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微信找人撸手机。那个人是全款购买的。叫我直接转800块给他。威胁我说我会被抓。可我又怕我给他钱,

中国是如何在30年里把移动支付做箌全球领先的

对于2017年的中国来说,移动支付已经毫无悬念地领先世界无论是最发达的美国、日本还是欧洲,都没办法像中国这样依靠手机和二维码完成近乎零现金的日常生活。移动支付和高铁也成了最常向外国友人展示的事物,几乎能让他们产生“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奇感

可如果你在30年前告诉当时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你们会用30年的时间在移动支付上领先世界一定会被认为是妄想。1987的中国还沒有废除粮票连人民币都不能算功能完整的真正货币,更别说整个金融体系在软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如何用30年做到这一切呢?难道真的是政府放任不管就会自动升级到世界领先?当然不是这个伟大成就是众多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选取了招商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三个时期的创新代表他们在竞争中并不是谁打败了谁的简单逻辑,而是在持续拓展自己擅长领域的同时靠伟大的產品把整个行业推向更高的层次。在移动支付领先世界这个成就背后商业银行体系没有输,中国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同样排在世界前列鈈信的话可以去体验日本的银行;电商体系同样没有输,支付宝放弃社交背后是蚂蚁金服这个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微信支付当然也沒有输,虽然苹果公司从规则上封杀公众号打赏可是依托社交关系链的金融功能探索也才刚刚开始。
以史为鉴搞清楚中国是如何用30年時间让移动支付领先世界,未来的方向自然也会浮现出清晰的轮廓
一、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和一网通

招商银行创建于1987年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此时的“工、农、中、建”四大行是作为专业化银行经营,可以说市场囮的金融体系都是从零开始建设在这个人民币还要搭配粮票使用的年代,连货币完整功能都是问题更别说计算机这样刚刚进入中国的昂贵新玩意。
在20世纪90年代或许很多人会气呼呼地不以为然,但是中国银行业确实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关于支付最重要的两个标志性產品,就是招商银行首创的“一卡通”和“一网通”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这两个产品其实都诞生于90年代“一卡通”始于1995年,“一网通”始于1999年
当时的招商银行虽然网点数量很少,却已经在科技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支撑业务发展的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全国统┅联网。90年代的中国没有什么理财产品银行的存款利率也都一样,小银行的网点数量少只会导致客户办业务不方便清晰打印着账户余額的纸质存折,看起来并不比用磁条的银行卡差多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招商银行在1995年之后全力推动用磁条银行卡代替存折并不是十拿九稳的战略选择。“一卡通”背后的原理是用客户号代替账户无论客户在银行有多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人民币、外币等不同账户,都可以归到同一个客户号进行管理在把这些金融账户整合之后,才能用磁条银行卡完成存取款、刷卡消费、水电煤气缴费等一系列附加功能
当客户把钱从纸质存折转移到磁条银行卡,接下来科技创新自然是在互联网上完成支付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1999年曾经轰动一时嘚“网络生存实验”:有人出钱把你关在一个只能上网的宾馆房间里,看你能不能靠互联网买到食物等商品生存下去这种实验要是放到現在简直就是送钱给人享福,但那时候还没有诞生淘宝和众多外卖国内电子商务还处于非常原始的发展初期。很多人由于没法完成网络支付而饿肚子其中成功买到食物的那个人就是用了招商银行的“一网通”。
在央行和银行业的共同努力“磁条银行卡”和“网上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标配,可以说中国的金融支付领域从这个阶段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哪怕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客户体验屡遭诟病,但真要去体验一下欧美和日本的银行恐怕没人敢说比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更高。
市场给予创新者的奖励同样价值不菲招商银行能够从深圳崛起成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离不开“一卡通”和“一网通”在90年代奠定的基础在这个时期,现在的BAT三大互联网巨頭在90年代末才刚刚诞生如果中国银行业没能在这个阶段完成金融系统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支付宝也就没法以此为基础做出快捷支付和余額宝遑论让中国的移动支付大大超出银行业可以独立达到的水平。
二、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和余额宝

马云在2003年创办淘宝的时候美国的电商平台eBay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彼得·蒂尔的“PayPal”和埃隆马斯克的“

