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卖344风景园林基础真题考研真题

想问风景园林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从哪里可以搞到考研真题_风景园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447贴子:
想问风景园林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从哪里可以搞到考研真题收藏
想问风景园林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从哪里可以搞到考研真题
官网或者找往年学长学姐买
从官网可以找到吗?
一般都得联系考上的学长学姐吧
我去年是决定考研后就立刻加qq群,逛贴吧,联系比较靠谱的学长学姐,最好是考上了的,一般都会发布,总之她们都有的,货比三家嘛~
登录百度帐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真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真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p&&strong&谢花兔子邀。&/strong&&/p&&p&&strong&1. 我年事已高,往昔的经验也只能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和你探讨,具体的让我再罗列,我也是真倦怠了。所以给你分享些自我新进师弟、师妹的经验,也有幸这一两年和他们一起经历、指引了大部分的过程。复试第一名的孩纸和初试第三、第四以及专硕第一的孩纸的经验。&/strong&&/p&&br&&p&&strong&师妹(第三名)经验:&/strong&&/p&&p&&strong&2、业务1(理论)复习经验&/strong&&/p&&p&&strong&2.1参考书目及资料&/strong&&/p&&p&&strong&书目:&/strong&&/p&&p&《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刘滨谊、温全平,&/p&&p&&strong&课件:&/strong&&/p&&p&风景资源学—严国泰;景观规划原理;外国园林史—金云峰;景观建筑工程;景观游憩学—吴承照;08-14真题&/p&&p&&strong&笔记:&/strong&&/p&&p&建议自己整理,成自己的体系&/p&&br&&p&&strong&2.2复习阶段:&/strong&&/p&&p&(1)第一轮:&/p&&p&时间安排:现在至十一之前&/p&&p&看哪些资料及看的深度:所有相关科目书籍及资料,做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和理解,整理出各个科目的知识框架,对知识有宏观的认识。&/p&&p&复习感悟: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接触考研,对相关科目会有很多迷惑,坚持复习,逐步理解。&/p&&p&(2)第二轮:&/p&&p&时间安排:十一之后至考前一个月&/p&&p&看哪些资料及看的深度:资料第二遍,在第一遍整理的框架知识结构下,细化知识点,复习所有资料的同时自己整理真题,真题最好按照科目分类整理重点掌握,真题延伸知识也需理解掌握。&/p&&p&复习感悟:真题一定要自己动脑整理,不要过度依赖市面资料,自己整理的同时也会加深对真题的理解。&/p&&p&(3)第三轮:&/p&&p&时间安排:考前一个月&/p&&p&看哪些资料及看的深度:资料第三遍,查漏补缺&/p&&p&复习感悟:考前一个月最易焦躁,放平心态,巩固已掌握知识,弥补不足。&/p&&br&&p&&strong&2.3考研重点及复习重点&/strong&&/p&&p&既要求学生对学科知识有系统性的理解,又要求学生对细节知识有所掌握,真题重复率高,虽有创新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好基础知识,灵活答题。&/p&&p&各科目:&/p&&p&园林史(中):最早开始,贯穿整个复习的科目,第一轮全书阅读,根据老师课件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和重点园林的图;第二轮根据笔记重点阅读书本,对整理的笔记加以记忆背诵,整理真题答案,绘图题识图题结合真题,重复率极高;第三轮重点看笔记,对于各类园林的发展的整体过程重点记忆,例如文人园林各个时期的特点、发展过程。大题中关于园林史的问题基本都是宏观性的,但是小题中还是有很多细节考察。&/p&&p&园林史(外):基本和中园史相同,但外园史是由日本人写的翻译而来的,读的时候略枯燥,多结合老师课件,加以整理。&/p&&p&其他理论:收集资料并不难,各种网络渠道前人笔记,各种各样的资料可能会对你的复习造成一定的困惑,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资料太繁多反而不利于筛选,一些鸡肋资料可能会减慢效率。以书本为主,资料毕竟是别人整理的,重点要有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别人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笔记。&/p&&br&&p&&strong&3、业务2(快题)复习经&/strong&&strong&验&/strong&&/p&&p&3.1个人快题基础简介: 考研前基本没有接触过快题&/p&&p&3.2快题学习过程:手绘方案班集训,集训结束后坚持每周一练,总结常考题型特点、知识点&/p&&p&3.3针对自己考研学校谈一下快题风格:(上色、表达、纸张、时间、题型等)硫酸纸,重方案轻表达,三小时,A1,题型变化多样&/p&&br&&p&&strong&4、英&/strong&&strong&语&/strong&&/p&&p&英语也是最早开始复习,同济景观很看重英语,老师也大多喜欢英语好的学生。英语复习没有太多技巧,重在词汇,功在平时,词汇很重要,但是我没有买专门的词汇书,生词都从真题中总结,真题刚开始做可能会有些吃力,完全不懂文章在讲什么,坚持做,每篇文章都字句对着答案翻译,生词整理自己的生词本,后面会发现,考研英语中高频词汇重复率很高。有人会重复做真题,就跟人情况来定,我不适合重复做真题,可能由于做得比较仔细,第二遍做题时脑中会有正确答案,而不是真正对题的理解,所以到邻近考试做了一些模拟题,但感觉模拟题还是和真题不太一样。&/p&&br&&p&&strong&5、 政&/strong&&strong&治&/strong&&/p&&p&政治不用过于担心,不用很早开始准备,平时可以看一些政治的视频讲解,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会有帮助,当做放松学习。考前一个月开始集中准备,推荐风中劲草知识点及习题,以及肖秀荣4套卷。&/p&&br&&p&&strong&师弟(复试第一)经验:&/strong&&/p&&p&&strong&1、业务一(理论)复习总结&/strong&&/p&&p&&strong&1.1参考书目及资料:&/strong&&/p&&p&&strong&(1)官网上的考试大纲:&/strong&&/p&&p&首先我认为官网的考试大纲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一分为二的看待考研的话,一是应试,二是借此真正借此系统性的学习同济景观学的课程。而且从近三年的理论真题来看,很难说哪一门课是重点,基本上涵盖所有内容,所以系统全面的复习很重要。&/p&&p&由于我自己是工作了一年后重新考研,所以理论课的复习占了较大比重的时间,而且英语政治没怎么复习(其实就是懒,强烈建议最好还是分分必争,因为竞争真的很激烈)。方法上面,因为辞职之后就在重庆复习,信息比较闭塞,所以我是很依赖这份大纲,我是按照每一门课来收集相关的资料的,包括前辈的笔记、同济老师的论文(淘宝可很便宜地买到近年全套的电子版《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我是看了当年直到考研时的期刊,其他不是发表在这两个期刊上的是在万方上买的,3元一篇,就贵了,在学校复习的可以直接用内部镜像,但有些学校可能没有最新的),个人觉得不要开始就看资料,真正系统整理的笔记资料很少(如果记忆力超群,可以轻松应试的当我没说啦)。比如说古园史,我也搜集了一些别人的笔记,只是对照来看,然后自己做一份笔记基本确定自己的理解,加上往年的真题出现过的题目比如曲水流觞、今年的文人园林,去找一些相关的论文,学习一下别人的观点和思路再反思,最后整理好后多看几遍;再比如游憩和旅游规划,有大量的规范,收集的资料里面也会有很多经典的课件、理论,论文去找同济老师或研究生的(有个考上的前辈专门写了篇论文解释VERP、ROS这些相关理论的区别联系,真是造福后人的典范),最后也是自己整理一份笔记,有自己的理解。当然我自己的理论分数也没有很高,考研经验也仅作交流之用,抛砖引玉,我不能说这样复习就是高分就是捷径,但我觉得系统的理解应该是会有的。&/p&&p&&strong&(2)官网上的参考书目:&/strong&&/p&&p&我认为参考书目联系到每门课应该还是很经典的,但是很多门课都没有给参考书。因为我比较盲目的自信有一年工作经验哪怕没考上,找工作糊口还是没问题的,所以我复习并不紧凑,再加上又不在同济听课,只能广撒网了。&/p&&p&古园史我还看了《古典园林分析》《园冶图说》还看了本《颐和园测绘笔记》,其实就做点笔记,都当闲书看了,古园史对着古典园林分析把一些插图勾勾画画,看古典园林到底在设计什么,然后确定一部分重点园子好好画,另外《园林》这部新纪录片真的很好看,艺术性很高,不再是赘述造园手法,而是从生活联系意识形态诉说现代“园林”二字的内涵。&/p&&p&外园史除了脉络清晰的变迁史,北林的《西方园林史》也是必学,配图质量很高,不过两本书很多翻译不一样。当代史冷不丁会考,我看的王向荣那本《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大概从工艺美术运动开始讲一直到WEST8、施瓦茨、哈格里夫斯这些现代后现代大师的设计思想、特点,能开阔思维。日本古典园林方面,内容其实不多,我直接用的资料,图片网上搜的。外园史还有很多经典的书籍,各院校出的《中外园林史》、还有《外国造园艺术》、《世界园林史》有时间可以一看,《图解人类景观》作者译者都是大师,只是我没找到这本书。&/p&&p&《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那本书很全面涵盖了几乎所有课程,包括学科发展、一些景观分析评价的基础理论这些科目,再联系些论文、其他课程的详细学习一起理解,可以大局上把握整个复习的脉络,但深入学习还是需要更多相关资料。&/p&&p&绿地系统规划,参考书目里的那本差不多就是最合适的了,以前有本规划专业用的绿规,还有北林有本绿规,重大有本绿规,有兴趣的就看,总之参考书目那本就够,绿规的相关论文也是要看,有彩蛋。&/p&&p&《景观生态规划原理》这本书确实是很难理解,对比本科学的《园林生态学》,发现还是不懂,当时借了在同济听课的同学的笔记蒙混过关。&/p&&p&园林植物虽然没有参考书,不过同济本科应该也有本教材,但是考的比重还挺大,很稳定,近几年都有,我是看的《园林种植设计》,其实是本考北林用的,后面有常用植物表,拉丁名、园林用途、习性,挺详细。但这本不是主流,其他同学看的哪本我都不清楚。&/p&&p&园林工程同样每年都有考,李瑞东老师的书和课件内容很多,也足够。&/p&&p&其他课程都没列参考书,主要是在资料的基础上找很多论文来看,有些还有很多规范,然后就是一门课一门课的学习了。