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就业方向考研魏晋南北朝方向哪些大学比较突出

这个页面不在了北大历史学哪个专业方向相对好考些呢?
发表于 10-10-11 19:56:17
哪个专业方向相对好考些呢?
width:100%">
发表于 10-10-19 11:38:45
我也想知道呢,敢情你也考北大历史?握个手吧
width:100%">
发表于 10-10-20 18:43:32
谢谢了,我看看吧!都有点想放弃了
width:100%">
发表于 10-10-20 23:03:05
北大文科这几年就业也不是太好,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北大,毕业后的精神上很有优势,看你是在乎重要的是实在的东西还是其他的了?
我高考时候专业学校都不服从调剂,结果落到一个以前是名校,现在只能算二流的学校,但是就业不成问题,年薪五万的小意思。但是考研时候还是受点鄙视,没有那么多招牌,甚者连全国重点都不是,感觉很不舒服!
到底选哪个就在你一念之间了...
width:100%">
发表于 10-10-20 23:03:41
一、本系历史简况及所属研究机构简介
(详见本系网站: ) 传统优良,历史辉煌&&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始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坎坷,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新文化运动中在陈独秀主持下,北大史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国际接轨,得风气之先。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史学门改称史学系。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衡哲、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陈寅恪、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范文澜、冯家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大师先后在此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的史学精英汇入北大,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学科齐全,实力强劲&&1998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1个系直属科研实体(世界史研究院),2个藏书共达2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1个史学文献数字化实验室。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等研究机构。全系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省市自治区和学校各类项目4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20项,学校和其他项目17项。
师资一流,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的建设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本系目前正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共有64人,其中教授33人,获得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者44人。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已经脱颖而出,进占学术前沿,成为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部分老一辈史学家仍在指导研究生,承担项目,笔耕不辍。新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锐意进取。大多数学科方向都有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带头人(详见导师介绍)。本系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阎步克教授、荣新江教授、彭小瑜教授,以及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王希教授、美国新泽西州Rowan大学王晴佳教授,兼职教授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先生等。
人才培养,质量至上&&本系一直追求高水准的教学质量,严格控制招生数量。在研究生培养中率先实行了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在答辩中回避评议的制度。1999年以来在历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获得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史2篇、中国近现代史1篇)。在教学网络化、课件多媒体化、资料数字化等方面力争走在前列。主干课程多已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挂上网站,30%的课程开设了网上讨论和提交作业功能。本系课程与教材八十年代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03年以来有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潜心研究,精品创新&&本系学风是潜心治学,不追风逐浪;努力创新,贵精不贵多。据初步统计,年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13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8篇,《历史研究》45篇),出版专著、论集、教材、译著等共120部,承担着国家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57项。在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等研究领域中保持着传统优势,成果丰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一些专门史如中外关系史、政治制度史、北方民族史等陆续取得新突破,形成新方向。继史学理论大师翦伯赞之后,罗荣渠先生批判性地吸收中外史学理论新成果,创立了有世界视野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史学理论新体系。他的后继者们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将现代化与发展理论与史学研究相结合,成果迭出。
走向世界,强强合作&&本学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与国际化,拓展海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所一流高校的相关系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平均每年在校留学生和国外各类进修生40多人。根据交流协议每年派赴海外深造或讲学的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50多人。积极进行国内外的合作研究、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法国史教授Colin Lucas为本系荣誉博士。担任本系客座教授的海内外一流学者有: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柯伟林教授(William C. Kirby),政府学系前主任马若德教授(Roderick MacFarquhar),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叶文心教授,欧洲联盟前驻华大使、哈佛大学魏根深教授(Endymion Wilkinson),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巴黎高师副校长巴斯蒂教授(Marianne Bastid-Bruguiere),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主任罗梅君教授(Mechthild Leutner),日本东京大学池田温教授,京都大学谷川道雄教授、杉山正明教授,早稻田大学依田熹家教授,关西大学大庭修教授,韩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金俊烨教授等。我系与国内兄弟院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史学同行更保持着频繁而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
二、2009年招生的博士生导师简介
(导师排列次序按招生专业划分,各专业内以姓氏拼音为序。以下博士硕士生导师的详细情况见本系网站:
(一)世界史:
包茂红&&招生方向:亚太区域史与环境史。1966年生。200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亚非拉教研室主任。著有《森林与发展——菲律宾森林滥伐研究》、《环境史:历史、理论与方法》等。研究领域:环境史、亚太区域史。
高&&岱&&招生方向:英国史(含英帝国与殖民主义史)、欧洲学(近代西欧文明进程研究)。1956年生。1995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殖民主义史——总论卷》、《英国政党政治的新起点》等。研究领域:英国史、殖民主义史、欧洲学。
高&&毅&&招生方向:法国史、欧洲学(近代西欧文明进程研究)。1955年生。1989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研究领域:法国史、欧美近现代史、欧洲学。
李剑鸣&&招生方向:美国史(含美国外交史)。1960年生。1994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美国的奠基时代》、《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等。研究领域:美国史、欧美近现代史。彭小瑜&&招生方向:教会史和西欧中世纪史。1958年生。1998年获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著有《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西欧中世纪史、教会史。
