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有几路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18年度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其主体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北京搬迁而来。研究所具有很好的基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天体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地球化学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以及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挂靠单位;作为主持单位取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在研究所工作的12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的科研仪器和配套的科研设备设施。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研项目主要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支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重大研发项目1项、重大研发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2项,专题4项;STS项目1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编职工363人,科技人员中具博士学位人员占71%。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学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23人,中科院“特聘核心研究员”15人。 迄今,地化所共培养博士生800余人、硕士生1000余人、博士后231人。
  根据研究所“十三五”发展需要,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人才。
  一、招聘原则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任。
  二、招聘岗位
研究领域/专业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
研究生/博士
微区原位分析
研究生/博士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金属污染与环境修复/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地表过程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
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研究生/博士
高温高压实验平台研制
研究生/博士
高温高压原位测量技术研发
研究生/博士
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行星遥感/天体化学/行星科学&
研究生/博士
陨石学/天体化学/行星科学&
研究生/博士
  三、应聘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基础理论扎实,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4.应届毕业生在报到时必须获得相应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5.年龄35岁以下,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6.科研岗应聘者需有博士后经历;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1篇Nature Index文章,或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3篇国外SCI文章,其中至少1篇在中国科学院SCI期刊分区的二区或二区以上杂志发表。
  7.应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岗人员除满足以上条件外还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博士后基金一项及以上。
  四、待遇
  1.录用后试用期为一年,按中国科学院及研究所岗位管理办法予以定岗,享受研究所相关岗位待遇,报到后即可获2万元安家费,4万元科研启动费。
  2.试用期结束经考核合格者,可获15万元住房补贴;试用期结束经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并退回所发安家费与科研启动费。
  五、报名方式及其他要求
  1.应聘者请登陆中国科学院招聘网()报名,并将申请材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岗位竞聘申请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岗位申请信息简表》、相关证明材料)发至renshichu@vip.gyig.ac.cn。
  2.应聘截止时间为日。
  3.通过初选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及答辩时间与要求将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组织人事处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99号
  联系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7
  联系邮箱:renshichu@vip.gyig.ac.cn;研究所主页:
  附件:
     
贵州人才信息网设计制作&&&&高等地球化学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491字 数:730000印刷时间:日开 本: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4丛书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刘再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刘再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科学博士、博士后;工学博士。1999年度国家“”第一、二层次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IAH-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s)地下水与气候变化委员会(CGCC-Commission on Groundwater and Climate Change)联席主席;(IRCK)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再华人物经历
刘再华学习经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学士学位,水文地质专业;
1985年8月 -- 1988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水文地质专业;
1992年9月 -- 1997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学博士学位,水文地质专业;
1994年9月 -- 1996年9月:德国(Bremen University, Germany),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喀斯特环境地球化学专业。
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德国不来梅大学博士后研究。
刘再华工作经历
1988年6月-1991年9月:,研究实习员;
1991年9月-1996年11月:岩溶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6年11月-1999年9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地质矿产部岩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入选者。
1999年9月-2006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6年5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刘再华研究方向
岩溶作用动力学及其相关的碳水钙循环和全球变化。具体包括:
1、碳酸盐溶解、沉积速率控制机理;
2、碳酸盐溶解、沉积全球碳循环与土地利用调控;
3、岩溶地区水资源与土地利用变化(岩溶生态水文学);
4、钙华的形成与景观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
刘再华研究领域
主要有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和环境地质。
研究方向:岩溶作用动力学及其相关的碳水钙循环和全球变化。
刘再华主要贡献
刘再华学术成就
20余年来主持各类国际 (中德、中日、中澳、中美)、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攻“岩溶作用动力学与全球变化”研究方向,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35篇(含第一作者、通信作者30篇)。出版专著7部(含独著3部)。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一) 进一步揭示了岩溶作用动力学的控制机理
(二) 开拓了与岩溶作用动力学相关的三个新的研究方向
