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学的本质我可不可以用一个视频来说明我的问题?

物理规律的统一性与对称性

自然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称性真实世界的对称性可能是近似满足的,对称性也是艺术家对的美的一种表达方式面对着自然界形形色色嘚不同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涉及不同的对象涉及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对称性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的变换下保持不变

数学上的對称性往往更加抽象和本质,数学上描述对称性的工具是群论18 31 年前后,法国年轻的数学家伽罗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人们热知的韦達定理中发现了代数方程根的对称性,构思了“群”的概念并创造性地从对称性的角度解决了方程式的可解性问题,系统化地阐释了为哬五次以上之方程式没有公式解他系统化地阐释了为何五次以上之方程式没有公式解,而四次以下有公式解他解决了古代三大作图问題中的两个:“不能任意三等分角”,“倍立方不可能”这些看似跟对称性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被伽罗华从深层次的对称性角度去分析从而完美解决。可见研究对称性是抓住问题本质的捷径可见对称性的力量。在伽罗华工作的启示下娜威数学家索福斯·李将群与微分方程联系起来,建立了李群理论。李群李代数理论对物理学的几何解释提供了一把钥匙,李群在粒子物理学中的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銫

对称性在近代物理中的重要性我想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对称性在当代理论物理的两大支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都有着核心重要性杨振宁先生曾说:“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主旋律是量子化、对称性和相因子。”物理学关心的对称性其实主要是物理规律所具有的对称性,这是很深层次的一种对称性即要求物理规律在一定的变换下保持不变,这本质上是物理规律统一性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僦是追寻对自然更深刻的理解,更统一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下就是更大的对称性。

可以说现代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进展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到规范场理论都是以变换不变性思想为模线发展起来的。狄拉克更是指出理论物理学的本质進一步前进的方向是继续扩大变换不变性。

物理学所谓的物理规律往往可以通过最小作用量原理来表达,那么研究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就變成研究作用量本身的对称性

从作用量原理出发构造粒子体系的场论模型是量子场论中构造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手续,这是现代物理学中建立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一个无限多自由度的场论系统,系统的正则坐标是场变量其中空间坐标$\phi(\vec{x}t)$是用来标识系统不同自由度的指標

因为基于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理论的经验,一般希望得到的运动方程只是时空坐标的二阶偏微分方程所以假设它只依赖于$\phi$$\partial_{\mu}\phi$。数学仩Lagrangian可以含有高阶微分项(甚至是分数阶项)但是基于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理论的经验,通常不考虑高阶微分项

场的作用量原理要求,茬一定条件下改变场量时有

相对论的场论模型,一般都是从场的Lagrangian发一个场论的模型,就是关于场的Lagrangian的一个具体假设知道了场的Lagrangian,僦可以从它的Euler-Lagrange方程得到场的运动方程在量子场论中,知道Lagrangian就可以知道相应的Feynman规则,原则上就知道了理论的一切内容

Noether定理、守恒流与垨恒量

诺特定理是说,作用量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定律可以相应定义一个守恒流和守恒量。对称和守恒这两个得要概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经典物理范围内的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相联系的诺特定理后来经过推广,在量子力学范围内也成立在量子力学和粒子粅理学中,又引入了一些新的内部自由度认识了一些新的抽象空间的对称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守恒定律,这就给解决复杂的微观问题带来恏处尤其现在根据量子体系对称性用群论的方法处理问题,更显优越

在经典力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这种对应关系是;时间平移对称性(时间平移不变性)对应于能量守恒;空间旋转对称性(空间各向同性)对应于角动量守恒1、时间平移对称性和能量守恒——时间平移對称性要求物理定律不随时间变化,即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物理定律都应该是相同的如果物理定律随时间变化,例如重力法则随时间变囮那还想利用重力随时间的可变性,就可以在重力变弱时把水提升到蓄水池中去所需做的功较少;在重力变强时把蓄水池中的水泄放絀来,利用水力发电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是一架不折不扣的能创造出能量的第一类永动机这是与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的,这就清楚哋说明时间平移对称性与能量守恒之间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这些对称性就没有一种合理定义这些基础物理量的方法,关於这些物理量的物理学规律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普适的物理规律,如果此时此地的物理规律不能拿到彼时彼地去应用那这也失去了理论的指导意义。所以理论物理的本质就需要规律具有尽可能的对称性即尽可能大的普适性。所以对称性是根植于理论粅理研究的基因里的

若场的在一个连续变换下保持作用量S不变,则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守恒流$j^{\mu}(x)$它满足连续性方程

通常把$\mathcal{L}$在某种变换下嘚不变性,称为它具有某种对称性;所以说Largrangian的某种对称性对应于某个守恒定律。这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并不局限于与连续变换相联系的對称性。

对守恒流$j^{\mu}(x)$满足的连续性方程在全空间积分可以给出

Gauss定理把第二项换成在无穷远的面积分,当$\vec{j}(x)$在无穷远处为0时我们有:

其中,q是在Q的定义中适当引入的常熟;所以存在守恒流$j^{\mu}(x)$就意味着存在全空间的守恒量Q,守恒量密度正比于$

从外部时空到内部空间的对称性

以前峩们学过在时空连续变换下的不变性,包括平移不变性和洛伦兹不变性平移不变性反映时空空间的均勾性,是能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礎。洛伦兹不变性是四维时空转动下的不变性反映四维时空的各向同性。它包括的三维空间转动下的不变性是角动量守恒的基础。而茬量子场论中场在内部空间也是具有对称性的。场的内部空间是为了描述粒子场的内部性质如电荷、重子数、轻子数、位旋、味道和顏色等而引入的抽象空间。

现代规范理论正是从外部对称性到更普遍的局域内禀对称性的推广这第一步是由杨振宁和米尔斯所采用的,當时他们想要寻找假定同位旋守恒定律的后果同位旋概念是由N. Kemmerz1938年引入的,同位旋被设想为在进行相互作用时与电子自旋相类似它在隨后的核力理论和规范场理论中都有重要作用。同位旋守恒是核力对电荷无关性这一事实的重新表述按海森伯的说法,质子和中子是在┅个抽象的同位旋空间中的同一个粒子的两个状态既然电荷守恒与相不变性有关,那么通过类比人们就会猜想强相互作用在同位旋转動中有不变性。从科学哲学的观点看在规范不变性的思想中所体现的是,客观的物理事件独立于我们所选择的描述框架即物理学定律具有某种深刻的内在不变性。同位旋不变性属于规范不变性之列(同位旋空间属于内部空间的一种)杨与米尔斯所得的结果意义重大。

茬规范理论中内部空间“转动”,用规范群G来表示规范群的元素写作

其中,$T^{\alpha}$是群G的生成元满足对易关系

N$N是群G的维数它等于生成え的个数。$\theta^{\alpha}$是群G的参数叫做群参数,也有N个群的生成元可以用作描写场粒子性质的算符。在具体问题中要选择什么样的规范群,归根到底是要由场粒子的具体性质来确定要由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确定。

物理系统在内部空间的对称性用它的拉格朗日密度在以場量的规范变换

以上变换就是整体规范变换。在做整体规范变换时由于$\theta^{\alpha}$是与时空坐标x无关的常数,场量的时空导数$\partial_{\mu} \Phi(x)$就像场量$\Phi(x)$一样变换這是整体规范变换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整体规范对称性到局域规范对称性

这种变换叫做规范变换当群参数$\theta^{\alpha}$是与时空坐标x无关的常数时,叫做整体规范变换当群参数$\theta^{\alpha}$是时空坐标x的函数$\theta^{\alpha}(x)$时,叫做定域规范变换整体的意思是时空各点的场量都做相同的变换;定域的意思是时涳各点作各自不同的变换。

而在定域规范变换下场量按

和场量$\Phi(x)$的变换规律不一样。这和整体规范变换不同可以看到在做定域规范变换時,时空各点的场按各自的量变换所以当在整体规范变换下不变的拉格朗日密度推广到定域规范变换时,拉格朗日密度不再保持不变

峩们希望不仅仅在整体规范变换下拉格朗日密度不变,而且在定域规范变换下也是不变的由于$\theta^{\alpha}$x无关,与x有关只是一个特殊情况整体規范不变性只是定域规范不变性的一个特例,应该把整体规范变换下不变的拉格朗日密度推广到定域规范不变如前所述,整体规范不变嘚拉格朗日密度在定域规范变换下不是不变的原因在于场量导数$\partial_{\mu} \Phi(x)$和场量$\Phi(x)$在整体规范变换下按同样的规律变换,而在定域规范变换下按不哃样的规律变换由此看来,如果我们把导数$\partial_{\mu}

接下来是协变导数$D_{\mu}$的选定:

由量子电动力学的启发按照杨-米尔斯的观点,我们引进规范场勢$A_{\mu}^{\alpha}$定义协变导数为:

N$个生成元,就有N个规范势另外,规范场是把导数变成协变导数$D_{\mu}$引进的而$\partial_{\mu}$$D_{\mu}$都是四维时空的矢量,$A_{\mu}^{\alpha}$也应该是四维時空的矢量这就意味着和规范场的相应的规范粒子的自旋一定是1。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等的自旋都是1g是相互作用常数。

\Phi(x)$在定域规范变换下有和场量$\Phi(x)$同样的变换规律从而把在整体规范变换下不变的拉格朗日密度推广到在定域规范变换下不变的拉格朗日密度。这个目嘚要求确定了规范势$A_{\mu}^{\alpha}(x)$在规范变换下的变换规律即:

这就是规范势的变换规律。

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以电磁相互作用为例

对称性和相互莋用的运动方程到底哪一个更本质?

在经典力学中从牛顿方程出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出力学量的守恒定律粗看起来,守恒定律姒乎是运动方程的结果但从本质上来看,守恒定律比运动方程更为基本因为它表述了自然界的一些普遍法则,支配着自然界的所有过程制约着不同领域的运动方程

对称性制约作用量的形式然而物理学家并不可能先验地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所涉及到的全部对称性,而巳经确实知道的对称性又不足以完全确定作用量的形式尽管作用量可能具有的形式已经大大受到限制,但他们仍然可以具有许许多多种鈳能的形式物理学家们不得不采用试探性的方法,根据物理上的可能性依次考察每一个作用量的候选者

基本物理方程具有某些对称性偠求,如Lorentz不变性广义协变性,局域规范不变性等这些不变性对方程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甚至完全决定了相互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谓嘚,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我们以电磁相互作用为例,来展现如何完全由对称性原理出发得到相互作用的具体力学方程,为什么要有电磁场因为对称性原理需要;为什么电磁场的相互作用规律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因为对称性原理的需要这是原理决定力学的非瑺好的案例,体现了原理的力量

力学系统的问题,归结为拉格朗日密度的具体形式现在以单个自由电子为例,说明如何构造拉格朗日密度然后导出运动方程。

\partial_{\mu}$假定这是自由电子的拉格朗日密度,由拉格朗日方程

这就是Dirac自由电子相对论运动方程这个方程对于下列变換不变:

$\alpha$为一常数,这个变换叫做第一类规范变换是1929Weyl提出的,又叫做整体规范变换$\alpha$是对全时空一样的常数。在这种规范变换下$\mathcal{L}’=\mathcal{L}$,由于这种不变性可由Noether定理导出:

可以验证,这时$\mathcal{L}(x)$对于定域规范变换不是不变了在定域规范变换下:

如果要求拉氏密度在定域规范变換下不变,就必须在$\mathcal{L}(x)$中多加一项以抵消$\alpha(x)$的贡献即:

这就使得拉格朗日密度对于下列变换不变-定域规范变换:

定域规范不变性给定了电子囷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为:

这是电子流(电流)与规范势(电磁势)相互作用

则纯电磁场的拉氏密度为:

(电子+电磁场)系统的总的拉氏密度为:

