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意境和剑意的小说是谁说的?

  结束“哲学”对人们的“忽悠”。。。  《定位你的一生,判决这个世界》  作者:阎长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先生开悟&。给你一个不惑的人生、不惑的社会和不惑的世界。  本书有足够的认识深度和广度,理论起点高,实践性强,涉及面广,通俗易懂。独立原创!  QQ:(牛牛)    本身产生的简要说明:  本书的产生源于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学时一次偶然性的人生启发;二是看似很平常实则很特殊的“恰到好处”的环境条件、人生经历及人生体验;三是长时间的有明确目的性的对人生体验及社会实践的思考。    本书首要说明:  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大家都喜欢娱乐类的书籍,而不喜欢读什么单纯的知识性的书籍。那么真是大家不喜欢接受新知识吗?真是大家不需要接受新知识吗?真是大家都没有什么认识上的困惑与迷茫吗?真是像有些人所说的“现在的很多人宁愿像猪一样的快乐着”也不思进取吗?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这样认为。我也相信有不少出版业内的人士会承认,出于出版行业生存环境压力的考虑,现在出版的很多新书都是只求在短时间内欺骗读者,而并非所有人都不知道读者真正需要什么,是没法去满足这种需要。所以,要找原因就从我们这类书的自身问题中去找吧。那具体点说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这类书籍呢?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量这类书籍所能谈的大量感性的、零散的重要问题都是以前谈得足够多的内容,都是大家已经足够懂得的道理。如了解一些社会现象;如简单从一些“成功者”身上学点什么经验;如简单从一些社会现象的评价中受其启发;如待在办公室或家里,钻在前人的书本里,从中简单概括点什么东西出来等。这些“市场”早已处于“饱和”。与此同时,这是一个信息已高度发达的时代,大量这类知识我们都可以从很多途径(特别是网络)获得,人们自然更不屑于看这样一类书。而大家所困惑的则是一些系统性的认识问题,一些关键性的认识问题,一些根本性的认识问题,是一些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本书正是这样一个方面的努力。  由于本书是直接围绕其人生的目的这样一个终极目标的问题而展开的全面思考,所以本书涉及内容较广,在不了解本书具体内容的情况下仅根据其目录有时会让人感觉有些“杂”,感觉可能不会写得很深入。其实这往往就是我们的一个误区,以为写的内容多就叫深入了。实际对于很多事物,其关键性的规律在认识清楚以后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就能把它描述和表达清楚,太多的语言实则往往都是一些多余。而我们很多时候是将一个并是很复杂的问题写成很厚的一本书,夸大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实中的分量,列举了很多现实现象,甚至是臆想的现象,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实则并未认识清楚和讲清楚其本质,实则很多道理还仅蕴藏于现象之中,实则很多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这是不利于其传教性与实践性的。为了表达一些观点,采用一些合理的案例增加其感性色彩是可取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它始终仅应该是其附属部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个别的问题上以后,实则是忽视了其它方面更多的重要问题。我们在现实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而每个人当前所面对的表面的主要矛盾往往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自然大家就往往把关注的重点仅放在了这样一个问题之上。如我们很多人往往埋怨自己没有好的机遇,而实则我们都知道“机遇是给有所准备的人的”。如果我们把思维的重点仅放在了其中某一个问题之上,站在一个狭隘的角度以偏概全的看问题,那必然是不利于很好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书的很多节段所谈的问题,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一整本书所针对的内容,语言较少,讲出的道理往往比其整本书到位。  本书任何一个章节都是针对其一定事物的主要矛盾进行的分析与概括,即使是整体性的内容也是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与概括,所以任何一个章节都不能反映其本书具体全貌,而仅能反映其作者分析问题与认识问题的能力(作者本人对全书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具有足够的分析能力与认识能力)。而本书的简要说明自然也很难很好反映本书的具体内容,所以仅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整体性的介绍和说明。加上本书完稿时间有限,文字性修改工作做的有限,所以请大家在阅读本书简要说明及样章时,不要因为其语言文字方面的缺陷而影响了对本书具体内容的价值的初步判断。对于这一点,本人在此也表示歉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结束西方半科学的宗教和哲学。。。
  本书简要说明:
  本书稿已完(19万字)。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面宽广,部分细节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但主要内容还是比较清晰的。不够完善的地方仍在继续完善之中,并且更多的细节内容(以及一些具体案例)也可以在再版时再作慢慢补充。由于本书并非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细化和展开,而是大量针对性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和概括,所以从头到尾并无多少重复内容(仅有有内容上的相关性),且各部分内容已作尽可能的精简,所以内容简介很难进行一些实质性的表述,而只能在此进行一些简单的说明和介绍。  任何事物,不管它有多么复杂,涉及的内容有多么丰富,在我们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总是可以用有限的语言把它的一些主要轮廓、主要矛盾、主要问题进行简单、清晰的描述,以给我们的每个实践者提供一个最好的指导。围绕人生的目的,对影响我们的实践活动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也需要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成果,作为我们每个人必要的、首要的实践指导。这样的一个认识成果,应该包含了整体性的认识,也包含了各种具体性的认识。