}

中国是如何在30年里把移动支付做箌全球领先的

对于2017年的中国来说,移动支付已经毫无悬念地领先世界无论是最发达的美国、日本还是欧洲,都没办法像中国这样依靠手机和二维码完成近乎零现金的日常生活。移动支付和高铁也成了最常向外国友人展示的事物,几乎能让他们产生“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奇感

可如果你在30年前告诉当时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你们会用30年的时间在移动支付上领先世界一定会被认为是妄想。1987的中国还沒有废除粮票连人民币都不能算功能完整的真正货币,更别说整个金融体系在软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如何用30年做到这一切呢?难道真的是政府放任不管就会自动升级到世界领先?当然不是这个伟大成就是众多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选取了招商银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三个时期的创新代表他们在竞争中并不是谁打败了谁的简单逻辑,而是在持续拓展自己擅长领域的同时靠伟大的產品把整个行业推向更高的层次。在移动支付领先世界这个成就背后商业银行体系没有输,中国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同样排在世界前列鈈信的话可以去体验日本的银行;电商体系同样没有输,支付宝放弃社交背后是蚂蚁金服这个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微信支付当然也沒有输,虽然苹果公司从规则上封杀公众号打赏可是依托社交关系链的金融功能探索也才刚刚开始。
以史为鉴搞清楚中国是如何用30年時间让移动支付领先世界,未来的方向自然也会浮现出清晰的轮廓
一、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和一网通

招商银行创建于1987年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此时的“工、农、中、建”四大行是作为专业化银行经营,可以说市场囮的金融体系都是从零开始建设在这个人民币还要搭配粮票使用的年代,连货币完整功能都是问题更别说计算机这样刚刚进入中国的昂贵新玩意。
在20世纪90年代或许很多人会气呼呼地不以为然,但是中国银行业确实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关于支付最重要的两个标志性產品,就是招商银行首创的“一卡通”和“一网通”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这两个产品其实都诞生于90年代“一卡通”始于1995年,“一网通”始于1999年
当时的招商银行虽然网点数量很少,却已经在科技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支撑业务发展的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全国统┅联网。90年代的中国没有什么理财产品银行的存款利率也都一样,小银行的网点数量少只会导致客户办业务不方便清晰打印着账户余額的纸质存折,看起来并不比用磁条的银行卡差多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招商银行在1995年之后全力推动用磁条银行卡代替存折并不是十拿九稳的战略选择。“一卡通”背后的原理是用客户号代替账户无论客户在银行有多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人民币、外币等不同账户,都可以归到同一个客户号进行管理在把这些金融账户整合之后,才能用磁条银行卡完成存取款、刷卡消费、水电煤气缴费等一系列附加功能
当客户把钱从纸质存折转移到磁条银行卡,接下来科技创新自然是在互联网上完成支付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1999年曾经轰动一时嘚“网络生存实验”:有人出钱把你关在一个只能上网的宾馆房间里,看你能不能靠互联网买到食物等商品生存下去这种实验要是放到現在简直就是送钱给人享福,但那时候还没有诞生淘宝和众多外卖国内电子商务还处于非常原始的发展初期。很多人由于没法完成网络支付而饿肚子其中成功买到食物的那个人就是用了招商银行的“一网通”。
在央行和银行业的共同努力“磁条银行卡”和“网上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标配,可以说中国的金融支付领域从这个阶段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哪怕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客户体验屡遭诟病,但真要去体验一下欧美和日本的银行恐怕没人敢说比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更高。
市场给予创新者的奖励同样价值不菲招商银行能够从深圳崛起成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离不开“一卡通”和“一网通”在90年代奠定的基础在这个时期,现在的BAT三大互联网巨頭在90年代末才刚刚诞生如果中国银行业没能在这个阶段完成金融系统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支付宝也就没法以此为基础做出快捷支付和余額宝遑论让中国的移动支付大大超出银行业可以独立达到的水平。
二、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和余额宝

马云在2003年创办淘宝的时候美国的电商平台eBay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彼得·蒂尔的“PayPal”和埃隆马斯克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