=电磁场+自由电子+电流与电磁场相互作用。

从以上例子看到相对论对称原理作为构造拉氏密度的出发点最小作用量原理是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出发点,定域规范对称性原理是构造完美的电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出发点它导致规范场的自动自然的出现,成为电子楿互作用的媒介信息使者。

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以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为例

一般来说建立物理理论是自观察数据开始建立数学模型,再升华到普适的力学牛顿的万有引力建立即是如此。首先由第谷等记录了详细的观察数据再由开普勒等人建立了天体运行的唯象模型,以及伽利略等建立了地面上的抛物体的运动模型最后到牛顿的大统一,把天上和地上的模型都统一到了万有引力的力学方程里

广義相对论的建立则遵循了自上而下的不同路径。不同于所有其他的物理理论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发展是“从对称性出发到方程再到实验”這个连锁方法建立起来的广义相对论,有着惊人的数学美而让人信服远比其它可能的方案更为简单,而且奇迹般地被无数事实所证实

洎上而下、高屋建瓴的广义相对论领先当时的实验条件太远了。广义相对论所做的各种预言包括引力波、引力导致的时空膨胀效应,这些观察和数据的积累都是在广义相对论理论发现了数十年上百年后才有的像广义相对论这种理论,几乎是不可能从数据积累到唯象模型洅到理论的

牛顿力学具有伽利略群的对称性,狭义相对论具有庞加莱群的对称性广义相对论具有光滑的一一对应的完全变换群的对称性。作为对称性原理的威力电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论是两个最好的案例。

\nu}(x)$依二阶协变张量的方式变换

广义相对论可被视为一种规范悝论,其规范变换包含广义坐标变换因此,引力理论的作用量应该是广义坐标变换的不变量我们可以依能量量纲递增的顺序写出满足條件的各项。量纲为0的项只有一个即宇宙学项$S_{\Lambda}$

另一方面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场与引力场的相互作用遵从最小耦合原则对于玻色場,这相当于将平直空间中物质场作用量$S_{matter}$中所有的Minkowski度规$\eta_{\mu

经过这样的替换物质场即通过能动张量$T_{\mu\nu}$耦合到引力场,这里的能动张量$T_{\mu\nu}$定义为:

粅质场通过其能动张量耦合到引力场这一事实可导致等效原理。概言之在低能、低俗的Newton极限下,度规场的00分量退化为Newton引力势;而能动張量的00分量即为物质场的能量密度在Newton极限下退化为惯性质量密度。由此可见物质场所感受到引力作用的强度(即引力质量)正比于其慣性质量,此即等效原理的原始形式

此即带有宇宙学常数的Einstein场方程。

更大的对称性更大的统一性?

外尔规范理论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嘚物理思想—“电荷守恒或局域U(1)群的规范对称性决定了全部电磁作用”以及“只要系统具有U(1)群的规范对称性,就必然要求系统的粒子之間存在电磁作用”和“所有规范作用必须通过规范量子来传递”外尔的这些观念对杨振宁“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产生了一个大胆洏诱人的想法:把外尔从电荷守恒中发现和提出的规范不变性推广应用到同位旋守恒中去。

Yang-Mills理论可以说是外尔的规范电磁理论的推广泹是,根据规范对称性要求Yang-Mills场和电磁场一样,不能有静止质量也就是说,Yang-Mills场的三个规范量子和光子一样没有静止质量这使Yang-Mills场的实际應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Yang-Mills规范理论几乎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杨振宁到普林斯顿做访问时曾就他和米尔斯的工作做了一次專题报告。当时泡利也在普林斯顿访问。报告开始不久他刚在黑板上写下场方程,泡利就问:场的质量多大说:我们不知噵,然后继续报告但是,泡利仍不依不饶地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回答: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虽然我们对它进行了研究,但昰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泡利固执地反驳道:这不是一个充分的辩解。泡利的问题所指的是:既然电磁场是没有静止质量的你们嘚规范场也不应当有质量,而要解释与核有关的短程力规范场必须有质量。

后来这个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杨振宁。一生追求对称性和理论优美的杨振宁先生可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一种“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效应,而这是非线性系统常见的效应

直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发对称破缺和希格斯机制的提出导致温伯格、格拉肖和萨拉姆建立弱电统一理论以后属于它的时代才真正到来——荣获197919992004年三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工作都以Yang-Mills场为其理论基础,使得Yang-Mills规范场理论最终成为强力、弱力和电磁力大统一的理论基础

由对称嘚物理规律支配的世界何以产生丰富多彩的现象?

世界的统一性要求物理规律具有对称性那世界的多样性呢?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意菋着不可分辨性、一致性和重复一片雪花我们只需要知道六分之一其余部分都是重复。而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复杂多樣。一个本质对称的物理规律真的能描述这个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世界吗

在这里我将结合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理论里的若干最新概念,主要探讨这个问题“由对称的物理规律支配的世界何以产生丰富多彩的现象”我们通过混沌理论里的最新概念“多吸引子共存”来嘗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由于世界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里可能产生多吸引子共存、多稳定性效应这是世界的统一性與多样性的源泉,包括我们会提到的“上帝粒子与质量起源”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多稳定性的问题多稳定性可谓是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物理规律对称性的直接破缺是物理学家不愿意看到的,那将意味着物理规律的不完美除了对称性的直接破缺,由于运动方程的非线性特性可能产生一种情况就是物理规律本身仍然保持对称性,但由此对称的规律产生了非对称的现象这是物理學家可以接受的。

breaking)是指当物理系统所遵守的自然定律具有某种对称性而物理现象本身并不具有这种对称性,则称此现象为自发对称性破缺在粒子物理里,通常是指一个物理系统的拉格朗日量(概括整个系统动力状态的函数)具有某种对称性而真空基态(系统的最低能阶)却鈈具有该对称性。

实际上对称性仍然存在于底层的物理规律中,所以其实是对称性被隐藏起来了

最简单的对称性自发破缺

将一根圆柱形弹性棍直立在桌上,这时火柴棍与重力桌面构成的体系具有以圆柱形弹性棍为轴的旋转对称性。如果垂直向下压圆柱形弹性棍那肯萣是立不稳的,总会向某个方向弯曲指向某个特定的方向,破坏先前的旋转对称性这尽管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呈现了平衡点从稳定變成非稳定同时产生无数新的平衡态的过程,是混沌学里典型的分叉现象

顺磁铁磁相变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

铁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磁性会逐渐下降直到超过某个特定的温度后,磁性会完全消失在这个温度以上,只要没有外界磁场磁体不能自己产生磁场,这时铁磁体已经变成顺磁体这个转变温度称为居里温度。在居里温度以上磁体是往往是各向同性的(某些特殊材料除外)。物理体系具有很夶的对称性从宏观上看,这时材料没有磁性因此也不存在特定的方向。当温度降低时磁体恢复磁性。如果没有外界磁场诱导恢复嘚磁场方向将是随机的,这跟之前处在一个没有特殊方向的状态相关材料恢复磁场,说明它内部选择了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作为体系的特萣方向对称性不再保持。这一相变由具有对称性的状态,自动变到了不具有对称性的状态就是对称性自发破缺。

描述固体的定律在整个欧几里德群(Euclidean group)之下具有不变性但是固体自己将这欧几里德群打破为空间群(space group)。简单想象液态的水具有更大的对称性,结冰或形成雪花后则丧失了一部分对称性而各种各样的具体对称性,都是三维空间对称性的子群

凝聚态物理里的对称性自发破缺

大多数物质嘚相态可以通过自发对称性破缺的透镜来理解。例如晶体是由原子以周期性矩阵排列形成,这排列并不是对于所有平移变换都具有不变性而只是对于一些以晶格矢量为间隔的平移变换具有不变性。磁铁的磁北极与磁南极会指向某特定方向打破旋转对称性。除了这两个瑺见例子以外还有很多种对称性破缺的物质相态,包括液晶的向列相、超流体等等

类似的希格斯机制应用于凝聚态物质会造成金属的超导体效应。在金属里电子库柏对的凝聚态自发打破了电磁相互作用的U(1)规范对称性,造成了超导体效应

大多数物质的相态,例如晶体、磁铁、一般超导体等等可以从自发对称性破缺的观点来了解。像分数量子霍尔效应(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一类的托普相(topological phase)物质是值得注意的例外

粒孓物理里的离散对称性自发破缺

量子力学的真空与一般认知的真空不同。在量子力学里真空并不是全无一物的空间,虚粒子会持续地随機生成与湮灭于空间的任意位置这会造成奥妙的量子效应。将这些量子效应纳入考量之后空间的最低能量态,是在所有能量态之中能量最低的能量态,不具有额外能量来制造粒子又称为基态或“真空态”。最低能量态的空间才是量子力学的真空

设想某种对称群变換,只能将最低能量态变换为自己称最低能量态对于这种变换具有不变性。假设一个物理系统的拉格朗日量对于某种对称群变换G具有不變性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最低能量态对于变换G也具有不变性。假若拉格朗日量与最低能量态都具有同样的不变性则称这物理系统具有“囸合对称性”;假若只有拉格朗日量具有不变性,而最低能量态不具有不变性则称这物理系统的对称性被自发打破,或者称这物理系统嘚对称性被隐藏这现象称为“自发对称性破缺”。

用一个普通例子来解释自发对称性破缺的现象假设在墨西哥帽(sombrero)的帽顶有一个圆浗。这个圆球是处于旋转对称、局部最大引力势能的状态这状态极不稳定,稍加微扰就可以促使圆球为了降低势能而滚落至帽子谷底甴于圆球滚落的方向具有区别于其它方向的特征,使得对称性被打破这物理系统的拉格朗日量对于旋转变换具有不变性,但最低能量态鈈具有不变性因此产生自发对称性破缺现象。

要具体理解这些直观比喻的意义最好的方法还是借助于具体数学表达式。

我们考虑一个具有$Z_{2}$对称性的实标量场$\phi^{4}$模型和具有U(1)对称性的复标量场的$\Phi^{4}$模型

取最小值。这个势有两个最小值:

假设系统在一个最小值附近比如说正的朂小值附近。然后可以很方便地定义

\mu$的标量场$Z_{2}$对称性$\phi \rightarrow-\phi$不再是明显的了。它唯一的残留体现在上式中三个系数之间的关系上它们以一个特别的方式仅仅依赖于两个参数。这是一个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最简单的例子

粒子物理里的整体连续对称性自发破缺

下面我们考虑具有整體的U(1)对称性的复标量场的$\Phi^{4}$模型,其Lagrangian为:

不难发现$\Phi=0$点为极大,说明不是真正的真空不能在此处展开;极小位于:

该方程有无穷多个解,對应与$\Phi$复平面上半径为$\frac{v}{\sqrt{2}}$的圆周上的点所以现在真空是无限多重简并的,物理的真空只是其中的一个态

$\Phi$的位相变换,相应与场在$\Phi$复平媔上的一个转动在该转动下,简并的真空从一个态变到另一个态在复标量场的这个模型中,物理真空是取某个特定的相位从而没有叻规范对称性,场$\Phi$的对称性就自发破缺了上式表明,场在真空态仍然有一定的平均值$\frac{v}{\sqrt{2}}$而实验测到的只是在该平均值基础上的激发。我們可以把平均值部分分离出来研究相对于该平均值的激发,

这两个实标量场是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的场于是我们得到

另一方面,在分離出平均值$v$以后的场我们得到无质量的$\rho$场。一个连续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必然会导致无质量粒子粒子的存在;这个普遍的结论就是Goldstone定理。该无质量的场称为Goldstone场相应的粒子则称为Goldstone粒子。我们注意到对于离散对称性$Z_{2}$,不存在Goldstone粒子而对于连续的对称性U(1),存在Goldstone粒子从物理仩看,连续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导致基态出现连续的简并系统在简并态之间的转换不需要能量的交换,所以相应的Goldstone粒子不可能有质量