&/p&&p&&strong&1.2、复习阶段&/strong&&/p&&p&第一轮:&/p&&p&辞职之后复习开始就已经九月份了,我是缺失一轮复习的,我觉得对应届而言一轮专业课的复习要全面一点,大三下暑假前最好把大学本科的专业学习回顾一下,老师推荐的专业必读书没看过的看一下,《景观设计学》《风园设计要素》《交往与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之类的就不赘述了,专业学习是一以贯之的,打好基础对考研工作出国都有帮助。&/p&&p&第二轮:&/p&&p&我是九月份开始的,应届最好暑假就开始,直到十一月。&/p&&p&看懂(把书读厚)——这个要求其实很难,考试包含的课程多,书也多,需要搜集很多资料,并且时不时停下来自己理解。这时候就要把真题题目也作为一个索引,因为起翘方式之前考过填空题,去年就以画图题来考。第一遍复习,在书本和资料里面直接勾画和做些笔记,充分补全信息,全面学习。&/p&&p&收集很多信息确实是很麻烦的,并且所谓的深入思考也真的很累人。&/p&&p&第三轮:&/p&&p&十一月到考研前。&/p&&p&学会(把书读薄)——把之前大量的信息都消化理解。再复习一遍所有科目的书本资料课件论文,精简,最后整理一份自己的笔记,相关的图片存在ipad里,重复看。再就是同济会考很多前沿跟行业热点,这时候可以通过很多公众号来了解一下。&/p&&p&复习其实还是很仓促,但是不能慌。&/p&&br&&p&&strong&1.3、理论考研重点及复习重点&/strong&&/p&&p&同济的理论课总体上考的范围确实很广,需要收集和整理很多的信息,并且自己消化理解,全面背诵记忆对于我这种已经工作了的“老人”来说力所不及,所以我比较强调理解和有自己的观点。另外最后的论述题很重要,回答方式也很发散,平时多积累多关注热点很有帮助,考试时也要把握好时间,后面的论述题要充分作答,当时做论述题时时间就不多了,想来还是很遗憾。分开来说,近几年的理论考的并没有特别侧重哪一个科目,有些院校可能很注重园林史和绿地规划的考察,也带给我们很多惯性,但考同济最好还是保障每一门课都好好复习;再者适度参考资料,一是很多整理的不成体系,二是很多资料是前辈自己消化整理后的,并不一定有助于每个人的理解,仅作参考;考同济,并没那么应试,考察的还是很客观,也祝每一个考同济的同学都能在理论复习之后不仅是考试高分。&/p&&br&&p&&strong&2、业务2(快题)复习经验&/strong&&/p&&p&&strong&2.1、个人快题基础简介:&/strong&&/p&&p&因为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参与了一些实际项目,再加上老东家有很强的风格,着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应用到快速设计上就是对细部设计上还是很有信心,但快速设计其他能力都很欠缺。&/p&&br&&p&&strong&2.2、快题学习过程:&/strong&&/p&&p&我是在辞职后八月份到学了一期快题,在前辈的指导下加强流线的组织、格局的处理、尺度的把握、绘图的规范,但之后到考研就没在练过,现在想想实在太膨胀了,所以分也不是很高。&/p&&br&&p&&strong&2.3、快题风格:&/strong&&/p&&p&我觉得同济风景园林学快题对表现的要求并不高,或者说不怎么重视表现。三小时、硫酸纸、能表达的清楚就可以了,我没上颜色,是否影响给分我不确定。另外题目除了考察水文与竖向的处理外,场地流线、用地布局、空间营造都是重点,从公园、广场到景区入口、建筑外环境不等,一般会有较复杂的场地诉求需要处理,另外近两年的考研初复试,四次快题考试场地都比较小,其他自行脑补。&/p&&br&&p&&strong&3、复试总结&/strong&&/p&&p&&strong&3.1、联系导师的情况&/strong&&/p&&p&同济目前有十八位硕导,高级职称老师可以招收两个学硕一个专硕,其余应该是招一个学硕。&/p&&br&&p&&strong&3.2 所考学校复试考试内容及复习建议&/strong&&/p&&p&英语翻译、材料分、英语听力口语面试、综合面试、6+1小时快题,每一项都有分值,不能有一门挂科。今年是初试成绩40%,复试60%,择优录取。考察的非常全面综合,对待每一项都要全力准备。&/p&&br&&br&&b&师妹(第四名)经验&/b&&br&&p&&strong&
2、业务1(理论)复习经验&/strong&&/p&&p&&strong&2.1
参考书目及资料:&/strong&&/p&&p&
教材——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红宝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绿皮书);&/p&&p&
课件——主要是刘滨谊老师的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外国园林史,中国园林史提纲,游憩学,风景名胜区规划,景观生态学;&/p&&p&
论文——我主要看了刘滨谊,王云才,韩峰老师的部分论文,因为他们的课理论占大部分;&/p&&p&
其他——历年真题(最重要的!),重复率还是蛮高的。&/p&&p&
记得看规范!(旅游区规划通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公园设计规范等);&/p&&br&&p&&strong&
复习阶段:&/strong&&/p&&p&
第一轮:时间安排:9月到10月,通读基本教材课件,开始英语;&/p&&p&
看哪些资料及看的深度:看上面说过的基本教材结合课件,课件上出现的重点看,其他的可以作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史除外,这本书需要从头到尾仔细看;&/p&&p&
复习感悟:有的放矢啊;抓大头,找重点;以课件为主,教材为辅;培养专业思维等等。这段时间就是了解什么是同济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都考什么的时间。我记得自己当初好像还没有把资料看够一遍,所以还是蛮急的,十一我闷头刷了一遍中园史。这段时间只要知道要考什么,有印象就算不错了吧。&/p&&p&
我英语底子不错,所以英语花费时间不长,差不多这个月就看了看单词。如果英语不太好的小伙伴要及早开始英语,最好暑假就开始吧,这样黄金的4个月就拿来使劲学专业课吧。1个月真的要看过来一遍啊,要不然会很心虚的。我觉得最好不要拉长线备战时间太长,容易疲惫懈怠啊。这四个月黄金时间利用好,专心致志就差不多了。&/p&&p&
学姐箴言:要专心,不要看见别人工作了,签约了,实习了,赚钱了就眼红,就跑去参加各种招聘会。你要考的是同济诶,同济诶,眼前的那些一时之利在同济眼前算的了啥呢,浮云,都是浮云。要记得美好的大学,一流的学习资源在向你招手。&/p&&br&&p&
第二轮:&/p&&p&
时间安排:10月到11月下旬;&/p&&p&
看哪些资料及看的深度:两个月时间,好好研究历年真题。好好背真题,把真题全部拿下,你应该就不差了。真题答案从教材,课件,论文(论文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理解课件上言简意赅的内容,拿来理解和作为问答题自圆其说资料,不要老泡在论文里,太多,看不完),规范中寻找(别人写过的答案不一定是对的)在背真题的过程中反过去找薄弱的知识环节,查漏补缺。中国园林史再看1到2遍。&/p&&p&
复习感悟:真题真的很重要!!!背完了之后可以琢磨一下真题出题方式,出题思维。这个真题嘛,真的蛮重要。因为好像有人只看真题理论就能考得差不多的。(我不敢试)这个属于时间特别紧的情况下的应试手段吧。真题吧,大部分从课件,教材里出,小部分来自老师论文研究部分。&/p&&p&
学姐箴言:不要去钻牛角尖非要琢磨老师今年会出啥新题了,好好把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记住,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觉得,我今年就有点,哈哈,前车之鉴,切勿重蹈覆辙!!!对了,你的资料上的答案不一定对哦,自己多翻权威的课件与教材。还有,简答题也是学生们自己写的嘛,官方又没有公布标准答案,所以,自己总结最好了,还印象深刻容易背。&/p&&p&
第三轮:&/p&&p&
时间安排: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p&&p&
看哪些资料及看的深度:冲刺政治的黄金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史带着真题去再刷一遍。巩固真题,课件,教材。在巩固好真题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关注专业热点(像去年就除了海绵城市的论述题),精力充足者再看一些论文,培养一下逻辑思维,也是对付简答,论述题不会词穷。&/p&&p&
复习感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了吧,因为好多人都是在这个时段就放弃考研了,所以你坚持了就已经打倒了一部分人。&/p&&p&
学姐箴言:千万别过于浮躁!!!我就很浮躁,老觉得自己怎么还有这么多没有看完,这么多都没有记住,烦死了,可是苦恼也没有什么用啊,只是徒增烦恼,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罢了,所以,淡定下来,老老实实复习,别老想那老多没用的。&/p&&br&&p&&strong&
同济考研重点及复习重点&/strong&&/p&&p&
公共课保证过线,专业课是重点,但是如果你的政治或英语能考特好的话也是提分神器。英语好真的很好用啊,初试高别人十分,总分上碾压对手妥妥进入复试,然后在复试翻译和口语时再碾压对手,想想就觉得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所以,好好学英语吧。但是在没有时间精力的基础上,重点在于专业课,公共课过线就好啦,专业课,尤其是快题,对你参加复试也有很重要作用。&/p&&p&
学姐箴言:复习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要的事情要强调三遍)&/p&&br&&p&&strong&
3、业务2(快题)复习经验&/strong&&/p&&p&&strong&
个人快题基础简介:&/strong&&/p&&p&
基础一般啊,可以说是差吧,从啥也不会开始学的,到现在也没觉得画得好。所以,你们稍微有点基础的应该都不会比我差吧。&/p&&p&&strong&
快题学习过程:&/strong&&/p&&p&
看别人的快题,看考题,分析考点,背规范,多看图,关键在于自己多练多思考。就是要多动动脑子吧,之前我一直觉得画画不动脑子纯属娱乐,去上海谷多手绘上了快题班才发现我错了。之前一直在胡画啊,快题不动脑子就完了。还有,快题大神们好像都画了成百张快题。我没有练过那么多,所以我的快题才不好,熟能生巧,看看那些画过很多图的图神们,他们的快题果然就是很棒,所以说,多练吧,多思考吧,多看多学习,这样才能提高。&/p&&p&&strong&
同济快题风格:(上色、表达、纸张、时间、题型等)&/strong&&/p&&p&
上色:不是最重要的,看着舒服就行。&/p&&p&
表达: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解决功能和你的设计思路,比的是设计功力和规划思维。在满足功能条件情况下表达好点自然就是加分项了。&/p&&p&
纸张:A1硫酸纸1到2张&/p&&p&
时间:初试3小时,复试7小时,时间分配自然平面图是最重要的,占时最多的这个根据自己个人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p&&p&
