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幡动 是心动 剑三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六祖坛经》还是《禅宗公案》我百度看不明白能给我解释一些这两本书和这个成

怎么理解六祖坛经_百度知道
怎么理解六祖坛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一:“佛法不二”思想。  《六祖坛经》中记载,“为是二法(指禅定与解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寒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很明显,惠能佛法不二说法是佛家之心性一元论,道家之道一元论、气功之气一元论的另一个说法,慧能佛法不二的说法其实归根于道,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禅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学的影响。而且方东美先生还从“格义学”角度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论证了中国佛学在形成阶段主要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二:自修自悟“顿悟成佛”。  “自修自悟”是惠能修禅基本原则,《六祖坛经》指出“善知识,见性自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惠能的自悟自修首先是建立在依自力不依他人的基础上的。  《六祖坛经》还指出“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惠能在自悟自修的基础上并不排斥“外善知识”的“示导作用”。  《六祖坛经》又指出“心地含情种,法雨即生花,自悟花情种,菩提果自成”。惠能的自悟自修说明了他自力更生的主张及揭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  佛在那里,佛那到底是什么,惠能通过自悟则认为,通过“顿悟”就可以成佛,人的心中自有佛的存在,人自己的佛才是真的佛,而所谓成佛实际就是“明心见性”,所以中国禅强调自性是佛。  禅宗开创了通过禅修,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直觉思维方式,或者可以说一种直觉的辩证法。其中主要有菩提达摩的直觉真性说;道信、弘忍东山法门的“念心”、“守心”直觉方式;神秀的佛尘看净说;惠能的顿见本性说等。其中,惠能的顿见本性说则最有代表性。惠能以众生本性为般若直觉的直接对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他“顿见本性”的直觉思维特点。惠能明确地把“本性即佛”作为“顿悟成佛”的理论出发点。他说:“本性是佛性,离性无别佛”,“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惠能佛性说的特点在于把佛性看作人的惟一特性,把成佛的途径通过“内求于心”,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上来。而《六祖坛经》也就是慧能自身修行的悟性、灵感之体现。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三:“不立文字”。  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之渊源是释迦牟尼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惠能南宗的“不立文字”之本意并非完全主张不要文字,也不仅仅是教导弟子们在学习经教时不执着、不拘泥于文字,而是要突破语言文字的遮蔽,努力去把握语言文字后面所蕴含的真理。  《六祖坛经》指出“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也就是说那些具有超常、广大智慧的人,听到人讲说《金刚经》的话,就立即明白领悟到佛法的真义。知道了人的本性之中具有般若的智慧,自己还能用此智慧观察审视,所以也就不一定要借助文字。这种说法很现实。功在自然有,悟在无意生,禅悟不应当受文字束缚。  惠能高举“不立文字”的旗帜,主要从如下三方面对隋唐以来佛教的弊端进行了变革:  1、在修持上反对公式化的修行模式,寄禅法于日常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是惠能在修持上回归于佛陀之本怀。  2、反对形式化的受戒仪规,主张“无相戒”;即心戒,是惠能在持戒上回归于当初佛陀制戒的本怀。  3、在教义上反对经院化的繁琐义理研究,宣扬关注现实人生的佛法;从教义上回归了佛陀当初创教之本怀。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四:“三无”思想。  “三无”思想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把其视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坛经》进入《定慧品》,祖曰:“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为无念?《六祖坛经》的解释是:“于诸境上心不染着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无念并非什么境界都不接触,或者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接触外境的时候,心不染着境界,如同明镜,境来则现,境去则无。何为无相?《六祖坛经》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实相无相,但实相也并非离开万物,别有所指,这就需要有般若,以般若故不住于相,透过诸相,始能通达法性。  何为无住?《坛经》释曰:“念念之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若前念不住即无缚,此是以无住为本。”心住于境,则是心为境所缚,倘不住于境,则解脱也。所以般若思想以无住生心,为修行的要领。  学习观  1、学习理念——不离世间觉  佛教的教义有很强的哲学性。但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是异质文化的传播,源生地和传播地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因而在中国传播时被玄化了。例如把“佛”与“极乐世界”束之高阁,令世人摸之不着,高不可攀,这就割裂了人与佛教教义的可亲可感性。其实“佛”者悟也。学佛学什么,如何学,这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佛教的传播当受重大的制约。惠能大师在这一学习理念中体现出其光辉的哲学思想。  《六祖坛经》中的“般若品”中记载了惠能和弟子们关于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的故事。惠能认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是“心迷不能自悟”,因此,惠能主张“口念心行”。这里反映出他的学佛理念,前人强调“口念”,认为念经多了自然成佛,殊不知“学而不思则罔”。佛教中在惠能之前,本本主义相当流行,信徒认为极乐世界只是西方才有,所以弟子学佛多不得法,庸碌平生,此乃学习理念不正之害。  惠能在佛教上的改革,最先是在学佛理念上的改革。  《坛经·般若品》充分体现出这一改革理念。惠能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里给读者的信息是,佛法是佛祖造出来的吗?不!佛法在世间成为一个现实,那么就要“不离世间觉” 。《金刚经》教导弟子也是从“世间觉”开始的,佛祖也有凡人的一面,他首先穿衣吃饭才开始讲经,因此,学佛不能“从经到经”。如果“从经到经”即是“离世觅菩提”,其结果肯定“恰如求兔角”。由此可知,六祖惠能教导弟子学佛的理念是,要尊重实际,要结合实际,要在实际中悟出规律,明白道理。这样学佛,才能使“大智慧到彼岸”。惠能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将自己的曲折经历与学佛结合了起来,因此他所学所悟的佛法的确在“不离世间觉”中所得。  2、学习方式——师度与自度  《六祖坛经·机缘品》中记载了一段故事,说的是弘忍大师三更付法,惠能得传法衣,然后“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舻自摇。惠能曰,请和尚坐,弟子合摇舻。祖云:合是召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和弘忍大师论“度”。其实是在借题发挥。  但是,只有师度是不够的,不忘老师的教导,用“时时勤拂拭”就够了。学习必须还要自度。有了师度做基础之后,就要求自己去自度。因为学习不能够终生跟着老师,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去学。能够自己去学,方能在学习中登堂入室,因此惠能认为“今已得悟,只合良性自度”。