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外侧肌肉麻木,诊断为腰肌劳损 诊断.为什么也会腰肌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腰肌劳损? - 知乎19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分享邀请回答6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别摧残自己的老腰了,做些小动作缓解你的腰肌劳损
对,就是那些老是劳损的「腰肌」
孙悦礼,骨科医师/生物工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讲完椎间盘之后,就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程。
经过了一周内两趟 14 小时的长途飞行,和每天紊乱的睡眠质量,我自己的“老腰”也开始抗议了。
连续体验了久坐,错误坐姿以及各种睡姿之后。于是,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接着上次的椎间盘,继续介绍我们腰部的肌群。
还记得以前放学校门口那一串串香喷喷的炸里脊肉吗?
这部分的肉少有肥肉,一丝丝瘦肉中透着独有的弹性,齿颊留香。
这一度是我小时候饿着肚子走出校门时的最大追求。
后来进了大学,学了解剖,我还特意为此请教过老师——
里脊肉到底是哪里的肌肉,为什么它脂肪含量那么少,弹性那么大,口感那么好?
之后才终于知道,原来里脊肉就是医学术语中的“竖脊肌”,是位于脊柱两侧,躯干最深层的一部分肌肉。也是腰部肌群中最最核心的两束。
腰肌是一组非常复杂的肌肉系统,竖脊肌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表现是整组腰肌的典型代表。
这是菜场里我们可以看到的竖脊肌
因为需要“跨过”多个脊柱节段,所以腰肌一般比较长,而且呈“条束状”。
这是在腰椎 MRI 里我们可以看到的竖脊肌
位于脊柱椎体棘突的两侧后方,因为日常姿势与行为习惯,两侧截面积往往会有不对称。
虽然 MRI 是平躺中检查的,肌肉截面积大小不足以证明肌肉力量和弹性,但是有经验的医生还是可以通过两侧肌肉的灰度和大小来推测病人日常活动的习惯。
这是实验室切片里看到的竖脊肌
这张片是我非常有成就感的一次挑战。因为不像骨骼和软骨这类硬组织,肌肉在整个保存、切片、染色当中都会因一点点不当操作而脱水变干萎缩,而看不到原先该有的形态。通过助冻剂配合下的液氮瞬间冷冻保存,让肌肉组织内部的纤维一根根很饱满的保存了下来。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肌肉里面还有更小的一束束红色的“肌束”,每一根红色的“肌束”里,又有好多根“肌纤维”组成。而红点之间的白色,就是包围在肌束周围的“筋膜”。肌肉代谢的炎症,容易积蓄在这层结构里,脂肪也容易在这里累积。通过这种微观的观察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不同肌肉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上图是一张很经典的染色片,在这个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类肌纤维,可以看到脂肪积蓄(小白点),也可以看到损伤炎症(大白块)。
通过这一系列不同尺度的观察,作为有科研素养有临床经验的医疗工作者,可以获得什么启发并应用于实际呢?
首先,结合第一类直观的肌肉形态和弹性,医生在查体时候可以直接通过触觉获得日常肌肉运动的情况;其次,根据 MRI 影像,医生可以通过视觉,观察两侧肌肉的灰度和大小来推测病人日常活动的习惯;最后,医生可以通过深度触诊感受到位于肌肉深部的炎症,然后调出大脑中丰富的解剖和运动学知识,来推测哪一部分肌肉在运动中发生了急性或慢性的损伤
腰部不适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人们总是特别在意“腰椎间盘突出”,大部分的问题也都集中于“我的腰椎间盘突出还能回去吗?”——