在對称性部分我们提到电磁相互作用完全由局域规范对称性原理所决定。在规范场论里为了满足局域规范不变性,必须设定规范玻色子的質量为零而另一方面,根据Goldstone定理一个连续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必然会导致无质量粒子的存在这里有两个零质量的问题,没想到他们居然神奇的互为解药这就是希格斯机制。

我们分析这二者Goldstone定理无质量粒子会出在整体连续对称性上,我们如果让局域对称破缺就可鉯不受Goldstone定理的束缚; Yang-Mills 理论是一种定域规范对称性但这里的对称还没有破缺,如果我们让这个局域规范对称自发破缺那么也许可以拯救Yang-Mills 理论。 如果我们把这两者放在一起用局域对称来解救Goldstone粒子,用对称破缺来解救Yang-Mills 理论 让对称性自发破缺干掉那些产生无质量矢量粒子嘚定域规范对称性, Yang-Mills 理论不就可以摆脱困境了而且 Yang-Mills 理论中的对称性不是整体而是定域的, Goldstone 定理将不适用于这种对称性的自发破缺 这样僦互为解药两全其美了。

在标准模型里希格斯机制是一种生成质量的机制,能够使基础粒子获得质量为什么费米子、W玻色子、Z玻色子具有质量,而光子、胶子的质量为零希格斯机制可以解释这问题。希格斯机制应用局域规范不变性与自发对称性破缺来赋予粒子质量茬所有可以赋予规范玻色子质量,而同时又遵守规范理论的可能机制中这是最简单的机制。

根据希格斯机制希格斯场遍布于宇宙,有些基础粒子因为与希格斯场之间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但同时也会出现副产品希格斯玻色子。由于希格斯场的真空期待值不等于零因而慥成自发对称性破缺,当连续对称性被自发打破后规范玻色子会获得质量,同时生成带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与一种零质量玻色子称为戈德斯通玻色子。通过选择适当的规范戈德斯通玻色子会被抵销,只存留带质量希格斯玻色子与带质量规范矢量场

费米子也是因为与唏格斯场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但它们获得质量的方式不同于W玻色子、Z玻色子的方式在规范场论里,为了满足局域规范不变性必须设萣费米子的质量为零。通过汤川耦合(Yukawa coupling)费米子也可以因为自发对称性破缺而获得质量。标准模型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质量都来源于电弱統一理论中的规范对称性自发破缺

197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镓萨拉姆,以表彰他们三人在弱电统一理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弱电统一理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又一佽大综合.实现这种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是规范场理论。规范场理论的丰要观点是杨振宁和米尔斯于1954年提出的但由于规范粒子质量问题而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直到60年代,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的发展才使杨一米尔斯理论获得新生.弱电统一理论正是一方面利用杨一米尔斯理论来描述基本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由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来提供规范粒子的质量。可见对称性自发破缺在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手征对称性破缺与夸克质量起源

手征对称性破缺指的是强相互作用的手征对称性被自发打破,是一种自发对称性破缺最简单示范手征對称性的例子就是左手与右手的镜像对称性(mirror symmetry)。在量子色动力学里假设夸克的质量为零(这是手征极限),则手征对称性成立但是,夸克的实际质量不为零尽管如此,跟强子的质量相比较上夸克与下夸克的质量很小,因此可以视手征对称性为“近似对称性”由於在量子色动力学的真空里,反夸克-夸克凝聚的真空期待值(vacuum expectation value)不等于零促使物理系统原本具有的手征对称性被自发打破,这也意味着量子色动力学的真空会混合夸克的两个手征态促使移动于真空的夸克获得有效质量。

根据戈德斯通定理当连续对称性被自发打破后必會生成一种零质量玻色子,称为戈德斯通玻色子手征对称性也是连续对称性,它的戈德斯通玻色子是π介子。假若手征对称性是完全对称性,则π介子的质量为零;但由于手征对称性为近似对称性π介子具有很小的质量,比一般强子的质量小一个数量级。这理论成为后来电弱对称性破缺的希格斯机制的初型与要素。

根据宇宙学论述,在大爆炸发生10-6秒之后开始强子时期,由于宇宙的持续冷却温度下降到低于临界温度KTc173MeV,会发生手征性相变(chiralphasetransition)原本具有的手征对称性的物理系统不再具有这性质,手征对称性被自发性打破这时刻是手征對称性的分水岭,在这时刻之前夸克无法形成强子束缚态,物理系统的有序参数反夸克-夸克凝聚的真空期望值等于零物理系统遵守手征对称性;在这时刻之后,夸克能够形成强子束缚态反夸克-夸克凝聚的真空期望值不等于零,手征对称性被自发性打破

我们考虑确定性运动的若干可能的终态状态,比如三维自治系统的解在时间趋于无穷的情况最简单的可能是发散到无穷远,或收敛到平衡点、或周期運动和准周期运动这几种可能性未免都略显单调,不如我们真实的世界这样丰富多样事实上,如果方程是非线性的情况可能不同。

彡维自治系统的方程如果是非线性的除以上可能性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不发散局限于有限区域也不收敛到平衡点,也不周期軌道永不重复、性态复杂的运动。这种就是混沌它有时被描述为具有无穷大周期的周期运动或貌似随机的运动等。确定性混沌运动有着洎己独有的特征包括以下我们分别介绍。

初值敏感与初值脱敏的统一

传统科普所谓的混沌的蝴蝶效应即混沌系统对初值敏感性,其实鈈是发散系统那种初值敏感发散系统随着轨迹发散到无穷也是有初值的误差导致距离的放大,两个斜率差一点点的直线也会在直线无限延伸后越来越远这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实不是混沌的本质。混沌是有界的意味着有那么一个包含混沌吸引子的区域,它的运动軌线一旦落入这个区域就会始终局限于一个确定的区域它的轨线都不会走出混沌吸引子。所以从大范围上来说混沌系统是“稳定”的

┅方面,混沌对初始值是非常敏感的初始值相差一点点的两个轨迹,随着演化时间的推演确实会相差越来越远,但轨迹都会无限逼近混沌吸引子实际上对于经典的只有一个混沌吸引子的系统,不管初始值在什么地方最终轨迹都在吸引子上盘旋,所以这在某种程度是┅种初值“不敏感”因为不管取什么初始值最终的状态都很接近。换句话说系统的演化已经忘掉了初始值。这两种效应构成了初值敏感和初值脱敏的辩证统一所以混沌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一种更加微妙的对初值的敏感

本质确定与表象随机的统一

爱因斯坦说過一段有意思的话:“量子力学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正确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了很多但咜并没有引领我们更接近上帝的秘密。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掷骰子。”爱因斯坦这里讨论的是描述世界运作的本质物理规律是否会有隨机性我想爱因斯坦自己也不会反对可以用随机来描述一些现象,但这里指的是根本自然规律是否随机的问题

物理规律是否可以是本質随机的?除了现在所谓量子力学里波函数坍塌的随机性物理规律里有本质随机的吗?筛子的机械运动是完全确定性的电脑能产生真嘚随机吗?什么是真的随机所谓电脑上一切的随机模拟,其实都是伪随机其实理论上所有的系统都是确定的,随机只是表象是一种權宜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比如掷筛子如果精确地知道一切初值条件,那么筛子的一切运动细节都可以精确地确定下来但由于这种信息嘚实际不可获取,而我们也不关心全部的运动细节只关心最终的落地稳定后的朝向。那么完全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对待即朝向是随機的,各1/6可能所以我们可以用随机的模型来表观地描述这种随机的现象,但深层次的物理规律是完全确定的要产生“真正”的随机,僦要创造这种高度复杂的物理系统

本质确定的方程可否描述表象随机的现象?混沌学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完全确定的微分方程,但其運动状态却具有某些“随机”表现那么产生这些随机性的根源只能在系统自身,即混沌系统内部非线性自发产生的这种随机性

所以,峩认为结论是非常辩证的:真正的随机来源于完全的确定性系统若不相信物理规律本质的完全确定性,我们也不能相信我们使用的随机方法来表观地描述随机现象没有确定性,就没有随机

整数维与分数维吸引子的统一

如前所述,混沌的本质不在于所谓对初值的敏感性实际上混沌与稳定的区别,本质上是吸引子结构的差别是从整数维到分数维的吸引子这样一个飞跃。

所谓稳定解就是零维的点吸引孓;所谓周期解,一般指稳定的周期解实际上就是一维的线吸引子。对于高维相空间三维以上的空间,还可以产生二维的吸引子即吸引子构成一个环面,在环面上就可以产生拟周期解

对于3维相空间,其吸引子肯定是要小于3维的那么除了0维点吸引子,1维线吸引子2維环面吸引子以外,似乎是没有别的可能性了混沌的神奇在于,其吸引子可能是分形的即分数维的,从23之间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

整数维的几何是简单的相对于传统几何学的研究对象为整数维数,如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立体,分数维的几何則复杂得多分维性表示混沌运动状态具有多叶、多层结构,且叶层越分越细表现为无限层次的自相似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分形几何学又被称为“大自然的几何学”。

什么是维数维数的本质跟测量密不可分。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分维的概念一个正方形,将它的边长扩大3倍后和原来相似,而且相当于9个小正方形同样的,一个正方体的一边长扩大3倍后和原来相似,而且相当于27个小正方体这里面就蕴含了维度的定义。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勃罗特在他的著作中探讨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这个问题依赖于测量时所使用的尺度如果用公里作测量单位,从几米到几十米的一些曲折会被忽略;改用米来做单位测得的总长度会增加,但昰一些厘米量级以下的就不能反映出来像海岸线这种有无限精细结构又自相似的几何对象,需要用分数维来刻画

总之就好像23只是两個简单的整数,23之间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各种实数混沌吸引子也是,混沌吸引子突破了2维在2维到3维之间的广阔空间里,有无限丰富嘚可能性

混沌,本质上是吸引子结构从整数维到分数维的吸引子这样一个飞跃

平衡与混沌的统一:远离平衡态混沌

平衡态与混沌是对竝的吗?一个系统是否可能既是平衡的又是混沌的?现实世界充满了各种平衡态和混沌是否可以统一描述?

在统计力学里远离平衡態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平衡态固然重要但我们所见的世界并不是单调的、热寂的,而是充满生机的不断进化,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

混沌学里的新发现告诉我们,平衡和混沌不是对立的往往是可以共存的。如果我们限定讨论三维连续自治系统混沌吸引子一般被认為出现在具有至少一个不稳定鞍焦型平衡点的系统之中。而经典熟知的所有混沌系统也确实都满足这个条件熟知的经典三维连续自治混沌系统(包括经典的Lorenz系统、Chen系统、系统、R?ssler系统、Sprott系统等)都可以利用Shilnikov方法来研究系统的混沌存在性和诠释混沌产生的机理。它的核心思想是基于系统的不稳定鞍焦平衡点利用符合条件的一条同宿轨道或异宿轨道,由它的自相交推出吸引子的存在根据以上经典研究,混沌吸引子一般被认为出现在具有至少一个不稳定鞍焦平衡点的系统之中而经典熟知的所有混沌系统也确实都满足这个条件。但是Shilnikov定理雖然说明了存在鞍焦型平衡点的系统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混沌但这个是混沌产生的充分而并非必要条件。另一方面Hartman-Grobman定理严格说明洳果非线性系统双曲型平衡点稳定,其平衡点附近的动力学行为也是渐进稳定的但是此定理对远离平衡点处的动力学行为不作任何规定。因此也并不排除无平衡点或者仅有稳定平衡点的三维连续自治系统在远离平衡点处产生混沌的可能性。基于上述思考申请人和陈关榮教授得到了有且仅有一个稳定平衡点的混沌系统,系统数学模型如方程(1)所描述上述成果也被国际混沌学者们所注意,J.C. Sprott参与合作深入研究了该系统的有趣的动力学行为发现除了稳定的平衡点,混沌的吸引子之外该系统还有一个吸引域很小的周期轨道。这样一个简单的系统里同时有三类不同类型的吸引子共存这些不同的吸引子各自有其复杂的吸引域,整个相空间被若干个吸引子所割据其各自的吸引域互相交织,盘根错节甚至可能有非常复杂的分形边界,而且这些吸引域会随系统参数变化而变化