学姐箴言:(我初试平面图画了2小时)仅供参考。不要太慢啊,快题设计,不仅考设计,还考一个快字。&/p&&br&&p&&strong&
4、复试安排&/strong&&/p&&p&&strong&
联系导师的情况&/strong&&/p&&p&
成绩一出来我就短信联系老师了,分数线一下来我就去找老师看图了,复试期间与老师保持联系,也不算很频繁吧,想办法让老师喜欢你也是很重要的,说不定他能帮帮你呢。&/p&&p&&strong&
所考学校复试考试内容及复习建议&/strong&&/p&&p&
第一天:英语翻译与快题7小时。&/p&&p&
第二天:英语口语及面试。&/p&&p&
复习建议:快题是王道,面试要正常发挥,英语口语要准备,翻译要看专业词汇。快题是决定性因素,这张图不能太烂太有硬伤,否则后面很难挽救回来了。英语翻译很简单,只要认识一些专业词汇,比考研英语阅读看不懂文章的情况要简单得多。英语面试其实也不难,老师会问你比较基础简单的英语问题,你多多少少都能说出来一点,遇到熟悉的还能说得挺流利,我就蛮幸运的,只要不是总是卡就过关,然后问一些基础的专业问题,这个就看知识面了,我懂得少,但我不敢说的少,因为我要是说的少老师就会问的多,所以我就不停说,所以老师们虽然嘲笑我的想法幼稚,但似乎觉得我比较善于表达,不怯场(虽然可能是假象),但是也算面试过关了。&/p&&br&&p&&b&师妹(专硕第一)经验&/b&&br&&/p&&p&&strong&(1)业务1(理论)复习总结&/strong&&/p&&p&分数出来后,个人总结理论分数低的很大原因,应该是论述大题答得少而仓促了,因为时间分配问题,前面简答题答得太多,所以给论述大题留的思考和答题时间太少了。因此,给大分项的题目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在理论考试上非常明显,因为理论考试高分拉分可以拉出20多分的差距,举个例子的话,20多分就可以是在几个简答题以及3个论述题答的质量上拉开差距的。理论考试考察的,实际上是同济本科阶段的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东西那么多,一开始看书复习都会极度抓瞎,怎么才能抓住考试常考的点呢,所以只有在有限时间内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才是王道。&/p&&br&&p&&u&&strong&根据题型,理论考试有以下题型:&/strong&&/u&&/p&&p&A选择题&/p&&p&B填空题&/p&&p&C识图题(近年一般4个,4分一个)&/p&&p&D画图题(去年3个,今年4个,4分一个)&/p&&p&E简答题(去年9个,今年8个,平均7分一个)&/p&&p&F论述题(去年2个,今年3个,10分1个)&/p&&p&①选择题填空题一般三观正确,政治正确,复习到一定阶段都不会觉得太难答,前提是积累到位,因为复习到一定阶段心里有数了。&/p&&p&②识图题不能对书上出现过的图(甚至是照片插图)掉以轻心,一旦见过都会有印象,所以识图力求全面,凡是提到过的图都看看不同版本,倒过来竖着看多留印象。&/p&&p&③画图题找重点,因为背过会画就是会画,没背过不会画就是不会画,画过也有可能忘记掉,所以有一点印象和画过一两次的差距也不大。&/p&&p&④主要矛盾是简答题和论述题,根据经验,景观理论考试近年倾向以下几个新的特点:&/p&&p&A综合考察考点(如今年考LAC和游憩容量的关系,生态文明背景下景观规划师的使命)&/p&&p&B紧扣专业热点(如今年考绿地规划和海绵城市的关系)&/p&&p&C老师论文出题(如去年考风景园林学科下的5个二级学科出自刘老师论文,维康府邸的视觉分析出自金老师论文)&/p&&p&所以考查内容实际上是超出了参考书目的范围的,需要在系统学习参考书目的同时,适当拓展资料并精化资料。&/p&&br&&p&&strong&&u&该怎么复习?&/u&&/strong&&/p&&p&我复习的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资料太多,越看越心慌,但是其实很多资料并不是都需要精读的,需要梳理资料,甄选切合近年考试重点最多的资料。&/p&&p&先看看同济的考试大纲要求书目:&/p&&p&①《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三版),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br&②《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p&&p&③《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古中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p&④《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二版),王云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p&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 刘滨谊 温泉平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p&⑥《图解人类景观》,刘滨谊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基本不考&/p&&br&&p&理论考的内容,其实包括了景观规划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园林史、外国园林史、生态学、景观资源学、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游憩学、景观工程学等10门课程。又要抓瞎了么,不,我只是说个范围,让大家心里有数。首先把上面的前5本书肯定都要读,而且要做自己的笔记,或者看学长姐做的好的笔记是必要的,但是考试只考这几本书么,啊,不能太天真了,考试考查内容实际上是超出了参考书目的范围的。所以理论真的要早早开始准备啊。只有先把书上的理解透了,再去扩展,才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复习轮次还是针对现在目前所剩时间来安排,毕竟不是只考理论一科,时间长的可以好好打基础,时间短的也有时间短的复习方法,理论是越早开始越好的,当然复习过程中要学会有的放矢,积极和同学老师学长姐交流。&/p&&br&&p&&strong&&u&重点看什么?&/u&&/strong&&/p&&p&历年真题,基本而重要&/p&&br&&p&&strong&&u&具体针对各部分看什么资料?&/u&&/strong&&/p&&p&1.景观规划基本原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p&&p&刘老师近年论文;虽然红皮书的语言通俗,基本和考试内容无关,但总结其重点是需要的,涉及了各种景观的类型,“三元论”肯定要倒背如流的,因为这三点的核心可以用来回答很多问题。&/p&&br&&p&2.中国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p&&p&周向频老师上课最新PPT;周老师自己编的一本《中外园林史》,有时间可以辅助学习,但是同一时间轴上的世界园林发展,信息量有点大;历年中园的选择填空识图会重复考,周老师尤其推崇晚明园林,也在研究晚明园林,所以,你懂的。但每年的论述大题都不会相同,所以不必花时间在历年的中园史大题的记背上,理解就好。&/p&&br&&p&3.外国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p&&p&《西方园林》,郦芷若 朱建宁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金云峰老师上课较新的ppt大纲;金老师的外园史图集;金老师的日本园林资料;金老师相关论文;参考书《西方造园变迁史》是让人看起来很累的书,所以金云峰老师上课较新的ppt大纲很有用,可以对照此书看;金老师的外园史图集针对识图、绘图题,会常考;北林出的《西方园林》图比较清晰,可以辅助学习。&/p&&br&&p&4.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原理》&/p&&p&书开始较难读懂,可参考学长姐笔记,重点掌握书中各小标题,生态格局和过程。&/p&&br&&p&5.景观资源学——严国泰老师相关资料&/p&&p&一般会考简答题&/p&&br&&p&6.旅游规划——韩峰老师关于LAC,ROS,VERP的相关论文&/p&&p&《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p&&br&&p&7.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条例》最重要、&/p&&p&《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重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p&&br&&p&8.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最重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重要;《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公园设计规范》&/p&&br&&p&9.游憩学——吴承照老师相关资料&/p&&p&一般会考简答题&/p&&br&&p&10.景观工程学——《景观工程设计》,李瑞冬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p&李老师上课最新PPT,一般会考简答题或画图题&/p&&br&&p&&strong&(2)业务2(快题)复习经验总结&/strong&&/p&&p&&strong&&u&个人快题基础简介及学习过程&/u&&/strong&&/p&&p&本人大三下开始接触快题,大三暑假曾学习快题,练习同济历年初试真题。曾上过快题方案、冲刺班和复试班,第一年快题110,第二年快题125。个人在准备快题的过程中,觉得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因为同济老师更看重你有没有画对,而不是画得有多好看,当然在画对的基础上画好看就是锦上添花,可以拿高分了。我觉得我快题进步最快的时候不是我画大图一整套一整套画完的时候,而是我一直持续想,一直在修改我一幅小图的那段时间。因为画图磨出来的时间画好一套其实是在感动自己,而不是能力实实在在的提高,所以把一个题想考察的点提取出来,并考虑更多可能性(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可能性),然后多画,一定会有进步的。