钱乘旦&&招生方向:英国史(含英帝国与殖民主义史)、欧洲学(近代西欧文明进程研究)。1949年生。1985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院院长。著有《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世界现代化进程》等。研究领域:英国史、世界现代化、欧洲学。
王红生&&招生方向:南亚史(含南亚农村社会史)。1951年生。1995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著有(合著)《印度社会述论》、《世界通史·现代卷》等。研究领域:亚非拉近现代史、南亚史、农村社会史。
王立新&&招生方向:美国史(含美国外交史)、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66年生。1995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研究领域:美国史、中美关系史。
王&&希&&招生方向:美国史(含美国外交史)。1954年生。199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主任。著有The Trial of Democracy: Black Suffrage and Northern Republicans, . 《原则与妥协》等。研究领域:美国史、宪政史、史学史。
王新生&&招生方向:日本史。1956年生。2000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现代日本政治》、《政治体制与经济现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讨》。研究领域:日本史、世界近现代史。
吴小安&&招生方向:东南亚史与华侨华人史。1965年生。1999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学位。著有《马来国家形成中的华人商业:》。研究领域:东南亚史,华人移民史。
许&&平&&招生方向:法国史、欧洲学(近代西欧文明进程研究)。1953年生。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著有《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一场改变了一切的虚假革命—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研究领域:欧美近现代史、法国史、欧洲学。
颜海英&&招生方向:古代东方文明与埃及学。1967年生。1994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古代埃及文明探研》、《世界文明史》等。研究领域:古代东方文明、埃及学。
朱孝远 招生方向:欧洲中世纪史、世界文化史。1954年生。1990年获美国俄勒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世界上古中古史教研室主任。著有《神法、公社和政府:德国农民战争的政治目标》、《史学的意蕴》、《欧洲涅槃:过渡时期欧洲的发展概念》等。研究领域:欧洲中世纪史、史学理论。
(二)中国古代史:
陈苏镇&&招生方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56年生。2001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汉代政治与〈春秋〉学》、《汉初王国制度考述》等。研究领域: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
邓小南&&招生方向:宋辽金史(含唐宋妇女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950年生。198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著有《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研究领域:宋史、中国古代妇女史。
郭润涛&&招生方向:明史、清史。1961年生。1991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研究领域:清史、明清社会经济史。
刘浦江&&招生方向:宋辽金史(含唐宋妇女史)。1961年生。1983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著有《辽金史论》、《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等。研究领域:宋辽金史、北方民族史。
罗&&新&&招生方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63年生。199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北魏直勤考》、《可汗号研究》等。研究领域:魏晋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等。
荣新江&&招生方向:隋唐史(含敦煌学)、古代中外关系史。1960年生。198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著有《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敦煌学新论》等,主编学术年刊《唐研究》。研究领域:隋唐史、中西交通史、敦煌学。
王小甫&&招生方向:隋唐史(含敦煌学)。1952年生。1989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研究领域:隋唐史、中外关系史、北方民族史。
王子今&&招生方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50年生。1984年获西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秦汉交通史稿》、《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秦汉史。阎步克&&招生方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954年生。1988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等。研究领域: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岳庆平&&招生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史。1953年生。198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的家与国》、《汉代家庭与家族》等。研究领域:秦汉史、中国古代社会史。
张&&帆&&招生方向:蒙元史。1967年生。199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等。研究领域:元史、北方民族史。
朱凤瀚&&招生方向:先秦史。1947年生。1988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古代中国青铜器》、《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等。研究领域:先秦史、古代器物文明史。
(三)中国近现代史:
郭卫东&&招生方向:中国近代史(含16-19世纪中外关系史)。1955年生。1986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著有《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等。研究领域:中国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金冲及&&招生方向:中华民国史。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著有《周恩来年谱》、《毛泽东传》、《转折的年代》等。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民国史等。
茅海建&&招生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1954年生。1982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著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等。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和军事史。
欧阳哲生&&招生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1962年生。1992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新文化的源流与趋向》等。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徐&&勇&&招生方向:中国现代史。1949年生。2004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征服之梦——日本侵华战略》,合著《太平洋战争新论》等。研究领域:中华民国史、现代军事史。
杨奎松&&招生方向:中华民国史。1953年生。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西安事变新探》、《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研究领域:中华民国史、中国革命史、中苏关系史等。
(四)专门史:
郝&&平&&1959年生。1999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孙中山革命与美国》等。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史、现代中外关系史。
牛大勇&&招生方向: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54年生。2000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合著《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五卷)、主编《冷战与中国周边关系》。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现代中外关系史。
荣新江&&简况同上。
沈志华&&招生方向: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49年生。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与结果》、《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研究领域:中苏关系史、苏联史。
王立新&&简况同上。