在世界上流行终身学习的提法,其实与自度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六祖惠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假如能够认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间觉”中去自度。  师度与自度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惠能说“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在教学中,教师为主体,是指导的主体,因为学生要“迷时师度”;“学生为主体”,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因为学生在人生的发展中必须要“悟了自度”。  3、学习动力——仁者心动  惠能的“风幡动论”,被中国编入高中教材。惠能的“心”论,应当是脑力思考或心理活动的范畴。惠能并没有否定世界的存在,也没有强调意识是第一性的,相反他认为“佛法在世间”,肯定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存在于世界之间,他坚决反对“离世求佛法”。惠能强调用心,可以说是他在感悟世界,理解世界,认识世界中强调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认为“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  因此可见,惠能教导弟子,求佛学法的动力在心,“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考察世界,学习知识,肯定需要智慧,智慧由心生,所以六祖惠能强调心。  《坛经·机缘品》中记述僧法达诵《法华经》三千部(次),不知其义,求教于惠能。惠能与言:“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法达“诵经久不明”的原因即为“心述法华转”。法达只会读死书,不加思考,所以经义不明。六祖直接指出其症结所在“汝心不达”只有“口诵心行”才能“转法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一个真理,但自见要靠自思作基础,而法达却是“读经百遍,不思何见”。可知,在学习中,仁者心动,能达到良好之效果。  仁者心动是学习的动力。《坛经·机缘品》中记载卧轮禅师与惠能的一段对话。卧轮禅师说“对境心不起”,而且“能断百思想”,自认为是达到了“菩提日日长”的境界。既然心已不起,思想已断,内动力全失,何来菩提(知识)日日长呢?因此,惠能开悟他,说“对境心数起”,并且“不断百思想”,不计较“菩提作么长”。“对境”即如风幡动,“心数起”即是仁者心动。仁者心动了,才能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认识到为何风幡动。  所以,仁者心动才能认识世界,求得真知。六祖惠能门下弟子众多,至后来卓有成就的有42人。弟子中能有如此成就,皆赖惠能的教导。而惠能教导弟子,重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学习动力等诸方面。
能不能教我禅宗 我缺少一个真正的师傅教我
我不想浪费我的才能
须向内寻,莫向外求。
我最近加了一密宗大师
想他教我密宗气功
他却说我佛教基础都不懂
然后说了一大堆密宗的事情,说他是西藏密宗,有上密,什么金刚许,什么都
是什么意思
  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上师亲自灌顶,不经上师亲自授三昧耶戒,并持执不怠,不经传授不得互相传习及显示非密宗信众,因此称为“密宗”。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舶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一行得两宗真传。唐印果长老时,将密宗传于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为东密与台密。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综合了各国家地区密宗的传承。密宗起先是有融合了中国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八世纪时印度密教,由善无畏上师、金刚智上师、不空法师等宗派祖师传入中国,并传唐僧一行。僧一行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被称为密宗领袖,并著有《大日经疏》,为《大日经》的注解。此宗派依《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无上本尊秘法。
密宗是怎么样的佛教
密宗属于大乘里面的善权教,是在宣说究竟一乘法时针对还不能立即发出菩提心的弟子善权而说的法。所以密宗的修行是从小乘法起修,而一乘法是不修习小乘禅定和瑜伽的,因为小乘禅定和瑜伽是无念定,不能度众生。一乘法的菩萨以十善业为根本戒,以慈悲为发心的基础,以深发大悲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为修行的无上法。以成就圆满佛果,能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为修行的目标。而密宗因为其行者我执较深一些,所以佛不强调一定发慈悲心,更多的宣讲自度之法,以通过观想培养启发慈悲心为修行的无上法。以成为法相平等菩萨为修行的目标。
怪不得 我和密宗的人交流的时候 我感觉他们缺乏人心 嘴边挂的是佛法
看来只有你才是我的明师
请受徒弟一拜
我不是大师,只是对宗教感兴趣。
能不能教我
密宗的大师太气人 不教就算了 还骂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以为自己了不起 我问他们佛法是什么 都不知道 太没有人情味了
他们只是嘴边挂佛法吧
没有接触,不好评价。
别说他们了 好不容易我忍了 一肚子气
他们称呼自己是所谓的上密
说我连佛是什么都不懂 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我看他们才是嘴巴说
自娱自乐之人吧
佛是觉悟,觉悟即佛。罗汉、菩萨、佛就好比是学位,你明白多少道理,就得到相应的学位。
感觉他们所谓的上密是自己自娱自乐 他们连怎么样做人为善 都不懂
我感觉我生命有限 佛法无限你不教 我可能还要探险好久
你想知道什么?尽我所能帮助你。
谢谢 你这么助人为乐 我也想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有缘也算相识一场
在知道中也一样交流,欢迎随时提问。
昔日佛祖 占花示众
众皆默然 唯有加叶破颜微笑 于是有了禅的传承
里面的真正奥妙我现在还没有了解
怎么样才能做到像佛祖一样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 练禅的时候我也感觉到这种力量
以后哪里可以找到你
百度知道。
怎么样才能学到佛宗 气功心法 打通任督二脉
大小周天 最后涅槃重生
怎么样才能做到
禅宗不是武林门派,修的是禅定,明心见性。
怎么样才能学到佛宗 气功心法 打通任督二脉 大小周天 涅槃重生
那么怎么样才能涅槃重生 最后得到佛法
怎么样做到 外禅内定
  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禅定训练技巧,同时也是催眠技巧,用来做自我催眠练习,效果良好。  1.盘腿而坐,身体正直,眼睛微闭,下腭额微收,两掌相叠,掌心向上,置于腹部下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无思无念。  2.呼吸自然,开始数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当空气流出鼻腔时在心理默数,即每次呼气的时候(也可以吸气时数),就数一个数字,同时暗示自己更放松,数数规则: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3.当发现数错了的时候,就表示你己经愰忽了,没有关系,再回头从1开始往上数。  4.注意整个练习的过程,保持身心同时放松,心情平静。当心理浮躁,杂念很多的时候,加重呼吸,由其是呼气的时候,加重呼气。持续一段时间,待心平气和时,再让呼吸随其自然。
手印讲究吗 给我图片看看
能不能双手合起来
比如其他手势可以吗
你说的手势我也用过
一般我比较喜欢双手合起来平放
我有一个建议 不如一起建立一个群 我来管理 让修禅的人指明一条路
祝你成功。
我们一起努力啊
我建立一个群 你也来管理
我想修行禅宗 ,哪位大师能教教我,谢谢了。这样世界上多了一位禅宗弟子。能够理解的人少之又少,这个问题也是我答的,不要两个都提问了。
只有你才能答出来
你好好修行 我现在到了 不进则退的阶段
我也不了解自己是怎么了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应该叫马诗戒赌了吃肯德鸡名牌内裤实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了空居士讲禅宗公案-元圭授戒(三)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主持:师父,今晚请您继续讲解《元圭授戒》这个公案,由于上一讲讲到元圭禅师给嵩山的岳神详细讲解了关于五戒和神通这方面的内容,元圭大师讲的义理非常的究竟,我们同修在听的过程中,事后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我想要不先把上一讲的内容我们回顾一下,也给同修们解惑,然后再进行新的内容。您看这样安排怎么样?
