是不赞成孩子从小学英语。教育界其他人对于英语的学习观念也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有些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倾向于“有用才学”,不提倡尽早地在幼儿园和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这可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我估计当年我咨询的人都受过这些专家意见的影响,所以一听说我要教孩子学英语就都不以为然。  天涯英语杂谈专区专门转载了一片《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的帖子,并且总有人会给顶上来,大概是想要拯救那些想要让孩子学习英语却又无能为力的家长吧,帖子的论点有二:一是学了英语也没用,二是根本没有必要学。这应当是比较典型的民间的呼声了,也是相当有民意基础的。  其实针对孩子从小学外语的效果问题我国有学者曾经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工具,并非越早越好,在学校英语教育效果评价中,学习时间(从幼儿园开始)和效果之间在统计学数据上并没有呈明显的正相关。这个结论通俗地解释就是说小孩从什么时候学英语结果都差不多,并不是越早学习效果越好。   那么我为什么还坚持要从小教女儿学英语呢?那是因为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这些看似不同的观点就其实质来说并不矛盾。关键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看是要孩子“学得”英语,还是要孩子“习得”英语。从乔姆斯基(Chomsky)和克拉申(Krashen)等人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出发点,结合语言关键期假说,二语习得相对来说越早越好。桂诗春和刘晓东在其文章里反对儿童从小学习英语,究其原因是英语作为外语,在我国是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学得而不是作为语言习得的,他们反对的是从小开设英语课程。他们并不反对给儿童提供合适的英语习得环境。特别是刘晓东, 他在文章中反复强调,幼儿学外语需要适当的语言环境,应当在家庭为儿童早期创设二语习得环境。在文章的最后,他又特别强掉“我们应当尽可能为幼儿学外语创设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双语环境。  此外我并不认为学英语无用。英语杂谈里面许多人下决心要学英语学好英语说明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它。我不能从小就认定闺女长大不会从事用得到英语的工作,我所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关于英语无用论,我特别认同钟道隆的观点:不会无所谓,会就有所谓。钟道隆老先生45岁开始学英语,发明了逆向英语学习法。咱不说多会一门外语会让工资翻几倍吧,单说如果我闺女能精通一门外语,世界就会多为她打开一扇门。我总不能等闺女大了需要用英语的时候看她苦学英语再后悔吧?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9ec962ac8aedc531a18fa0    钟道隆,浙江浦江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通信工程专家、逆向英语创始人、复读机发明者
  事实上书上或者网上幼儿二语习得成功的案例也是很多的。前面说过的《宝贝比我强》里面的汤北辰小朋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要不然人家爹妈也不能把经验写成书。还有一本《双语宝宝养育博客》,里面也介绍了好几个小朋友从小在家里习得英语的成功经验。再有就是知网上的一些研究论文,介绍的是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习得英语的实证研究结果。其中王立波在论文里描述自家孩子在中国的英汉双语环境下0-6岁的语言发展情况,以及考察到英语对话、英汉混合句以及混合思维等特点;他那篇文章介绍的还是很详细生动的,他观察到的幼儿英语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家一般也都有。吕明珠做了婴幼儿英语教育研究。通过总结自己在家中对孩子实施英语教育的过程,她得出相应结论:幼儿语言教育深植于家庭教育之中,幼儿语言教育从家庭做起是最根本之道。兰月秋、黄晓苑均以自己的儿子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在汉语环境下,在家庭中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是可行的。  他们这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人为设置的双语环境在促进儿童二语习得方面的效果不可能如移民特例或者混血家庭中先天的双语环境一样完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早期导入外语教育,对于儿童以后的外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这些实证研究证明前面理论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具有可行性的,中国普通家庭要想要孩子长大学好英语应当从小就进行英语教育。而进行英语教育的方式,不是传统的学得 “教与学”学习方式,而是习得的“教与无积极主观意识的接受和模仿”方式。
  也有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二语习得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取得共识。一是国内家庭应当尽量为婴幼儿提供二语习得环境,英语教育开始越早越好。二是运用关键期假设理论论证了婴幼儿二语习得优势。三是通过研究幼儿早期第二语言语音、语法、句法习得的过程及其与母语的区别,验证了英语习得与英语学得对幼儿英语发展能力的影响。  这里举个反证,也有学者并不认同关键期假设理论,他认为“认为第二语言有一个关键期的观点是错误的。起码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得不到科学研究的证实。第二语言之所以达不到母语的水平原因很多。(1)第一语言的干扰是导致错误发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语言的其他方面(如语法)的影响可能比较小;(2)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3)没有学习的语言环境或者由于种种心理原因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刺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不认同目标语语言与文化,就会导致退缩行为,避免与目标语社会成员交流,造成语言输入匮乏。起码年龄不是导致语言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   不过我觉得这位学者的结论从另一个方面恰恰说明了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也就是习得优势。从他的结论看,只能说儿童相对于成年人从学得的角度来说不具备优势。