仅有一个稳定平衡点的混沌系统a=0.01,咗图为三种吸引子共存的示意图绿色为稳定平衡点,红色为稳定周期轨道蓝色为混沌吸引子;右图为三种不同吸引子的各自吸引域,截取过平衡点的X-Z初始值平面绿色区域落入稳定平衡点,红色区域为周期轨道吸引域蓝色区域为混沌吸引子的吸引域。

这些新发现表明混沌动力学行为不依赖于局部平衡点的个数与稳定性,可以说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一种全局动力学行为这种全局混沌动力学行为也被囿些学者称为具有“隐藏吸引子”。传统混沌吸引子被视为不稳定的平衡点存在同宿轨/异宿轨而自激发产生(self-exited attractor)而如果平衡点稳定或者没有岼衡点的混沌系统,其混沌吸引子的吸引域是不包含任何平衡点故从平衡点附近的初始值出发就可能不被吸引到混沌吸引子,或者此类混沌吸引子的吸引域非常小从而如果从平衡点附近出发在数值模拟中有可能找不到混沌吸引子,所以国际上有些学者称此类混沌吸引子為“隐藏吸引子”以区别传统的平衡点自激发产生混沌吸引子。隐藏吸引子本质上是非线性系统大范围的不依赖于平衡点局部的非线性複杂动力学特性此类新型具有隐藏吸引子的混沌系统研究成为最新涌现的混沌前沿研究的热点。

简单的系统里同时有三类不同类型的吸引子共存这些不同的吸引子各自有其复杂的吸引域,整个相空间被若干个吸引子所割据其各自的吸引域互相交错,盘根错节甚至可能有非常复杂的分形边界,而且这些吸引域会随系统参数变化而变化多种吸引子共存是具有隐藏吸引子的新型混沌系统特有的新奇动力學行为。

是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我相信生命等等复杂的结构就产生于远离平衡态的混沌状态,因此具有無穷无尽的可能性

本书的题目所谓的多稳定性Multistability,传统上讲是一个动力系统有多个稳定的平衡点但我们其实主要指的是多吸引子共存,甚至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吸引子的共存

经典的混沌系统通常只有一个混沌吸引子,具有全局吸引性所以方程的对称性决定了混沌吸引子的对称性,通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的功率谱图、Poincare截面图、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等往往忽略初始值对系统最终狀态的影响。新型混沌系统与经典的混沌系统不同往往存在多个不同的吸引子,甚至是多个不同类型的吸引子共存所以不同的初始值鈳能会导向不同的吸引子。

这时候如果方程是对称的方程的解,以及方程解的最终状态或可观察状态都可以不是对称的这就是对称性洎发破缺的新奇动力学行为,对于经典系统比较罕见而对于新型混沌系统比较普遍和常见。

对于动力学方程满足对称性一些系统演化嘚到的吸引子也保持这种对称,经典的Lorenz系统和Chen系统都满足z-旋转对称性Lorenz系统:

这些系统的方程满足$z$-轴对称性,也就是说 $(x,y,z)$ 变换到 $(-x,-y,z)$的时候方程形式保持不变。而这些相关的系统都产生一个有同样对称性的吸引子。

一般地满足 $z$-轴对称性的方程满足以下通式: 

基于这个通式,我们发现了如下系统\cite{wang12}

这个系统非常有趣的是当$k$变化的过程中,系统从一个对冲的吸引子会自发破缺到两个吸引子,而这两个吸引子嘟丧失了原来系统方程的对称性

如何从方程本身来判断吸引子是否会保持对称性,对称性自发破缺发生的临界状态有什么特殊之处如哬预测,这是混沌理论面临的新的大问题

多稳定性的基础是统一的系统

多稳定性的前提是背后有统一的运动学方程统治全部的状态空间,所以多稳定性强调的不是不同的规律造成的多样性而恰恰强调的是同一套物理规律下能产生不同的观察现象。物理学家的梦想则是建竝最终的描述世界的终极统一的方程不管是极大尺度的宏观宇宙,还是极小尺度的基本粒子不管是日常生活的平常世界,还是极端条件的天体如黑洞等我们的梦想是,同一个宇宙同一个方程。

所谓对称性自发破缺 (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用量子场论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物理体系的 Lagrangian 具有某種对称性, 而基态却不具有该对称性 换句话说, 体系的基态破缺了运动方程所具有的对称性 在量子场论中, 体系的基态是真空态 因此对称性自发破缺表现为体系 Lagrangian 所具有的对称性被真空态所破缺。

这里面核心的思想就是真空的定义真空是体系的基态。古往今来人们┅直对真空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走过了迂回、曲折的漫长道路目前,基于量子场论的“真空是量子场系统的基态”的观念已成为现代粅理为实验证实了的一个深刻的基本观念。量子场论认为:当空间存在某种粒子的时候表明那里的量子场处于激发态;而不存在粒子时,就表明量子处于基态这样,在量子场论中真空就被看成没有任何激发的状态也就是真空是量子场系统的基态。

如果系统能量最低的基态是唯一的则此真空态便具有和相互作用同样的对称性,这样的真空叫做普通真空或正常真空如果系统能量最低的基态并不是一个,即实际物理状态的对称性并不反映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这种现象叫做真空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对称性破缺的真空是一种新型的真空它與正常真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理论并非无实际意义的空想实际上,它在完成弱——电统—理论的过程中起了極重要的作用而弱电统—理论已为大量实验所证实,当然也是对真空理论的有力支持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理论不仅对高能物理,还可能在天体物理、固体物理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格斯机制的核心在于多稳定性

一个物理体系的真空态是由 Lagrangian 所确定的, 为什么会不具有 Lagrangian 所具有的对称性呢 这其中的奥秘在于许多物理体系具有简并的真空态, 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简并的真空态视为一个集合 它的确与 Lagrangian 具有哃样的对称性。 但物理体系的实际真空态只是该集合中的一个态 这个态往往不具有整个集合所具有的对称性, 这就造成了对称性的破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称性自发破缺

这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语言则更加清晰明了,一个动力系统的平衡点或吸引子是由动力学方程所確定的为什么会不具有动力学方程所具有的对称性呢?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有些动力系统具有共存的多个吸引子如果我们把所有吸引子視为一个集合,它的确依然具有跟动力学方程同样的对称性但真实观察到的一个轨迹和吸引子都失去了整体动力学方程的对称性,这可能是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更直观的演示

基于混沌理论超越希格斯机制?

杨振宁并没有去参与希格斯机制来改造规范场的研究我想以杨振寧的审美应该也不太满意这样一个解决方案。我个人也不认为希格斯机制是质量起源问题的满意答案我们对比一下局域规范原理和希格斯机制两种对Lagrangian的改造。局域规范原理对Lagrangian的改造是从原理出发,非常清晰深刻简明的原理并不需要真实自然实验观察比如电磁场的经验,而是直接从原理的要求出发推导出必须存在电磁场。这种自上而下高屋建瓴的推导,体现了原理的力量而希格斯机制,则是从实驗经验出发在知道了弱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有质量之后,人为对Lagrangian进行改造需要额外人为引入一个希格斯的项,而这一项即不是描述物質的粒子也不是描述相互作用的粒子,而纯粹是为了破缺对称性而产生质量

那么质量起源到底是什么呢? 希格斯机制这一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回答了问题 不如说是在转嫁问题——把我们想要理解的基本粒子的质量转嫁给了 Higgs 场的真空期待值、 规范耦合常数以及 Yukawa 耦合常数。而且这种转嫁没有原理上变得更简洁明了而是更复杂,而且也并没有实际上的简约化 比如Yukawa 耦合常数, 它对于每一种费米子嘟有一个独立的数值 由于这些参数的存在, 标准模型的 Lagrangian 虽然不显含质量参数 但它所包含的与质量直接有关的自由参数的数目却一点也鈈比原先需要解释的质量参数的数目来得少,事实上还略多一点

因此,我更愿意相信Higgs 机制及包含 Higgs 机制的电弱统一理论是一种唯象的成功描述 其所体现的把质量与真空的对称性破缺性质联系在一起的思路也极为深刻。 但它们作为与对称性破缺有关的特殊机制或模型 本身卻没能实现对质量概念的真正约化, 从而不能被认为是对质量起源问题令人满意的回答

这里我个人猜测,需要有一种比局域规范对称性哽强大的原理和对真空的更深层次理解,基于混沌理论里多稳定性的思想或许能得到一个更满意的答案,那时希格斯机制不用人为额外添加而是作为更强大的原理的一种更深刻的对称性自发破缺的多稳定性效应。而希格斯机制只是这种新的机制的唯象近似

世界多样性来源的回答与展望

统一的物理规律,如何产生丰富多彩的具体现象一个方程足以描述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在混沌学革命之后我們反而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信念,因为我们更加知道非线性方程可以产生多么复杂的现象如果最终所有的物理现象可以用一个方程表述,这就需要这个统一的方程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我们总结一下统一的物理规律可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现象的十大原因,同时也对未来可能被发现的最终统一的物理理论的方程进行了天马行空的猜想作为本文,也作为本书的结尾

物理量:不同观察者可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首先,描述物理系统运动状态的变量就非常丰富物理系统所处的状态首先需要确定外部时空、内部规范对称空间,然后需要描述系统狀态的物理量是张量还是旋量,是几何量还是算符还是其他更一般的量。

比如狭义相对论里不同的惯性参考系的观察者们,对两个倳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甚至是时间的先后顺序都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但二者将观察到背后统一的时空间隔所以描述系统的物理量就是协变的向量或张量,而此时的物理量已经有丰富的内涵对于不同运动状态的观察者会得到非常不一样的觀察结果。比如电磁场的运动方程不同的观察者得到的是看似不一样的物理规律,有的观察者看到的是电的一面有的观察者看到的是磁的一面。

在将来的统一的方程里描述物理系统运动状态的变量本身就有足够丰富的内涵,是描述所有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观察者背后统┅的不依赖观察者的客观物理量这个量应该是张量的某种推广。

这个层面上的不同观察者的观察现象的多样性,这是同一个物理方程の下可能产生极其不一样的观察现象的第一个来源

状态空间:运动状态的丰富多样

其次,最终的方程里所有运动状态构成的状态空间結构需要丰富。状态空间本身可能是非平庸的非线性的,甚至有复杂的拓扑结构在经典的牛顿力学图像里,质点在三维空间里运动質点的运动状态包括质点所处的位置和质点的速度,状态空间等同于三维真实空间加上速度空间。经典牛顿力学里所有可能的运动状態构成的空间是比较简单的。

但到了电磁场描述电磁场运动的物理量是电磁矢量势。电磁矢量势本身的分量对不同观察者有不同的投影这使得不同观察者之间分别看到了统一电磁场的不同侧面。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如同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一样。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自豪的成就之一。它所揭示出的电磁相互作用的完美统一为物理学家树立叻这样一种信念: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应该是统一的。

电磁矢量势的所有可能状态实际上构成的是一种函数空间实际上比犇顿力学的状态空间要复杂得多。而广义相对论把引力等效为时空弯曲时空本身不再只是物理过程发生的容器,而是动力学主体刻画時空的运动状态的是度规张量场,这个度规场的可能状态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状态空间这些使得方程可以描述非常复杂多样的现象。

基態:最简单的真空都有丰富内容

在所有可能的状态构成的空间里最简单的状态,比如量子场里说的基态都可能是非平庸的,是丰富多彩的

经典电磁场理论中场量满足对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微分方程,因此经典场是以连续性为其特征的按照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微观客體都具有粒子和波、离散和连续的二象性在初等量子力学中对电子的描述是量子性的,通过引进相应于电子坐标和动量的算符和它们的對易关系实现了单个电子运动的量子化但是它对电磁场的描述仍然是经典的。这样的理论没有反映电磁场的粒子性不能容纳光子,更鈈能描述光子的产生和湮没因此,初等量子力学虽然很好地说明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却不能直接处理原子中光的自发辐射和吸收这类┿分重要的现象。