1. “岩溶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自动化监测研究”;
2. “考虑碳酸盐溶解、全球水循环和水生生物光合共同作用的全球遗失碳汇研究”;
3. “我国三大类钙华的成因机理及其气候环境意义研究”。
它们形成了以碳-水-钙-生为主线的“岩溶作用动力学及其相关的碳水钙循环和全球变化”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体系。
刘再华代表性论文
国外SCI刊物论文1. Liu Zaihua, Svensson,U., Dreybrodt,W., Yuan,D.X., & Buhmann,D., 1995. Hydrodynamic control of inorganic calcite precipitation in Huanglong Ravine, China: Field measurements and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deposition rat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IF=4.385),59(15):
2. Liu Zaihua and Dreybrodt, W., 1997.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calcium carbonate minerals in H2O-CO2solutions in turbulent flow: the role of the diffusion boundary layer and the slow reaction H2O+CO2&H+HCO3.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IF=4.385), 61(14):
3. Liu Zaihua and He, D.B., 1998. Special speleothems in cement-grouting tunnel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f the atmospheric co2sink. Environmental Geology (IF=1.078),35(4):258-262
4. Liu Zaihua, Zhao Jinbo, 2000. Contribution of carbonate rock weathering to the atmospheric CO2sink. Environmental Geology (IF=1.078), 39(9):
5. Liu Zaihua,Zhang Meiliang, Li Qiang, You shengyi, 2003. Hydrochemical and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water and travertine in the Baishuitai area (SW China) and their meaning for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Geology (IF=1.078), 44(6):698-704
6. Liu Zaihua, Chris Groves,Daoxian Yuan, Joe Meiman, 2004. South ChinaKarst Aquifer Storm-Scale Hydrogeochemistry. Ground Water (IF=1.831),42(4):491-499
7. Liu Zaihua, Chris Groves,Daoxian Yuan, Joe Meiman, Guanghui Jiang, Shiyi He, 2004. Hydrochemical variations during flood pulses in the southwest Chinapeak cluster karst: Impacts of CaCO3-H2O-CO2interaction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F=1.87), 18(13):
8,Liu Zaihua,Daoxian Yuan,Wolfgang Dreybrodt,2005. Comparative study of dissolution rate-determining mechanisms of limestone and dolomite. Environmental Geology (IF=1.078), 49 (2):274-279
9. Liu Zaihua , Li Qiang, Sun Hailong, Liao Changjun, Li Huaju, Wang Jinliang and Wu Kongyun, 2006. Diurnal Variations of Hydrochemistry in a Travertine-depositing Stream at Baishuitai, Yunnan, SWChina. Aquatic Geochemistry (IF=1.306),12(2):103-121
10.Liu Zaihua, Li Hongchun, You Chengfeng, WanNaijung, Sun Hailong, 2006. Thickness and stable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easonal climate-controlled sub-annual travertine laminas in a travertine-depositing stream at Baishuitai,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Geology (IF=1.078), 51(2):257-265
11. Liu Zaihua, Li Qiang, Sun Hailong, Wang Jinliang, 2007. Seasonal, diurnal and storm-scale hydrochemical variations of typical epikarst springs in subtropical karst areas of SW China:soil CO2and dilution effects.Journal of Hydrology (IF=2.433),337(1-2): 207-223
12. Liu Zaihua, Xiangling Liu, Changjun Liao, 2008. Daytime deposition and nighttime dissolu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controlled by submerged plants in a karst spring-fed pool: insights from high time-resolution monitoring of physico-chemistr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Geology (IF=1.078), 55(6):.
13. Dorale J. A., Liu Zaihua(通信作者), 2009. Limitations of Hendy Test criteria in judging the paleoclimatic suitability of speleothems and the need for replication. The Journal of Cave and Karst Studies (IF=1.37),71(1): 73-80
14. Sun Hailong, Zaihua Liu (通信作者), 2010. Wet-dry season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δCand δO values of the modern endogenic travertine at Baishuitai, Yunnan, SWChinaand their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IF=4.385), 74(3): .
15. Liu Yan,Zaihua Liu(通信作者), Jinliu Zhang,Yuanyuan He,Hailong Sun. 201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DIC by Oocystis solitaria Wittr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karst and non-karst waters. 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 (IF=0.32),25(1):21-26.
16. Liu Zaihua, Wolfgang Dreybrodt, Wang Haijing, 2010. A new direction in 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the atmospheric CO2budget: 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action of carbonate dissolution, the global water cycle and photosynthetic uptake of DIC by aquatic organisms. Earth-Science Reviews (IF=6.942), 99(3-4):162-172.
17. Liu Zaihua, Hailong Sun, Lu Baoying, Liu Xiangling, Ye Wenbing, Zeng Cheng, 2010. Wet-dry seasonal variations of hydrochemistry an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rates in a travertine-depositing canal at Baishuitai, Yunnan, SW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biannual laminae in travertine and for climatic reconstruction. Chemical Geology (IF=3.407)273(3-4): 258-266.