比如说第一语言干扰导致成人学英语发音错误较多,那么幼儿习得英语时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对二语发音的干扰,加上幼儿语音发音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和发展成为定式,所以可以很好滴学会二语的标准发音。关于语音问题,后面还会有更多的科学的解释。  再有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这个是站在成年人非常理性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能不能管住自己好好学。幼儿在二语习得环境下,不存在兴趣与动机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问题。对幼儿来说,接受第二语言并利用第二语言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本能。只要第二语言能够与人沟通并能达到目的,那就模仿和使用呗。比如我家棉想要喝奶,她就会说“奶,奶”,没人搭理她她就会改说“milk,milk”。等她得到了奶瓶下一次她想要喝奶的时候会优先说“milk”,这无关兴趣与动机,这是本能的一种反应。  最后他说“没有学习的语言环境或者由于种种心理原因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刺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不认同目标语语言与文化,就会导致退缩行为,避免与目标语社会成员交流,造成语言输入匮乏。起码年龄不是导致语言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  年龄确实不是导致语言学习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是幼儿习得英语更容易一些罢了。成人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刺激是因为成人会因为不好意思而退缩,比如和老外或者其他英语学习者说英语时张不开嘴,可小孩子不会呀,小孩子不懂害羞,叽里呱啦说错了也无所谓。这一方面自然也是小孩子占优势了。3岁之前我家棉说英语毫不害羞,过了3岁以后她社会情感发育有了羞耻心,日常生活中她才渐渐不说英语了。我们问她,她说我们是汉语人,她只能跟英语人说英语。后来我们分析,在她那时候的认知里,她要尽量与周围环境相一致。大家都说汉语,她自然也应该说汉语才对。
  学习英语会不会影响汉语学习?  市面上还流行一种观点:小孩子过早学英语会影响汉语学习。我前面说过就有人规劝我“你家孩子汉语还不会说呢,学的哪门子英语”。据说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说过“小孩不要太早刻意学外语”。他认为幼儿年龄太小,母语还没学好,学外语会影响母语的学习。这句话是网上找来的,我没有查到原出处,所以不能确定到底是他确定说过“学外语会影响母语学习”还是被别人引申出来。台湾著名幼教专家陈汉强在南京接受采访时也“觉得”,应该先学好母语,再学习外语,他也同意应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外语。对于提早学外语的,他称其为“偷跑”,“因为发令枪还没有响”。他说,外语并不是越早学越好,幼儿学外语对其语言能力的训练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小孩子先把母语学好,将来学外语时可以运用原来的经验,反而又快又好。这段话同样来自网络,真实性我没考证。  不过就个人的判断,说学英语会影响汉语学习这种结论十分的不靠谱。  我就用笨法子想,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不可能设定一个人即单接触母语又同时让他学习英语。这个实验只能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可个体之间学习语言的差异会让这种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怀疑。这样的结论没办法进行科学的验证,即便有也只能说存在这种现象。  再说就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现象,一家几口人各说各话并没影响孩子的汉语学习。要知道我们的许多方言在发音和语法上也堪比N多国外语了。再有我们这里爸妈是不同民族的孩子也挺多,有同学在家说云南方言,少数民族语(比如纳西语),上学一样学习汉语普通话,包括口语和发音都没问题。我怎么也没看出来他们学其他语言影响了汉语学习。  除非双语养育家庭,比如爸爸是英语人,妈妈是汉语人,家庭成员交流以英语为主,那这个家庭长大的小孩汉语估计是不大好。但这种情况下其实英语是母语,汉语学得不好是受了母语的影响。  后来我又特意查了一些学前教育资料,特别是关于语言学习的部分。纵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儿童发展理论学派和以斯金纳为代表的环境影响理论学派,没有人提出说过早让孩子接触非本民族语言会对幼儿语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语习得理论阐述“没有研究证明二语习得会对母语产生干扰。倒是母语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过孩子学英语会对汉语产生不利影响。相反,曾经有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比仅会讲一种语言的幼儿,在脑子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有优势。
  创设家庭英语系的环境的准备工作  解决了要不要学和什么时候开始学的问题,下面就该为孩子创造英语习得条件了。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五大假说构成,这五个假说分别是: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在五大假说中,克拉申认为“输入假说”是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输人假说解答语言习得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才能习得语言这个重大问题。要我们简单地理解就是孩子要听到周围的人说某种语言,他才会习得那种语言,哪怕这种语言来自于电视广播。语言的学习不是小孩子能凭空想像出来的。  那么是不是只要周围有人讲一种语言幼儿就能学会呢?那也不一定。在已经有母语基础的前提下,要想幼儿习得第二语言,那么这个第二语言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趣味性与关联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和足够的i+1输入量。  可理解性是说如果幼儿不能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也就是说幼儿听不明白你跟他说什么,那么这种语言输入就是无效的,或者至少当时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幼儿对自己不理解的话会自动过滤掉。   趣味性与关联性是指二语输入的内容不仅要有趣而且要有联系。也就是说二语习得的语言要能让儿童发生兴趣或者和他的生活密切相关。   非语法程序安排是说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习”,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必要的。因为,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只要输入的第二语言儿童能够理解或者增加他的词汇量就可以了,没必要追求语法的完全正确。  要有足够的i+1输入量。语言输入的内容应当有适当的“信息差”,也就是“i+1”理论中的“1”,“i”为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就是稍高于“i”的部分。