其实,除了椎间盘突出以外,脊柱周围软组织和肌群的炎症和痉挛也是引起腰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腰部肌群由许许多多像“里脊肉”一样的条束状肌肉共同组成,它们互相交错、协同配合,一起帮助脊柱和椎间盘来支撑直立时候的体重,并且让身体可以自由地弯腰、伸腰和旋转。
根据运动分类,肌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伸肌群、屈肌群和旋转肌群。
伸肌群:顾名思义,是为了让脊柱做伸展的一组肌群。
如图所示,为了使脊柱一节一节的伸展开来,伸肌群(主要为竖脊肌)必须附着在脊柱的后侧。肌肉附着点分别位于不同阶段的脊柱以及肋骨等骨性标志上。
当伸肌群收缩时,脊柱就开始被往后拉拽,腰部也慢慢的后伸,身体也开始后仰了起来。这,就是伸肌群主要的功能。
屈肌群:和伸肌群相对的,是为了让脊柱做屈曲的一组肌群。
如图所示,和伸肌群正好相反,为了使脊柱往前屈曲,屈肌群附着在与伸肌群相对的脊柱前侧和骨盆内侧。
屈肌群与腹肌配合,当收缩时,我们就开始弯腰,脊柱也一节一节往前靠拢,完成前屈的动作。
旋转肌群:这是一组跨度最大的肌群,为身体旋转提供发力。
如图所示,旋转肌群横跨腹部与腰部,一端附着在肋骨,另一段附着在髂骨上缘,为躯干提供足够的稳定,且肌肉的长度和强度也能为身体的旋转提供足够的范围和力矩。
当这组肌群收缩时,附着在另一侧的脊柱会慢慢的往中心牵拉,身体也会跟着朝另一侧旋转。
最后,写一点实用的干货:腰肌劳损锻炼动作
就像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一样,腰部肌群也需要足够的锻炼来维持力量和弹性。
我们每天在走路和上下楼梯时都在锻炼着我们的大腿肌群,但是腰背部的深层肌群和腹部肌群却常常因为鲜少发力而处于未激活状态。而且即使有意识的对其进行强化锻炼,它们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衰退。
针对腰痛的物理治疗和腰背部锻炼通常通过强化腰部伸肌群、屈肌群和旋转肌群对于脊柱的支持,从而缓解因为脊柱和椎间盘应力过于集中所产生的腰痛。
腰部伸肌群拉伸
在做这个动作之前,你需要找一面墙。
面朝墙站。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尖抵墙。
小腿与地面垂直,膝盖抵墙,且与肩同宽。
微微抬头,胸部、下巴尽量贴墙。双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
慢慢往下蹲,膝盖保持间距,贴着墙壁慢慢下移。
整个过程胸部始终尽量贴墙,如果保持平衡有一些困难,建议后面有人保护。
这个动作,每次上下循环,直到背后肌群感受酸胀,即可休息,建议早晚各作一组。
腰部屈肌群拉伸
在做这个动作之前,你同样需要一面墙。
背靠墙站。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微微踮脚,脚跟贴墙。
同时,保证屁股后侧、肩背部以及头部后侧完全贴墙。
双手从两侧起,从侧平举慢慢画圆往上,直至手臂夹紧头部两侧,尽量使手臂贴紧墙壁。
动作要领:始终收腹,屁股后侧一刻都不能离开墙壁。尽量把呼吸拉长。
屈肌群因为平时锻炼较为薄弱,建议频繁对其进行刺激,坐姿每一个半小时可以做一次,每次半分钟左右循环。
腰部旋转肌群拉伸
这个动作,你需要一张硬板床。
仰卧在硬板床上,摆正骨盆位置,上半身放松。
用腰腹部的力量慢慢把一侧大腿抬起,慢慢移向另一侧,保持 30 秒左右。
然后换另一侧拉伸。
两侧分别做两次。每晚睡前可以进行拉伸,以放松一天累积的疲劳。
以上动作虽然针对的是腰肌劳损,但是如果诊断出“椎间盘突出”,这些动作也仍然管用的。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科普和科学是一样的,永远是解决一个疑问,会冒出十几个新疑问。
相信未来会有以下新的问题出现——
这些动作孕妇可不可以做呢?帮我看一下我的片子,不知道我还能不能通过锻炼治好?既然锻炼那么管用,为什么医生还给我开那么多药?硬板床到底怎么选?
