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阻感和电容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一)-视频-基础课-电路分析 - 畅学电子网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一)
简介: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一)
已有0条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哟,快来抢沙发吧
添加一条评论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评论,请先或哦!
& & & &智能小车作为移动式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是智能控制技术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软件编程,智能小车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模式中实现行进、避障等精确控制,且无需人工干预。
& & & &本课程以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HC-SR04超声波测距来获取小车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由OLED显示模块实时反馈路况和行驶信息,主控系统根据反馈信息判断并调整小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在避开障碍物后,小车会沿直线前进,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实现对小车的语音控制。
课程介绍:
第一章 避障小车概述
第二章 单片机开发板
第三章 OLED显示模块
第四章 L298N电机驱动和超声波测距
第五章 语音模块
第六章 避障小车电路制作
第七章 程序烧录与调试
课程细节:
本课程目录结构清晰,图文详细解说,以下是部分视频页面截图。
& & & &此小型恒温水箱是基于学生党夏天食物易变质以及冬天懒床加热早饭而精心设计的加热、制冷两用水箱,该作品主要有半导体制冷片来发挥主要作用,半导体制冷片有冷热两面,一面制冷,另一面必然发热,此&冰箱&的两用作用主要由此原理构成。作为一款DIY的小型冰箱,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可将温度控制在7度左右),方便大家夏天享受冰凉的冷饮。
& & & &不过为了使用半导体制冷片必须配备相应的器件,以防止过热而烧坏制冷片,散热器件主要有电脑散热器,导热硅脂,隔热垫;并且为了使电路散热良好需配备一个散热风扇;该&冰箱&外壳主要由亚克力板搭建而成,并且之后在外层贴加泡沫板以达到更好效果。
& & & &供电部分采用12V开关电源,通过降压模块以及7805稳压芯片实现其他器件供电,不得不说的是此&冰箱&还用到一种强大的模块&&温控模块,从而实现温度控制,降低单片机内存占用,使单片机更高效的完成其他任务。
一、小型冰箱课程概述
小型冰箱具体功能介绍
小型冰箱组成部分
本视频教学安排
二、小型冰箱主要模块介绍
温控模块使用方法
半导体制冷片使用方法
降压模块使用方法
7805稳压模块使用方法
三种开关的使用方法
三、小型冰箱硬件电路搭建
1.& 硬件电路搭建效果
2.& 盖子的制作
3.& 硬件整体结构
4.& 保温效果整体结构
四、小型冰箱程序设计
1. &STC12C5A60S2(增强型51)单片机简单介绍
2. &程序框架介绍
3. &硬件产生PWM方法
五、&小型冰箱OLED介绍
1.& OLED介绍
2.& OLED使用方法介绍
3.& 程序框架
六、小型冰箱课程总结
1.& 电路连线注意事项
2.& PID温度控制简单介绍
3.& 7805稳压电路注意事项
课程细节:
& &本套课程以小型冰箱的制作为例,详细讲解了冰箱设计制作流程、模块的基础知识、程序撰写以及实际开发应用,理论结合实践,基于实例开发讲解,本套课程视频属高清版,目录结构清晰,图文详细解说,以下是部分视频页面截图。
网站功能:
&1.&&&课时简介,方便让你快速了解本课时主讲内容&。
2.&边学边记笔记,记录知识要点,拓展新知,全面透彻来学习。
& & & & CO检测报警仪是家庭生活中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和超标报警的设备。他的原理是通过CO传感器采集室内的CO浓度,同时通过电压比较器输出数字信号和CO传感器自身的模拟信号。通过手动设置CO的报警浓度(数字量显示),超过响应浓度会自动触发报警模块,蜂鸣器报警,指示灯闪烁。