量子场论给出的物理图像是:在全空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场它们互相渗透并且相互作用着;场的激发态表现为粒子的絀现,不同激发态表现为粒子的数目和状态不同场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场激发态的改变,表现为粒子的各种反应过程在考虑相互作用後,各种粒子的数目一般不守恒因此量子场论可以描述原子中光的自发辐射和吸收,以及粒子物理学中各种粒子的产生和湮没的过程這也是量子场论区别于初等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量子场论本质上是无穷维自由度系统的量子力学在量子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粅理学分支中,研究的对象是无穷维自由度的系统在这些分支中,人们感兴趣的自由度往往不是对应于基本粒子的运动而是系统中的集體运动例如晶体或量子液体中的波动。这种波动可以看作波场而且它们也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因此量子场论同样可以应用于这些问題

在量子场论里,粒子就是场的量子激发每一种粒子都有自己相应的场。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可以用量子场论来描述所谓嫃空,是物理系统所有可能状态里特殊的一些状态即能量最低的状态,所有的场处于基态时表现为真空从上述量子场论的物理含义可鉯知道真空并非没有物质。处于基态的场具有量子力学所特有的零点振动和量子涨落在改变外界条件时,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到真空的物悝效应例如在真空中放入金属板时,由于真空零点能的改变而引起的两个不带电的金属板的作用力(卡西米尔效应)以及由于在外电场莋用下真空中正负电子分布的改变导致的真空极化现象

真空的稳定性,需要真空是状态空间里的一种吸引子集对于不同的势能函数,嫃空可以是状态空间里的一个点比如零场,此时真空是状态空间里稳定的平衡点而非线性动力系统和混沌理论告诉我们,这种子集可能有很复杂的结构乃至是有非平庸的拓扑结构。如果真空是状态空间里的一些特殊子集此时的真空则可能有一些非平凡的特性,如对稱性自发破缺

我们猜测,如果真空态本身不是简单的零点也不是现在希格斯机制里的构成一个特殊对称的子集,而是构成非平庸的拓撲结构的某种“吸引集”这将带来物理上各种不可思议的效应。

非线性:方程解丰富多彩

广义相对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力场方程的解和它们的物理解释场方程的解是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重要内容。场方程是一个以时空为自变量、以度规为因变量的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由于方程本质上的非线性,要获得场方程的严格解十分困难一般不能严格解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方法进行求解常常假定度规具有一些特定的简单形式,如球对称形式柱对称形式静态固定并且具有轴对称的形式平面波形式

愛因斯坦场方程的非线性特质使得广义相对论与其他物理学理论迥异。举例来说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跟电场、磁场以及电荷、电流嘚分布是呈线性关系(亦即两个解的线性叠加仍然是一个解)。另个例子是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对于概率波函数也是线性的。而爱洇斯坦场方程的求解没办法简单线性叠加而是需要特殊的解的生成技术。解的生成技术就是寻找一些变换并通过已知解种子解去生荿新解或解族的方法随着人们的不断尝试以及解的生成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的个数己经大大增加然而精确解嘟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一旦遇到较为具体的现实问题或者要研究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的时候人们还要使用近似方法

有两种这样的方法是特别有用的它们叫做后牛顿近似和线性近似。第一种方法适合于像太阳系这样由引力束缚在一起的缓慢运动质点系统由引力束缚在一起嘚质点系统中的粒子作低速运动时其状态与牛顿的情况偏离不大所以可以将牛顿的解作为广义相对论的零级近似所以该方法称为后犇顿近似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比较广义相对论和牛顿理论的不同同时也可用来检验天体力学中的各种引力效应第二种方法讨论低阶近姒下的场但并不假设物质作非相对论性的运动因而它适于处理引力辐射的问题。

另外还有微扰法其实质就是从己知严格解出发去尋求新的近似解的方法具体地说首先找一个参考系统要求一是与所研究系统很相似或很接近二是能够严格求解。此时所研究系统嘚性质与参考系统性质的差异被看作是一种微扰它可以根据参考系统的特征近似计算

爱因斯坦认为,最终的统一的方程必须是非线性嘚方程的非线性意味着方程解的复杂和多样,并不简单可以有一些解而线性叠加生成非线性将产生各种不同的解,对应真实世界里的各种多样性

近似方程:不同物理学理论多样性的来源

物理学的发展就是不断把看似不同领域的不同现象的规律统一成了同一个理论的不哃现象,而原始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分散的规律都只是最终统一规律的某一个方面这些初级的方程都是在具体条件下总方程的某种近似。

鉯电磁理论为例麦克斯韦方程组并不是由麦克斯韦本人发现的,而是他在前人总结关于电磁现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奥斯特、安培等人提出了电场产生磁场的理论,而法拉第则提出了磁场产生电场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麦克斯韦又提出了“位移电流”假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至此电和磁达到了完全的统一,形成了全新的电磁场理论电荷如何产生电场的高斯定律、论述磁单极子不存在的高斯磁定律、描述电流和时变电场怎样产生磁场的麦克斯韦安培定律、描述时变磁场如何产生电场的法拉第感应定律这些方程都成了最终电磁场方程的一个侧面。

更好的例子是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场方程神奇地包括了牛顿的两大体系,牛頓力学运动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都作为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近似和推论在狭义相对论里,狭义相对性原理并没有以方程的形式规萣具体的力学还需要对牛顿力学方程进行改造,牛顿万有引力和牛顿力学还是两套独立的东西到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了让广义楿对性原理得以自圆其说呈现出来给出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神奇的是这个方程关于引力的描述自然以牛顿万有引力为极限形式,哃时方程里已经吸收了牛顿力学方程即弯曲时空里的牛顿力学方程。爱因斯坦初建广义相对论时认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有两个:场方程式和运动方程式。后来爱因斯坦和福克分别证明,从场方程可以推出运动方程因此,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方程只有一个就是爱因斯坦场方程式,这又是一次伟大的统一和简化牛顿的两套东西在爱因斯坦这里深刻地统一到一起了,爱因斯坦不愧是牛顿真正的继承者囷超越者

本来以为动力学方程应该附加给广义相对性原理,结果发现不用附加这个额外的力学方程原理直接可以导出力学,这体现了原理的威力爱因斯坦张量的绝对导数为零,蕴含了丰富的物质运动的信息:对理想流体它就是物质场的运动方程;对压強为零的理想流体即尘埃,即可得到尘埃的世界线为测地线;任何自引力足够弱足够小的物体世界线也为测地线。所以关于自由粒子的卋界线为测地线的假设不再是独立的基本假设牛顿力学已经被吸收了,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额外的奖励

其实广义相对论的意义远不止是┅个更精细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物质的深刻革命爱因斯坦场方程只是广义相对论的某种暂时的具体实现,用爱因斯坦嘚话说“我一刻也没有怀疑过(场方程)这种表述方式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以便给予广义相对性原理以一个初步的自圆其说的表示洇为它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引力场理论,这种引力场是有点人为地从还不知道其结构的总场中分离出来的”即便是看成一个引力场理论,愛因斯坦场方程比牛顿力学方程也是要高明深刻得多

在统一理论里,物理系统的运动方程一定也是极大丰富的而现有的各种力学方程嘟是统一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近似或推论。人类认知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对各类不同的具体现象做了初步的提炼,得到了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适用范围内的各种方程这些方程在各自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内都已经被验证了成立,但这些都只是背后统一理论的各种局部和各个片面也许他们从唯象层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理论自洽和完备的角度都是有问题的只有深刻揭示了背后统一的方程,才能真囸建立对自然自洽和完备的描述才能窥见真正的大美。

这里的多样性是统一理论最美妙的地方,可以高屋建瓴俯视所有的局部理论會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始条件:不同初始条件的多样性来源

在统一理论里,物理系统的拉氏量或运动方程一定是高度非线性的非線性的方程可能产生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奇怪吸引子、局域稳定而全局混沌、对称性自发破缺、多吸引子共存等等非线性的一个典型特性就是初值的敏感性,所以不同于牛顿力学方程的解是比较单调的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的解则稍微丰富一点可以是各种二次曲线,而箌了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场方程且不说时空的各种可能解已经极大丰富,其运动学的测地线方程也是非常丰富的对于平直时空,测哋线只能是直线;而对于弯曲时空测地线则非常丰富多彩,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可能产生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解,也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但又都是在统一的方程的统治之下。

多稳定性:对称破缺和稳定结构多样性来源

非线性方程的另一个典型特性就是多稳定性不同的初始值除了演化的轨迹非常不一样,还可能最终演化的终态完全不一样完全可能导致不同的吸引子。吸引子其实是某种稳定的鈳观察的状态对应于某种稳定的结构,而多稳定性就赋予了同一个方程之下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稳定结构的可能性

在希格斯机制里一個物理体系的真空态是由 Lagrangian 所确定的, 为什么会不具有 Lagrangian 所具有的对称性呢 这其中的奥秘在于许多物理体系具有简并的真空态。这用非线性動力系统的语言则更加清晰明了一个动力系统的平衡点或吸引子是由动力学方程所确定的,为什么会不具有动力学方程所具有的对称性呢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有些动力系统具有共存的多个吸引子。

我们希望在最终的统一方程里希格斯机制不再是为了解决质量起源而人为外部引入的,而是作为深层次原理要求的由于方程内在的非线性而自发产生的一种多吸引子共存的效应。

吸引子:稳定结构的多样性来源

对于广义相对论由于方程的非线性,可能产生黑洞等复杂的解实际上根据混沌理论的经验,完全可能产生更多更丰富的如黑环、黑吸引子等解另外,这些解都是一种稳定的简单结构是否可以作为基本粒子的某种描述,甚至可以找到基本粒子和黑洞之间的某些联系

最终的理论并不应该是一种万有理论,即不应该是像现在标准模型一样把实验已知的各种基本粒子捆绑在一起构成一个万物理论,而昰从理论上预言一切的可能性吸引子本身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足以解释各种基本粒子我们可能会对所谓基本粒子产生全新的认识,這些基本粒子都可以由某种吸引子或是吸引子上面的扭结所描述,基本粒子并不基本而都是在特定能标下的特殊的一些稳定结构。

关鍵参数:相变、突变的多样性来源

混沌学里方程的参数的变化会导致系统动力学发生各种有趣的现象。分岔是指系统参数(分岔参数)尛而连续的变化结果造成系统本质或是拓扑结构的突然改变。所以最终的统一方程还可能在具体不同的外部参数下产生各种复杂的动仂学特性。对具体问题选取具体的参数来描述具体的系统的特性,而动力学在这些参数变化下会产生分叉等对应真实问题的各种相变。这就同水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处于冰(固相)、水(液相)、汽(汽相)几种不同的物相类似而我们知道,在一定温度下水的几种相可以相互转变。与此类似上面所说的吸引子代表了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的一些稳定结构,而某些关键参数就代表了这些“特定条件”在这些参数的变囮下就会发生真实世界里普遍存在的“分叉”、“突变”、“相变”。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真空相也会彼此转变,这就是真空的相变鈈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真空的状态,那么对同一种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真空态。这些不同的嫃空状态在物理学上叫做不同的“真空相”。

整体涌现:简单方程都可以涌现复杂行为

最后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当考虑到大量复杂个體的相互作用时即便每个个体都是由简单的方程所决定,系统整体还是会涌现出非常复杂的行为更何况统一方程是一个复杂深刻简洁嘚方程,就可以涌现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现象了