&/p&&br&&p&&u&&strong&★&/strong&&/u&&u&&strong&同济的快题风格&/strong&&/u&&/p&&p&①总平面图是重中之重&/p&&p&②上色不必很花哨,但必要的点缀有助于图面跳出来&/p&&p&③表达最重要的是路网顺畅,功能合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如铺装,树木,建筑等)&/p&&p&④图面排版最好合理,整齐系统&/p&&p&⑤初试时间为3小时,近年一般不用扩图,个人时间安排和顺序一般是20min审题,40min草图,40min 总平线稿, 20min节点放大,20min剖面,10min分析图,20min上所有的颜色,10min设计说明&/p&&p&⑥考试过程中具体可根据考试具体情况调整&/p&&br&&p&&strong&(3)复试安排&/strong&&/p&&p&&strong&&u&联系导师的情况&/u&&/strong&&/p&&p&①初试后可开始准备作品集或快题抄图&/p&&p&②在初试分数出来的一段时间,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提前用电子邮件联系&/p&&p&③获得回复后,可专心准备复试内容,并在接下来的时间把以往的图重新画下,后续联系导师看图交流,请老师提出意见和需要改进的地方&/p&&p&④联系导师频率不要太过频繁&/p&&br&&p&&strong&&u&复试考试内容及复试建议&/u&&/strong&&br&&/p&&p&①第一天8:30—9:00&/p&&p&专业英语翻译:复习可参考王敏老师编写的“Professional English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p&&p&拿到题后快速翻译,没有时间斟词酌句,需要又好又快地翻译完,在30分钟内一旦在某个地方卡住就会翻译不完&/p&&br&&p&②9:00—16:00&/p&&p&复试快题(包含有一个小时吃饭时间)&/p&&br&&p&③第二天下午&/p&&p&导师面试&/p&&br&&p&&strong&&u&流程(以2016年复试为例)&/u&&/strong&&/p&&p&①中文自我介绍&/p&&p&②英文问答(要求:最好做到观点清晰,表达流利)&/p&&p&③老师提问&/p&&p&问题一般会从这几个方面考察:&/p&&p&自我介绍中透露出的一切老师可能会抓住的点;你回答问题过程中又引起老师专业敏感的点;你喜欢的研究方向;你做过的方案或者项目;谈谈昨天画的快题等等&/p&&br&&br&&p&我已将今年的最佳答案倾囊而出,应该是比较全面了,希望对你有帮助。&/p&
谢花兔子邀。1. 我年事已高,往昔的经验也只能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和你探讨,具体的让我再罗列,我也是真倦怠了。所以给你分享些自我新进师弟、师妹的经验,也有幸这一两年和他们一起经历、指引了大部分的过程。复试第一名的孩纸和初试第三、第四以及专硕第一…
&p&(个人总结,仅供学习参考,大家可作补充。)&/p&&br&&p&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
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1&&[i]&/a&。古典园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上福州偏安于一隅,较少受到北方战乱的影响,历史文化保留较为完好,促进了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对福州古典园林设计特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p&&p&&b&1.&/b&&b&福&/b&&b&州概况&/b&&/p&&p&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p&&p&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鸦片战争之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正式开始实行自由贸易。1845年英国于南台岛建立起领事馆之后,福州先后建立了十七个国家的领事馆。台江沿江地区和上、下杭一带成为当时进出口贸易的中心。&/p&&p&福州的气候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温暖湿润,夏长冬短。福州的地貌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四周群山环抱——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穿城而过,形成了福州“三山一水”、“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故福州亦称“三山”。&/p&&p&福州植榕,古已成风。北宋太守张伯玉在福州城内遍植榕树,形成了“满城绿荫,暑不张盖”的独特景观,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称。宋时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茉莉花茶作为福州特产,产量和质量都居中国之首。&/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5572cb5cdaa56b5aaea7_b.pn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5572cb5cdaa56b5aaea7_r.jpg&&&/figure&&p&&b&2.&/b&&b&福州古典园林历史&/b&&/p&&p&2.1福州古典园林的萌芽时期(闽越、秦、汉)&/p&&p&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出现了福建最早的名称——“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被称为“闽人”。《周礼》也有“七闽”这样模糊的记载。&/p&&p&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后,越王族中的一支带着中原和吴越文化南奔入闽,与福州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闽越族”,也称“闽越人”。&/p&&p&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中国版图上第一次出现了福建行政区。&/p&&p&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封无诸为闽越国国王,建都于冶城,即今福州冶山一带,又称东冶。此乃福州建城之始。&/p&&p&公元前206年,据《三山志》中记载,闽越王无诸建国后不久,在福州东郊金鸡山之北,登云路下的桑溪,“流杯宴集”。此乃福州园林之始。这比绍兴兰亭王羲之的“曲水流觞”还要早五百年。清《读史方舆要记》载:“闽越王无诸开国都冶,依山置垒,据将军山、欧冶池以为胜。”&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1&&[i]&/a&其中欧冶池曾是无诸铸剑处。明《八闽通志.山川》载:“越王山,在府城北,半壁城外。一名平山,或曰屏山。剑池,相传越王无褚淬剑处。”&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2&&[ii]&/a&后续朝代多次在此地修亭、台、池、院, 甚至环池一周达数里,有禊游堂、利泽庙、 剑池院、秉兰室、五龙堂、欧冶亭等。今此地仍存有越王台遗址,欧冶池位于其旁&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3&&[iii]&/a&。&/p&&p&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国,强制部分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使得大部分闽越族消亡,冶城衰落。&/p&&p&公元前85年,汉昭帝刘弗陵在冶城原址设立冶县(在今福州鼓楼区)。逃亡山林的闽越人复出,重建家园,闽越文化得以延续。&/p&&p&闽越王无诸时代的“流杯宴集”是福州古典园林的最初形态,结合对欧冶池的史料分析可知,此时福州园林主要为王公贵族所有,属于私家园林,多为封建领地的附属物,具有起居、休闲、娱乐、生产、军事等性质。汉朝灭闽越国后,福州园林发展遭遇重创,停滞数年,但又因地处偏远,仍保留有完整的封闭的闽越文化,使得福州的古代园林文化表现出其特有的形态。&/p&&p&2.2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p&&p&260年,三国时期,东吴景帝孙休为开展海上贸易,在福州设“典船校尉”,负责造船,福州为东吴的造船中心之一。&/p&&p&305年,永嘉二年,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八族”南下入闽,史称“衣冠南渡”。汉文化大规模传入福州,其中也包括了当时先进的烧灰、砖瓦等制作技术及建筑技术。&/p&&p&280年,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于在吴所置的建安郡地,增设晋安郡,下辖候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等5县(其范围相当今福州市、宁德地区、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域)。&/p&&p&282年,太康三年,福州首任晋安郡太守严高,修筑子城,开凿东湖、西湖以及运河(即今天的晋安河),奠定了后世福州城市形态的基础。与此同时,佛教传入福州,严高又在城北兴建了福建第一座佛寺——绍因寺,寺观园林开始出现。自此之后,福州浮屠之风日盛,陆续修建了开元寺、西禅寺、法海寺等十余座寺院。据《三山志》中记载,南朝梁时福州修建的浮屠,“高者三百尺,至有倍之者,钻竣相望。”&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4&&[iv]&/a&俗语道: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古刹,相得益彰,福州自古就有“西旗(山)东鼓(山)”,“一旗二鼓”之说。清《榕城考古略》载:“大海在外,是谓鼓山;西山逦迤稍卑,状若展旗,曰旗山,以配鼓。”&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5&&[v]&/a&&/p&&p&548年至552年,南朝侯景之乱时期,中原部分士族和百姓大规模南迁入闽,掀起了汉族移民入闽的高潮,使得相对闭塞稳定的福建在中原先进文化的冲击下大幅度发展了当地的农业及手工业。&/p&&p&总之,在魏晋时期,福州仍是待开发的蛮夷之地,但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增加,中原文化和佛教的传播,配合着特定的自然条件,促成了后世闽东山水园林和寺观园林的产生。&/p&&p&2.3福州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隋、唐)&/p&&p&607年,大业三年,隋炀帝废州并郡,福建地区只设建安一郡,辖四县:闽县、建安、南安、龙溪,郡治设在闽县。福建的政治经济中心从闽北转移到了福州一带。&/p&&p&615年,武德元年,唐朝高祖又改郡为州,设泉州(今福州)、建州、丰州(今泉州)。&/p&&p&725年,开元十三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中唐以后,福州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中晚唐中原动荡,北方汉人持续移民入闽,并为福州带来了江南地区的文人造园风气。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黄滔咏:“暮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山怜九仙近,石买太湖石。”&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6&&[vi]&/a&由此可见,当时福州地区财力雄厚、附庸风雅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已懂得在园林中用太湖石修筑假山。晋代八姓衣冠入闽始祖之一晋安郡守黄元方六世孙,名儒黄璞,晚年归隐之处祖居黄楼便是以怪石重叠,曲径盘旋的假山为特色的。&/p&&p&879年,黄巢军队一度攻占福州城。&/p&&p&893年(景福元年)王潮、王审知率军占领福州,并以福州为据点统一福建。&/p&&p&909年(开平三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并带来中原移民潮,史上被称为“十八姓从王”,福州族群逐渐形成。&/p&&p&王审知在位期间,扩建城池,将子城和老城囊括其中,将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得名“三山”;又于于山、乌石山建了抱恩定光多宝塔(白塔)和坚牢塔(乌塔),