这样的一个认识成果,应该不是针对其特定的环境条件进行的,而是针对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需要我们面对的共同性的问题进行的。从我们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一个认识成果就是关于我们全面的综合素质与综合知识的要点问题。  应该说,这样的一个工作我们的不少前人已经进行了不少的努力,并且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仍然还有不少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包括很多人同我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比较深刻的体验的内容,也包括我们今天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认识问题。这正是作者本人创作本书的起因和动力所在,即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这样一个基础上进行继续努力。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社会,所要做的事情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就是文化、生活(方式)及艺术等直接的生活本身;二就是学习、思维、认知及工作等问题;三就是社会性实践。这三个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并且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这三个方面都是围绕以人为中心的这个统一的物质世界而进行的。这三个方面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另外作为与我们每个人关系密切,且目前比较迫切的问题,增加了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危机)问题。政治的任务始终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如果说政治理想是我们的大方向,那么经济目标就是我们的具体方向的中心内容。  本书针对的读者对象是所有群体。但有部分内容从实践性的角度来讲对于部分读者(如高中文化程度以下者或相应生活阅历者)存在一定理解能力上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其相应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即相应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及家长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与指导。或者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讲,对本书进行谈论、交流式的阅读,以弥补本书的局限及读者彼此知识不足的一面,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结合大家相应的实践经验等感性知识,能起到更好的阅读效果。这也是与本书要谈的各种人际交往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本书各章节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所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比较关心的问题开始阅读,而不必从头到尾按其章节顺序逐次阅读。  本书所谈问题,有不少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只是片面与全面的问题、零散与系统的问题、感性与理性的问题、肤浅与深入的问题、表面与本质的问题,只是在实践中能否得到很好应用的问题。在此,本书的具体内容已没有什么好介绍的,大家可以根据目录及具体阅读来了解。至于大家看了简要说明及目录后所关心的本书的质量问题,以及作者是否有能力、有资格和有必要来谈论这些话题的问题,就只有待大家阅读了本书以后再来自己评价吧。  
  人生的目的  
一谈到人生的目的问题,大家往往会将自私与无私等道德问题结合到一起来考虑,或者将金钱、爱情等具体的人生追求(手段)当作其答案来对待,这些思维方式或“答案”显然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的,自然是不利于其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考虑到分析与认识问题的系统性,这些相关问题就放到后面相关内容中谈论,在此就不过多谈及,仅从人生目的的本质直接开始谈起,然后展开各方面的认识思考和问题谈论。  一个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他的人生目的,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不以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是我们思考一切问题,认识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那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呢?说得通俗一点,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幸福、有价值、有意义……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一种感觉,一个感受的过程。也即从生理的角度来讲,人生的目的就在于神经系统的一种状态。  生命的活动由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一就是生命内在的活动规律;二就是客观的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生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存在的,生命将依赖和受制于客观的环境条件);三就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意识行为。即前两种因素皆为客观存在物,后者即是我们的主观行为。我们的目的正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的活动进行影响和干预,让其达到并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人的主观意识及行为不仅能直接干预生命的内在活动,而且还能改变生命与外界客观环境的关系,即间接干预生命的内在活动。  