了空居士:都可以的。
主持:在上一讲里面,元圭大师在讲到关于五戒,他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孰为戒哉?”,明端请教师父,这个无心怎么去理解?是把它理解成无私心呢还是把它理解成没有刻意的用心的意思?
了空居士:噢,我们连起来,原文是“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其实这几个无,连续起来,其实就是说从整体观出发,尤其是后边两句,“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站在这种无四相的立场上,也就是整体观,这个时候就不是以具体的戒来论,而是指整个大局来论了,就是“无心则无戒”,这个时候就说你没有私心,你就不用拘泥这个戒了。我以前就是讲归宗斩蛇,归宗大师是个出家师父,他怎么不知道不杀生呢,但是他站在大局的立场上,这个蛇不杀掉它,它早晚会咬到人,从三世因果的角度来说,这条蛇咬到人,这条蛇有它的罪业,人被咬了也有他的痛苦,那么归宗大师就将这条蛇给杀了,那么杀生这个业障,大家都知道,那就肯定是归宗大师的,那归宗大师不是为了吃蛇肉,他是为了大局的好,所以将它杀了。那反过来,如果有一天,这条蛇真的所谓有灵来找归宗大师,归宗大师告诉它,你过去生本来就是造了恶业才堕落畜牲道变成蛇,然后你变了蛇了,你咬人这种习惯可以说就是你的一个习性,你没办法改成永远不咬人的,所以总有一天会咬人,所以我将你杀了,看起来我跟你结个恶缘,但是我是无私啊,我杀你,犯了这个杀戒,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大众,不仅仅是为了人类,而且连这条蛇你,你被我杀了,你今生就不用造罪业了,就从整体上来说,将它杀掉,总比留着它活着,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对大众呢还是对这条蛇呢都是有好处,所以他这个时候就是“无心则无戒”,因为我没有私心,所以我就不用在具体框框条条上打转。“无戒则无心”,这句话你如果单独砍出来,你来问我无戒则无心,我是不敢解释的,但是你连起来后边就是“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那么倒过来,从后边“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来反推这个“无戒则无心”,那么就是你不要拘泥于戒,你要以大公无私的心来看待一切,这个时候你就能够超越戒律的框框条条。好像以前坦山大师背那个姑娘过那段泞泥路一样,自古说男女授受不亲,那你是一个出家的和尚,怎么可以去背一个年轻的姑娘呢?你不怕人家说你长短吗?坦山大师说在那个泞泥路上我不背她,那个姑娘怎么过这条路,那天黑了,出了什么意外,那不就罪业就更大了吗?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也曾经开示,就说假如你的嫂子不幸掉到水里面去,你是他的小叔子,你不应该说男女授受不亲,你应该第一件事情将嫂子从水里面救起来再说,是这个意思。也就是“无戒则无心”,就是说站在这个大局的立场上,就不能拘泥戒律的框框条条了,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所以有时候人家问我话,一句我不敢说,我要说你(把这句话的)前后跟我说,好像刚才说无戒则无心,你砍这句话来问我,我打死都不敢回答,因为怎么解,这是什么意思?无戒则无心,但是你将前后,前面“无心则无戒”,然后“无戒则无心”,然后后边“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噢,那好了,我就明白了,就是站在整体观上,就超越了它的框框条条,就不会落入到法执,或者是儒家所说的书呆子的那种做法。以前不是有个笑话嘛,说一个算命先生,也会看风水,有一天刮台风,他的房子倒下去,他被压在里边,他赶快叫他儿子说:儿子快点将上边的泥土搬掉吧,救我出来。儿子说:等一下爸爸,等一下。爸爸说干嘛,儿子说我要去看一下今天能不能动土,爸爸骂儿子,如果今天不动土,压到明天我都压死了。将他臭骂一通,儿子赶快将上面的泥沙帮他爸爸挖掉,把他爸爸救出来。所以就留下个笑话,今天不能动土。所以说“无戒则无心”,就是这个道理。
主持:师父,通过您这一番讲解,我对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就说我们不要拘泥于戒律这个框框条条,而是以最理智的整体观去看待任何事物。
了空居士:对,佛陀留下这些戒干嘛呢?是我们一个参照,一个参照系。你看禅宗公案里面两位大宗师,一位是南泉斩猫,一位是归宗斩蛇,你知道这两位大宗师,你肯定知道南泉大师的师父就是马祖,归宗大师的师父是谁啊?你知道吗?他也是马祖的弟子,马祖当年洪州门下三大士,然后还有八十八位善知识,马祖座下有大成就的弟子是很多的,所以以前说璎珞童子预言说以后有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六祖在说嘛,说应在怀让的门下吧,那怀让收的最著名的弟子就马祖道一嘛。
主持:我记得归宗大师有大神通的,他的锡杖能够飞起来。
了空居士:你搞错了,那个是隐峰,“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是王阳明的诗,隐峰推车嘛,然后他又去石头那里,说你在干嘛,他嘘嘘搞两下(参见禅宗公案《石头希迁》)。
主持:在元圭大师的开示里面,前面提到过要无心于万物,明端请教师父,这个无心于万物,能不能延伸开来,不仅说持戒,还比如说贪嗔痴这些,如果无心于万物,那么贪嗔痴也能解脱了?
了空居士:噢,你们首先要搞清楚“无心于万物”是什么意思?他有没有前后一两句连起来?(主持: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噢,我知道了,其实吧,对万物有心,不外就是贪或者是嗔,是不是?你说痴,痴迷也是贪,痴其实这里跟痴迷是两码事,痴是指不明道理。所以让我来分,就不是贪就是嗔。“无心于万物”,就是你对万事万物都不贪不嗔,其实对万物不贪不嗔,其实就是没带任何成见,也就是《楞严经》的“知见无见”吧,你能够达到知见无见,那么你的一切都是以最客观最清净的状态去面对的,也就是真正的整体观了嘛。
主持:明端师兄说,师父您曾经也说以贪来成就自己。
了空居士:噢,这个其实是佛菩萨度众生的一个手法,在哪部经?应该是在《维摩诘经》里有类似的话,就说设种种的方便。好像佛祖当年讲十善业,教你们布施怎么好,持戒怎么好等等,十善业,就是利用众生的贪心,然后让你进入了佛门,然后告诉你,更大的福报那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了,而不是在搞一对一的做了什么好事,可能会出现什么好报,是这样的,是用这个欲望先来将你给引进门,是这个意思。所以自古圣贤也有设种种的方便,将其引进门,都有,因为众生肯定有贪嗔痴嘛,所以你先引他进来听了,如果一下子就给他讲最究竟的境界,有些人就听不进去,正如维摩诘居士对富楼那说的,你看到那些属于小乘根器的人,你要以小乘法先跟他说,大乘根器的人你要以大乘法来跟他说,不过最后都是归入到大乘的境界,是这个意思。
主持:慢慢同修请教师父,布施,持戒是否也是有我执在里面呢?