此后“两塔”成了福州的标志;城内民居逐段以高墙隔开,渐形成“三坊七巷”布局雏形;同时将西湖与南湖相接,形成新的水系形态。&/p&&p&到了闽国后期,王延钧称帝,在西湖湖滨大兴土木,建造“水晶宫”,并在园内建亭台楼榭,于湖中设楼船。王延钧建东华宫,“穷工极麓,宫中供匠作者万人”&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7&&[vii]&/a&,王继鹏任内“作紫微宫,以水晶饰之” &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8&&[viii]&/a&,西湖后来即成了闽王朝的御花园。闽国后期的宫苑规模庞大,占到城池的三分之一,到了宫室台榭,崇饰无度的地步。&/p&&p&由于闽王和他的后人均为虔诚的佛教徒,这一时期福州还兴建了许多佛教寺庙,中国南方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华林寺大殿就建于这一时期。今之西禅寺、林阳寺及鼓山涌泉寺等寺观及园林,均始建于唐末五代,那时的鼓山已被誉为“全闽二绝”之一,作为名山古刹其佛寺建筑及园林环境已相当的完善。&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9&&[ix]&/a&宋代梁客家《三山志》中道:“王氏入闽,更加营缮,又增为寺二百六十七,费耗过之。自蜀吴越,首尾才三十二年,建寺亦二百二十。”那时的鼓山已被誉为“全闽二绝”之一,作为名山古刹其佛寺建筑及园林环境已相当的完善。&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10&&[x]&/a&由于闽国中后期王室内乱,福州也遭受了诸多动乱和战争。&/p&&p&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p&&p&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p&&p&974年,吴越王钱弘佐长子,刺史钱昱,扩建城池,大兴土木修园建宅,如甘棠院等,史料描述:“乃卜筑。处花心者曰梦蝶亭,瞰水际者曰枕流亭,引爽气者曰临风亭,眺夕照者曰琪霞亭,而又别创小齐甲于四亭,不独用之待宾,亦可处兹为政,乃目之曰甘棠院。”&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11&&[xi]&/a&尽管这几十年间福州几番易手,但因远离中原,此时已被建设得无比繁华。&/p&&p&隋唐时期,中原离乱,北方园林遭到严重破坏;江南园林则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文荟萃,迎来了一个兴盛期;福州园林也由于地处东南边睡,也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得益于闽国前期的安定发展,福州在五代时期非常繁荣。北方汉人移民带来的丰富的园林文化与造园技巧,使福州地区各种类型的古典园林也都得到全面发展,城市形态与特征逐步凝定。&/p&&p&2.4福州古典园林的转型时期(一)(宋、元)&/p&&p&978年,宋太平兴国三年,北宋吞并吴越,福州被纳入宋朝版图。从此,福州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人口、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高峰,成为为宋朝六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宋朝造船业的中心,以及科举文教的领先地区。&/p&&p&1069年,福州太守程师孟扩建城池,为乌山三十六奇景之一——冲天台篆书石刻,并在其不远处建道山亭,同时立了道山亭题刻。&/p&&p&1044年,福州知州蔡襄大兴水利,福州的城市内河水网体系就此形成,宋代时期福州的繁荣与该“水城”规划紧密相关。相当于高速公路般的河道,为城市交通带来了便利,由此带动经济发展。宋代福州城类似意大利威尼斯,内河河道能容许起码7吨重的大船通过,同时还配有码头、港口,甚至还有调蓄水流、管理船舶的水闸。诗人龙昌期曾在描写安泰河的诗中写到:“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12&&[xii]&/a&&/p&&p&1056年,蔡襄又在侯官、闽县、怀安三县兴修水利工程,并在“乐游桥”(今晋安桥)处,开挖福州第一条贯穿城区和郊区的南北“大运河”,把闽江与福州北郊的溪流联系在一起。福州的农业以及商品经济因此得到高度发展,海外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出现了当时的奢侈品“玻璃”。&/p&&p&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福州因此得名“榕城”。罗畸《福州》诗云:“山围碧玉神仙岛,地涌黄金宰相沙。丹荔熟时堆锦绣,翠榕空里起龙蛇。”
&/p&&p&1120年,宣和二年,提刑司署内的乐圃向公众开放。据《福州府志》记载,“庭之南有二亭:东曰‘熙春’,西曰‘藏春’,遍植荔枝,有楼曰‘荔枝楼’。左右二沼,植莲其中,名曰‘清逸’。总而榜之曰‘乐圃’。每岁二月,府开西园,提刑司亦开乐圃,各一月乃止。今悉湮废。”与此同时,西湖也由闽王的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共园林。&/p&&p&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南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十一月,蒙古军队攻占福州,赵昰南逃。元代福州大部分时间作为福建首府。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他眼中的福州,赞美福州是“闽国美丽的首都。” &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13&&[xiii]&/a&记载中闽东元代遗存的私家园林有西坡园,现已无存。&/p&&p&宋代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福州城市的经济发展,再加上山水之胜,人文之雅,福州古典园林也进入了独特的转型时期。&/p&&p&此时的福州私家园林在审美方面更加浓于文人的高雅气息而绝去奢华,追求“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其在使用功能方面也不同于前代,宋代的私家园林的所有权虽归园主,但逢年过节都会向市民开放,具有公共园林的性质。&/p&&p&福州的园林在元朝也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且频繁战乱,在中国园林史上元不占有明显的地位。&/p&&p&2.5福州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明、清)&/p&&p&1368年,洪武元年,福州被划入明朝版图,此后便一直是福建的首府。&/p&&p&1396年,得益于福州发达的造船业以及先进的航海技术,福州三十六姓开始迁居琉球,而郑和舰队也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采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很多学者认为郑和舰队的宝船即是福州制造的福船(古代木质海船代表),而大批干练的福州籍水手则活跃在郑和舰队中。
此后福州港口勃兴,外贸鼎盛。&/p&&p&1474年,福州成为福建市舶司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用于接待琉球使者和商人的重要枢纽。督舶太监在乌山西北处建中使园用以游宴,其园内“高台曲池,花竹清幽”,景色宜人。&/p&&p&1562年至1563年,福州屡被倭寇进犯,戚继光曾两度入闽平定倭寇。&/p&&p&1573年左右,万历初,尚书马森在其父所建的骢宅的基础上筑钟邱园。据《钟邱园记》记载,园内沿路两旁种有竹林,“游者从青阴中行,惟聆风篁之声,戛玉敲琼,自然成韵,仰视不见天日也。”又祠西别圃中种植了大量的柑橘和柚树。树林深处,修建有藏书楼一幢,楼四周罗列木石、花卉等作为点缀。&/p&&p&1613年,闽剧始祖之一四川按察使曹学佺遭谤罢职,回归乡梓,建石仓园,以藏书会友,闽中文风因之昌盛。&/p&&p&1624年,福州与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的文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福州手工业日益发达,出现了“被及四方”的繁荣昌盛的商品经济。艾儒略将天主教传入福州。&/p&&p&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于福州称帝,改元为隆武,并于同年开铸隆武通宝钱。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与清军一度在福州地界进行拉锯战,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p&&p&1646年,清军击溃隆武政权后攻占福州。&/p&&p&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p&&p&166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被郑成功彻底击败,台湾被收复,从此开启了郑氏台湾统治。&/p&&p&1674年至1676年,靖南王耿精忠以福州为根据地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反清。传说耿精忠有帝王之志,其王府为“耿王庄”(现位于王庄),并在王庄南面万寿河畔兴建后花园,取“玉带环腰”、“万寿无疆”之意。据史料记载,耿家别墅花园规模宏大,面积达上百公顷,亭台楼阁可媲美苏州园林。园内设“象园”以饲养印度象,是福州“象园头”、“象园桥”地名的由来。现在的“鹤存巷”原是耿家饲养白鹤的地方。三藩之乱时期动荡的社会政治局势导致清政府施行海禁、迁界政策,福州沿海居民被迫内迁,加之清朝初期的重农抑商政策,福州沿海经济遭到重创。&/p&&p&1684年迁界政策取消。福州重新成为中国重要的海洋贸易中心,其主要贸易对象是琉球和日本,许多福州府人移民琉球和日本。