& & & &CO检测报警仪的设计与开发涉及了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等,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传感器数据采集部分,显示部分、数据输入部分和报警部分。CO报警仪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家庭环境中,实时测量CO浓度并提醒人们注意开窗通风等。视频教程通俗懂,学员们可以根据视频教程很快制作出一个CO检测报警仪。
课程详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设计主要以8051系列单片机的系统设计为主线,通过对各个模块实例化的设计形式,软硬结合,由浅入深的介绍各个模块的作用和各个模块的实现方式。最后将带领大家制作出一款属于自己的CO检测报警仪。
目录介绍:
第一课 CO检测报警仪概述
1、CO检测报警仪概述
2、CO检测报警仪的组成部分
3、CO检测报警仪的制作清单
4、本视频的教学安排
第二课 畅学MQ-7 CO传感器入门
1、 气体的简单介绍
2、 CO 传感器MQ-7的认识
3、 MQ-7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4、 LM393芯片在模块中的作用及结构
第三课 畅学硬件开发板介绍(简单介绍)
1、51单片机最小系统 (PCF8591芯片的介绍)
2、IIC总线的介绍
1,IIC的简介及硬件原理;
2,IIC的数据传输的解析
3、AD/DA采集电路介绍
1 , A/D转换的意义和分类;
2,A/D转换模块的介绍
4、LCD1602显示屏驱动电路
1,LCD1602信号管脚简介
2,LCD1602的基本读写操作介绍;
3,51单片机操作LCD1602的流程介绍
5、按键电路
6、蜂鸣器报警电路
第四课 单片机程序设计
1、软件的流程图
2、软件的模块驱动代码调用
3、软件的逻辑设计
4、查询法整体实现
第五课 成果演示与常见问题
1、程序无法下载,找不到串口
2、蜂鸣器不工作
3、显示屏只有背光没有显示
4、成果演示
课程细节:
& & & 本套课程以计算器的制作为例,详细讲解了CO检测报警仪概述、畅学MQ-7 CO传感器入门、畅学硬件开发板介绍、单片机程序设计、成果演示与常见问题,以及控制电路的搭建、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总电路的搭建和调试理论结合实践,基于实例开发讲解。本套课程视频属高清版,目录结构清晰,图文详细解说,以下是部分视频页面截图。&
网站功能:
&1.&&&课时简介,方便让你快速了解本课时主讲内容&。
2.&边学边记笔记,记录知识要点,拓展新知,全面透彻来学习。
& & & &很多人学习了STM32后,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会用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硬件功能,比如AD 转换,只能使用单次转换,而循环或是多次转换,就不会用。那就得去看芯片手册,但是问题来了,芯片手册是基于寄存器的,我们学的是库函数,怎么办?本教程就是教大家,一边看芯片手册,一边学习STM32,当然是基于寄存器的。
&&&&&& 江湖上关于用寄存器还是库函数有很多争论,咱们不评论,只想告诉大家一点,学习寄存器的好处,不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而是更好的了解STM32的内部,会用硬件以后,用寄存器还是库函数,其实是一样的。
&&&&&& 另外一点,很多人说寄存器学习很困难,其实不然,很简单的,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比库函数更简单,更有条理!来吧,跟我一起学习这《九阴真经》。
课程介绍:
第一章:芯片手册简介与第一个工程的建立实现闪灯
第二章:GPIO详解与按键功能实现
第三章:串口发送功能的实现
第四章:定时器运用(查询法)
第五章:中断处理、串口接收与定时器中断
第六章:SPI实现
第七章:定时器实现PWM输出
第八章:DMA功能的实现
第九章:AD 转换的实现
课程细节:
& & 本套课程视频属高清版,目录结构清晰,图文详细解说,以下是部分视频页面截图。
网站功能:
&1.&&&课时简介,方便让你快速了解本课时主讲内容&。
2.&边学边记笔记,记录知识要点,拓展新知,全面透彻来学习。
金币:43316个|
学分:43619个
视频笔记列表
随时记录您的笔记
关注我们:
畅学电子网,带你进入电子开发学习世界
专业电子工程技术学习交流社区,加入畅学一起充电加油吧!
已有畅学电子网帐号?
