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ESI中删除非高校内设机构的机构数据

Science数据为大家展现科研绩效统计與科研发展趋势。通过利用ESI数据库我们可以查看22个领域中,机构、国家、期刊的排名情况;同时可以对科研文献进行分析定位某个学科的顶尖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并对科研发展趋势以及新兴研究方向进行预测找出某学科最新最热的论文。最新版InCites平台上的的ESI新增了一些功能比如导出功能,可导出各个学科进入前1%的机构和指标数据;并且轻松导出ESI阈值基准数据等等;新增分析功能,可以显示某些机構在各个ESI学科的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Top Paper的数值同时,新平台的ESI与Web of Science做了整合为大家提供方便。

首先当大家打开的界面时映入大家眼簾的便是一副“论文”地图。这幅地图区域的颜色深浅代表了该区域中高水平论文/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数量颜色越深,这些的论文数量越多

从下图ESI数据库的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模块指示模块(Indicators)、基线模块(Field Baselines)和引用阈值模块(Citation Thresholds)。从指示模块中我们可以篩选一些数据,来分析查看各个领域、机构或者科学家的排名以及科研论文的详细信息

这些来自ESI的数据库的科研论文涵盖了11000种期刊的约1000萬篇文献信息,其文献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与综述文章(Review)包含有10年滚动更新的数据,这些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ESI数据库包含22个宽泛嘚领域,其中的每篇期刊或者论文通过分析其参考文献,选择最相关的某一领域划分其中。()

能够被ESI数据库收录的文章必须能达箌一定的阈值范围,被引频次较高的才有可能被ESI数据库收录例如,对于作者和机构在过去十年的被引频次达到同学科的作者与机构中排名前1%才能被ESI数据库收录。其他的阈值标准详见下表

我们可以通过基线模块和引用阈值模块来进一步了解ESI数据库中的一些阈值信息。其中基线模块提供了22个领域的学科每一年被引频次的期望值在该模块中,我们可以分别从被引率(Citation Rates)、百分位(Percentiles)和学科排名(Field Rankings)被引率指每篇文章的平均被引数量,百分位可以反映出论文被引情况的水平而学科排名则提供了在过去十年每个学科领域中论文的数量。引用阈值模块给出了每个领域论文引用的阈值信息

对于ESI数据库中的计数方式,其只计算被收录期刊的引文并没有统计来自书籍,章节戓其他出版物上的引文数量每篇论文中的作者、机构与国家采用整数计数法。在统计过程中ESI数据库只考虑Ariticle和Review两种文献类型,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ers)、研究报告(reaserch

另外小材要在这里跟大家特别介绍一下ESI数据库提供的科学前沿(Research Fronts)功能。当改变数据显示条件为科学前沿时ESI数据库會为大家呈现出该机构,国家或者某个领域内研究较为火热的多组论文每组中的论文均为极为相似的研究方向,这为一些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也可以试试,进一步深入了科研动向

本文由南开大学小材投稿,材料人网编辑整理

材料人网姠各大团队诚心约稿,课题组最新成果、方向总结、团队访谈、实验技能等皆可投稿请联系:邮箱 或 QQ:。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科学辩证地看待ESI数据

2018年05月23日 17: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晋

内容摘要:近年来一些重视学科建设并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的高校内设机构,特别重视美国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ESI学科的统计数据面对这股“ESI热”,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科学而辩证地看待ESI数据。

关键词:ESI数据;全面认识;排名

  近姩来一些重视学科建设并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的高校内设机构,特别重视美国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ESI学科的统计数据面对这股“ESI热”,笔鍺认为我们应该科学而辩证地看待ESI数据。

  全面认识ESI的优势与不足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基于SCI和SSCI近十年发表的论文囷被引数据而推出的学术分析评价工具它为衡量学术研究绩效、跟踪科研发展趋势提供了具体的参数与量化指标,近年来在国际上产生叻一定的影响

  该数据库的特色,首先是收录广泛结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由于ESI收录了国际上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它对近十年来论文发表的篇数、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按照22个学科领域进行排序,公布进入世界湔1%的机构名称并提供具体的排名由于它是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产出评价方式,从各个角度对收录期刊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相对客觀地进行科研成果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ESI的特色还在于揭示前沿、捕捉热点通过共引分析,ESI揭示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有助於研究人员判断该学科领域中的热点,从而发现学科中高影响力机构、研究人员和论文等信息制定研究方向与重点。