可以通过上下文、一定的语境或借助图片、教具等非语言手段来理解i+1的信息,从而也就习得了该信息所包含的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只有当学习者可以理解略微超过其现有水平的语言规则,第二语言习得才能发生;当学习者进行富有意义的交际时,这种习得过程便自动产生。也就是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的输入也要同步跟上该认知水平,甚至要稍稍高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这样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接受第二语言。   综上所述,可以归结出克拉申“输入假说”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数量”和“输入质量”;首先说“输入数量”要足够,其次“输入质量”要具有可理解性、趣味性,而且对学习者要有意义。  斯金纳等人也强调: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来自于一系列“刺激—反应”,是经过强化而形成的习惯。儿童和语言环境是一个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没有外部语言环境,婴幼儿不会获得语言能力。   我们全家人都是讲汉语的。要创造一个理想的二语习得环境,家里面至少一个人要跟她经常说英语。我们家的情况,爸爸小时候学过英语早忘光了,指望不上。前面说过我的英语水平也不咋样,毕业10多年英语还剩《新概念一》的水平,这是指读写译,听说水平基本为零。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闺女的老姨,英语水平和妈妈差不多。  怎么办?  我们大庆王铁人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英语不好,那就重头来过。老姨也补补英语,她白天在家带孩子,和孩子在一起呆的时间更长。我们想的是我们总比闺女学英语要快吧?她还那么小,一切都来得及。虽然知道这期间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也可能最后会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为了女儿以后能轻松地掌握英语的听说能力,能对她学习英语读写有帮助,说什么也要试一把。
  我是怎样补习英语的  前面说过了我的英语实在不咋着,“读写译”是《新概念一》的水平,听力和口语水平基本为零。本来就把学英语视为畏途,加上工作中也用不到英语,毕业十几年再也没拿过英语书。要不是为了女儿,估计我一辈子都不会再碰英语。  网上看了许多学习英语的方法,我觉得都不适合我。用逆向英语学习法学了一小段时间,我也坚持不下去了。钟道隆老先生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为了纠正发音和听力问题先学了5个月《初级广播英语》,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好像没有5个月时间给我专门练习英语发音。逆向法学英语太考验人的耐心了,我耐心不够,这个法子对我来说还是太慢了,我要的是速成的法子,不求英语学得有多好,只要日常会话能熟练听说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英语快速捡起来,怎么快速提高自己英语的听说水平。后来我接触到七田真《超右脑照相记忆法》。  俗话说“生个孩子傻三年”,这话用在我身上真是再准确不过了。生完女儿棉棉之后,我记忆能力急剧衰退。我是搞财务工作的,日常就是跟数据打交道。生孩子之前,对于一份报表,我认真看过一遍之后数据基本就记住了。等生完孩子之后,一份报表拿过来看几遍,即便当时记住了,隔天也记不起来了。上班后我一直在寻求恢复记忆力水平的法子,《超右脑照相记忆法》是因为这个才买的。  叫人没想到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给我打开了一扇学习英语的新的大门。这本书第六章《快速大量输入信息,英语背诵手到擒来》专门介绍了朗读背诵学习英语的法子。左右脑暂且不去管它,书中说有一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叫“听觉记忆法”。就是不看教材,只是通过用耳朵听来记忆。书中说这样培养出来的记忆力是“优质”记忆力。书中还举了大量的例子,比如已经取得成功的“看字读音教学法”、“come come英语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总结下来就是两条“朗读”和“背诵”。书中举具体的例子说长泽女士学汉语的经验就是每天听大量的磁带,然后进行大量的朗读。还有一个人学习韩语靠的就是听磁带然后复述。背诵对我来说太难了,以前学英语老师要求背诵课文我总是背不下来。当然当年也没认真去想法子,自己暗示自己背不下来,结果就真的怎么也背不下来。七田真的书里面长泽女士的例子写的是每篇课文背70遍就能记住了,但她过量学习,每篇课文背100遍。   这本书里说的其他关于修炼记忆力的法子我没有学会,但关于朗读和背诵的方法被我拿来改造一下用到自己的身上效果很好。  我具体是这样做的。先从网上找到一个很好的英语跟读教程叫做《21天免费精通新概念英语》,哇塞英语工作室做的。  七田真的书里面举长泽女士例子的时候说长泽女士最后总结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就四点:“多听,多读,多说,多写”。   多听,我的做法是随身带mp3,有时间就听。我们当年(2001)用mp3学英语,这个软件恰好提供这种格式,于是我就下载到mp3上。Mp3小小的,装到口袋里挎包里引出一根耳机线也不显眼。我们那里冬天大衣捂得厚厚的,不特意观察的人的人不会发现。话说那时候对我40多岁还学英语自己真有点不好意思。我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和外出办公务路上、等人的时间用来听英语。因为想抓紧一切时间听英语,这些本来应该很无聊的垃圾时间竟然成了我比较向往的时间。转换了思想,听英语成了一种享受。  多读和多说,多说当时是没有条件的,我就多读。我把这个教程下载到电脑上,每天午间休息的时候关上办公室的门大声跟读课文。我没从《新概念一》开始,直接跟读《新概念二》。我把《新概念二》的课文每篇读了一百遍。具体做法是第一天一篇课文读40遍,力求能跟得上,发音准确就行了,第二天跟读30遍基本熟练,第三天跟读30遍完全熟练。到了第三天跟读的时候,后十几遍一般脱离电脑屏幕上的字幕提醒随口就读出来了。最后在路上自己默背下来。当然不是每天午间只读一篇课文,每天要读3篇共100遍,每天减去已经会背诵的课文,再增加一篇新课文。即按照(1、2、3),(2、3、4),(3、4、5)这样的规则进行朗读。朗读的时候口腔要打开,声音尽可能地大,发音力求准确。我发现朗读声音不够大的时候背诵效果不好,默读的效果最差。  这种记忆力的质量是很好,但是也需要隔一段时间复习一下,否则也会忘记掉。我背诵的英语课文,后面的大概半年到一年忘掉了,前面的十几篇记得牢,也就是路上听得多听得熟的,2年多还能背下来。但是即使是背诵的课文忘记了,单词的记忆和听说的能力还在。我后来职称英语考试考还有研究生入学考试,学位英语什么的,都是裸考的,分数不高,但自己知道过关没有问题。  可见确实有声音记忆这回事儿,只是我们没有很好滴利用大脑的这种功能。  多写我没做到。偶尔办公闲暇会背着默写课文,回家全心全意看孩子。不过看着电脑屏幕朗读背诵过课文以后,我发现自己仿佛天眼开了。只要是在默背课文,脑门上就会滚动显示那些英文句子。不会写照着脑门滚动的英文单词抄下来就行了。  关于这个现象没有科学的研究结论,很久之后的后来,我才找到了勉强能挨上边的科学解释叫做“词汇附带习得(IVA)”,即阅读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非主动地在无意识状态下学会并掌握某些英语单词。后来我联想到我们从小学习汉字。