可从合作网站帐号登录:DCDC转换器如何选择电感与电容(超实用、经典)
我的图书馆
DCDC转换器如何选择电感与电容(超实用、经典)
随着手机、PDA以及其它便携式电子产品在不断小型化,其复杂性同时也在相应提高,这使设计工程师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电池使用寿命、占板空间、散热或功耗等。 使用DC/DC转换器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很多设计都要求将电池电压转换成较低的供电电压,尽管采用线性稳压器即可实现这一转换,但它并不能达到基于开关稳压器设计的高效率。本文将介绍设计工程师在权衡解决方案的占用空间、性能以及成本时必须要面对的常见问题。 大信号与小信号响应 开关转换器采用非常复杂的稳压方法保持重/轻负载时的高效率。现在的CPU内核电源要求稳压器提供快速而通畅的大信号响应。例如,当处理器从空闲模式切换至全速工作模式时,内核吸收的电流会从几十微安很快地上升到数百毫安。 随着负载条件变化,环路会迅速响应新的要求,以便将电压控制在稳压限制范围之内。负载变化幅度和速率决定环路响应是大信号响应还是小信号响应。我们可根据稳态工作点定义小信号参数。因此,我们一般将低于稳态工作点10%的变化称为小信号变化。 实际上,误差放大器处于压摆范围(slew limit)内,由于负载瞬态发生速度超过误差放大器的响应速度,放大器并不控制环路,所以,在电感器电流达到要求之前,由输出电容器满足瞬态电流要求。 大信号响应会暂时使环路停止工作。不过,在进入和退出大信号响应之前,环路必须提供良好的响应。环路带宽越高,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就越快。 从小信号角度来看,尽管稳压环路可以提供足够的增益和相位裕度,但是开关转换器在线路或负载瞬态期间仍然可能出现不稳定状态和振铃现象。在选择外部元件时,电源设计工程师应意识到这些局限性,否则其设计就有可能遇到麻烦。 电感器选型 以图1所示的基本降压稳压器为例,说明电感器的选型。 对大多数TPS6220x应用而言,电感器的电感值范围为4.7uH~10uH。电感值的选择取决于期望的纹波电流。一般建议纹波电流应低于平均电感电流的20%。如等式1所示,较高的VIN或VOUT也会增加纹波电流。电感器当然必须能够在不造成磁芯饱和(意味着电感损失)情况下处理峰值开关电流。
以增加输出电压纹波为代价,使用低值电感器便可提高输出电流变化速度,从而改善转换器的负载瞬态响应。高值电感器则可以降低纹波电流和磁芯磁滞损耗。 可将线圈总损耗结合到损耗电阻(Rs)中,该电阻与理想电感(Ls)串联,组成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化等效电路。 尽管Rs损耗与频率有关,但在产品说明书中仍对直流电阻(RDC)进行了定义。该电阻取决于所采用的材料或贴片电感器的构造类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简单的电阻测量即可获得。RDC的大小直接影响线圈的温度上升。因此,应当避免长时间超过电流额定值。 图1:TPS6220x基本降压稳压器。线圈的总耗损包括RDC中的耗损和下列与频率相关联的耗损分量:磁芯材料损耗(磁滞损耗、涡流损耗);趋肤效应造成的导体中的其他耗损(高频电流位移);相邻绕组的磁场损耗(邻近效应);辐射损耗 可将上述所有耗损分量组合在一起构成串联耗损电阻(Rs)。耗损电阻主要用于定义电感器的品质。然而,我们无法用数学方法确定Rs。因此,我们一般采用阻抗分析仪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对电感器进行测量。这种测量可以确定XL(f)、Rs(f)和Z(f)个别分量。 我们将电感线圈电抗(XL)与总电阻(Rs)之比称为品质因素Q,参见公式(2)。品质因素被定义为电感器的品质参数。损耗越高,电感器作为储能元件的品质就越低。
品质—频率图可以帮助选择针对特定应用的最佳电感器结构。如测量结果图2所示,可以将损耗最低(Q值最高)的工作范围定义为一直延伸到品质拐点。如果在更高的频率使用电感器,损耗会剧增(Q降低)。 良好设计的电感器效率降低微乎其微。不同的磁芯材料和形状可以相应改变电感器的大小/电流和价格/电流关系。采用铁氧体材料的屏蔽电感器尺寸较小,而且不辐射太多能量。选择何种电感器往往取决于价格与尺寸要求以及相应的辐射场/EMI要求。 输出电容器 消除输出电容器可以在成本和占板空间两方面实现节省。输出电容器的基本选择取决于纹波电流、纹波电压以及环路稳定性等各种因素。 输出电容器的有效串联电阻(ESR)和电感器值会直接影响输出纹波电压。利用电感器纹波电流((IL)和输出电容器的ESR可以简单地估测输出纹波电压。 因此,设计时应当选用ESR尽可能低的电容器。例如,采用X5R/X7R技术的4.7uF到10uF电容器表现为10m(范围的ESR值。轻负载(或者不考虑纹波的应用)也可以使用容值更小的电容器。 