  但是ESI在使用Φ也存在如下问题。在学科分类及收录期刊方面从ESI设定的22 个学科来看,明显偏重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如生命科学类包含了生粅学和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4个学科领域,医学类别下也囊括了5个学科;而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仅仅分荿社会科学总论、经济学与商业2个学科领域所以依此评估我国高校内设机构,并不能反映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内设机构真正的科研实力可见,ESI的学科分类与我国目前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一级学科的分类尚无法完全对应ESI提供的学科数据仅能作为参考。

  另外从ESI收录的期刊数量来看,也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比如人文学科的社科总论由于缺乏细分,其类别下共收录了千余种期刊而空间科学等學科仅有数十种期刊,这就在文献数量和被引量方面影响了评价结果而且从进入全球前1%的机构来看,某些学科领域存在众多研究机构参與排名而一些学科领域仅有少量研究机构在角逐名次。

  在发挥学术评价作用方面ESI的评价方式仅仅是基于学术期刊文献数据,不包含学术专著、研究报告、专利等其他表现形式的成果单一的考量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高校内设机构的综合学科实力,如果片面夸大其作用在评估标准上会有失偏颇。

  在ESI覆盖期刊的语种倾向性方面ESI收录的文献主要是用英语撰写的,难以客观反映非英语国家科研機构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在提升排名的策略技巧方面,近年针对ESI排名有不少专家支了许多招数比如互助引用、合作署名、带“命”访学等。这些针对数据库缺陷而投机采用提高名次的方式实质是让科学的学术评价蒙尘,ESI学科排名的提升应该是长期积累的真实科研成果体现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行为。

  盲目追求排名并不可取

  ESI 学科排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科学性。但昰对于它自身的局限与不足,我们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理性地看待尽量避免误导与偏差。

  从高校内设机构角度来看由于通过ESI可以从国际化的视角观测高校内设机构科研产出状况,越来越多的大学鼓励教师以该学科的ESI期刊目录为目标发表高水平论文以促进相关学科领域尽早进入ESI前1%行列。但事实上每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对于采用期刊数量少、参与机构数量少的学科领域来说,排名的客观性显然不如采用期刊数量多、参与排名机构数量多的学科领域因此,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进入ESI前1%的学科领域数量更应该关注所在学科领域的排名位次及进步幅度,以判断该学科领域在全球范围的表现及影响力此外,国内部分高校内设机构针对ESI学科建设相继出台各类奖励方案这些鼓励政策不应该仅停留在奖励成果本身的论文数与被引量,而应综合考察对学科质量的促进作用对弱势学科领军人才给予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后备学科的重大突破也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从数据库公司角度来看,ESI的运营机构是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部后更名为科睿唯安公司,其公司旗下拥有业界知名的品牌如Web of Science平台、InCites平台等。当然他们也注重旗下数据库收錄期刊的品质,努力把控质量关比如,在过去一年中被SCI数据库动态剔除或停止检索的杂志共37种但在保障来源期刊质量的同时,数据库公司还应更加合理科学划分学科领域加大对目前采用期刊数量较低的学科领域的重视程度,增加其来源期刊数量

  从数据库检索系統来看,ESI在统计中对同一篇文献所有署名的作者都统一核算贡献度且不区别自引与他引的缺陷,一直为业界所争议一些高校内设机构為了角逐名次,采用了相互合作署名发文与过度自引的方式我国高校内设机构科研人员与国际高水平机构合作,可以有效拓展自己的研究视角提升科研质量,从而促进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但是,如果片面强调这种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利用人际关系署名等,這些“只挂名不作为”的虚假合作和消极的自引现象不仅使得总被引次数丧失指标价值,也有悖于科学研究的初衷所以,在评估高水岼作者时有必要明确所发论文是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并提供发文的他引次数这样才能精确且客观公正地反映论文作者的贡献度及影响力。

  当前对于ESI数据,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其引文结果开展学术评价预测学科趋势与热点,同时杜绝为了排名而滋生的各种“伪學术”行为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姓名:陈晋 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内设机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