清代三藩之乱时期的迁界政策取消后,福州繁荣的经济使得人口猛增,各城区中心地带的私家园林数量大幅度增长。&/p&&p&1844年,鸦片战争之后,福州作为五口之一正式开埠。&/p&&p&1845年,英国领事馆建立于南台岛,此后又有十七个国家先后在福州设领事馆。台江地区沿江和上、下杭一带成为进出口贸易中心,汇集了大量外资、民营与官营的银行、企业、商号等。&/p&&p&1847年,基督教新教开始在福州传播,并在此后创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和福州最早的报纸和期刊。&/p&&p&1864年,福州建造了第一座泛船浦天主堂(现今位于泛船浦新民街北、海关巷东)。西方建筑园林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州园林文化。&/p&&p&1866年(同治五年),清政府在马尾设立了福建船政局(后改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现代舰船,并开设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相关人才。随后福建水师成立。&/p&&p&1877年,清官员龚易图在乌石山西南隅建造双骖园用以藏书。双骖园内曾种有大量荔枝,故旧名荔枝园。&/p&&p&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在马尾港发生的马江海战导致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p&&p&1885年,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陈宝琛在祖地螺洲修建著名书院“陈氏五楼”。其家祠陈太尉宫建筑造型中西合璧,典雅而极具特色,园内竹影婆裟,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融合了江南私家园林意境和北方庭院风格,成为当地经典。&/p&&p&1892年,龚易图赎回三山公馆,改建家庙,成为晚清最大的私园“三山旧馆”。馆内有白洋楼、观袖亭、西式门厅和廊柱等
。&/p&&p&1909年,清朝立宪运动后,福建省咨议局于在福州开幕。晚清的福州是中国较为现代化的城市。&/p&&p&日,福建同盟会击败清军,占领福州,成立了福建军政府。&/p&&p&明清时期,福州不仅经济繁荣,文化也十分发达,促使了整个园林大环境的形成,使得园林文化、园林意境的追求渗透到了民众的生活当中。其中文化名人与古典园林的关系最为密切,福州古典园林风格也从唐宋时期的自然山水园转变为人文自然山水园。人们造园时,即兼顾功能又十分讲究园景意境的开拓与深化,往往每园必有名,每景必有诗,对意境的追求始终如一。&/p&&p&在该时期,福州私家园林数量大幅度增长,一时间城中宅园林立,其中不乏大量的意境深邃,诗情洋溢的文人园林,如钟邱园、石仓园等。但有一定规模的私家园林,现今遗存的不多,大部分更似岭南园林庭院规模并不大。遗存较多的名人庭园主要集中在古城三坊七巷、朱紫坊以及周遍十邑某些地区。其建筑布局为多直线进深式,建筑形式特征多为独特的鞍式曲线山墙。多数人家把花园、书屋、假山或园池放在一侧,以突出中轴线,福州人称“三落透后”。&/p&&p&此外,这一时期的官吏富商衣锦还乡后多会在近郊或郊县祖屋精修家祠、书楼、私宅等,故除私家园林外,书院园林、家祠园林、陵墓园林、会馆花园等倍增,园林的多重功能性更加突显。如因众多珍贵藏书而闻名的龚易图的双骏园、陈宝琛的陈氏五楼、徐烟的红雨楼等。&/p&&p&另外,明清时代出现许多诗歌水平很高的诗人,如今乌山石上仍留有两百多处名人摩崖石刻。程师孟、陈襄、湛俞、赵汝愚、朱熹、梁克家等著名的官吏和文人都在山上留下诗文和题记。福州古城内于山、乌山的名邑风景园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p&&p&至晚清,由于东西文化交流频繁,许多名人留学归国后,普遍喜欢将西方元素渗透至中国古典园林中。如位于北大路晚清最大的私园“三山旧馆”。&/p&&p&&b&3.&/b&&b&结语&/b&&/p&&p&
从闽越王桑溪流杯宴集始,福州古典园林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时期的鼎盛,及宋元时期的转变,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福州地处江南与岭南地区之之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其古典园林既融合了江南与岭南的园林建筑与园林技法,又很自然得将西方元素渗入园林之中,同时还保留有自身独特的乡土特色,且与历代名人关系密切。福州古典园林史,是闽东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
&/p&&br&&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1&&[i]&/a&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1&&[i]&/a& [清]顾祖禹撰.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九十六,福建二[M]. 馆藏稿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2&&[ii]&/a& [明]黄仲昭修纂. 八闽通志卷之四:地理,山川,福州府,怀安县,福州[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3&&[iii]&/a& 雷芳,朱永春. 闽东古典园林发展史略[J]. 华中建筑,-156.&/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4&&[iv]&/a& [宋]梁克家著,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 三山志[M]. 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5&&[v]&/a& [清]林枫著. 榕城考古略,上卷,城橹第一[M]. 福州: 海风出版社.2001.&/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6&&[vi]&/a& [唐]黄涛. 陈侍御新居//全唐诗.第704卷036首. 扬州诗局刻本. 北京: 中华书局.1960.&/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7&&[vii]&/a& 徐晓望. 闽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8&&[viii]&/a& 徐晓望. 闽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9&&[ix]&/a& 刘枫. 福州市寺庙园林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10&&[x]&/a& 刘枫. 福州市寺庙园林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11&&[xi]&/a& [清]林枫著. 榕城考古略,上卷,城橹第一, 福州: 海风出版社.2001.&/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12&&[xii]&/a& 阙晨曦,梁一池. 福州古代城市山水环境特色及其营建思想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2.&/p&&br&&p&&a href=&file:///C:/Users/xyy/Desktop/%E7%A0%94%E4%B8%80%E4%B8%8A/%E7%A6%8F%E5%B7%9E%E5%9B%AD%E6%9E%97%E8%AE%BA%E6%96%87/%E7%A6%8F%E5%B7%9E%E5%8F%A4%E5%85%B8%E5%9B%AD%E6%9E%97%E5%8E%86%E5%8F%B2%E5%8F%91%E5%B1%95%E8%84%89%E7%BB%9C%E7%A0%94%E7%A9%B6.docx#_ednref13&&[xiii]&/a& 雷芳,朱永春. 闽东古典园林发展史略[J]. 华中建筑,-156.&/p&
(个人总结,仅供学习参考,大家可作补充。)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
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古…
&p&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异同是一个很庞大的命题,布局、理水、叠山等确实是园林很重要的部分,高票答案也说得很不错,但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b&从中日园林的的发展脉络这一层面&/b&来看,下面我便来试图寻寻这一系列异同的因果过程,探索两国园林&b&异同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异同的精神内核&/b&。&/p&&br&&p&首先理清一个概念,&b&苏州园林只是中国园林的一个流派,而且仅仅表示了明清两代的江南园林成就,题中用苏州园林来比较日本园林似有不妥&/b&,因为其实中国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不仅仅是源于江南园林,例如&b&对日本影响极大的白居易,虽履任过苏杭,但是其园林的实践多见于中原,思想也是更偏于中原&/b&,因此下面我的论述将不仅仅局限于苏州园林部分,而是希望以一个整体脉络来梳理中国园林。&/p&&br&&br&------------------------------------------正文分割线------------------------------------------------&br&&br&&p&首先是&b&中国园林部分&/b&&/p&&br&&p&一直以来我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其实一直是采取朝代这个说法来区分发展阶段,但&b&冯纪忠先生&/b&提出过一个观点让我深切认同,这源于&b&Ernst Casirer在《人论》中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把艺术的东西根据政治来断代”&/b&,比如,唐的诗文书画和宋的诗文书画,文可以断在晚唐,诗可以断在五代,画可以断在南宋。所以,载体不同,结构不同,不能“一一对仗”。因此在此我对中国园林的考察便依据冯先生的说法,以&b&将中国园林的发展归纳为五个时期,可以分别对应“形、情、理、神、意”5个层面。从客到主,从粗到细,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de9732bf_b.jpg& data-rawwidth=&3411& data-rawheight=&1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de9732bf_r.jpg&&&/figure&&br&&p&&b&1. 