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来讲,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活动的直接干预,主要表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体育、艺术、心理、医疗等方面;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与外界客观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我们的物质生产、环境改造、科学技术等方面;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与外界客观社会环境的关系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我们的道德、政治、法律、人际交往等方面。对于个体的人来讲,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的内在活动的直接干预主要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的问题;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与外界客观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干预主要就是我们的学习、思维与工作的问题;主观意识及行为对生命与外界客观社会环境的关系的干预就是我们的社会实践的问题,但总的说来都是为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服务的。  那么我们以下就围绕人类文化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来展开科学的思考,也就是我们需要深入认识生命的活动规律,深入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深入认识生命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深入认识以生命为中心的这个统一的物质世界。  
  说明:本书无任何哗众取宠之意,但部分内容对部分读者群体(中学生相应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以下者)需要指导阅读倒是一个问题,以及此类书的特有性让大家接近与认识需要一些时间等条件。。。
  关于什么知识最重要的问题的几点认识    (1)对于什么知识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最重要的知识一定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而是多个方面的问题(或者说就是一系列的知识的问题)。就像我们都很熟悉的木桶效应的问题,每个木板都是同样不可缺少的重要。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最重要,那是因为我们此时最缺少的就是这个方面的知识,或者说这个方面的知识成为了主要矛盾。    首先,从一个比较直观的目的性角度,我们按前面人生的目的为中心,将我们需要重视的认识问题概括为生活、工作及社会关系等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的划分也是本书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不需要每个人都掌握的一定具体领域或工作岗位的具体性知识称做专业性知识,而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生活方面、社会方面的知识,专业性方面共同性的规律性知识,以及一些人类文化整体性的知识等,称做为综合性知识。总体说来,我们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各个方面的知识都不能出现薄弱点。    其次,我们在后面会将知识从认识的层次上分为四类,在这四类方面我们都需要重视其知识的丰富积累,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出现薄弱点。    再次,不管是三分类的知识,还是四层次的知识,都是强调其长远性的、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或者说已属于过去的实践。而针对其当前的具体实践,不管是整体方面还是局部方面,首先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关于道路的方向问题,其次才是具体怎么去做的问题。我们常常所谓的具体目标不过是驿站而已,因为我们总是会不断前进,也往往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道路方向。在道路方向的问题中自然首先就要包含我们在前面谈到的人生的目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作为指导我们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这样一个任务。也就是说,知识的重要性的最终评价标准或指导思路就是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的目的问题。与这样一个目的发生的关系越频繁、越紧密的知识自然也就越重要。另外,不管是道路方向问题,还是具体怎么去做的问题,在这两个方面不仅都需要应用其平时积累的三分类及四层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思维及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主观、能动的思维与认识能力,只有这样一种“知识”才是“活”的,才是最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传教的。而其它所有可传教的知识都是“死”的,都是不能脱离其“活知识”而独自发挥作用的。如我们所说的洞察能力,就是在一定的思维及实践活动中,可以能动的将所有看似很微妙实则很重要的一切因素都考虑到或者说联系在一起的“活知识”(我们常说的“能力”,是难以传教的)。“活知识”就是一切针对性问题的“组织者”。当然了,这类知识也需要建立在大量各种具体知识的积累之上,或者说是在大量各种具体知识基础之上不断思考与总结的结果。    。。。。。。  
  抛开一切杂念后的美好生活  我们现在先来谈谈完全的“生活时间”内的生活问题。不管我们的“工作”完成得怎样,或面对的矛盾解决的怎样,都不要把其忧虑带进生活之中。  我们首先从理论上去想象这样一个道理,“工作”之余,我们到底有什么需要去牵挂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神经紧张的?没有。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不重要的,都是不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现在这一刻的快乐、幸福就是最重要的,人生所有的快乐与幸福都可以在这一刻抛开了一切杂念后获得。让我们在这一刻就相信后面精神现象中会讲的一个无法论证的理论:昨天的我、明天的我跟今天这一刻的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今天这一刻的我什么都不需要操心,什么都不值得操心,也确实不该操心,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让自己最开心(注意,不是不考虑后果的意思)。这不是我们很多时候梦寐以求的生活吗?现在就可以实现,现在就可以去把握。抛开了所有的一切杂念,我们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属于我们的,一切都可以靠我们现有的环境条件得到,我们需要多幸福就可以多幸福。