18. Zhao Min, Cheng Zeng, Zaihua Liu(通信作者), Shijie Wang. 2010.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 use/land cover on karst hydrogeochemistry: A paired catchment study of Chenqi and Dengzhanhe, Puding, Guizhou, SW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IF=2.433), 388(1-2):121-130
19. Wang Haijing, Liu Zaihua (通信作者), Jinliu ZHANG, Hailong SUN, Dejun AN, Ruxian FU& Xiaoping WANG. 2010. Spatial and temporalhydrochemical variations of the spring-fed travertine-depositing stream in the Huanglong ravine, Sichuan, SW China. Acta Carsologica (IF=0.59),39(2): 247-259
20. Liu Zaihua, Wolfgang Dreybrodt, Huan Liu, 2011. Atmospheric CO2sink: silicate weathering or carbonate weathering? Applied Geochemistry (IF=1.961), 26: s292-s294
21. Jinliu Zhang, Haijing Wang, Zaihua Liu (通信作者), Dejun An, Wolfgang Dreybrodt, 2012.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ravertine deposition rate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Huanglong Ravine, China- a world’s heritage site. Applied Geochemistry, 27:211-222. 10.1016/j.apgeochem.
22. Cheng Zeng, Vivian Gremaud, Haitao Zeng, Zaihua Liu (通信作者), Nico Goldscheider, 2011. Temperature-driven meltwater production and hydrochemical variationsat a glaciated alpine karst aquifer: implication for the atmospheric CO2sink under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国内重要期刊论文1. 刘再华, 贺殿彬, 1994.贵州乌江渡水电站灌浆廊道中钙华的两种成因机制. , 39(12):
2. 刘再华,袁道先,何师意. 1997. 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¾以我国几个典型岩溶地区为例. , 71(3):281-288
3. 刘再华, W. Dreybrodt. 1998. 流动CO2-H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机制--扩散边界层效应和CO2转换控制. 地质学报, 72(4):340~348
4. 刘再华,袁道先,何师意,张美良,张加桂,2000. 地热CO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2来源.(D辑),30(2):209-214
5. 刘再华,袁道先,2000. 我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地质论评, 46(3):324-327.
6. 刘再华,2000.大气CO2的两个重要的汇. 科学通报,45(21);
7.刘再华,2001. 一种特殊的碳酸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8(1):197-201
8. 刘再华,W. Dreybrodt, 2001. 不同CO2分压条件下的白云岩溶解动力学机理.中国科学(B辑),31(4):377-384
9.刘再华,张美良, 游省易,李强,2002. 云南白水台钙华景区的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的意义. ,22(5):459-467
10. 刘再华,袁道先,何师意,曹建华,游省易,W. Dreybrodt,U. Svensson,K. Yoshimura,R. Drysdale, 2003. 四川黄龙沟景区钙华的起源和形成机理研究. ,32(1):1-10
11. 刘再华,张美良,游省易,李强,孙海龙,汪进良,吴孔运, 2004. 碳酸钙沉积溪流中地球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以云南白水台为例. 地球化学, 33(3):269-278
12. 刘再华, 戴亚南, 林玉石,2004. 水化学和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第四纪研究,24(4):447-454
13. 刘再华,吴孔运,2006. 外源水中碳酸盐岩侵蚀速率的精确测定及其控制机理研究. 地球化学,35(1):103-110
14. 刘再华,Wolfgang Dreybrodt, 2006. 灰岩和白云岩溶解速率控制机理的比较研究. 地球科学,31(3):411-416
15. 刘再华,Wolfgang Dreybrodt,王海静,2007. 一种由全球水循环产生的可能重要的CO2汇. 科学通报,52(20):
16. 刘再华,孙海龙,张金流,2009. 山西娘子关泉钙华记录的MIS12/11以来的气候和植被历史. 地学前缘,16(5):99-106
17.刘再华, Wolfgang DREYBRODT, 刘洹,2011. 大气CO2汇: 硅酸盐风化还是碳酸盐风化的贡献?第四纪研究,31(3):426-430
18. 刘再华,2011. 土壤碳酸盐是重要的大气CO2汇吗? 科学通报56(26):.