重形时期 &/b&(约公元前370年-公元400年,战国至两晋末期)&/p&&br&&p&说到园林的起源,冯先生将中国园林的起源至于春秋,但在此我稍有不同意见,读冯先生的&b&《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b&(以下简称《人与自然》;很好的文章,推荐)一文中,论及文王时期的园林,以《孟子》中提到“与民偕乐”的不可能性来否定当时园林的出现,似乎稍显武断。实则在《诗经》中,便已出现相关记载,在《大雅·灵台》中关于文王的灵囿的原文如下:&/p&&blockquote&&p&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p&&p&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p&&/blockquote&&p&由文中我们可以看到&b&台、囿、沼等字眼,这实则已经是对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描述了&/b&,因此我们似乎还是可以将园林的起源追溯到这段时间。&/p&&br&&p&中华民族在&b&殷商末年就出现了神君共乐的兆头,东周更重视人事&/b&,偏向于君主的物质享受,随着人本精神(如冯所重视的与民同乐)和天人合一的天道观(老庄思想的影响)的逐渐确立,秦汉帝王从崇拜天地到“象天法地”、“模山范水”,或直接将宫苑建成人间的“天堂”,或将自然山水摹写到园林中。此时的园林以再现自然以满足占有欲,其&b&外部特征是象征、模拟、缩景,是真山真水阶段;&/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fa42dd3dd387a72c779a3d6ded2d0f1_b.jpg& data-rawwidth=&464& data-rawheight=&6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fa42dd3dd387a72c779a3d6ded2d0f1_r.jpg&&&/figure&&p&&i&汉苑图 元 李容瑾&/i&&/p&&br&&p&&b&2. 重情时期 &/b&(约公元300年-800年,两晋初期至唐末)&br&&/p&&br&&p&汉末至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陷入了大动荡、大分裂的状态,社会结构受到重创并不断重组,&b&权利由皇家向下层渗透,政治对文化以及宗教的约束力下降&/b&,另一方面人们由于动荡的社会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庇护所,特别是士大夫阶级,中国的失意士大夫开始形成一种&b&隐逸的思想&/b&,这也实际上创造了中国的&b&精致文化&/b&。自此,&b&士人园开始广泛出现&/b&,加上此时&b&佛教与道家思想蓬勃发展&/b&,自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士人园也开始&b&从写实向写意过渡。&/b&&/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cb96cbd541fde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cb96cbd541fde_r.jpg&&&/figure&&i&归去来辞图(局部) 刘宋 陆探微&/i&
陶渊明的田园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园林&/p&&br&&p&到了隋唐时期,思想界儒道释共存,道家思想尤其兴盛;艺术审美理论也出现了突破性发展,诗画高度发达,&b&诗画艺术开始与园林艺术结合&/b&。盛唐时期,吴门张璪在《绘境》中提出了&b&“外师造化,中得心源”&/b&,这一理论逐渐成了中国艺术包括构园艺术所遵循的原则。&/p&&br&&p&此阶段另一个关键解读点是“&b&情景结合”&/b&,此阶段总的来说是一个&b&从寄情发展到移情的过程&/b&。寄情便是就是政治上失意,感情寄托在山水上,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情感只是依附于自然,不够深入,例如谢灵运等。而到了后期的王维辋川别业、李德裕平泉山庄、白居易草堂等,便是移情山水,园林与山水虽然仍是客体,但已开始情景交融,“情境交融是最高的境界,现在叫做‘主客体观照’,以前叫做‘物我两忘’。”&/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fffe120f1f9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fffe120f1f9_r.jpg&&&/figure&&i&辋川图 王维 传为唐代他人摹本&/i&&/p&&br&&p&这个阶段的园林以自然为情感载体,顺应自然以寻求寄托和乐趣,其外部特征是交融、移情,&b&尊重和发掘自然美;&/b&&/p&&br&&p&&b&3. 重理时期 &/b&(约公元750年-1100年,中唐至北宋末)&/p&&br&&p&冯先生在此节特别强调了&b&唐末、五代初荆浩在山水画论中提出的“六要”,山水画中重在布局&/b&,由此提出这是一个重理的时代。&/p&&p&由于冯先生在此节谈论的较多的都是画论,对应在园林中似乎不太容易理解,我来试图在园林中进行一点转译,提出此时园林重“理”,或许是因为&b&此时的文人醉心于造园手法的发挥和着重于形式美的追求,理便是源于造园手法出现约定俗成的定式或理性&/b&,例如白居易提出“隐在留司官”的中隐理论,并与其园林相连接,最终为后世文人园林开创了可资效法的造园规则:选址注意借景,做到俯仰有景;四季有景;保持植物和环境的原生态;建筑和室内家具融于自然,保持原朴状态,这对日本园林也影响深远。&/p&&br&&p&而且中国园林对于“意”,也开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b&中唐以后,美学发展呈现出三教合流的态势&/b&,禅宗的“千百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开始&b&强调了“意境”的创造,极大地强调了主观心灵的能动性,强调了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b&。&/p&&br&&p&在此期间另一个园林重大转折便是&b&主题园&/b&的出现,如&b&晚唐司马图的“休休亭”已开始出现了主题园的雏形,而到北宋时期主题园达到成熟,&/b&宋代文人在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的理学影响下,愈发追求对自然的探索,人与自然更加的愉悦亲切,他们也将这些情致融入到园林中,通过文学题咏表达出来,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园也就此诞生,如苏州的&b&沧浪亭&/b&便是其中代表。&/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bf6ab240ea_b.jpg& data-rawwidth=&1394& data-rawheight=&10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bf6ab240ea_r.jpg&&&/figure&&i&沧浪亭&/i&&/p&&br&&p&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在唐到北宋时期的贵族园林,&b&园中奇石、嘉木也成为观赏的重要角色&/b&,园林欣赏对象进一步扩展,五代赵喦八达春游图轴便是描绘了此等景象。&/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e9b67ce88d775e62893dad8a04c370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e9b67ce88d775e62893dad8a04c370f_r.jpg&&&/figure&&i&八达春游图轴 后梁 赵喦&/i&&br&&/p&&br&&p&总的来说这个时期&b&以自然为探索对象,师法自然、摹写情景&/b&,但是&b&仍然没有跳脱自然&/b&,手法上&b&强化自然美、组织序列、行于其间;&/b&&/p&&br&&p&&b&4. 重神时期 &/b&(约公元1050年-13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p&&br&&p&这一时期的突破点便在于一个&b&“势”&/b&字,中国园林在此之前仍然没有摆脱掉对大自然的模仿,只有待中国文人在自然中发现了“势”,中国园林才能得到&b&自然之“神”&/b&,中国园林也因此脱离了形似,开始迈入&b&强调神似阶段&/b&。势的发展是&b&随着中国的长卷山水画的发展&/b&而来,这里便要提到一个重要的作品——&b&《千里江山图》&/b&&/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11f3adaecba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11f3adaecba_r.jpg&&&/figure&&i&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i&&/p&&br&&p&此图高虽不到60cm,但足有12m长,其长度足以表现出中国画论中的“势”,而千里江山图的成图时期正值宋徽宗当政,在徽宗时期,中国园林的里程碑——&b&艮岳&/b&出现。艮岳将&b&《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全景式的北宋山水画变成了三维的、可居可游的皇家园林&/b&,全园按照宋徽宗构想的山水景色图绘,作为其布置指导,符合山水画理。园林的形制&b&突破了秦汉以来的“一池三山”的传统规范,进行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创作&/b&。艮岳的意义便在于“&b&有了艮岳以后才谈得上小中见大。大还没有,大中见势还没有,怎么小中见大?小中见大必定是先有大,又下了一番更深的功夫,然后才能够小。&/b&”这是中国园林的转折点。&/p&&br&&p&艮岳的另一个影响在于&b&对园林叠石&/b&的影响,这可以追溯到&b&郭熙的《早春图》&/b&,郭熙深受宋神宗的喜爱,并且其绘画直接影响了宋徽宗,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b&远山和近石的画法已趋于一致,这种山石不分的画法对园林造山影响巨大,至此中国的园林脱离了模仿大自然的“土山”,转而开始针对“石山”的审美趣味,&/b&艮岳便是第一次对此理论的尝试,这促进了中国园林以石代山,山石不分的叠山时代,此为叠石之始,山池模式&b&开始脱离大自然,而是以纯艺术的形式&/b&。&/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fcc513d94c0_b.jpg& data-rawwidth=&1020&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fcc513d94c0_r.jpg&&&/figure&&i&早春图 北宋 郭熙&/i&&/p&&br&&p&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水量增多水网密布,借助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园林风格一度表现为清新活波,自然风景与名胜古迹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江南出现了文人园林群。