王晓秋&&招生方向: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42年生。著有《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等。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五)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董正华&&招生方向: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1950年生。1994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透视东亚“奇迹”》,主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等。研究领域:世界近现代史、现代化理论与进程。
王晴佳&&1958年生。1992年获美国Syracuse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新泽西州Rowan大学教授,历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著有Mirroring the Past China;Turning Points in the H《台湾史学五十年》;《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等。研究领域:中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比较。(六)历史地理学:
辛德勇&&招生方向:中国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1959年生。1988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著有《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研究领域: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
三、硕士生导师简介
以上博士生导师凡为本系专任教师者,皆兼任硕士生导师,不另介绍。以下硕士生导师皆为副教授。详见:
(一)世界史:
董经胜博士:拉美史。
黄春高博士:世界上古中古史。
徐&&健博士:欧美近现代史,德国史。
张&&雄博士:欧洲学,意大利史。
李隆国博士:世界上古中古史,史学理论。
(二)中国古代史
蒋非非博士:秦汉史。
李志生博士:中国古代社会与性别史。
赵冬梅博士:宋史。
李新峰博士:明史,历史地理。
叶&&炜博士: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党宝海博士:蒙元史。
(三)中国近现代史
刘一皋硕士:中国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尚小明博士: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社会史。
王元周博士: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韩国史。
(四)专门史
臧运祜博士:现代中日,中美关系史。
(五)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牛&&可博士:现代化理论与进程。
赵进中博士:史学理论,德国史。
(六)历史地理学
辛德勇简况同上。
(七)历史文献学
何&&晋博士:历史文献学,先秦史。
刘华祝:秦汉史,历史文献学。
桥本秀美博士:历史文献学,经学。
王&&铿博士:魏晋南北朝史,历史文献学。
(八)考古学
薄小莹硕士:考古学,艺术史。
四、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本系对考生的要求是基础知识扎实,有科研能力,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有深入了解并有专业兴趣。欢迎学科交叉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
本系录取研究生的标准,除各项笔试和面试的分数外,还注重对考生学术背景材料的审查,特别重视能表明考生研究能力的代表作品。2008年被录取的历史学系考生,都提供了自己的代表作,其中有的硕士考生已发表了专业论文,博士考生更是如此。有的考生推荐人由于以前推荐材料的信誉在本系有不利记录,影响到这次对考生的评分。本系重视具体而详实的推荐材料。
五、考选方式
报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研究生分为应试和推荐免试两大类。
应试考生可通过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招生简章,了解自己决定报考的专业和方向的大致情况,并通过国家规定的政治和外语考试,以及全国统一命题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取得复试资格。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行的复试(包括学术背景资料审查、专业方向闭卷笔试、专业及外语面试),便可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2008年博士生的考试录取方式仍与往年相同。
本系和若干国内重点大学可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录取为我系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有意者请访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查阅相关说明及招生专业目录、下载申请表格:
http://grs.pku.edu.cn/zs/zs_ss.html
请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申请材料直接寄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1,电话:010- )
推荐免试申请材料请以研究生院当年的要求为准,一般应包括:
1、北京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可网上下载)2份,请写明本人电话和电子邮址;
2、北京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个人陈述(表格可从网上下载)1份;
3、体现考生学术研究能力的代表作;
4、北京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专家推荐信(可网上下载)3封,由3位专家分别填写后,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5、本科正式成绩单1份,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装入自备信封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加盖教务处公章;
6、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7、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1份,或TOEFL成绩(600分以上,两年有效)1份,或GRE成绩(2000分以上,5年有效)证明1份;
8、写好申请人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的信封3个;
9、申请免试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须由所在母校提供推荐指标,并由其教务处提供申请人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信,加盖教务处公章,否则申请无效;
1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必须提供由生源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出具的资格确认表。经历史学系招生委员会评审后,将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合格的申请人来我系参加差额复试(一般在9月下旬)。通过复试被同意接收的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生,须持我校的接收函,到母校教务处(或学生处)领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签发(加盖公章)的推荐免试硕士生报名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到母校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正式报名手续。
申请人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复试结束后拟录取推免生的名单将上网公示,如果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将取消申请人录取资格。
为了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和公正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来不为本系的推免生保留一定的录取名额和录取比例,本系学生将与外校的推免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平台上参加面试、评审和选拔,从中择优录取。
六、2008年历史学系研究生招生情况
2008年共有307名国内考生报考我系硕士研究生,录取40人。其中推免生42人报名,录取硕士生21人(含学工选留1人);应试生265人报考,录取硕士生19人。录取国外生源硕士生2人。
2008年共有154名国内考生报考我系博士研究生,录取30人(含硕博连读生14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人)。录取国外生源博士生7人。
七、历史学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为更好地说明历史学系博士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特将近五年我系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制成一个简单的表格,以便考生对此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
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39453764523总&&计
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本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按百分比的排序分别为:高校任教17.2%,新闻出版16.7%,政府机关16.1%,出国12.2%,公司11.7%,读博10.6%。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为:高校任教56.5%,科研机构19.4%。
width:100%">
发表于 11-7-26 10:43:08
好东西~~~~~
width:100%">
GMT+8, 18-5-18 22:19
Powered by2018年历史学考研专业方向有哪些?