关于所有的这些问题,我都会在 2017 年 1 月 7 日晚 21:00(北京时间),在知乎 Live 上做一个大约时长为 60-90 分钟的讲座,跟大家集中解答。
报名入口请戳:
距离讲座开始还有 9 天,
在讲座开始前的时间里,
讲座平台将以群聊咨询互动的形式进行预热,
我会常驻平台提供有关腰椎相关问题的咨询解答。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我与腰肌劳损斗争的三年(1)_腰肌劳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135贴子:
我与腰肌劳损斗争的三年(1)收藏
我与腰肌劳损斗争的三年(1)
我很长时间以来就想在网上发帖子,是关于我在得腰肌劳损的三年时间里的治疗经历。当时得病的期间就决心当有一天真的能好的话,如果上天如果真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摆脱这个病,那一定要在网上发帖,给大家交流一下经验。当时真实这么想的。而值得庆幸的是,我现在真的好了。所以一定要兑现当时得想法和许诺。来这里好好写一写,也希望大家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做一些尝试,慢慢地恢复健康。
我首先说明我自己不是医生,只是个普通20来岁的小伙。高中毕业之后去天津中医学院里学习过14个月的中医,后来考虑到未来的工作问题以及个人的爱好及特长,于是退学重新报考大学学外语了。当时是06到07年的14个月,学习了一些中医基础和理念,对于真正的中医来讲那些都是皮毛。不过这些皮毛知识对以后的自我治疗还真起到了相当一些作用。在腰部受伤的三年时间里,我主要是通过一些中医的简单方法去自我恢复。我刚开始什么方法都试过,喝中药,拔罐(气罐火罐都试过),盲人按摩,针灸,用热敷袋热敷腰部,买木桶在家泡澡,去蒸桑拿等等。不过最后在第三年的时候,我主要用拔火罐的方法。最后经过09年到11年3年的尝试和不放弃的精神,现在我已经和之前一样了,能跑能跳能踢球,各种剧烈运动也都没问题。不过现在比之前更注意自我保护,比如所坐时间长了就起来活动活动,平常都在椅子和后背之间加个靠垫,帮腰部肌肉分担一部分支撑力。也很少去健身房去做那种有损腰肌的高强度力量训练等等。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即使我现在好了,但是平常脑子里也上弦,把自己当成伤号来保养,注意一些细节的自我保护。下面我就从头讲一讲患病那前后几年的具体经历。在写之前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每个人得腰肌劳损的原因各不相同,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体质也有差异,因此种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每个人的治疗方法和恢复情况是不一样的。我可能是比较年轻,并且腰肌劳损并没有严重到腰间盘突出的程度,加之我当时生活方面比较自律以及有节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所以慢慢的我恢复了。我使用的这些方法应该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这要根据自己的患病原因和严重程度,并且要根据自己个人情况量力而行。我觉得不能每个人都完全地使用我的方法。所以大家看完我写的东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我写这些也只是为了给大家做一些参考,一定不要忽略去大医院找医生的重要性。呵呵。
我第一次腰部受伤是在我16岁上高中的时候,当时没有丝毫保养身体的概念。我相信每个男的在青少年时期都会有手淫的经历。直言不讳的讲我当时也是,不是很频繁,但一个礼拜也会有一两次了。不过我觉得单纯手淫每周一两次的话这个频率还不至于对一个健康的腰肌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关键是当时做这件事之后我还傻乎乎地出去踢球,踢得一包劲。然后记得有一次在操场对着墙一脚射门之后就明显感觉腰部肌肉酸疼,捂着腰就来家了。躺在床上第二天腰就不敢动了,翻身都不敢翻,下地更不敢下,那种难受和不便是第一次感觉到,至今还不能忘。但是当时太小,也不懂怎么具体处理。在家躺了几天,用热毛巾敷一敷,我妈帮我揉一揉就算完事了。过几天就又好了。不过从那以后我感觉腰部有时会酸疼,早晨起来洗个脸有时还直不起来,等扶着水槽边缓一缓。有时在忍不住做一次手淫之后腰部肌肉酸疼的更明显,但当时也没当个事,也不知道什么叫腰肌劳损,听别人讲过也觉得这个病是中老年人才得的,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手淫太频繁的话会对腰部有什么影响,仗着自己一身运动细胞身体好,就这么折腾。