此时此刻,我们可以进入人生最美好的生活体验中,我们要真正领悟这一点。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此。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看看很多快乐幸福的儿童,看看很多平凡的人们,他们在很多方面做得非常好,不需要谁来教(当然也有很多做的不够充分,这要靠我们后面讲的各种文化、艺术生活来解决)。而我们的很多人,不是没有学会这种生活本能,而是因为在高节奏的生活环境里失去了这些东西,现在不得不从另一个认知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方法与心理“技巧”找回那种应有的生活,严重的情况还不得不去找心理医生。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中,我们聪明的人类不得不回头向动物学习,我们成熟的人们不得不回头向小孩子学习。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所有烦恼的东西完全的抛开,这既是我们现在这一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我们明天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抛开了一切杂念后,我们有些什么样的生活呢?一切能给我们此刻带来美好体验的东西都是我们应该去好好珍惜的,都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不要有任何“认知性”的错误的影响。我们可以把此刻所需要的一切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美”。 美是什么?美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大脑产生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现象。美从哪里来?美从我们需要的事物中来。可以这么说,人活着就是为了美,以美来定义人生的目的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饥饿的时候,食物就是最美好的;干渴的时候,水就是最美好的;对于一个病人来讲,健康就是最美好的;面对我们的无知和愚蠢,知识和智慧就是最美好的;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东西都是最美好的;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一切矛盾,能解决这些矛盾的东西就是最美好的;走出了所有的误区,结束了所有的错误,抛开了一切杂念,在自己的认知、理念与信仰指引之下,在一切美好事物的吸引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  美,就这么简单,也就这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实现美的获得;说它复杂,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智慧永远都是有限的,我们永远都可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但未能解决的复杂的问题是我们“工作时间”内的事情,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些我们常常最在意(指神经紧张性在意,而非愉悦性在意)的事物,最能让我们神经紧张的事物(因为那是“工作时间”内的复杂事物。从本质需要来讲那是因为我们相应的神经最需要放松),正是我们最不应该在意的事物,正是最不值得我们在意的事物;最能让我们快乐和幸福的事物才是最值得我们关心和在意的。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来讲,快乐不在于我们“已失去或未得到”的事物之中,而在于我们“可以把握”的一切事物之中。”这是我们必须从思维意识上认识清楚的一个问题。  抛开杂念对很多人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意识与思维认识上搞清楚其杂念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本质作用过程,所以以下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这样一个问题。  
  不玩你们那些东西。。。没人关注拉倒,让他们继续无知下去吧。。。
  本书主要特点说明:  
1、本书的产生是科学文化社会成熟阶段来临前的必然。对于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本书最后一章中有专门论述。  2、本书兼备了理论性与实践性两个特点,自然其理论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实践性,实践性能具有更深刻的理论认识。  3、本书对于实践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涉及生活、工作和社会性实践等全方位的问题。这种全面性认识不仅有利于其局部问题认识的准确定位,也有利于其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实践效果。  4、本书不仅关注每个人都所关心的、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个人性实践问题(个人性的生活、工作、社会性实践等实践问题),也关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比较重要的社会性、群体性的实践问题。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本书内容也可以分为这两大方面的内容(未从章节内容上进行划分,也很难进行严格划分),前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关心的问题,后者是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愿望、有义务、有责任的人主要关心的问题。  5、本书理性认识程度较高,大量感性色彩比较重的事物(现有文化中还仅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事物)在此已被清晰的理性认识所描述,这有利于其认识广泛、快速的交流与传教,有利于其各种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6、我们现有文化中比较缺乏的各种文化综合与结合的问题,也是本书主要的精神之一,相信这些努力可以对我们各种文化的结合产生积极的影响。  7、本书并非迎合读者大众的需要(一种文化缺失条件下产生的“需要”),而是“引导”读者大众对知识的需要,而且作者本人可以相信其“引导”的效果(不管是在短时间内,还是在长时间内),这是部分编辑或读者初见本书简要说明及样章时容易怀疑的一个问题。  以上主要特点只是作者本人的概括。对于不同的人,其思维方式不同,关注的问题不同,或者说对现有文化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定位不同,在读完本书以后也可以概括出自己对本书主要特点的看法。  