作者:博仁考研&
阅读量:202618 次
大部分备考历史学考研的考生大都知道历史学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但是具体的小方向并不了解。下面博仁考研的教研老师就2018历史学考研专业方向进行了整理。特别提醒同学,不同院校的招生方向是有所区别的,想要了解具体院校的招生方向可以咨询博仁考研的老师,以免在备考的时候,出现错误。
2011年教育部对历史学专业做了调整,目前由历史学有三个一级学科:考古与博物馆学、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史包含下面有7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目前没有继续细分,只有一个世界史专业。以下是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方向介绍: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外国史学史
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考古学(后改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文化人类学、宋元明考古、东方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古代陶瓷、文物学。
3、历史地理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本专业主要为高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的专门教学、科研人才、和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品学兼优的管理与专业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实的大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历史地理学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方面专业工作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旅游资源开发
4、历史文献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该专业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文献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主要研究方向:中华典籍与文化、专题文献、历史文献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专门史是属于历史学的二级学科,是对人类历史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学科,着重探讨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状况及其规律,是人类历史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史学流派的介绍,着重于研究热点、争论分歧和问题症结的分析。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外关系史、近现代华侨华人问题、东南亚史的理论基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事务问题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经济史、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环境史、中国宗教史
6、中国古代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创见,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上古史、隋唐五代史、魏晋南北朝史、宋元史、明清史、西北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史、历史地理与地名学、中国思想史
7、中国近现代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有多种看法,但被普遍接受的是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的这一观点。
培养具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品行良好,立志为国家、社会甚至以及人类发展作贡献;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了解国内外对于本专业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科研潜力,并能够独立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此外,应不乏其它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基督教史、中华民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军事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世界史专业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各地区从古至今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其相互联系与交流诸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广角度地深入探讨,科学地揭示各国、各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国内外史学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打好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史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英国史、美国史、欧洲学、现代化比较研究、英联邦发展研究、欧洲文化史、犹太文化史。
为了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学科,博仁考研老师从以下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梳理和分析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更快的提高成绩。
一、备考信息答疑:点击QQ对话框咨询博仁老师,写下你在备考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老师会尽快回访解答你的问题,为你大致规划学习进度,请务必认真填写问题和联系方式。
二、各种联系我: ①微信扫一扫,惊喜乐翻天②研友QQ群:人多力量大,众人可移山③免费资料:博仁考研免费馈赠各位考研学子
三、因材施教针对性辅导: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工程,我们不仅在时间上的投入,还需要在专业上投入大把精力。对于时间紧、基础差、自制力弱的考生们,以及一些基础相对较扎实,二战、三战的同学,在经过辅导之后通过率远远超过未受到辅导的同学,如果你想更有把握的通过考试,
其他同学还关注:
考研热点专题
考研实用工具
考研经验分享
2017年心理学考研集训营
封闭集训 签约提分
2017年教育学考研集训营
封闭集训 签约提分
2017年历史学考研集训营
封闭集训 签约提分
2017年法硕考研集训营
封闭集训 签约提分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心理学考研自主命题辅导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心理学专硕考研辅导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心理学专硕考研辅导(针对院校)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教育学考研辅导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教育学考研自主命题辅导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历史学考研辅导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法硕考研辅导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2017考研政治辅导班
名校师资 优势教学
联系我们CONTACT
咨询电话:010-&/&
报名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南院) 京师科技大厦A座&nbsp10层
企业邮编:100875
官方网址:
企业邮箱:
合作单位COOPERATION
友情链接LIN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学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