小学一笔一划地学写字到中学也就学习了2000个字不到,而我们高中文化水平具有一定阅读量的成年人至少会读会写个汉字。后面这几千个汉字是怎么会写的呢?可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学来的,看过了会读会用之后自然就会写了。这么说来,比照汉语学习,我们背英语单词学英语简直是错的离谱了---真正是背道而驰。基础单词是要背一些,但是背的单词越多英语学得越好这个理论基本不成立。  我说的自己默背课文脑门上就会开个条形窗口显示对应的英文句子这不是我在举别人的例子,不是我听来的,看来的,是我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下面举的例子也一样。  特别说下声音记忆在学习方面的用处,拿我自己举例子。  后来我用这个办法进行记忆力恢复训练,每天在家大声朗读《百家姓》,看能不能用这种办法把《百家姓》背下来。之所以选择《百家姓》是因为它的排列完全没有规律,也没有意义,你不能用逻辑记忆的方式来帮助大脑背诵。实验的结果是用大声朗读的方法背诵课文果然很靠谱。我家用的挂在门上或墙上的那种大字版的《百家姓》,我们每天朗读一页30遍。比如第一页从“赵钱孙李”到“苗凤花方”。后面依然是依次递进。就我的坏记忆力水平《百家姓》 每篇读70遍左右可以背下来。到后来用这个法子背诵《弟子规》的时候,只要不到30遍就记得很熟了。  这种记忆方法还有个特点,那就是遍数不到背不下来。比如我读《百家姓》,假定70遍会背诵,那么读到第69遍的时候,还一点会背的感觉都没有。不像平时背诵课文背着背着前边一部分会背了,再多读几遍后面就都会了。这种方法会背就是整篇,不会就一点不会。会背了以后,只要提其中一句,后面的内容就像录音机一样在口中自动跳出来,你可能都感觉不到大脑的反应。不像别的记忆事项,你要自己去搜索,有时候要绞尽脑汁想出来。这种记忆是自动跳出来的。当然如果你全忘记了,那也别指望能够绞尽脑汁想出来—怎么想也没用了,忘了就是没了。  当年看《红与黑》的时候,十分羡慕于连的背诵拉丁文《圣经》的本事,以为那是写小说甚或是某种特异功能。背完《百家姓》之后再想想,自己要是时间足够,也能做到啊。再后来我想起来小和尚读经,尤其是梵文的,还不是什么也不懂。能背下来纯粹就是诵读的遍数足够多。
  这个法子之所以我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简单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当年我要背诵一篇课文,哎呀,难死了。现在把这个目标分解为把课文读100遍。OK,不会背就读呗。所有人都一样,就算读你也不会,跟读总没问题吧?跟读不是人家读一句你再读一句,而是同步跟读。最开始5遍跟不上没关系,读个十几遍基本上可以跟上了,但有的音读不准。也没关系,反复听几遍,再读几遍。我是中午休息时间比较固定,没有人打扰,所以读英语课文的遍数比较固定。如果时间不确定,有时间就读几遍次数攒够了也是一样的。但是拖得时间太长不行,比如说超过1周一篇课文还没读够100遍那效果就要大折扣了。这个可以参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补救的法子是默读。默读的遍数够多也行,不过前面说过了默读不如出声读,出声读不如大声朗读。大声朗读读着读着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完全没有了逻辑思维的帮助,但是没关系,一点都不会影响效果,反而我觉得背诵效果更好。认真大声朗读的时间如果超过10分钟,人会处于一种类似于冥想漂浮的状态,大脑高度兴奋,只听得见自己的声音,忘记了其他。大声朗读会让人上瘾。不知道练习唱歌的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体验。  这法子用来教小孩子背诵课文也非常管用。他背课文你无法监督,但是要他大声朗读这个可以看得见听得见。他只要读课文的遍数够了,课文自然就背下来了,字也都认识会写了。我家闺女现在要她背英语课文,如果她到时间没背下来,我也不打不骂,让她站在墙边把课文再大声读10遍。经常是还没到10遍她就说妈妈我背下来了。让她站着的读课文不是惩罚,我自己的经验,大声朗读站着读效果比坐着读记忆效果要好。
  楼主辛苦了,受益匪浅,点赞  
  @享自由心情
22:46:41  楼主辛苦了,受益匪浅,点赞  ---------------------------  谢谢鼓励,有人受益就好!
  用这个办法我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把新概念二全部96篇课文通读背诵一遍。最后一个单元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即使大声朗读100遍也不能流利地背下来。但没关系,那时候我早就开始了女儿的二语习得实践,日常和她对话说英语的时候发音已经没问题了。而我学英语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背课文。
  原创】SMART原则在辅导孩子学习中的应用
花154  这是一个目标管理原则,河里的人大多都能知道。  所谓SMART原则,即是: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否则目标就可能无法达到。这个原则对于辅导孩子学习这个目标一样适用。  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好好学习!认真点!用心点!再考不好等我揍你!----  我替孩子们告诉家长吧,你们说的这些全不管用,啥标准是好好学习,是认真点和用心点啊?至于考不好揍我,已经考不好了,揍有啥用!还不如想法子看怎么帮我好好学习。  棉妈总爱说自己是个好妈妈,这里再跟大家吹吹我是怎么教棉棉学习的。看看我家怎么把目标管理原则应用到孩子学习目标管理上  首先咱要明白,学校针对学生的那个100分不是个好目标,因为你没办法说怎么学习就一定会考100分。至于家长说的那怎么别人家孩子能考100凭啥我家孩子就不行?你要这么想孩子是不敢回嘴:人家爹妈能当县长市长董事长,你怎么不行?你连校长都没当上!或者班级排名可以作为补充是吧,考不了100分你在班级排名靠前也行啊,错!这也不是个好目标,你没法子跟孩子说怎样才能考第一名。因为这个目标不符合smart目标管理里中的可达成性。  考不考100分跟老师出题难易数量多寡有关,甚至和卷子题目排列的科学性相关,和孩子当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长有关,这些因素有些孩子是无能为力的,所以片面要求100分那是不讲理。那排名呢?考个好名次这个总要求不过分吧?错,这个也过分。因为你家孩子考多少名除了和他自身的努力密切相关以外,还取决于别人家孩子的努力程度。虽然我家棉英语这次意外考了90分排名肯定在前五名之后,但这次的名次不能说明别人家孩子就比我家棉棉英语好,我家棉10个月开始学英语,他们咋比?  我们家对于棉棉的学习目标要求和别家不太一样。我们给棉棉制定的学习目标都符合smart原则,或者说分解成符合这个原则后再布置下去。比如背诵课文是一个学习目标,我不会说去把课文背下来。这是把难题教给孩子去解决。我会告诉棉棉你去把这篇课文大声朗读20遍。大家注意背诵课文对孩子来说可能无法达到,但是朗读20遍就是个时间的问题嘛,目标具体,可测量,与背诵课文目标相关,规定时间读完。然后呢?没然后了,还没等读20遍,课文已经背诵很熟了。英语也一样,目标分解成可以监控的可以达到的小目标。  朗读多遍可以变成背诵是我自己亲自体验过的,体验过了才知道《红与黑》那里面于连背诵拉丁文圣经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数学不会怎么办?太好办了!我家棉自学华罗庚数学,不会做抄例题,会做后面的题就算了,仍然有不会的那就继续抄例题。这个也会跟她起冲突,这孩子有时候用想的,嫌抄题太麻烦,结果最后证明,还是抄例题学的扎实。一想就会结果做题一做就错,眼高手低——因为不熟练嘛!抄例题也是目标明确,把例题彻底弄明白,可衡量监控进度,这个目标具可达成性,没有难度,相关性和实效性就不用说了。  最后这就变成了我总结的学习秘诀:不会背就读,不会做就抄。  读和抄小朋友总是可以做到的吧!  其他的要孩子学什么,也要想办法符合这个目标管理原则。总的来说不外模仿和重复。  孩子自己能自主解决问题固然那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如果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家长帮助转化下目标使得原来的目标更容易达成,我觉得这应当是家长的责任。