了空居士:噢,刚开始是有的,你看佛经有很多地方都有写,譬如《地藏经》后边虚空藏菩萨说,供养此菩萨像等等有什么功德什么功德,都有,开头就是我执法执,当你进入了这个状态之后,再慢慢进一步跟你讲,讲最究竟处是怎么样,确实是这样,《金刚经》不是说的很清楚,最正确的布施就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嘛,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金刚经》就说的很清楚。
主持:慢慢同修接着请教师父,知见无见是对境无心的意思吗?
了空居士:噢,对境无心,这个词很多人理解错了,他们都理解成麻木了,一片茫然了,其实对境无心,我加一个字你们马上明白了,就对境无私心。那无私心是什么意思?不要有贪或嗔,顺境不贪著,逆境不嗔恚。对境无心,就是一切都知道,但是你不会带着自己的某一种爱憎的感情色彩,这就是对境无心。对境无心和知见无见可以说是同一个意思,知见无见这个词最主要是出自《楞严经》,“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知见无见,就是你的心没有带着任何成见。
主持:师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要真正做到对境无心,要绝对的做到,对凡夫来说还是很困难。
了空居士:你要知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如果你老是觉得自己是凡夫,以凡夫的习惯去为人处世,那你就是凡夫,假如你认为我们要见贤思齐,那么你刹那间就进入到圣贤的行列了,所以这个愿很重要,其实只是这一点区别吧,所以我们一个人不要老是认为我是凡夫,你们应该去见贤思齐。
主持:师父,还有一种状况,请您开示一下,比如说对境无心,我们往往对境,第一念起来的是个人情绪,但第二念把这个压下去了,能做到客观的心了,那这个能不能符合对境无心呢?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你刚才这两招都是凡夫的做法,第一念起来就贪嗔痴,第二念压下去还是贪嗔痴。不对,我告诉你,你们一定要知道,对境无心,不是永远就是那么麻木,你们要知道菩萨同样有慈有悲,是不是?这个问题请谁来注解最好?就是子思,“喜怒哀乐未发之前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对境无心,并不是说一点感情色彩都没有,那不就变成一块冰块了吗?不是的,你看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了吧,释迦牟尼佛也有悲的时候也有喜的时候,你们去读《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不是一开篇就说世尊含笑,在座的同修你们在百度上搜索,忉利天宫神通品,世尊含笑,微微的笑。应该是在《涅槃经》还是什么,有说到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都会掉下眼泪。释迦牟尼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答经》里面也有一个镜头,释迦牟尼佛在那里看到两堆骨头,都去那里礼拜,就不会说我是人天师范,你们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弟子,我礼拜谁,你们礼拜我还差不多,不会吧,世尊也会去那里礼拜,多么恭敬啊。你看释迦牟尼佛微笑,流泪,恭敬礼拜都有,他的感情是那么的完美。大彻大悟的人,你们去看《楞严经》,有个词叫干慧地,修到那个程度,这个修行人全部是智慧,你们就说完了,那一点感情都没有,不对,我们普通人的感情,看起来我感情丰富,不对的,你们是感情用事了,有时候表错情了。大彻大悟的人感情丰不丰富?感情绝对丰富,而且他不会表错情的。我们普通人会表错情,大彻大悟的人的感情的流露是恰到好处的,不会表错情的,也就说不会浪费表情的,我们普通人常常会浪费表情,是这样的,所以你们不要以为对境无心就是你的心,好像唐诗有一句,“妾心古井水”,就像一口很老的井,一点波澜都没有,不过这句话还是不绝对,我小时看见井里边泉水流出来,它也突然咚的一声,里边还是会有那个,井水也会荡漾的,井里边的水也不是平静的,所以唐诗这句我也有点质疑。你们知道,大彻大悟的人他同样有喜怒哀乐,只不过他的一切喜怒哀乐都是从整体观发出,都是恰到好处的,好像说《释迦牟尼佛传》里边还说到净饭大王去世了,释迦牟尼佛,罗睺罗,阿难,应该还有难陀,我给忘记了,反正四个人都去抬棺材,抬净饭大王的棺材,释迦牟尼佛都是其中的一个,另外三个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你们去查《释迦牟尼佛传》吧,你看多么有感情啊,是不是?所以请大家记得,对境无心,不是你的心犹如枯木死灰,而是你没有一丝的私心,一切都是从整体观流露,该喜就喜,该怒就怒,该悲就悲等等,也就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个境界,所以千万不要说永远毫无表情,以为对境无心,那是执著了毫无表情了。
主持:我觉得师父您刚才误解了我的提问了,我能理解您说的整体观和客观的心态,我刚才的意思只是说像我们现在跟您修炼,我们的念头已经非常细非常细了,那我们的细念,我们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潜意识中的细念,这个细念中存在的贪嗔痴这些习气,但我们的第二念能够压过第一念的时候,这个第二念就是我们修炼出来的功夫。
了空居士:噢,我知道,你这个压就是给错了,应该是解,第一念贪嗔痴,第二念哎呀就知道错在哪里。
主持:对,我用词错了,不是压,应该说是能够化解这个第一念的习气,我们修的就是第二念,我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了空居士:那我没冤枉你吧,你说压,我说第一招是凡夫了,第二招也是凡夫了。压就不对。
主持:慢慢同修请教师父,修清静心就是修去妄想之心,留下客观的心态吗?到那
了空居士:不对,妄想的心和客观的心是同一个心,我告诉你,你有空去海边看一下,有波涛的也是那个海水,没波涛的也是那个海水,都是同一个海水,那么你们一定要每一个念头都知道它为什么要这么想?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如果是一想不对了,就给化解掉,到一定程度,不是说修客观的心,不是,你是看什么事情你都能刹那间将它的整体看清楚,以后就是这样的,看什么事情你都一定要来龙去脉,是非对错,你看清楚了,这个时候就是很客观的该取就取,该舍就舍,是这样,也就心如明镜,你一定要照出它的是非对错,而不是说感情用事,说算了算了,这个就不要吧,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那就不对了,那就是其实是业力牵引。以前有一句话说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业力牵引,开悟的人不是的,他了了分明,何去何从,是非对错都很分明的。谢谢大家!