我想自那时起腰部就隐隐有那么点病根,但是当时应该是比较轻的。而且因为自己也不属于成天坐在凳子上那种人,天天喜欢出去跑跑跳跳,所以即使有那么点病根那也不是很明显。总体来讲之后的几年还算健康,踢球什么的都感觉不出来,自己也一点点的就把这事给忘了。然后慢慢地就到了08年,刚刚20岁,当时看球星一个个结实的身形比较羡慕,好看,于是自己下定决心也要练的膀一点。去商场买各种运动器械:哑铃,扩胸器,臂力棒,握力器等等,买了一堆,自己还规定数量,每天必须做多少个俯卧撑,做多少哑铃,做多少扩胸。每天严格要求,写锻炼日志。当时断断续续地自己在家做这种纯无氧的力量训练怎么也有半年的时间了。而且那时没有专业的教练来指导,也不注意姿势,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也都为日后得腰肌劳损埋下了伏笔。现在看来这种训练当然是需要结合每天的身体情况而定的,当时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也不顾什么每天的身体状况,不去聆听身体的声音。不去完成制定的锻炼任务心里就会有愧疚感。结果日后患病的话也算得不偿失了。
有句老话叫“来病如山倒,治病如抽丝”。很多病都是日积月累而得的,小病一点一点积攒,最后也肯定有爆发的一天。等到真的已经得病了,再去补救往往就来不及了。但是人类都有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身体各方面都不错的时候是想象不出来得病之后会是怎样的,把每个身体部位都发挥正常功能看成是理所应当的,等到真正哪个部位功能异常了,才感觉到它对自己的重要性,并且很怀念以前没得这病的时候的生活。人都是一样,与其说这是弱点,不如说这是天性。谁天生都倾向于忘记痛苦的经历,去想想好的事情。08年当时得我就是这样。当时根本也不觉得自己腰部有病根,锻炼的时候也没有要注意保护的意识,也完全忘了以前受伤躺在床上想下地上厕所都不敢下的感觉了。自己在家傻做力量训练,并且缺乏专业性,一直持续到09年2月份。是北方的冬天,前一年的11月份在大学附近租了间房子,因为房子不好找,只是租了间没有暖气的平房暂住,室内用一个小太阳电暖气来维持。室内阴冷而且潮湿,当时想冬天就几个月坚持下就过去了。也没有意识到居住环境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平常还依然在室内坚持做力量训练。空气都是冰凉的,自己戴个围脖给鼻子捂着也继续练。晚上睡觉也没想到插个电褥子暖暖后背,只是睡在冰凉的被窝里,靠自己身体的温度暖被窝。而且当时一个极为不科学的锻炼姿势被我不幸的反复使用了,就是一手拿一个左右都加满5个重量片的那种黑色哑铃,做侧平举和扩胸。扩胸的时候每次用力腰部基本都要向前使劲,整个后背竖脊肌和臀大肌都会协同用力。每天还做20个到30个这种扩胸。现在想想正是这个锻炼姿势在日后诱发我腰肌直接劳损。而且在在潮湿阴冷的屋里,寒气湿气侵入经脉,导致经络闭阻,气血流通不畅。加之腰背肌肉疲劳过度,得不到休息,也见不到热乎气。就这样折腾了2个月。结果在09年3月末的时候,一次踢球,我直接腰部受伤,当时就觉得腰像断了一样,根本不能走到家了,后来是慢慢挪回去的。自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正式和腰肌劳损斗争的三年历程。这三年间,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心里阶段。从刚开始急于求成,想用快方法速战速决的尝试,到后来发现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够解决的病症,从而静下心来上网查资料,去医院不断咨询,用各种方法摸索。到最后每天把治病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的持之以恒。三年当中着急过,气馁过,悲伤痛苦过,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成这一段心路历程,至今久久不能忘记。这也是我特别珍惜今天生活的原因,因为没有经历过病痛,便体会不到健康的美好。我也希望无论正在读这篇文字的人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小病,都要珍惜自己现如今的身体。即使已经得病,也不要去放弃珍惜自己,因为什么病都有可能变得更糟,呵护好自己现在的身体,不要让它变得更糟,然后再一点点地去恢复它。