图2:品质-频率图 :(a) Q和频率的关系;(b) RS和频率的关系。TI的控制环路架构使您能够采用自己首选的输出电容器,同时还可以补偿控制环路,以实现最佳的瞬态响应和环路稳定性。当然,内部补偿能够理想地支持一系列工作条件,而且能够敏感地响应输出电容器参数变化。 TPS6220x系列降压转换器具有内部环路补偿功能。因此,必须选择支持内部补偿功能的外部LC滤波器。对于此类器件而言,内部补偿最适合16kHz的LC转角频率(corner frequency),即10uH电感器与10uF输出电容器。根据一般经验法则,在选用不同输出滤波器时,L*C乘积不应当大范围变动。在选择更小的电感器或电容器值时,会造成转角频率增加至更高频率,因此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从负载瞬态出现到打开P-MOSFET期间,输出电容器必须提供负载所需的全部电流。输出电容器提供的电流会造成经过ESR的电压降低 (从输出电压中扣除)。ESR越低,输出电容器提供负载电流时的电压损耗就越低。为了降低解决方案尺寸并且提升TPS62200转换器的负载瞬态性能,建议采用4.7uH电感器和22uF输出电容器。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电感,电容,阻抗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导纳?
电感,电容,阻抗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导纳?
1、电感符号:L ,单位:h(亨特) 感抗单位:Ω(欧姆)2、电容符号:C ,单位:f(法拉) 容抗单位:Ω(欧姆)3、阻抗符号:Z,单位:Ω(欧姆)4、导纳符号:Y,单位:s(西门子)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电感,电容,阻抗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导纳?》相关的作业问题
电阻符号为R,单位欧姆,作用有分压、限流、上下拉电阻,阻抗匹配电容符号为C,单位法拉,常见的为Uf,作用是滤波、储能、通交流阻直流晶振符号一般为Y,单位为HZ,为各种芯片提供基准时钟频率.电感符号L,单位为亨,常见标识为600R@100MHZ,即频率为100MHZ是表现的阻值为600欧.作用是滤波,通直流阻交流,二极管
温度300°就可使用一般可达500°要看w数,瓦数越大,温度越高电阻符号 R 单位是欧姆、千欧、兆欧电容符号 C 单位是法f 微法μf 微微法P电感符号 X 单位是 h mH μH
如果电容用F,电感用H,得出来的单位是Hz,电容电感每减小一千倍,频率提高一千倍例如电容是mF,那么频率得到KHz单位,如果电容是mF,电感是mH,那么频率单位是MHz
a、Z=3-j5 ,│Z│=5.83 ; u=6-j10 ,U=11.66Vb、Z=j10-j8=j2 ,│Z│=2 ; u=j20-j16=j4 ,U=4Vc、Z=4*j4/(4+j4)=16j*(4-j4)/32=2+j2 ,│Z│=2.83 ;i=4+j4 ,I=5.66Ad、z=2 ,│Z│=2 ; i=1+j
你说的是有关电谐振的问题, 电感电容和电阻他们组成的点路有个中心频率,就是说当交流频率在某个数值的时候最小的,当交流频率偏离这个频率后阻抗增大很快.频率越高电容的容抗越小,频率越低电感的感抗越小.频率变为0的时候就是直流了,此时电感的感抗就等于绕成电感的线圈的电阻值.懂了没有?电容就是频率越高容抗越小.够清楚了吧,别忘
电阻的单位:欧姆(Ω),大点的千欧(KΩ)、兆欧(MΩ),小点的有毫欧(m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Ω=1000KΩ ,1KΩ=1000Ω ,1Ω=1000mΩ.电感的单位:亨(H),亨是个很大的单位,一般常用的是毫亨(mH)和微亨(uH).1H=1000mH,1mH=1000uH.电容的单位:法拉(F).法拉也是个很
电阻、电容、电感串联时的总阻抗:\x0dZ=根号[R平方+(XL-Xc)平方]\x0d电阻、电容、电感并联时的总阻抗:\x0dZ=1/根号[(1/R)平方+(1/XL-1/Xc)平方]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  纯电阻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种交流电路.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的电路都可以看成是纯电阻电路.虽然纯电阻的电压和电流都随时间而变,但对同一时刻,欧姆定律仍然成立.对纯电阻电路有:(1)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电压的频率相同;(2)通过电阻R的电流峰值和电压峰值的关系是的电流和电压同位相.【交流电路中的电感】 