主持:明端说,对境无心这四个字的理解,比如婆子烧庵这个公案里面,那美丽的女子坐在修行人的身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非礼勿做,对那女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姐妹一样,而不是枯木汗颜。恭请师父开示!
了空居士:对境无心,我刚才已经给大家注解,加一个字就明白,就对境无私心。那好了,你是一个出家人,突然一个年轻的女子…婆子烧庵,就说她叫她的一个丫鬟打扮的漂漂亮亮,送饭给他吃的时候,突然抱住他,然后那个小和尚吓得:三冬无暖气,四季不知春。吓得很慌张嘛。然后婆子说不对,这个修的不好,你们可能说那了空居士你钻一下牛角尖,假如你是那个小和尚,人家丫鬟来抱着你,你怎么说?你就说施主非礼莫为,你抱住我本身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被人家看了也许会被人家误解,对你也不好,对我也不好,你这么客客气气的一说,哎呀那不就化解了?(像小和尚那样说)不要哦,不要哦,吓死了,吓死了,那就不行了,没有定慧嘛,是不是?
主持:明静请教师父,对境无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等境界,圣贤尚难绝对奉行,凡夫自然更难真正做到。但此种无心无疑是可贵的,应该是修炼的目标。请教师父,如何才能逐步地升华、澄清自己的心灵,从而较好地减少甚至避免贪嗔痴这些习气呢?
了空居士:噢,请大家树立信心,六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也就说我们再怎么天赋不好,再怎么地位不好的人,他都有这个佛性嘛。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心愿,我们要见贤思齐,积极向上,你们会发现我平时带大家修炼,就是两招,就是助功和答疑,助功带你们进入甚深禅定,答疑,将你们内心的念头给化解,这样你们以后这个人这个定力越来越好,也就说心的平静程度越来越好,看事情就能够看的周到全面,这就定能生慧,其实定慧是同时显现的,你事情看的很清楚,你的心很平静,你的心很平静,事情也看的清楚。所以我平时的教学,就是古人的那两招:师力加持,破迷开悟。详细请看《楞伽经》卷二吧,两种神力的建立,就这么训练的。有些人只是读理论,正如那个白居易说的三岁小孩都懂得,鸟窠大师就说八十岁的老翁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亲证。助功使你深入禅定,深入禅定,你的人整个身心就比较稳定,然后在稳定的状态下再来看事物,就不会那么乱,你的心不乱了,你的定境又能够进入更高的程度,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我们无数的同修通过几年的学习,几年的实修,定慧大大的提高了很多很多的。谢谢大家!
主持:慢慢同修请教师父,修去妄想之心之后是处于什么状态?是处于清净心状态还是只是处于清净心的一部分的那个状态?
了空居士:噢,不是,你们不要以为修去了那个妄心,不是的,就是说其实就是端正了你的世界观。然后在端正的世界观这个前提下看一切问题,你就看准了,而不是说你过去的妄心被你修掉了,不是的,因为你以前的立足点不正确,是这样的。所以佛家修炼有个奥妙,就发大愿,发大愿,我们的格局就放大了。谢谢大家!
主持:在上一讲里面,元圭大师在跟嵩山岳神讲到佛也有三种不能,三不能就是灭定业、化导无缘、尽众生界,这三种不能是佛主观的不能还是客观的不能?
了空居士:噢,其实后边元圭大师有解释啊,你继续读下去你就明白了。
主持:他后边有个反转,就说到“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其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了空居士:对,其实就说定业也是相对的,你说定业是没办法化解的,但是,其实吧,这个定业只是相对的,就好像说提婆达多今生没有缘,释迦牟尼佛怎么讲他不听的,但是无始劫之后,他渐渐的也会被化解的,也不是说这个人就一定没办法度的,这就是佛经上,以前那个《涅槃经》嘛,“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那个典故,就是道生公他当年在研究《涅槃经》的上卷,下卷还没有传到我们中国,里边就说到一阐提啊,犯五逆罪呀等等,这些人善根佛性会不会断?道生公就以他的修证说不会断的,当时很多人就认为做了那么大罪业一定是善根佛性都给断了。你看六祖和印宗的对话,“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他也只是暂时的,所以这个无缘啊、定业啊也是相对的,经过一段的时间,还是会化解的,是这个意思。众生,从理论上来说,到无始无始无始劫之后,众生也会度尽的嘛。
主持:就说佛的这三种不能,是相对的不能。
了空居士:对,是相对的不能,不是绝对的不能。当然,普贤菩萨在对善财童子也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那反过来说,虚空乃至众生无有尽时,我此行愿也没有尽时,他们就是相对来说,但是如果你绝对来说,无始无始无始劫后,总是众生有度尽的时候吧,只是那个时间真的是不可思议。在《无量寿经》里面也说到海水如果用斗来量,穷无始劫也能够将海水搞干的嘛,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毕竟这些东西是有形的,众生严格来说也是有相对的数量的嘛,当然佛的化身是没有限量的,所谓的亿万化身,众生所感,佛菩萨就会有化身显现。谢谢大家!
主持:就说这些业也是属于缘起性空这个缘。
了空居士:对,也就说它是相对的,它不是绝对的。那么他又说佛是没有神通,这句话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佛不是有大神通吗?我告诉你,因为佛他没有我执,所以他的有(神通),他没有执著,他就觉得因为我是知见无见才能够跟万物融通,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假如我有我执了,我就不融通了,我的神通也消失了,所以他不认为是我所具有,也就是非有非无,是这种中间的状态。所以我们要修高功夫一定要懂得这种无心,也就是无私心这种状态,融进了宇宙场你才能获得高的境界。当然,当你获得高境界的时候,你是没有得的这种感觉,好像观音菩萨说“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你们以为获二殊胜就得到了,不是,“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也就说获二殊胜,他没有我获得,而是觉得自己和十方诸佛都融为一体,也和一切众生融为一体,是这样的。好像一滴水丢到大海里边,你不能说这滴水得到一个大海,反过来,你也不能说这个大海得到这滴水,我们一般人很容易理解为这个大海得到一滴水,其实不是,就是这滴水和整个大海的水成为一个整体了。因为谁得谁还是有一个对立面的,那个是没有对立面的。谢谢大家!