  英语习得环境创设与具体实施  我是在棉棉八个月多的时候开始萌生从小教她学英语的想法。棉棉10个月的时候,她的汉语发育水平与同龄的幼儿水平一致。棉棉那时刚能听得懂母语,还不会开口说话。对于家庭成员指代的爸爸、妈妈、老姨能准确指认,听到熟悉的名词或动词,比如吃,抱,奶,喝水等,会对大人的汉语言做出正确回应,可以用动作表示出肯定或者否定。如果大人说“来”,孩子会爬过来,说睡觉,明白大人要求睡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能正确判断大人是给与肯定还是给予否定,并据此作出自己的反应。总之就是一个语言发育完全正常的婴儿,已经能够用听得懂母语(汉语)和大人在其认知范围内进行正常的非语言交流。  准备工作做了2个月。这期间包括我查找资料确定要不要教,怎么教,教什么,我跟读《新概念二》矫正发音和恶补英语会话。棉老姨也开始练习日常用语。虽然我俩的英语水平不咋样,但是和棉棉进行日常会话基本可以胜任了。  其他方面就是布置家庭环境,让大人进入一种紧急动员状态,放眼所见都会提醒我们要跟孩子讲英语。  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作指导,我们按照该理论一条一条地照做。  前面说过,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核心部分就是输入假设,首先是要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英语输入,且这种语言输入要具有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趣味性与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i+1输入量。  输入假设要求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有输入才能谈得上输入语言具有什么特点。我们的做法就是日常和棉棉说英语。管她听得懂听不懂,反正10个月以后我们跟她进行日常对话尽量都说英语。  其实对于婴幼儿来说,她最关注的外部环境就是和她密切接触的人。要想给孩子创设一个语言习得的环境,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和她密切接触的人说什么语言。跟她一起共同活动的人说英语,英语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婴幼儿不会分辨大人说的是哪国语言,她更关注的是大人语言所要表达意思,她会努力去理解和模仿大人所说的话,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她自己的生理和精神需要。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给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  跟幼儿说英语,她不是听懂了你的话,而是看懂了你的表情和动作猜到了要干什么。最后才会条件反射学会一种语言。  据我的观察,棉棉一岁以前,我们手里拿着奶瓶,嘴里说着“宝宝,奶”和说着“baby,milk”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棉棉看到奶瓶就会条件反射地奔过来,她并不在意语言的变化。事实上可能是由于语言表达的意思和是否得到奶瓶密切相关,对棉棉来说,她会仔细分辨大人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以后如何获得奶瓶资源做准备。大人重复的次数多了,她就会把这种语言和行为对应起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她的语言知识丰富起来,发音器官也随之发育。大人英语说得多了,跟母语学习一样,棉棉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英语的听与说。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装置理论和克拉申的习得理论也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遇到不会说的日常用语怎么办?现学!  先从网上下载婴幼儿家庭生活所需要全部英语对话,然后动手抄到花花绿绿的小纸条上。抄完以后分门别类用曲别针别到墙上固定的彩色线绳上,我们家当时只要是棉棉的固定活动空间,墙上都挂得花花绿绿的,很好看。    (插入图片,这是我家棉小时候)  您一定明白这些小纸条是给我们做提示用的,不是给孩子看的。如果我们想要跟孩子说某些话却不知道英语怎么说,那就往纸条上看两眼,然后再像录音机一样播放出来。  孩子睡觉的区域,也就是我的卧室靠近她小床的墙的上方,挂的纸条上写的句子都是关于起床穿衣睡觉的。我们吃饭小饭桌对面的墙上,挂的纸条上写的句子都是关于吃饭喝水的。 她的小城堡的墙上,贴的都是关于游戏的日常会话。总之吃喝拉撒睡的句子不会说就去墙上找。就跟我前面说的,确实是我们学起来比孩子快多了。日常用语,说上三遍后面就不用看了。对于成年人来说,情景对话学英语是最快的,可惜这跟现行考试又脱节了。  大家猜这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当时最先想到的是幸亏孩子小,还不知道妈妈在干什么,否则肯定会笑话死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妈妈这样给棉棉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每天早上,我都会满怀热情地跟棉棉说“Good morning baby,I love you ”,“let,s get up and put on your clothes”,“It is a good day,do you agree(with) mama?”反正墙上的好话我会说一大串,也不管对不对,就是一股脑说出去。就这样我们一股脑地往孩子耳朵里灌英语。也不管她到底是不是听懂和接受了英语,也不管她到底学会了多少。  实话说,要是不一股脑说出去,都怕说错了被孩子笑话,最初的那些天真的就是张不开嘴,一说英语就觉得自己好傻。  要吃饭了,会跟孩子说“Time for sw-e-et,come on,put on your bib”  要出去玩,会说:“It is a sunny day,do you want to(play) outside?”  要睡觉了,也会跟孩子说“Time for bed ”,“Have a sweet dream”等等。  每天重复这些日常生活的句子,不会说就去墙上找。总之就是尽量说英语,到后来一家人就都习惯了。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说的这些话有些棉棉是理解的,有些棉棉是不理解的。但是配合语言情境和每天的生活习惯,听过几次以后棉棉便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了,再后来就有积极的反应,能主动配合妈妈起床穿衣吃饭等等。  这样单向和棉棉说英语的时间持续了不长时间。等到她1周岁学会说话的时候,汉语和英语几乎同时往外蹦。
  总有人质疑我家孩子学英语是不是很辛苦,我是不是太虚荣了。  其实不是的。看我四十岁才生孩子就应该能够想像我有多爱孩子。恰恰因为爱她,才寻找科学的幼教方法,期望能够在教育她的时候不走弯路,孩子少受罪。  所以,等我稍微有点精力的时候又去念了个学前教育的研究生。  就是怕她长大学英语辛苦,才寻求科学的方法从10个月就开始英语早教。  我不是为了别人夸我女儿英语多好才做这些的。  我是希望她长大时能够轻松面对英语而不是像这个论坛里的某些人一样,那才叫辛苦呢!