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导体的电阻.电阻(Resistor)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这个电阻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电阻
电阻器 电阻,英文名 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事实上,“电阻” 说的是一
关于谐振的问题其实是很简单的,你可以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块大木板你在上面跳.要想跳的高你就得借助木板的弹力.怎样能借到木板的弹力?一定是要按照木板的运动频率来跳.打秋千也是一样你要根据强子的长短,包括了你的体重.去找荡绳的运动规律才能荡起来.电感电容也就是LC电路的谐振条件也和木板和荡绳一样要适合它们的规律.具体条件是在
电感两端的反向电动势 跟通过 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成 正比( E=L(di/dt),L是电感 ),因此电路刚刚接通的时候电流的变化最大,此时若电感L很大则E则可能很大(可能是两端电动势U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因此当电路稳定的时候(电流的变化率为0,di/dt=0,反向电动势E=0,),此时在电感上的电压只有电源加在其上面的
你的说法是不对的.在串联谐振时电流达到极值,不是无穷大.而在并联谐振时电压 会达到极值,同样不能说成是无穷大.至于为什么达到极值电压或者电流,这和钟摆或者秋千的道理是一样的.它是由电感量和电容值以及电路电阻电源电压等等来决定的.比如你打秋千荡绳长度一定你的体重一定你的力度一定那么你荡起的高度也就一定了. 再问: 很形象
在电路图中电阻是个框旁边标有代号R1或R几还有电阻数值n欧姆电感用一段波浪线表示电容是“=”表示,和电路连线垂直,中间不穿过,有点像直流电源的符号二极管:一个等腰三角形过顶点画一条线段和三角形底边平行,长度也和底边一样.电路连线从三角形垂线穿过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时,总阻抗Z=R+jwL-j/wC,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即为阻抗角,而当wL>1/wC时,阻抗Z虚部为正数,阻抗角>0,电压是超前电流的,电路呈感性;当wL<1/wC时,阻抗Z虚部为负数,阻抗角<0,电压是滞后电流的,电路呈容性;因此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不确定.
这种表示严格地说是错误的.电感是wL,电容是1/wc .都没有虚数单位j.在公式中由于是向量表示U=jwL*I;其中U和I都是向量,根据电路原理可知U比I超前90度,电容则是落后90度.推导说明如下:i=√2Isin(wt+f)=Im[√2Ie^jwt]u=Ldi/dt,最后得出u=Im[√2jwLIe^jwt]通过变
电感和电容串联或并联后,在它们两端会产生谐振,有一个谐振频率.1、在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即XC=XL,电路中的电压U 与电流I的相位相同,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叫串联谐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两端阻抗理想值 Z=XC-XL=0,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2、相反
串联谐振.电路的阻抗Z=√R2+XC-XL2=R,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提高线路功率因数.节能灯里通过串联谐振在电容两端上的高压来使灯管击穿导通.建议你还是看看课本吧,详细!
您是学什么的啊?电阻表示电阻对电流的阻碍能力,电导是电阻的倒数,表述导体的导电能力电感定义为磁通量比电流,也就是单位电流能产生的磁通量吧,感抗是电感对电量的阻碍能力,跟电量的频率有关系电纳,是电抗的倒数,电抗包括感抗和容抗(电容的阻电能力)电容和电感存储的能量返回给电源会造成什么结果? - 知乎11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295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容电阻电感怎么区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