这次更为严重的受伤之后,我一开始只是觉得无非是以前那种急性的腰部扭伤,在家躺了几天简单热敷了几下。去买那种红药贴膏贴在后背上。以为一个多礼拜就能好,结果发现不是这样,一个多月之后到了5月初,还是没有任何好转。说实话当时有点微微紧张了,因为我用扫帚扫地,腰部臀部肌肉都会感觉酸疼,在厕所弓着背洗一件衣服,洗完之后也是根本直不起来了。不过当时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不知道是寒湿已经侵入身体太长时间,整个后背经脉都被寒湿淤阻。觉得去医院开点西药或者吃点中药活活血就能很快好。于是我先是在晚上听广播的一个中医健康节目,然后给电台打了电话,幸运的是电台的另一端是个很负责的中医大夫,我跟她说了基本情况之后,她给我开了个方:威灵仙20g,牛膝15g,牛蒡子10g,当归尾10g。这个方我后来吃了一段时间,很便宜,忘了具体多钱了。在网上也能查到这个方,应该是治腰的标配吧。但是注意不一定每个人都适合用这个方,中药基本上是需要根据个人具体身体情况给配药,如果真去开药之前一定要让正规的大夫给开,别因为体质差异吃出负作用,这点请大家务必注意。刚刚之所以说这个方应该是治腰的标配,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这之后我11年还去别的中医院看过,结果大夫给我开的方里面有十几味药材,价格清楚的记得是这个方的十几倍,我喝了5副之后便没继续喝,觉得作用也没比之前的方好用。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医开药有个特点,以前在中医院里也学习过。就是对于同样的病可以给你开出很多方,有些药材是必须的,而有些药材是可加可不加的,加上了与别的药材也不发生冲突,但是药会贵好多,现在有的中医院开方的时候也会加这种可加可不加的药来提高利益。就上面那个4味药的方子,我最开始吃了两个疗程,大概10副吧,感觉有效果,腰明显能弯下去了,直起来时也不会像先前那样觉得疼和别扭。但是我没一直不停的吃,因为都知道是药必有三分毒,长期服用我也担心会对身体产生其他影响。在09年夏天那个期间我还试过每天晚上都用插电加热的那种热敷袋来热敷腰部,每天晚上趴在床上,热敷一个小时左右。都说要冬病夏治,当时是夏天,就像用这种热敷加喝中药的方法来活血化瘀,期待当年能好利索。在实验了一段时间之后,效果确实是有,等到11月份秋天那阵还能去踢几脚球。不过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去根,跑大了还是会感觉腰会酸,踢一次得相当注意并且得休息好几天。
就这样到了2010年,我意识到这次腰伤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当时说实话也很担心和沮丧,想起来自己这样心情会极度低落。一旦一辈子就这样了可怎么办,球也不能踢了,也不敢去健身房锻炼了,搬个东西都不敢搬太沉的。还有和女朋友那事,我想大家也是明白的。腰部一旦有问题,做的时间会是非常短的,因为腰肌借不上力。想到这些心情就会特别不好。在网上加qq群,里面都是病友,本想听听大家都有什么经验借鉴一下,没想到进去聊了几句的到的答案都是消极的。都说:“别想了,只要得了腰肌劳损这辈子就这样了,不可能好了。”因为整个群里大家都是这样过于消极和悲观,我在当天就给qq群给退了。因为我不相信我好不了,我要去尝试,“我每种方法都试过了吗?并没有,那么我为什么相信好不了,为什么不去相信身体的自愈能力?”当时在电视上看过一段国外的科教节目更给了我信心,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讲一个人身体的神经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但经过几年之后,受损的神经竟然完全自己长好了,称得上是个奇迹。大概是这样,当时就想那么我为什么不去积极地配合身体去帮助它自愈呢?当时只是这么单纯地想的,虽然经常会泄气,并且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去治疗,再者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能完全康复,甚至能不能完全康复,一切都变得遥遥无期。不过我还是开始着手行动了,我从10年开始,开始上网搜索各种关于腰肌劳损的资料,把以前中医经络穴位的那些书籍都翻出来,开始研究,并且在日常生活方面也开始相当注意,作为治病的重要辅助。以前总是熬夜,并且不注意吃饭和睡眠,有时和对象做那事也没有节制,不过自那时起,我开始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规定自己。