  心态根源分析  (1)快乐与痛苦的本质  我们这里来谈谈快乐与痛苦的本质问题。当然了,我们这里所要谈的快乐与痛苦,把它界定为包含了一切好的体验与不好的体验的广义的快乐与痛苦。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人生的目的就在于神经系统的一种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也即我们感到快乐、幸福,人生的有价值、有意义……时,生命的活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个问题我们本可以不用直接来谈,但为了有个初步认识,还是先简单描述一下吧。   我们无须一定要经过非常先进的科研设备手段对生命的活动从物质层次进行观测分析,我们可以凭自己心理及情感体验对生命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描述:生命的积极状态(即我们感到快乐、幸福,人生的有价值、有意义……时的状态),是一种物质运动高度有序、有规律、有规则的状态,这种高度有序、有规律、有规则的运动状态不仅是我们的目的本身,同时也会积极地促进生命的发展。人的每一种正常行为都不同程度的伴随着这样一种积极的状态。  与其积极的运动状态相对立的消极的运动状态则是一种没有规律、没有规则的紊乱状态。最简单、最直观的痛苦就是机械性损伤造就的肉体上的痛苦。我们的感觉神经片布全身各个部位,当该部位受到超过承受能力的负荷,生理结构遭到破坏时,自然也会伤及该处神经,神经将其信息传输到中心神经,形成痛苦感。这就是我们的肉体痛苦感的本质。从进化的角度讲,肉体上的痛苦感是生命进化产生的保护性反映,是一种积极现象。其它不同程度的肉体痛苦道理也类似。如我们因为健康问题而出现的身体不舒适感就是因为我们神经系统所依赖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使得神经系统不能正常进行生命的活动,其信息传输至中心神经,形成不舒适感觉。  其实我们精神痛苦的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精神痛苦是直接通过我们意识及思维的神经系统的超负荷使用和生理破坏来进行的,并未通过我们的普通生理结构,缺少一种感性认识,同时其作用过程来看也就比肉体上的痛苦复杂,认识也自然就较复杂一些,但我们在把它认识清楚以后仍然是很好理解的。  简而言之,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能出现过度劳动,不能出现对生理的过度使用,否则就会伤害身体出现痛苦感,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的问题。  当然了,神经系统的使用与躯体的状况也是相互作用的。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比较经验化的角度看,快乐与幸福就是各种矛盾顺利解决,各种需要正常实现的过程中的一种体验(或是已具备条件后去解决矛盾的体验过程)。我们的生命活动总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如饥饿),而去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吃饭,不是指艰难的食物生产。当然了,粮食丰收时的喜悦也是另一种快乐)就是一种快乐(当然了,今天的人们往往吃饭时都不同程度的想着别的问题,或者长时间的社会压力以及早已没有饥饿感的原因,以及食物品质发生改变的原因,吃饭对我们来说仅是为了生存了)。如果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当其开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以后,其对我们的不良影响后果往往就会逐渐加重,直至更难或无法解决的不良后果发生。快乐与幸福认识清楚以后,痛苦与忧虑就更好理解了。痛苦与忧虑则是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伴随的体验性。  概括起来说,精神上的快乐或痛苦都是意识与思维过程中伴随的情感体验性。这也是我们静下心来试图去注意和感受一下自己的快乐或痛苦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发现快乐或痛苦却突然“消失”了,因为这时我们相应的意识与思维停止了。  我们很多快乐与痛苦主要来源于精神性,很少直接来源于物质需要。所以以下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精神痛苦的问题。  
  (2)对精神痛苦的认识  应该说,现代人的痛苦或说忧虑很大程度上就是过度的(同时又低效或无效的)脑力劳动。这种过度的脑力劳动不仅直接给我们带来痛苦,而且不利于我们有效的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然了,我们忧虑的对象可能是确实应该去面对的问题,有些可能是属于杞人忧天式的问题。不管属于哪一种,那对当事人来讲都是需要去认识的问题。同时,对于不同的忧虑其程度也不一样,特别是一些程度不是很强烈但却很持久的忧虑往往没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而这些忧虑与我们没能投入应有的生活中去是相互影响的(甚至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效果)。那么这种过度的脑力劳动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又该怎么去避免这种过度的脑力劳动呢?  先来看看我们一些成功学中讲得比较好的内容吧:忧虑是怎么产生的?“忧虑就是环境迫使你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反映”。怎么解决忧虑?“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做你眼前清晰的”;“坦然接受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然后积极去改变它”;“看清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决定并照办”。这些办法主要是针对比较明显和强烈的忧虑问题的。  对于怎么具体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完整的内容我们放在后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去全面论述,本章主要解决“生活时间”内怎样尽情的生活的问题。以下我们先来谈谈怎么彻底走出忧虑吧。  我们先从理论认识上来分析下精神痛苦的问题。  一般的脑力劳动过度的不舒服感我们是很好理解的,那是一种单向的强制性行为造就的结果。那么对于一些典型的精神痛苦(不愉快的事情、现实的压力、思想上的困惑、忧虑等),复杂的“脑力劳动”造就的痛苦,其生理的超负荷使用和破坏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思考我们面对的矛盾就往往出现超负荷使用和破坏,造成痛苦感,而不是轻松的?