19. 刘再华,2012. 岩石风化碳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科学通报57(待刊)
刘再华专著
1. 刘再华,1996. 贵州乌江渡水电站灌浆帷幕老化问题的研究,桂林:,1-84
2. Liu Zaihua (刘再华), 1997. The Rate-determining Mechanisms for the Dis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Calcite in CO2-H2O Solutions with Turbulent Motion (流动CO2-H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沉积的速率控制机制).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35
3. Yuan Daoxian, Liu Zaihua,1998. Global Karst Correlation. Beijing:Science Press;Amsterdam:VSP,1-308
4. 袁道先,刘再华等,2002. 中国岩溶动力系统. 北京:,1-275
5. 袁道先,刘再华等,2003. 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 北京:,1-240
6. 刘再华,Wolfgang Dreybrodt, 2007. 岩溶作用动力学与环境. 地质出版社,1-23
刘再华获奖记录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3,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
4,第七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5,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6,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请问中国科学院共有几所地球化学研究所?_百度知道
请问中国科学院共有几所地球化学研究所?
我有更好的答案
好象是两个--一个是广州的地化所一个是贵阳的地化所
采纳率:4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地球化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级研究生入学须知
 2017级硕士入学须知
我所参加集中教学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及直博生报到时间为-3日,报到地点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有关报到须知请参阅《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年北京集中教学校区新生入学须知》。
我所需特别注意的事项说明补充如下(以下条款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入学规定中有区别的部分,以此规定为准):
一、与研究生院规定中有区别条款
1 户口迁移关系。
1.1 根据公安部有关规定精神,户口迁移原则如下:
1.1.1 录取类型为定向、委托或非脱产自筹培养的新生,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1.1.2 新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在入学时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应届毕业生如户口在就读学校,请务必将户口迁到所内;如原籍公安机关同意,也可选择迁回原籍)。
1.2 我所研究生户口迁移至贵州省贵阳市西湖路派出所观水路46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3 需迁移户口的同学请同时准备好户口迁移证与二代身份证像片一张,用于户口迁移。
1.4 户口迁移相关材料请直接交到教育处或在北京入学后由班级统一收集。如果通过邮寄到所,请在寄出后与教育处联系,确认收到(为防止邮寄过程中遗失,建议不要邮寄)。
2 党员、团员组织迁移
2.1 请按中国科学院大学入学须知中《中国科学院大学集中教学新生党组织关系转接说明》规定办理转接关系:其中正式党员的档案材料寄到我所;预备党员的档案材料请按党员管理相关规定将转正所需的相关材料转寄到中国科科学院大学。
2.2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是带有回执联的2007年新版,填写项不得有空白。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通讯地址一定要详细,否则回执难以准确寄回。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需由县(团)级以上党委组织部开据。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的介绍信台头是:&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组织部&。介绍信在报到时,将组织关系介绍信交给学校组织部。应届毕业生预备党员预备期在大学已超过半年的,请原所在党支部出具党员预备期间的现实表现鉴定,由学院党委(党总支)盖章密封后交由本人,报到后交所在院系党委(党总支)。
2.3 团组织关系迁到地化所,介绍信台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工作委员会&
3 调档函与录取通知书、校园卡、银行卡一并寄给本人,请协助将个人的档案材料调往我所,其中政治思想表现无具统一格式,由各单位自行出具即可。地址: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99号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教育处。如自带,可在北京入学后由班级统一收。
4 全体新生均须参加9月初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的英语A级分级考试,请做好参加考试准备。
二、所内相关规定
1、学费:根据中教育部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规定,学生均需缴纳学费,标准为硕士8000元/生年,直博生10000元/生年。在北京集中教学期间住宿费为750-1200元/人年。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要求,学生应在新学年开学前两周将学费和住宿费存入国科大为其本人开立的银行账户(随录取通知书发放的建行卡)中。国科大于开学初统一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如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在规定期限缴纳学费的,请在入学前准备好《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点此链接下载)。在入学时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按照规定程序提出缓交申请(务必请不要申请减免,如减免学费将不能获得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平均标准为,硕士生8000元/年,直博生13000元/年,我所目前一年级学生学业奖学金未分级)。
1 奖助学金:除学业奖学金外,我所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及直博生奖助学金标准为1600元/月,其中,由国科大发放部分为硕士生500元/月,直博生1250元/月,其余由所内发放,发放起如时间自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及我所将分别为大家办理建设银行相关银行卡。
2 由贵阳前往北京报到的同学,可以直接到教育处交户口迁移证等手续。
本类最新资讯
权威高配师资亲授技巧,教研千锤百炼科学提分。直录播课相结合精讲互动二合一,专业团队精细化作文批改。讲练结合,随学随练稳步提升。不过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可以免费试听~
主讲老师:王江涛、唐静、李旭、唐迟、田静等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 科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