从饮食上,生活起居上,都有比较细致的规定。比如说每天晚上在10点之前躺下,在11点进入深度睡眠,养足气血。注意饮食的平衡和规律性,因为中医上讲胃衰则五脏俱衰,保证饮食的适度和规律养好胃。多吃一些黑色的东西诸如黑豆黑米黑木耳黑芝麻养肾阴,吃些韭菜鸡蛋等补肾阳。坐的时间长了就躺一会,吃些猪肝养肝血。有条件中午就小睡一会养心血,并且吃一些红豆莲子百合大枣之类的食物。在这之前我只是对食物的功效略知一二,不过自10年起,我经过长时间的查资料,自学了很多中医知识,每样食物基本都能知道它有什么样的功能。当身体有细微的变化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吃药,而是在根据身体具体表象大致推断出是哪个脏腑的什么方面的问题之后,用相关功能的食物去调节。从那时起,我开始注意养生,并且借着以前那一丁点的中医基础开始逐步拓展,都说久病成医,那一年我积累了大量的中医相关知识。现在网络上什么样的资料都能查到,你想得到什么知识,就能获得什么知识,关键看有没有为了健康去钻研学习的心。
就这样,在这一年当中,我一边学习,一边尝试。期间还保持每天都热敷腰部的习惯,并且也断断续续喝了几个疗程的中药。我还为了能活血,上网买了个泡澡的大木桶,每周都进去泡热水澡,直到现在依然保持这个习惯。刚开始在家泡的时候,洗完澡后背尤其是腰部都会出现“瘀斑”,当时就知道整个后背应该都有淤血。而且另一个身体特征是指甲不都是通红的颜色,而是上面红根部发暗,偏紫色。通过指甲也能反映出身体内有寒湿淤血的症状。我还去过盲人按摩院请师傅按摩,每次按摩之后症状都能得到缓解,腰部会很舒适。还去扎过针灸,不过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后来觉得是因为我这个得病的机理不是用针灸能解决的,一定要将湿气寒气拔出来,打通经络,活血化瘀才能治本。这样各种方法都尝试了一年,而就像我刚刚说的,各种方法基本都是暂时缓解,并没有去根,不过比前一年还是有了不小的恢复,踢球也敢去踢了,虽然不敢快跑,快跑的话腰肌就会再拉伤,就得恢复好多天才行。当时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腰肌劳损,但腰间盘并没有突出,只是趴下来时有一块椎骨摸起来位置有一点点高,让我好好注意,警告我如果不注意下一个腰间盘突出的就是我。这也是我比较幸运的地方,因为我也有认识的朋友腰部有问题,不过他那是腰间盘突出并且伴有腰肌劳损。那种情况就要更复杂更难办一些。而我只是寒湿加运动过量引起的腰肌劳损,比起腰突,还是要好治疗许多。
等到11年的3月,我腰部受伤已经整整2年了,但虽然保持着上面说的各种好习惯,还是没有好利索,不过当时心里已经不像开始那样急躁了。知道这是个长期的任务。并且意识到无论有没有病都要把养生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人和大自然比起来再渺小不过,用身体和自然对抗,不顺应自然地去生活,时间长了大自然肯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其中之一就是疾病。在上一年推断出我腰部的问题主要是寒湿和疲劳过度引起的之后。我又尝试了新方法,就是拔罐。回头想来,也正是用拔罐的方法,腰才一点点地好转,最后彻底好利索。下面我具体讲讲我自己拔罐的经历。
11年3月份的时候,我想到了拔罐的方法,不过当时也没寄予太大希望。毕竟2年了,尝试了太多种方法,还是没完全好,只是想来试试吧。因为前一年研究了很多有关中医经络和穴位的知识,我知道拔罐也是有讲究的。简单的来说就是哪疼拔哪,当然这是最粗略的来讲,因为中医上讲“不通则痛”,而拔罐的目的就是把不通的地方打通,经络打通了,气血运行顺畅了,身体的排毒管道也相应被打开。而穴位本身就相当于公路的十字路口一样,十字路口疏导顺畅了,各条支线才能畅通。所以拔罐如果拔到恰到好处的穴位上的话,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查阅了相关资料时候,我决定要从后背的膀胱经入手,膀胱经相当于身体的排毒管道,与肾和腰部相关,具体在身体的巡行路线各位有心的网友可上网自己查阅。经过的重要穴位如肾俞与其他经络上的重要穴位形成穴位组合,对腰肌劳损效果很好。这些穴位有:肾俞、腰阳关、命门、环跳等等。因为我腿不疼,所以当时拔罐的时候并没有加入委中穴之类,主要是针对背部脊柱两侧比较疼痛的点,外加腰部臀部的重要穴位加以配合,在下午的3点到5点这段时间来拔罐。因为这个时间人体气血流注膀胱经,走肾,我精算了一下之后选择下午3:40到4:20这段高峰之中的高峰来治疗,以求增强效果,每次拔罐时间大约是15分钟,当然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时间也要稍加区别。