对于没有解决的矛盾,或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或比较难理解或接受的现实,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必然有很多重复的思考或意识行为反复出现在一些相关问题上,或者说我们的意识问题(一种客观的或不成熟心态的认知)给它“定义”了一个性质,这个问题很重要,而且与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联系在了一起,一旦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就会与大量相关问题联系到一起,对应于我们的生理,自然会高强度的高频率的负荷作用于相应神经区或信息区,而很难得到缓解。或者说,当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由于一时得不到一些有效的思考结果,我们更多的时间是沉静在对一些情感的体验当中(无意识下的被动体验性),一些相关的痛苦的体验、经验像程序一样启动,与前面各种作用结合到一起在我们的大脑内形成各种复杂的痛苦感,我们的体验与意识或认识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现实的很多行为,我们很感性的知道我们的行为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受我们的主观意识控制的,但又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我们却很少认清楚,精神意识行为仍然有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总觉得,我们的思维没有与客观环境直接发生关系,不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和控制,那就应该完全受我们的主观意识控制,但实际客观的东西已经在我们大脑里留下了痕迹,它像一个程序一样,已客观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内(而且随时与客观外界进行联系,进行信息的确认或调整,实际仍然是在与客观环境发生关系),程序一旦启动,在很多方面是不受我们的主观意识控制的。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思维去影响和干预它,配合与适应它,在我们一时没有能很好处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暂时关闭它,但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的。这是我们往往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认识的。我们关闭“忧虑类程序”的技巧与方法如,一定的心理调节(这一点经验应该较多,而且难易程度不一,具体理论分析不全)+投入到其它生活中去(如气功与宗教的一些方法),及启动新的“程序”代替。因为大脑在没有睡眠的时候是难以停止思考的(甚至在极度紧张的时候,睡眠状态下都是在做“噩梦”)。看看郑智化唱的歌吧,“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这样的我才能够活的很好”。可见要单纯的放弃思考是多么的不易(甚至我们还可以从理论上分析出其不可能,主要是能量无处消耗的混乱)。  同时我们不可能永远的把它关闭于我们的大脑内(那样的结果就是最终直接面对现实的矛盾)。或者说,我们的环境糟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脑内“忧虑类程序”占据大脑空间太多,我们启动运行与之相冲突的程序非常困难(或我们调节措施会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还得重视改变世界,但这个问题后面来谈,这里还是先把让人产生混乱思维,容易造就“悲观”情绪的问题抛开。  或者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也是最积极的一种方法。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忧虑源于思维过程中激发的痛苦体验性。快乐的体验性对我们的思维往往是积极的,痛苦的体验性对我们的思维往往是消极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思维的过程中避免痛苦体验性的出现,而积极利用其快乐体验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在生活中很多认知性对与错在情感方面并不重要(看后面讲的伪气功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乐观与悲观的问题,理智与“感情用事”的问题。这也许也是心态的最高境界。  当然了,抵抗痛苦性还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力的问题。。。。。。
  当然了,抵抗痛苦性还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力的问题。这主要靠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来决定的,而这种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往往又是靠健康的身体决定的(或者说在某些方面两者的健康是同时存亡的,只是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我们往往难以直接“观察”)。  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看,环境压力之所以在很多时候会是痛苦的,或说改变环境的行为在很多时候是痛苦的,那是因为改变环境行为并不是为生命活动的直接需要而为的,自然在很多时候有背于生命活动的规律(具体说就是只对部分生理结构的过度使用或非平衡使用),自然会致使生命活动失去平衡。这才产生其它艺术等行为来对生命活动进行影响和干预,使其恢复应有的平衡(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这个问题后面还会继续谈)。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认识,我们现在再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谈精神痛苦的问题就比较好理解了。有人说,忧虑的事情不要去想,那是自找苦吃。说这种话的人说得有一定道理处,但往往更多的成分在于未身在其中,没有一种完整的体验与认识,属于俗话所说的“站着说话腰杆不累”的那一种,或者就是一头幸运的或暂时的“快乐的猪”,或者更多还是一些还靠着父母而衣食无忧的新一代,没有一种忧患意识。  这一点在前面的理论分析中已谈到了,在现实的经验与体验中我们也能意识到这一点。  客观的现实不是我们不去想它就不跟它发生关系。在人与客观环境发生的关系中,部分是我们主动选择与其发生关系的,部分是我们被动接受环境跟我们发生关系的。明天没有饭吃了,我们能不去想吗?我们不得不吃饭,很多问题不得不去解决,而很多事情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对于该不该多想的争论焦点在哪里呢?在于没有理清楚忧字的两重性,及思考性与痛苦性。我们需要忧是需要思考,而且需要的是有效果的思考;我们反对忧,是反对没有效果而又痛苦的思考。或者说,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已经是陷进了一些误区,陷进了一些错误的思维,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痛苦越是想不清楚问题,越是想不清楚也就越痛苦。  