  没有女儿  
  就是喜欢你的帖子 没办法  
  难得好贴,赞一个,继续努力啊  
  牛啊帅哥,想不到的强帖  
  多谢分享!!特别宝贵!!要存起来~
  好帖还是要收藏,请继续  
  我也来看了,很不错,收藏了  
  参考参考,我认为很好,大家说说  
  还以为没人看呢!这几天忙其他的事儿就没更新。  有人看就好,哪怕只帮到一个人,我也没白写。
  楼主快更新呀,家有7岁学生娃的等着楼主家的秘笈呢!
  七岁的娃儿学英语的话,首先就是把英语童谣和儿歌全都学会。内容网上多得是免费的。  这么做以后学英语发音就不是问题。  如果要开始阅读,就给孩子讲英语故事,短一点的。先一起看绘本。但是这个比较难,孩子多半不爱。  如果孩子不爱就不要强求。  等老师交给他几百个单词,学会查英语词典以后,要求孩子每天翻译一篇课文再读下来就行了。坚持一年小学英语不成问题。至于翻译哪本书,这个可以自己选择,我们当年曾经选的是新概念英语阅读(一),朗文英语分级阅读的低级读物也可以。选哪一套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  等到上初中,那就要求孩子一定要背诵课文,用朗读背诵的法子。
  @家有棉棉
21:31:54  七岁的娃儿学英语的话,首先就是把英语童谣和儿歌全都学会。内容网上多得是免费的。  这么做以后学英语发音就不是问题。  如果要开始阅读,就给孩子讲英语故事,短一点的。先一起看绘本。但是这个比较难,孩子多半不爱。  如果孩子不爱就不要强求。  等老师交给他几百个单词,学会查英语词典以后,要求孩子每天翻译一篇课文再读下来就行了。坚持一年小学英语不成问题。至于翻译哪本书,这个可以自己选择,我们当......  -----------------------------  谢谢楼主昨晚的回复,孩子天天晚上作业到10点,课外时间很少啊。楼主的建议很好,努力学习!
  我家闺女小学四年级,做完学校的作业再做完我们留的英语和数学作业还要背演讲稿什么的,就这样都有时间玩。要补充一下我们上的农村小学,作业没有成立小学多。  是不是孩子写作业太慢了?还是垃圾作业太多?  英语儿歌和童谣你可以当背景音乐在电视里不停滴播放,当然了,这样其他的电视就看不成了。  反正你要想明白一件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否去做一件事,不在于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而在于你在心目中认为他有多重要。
  @家有棉棉
18:20:22  我家闺女小学四年级,做完学校的作业再做完我们留的英语和数学作业还要背演讲稿什么的,就这样都有时间玩。要补充一下我们上的农村小学,作业没有成立小学多。  是不是孩子写作业太慢了?还是垃圾作业太多?  英语儿歌和童谣你可以当背景音乐在电视里不停滴播放,当然了,这样其他的电视就看不成了。  反正你要想明白一件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否去做一件事,不在于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而在......  -----------------------------  作业多的无力吐嘈了,深圳今年有个一个才上一年级就作业吓死人的帖子,我只能说去年我们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开学的头三天假就是要求家长教会两套体操一套眼保键操。。。那段时间就是天天写完作业就是做操了,全家都上。  楼主在农村也这么先进的育儿,真是费心了!反观我们基本做家长不合格,没有提前去想过这些问题,直到碰到问题了才找原因去解决,迟一步呀!
  上述的可理解性输入仅是语言输入的一小部分,我们尽可能给棉棉创造模拟母语的可理解性英语输入。比如在她的活动范围内挂了很多挂图,在卧室放置电视机,长时间播放英语动画片等。  幼儿的语言不是用单一的方法学会的。他们总是尽可能低利用自己全部的感知器官去学习一种技能,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利用听力感知,还包括视觉感知。就我的理解,没有视觉感知,可理解性输入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我跟棉棉说红花绿叶如果棉棉亲眼所见,就会在脑海里形成红花绿叶的直觉的形象,如果以前有这种记忆他就会比对;如果没有,就会形成新的记忆。这也是可理解性输入,然后在之后的某些情境下,她会指着对应的植物学会说“红花绿叶”。如果她什么也看不见,那我说红花绿叶对她来讲,可能就当噪音过滤掉了。  在教棉棉英语的那段时间,我们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对棉棉进行英语灌输。这个过程本身和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比如说妈妈带着棉棉在家里游戏或者到户外活动,会指认视线所及的各种物品、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比如妈妈带棉棉在家里会指着鼻子说鼻子,nose,nose,指着门说,door,door,指着电灯会说,light,light,在户外会告诉孩子:天上飞的鸟bird,bird,会指着天边的云说,look,cloud或者this rainbow,so big,so beautiful!等等,高级一点的语言互动可能是在就家里面要求宝宝告诉妈妈“where is door?Where is light?”等等。  我们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看到的一切用英语描述给孩子听,因此家里的挂图派上了大用场——随时指着挂图教会孩子认识人与自然,并用英语表述出来。   墙面悬挂各种挂图,图片上的内容和汉语挂图差不多,就是人体各部,日常用品,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和自然景观。不同的就是这些挂图我们都用英文标注了。   人体各部就是眼eye耳ear鼻nose口mouth脸face胳膊arm大腿leg等,日常用品是服装鞋帽和筷子勺子刀子碗什么的,记得还有一张蔬菜的挂图内容也很好。各种动作挂图就是跑跳哭笑等等。自然景观上面有山(mountain),河流(river)等,湖(lake),瀑布(water fall),花(flower),草(grass)等等,还有各种动物,家养的动物,如鸭子(duck),鹅(goose),猫(cat),狗(dog)等,野生的动物,如大象(elephant),猴子(monkey),熊猫(panda)小鸟(bird)等等。  棉棉小不到一岁的时候我们抱着她指各种图片给她看,边看边读英语标识。指着图片上的眼睛跟棉棉说“eye,eye”,指着图片上耳朵跟棉棉说“ear,ear”,这些比较好理解,指完图片就对应摸摸她的眼睛和耳朵,几次以后她就熟悉这个规则了。后来指认图片比如说指着花朵说“flower,flower”“beauty,beauty”,指着小狗说“little dog,puppy”。  特别说明这时候大人应当设定孩子能听得懂,指读墙上的挂图图片时,不再用汉语重复解释。 这个开始比较难,我们自己都经常忘记这一点,最开始会重复自己学英语的方法,忍不住用汉语来解释,比如指着图片跟棉棉说“tree,tree,后面多半会继续解释说“树”,好像不解释一下孩子就学不会一样。  事实上不仅没必要解释,应当说就不应该再给幼儿在解释一遍。指着图片上的tree,小孩子就会把单词tree和树连接起来。如果再给他解释,其实是在强化英汉互译,我认为可能会不利于幼儿形成英语直觉的思维方式。  我们学英语的时候,什么单词都要用汉语标注,这样学下来,看到一个单词,只觉得反应不是单词对应的具体实物,而是需要在脑海中转化为汉语单词,然后才能转换成具体实物,所以我们只会看不会用,说话思维跟不上趟儿的缘故。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单词moon,首先想到的是汉语的“月亮”这个词,然后才能在脑海里映射出天上的月亮的实物。