主持:关于业力,慢慢同修请教师父,师父刚才提到贪颠痴,属于业力的牵引,那修去业力才能真正修去贪颠痴吗?那样难度很大啊。
了空居士:不,不,不,业力,业,学生做作业,力,就是后效应。眼、耳、鼻、舌、身、意那么做了之后,然后产生了一个后效应,这后效应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周边,这个就叫做业力。业力不用修的,业力也是不永恒的,只要你从现在开始走正道,端正世界观,以前虽然有业力,但是你现在已经端正了,虽然业力也如影随形,会干扰你,但是你已经有智慧了,就会被你化解。这个不是我了空居士说的,你们要知道我是个凡夫,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会帮你们去佛经里面找,我告诉你,这个道理是谁说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边忏悔业障的道理,就是业障有体象,虚空都装不完。那怎么办呢?从现在走正道,还有别的大宗师说吗?《六祖坛经》第六品忏悔品,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后过,换作现代话是什么?忏是发现错误,悔是改正错误。就这么做就对了,业力就被你化了。《波罗蜜多心经》就说的比较抽象一点,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这句话理解起来,就比较抽象,一般人就看不懂,如果结合六祖和普贤菩萨的教导,那就明白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你以后都是要以智慧去面对一切,只要你智慧升起,你也发现一切苦厄其实都是相对的,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只要你想出个好办法,也不怕有什么不愉快嘛。谢谢大家!
主持:明端就着师父前面的话题,他说在《证道歌》里面有一句话“不除烦恼不求真”,在《道德经》里面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那么佛的烦恼就是众生的烦恼,众生度尽后,佛还有烦恼吗?
了空居士:众生度尽就没有烦恼了嘛,《证道歌》是说“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个是《证道歌》吧,那个永嘉玄觉大师说的,就是烦恼不是说我去排除掉的,这个圆满的境界也不是我去追求的,其实你以智慧化解了烦恼,这个时候烦恼对你也不干扰了,烦恼看起来还存在,但是干扰不了你,或者是烦恼能够被你化解了,对你没干扰了,你的心不就是如如不动,这就是真了嘛,是这样的。谢谢大家!
主持:师父,我想等众生度尽也就没有佛了,应该这样去理解,也没有众生和佛相对了。
了空居士:不是,哎呀,你们就是老是着相,你们说众生度尽,那是指整个法界的众生度尽,但是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局部嘛,你们去读“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你们就知道众生度尽的时候,那个世界是怎么样啊?里面不是有个“乐如漏尽愿”,就说往生极乐的这些人,他们啊就是像证得漏尽通的圣贤一样,他“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嘛。你从局部就能够知道整体嘛,见“瓶水之冰则(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这是《吕氏春秋》里边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主持:明端师兄还有一个问题,公案里说佛也不能化导无缘,明端说他从无缘佛也不能度联想到,第一个成佛的众生是不是太厉害了,百千万劫以来,我们被无数的佛度,但到现在都还没开悟,而这第一个由众生成佛的这个佛也没人教,他又如何知道,是心是佛,而且知道那么多佛法理论,无师自通,第一尊佛是怎么出来的?他是谁呢?
了空居士:噢,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其实佛经早就有说,我们小乘人本来就有这个声闻和缘觉嘛,缘觉里面就辟支佛吧,辟支佛,他是观十二因缘而成就的,其实吧,我们讲过的公案里边有一个人很特别,那个就是香严,他就听到小石头碰到竹竿咚的一声,他也能开悟啊。其实你们要知道,凡夫就是我执法执,开悟的人就是证得不二,换作现代话,就是二元对立和一元不二。你们不要说佛经里边说的那么久远和高深,其实我们从三皇五帝的一些传说也看的出,其实历史上的很多圣贤,甚至都是无师自通的嘛,其实无师自通的根源或者是它的依据是什么?以《华严经》来说,就“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假如他无有妄想执著,那就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嘛。你要知道古人很纯朴,所以在久远时代,我觉得大彻大悟的人会更加多,所以不要说第一尊佛,我看当时可能很多人都处于很纯朴这种状态,而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啊。所以说很容易啊,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精神污染,你看历史上孔子很赞叹的舜帝啊,舜帝好问好察迩言,隐恶扬善啊。
主持:确实也很令人向往。我们今生能否证得法身,能否获得解脱,当下从何入手?
了空居士:哎呀,太容易了,“心愿如菩萨,言行如菩萨.”,“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马上就进入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境界了嘛,你们以为难啊,“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你们就是,我老是说对自己没信心,当然也对我没信心。
主持:不是,道理都懂的,就是做不到。
了空居士:那我问你,你为什么做不到啊?其实就是你不愿意去做,是真的,不是做不到。
主持:不是,是我们习气深重,往往这个第一念起来,这个习气很重的,往往受这个业力的牵引。
了空居士:没事,那你第二念能够化解就好了,不然就第三念也好吧。
主持:对,我现在就觉得第二念真的太重要了,第二念就是我们跟师父您修的功夫。
了空居士:其实这就是世界观,人生观,我常常说你要做自己的主人,也要做世界的主人,不要老是跟人家过不去嘛。
主持:对上讲的一些提问就到这里,那我们就开始继续讲这个公案的下面的内容。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
这个是一句谦虚的话,“未闻空义”,说师父你刚才讲的那种空义,他们都知道佛门称为空嘛,最主要是解空嘛,诸法空相,他说对空义这些我没有听过,我不懂。“我诚浅昧”,我这个人很浅薄,很愚昧,对这种高深的空义我不懂。就是说刚才说“无心则无戒”那些嘛,他说他一下子听不懂。
师所授戒,我当奉行。
师父你所授的戒,我刚才跟你说我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我能做到的,我答应了我一定去做的,奉行。
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说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慈就是恭敬,说师父很慈悲,哎呀你这个大恩大德。(主持:这位岳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虽然他说未闻空义,我诚浅昧,但他这种供养上师的这种,他很懂。)对,他的礼节很到位。
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邪?”
“观身无物”,你们可能说哎呀,四念住是“观身不净”,他说观身无物,会不会说错了?不是,他是照见五蕴皆空,我觉得这个身体也没什么了,没有执著这个身体。“观法无常”,他就说我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一切我都不执著。“块然更有何欲邪?”他就说我的身心就那么自然安稳,没有什么欲望。
主持:这里观身无物,就是无我执,观法无常,就是无法执?