夏天一般正常12分钟左右即可,冬天15分钟。老人当然时间要更短一些,以免伤害体质,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加以区分。拔罐是伤气血的,体质一般的人是不能总拔的,而且拔罐期间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别吃荤腥的东西。拔罐当天不能洗澡,以免汗毛孔没有闭合和导致湿气再次进入身体造成伤害。大家可以具体到网上仔细查阅拔罐的具体事项,我这里只是简单举例。最开始的时候我去药房买的那种抽气的罐,因为当时自己给自己拔,够不到,有个抽气管还能够到。不过试过几次觉得气罐比起火罐来说效果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气罐上身之后拔的地方没有温热的感觉,对寒湿之气的排出作用没那么大。所以试了几次之后就一直用火罐了。当时为了效果好,我在11年5月的时候基本上是隔一天一拔,起初拔过之后后背都是黑紫色的,足以说明寒气湿气有多重,而我之前试过的各种方法都没有做到将体内的寒邪和湿邪驱除。在5月份也就是最开始的一个月,我相当注意饮食,因为拔罐是伤津耗气的,我适当做一些补充。不过还是明显感到频率不能过高。在这里也是郑重提醒大家,如果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我当时比较严重并且刚23岁比较年轻,在第一个月基本一周3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了,拔的太频繁会对身体有损伤,虽说能治病,但这是把双刃剑,一定要咨询相关医生提供更切合自身情况的建议,不要轻易操作。在应用拔火罐的方法后,我从5月份到11月份这半年的时间里基本没再用别的治疗方法,偶尔热敷一下,而且频率也是根据身体状况来定的,后期一周拔两次,甚至一次。完全是自己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慢慢的,后背的罐印也由最开始的黑紫一点点的变淡,恢复到正常颜色。整整半年过去了,到11年的冬天虽说腰部有时还时不时的疼一下,但是比起10年,感觉又强了不少。而进入到12年年初,我基本就不怎么拔罐了。但是我仍然还保持一些习惯,比如周末去桑拿房蒸下桑拿,发发汗,也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寒湿之气。而到12年的3月,我去踢球,一点点地竟然发现跑步时敢加速了,做变向等等各种动作腰部感觉很轻盈,没有酸胀疼痛的感觉,说实话就是不知道怎么自己就好了,在不经意之间长达3年的腰肌劳损竟然好了。。。之后一直到现在我不管是打网球踢足球还是跟女朋友做都完全没问题了,就像没受过伤一样。但是有一点,我现在不去健身房做各种器械,因为去做过一次感觉腰有酸酸的感觉,而我之后就把健身卡给退了,坚持一些户外的有氧训练,不再做单纯地力量训练。并且自己平常生活方面依然保持着10年那很重要的一年的生活习惯。脑子里永远把自己当成“伤号”,做什么事都有节制,而不做的过量。总的来说,一切都很好。
这次我时间紧张,就没具体写当时对腰伤恢复起到重大作用的拔罐的一些具体细节,等下次发帖我讲讲是如何在家里自己给自己拔的,怎么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今天先写这么多。我写这些的目的就是忠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健康,借自己的一点不算是很成功但至少是克服难关的经历,为大家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东西,哪怕是觉得我那句话说的有点道理,那么我也是非常欣慰和感动的,我花一些时间打一些文字来与大家交流也非常值得了。祝看文章的每个人生活愉快,记住:只要保持健康,一切都有改变的可能!
拔罐就可以?需要做推拿什么的吗
楼主的肺腑之言给了我希望!
真心希望吧里这样的朋友多一点!
朋友,好样的,我顶一个,
谢谢楼主的无私分享,期待你的下一个主题贴。
顶顶顶顶顶
我们终于看到希望了
能不能说下日常生活怎么过才好?
我就是睡到五六点就腰酸疼,折磨啊
谢谢楼主!这样用心写的东西一定要顶!
楼主,拔罐真的能好?
我做月子时候腰部受凉吃劲导致腰部酸痛,诊断为慢性腰肌劳损,针灸针了有四十天感觉效果不明显了,现在天天在家用艾熏,生活都感觉灰暗了。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大腿外侧肌肉麻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