自然之神与人之神开始交融,诗情画意进一步融入园林。&/p&&br&&p&另一方面,南宋时期由于临近太湖,&b&太湖石的大量使用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美石与叠山的兴趣与机会&/b&,这可以从北宋时期李格非所著的《洛阳名园记》中对叠石的零记载到南宋时期周密所著的《吴兴园林记》中已有五分之一的园林有与美石有关的记载中看出,南宋时期处于对叠石的发展阶段,&b&正是这种&/b&&b&远离自然的路线,使得园林开始呈现出强烈的人文气息。&/b&&/p&&br&&p&这个阶段中国古典园林在反应自然,追求野趣的基础上,&b&开始逐渐脱离自然,走向雅致,入微入神&/b&,表现为掇山理水、点缀山河、思于其间。&/p&&br&&p&&b&5. 重意时期 &/b&(约公元1250年-1840年,元初至清后期)&/p&&br&&p&元朝时期儒学受创,文人地位下降,直到明中叶以前,朝廷限制营造私家园林,文人园一度比较萧条,直至明中叶政策出现松动,&b&苏州以“机户”为首的商人阶级崛起,以苏州区域为首的江南私家园林勃郁而起&/b&,如拙政园、留园等优秀之作出现。&/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311c3eed886cbbffc753b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311c3eed886cbbffc753ba_r.jpg&&&/figure&&i&留园&/i&&/p&&br&&p&此时的社会文人市民化、文化艺术创作商品化、审美趣味世俗化,艺术趣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b&到了晚明出现了高扬个性和肯定人欲的思潮,人在园林中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b&如清·叶燮论诗已经提到主客体,他把客体分为“理、事、情”,把主体分为“才、识、胆、力”。称之为“三合四衡”。清代金圣叹提到:“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中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这是主客体互动。&/p&&br&&p&明清时期的园林&b&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纳须弥”,空间更加狭小,清代文人园林的建筑化倾向愈发明显,自然野趣被弱化&/b&,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变得多样化,如明代王世贞欣赏似是而非,袁宏道欣赏动态,李日华欣赏层次。&/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b56fb8abefc530f2489e7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i&园林建筑化-苏州畅园&/i&&/p&&br&&p&&b&诗画艺术进一步融入园林,&/b&&b&庭园中的楹联,诗词甚至可以被认为是&/b&&b&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将园林作为“地上文章”来作。&/b&&/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cbd4aeeeeba7bcdc11705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cbd4aeeeeba7bcdc11705_r.jpg&&&/figure&&i&拙政园楹联&/i&&/p&&br&&p&这时造园家已不满足于模仿自然,而是&b&创造自然以写胸中块磊,抒发灵性,表现为解体重组,安排自然,人工和自然一体化。&/b&&/p&&br&&p&(苏州园林的内容实在太多,一个个分析的话恐怕又得重开一章,在此推荐陈从周先生的说园系列,《苏州园林概述》等,都是小文章,很精辟)&/p&&br&------------------------------------------中日分割线------------------------------------------------&br&&br&&p&下面再说一说日本园林的发展脉络&/p&&br&&p&早在石器时代日本就已有人类居住,但日本的文明发展较晚,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大陆归化人”,给日本文化肌体注入了中国的文化血液才使得日本社会跃入以农耕为主的弥生时代。公元四世纪左右,日本建立以大和朝廷为中心的统一奴隶制国家以后,&b&形成了较完整的神道教系统,日本社会进入真正文明时期。&/b&&/p&&p&关于日本园林的起源,我认为可以追述到&b&485年显宗天皇所举办的曲水宴&/b&,曲水宴源自中国但在日本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一直到1100年左右曲水宴才开始式微,直到1732年武将将其复兴。&/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b579a8b401dffa611eb7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b579a8b401dffa611eb7c_r.jpg&&&/figure&&i&曲水宴&/i&&br&&br&&p&曲水宴随着&b&权力中心的转移而向下转移&/b&,最初为皇室文化,后为以藤原氏为中心的文化,最后又成为武家文化。但是曲水宴仅仅是作为一种游乐活动,很难将其作为一个园林类型,&b&日本园林真正的出现我认为是始于佛教传入日本。&/b&&/p&&p&自此以后日本园林发展的顺序,是&b&“形”到“理”再到“情”“神”&/b&。和中国的顺序渐进的,自然的发展脉络不同,中国的“形、情、理、神、意”就像岁月的自然痕迹,如年轮,如皱纹,是一层一层叠上去,有着清晰的逻辑与顺序。而&b&日本的园林本源是外来的,发展具有跳跃性与断裂感。&/b&&/p&&br&&p&&b&1. 重形时期 &/b&(约公元550年-1100年,飞鸟中期至平安后期)&/p&&br&&p&&b&552年&/b&,百济圣明王襛遣使向日本献金铜释伽牟尼佛像及经书,&b&佛教开始传入日本&/b&,558前后,中朝工匠东渡日本,开始建寺造佛,兴建庭园,但是此时的佛教是作为统治工具而非信仰被日本新兴势力所接受与利用。603年,圣德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其中将“笃信三宝”列入其中,至此官方开始大力推行佛教,佛教进一步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寺庙有免课免役的特权,寺院开始快速发展。&b&735年,扬州龙兴寺高僧鉴真东渡,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进一步传入。&/b&中国寺观的建筑与园林就这样大大影响了日本神社和寺院。&/p&&br&&p&另一方面,&b&日本与隋朝于607年正式邦交&/b&,小野妹子为遣隋使,推古女皇三十年(622年),苏我马子从朝鲜学到了中国的造园法,就在自己家中开始兴建了中国式园林。而到了&b&630年,日本第一批遣唐使,&/b&犬上三田耜出使唐朝,之后陆续有20批遣唐使赴唐,他们&b&从唐朝带回的中国的道教神仙思想、中国化了的佛教净土须弥山思想以及魏晋风流,使日本正式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式池苑”。&/b&&/p&&br&&p&在&b&飞鸟前期,庭园特征是方形池,护岸由堆积的石块铺就,这还是受朝鲜半岛高句丽的安鹤宫的方池影响&/b&,&b&飞鸟后期&/b&,随着遣唐使的交流,&b&日本开始出现了自然风格的被称为“勾池”的曲形池&/b&,这在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中所咏的草壁皇子的嶋之宫的诗歌中有所记载,这是中国式池苑的展示,宫中有池,池中有岛。&b&这与佛教文化的叠加,使得池泉园内出现了须弥山景观模式&/b&,现存的古代园林中,诸如涉成园、毛越寺、天龙寺等都有须弥山造型,下图为天龙寺庭园,其中就有须弥山的造型。&/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22bd6d39d9d69c13b6a_b.jpg& data-rawwidth=&3680& data-rawheight=&2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22bd6d39d9d69c13b6a_r.jpg&&&/figure&须弥山景观模式-京都天龙寺庭园 &/p&&br&&p&&b&894年,遣唐使废纸,日本开始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模仿,唐风文化时代终结,日本进入国风文化时期&/b&,上层贵族模仿日本皇家园林创造了寝殿造园林。&/p&&br&&p&9世纪中期以后,受末法思想的影响,以自己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观念为出发点,&b&日本开始出现了净土庭园&/b&。其实净土庭园是寝殿造庭园的一种变异,只不过把寝殿变为金堂。这种庭园池、庭与佛堂成为一体,表达了净土的庄严,以自然风景为主题,园内以金堂为中心,堂前掘池植莲称八功德水,池内筑岛架桥,以绿树绕池,四处配以亭台楼阁。&/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8fcda8f27835d4ced30ffecfc250c7f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8fcda8f27835d4ced30ffecfc250c7f_r.jpg&&&/figure&&p&&i&净土式庭园-京都法金刚院庭园 &/i&&/p&&br&&p&净土式寺院池庭和寝殿造庭院,面积都比较大,包括&b&湖和土山而以具有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b&为主。如果湖面较大,则必在湖中堆置岛屿并以桥接岸,有时也以一弯溪流代替湖面。树木和建筑物沿湖配列,&b&基本上是对自然山水的模仿。&/b&&/p&&br&&p&这个阶段的日本园林的特点还是对自然的象征、模拟、因为早期日本庭园对相对不大(与中国相比),因此以缩景为主,但仍属于&b&真山真水阶段;&/b&&/p&&br&&p&&b&2. 重理时期 &/b&(约公元1000年-公元1650年,平安中期至江户初期)&/p&&br&&p&&b&日本最古老的造园著作是平安时代中期由藤原家族橘俊纲所撰写的《作庭记》,这也标志着日本园林重理时期的来临。&/b&书中详细记载了寝殿造庭园的造园方法,包括了阴阳五行和各种禁忌。此书的主旨是&b&以自然风景作为造园的典范。&/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3e4d92cc1b6dfbc79fe75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3e4d92cc1b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景园林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