了空居士:对。他很厉害,言语很精妙。
主持:他每一句话都打到最究竟的点上。
了空居士:对,很厉害。
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
他说师父啊,你一定命我,他用词都很恭敬,就是叫我做些事情吧,来展示我的小神功。他现在谦虚了些,开始(时)说:我神通亚佛。我只是比佛祖略差一点,亚佛,现在是展我小神功了,谦虚了一些。
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
就是使这五种人,其实这五种人就是涵盖了一切人,“目我神踪”,也就是能够看到我们神的一些踪迹,知道天地之中确实有这些神灵等等。
知有佛有神,
就知道有佛祖也有神。
有能有不能
有能有不能,就是有些事情确实能做到的,有些事情也做不到。
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有自然,就是大自然自然的现象,也有一些特殊的现象。
主持:刚才说了五种人,我们在座的同修,包括我也都属于这五种人,那我们日常中也能看到一些神灵的迹象吗?
了空居士:噢,千古以来不是有很多传说吗?是不是?但是每一桩都我们自己看到,那不可能,但是很多人也会有一些传说啊,一些体验等等,是不是?这里我就不怎么方便细说了吧。
师曰:“无为是,无为是。”
“无为是”,就说哎呀,不用搞这些了,不用了。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邪?”
他前边就说无为是,其实就是无事为,就说没事啊,“观身无我,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邪?”没事,无为是,就是无事为,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的,没有啊。他(岳神)就说佛祖还有让这些神做护法嘛,师父你为什么违背佛祖这种做法呢?不如让我来做护法,展示一下给人家看看。
主持:师父我确实不记得佛祖用哪位神来做护法?
了空居士:最著名的有所谓的八部天龙等等,如果要多,你就看《楞严经》,《楞严经》里边释迦牟尼佛头顶那千叶宝莲放十二道宝光,里面有很多金刚力士,有些人举杵,有些人擎山。哇,那个样子阿难看了都有点怕,你看多么厉害,请看《楞严经》,关键词打千叶宝莲吧,就找到了。
主持:比如像文殊菩萨骑的坐骑大象(是狮子),这个象属于神还是菩萨?
了空居士:噢,这个我就搞不懂,反正我就认为象就是象,文殊菩萨好像喜欢骑个狮子吧,六牙象是普贤菩萨,我就认为象就象吧,狮子就狮子吧,我们就不要去猜什么了吧。
主持:我们民间有句话,叫举头三尺有神灵,那师父您觉得这句话是客观的还是唯心的?唯物还是唯心的?
了空居士:我带你去经典里面看,你问我看到看不见,我说我看到了你相信吗?我说我看不见,你相信吗?留下很多妄语,你说哎呀师父你说的话我都相信,我说你凭什么相信。也不是说你说相信,我就很高兴,也要有道理嘛。那我带你去看嘛,在《楞严经》里边,释迦牟尼佛五体放光,不是有十方如来现身嘛,哎呀,那犹如恒河沙,如果佛祖没有骗我们,那真的是不要说举头三尺,是举头三寸都有啊,你说那三寸,一寸有没有?半寸都有,带你去哪里看?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到普贤菩萨那里入一毛孔世界,哇,毛孔里面都有很多佛刹土,所以不要说举头三尺,也不要说三寸,哎呀,你每一根汗毛里边都有这种现象,我们科学来说应该叫做宇宙的全息吧。你们去看《华严经》,反正我了空居士只是一个收音机,录音机啊,还是什么书呆子,帮你们找经典。但是我自己就不懂的。
主持:师父是否这样理解,整个法界是多维度的,(众生)处于不同的维度,我们看不到另外一个维度的生物,但它是交叉的,所以这样理解我们的肉身其实也是有很多神灵啊,附体啊,佛菩萨啊附着的。
了空居士: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吧,所以说微尘刹土,佛祖用微尘刹土来形容,当然如果你们说我说错了,那你们就认为佛祖说错了,不是我说的,我在佛经里面帮你们找的,跟我无关。不代表我任何意思,我是个凡夫。
主持:师父,如果做这样的想法,就说我们的四面八方都有神灵,佛菩萨在那里,我们应该时时的警醒,反观自心,这些佛菩萨都在看着,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太着相了?
了空居士:这个想法,其实吧,让我来说,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怎么做?我就觉得还是子思说的好,“故君子慎其独也”,然后看不看,要怎么说呢?我也不敢给你们肯定,不过六祖就说“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儒家的荀卿,也就荀况吧,他也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不是?孔子也说”非礼莫视,非礼莫听,非礼莫言,非礼莫动。“圣贤都有这种说法。
主持: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关于这一句,明端有一个问题,他请教师父,按《楞严经》中所说,这些神都是修行人,修得不同境界所成,在《地藏经》中看到,佛讲经时这些佛啊神啊也会来听经,为什么这位嵩山岳神他自称蒙昧,没有听过这么究竟的义理?
了空居士:噢,这个岳神嘛,如果我们从《封神榜》的角度来说,他也是当年的一位大将啊,那好了,当年的那位大将他不一定,当年做大将的时候他应该还不属于大彻大悟的人,所以他死后变成神还是大概也是那种水平吧,这是第一;第二,虽然诸佛菩萨讲经说法,但是也要有那个机缘啊,你们详细去看《楞严经》,说很多天人他们跟周边是没什么来往的,《地藏经》无毒鬼王概括了一句话“若非威神,即需业力。”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大家今生能够和我一起探讨圣贤之学,我们过去生也有或深或浅的因缘,要不然就叫做无缘,就可能对面都不相逢,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岳神可能过去也刚开始还没跟诸佛结什么缘吧,那今生你元圭大师正好在我那个范围内结个茅庐,我有空也去那里巡逻一下治安,发现哎呀这位大德还不错,那也过来请教请教,也结个缘,假如他不来那里结缘,那没有岳神跑到其他地方去听别人讲经啊,好像这个元圭大师是属于也是神秀师兄弟的哪一位的杰出弟子(主持:他是那个慧安国师的弟子,慧安就是和神秀一起被武则天封为国师的),所以你们知道这就是缘,甚至一家人有些人喜欢看这个,有些人喜欢听那个,也是不一样的,神大概也是这样吧,请有空看下《楞严经》那些天人就知道了。谢谢大家!
主持:师父,这位嵩山岳神还是属于天道的是不是?是属于哪一道的?
了空居士:噢,应该是属于天道吧,我们从《楞严经》的角度,就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应该他还是属于欲界天的。
主持:也就是还在六道之中,那在六道之中,他如果未得解脱,他还是有可能要堕落的是不是?