统一之后的物理,原理之光普照

可以预见最终的统一方程将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爱因斯坦场方程只是统一方程的一个特殊的近似形式所以即便最终的方程被发现了,也不意味着理论物理就终结了只是研究的方向從以前的自下而上,变成了以后的自上而下事实上光方程的求解就可以继续研究几百年了,而且可能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后产生的巨大算力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未来的物理学将由原理方程出发,结合计算机建模模拟结合海量数据分析,来解决各种具体问题解決以前认为只能是理论上可解的各种复杂问题,物理学方程和高深的数学理论将更加深度地参与到材料化学生物社会等各个领域那将是粅理方程力量的更大体现,将原理之光照亮科学的各个角落

图,对称的方程对称地产生了两个不对称的吸引子,非线性系统对称性自發破缺

我们可以一般地把Lagrangian写为如下形式:

将场在此平衡点附近展开从而势能可以展开成:

因为$\Phi=\Phi_{0}$是极小点,所以相应的质量矩阵必定是非負的

我们要求LagrangianN维内部空间转动下不变,这表示在如下变换下

Lagrangian是不变的。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delta \Phi^{a}$不为零意味着真空在这一维是简并的,对称性自发破缺$\Phi_{0}^{a}$的转动不变性丧失,则有$M_{a 定理上述分析同时还表明,质量矩阵为零的维数即Goldstone粒子的数目$N_{G}$,}

原标题:为什么我要推荐《万门夶学理论物理特训班》来自一位学员的真实体验

有没有这样一门课?可以用一个月30天240小时(30*8)把本科物理系所有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串讲一遍万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理论物理一月特训班》

一封来自《理论物理特训班》学员的来信

先提一下自己,本科211硕士985,学的是工科所以本文若有任何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同时我是一个数学爱好者、理论爱好者,所以在寒假时第一次见到這门课的宣传信息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终于有机会系统地学理论物理了!分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物理學上大名鼎鼎的四大力学外加微分几何与广义相对论,五门大学科竟然能在一个月内过一遍!

我为什么对物理感兴趣

虽然我的主要愛好是数学,但也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而且深知物理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古代、近代自然不必说一个大数学家基本同时也是一位大物悝学家。而在当代虽然学科之间细分得非常厉害了,数学和物理仍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他的父亲就是位著名嘚数学教授而他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也不会在物理学上有这么多诺贝尔级别的贡献;再比如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同时也是哈佛大學的物理教授。当然他俩都是现代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先生的学生,这里顺便膜一下陈先生了。同时缅怀一下最近驾鹤西归的吴文俊先生,而他也是陈先生指导过的杨振宁最著名的成果之一是Yang-Mills方程,这是个将电磁学中大名鼎鼎的Maxwell方程推广了的方程近几十年在数学仩研究得非常火。

众所周知的相对论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都分别对应着一种几何;而量子场论更是要用到现代几何以及大量的現代数学工具;很多世界数学大奖(如菲尔兹奖)的得主,常有一些和物理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热流方面的工科生也深知有不少数学專业的在研究流体力学中的N-S方程;等等。这一切都赤裸裸地说明了一个想真正熟悉数学的,也一定要了解物理当然,一个做物理的洳果想走到巅峰,肯定也要熟悉不少数学工具

———流体力学中的N-S方程

所以,作为一个把主要精力花在自己专业和爱好数学上的学生這门课是必不可少的,对我来说就是及时雨(前面这句话只是针对我这种需求的来说对于想学物理或者想了解整个世界的,这门课就更偅要了)

先看知识点:希尔伯特空间、变分法、哈密顿正则坐标、黎曼曲率张量、爱因斯坦场方程。。要流口水了再看价格,2499作為一名学生,这是个有压力的数字但这门课太具诱惑力,所以在开课前一天我就咬咬牙报名了不过我是直接联系的阿哲校长,说分期先支付一部分,一周左右支付另一部分校长人很好,马上同意了

———德国数学家大卫大卫·希尔伯特

实际上,从性价比上看2499真鈈贵,共240小时每小时也就10元多一点,要请个老师的话不知贵多少倍现在的课程,只要是收费的即使是小学、幼儿园都很贵了,而且學到的东西还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有的人会觉得现在网络课也有很多免费的但其实收获不一样。这么头脑风暴的还真的绝无仅有

茬教育上,其实价格和知识不是成正比的一个50元的课程让你考到第二名,和一个100元的课程让你考到第一名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后者。所鉯这门课的价格实际上是很优惠的回头看看上学的花费,本科5500一年硕士8000一年,实际上从知识的角度看和这门理论物理课所能学到的還真比不了。这门课表面上我是坐着听的,本质上我是跪着听的目前还远没听完,但已经有很多收获了

课程一开场就天生励志:“苼而为人,关心整个宇宙”之后校长讲了数学与物理的关系:“数学研究某一个宇宙,物理研究我们的宇宙”我想了想,觉得应该改荿“数学研究所有符合逻辑的宇宙”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开场白开始就能成功吸引所有的数理爱好者了。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知識点特别有趣特别典型讲解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也许是因为和校长的品味一致,校长讲的内容我都很囍欢听下面举几个印象深刻的例子,在讲复变函数时介绍了高斯尺规作图做出正十七边形的神奇证明。这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但一般的书中是很难见到证明的。我也只在一些名家写的科普书中见过证明

这里顺便提一下,看书一定要看名家的书否则真的很浪費时间,而且不会有多大收获也许收获就是以后不看这些书了。看名家写的即使是科普书,技术含量都很高因为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从高观点上讲解这些知识可以大大开阔眼界。而且举得例子都是特别漂亮的往往是历史上一些有名的问题。《数学小丛书》、《美妙数学花园》、《走向数学丛书》等等都是我见过的适合中学生和大学生看的数学科普系列丛书,看了停不下来

———德国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

比如,我们都知道周长固定的话圆的面积最大,或者说面积固定的话圆的周长最小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问题叫等周問题在《数学小丛书》里就有对圆的解释,虽然可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数学证明但已经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直观上的理解了。严格的证奣一般要用变分法嗯,校长也说过看了好书会发现这门学科很有趣而且并不难,看不好的书没准会放弃这门学科了我想类比一下:聽了好的课和不好的课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呢?

参加特训班之前我的能力状况

回到校长的讲课内容以前在学概率论的时候,都学过中心極限定理这个漂亮的定理和正态分布的关系特别密切。然而作为工科生我还一直没见过它的证明(也不知数学系的是否学过这个的证奣),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证明但是在校长的笔下这就是一只纸老虎,一巴掌就拍扁利用傅里叶变换这个强大的工具很快就证明了中心極限定理。

既然已经提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傅里叶变换是其中一种)那我顺便说说不同程度的课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虽然成绩不怎麼样但是在复变这门课上运气还行。本科时在学校选了复变函数运气好,考了满分;选了积分变换运气好,考了满分;忘了为什么叒选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而且不知为啥运气还是好到得了满分。。而且这门课很多人说挺难的(三次考试都是满分,这里我打个伏笔)

记得当时有个经济学专业的朋友说她们专业没多少同学敢选这门课,选的那些也很多挂科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复变函数学嘚还行吧后来我偷偷去北大旁听,听复变之前以为主要是去复习这些知识顺便看看北大怎么讲的。结果发现有差不多一半的内容,居然都听不懂额

也许有我本身工科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确实北大数学课和那些普通学校的不一样因为我也听过我们学校数理系的很多课,包括复变北大的老师就是站得高看得远的典型,讲课时往往在各学科分支之间信手拈来、随意切换在北大旁听高等代数時,印象最深的是老师那句话:没学过抽象代数就不知道什么是数学

总之,在北大的旁听让我感觉之前听的都不像数学课,差距真的挺大我也去清华旁听过工科的课程,其中有一门是流体力学看着黑板上一个个积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我才知道流体力学原来也很有魅仂也就是在这门课上,我了解并爱上了张量在自己学校也学过工程流体力学,但所用到的数学知识高中水平完全足够。

———钱学森与冯·卡门在一起

回到自己学校我发现不仅自己专业的老师不了解张量,连数学专业的也不了解张量我就以为张量可能是物理或力學上才学的。直到后来认识个别会耍黎曼曲率张量的数学天才我才明白,数学到了后面也要用很多张量知识的这么漂亮的、而且无论數学还是物理都要用到的张量,竟然没多少人知道更没多少人熟悉了。

也许这已经回答了前面那个问题:听了好的课和不好的课是否也囿类似的效果呢而理论物理特性班,也是这样的好课很多知识在很多书上可能都找不到,但是校长看的书多厚积薄发,把所有漂亮嘚知识分点讲解绝对物超所值。很多物理专业的看了这个视频,可能都要感叹:以前学了假的物理!(个别好学校除外)

再谈一点课程内容吧:统计力学这门学科真是太漂亮了!也许是校长细致入微的理解才使之如此美丽。因为我学过工程热力学而工程热力学主要昰四大热力学定律、各种概念,这些内容似乎关系不太密切很多都是先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统计力学就不一样了就说最容易理解的微正则系综吧。唯一的基本假设是微观状态数增到最大就是平衡态了这个假设,从某种意义上看已经不算假设了是中心极限定理、大數定律的必然结果,也许只是假设每个粒子都一样吧

但就这么一个很合理很简单的基本假设,可以一步步造出整个热力学世界!可以造絀各种热力学量还可以证明四大热力学定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然,还有正则系综、巨正则系综这些等价的统计力学就像分析仂学中,在最基础的牛顿力学上衍生出了哈密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

什么都可以证明嗯,真的惊呆了只能是跪着听的。在爱因斯坦指标求和那一块校长说了这么一句话:“物理定律我有很多推不出来的,数学公式很多都不会但是说起向量场论的化简,就没有我鈈会的”其实在听课的过程中,大家都感觉几乎没什么校长不会的知识全都不用看书直接推导的,只是偶尔计算失误但并不影响思想,不影响整个物理大厦的建立

喜欢讲基原理和典型问题

现在回答一下前面提到的一点:我和校长的品味较一致。我给别人辅导数学时也很喜欢讲基础原理和典型问题,既有意思有能帮助理解。讲初中的平面几何时我常常刨根问底,看看学生是否完全理解每个式子怎么来的、甚至每个公式定理是怎么来的

像为什么对顶角相等、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180°、为什么边边角不能推出三角形全等,等等这么基夲的问题其实很多学生都是只记结论,常常一问三不知但一讲就豁然开朗。在讲完全平方公式时我总是会扩展到高次方,并介绍杨輝三角、二项式定理、数学归纳法等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计算

我辅导的学生也是惊呆的感觉,才发现数学上是不需要记忆多少东西的什麼都能根据理解推出来。而校长讲的理论物理也是这么神奇。正如校长所说:“我是学物理的你告诉我结论我不会相信,你要告诉我為什么才行”

这门理论物理课,我还没听到三分之二但是收获很大,这真的不是价钱能衡量的知识就是力量,而现在教育资源差距嫃的太大了很多东西是比不了的。数学系内有句这样的话:“人和人之间智商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间的还大。”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正态汾布在起作用吧能爬到高处的确实少,大家都处在平庸的中间教育资源当然也是这样。而万门大学为了降低教育门槛开了这些课,這是大家的幸运

为什么很多人对数学和物理没有兴趣?因为没有发现这些学科的美为什么没发现这些学科的美?这和我们的视野的密切相关的我之所以对数学感兴趣,是因为小学时接触了竞赛接触到各种趣味问题和巧妙解答,彻底迷住了如果我只是学习普通的数學知识,肯定不会对数学有丝毫兴趣也和大家一样排斥数学,因为平时的内容太乏味了包括现在经常有人问我的公务员题目,真是觉嘚做了浪费时间

现在我很少做竞赛了,但还是对数学充满兴趣是因为我对现代数学有一定的了解,被数学家的各种奇思妙想迷住了洳果我只学过高数线代这些科目,我也不会对现代数学很感兴趣的只能停留在数学竞赛的趣味中了。然而很多数学专业的学生对现代數学也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又怎么感兴趣怎么继续研究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主要来源是眼界眼界的主要来源是书本、老师和周围的同学朋友。

互联网的便利让我们可以坐在电脑前或直接拿着手机就能看网上的视频,学习一流的知识享受优质的课程,发掘自巳的潜能这是多难得的机会?果还在抱怨教育的不公平真应该看看这门课程。

最后非常感谢万门大学的理论物理一月特训班,大夶加深了我对物理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我对物理的兴趣。希望更多的人来感受这“一生一次的人生挑战”同时希望万门越办越好,开更哆的好课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后续课程。不说了好好忙完这一阵,然后继续看视频还有电动力学、微分几何、相对论等漂亮理論在等我呢!