不是有种说法叫“快乐的猪与痛苦的哲学家”吗。道理就是这样,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往往因为想太多而痛苦,因为想得简单而快乐。我们并不是认可“快乐的猪”,因为“猪的快乐”是短暂的,而是从“猪的快乐”中受到启发,做一个既会有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又会放开一切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的“哲学家”。  我们中华文化中有句话叫“人生难得糊涂”。对于现实存在的很多矛盾与错误,有人完全糊涂着(或不想要那点清醒而装糊涂),有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半清醒着。也就是最糊涂的人(或不想要那点清醒而装糊涂的人)连问题的存在都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而有点清醒的人发现了问题却解决不了问题,做了很多无用的思考,痛苦了却没有成效(甚至只有负面作用)。相反,最糊涂的人(或不想要那点清醒的人)虽然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但至少没有作无用的努力。于是人们领悟出“人生难得糊涂”的道理来。
  当然了,对于这样一个糊涂的问题我们还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看待。从长远来讲,我们的认识还是要进步与发展的,毕竟知其所以然还是从知其然发展而来。很多努力未一时见效,但为后来者的继续努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待忧字的思考性与痛苦性我们不是选择放弃,而是选择方式与方法的问题,减少其痛苦性,提高思考的效果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态,其基本思路就是将对矛盾的思考与生活相分离。当然了,其实本来学习、工作和思考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所谓的分离实际是指对思考问题的悲观色彩不要带进生活情绪中。同时,对于一些可以回避的问题如果我们感到自己实在没有那个能力,那就选择最“经济”的放弃方式吧,这在生活中面对的很多问题适合我们选择这种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忧虑的两个方面呢?  第一,提高现实问题的思考效果,同时在思考过程中避免痛苦体验性“程序”的启动。思维与认知的问题我们放在后面专门来谈。  第二,“工作”之余的生活要完全抛开“工作”中的烦恼。我们的一些宗教思想却是只顾及了这一个方面的,一种避世的思想。对于抛开工作后怎么去生活,宗教里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东西,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没有认识清楚的。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指生活以外的时间,而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工作时间中,大部分可作为我们喜欢和愿意的生活组成部分,那么针对我们所要定义的“工作时间”就只有我们不情愿和被迫去思考问题的时间,或者我们还没有调整好思路思考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及付出的艰辛。而当我们的认识或境界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的“工作”就被化解了(思维过程的痛苦体验性减少,快乐体验性增加),整个世界就真正属于我们了,而不是让世界拥有我们。从这样一个方面来讲,心态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实质意义的“工作时间”趋于零。或者随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各种制度与体制的改变,我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节奏也会越来越接近于生命活动的需要。  良好的心态对大脑的使用而言就好比我们既懂得正确操作使用机器工作,又懂得随时对其进行保养维修。  
  教育体制的问题  我们先来谈谈当前的教育体制及素质教育问题吧。我们当前的教育可分为中小学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属学前教育,不涉及教育体制问题)及大、中专职业教育(研究生以上教育就暂不谈了),其中中小学教育只是一个基础学习,未涉及到具体的专业及行业知识学习,最多就是高中的文理分科。所以说,高中毕业到大学学习的转变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转折,好的可以到最好的大学(或“好专业”)进行深造,差一点的只能到一般大学进行学习,更差的可能就是失去了继续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我们的高考制度就是对这种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一种依据,而高考制度就是以语文、数学等几门学习科目的高考成绩为依据的,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好操作的升学制度。单作为这几科考试成绩肯定不能反应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因此有人提出考虑平时表现或综合素质作为升学的依据。想法是好的,但怎么去操作?由谁去认定学生平时的表现或综合素质?有谁有能力有资格去认定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潜力?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往往都能根据一个人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及潜力,而且多数时候真的是比较准确的,但作为一个决定性的评判,到底谁有这个能力和资格?作为普遍性的人为地去做这样一个评判就更为困难了,而由此带来的腐败与不公平我们就更不用多说了。至少目前这种考试制度没有给考生及家长带来什么不满,因为大家觉得这是非常公平的,这在我们生活中的其它很多现象中相比是非常难得的。不满的倒是社会,总埋怨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能力低下。而学生的苦主要来自那些未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或不适应一定教育方式的学生的家长或老师给学生施加的压力造就的。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的失败。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是升学体制的问题吗?那当然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一个最大的教育环境还是我们的社会,或者说我们的素质教育问题不全是学校的问题。