了空居士:有可能,当然你们要知道,当有一天你们大彻大悟了,你们也会哎呀,发现你们不是也在六道中吗?那这个谜怎么解呀?你们去百度上搜索,曼殊十大愿王,第十大愿,曼殊“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是什么意思?其实是于三界而不执著三界,也就是《金刚经》一句话给你们完整的答案,“离一切相则名诸佛”,不够还有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大彻大悟的人他也生生世世来人间,不过他们是有圆满的智慧,那你说哎呀,那么小罗汉不是说无生了吗?那个阿那含不是说不来了吗?不来,那这个文殊菩萨和《维摩诘经》里边维摩诘居士对话,“不来相而来”,那么,你们从凡夫今生能够开悟了,甚至证得阿罗汉果,叫做无生了,以后不就不来了吗?不是,我们现在来叫做业报而来,我们如果能够大彻大悟,然后下辈子再来,这其实叫做不来相而来,也就是乘愿而来,就不是业报身了,那个时候你们就叫做如来了。谢谢大家!
主持:师父您这一番开示,我们也相信确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还未大彻大悟嘛,我们还很难理解。
了空居士:天啦,你们这里应该听了就开始思索,不要打回头嘛,若见诸相非相,打回头了又没有了。
主持:我的意思是想说我是个大彻大悟的人,但我还是在人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沉重的肉身,我觉得还是有点难以理解。
了空居士:哎呀,肉身是人道的共业呀,你来人道就有这个肉身啦,那有这个肉身,你才能够来人道啊。那来人道干吗?那不就也可以度众生嘛,“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你说来人间受苦?不是的,人间会受苦就是因为你缺乏智慧和福报,假如你有足够的智慧和福报,也不会苦啊,是不是?就算有苦,那个苦不是也是虚妄的嘛,你不也就能“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了嘛,是不是?
主持:明端他继续请教师父,我们的消化道、呼吸道就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是属于六道里面的哪一道呢?
了空居士:噢,这个细菌在《楞严经》里面有讲,就说在有情众生堕落堕落,以前有好几位大德讲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都讲错了,我现在就不公开点名,讲错了,他们就认为有情众生堕落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无情众生,不对,在《楞严经》卷八,我特别查过,有情众生怎么堕落都不会变成无情众生,它可能会堕落成很低等很低等的生物状态,然后可能会附着在无情众生那个层面上。让我来说,这些细菌这些东西,它毕竟还是有一个形状,如果以六道轮回来对照,当然佛经里面没有特别说它们属于哪一道,在《楞严经》里说,就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然后就非有想非无想非有色非无色,所谓十二类生,那么你一定要让我来划到什么道里去?那我宁可就将细菌就划到畜牲道里去,因为它也像是一个东西,要不然就饿鬼道,地狱道,严格来说饿鬼道地狱道,我们就不是所有的用放大镜看的见的,细菌啊,显微镜看得见,我就宁可划它在畜牲道,反正它比蚂蚁更小一点。当然在十二类生里边就划在还是属于有色的,可能它就处于非有想非无想,它的思维已经特别的低下了。
愿随意垂诲。
“愿随意垂诲“,就是说师父啊,你就不要违背了佛这种习惯啊,这种做法啦,你随便交待点事情,让我去做就好了。垂诲,垂是古人一种很有礼貌的用词,垂,一种敬词,就是上对下,诲就是教诲。
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
“师不得已而言“,就说他这么有心了,就不得已而言,就说哎呀,那算了,”东岩寺之障“,这个障其实不能理解为障碍的障,应该是屏障的障,从风水的角度就前边有什么屏障环绕等等,就是风水学名词叫做案山,案其实是一个桌子这个案,几案的案,障是属于屏障的意思,环绕着,”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莽就是我们说苍苍莽莽,就那里很荒凉吧,没有树,就看起来不怎么好看吧。
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
北边那个山啊,就有很多树,但是在那边吧,就对我们整个寺庙这个外观,这个风水,看起来也不是屏拥,应该来说,屏是属于前边的,拥是属于后边的。拥护,在后边的,因为我们风水往往是讲前后有什么,前边有案山,后边有靠山,左右两边还有青龙白虎之类的,也有这些说法。可能北山那里离的比较远,对整个风水的布局吧,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因此就这么说,你真的要做就调整一下,环境搞更好一点嘛。
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你能不能将北边的那些树啊移到东边的岭,岭其实就差不多好像是没那么高的山吧,东边这个山坡这边啊。
主持:至于山神他能否移北树于东岭,我们要下节课来请师父讲解了。最后请师父解答慢慢同修他一个关于心性的问题,慢慢同修请教师父:非礼莫视非礼莫听,这样做是否只是回避了一些东西,相对于对境无私心妄心来说,差了一些层次呢?
了空居士:噢,当一个能够达到对境无心的时候,还需要非礼莫视,非礼莫听吗?需不需要这样吗?我估计你内心深处应该想问我这个问题,方便的话就打到公屏上。(主持:慢慢同修说是的。)就说一个对境无心的人,就说他自己没有任何贪嗔,没有任何成见,他的心是绝对的整体观,绝对的大公无私,一个大公无私,一个整体观的人,他会为别人着想,为周边着想,该我自己不看的,我就不要去看。所以一个真正达到对境无心的人,他这个非礼莫视,非礼莫听,非礼莫言,非礼莫动,一个真正达到对境无心的人,他这四方面肯定会做的非常完美,是会做到非常完美的。那倒过来,一个人没办法马上达到对境无心,不得已给你用一些框框条条,让你先去大概地接近这个水平吧。所以说五祖弘忍和尚在讲《最上乘论》——《最上乘论》,你们去百度上查都有的——其中有两句话就“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不精进,佛不懈怠。”哎呀,你们听前半句就吓了一跳,怎么佛不持戒?是不是?好像我们去一些展览馆,我们小时候去,老是会贴一些小标语,说“眼看手不动”,我也曾经去一些超市在卖食物,那些散装的食物,它有时候就写“请保持君子风度”,就不要试吃,不要拿来吃。但这些对我了空居士来说,我根本看不到他上面写什么字,反正我去哪里我都很守规矩,我不会去乱动人家东西的,人家摆的食物,我也不会去拿起来吃的,我不会的,所以这些看到和不看到对我来说没关系,他写和不写对我来说也没关系。你们从这点来理解“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你们就明白了,所以说一个真正达到对境无心的那种高境界的人,他这个视、听、言、动一定是做的非常的完美的。谢谢大家!
(明菂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吹幡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