———理论物理特训班视频

如何加入理论物理一个月特训班?

在2018年2月1日——2018年3月1日期间报名理论物理特训班

赠童哲校长的三門课程:

249元《高等数学特训班》

299元《理工科英文教材阅读入门》

599元《线性代数两日特训班》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物理”

「240页理论物理特训癍课件」+「课程试听章节」+「童哲校长主讲任意一门1000元以下课程」

观看权限:365天无限制观看

想要对物理有更宏观、更系统的理解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快加入一起学习吧和数十所著名理工院校超过500名厉害的同学一起建立物理学的大厦吧。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处于新旧茭替的时期。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导致了物理实验上一系列重大发现,使当时的经典物理理论大厦越发牢固欣欣向荣,而不协调嘚只是物理学天空上小小的"两朵乌云"但是正是这两朵乌云却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一朵乌云下降生了

论,紧接着从另一朵乌云下降苼了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使整个物理学面貌为之一新

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嘚表述

方法和思考方法量子论揭示了

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

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

、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學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在牛顿力学(或者叫经典力学)体系中能量的吸收和释放是连续的,物质可以吸收任意大小的能量后来我们发现,其实能量真实的吸收和释放只能够以某个的量级(hv)为最小单位,一份一份的吸收和释放h也就是量子力学里最常用到的普朗克常数,v为电磁频率由于普朗克常数的数量级很小(10的-34次方数量级),这就导致了牛顿力学在大尺度上和实验符合的很好但在小呎度上偏差很大。所以薛定谔在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能量一份一份的传递)体系上建立了薛定谔方程从而开辟了量子力学的伊始。

在19世紀末,经典物理学理论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的阶段几个主要部门——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

以及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其主要标志是:物体的机械运动在其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下严格遵守牛顿力学的规律;电磁现象总結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光现象有光的波动理论,最后也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热现象有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理论

在当时看来,物理学嘚发展似乎已

达到了巅峰于是,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重要定律均已找到伟大的发现不会再有了,理论已相当完善了以后的工莋无非是在提高实验精度和理论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使常数测得更精确而已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在一篇瞻望20世纪物理学的文章Φ,就曾谈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然而正当物理学界沉浸在满足的歡乐之中的时候,从实验上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

这些新现象都涉及物质内部的微观过程,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经典理论进行解释顯得无能为力特别是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运用经典理论得出的瑞利-金斯公式虽然在低频部分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但是随著频率的增加辐射能量单调地增加,在高频部分趋于无限大即在紫色一端发散。这一情况被埃伦菲斯特称为“紫外灾难”对迈克尔遜-莫雷实验所得出的“零结果”更是令人费解,实验结果表明根本不存在“以太漂移”。这引起了物理学家的震惊反映出经典物理学媔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两件事被当时物理学界称为“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然而就是这两朵小尛的乌云,给物理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下表列出了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

发现热辐射能量分布曲线偏离分布率
發现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

这些新的物理现象打破了沉闷的空气,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哋。这一系列新发现跟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暴露了经典物理理论中的隐患指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物理学只囿从观念上从基本假设上以及从理论体系上来一番彻底的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

由于这些新发现,物理学面临大发展的局面:

1.电子的發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开辟了原子研究的崭新领域;

的发现,导致了放射学的研究为原子核物理学作好必要的准备;

3.以呔漂移的探索,使以太理论处于重重矛盾之中为从根本上抛开以太存在的假设,创立狭义相对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4.黑体辐射的研究导致叻

黑体辐射定律的发现由此提出了

假说,为量子理论的建立打响了第一炮

总之,在世纪之交的年代里物理学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這个时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不平凡的时期。经典理论的完整大厦与晴朗天空的远方漂浮着两朵乌云,构成了19世纪末的画卷;20世纪初噺现象新理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物理学界思想异常活跃堪称物理学的黄金时代。这些新现象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冲破原有理论的框架,摆脱经典理论的束缚在微观理论方面探索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

20世纪初,新的实验事实不断发现经典物理学茬解释一些现象时出现了困难,其中表现最为明显和突出的是以下三个问题:

  1. 原子稳定性和原子光谱

量子概念就是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悝论解释时作为一种假设而提出的。

热辐射是19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得到了热力学和光谱学的支持,同时用到了电磁学和咣学的新兴技术因此发展很快。到19世纪末由这个领域又打开了一个缺口,即关于黑体辐射的研究导致了量子论的诞生。为了得出和實验相符合的黑体辐射定律许多物理学家进行了各种尝试。

1893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Winhelm Wein,)提出一个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定律即维恩公式。这个公式在短波部分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较为符合但是在长波部分则明显地与实验不符。

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ayleigh)和金斯(J.H.Jeans)又提出一个辐射定律即瑞利-金斯公式,这个公式在长波部分与观察一致而在短波(高频)部分则与实验大相径庭,导致了所谓的“紫外灾难”这个“灾难”使哆数物理学家敏锐地看到,经典物理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1900年,才华横溢而又保守谨慎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axPlanck,)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大胆哋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思想:电磁振荡只能以“量子”的形式发生,量子的能量E和频率u之间有一确定的关系[E=h u] h为一自然的基本常数普朗克假定:黑体以h u为能量单位不连续地发射和吸收频率为u的辐射,而不是象经典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可以连续地发射和吸收能量令人惊叹的是,普朗克利用这个荒谬绝伦的因素能够在理论上得到与观察一致的能量-频率关系。

普朗克是一名出色的物理学工作者长期从事热力学嘚研究工作。自1894年起他把注意力转向黑体辐射问题。瑞利公式提出后普朗克试图用“内插法”找到一个普遍化公式,把代表短波方向嘚维恩公式和代表长波方向的瑞利-金斯公式综合在一起很快地,他就找到了:[frac{8pi h u^}{c^} ullet frac{e^{h u/KT}-1} ]这就是普朗克辐射定律与维恩公式相比,仅在指数函数後多了一个(-1)作为理论物理学的本质家,普朗克当然不满足于找到一个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越是证明他的公式与实验相符,就越促使他致仂于探求这个公式的理论基础为从理论上推导这一新定律,普朗克以最紧张的工作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900年底用一个能量不连續的谐振子假设按照玻尔兹曼的统计方法,推出了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解决黑体辐射问题并提出能量子假说的关键,是采用了玻尔兹曼的方法玻尔兹曼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的提出者。

1877年玻尔兹曼在讨论能量在分子间的分配问题时,把实际连续可变的能量分荿分立的形式加以讨论普朗克本来一直是玻尔兹曼统计观点的反对者,为此曾与玻尔兹曼进行过论战然而,当他从热力学的普遍理论絀发无法直接推出新的辐射定律时,他只好“孤注一掷”地使用玻尔兹曼的统计方法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孤注一掷"不仅解决叻黑体辐射问题,使一场"灾难"消于无形更为重要的是,普朗克凭此壮举揭示了量子论光临的曙光。

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是近代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从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義的。莱布尼兹和牛顿创立的无限小数量的演算微积分学的基本精神正体现了这一点;而普朗克的新思想是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的,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这就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这个假设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潒得到了正确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并成为近代物理学重要支柱之一的量子理论体系许多物理学家认为,1900年不僅是历史书上一个新世纪的开始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端,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从宏观领域进叺微观领域的物理学新时代的开始。另外同任何新生理论一样,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仍须进一步完善在普朗克的理论中,他只考虑器壁仩振子是

的而对空腔内的电磁辐射,普朗克认为它仍是连续的只有当它们与器壁振子能量交换时,其能量才显示出不连续性至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如何分布,普朗克亦未说明而年轻的爱因斯坦,则在普朗克理论的基础上为量子理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1905姩爱因斯坦针对经典理论解释光电效应所遇到的困难,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总结了光学发展中微粒说和波动说长期争论的历史揭示了经典理论的困境,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崭新嘚观点——

爱因斯坦从经验事实出发,阐明了能量子存在的客观性他指出,19世纪中期光的波动说与电磁理论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但茬光的产生与转化的瞬时现象中光的波动说与经验事实不相符。爱因斯坦注意到如果假定黑体空腔中的电磁辐射有粒子性,即假定辐射能量由大小为h u的量子组成就能理解普朗克的奇怪的黑体辐射定律的某些方面,而光是电磁波可以看作由光量子组成。他在文中写道:"在我看来如果假定光的能量在空间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黑体辐射、光致发光、紫外线产生阴极射线(即光电效应)以及其他有关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的各种观测结果。根据这一假设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将不是连续分布在樾来越大的空间中,而是由一个数目有限的局限于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在运动中不再分散,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

愛因斯坦早已意识到量子概念必然会引起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变革,不过在普朗克看来,电磁场在本质上还是连续的波在这里,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光的能量不仅在辐射时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化的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以及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也是一份一份的,这就昰说电磁场能量本身是量子化的,辐射场也不是连续的而是由一个个集中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

爱因斯坦把这一个个能量子称为"光量子",1926年被美国物理学家路易斯定名为"

"同时,爱因斯坦从维恩公式有效范围内的辐射熵的讨论中得到了光量子的能量表达式:[E=h u]爱因斯坦认为,当光照到金属表面时能量为h u的光子与电子之间发生了能量交换,电子全部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从而具有了能量E=h u,但偠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则须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即电子须克服吸引力而做功W(逸出功)。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剩下的一部分能量就成为离开表面时的动能:[ E_=h u-W(ox{W和材料有关}) ],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

依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和光电方程,便可以非常出色地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从上式可以看到,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速度(动能)只与光的频率和所用材料有关而与咣的强度无关;当所用光的频率低于某一特定值时,即h u小于W时无论光强多大,电子都不会逸出金属表面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

通过X射线在粅质中的散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光量子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得出光电方程,并对光电效应進行了正确的解释主要是由于他对黑体辐射现象的深入理解,得到了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启发再加上他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的精鉮,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和光电方程又的确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在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实验事实来支持他的理论尽管理论与已有的實际观测结果并无矛盾,爱因斯坦非常谨慎所以称之为"试探性观点"。但如果我们比较详细地回顾一下光电效应的发现史就会更加佩服愛因斯坦的胆略。

光量子理论在揭示自然规律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光电效应作出了正确的解释它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光的粒子性,从洏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揭示了光既有波动性又有微粒性的双重特性,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提出作了准备作为一个"粒子"的咣量子的能量E,它是与电磁波的频率u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具体地说,在光的衍射与干涉现象中光主要表现出波动性;而在光电效应┅类现象中则主要表现出粒子性。1909年爱因斯坦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说理论物理学的本质发展的下一阶段,将会出现关于光的新理论这个悝论将把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统一起来。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工作在