要谈素质教育,我们整个社会都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教师的无力我们是可以想象的,这是一个循环影响与制约的问题。作为我们当前教育体制的另一方面造就的教师的无力我们来看一看吧。我们中小学教师是怎么产生的?大多是从大学本、专科师范专业(中专性师范专业从事小学教育就更不说了)毕业分配的。师范学院的教授又是怎么产生的?当然也是从学校产生的。师范学院的教授就不多说了,就说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吧。中小学教师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学校,也就是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社会实践,没有进入过一个具体的专业或行业实践,没有体验过一个具体实践领域的知识学习、工作与生活,没有到一个具体领域从事过各种具体的专业性、行业性工作与复杂的社会关系实践的全面体验(虽然其它实践具有类似效果,但很多情况下是不够充分的)。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永远是一种辅助的部分,学校的一切努力最终还是要围绕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来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其教育出来的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从事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工作。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的应试教育的问题没有出在应试本身,相反其间接性的师范专业、师范学院这样一个“应试教育”体制倒是原因之一,这同前面讲的本科开设哲学专业是同样的错误。从事教育工作人员应扩大选择范围,上岗前增加心理学、教育学等培训(这点在教育体制上多年前早已开始实施,但本科、专科师范专业体制问题未解决)。  从教育的具体情况上来讲,我们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个素质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不但素质没搞好,甚至连几门应试科目知识的学习都搞得很糟糕,相对来说应试科目知识学习较好的学生素质也较高(这个数据未作统计,也难以统计,但相信大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数的)。这是因为,几门应试科目学好了本身就是素质的一方面,这些科目知识的学习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必要基础,学好以后也有利于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且考试的成绩基本上是可以反映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情况的。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升学体制的问题,而是我们对教育本身的认识不够。教育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好的情况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作为升学选择的依据也选不出素质好的学生来。  也许有些人讲,有的人没读多少书,事业同样有成(不对这种成功作过细评价,姑且只考虑其值得认可的一面;这个例子我们在后面还会用来分析另一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以下这样一些认识,读书少的人不能取代整个社会所有岗位的人,相反读书多的人却有可能全部取代整个社会所有岗位的人。另外,那些读书少而事业有成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效仿的,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那些素质,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那样的机遇。  那么我们再来具体谈谈素质教育与应试学习的统一性与矛盾性的问题吧。我们老一辈经常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我们,要先苦后甜,是乎觉得学习就是一件吃苦的事情。这跟我们前面提到的体育训练苦练的思想是同一个道理,而我们也都知道“劳逸结合”和“懂得休息才懂得工作”这样一些道理。所以说,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的时候,并不是学习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对学习的认识出现了问题。对于学生面对学习来讲,同我们面对“工作”或现实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以为我们把娱乐的时间牺牲了就能换得好的学习成绩,这是我们的认识及文化大环境一个最大的错误。关于“劳逸结合”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一些了,也就是说对于学生来讲,首先要有一些正常的生活,不能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全部。  影响素质教育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效果在制度上可考察性很差,或说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无法以统一性标准来衡量和考察。或者说前面也谈了,素质教育涉及很多感性知识、零散知识,系统性很差,自然不利于标准化的考察。  那么我们的教育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当前这种升学体制还是要坚持。作为学生及家长为争取教育资源而进行的应试努力我们也是无话可说的,这是一种合理竞争,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一面。怎样完善我们的考试内容,和增加一些能反映综合素质的科目或考试内容倒是教育体制应该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让考试的内容与我们应有的学习更能相适应。与此同时,重视教育问题(教育应比其它很多普通行业更重要)、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并让其安心投入教育,弱化单一的升学考试的业绩评价(及相关的物质奖励),强化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及对教师的精神价值评价和肯定),让其自觉的将素质教育与考试科目的教育一样重视起来。  
  燕雀焉知鸿鹄之著!!!
  好长的文字  好吧我承认没什么耐性看完看了点  终觉得说的很概括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悟意境和剑意的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