  可理解性输入内容当然也包括把室内所有的物品。我们家人统一思想,反正是哄孩子,教啥都一样,也不管能不能教会,就这样把棉棉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有关实物英语单词一股脑地灌给她。我们把能够贴上标签的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比如,外门内门贴纸,写着“door,open the door” ,这样在带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随时指读标签来教孩子日常物品的英文名称,时间久了,也学会了大量的英语单词。有些单词是大人好多年也没有学到的,棉棉一岁多就会说了。  把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还有一个好处是时刻提醒大人要跟孩子说英语。事实证明幼儿系的英语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大人。大人如果不主动引导孩子,并且不停地说英语,那么孩子自己看到也不会对那些单词产生什么联想。和单纯听碟片一样,这些信息因为对幼儿获取相应的资源没有用处,也会被幼儿自动过滤掉。   我当时的博客记录是这样的:幼儿对于物品名称的接收能力是惊人的。在指读指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是指物的名词,棉棉都能迅速地理解并记住。而形容词和副词相对来说就差多了,互动的时候理解要慢一些,需要再进行解释和反复指引。  棉棉有一本《儿童英汉词典》。词典编的很好,比如说“bird”,就会有很多鸟的图片,燕子,海鸥,孔雀等等,再比如“fruit”,就会有许多水果的图片,香蕉,苹果,桔子等等。很长一段时间棉棉捧着这本书天天看,不会读就问,大量的名词就学会了。对于棉棉来说,这不算是学习,只是她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认识自然界罢了。  虚词基本上就不指望了,对于小孩儿的认知来说,那个太难了,更不要提语法了。还有就是第三人称单数和名词的单复数,不经意中会说对,你一较真她就不会了。  这段记录可能验证了克拉申监控理论里面的输入顺序假设。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她学习句法语法规则可能达不到学习目标。
  趣味性与关联性的英语输入  英语输入的趣味性在于某些英语输入方式要具有趣味性且足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关联性输入就需要把握输入英语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可理解输入也是一种关联性的输入,但不是关联性输入的全部内涵。这里所说的输入英语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具体指的是幼儿看到的和听到的视觉感知内容和听力感知内容要互相匹配且这些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或内在同一性。给幼儿看大量的英语动画片或儿童影视剧就完全符合英语输入的趣味性和关联性了。  受了李敖的影响,我们新家装修的时候客厅里就没有放电视。因为他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家里电视常开且幼儿经常看电视对幼儿从小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非常不利。但是如果要给孩子创造二语习得环境,电视机必不可少。电视机放英语视频的优点是你想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想要说多久就会说多久。这是人类不可能胜任的工作。当然,缺点也有,那就是不能双向互动,缺乏情感。  曾经有过报道说有些香港家庭是不开电视机的,如果打开电视,那么看的也一定是英语频道,这样做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我没能力去验证过这个报道的真假,但是我觉得要创设英语习得环境,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们买了个14寸的小电视放在卧室里,专门播放英语碟片。买的时候是想棉棉只要看电视就可以听到发音纯正的英语,免得被我们的非标准发音教坏了。很多妈妈们说英语老师不让家长教孩子说英语,理由就是一但孩子跟自家人学了不规范的英语发音上学后很难纠正。其实我比较怀疑这种说法,因为现实生活中我同学们的父母说的都是非标准普通话,有些人甚至是外人难以听懂的方言,但我的同学普通话都很好,有些都不会说家乡话了。后来查文献资料看到,吕明珠(2008)在她的早期幼儿双语教育教育研究里特意强调:“即使父母在幼儿早期语言教育出了某些错误(如发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导),是不会对日后孩子在学习上有不良影响的,因为孩子天生就具有良好的语言获得机制,再加上早期后天环境的栽培,是可以培养出非常棒的孩子的。”
  爱学习的小孩  分类:棉棉成长纪录   11:54 阅读(11)评论(0)编辑删除  昨晚棉棉觉得很幸福,嘴里一直在乱唱。  后来听明白了,她唱的曲子是自编的,歌词如下:  棉棉是个幸福的小孩儿,妈妈陪我玩牌,老姨给我做算术题,还教了其他的。今天真是个幸福天---  我教她玩牌是学习算术题,老姨出题的也是算术题,已经到了百位数加减法了。其他的是国文老课本,棉一天都在背诵有农户住山下编茅为屋,编竹为篱等等。  上网玩游戏就是学英语--  所以棉棉还真是个快乐的小孩,学习的过程很快乐。  这是当年的博客,记录当时棉棉的学习状态。贴这里为了教家长们一招,怎样提高孩子做作业的速度。  孩子做作业慢作业多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孩子对作业有为难情绪,再有就是  做完了家长也不让玩。内因外因两方面导致孩子做作业磨蹭。而我家完全没有这个烦恼。我早就未雨绸缪了。  据说小学一年级做作业最慢的是数学作业。又多孩子又不爱写。我就在棉棉5岁的时候陪她玩牌。用扑克牌玩算数游戏,可以让孩子对数字形成直觉,就是习惯成自然,到时候做小学作业的时候又快又准确。