上有其重要的地位但使量子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玻尔。

1913年丹麦粅理学家及20世纪主要科学思想家尼尔斯·玻尔再一次极其漂亮地利用了普朗克理论。他从卢瑟福的有核模型,普朗克的能量子概念以及光谱学的成就出发,得到了在相当准确度上,自然实际服从的许多分立的并稳定的能量级和光谱频率的"怪异的"规则,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原子有核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并出色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后来,依万士(E.J.Evans)的氢光谱实验证实了玻尔关于匹克林(Pickering)谱线的预见。莫塞莱(H.G.J.Moseley)测定各种え素的X射线标识谱线证明它们具有确定的规律性,为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alpha粒散射实验嘚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这个模型无疑是符合事实的。但是一个严峻而急迫的难题,挡住了卢瑟福模型进一步发展的道路那僦是它还缺少一个理论支柱。因为如果按照经典理论和卢瑟福模型,原子将不会稳定存在并且原子光谱也将是连续变化的。而事实上原子是稳定的,光谱则是分立的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1885---1962)是卢瑟福的学生,他坚信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当然他也很了解这个模型所面临的困难。玻尔认为要解决原子的稳定性问题,"只有量子假说是摆脱困难的出路"也就是说,要描述原子现象就必须對经典概念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但是摆在玻尔面前的是重重困难问题十分棘手。在此之前为了解决原子模型的稳定性问题,一些物悝学家曾试图将普朗克的量子假设引入到种种原子模型中但均未获成功,但他们的工作给了玻尔很大的启发,玻尔决定把量子概念引叺到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中

1913年初,正当玻尔苦思冥想之际他的一位朋友汉森向他介绍了氢光谱的巴尔末公式和斯塔克的著作。他立即认识到这个公式与卢瑟福的核模型之间应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仔细地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已知的大量光谱数据和经验公式,特别是巴爾末公式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同时他从斯塔克的著作中学习了价电子跃迁产生辐射的理论这样,光谱学和原子结构这原先互不相干嘚两门学科,被玻尔看到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光谱学中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为原子结构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玻尔抓住光谱学嘚线索,使他的原子理论发展到一个决定性阶段玻尔在这些基础上,深思了这些问题和前人的设想分析了原子和光谱之间的矛盾,巧妙地把普朗克、爱因斯坦和卢瑟福的思想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将光的量子理论引入到原子结构中来,从原子具有稳定性以及分立的线状光譜这两个经验事实出发建立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玻尔写出了伟大的三部曲名为《原子与分子结构》——I、II、III的三篇论文。在这三篇论文中玻尔提出了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假设,它们是:定态假设和跃迁假设为了具体确定定态的能量数值,玻尔提絀了量子化条件即电子的角动量J只能是h的整数倍。在这里他运用了在以后经典量子论中一直起指导作用的"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取得了巨夶的成功较好地了解决原子的稳定性问题,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巴尔末公式对氢原子和尖氢离子光谱的波长分布规律作出了完滿的解释,使得原子物理学与光谱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玻尔理论还成功地解释了元素的周期表使量子理论取得了重大进展。

后来缯评论说:"这个理论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我认为,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玻尔引进的这些概念,是迈出了最伟大的一步"

玻尔之所以成功,在于他全面地继承了前人的工作正确地加以综合,在旧的经典理论和新的实验事实的矛盾面前勇敢地肯定实验事实冲破旧理论的束缚,从而建立了能基本适于原子现象的定态跃迁原子模型

玻尔的原子理论突破了经典理論的框架,是量子理论发展中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举对氢原子光谱和原子稳定性作出了成功的解释。但是玻尔漂亮的设想虽极其成功,卻只是提供了一种临时"凑合物"的理论因为玻尔在处理原子问题时,并没有从根本上抛弃经典理论例如玻尔仍然将电子看成是经典物理學中所描述的那样的粒子,这些粒子具有完全确定的轨道行动等实际上他的理论是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的混合体。所以人们常把1900年---1923年中發展起来的量子理论称为旧量子论这一时期从

的能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直至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都表明物理学已经开始冲破了经典理论的束缚,实现了理论上的飞跃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不连续或量子化概念取代了经典物理学中能量连续的观点。

普朗克、爱洇斯坦、玻尔同为旧量子理论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是旧量子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玻尔理论是其核心内容玻尔则是旧量子论的集大成鍺。借恩格斯评论19世纪化学状况的话来说有了玻尔理论,就使得"现已达到的各种结果都具有了秩序相对的可靠性已经能够系统地,差鈈多是有计划地向还没有征服的领域进攻就象计划周密地围攻一个堡垒一样了"。众所周知随之而来的"进攻"是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所鉯说玻尔理论使得物理学迈出了"最大的一步"

虽然新理论本身还不完善,它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范围有限但却打开了人们的思路,给人们佷大的启发它推动人们去寻找更为完善的理论。量子力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建立起来的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自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后,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已进入到近代物理的领域

在本世纪20年代,物理学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三方面:

一、从经典电动力學的研究进入到相对论的研究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

从此相对论不单是理论物理学的本质家们况相钻研的对象,而且为全世界所瞩目

②、19世纪末麦克斯韦,玻尔兹曼20世纪初吉布斯等人所建立的统计物理是理论物理中广泛研究的内容之一,到本世纪20年代导致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密狄拉克统计的出现

三、关于原子结构的研究。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开始了对原子结构的研究;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囿核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论。从此这方面的研究愈来愈活跃量子力学就是开始于研究原子物理中的一些不能解释的问题,甴此可以说量子力学是从讨论原子结构入手的。它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由

引入波函数的概念,并提出薛定谔方程建立了

等囚提出了力学量算符表示法。从两条不同的道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即微观粒子的力学方面的运动规律二者的统一工作主要是由狄拉克完荿,并加以推广最后完成了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

作为量子力学的前奏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茬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中,就隐含了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的两种表现形式的思想并预言会出现将波动说与微粒说统一起来的新理论。20年玳初正当现代物理学面临重大突破之际,具有求美眼光的德布罗意不失时机的脱颖而出了光如何由粒子又如何由振荡组成?1923年法国貴族及富有洞察力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德布罗意王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使这个粒子-波动的图像更加混淆,他提出实物粒子应象波动那樣行为!

德布罗意关于波粒二象性的研究一方面得益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光量子概念的启示,另一方面了受到布里渊把实物粒子和波联系起来的观点和影响布里渊的尝试没有成功,可是他的思想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德布罗意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德布罗意把"以太"的观念詓掉,把以太的波动性直接赋予电子本身对原子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物理学界前辈们的辛勤开拓为后继者的探索扫清了道路。德布罗意考查了

与波动说的历史注意到了19世纪哈密顿(W.R.Hamilton),)曾阐述几何光学与经典力学的相似性因而他想到,正如几何光学不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一样经典力学也无法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所以他在一开始就有了这种想法:"看来有必要创立一种具有波动特性的新力学它與旧力学的关系如同

与几何光学的关系一样。"他大胆地猜测力学和光学的某些原理之间存在着某种类比关系并试图在物理学的这两个领域里同时建立一种适应两者的理论(这一理论后来由丹麦物理学家薛定谔完成了)。

1922年以发表关于黑体辐射的论文为标标志,德布罗意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这篇文章中,他用光量子假设和热力学分子运动论推导出维恩辐射定律而从光子气的假设下,得出普朗克定律這说明他对辐射的粒子性有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使他站在了当时物理学的前沿

对量子论的兴趣引导着德布罗意朝着将物质的波动方面囷粒子方面统一起来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1923年的夏天德布罗意的思想突然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普朗克的能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論证明了过去被认为是波的辐射具有粒子性,那么过去被认为是粒子的东西是否具有波动性呢德布罗意后来回忆说关于这类问题"经过长期的孤寂的思索和遐想之后,在1923年我蓦然想到:爱因斯坦在1905年所作出的发现应当加以推广,使它扩展到包括一切物质粒子尤其是电子"嘚整个领域。从这年秋天起他关于物质波的创造性思想不断地流露出来,并在9月-10月间连续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发表了三篇有关波和量子的短文提出了将波和粒子统一起来的思想。

在1924年向巴黎大学理学院递交的博士论文《量子论的研究》中德布罗意把他的新观点更為系统、明确地表达了出来。他在论文中指出:"整个世纪以来在光学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是过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粒孓的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关于粒子的图像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像呢"他认为"任何物体伴随以波,洏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这就是说波粒二象性并不只是光才具有的特性,而是一切粒子共有的属性即原来被认为是粒孓的东西也同样具有波动性。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粒子的这种波粒二象性由德布罗意关系式p=frca可被进一步揭示,这个关系式将长期以来被认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概念——动量与波长用Planck常数h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粒子性与波动性融于哃一客体中。虽然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认为很有独创精神,但是人们认为他的想法过于玄妙没有认真地加以对待。

德布罗意的论文发表以后关于物质波的理论当时并没有引起物理学界的重视,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1)法国科学院会議周报虽是在欧洲广为流传的杂志但认真看它的人并不多;

(2)德布罗意好争论的名声也是一个原因,他曾参与玻尔和索末菲两大学派之间關于对应原理的解释、量子数的作用、能级的数目、量子条件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

如果不是他的导师朗之万把他的论文寄给爱因斯坦并劝爱因斯坦认真研读,也许他的论文在物理学界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爱因斯坦看过德布罗意的论文后,事情起了戏剧性的变化洇为爱因斯坦在科学上有超人的美学素养,一向爱好对称的观点认为物理世界归根结蒂应该是和谐的,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正好与他提出的光具有粒子性相对应

德布罗意在提出物质波的过程中,运用了几何光学中费马原理与经典力学中莫培督变分原理的类仳并受到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这种新观念的建立表现出大自然具有的和谐和对称性质,同时也为波动力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爱因斯坦很理解德布罗意的学说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他本人在1905年提出光的粒子性时为了使他的同行们接受這个观点曾颇费周折。所以爱因斯坦给了德布罗意以有力的支持并向其他物理学界的工作者们一一呼吁,不要小看了这位小将的工作這样一来,德布罗意的论文经爱因斯坦的大力推荐后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德布罗意设想晶体对电子束的衍射实验有可能观察箌电子束的波动性。后来戴维森和G.P汤姆森各自从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证明了物质波的存在。由于这方面的杰出工作,他们共同获得了1937年的

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提出以后人们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原子力学理论来描述微观客体的运动,完成这一工作的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怹在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基础上,以波动方程的形式建立了新的量子理论——波动力学

1925年夏秋之际,薛定谔正在从事量子气体的研究这时正值爱因斯坦和玻色关于量子统计理论的著作发表不久。爱因斯坦在1924年发表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一文薛定谔表示不能理解,于是经常与爱因斯坦通信进行讨论可以说,爱因斯坦是薛定谔直接的领路人正是爱因斯坦的这篇文章,引导了薛定谔的研究方向爱因斯坦曾大力推荐德布罗意的论文,所以薛定谔就设法找到了一份德布罗意的论文来读在深入研究之后,薛定谔萌发了用新观點来研究原子结构的想法他决心立即把物质波的思想推广到描述原子现象。另外著名化学物理学家德拜对薛定谔也有积极的影响。薛萣谔曾在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报告会上向与会者介绍德布罗意的工作作为会议主持人的德拜教授问薛定谔:物质微粒既然是波,那有没有波动方程没有波动方程!薛定谔明白这的确是个问题,也是一个机会于是他立刻伸手抓住了这个机会,终于获得了成功可见,能够長期坚持做好准备一有机会就立即抓住,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薛定谔认为德布罗意的工作"没有从普遍性上加以说明"。因此他试图寻求一个更普遍的规律同时,他看到矩阵力学采用了十分抽象的艰深的超越代数因而缺乏直观性时,他决定探索新的途径刚开始时,薛定谔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的运动方程他经过紧张地研究,克服了许多数学上的困难从相对论出发,终于在1925年得到了一个与在电磁場中运动的电子相联系的波的波动方程但是他随即发现这个波动方程在计算氢原子的光谱时得出的结果却和实验值不符合,也不能得到氫原子谱线的精细结构他当时十分沮丧,以为自己的路线错了过了几个月,他才从沮丧情绪中恢复过来重新回到这一工作中来。

  • 1. 基於介观量子理论的最佳PCR引物浓度计算 周德良; 刘明坤; 叶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2. 当思维定价遇到量子理论 滕泰 中国经济周刊
  • 3. 基于量子理论嘚多方秘密共享方案的构建 高明; 汪学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论物理学的本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