  这个游戏是我自己发明的,玩法简单。  扑克牌1-13点,玩牌的两到三个人抓手里三张牌,再翻开3张牌撂地,也就是每个人手里三张牌,也就是三个数字,比如8,3,10,底下三张牌三个数字,比如11,1,6.玩牌规则是最开始掀牌点谁大谁先开始,也可以用骰子或者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先,看孩子喜欢哪一种。  谁先谁就可以用手里的牌点数和底下牌的点数做加法题,做上一道题就可以把牌赢走。比如前述的派点8+3=11,就把这三张牌赢走了。底下牌少于三张还可以继续翻牌补充。前一个例子底下的11被拿走了,就可以再翻一张牌补充进来。一方直至再也不能组成加法了,换另外一方开始,如此循环。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可以有赌注,我们玩是弹脑奔儿。  这种玩牌法要两副牌以上才好玩,一次玩完就可以休息了,多了孩子脑子会累。不断的重复,最开始玩的时候要嘴里念叨几加几等于几,还要复盘,数牌,所以其实这就是加法的不断重复。重复的多了,3+6=9,就成了直觉,你算错孩子都会给你纠正。  小孩子那里加法无所谓10以内,20以内,变成游戏多少都一样。大人说先学10以内加减法那是大人自己设定的框框,与孩子的接受能力无关,是大人自己想当然的结果。  加法完了就是减法,牌是一样的,表述方式不一样。这个玩的时间比较长,大概持续了有大半年。后来背了乘法口诀,就玩乘除法了。  乘除法熟了以后,就可以玩四则混合运算了。四则混合运算是只要能用底下的牌组成等式就行,不论张数。  比如2,7,4,13,8, 8,假定是这些张牌,那么可以组成等式13=(8+4)+2-(8-7)  还可以组成13-(7+4)=2*(8/8),总之,只要组成等式就行了。  玩这个的时候,棉棉经常会说,我又有了一个完美的等式!  我们玩这个时候发现6张扑克牌无论如何都可以组成一个完美的等式,还没有发现例外的情况呢。  如果允许把手里的牌和底下的牌张数都补足的话,那就一个人可以拿完所有的牌,结果就是棉棉熟练了以后就玩不下去了。  后来她上学了我们也就不玩这种幼稚的游戏了,但我家棉算数作业做得飞快,我们家没为她学校的作业操过心。  另外说明:我家棉没上过幼儿园,所以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各种东西。
  我们买了个14寸的小电视放在卧室里,专门播放英语碟片。最开始给孩子放的是迪士尼儿童英语系列。这套碟片每一张碟片是一个学习单元,内容都是迪士尼动画里面分别剪辑过来的相关内容。面色彩鲜艳,动感十足,非常适合幼儿观看。当然,每次看的时间不能太长,控制在半个小时也就是一张碟片放完。这个动画片动物和人物剪辑的非常好,非常符合二语习得英语输入趣味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后来我们又买了大量的碟片,迪士尼动画片几乎都看过了,有的还看了很多遍,记得看的最多的是《小鹿斑比》和《爱丽丝漫游奇境》,我都快能配音了。看这些动画片又和前面看过的动画片剪辑相关,所以棉棉接受得非常快。2岁多的时候,棉棉开始看秀兰邓波的电影,就我们的观察她都能看懂并且很享受的样子。当然这个看懂肯定是在她那个年纪的认知水平上的。
  非语法程序安排  非语法程序安排意思是说小孩子初学语言的时候按照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行为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这是书上的一般解释。翻译外语原文的解释更绕口:输入借助于语言和语境之外的线索通过简化变得可理解,保持有意识的语言调整(即确保学习者收到他们预期要习得的富含详细而精确的语言特点的输入)是没有必要的。  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你跟小孩而说话要越简单越好,小孩儿借助于你跟他说话的语气和动作以及周围环境能够判断你的语意就可以了,没必要跟他说话一板一眼的都用书面语。  比如说我跟棉棉说:“milk~”,她通过语音语调以及我手拿奶瓶并向她走来的动作就知道喝牛奶的时间到了或者是说她可以喝牛奶了。我不用跟她说完整的完全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you are going to drink milk!”她也一样明白。  跟孩子尽量说短句,她自己会判断出关键词。也许这样更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掌握一门语言。如果一次性灌输语言句子太长的话,孩子的理解力和语言意识可能会跟不上,还要判断哪些是关键词,这也许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  反正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妈妈们跟自家孩子说话的时候都是说单词或者短语,没见哪个妈妈从小就跟孩子说正式的书面语。这大概就是经验的科学性吧!再有全世界的孩子都会不厌其烦地说儿歌,不管哪种语言。而儿歌,恰好就是一种费语法程序安排的输入。  我们给棉棉看电视也播放大量的英语儿歌和童谣。这个是从一岁多开始的,我们给她看的是《巴迪童谣》和《巴迪节拍英语》,现在这类的内容网上多得是,不需要花钱就能下载。其实看啥听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持续不断地看和听。要大量的输入嘛!  最开始也不要求她跟着说,就是多听。而我们大人跟她一起看的时候嘴里就会重复这些儿歌和童谣的内容,比如《蝴蝶飞飞》,我们就会跟着一起说:  Fl fly fly The Butterfly ,  In the meadow it's flying high ,  In the gardern it is flying low ,  fly fly The Butterfly .  大人跟着说,小孩儿就着急。棉棉自己慢慢就跟着说了,先是跟不上,接着是有的单词读的不完整。但是不用着急,没多长时间,她就可以说的很好了。从不熟悉到熟练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我也不知道。还有就是她是否明白这些儿歌的意思我也不知道。  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她的英语发音完全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剧小品傻闺女入洞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