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在哪儿买秘密法门 藏传佛教经文宗派

  主持人:在这里想请上师给我们开示一下,让我们能够怎么样去认识和了解一下藏传佛教。

  阿旺嘉措仁波切:好!藏传佛教属于显密双修的法门,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分两个:小乘的法门和大乘的法门。大乘的法门里面又分两个,大乘显宗的法门和大乘密宗的法门。藏传佛教属于大乘显宗和大乘密宗结合的一个法门,所以就叫“显密双修”的法门。藏传佛教也包含了小乘的法门,藏传佛教是八万四千法门都比较圆满的一种法门,教法上面八万四千法门它是圆满的一种法门。

  它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是教法圆满,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三大语系里面南传佛教主要是以小乘佛教为主,它大乘显宗里面的有一些经典,但它大乘显宗的经典不完整,它没有大乘密宗的经典。汉传佛教是大乘显宗的法门,大乘密宗的法门有一小部分。密宗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分这么四部。这里面的第一部汉传佛教里面有一些。汉传佛教以前有个八大宗派。八大宗派里面其中有一个是密宗,这其实是密宗的事部。(汉传佛教)它有前一部,后三部还没有。我们藏传佛教显宗的佛门全部圆满,在这个上面加上密宗四部,多圆满的一种法门!这是藏传佛教的第一个特点:教法圆满。

  第二个特点是藏传佛教的修行圆满。修行圆满就是说外修小乘,小乘的别解脱戒,还有三十七道品,他外修这个。内修大乘,大乘显宗的法门。慈悲心,菩提心,六波般罗蜜多等等大乘显宗的法门。密修密宗四部,特别密修密宗的二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个是我们密宗——藏传佛教的修行的特点就是外修小乘,内修大乘显宗,密修大乘密宗。外、内、密的修行,这是藏传佛教修行上面的圆满。

  第三个特点是藏传佛教传承圆满,佛教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都有一个传承。释迦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传承的。这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包含了密宗跟显宗,都有传承。传承有不同的传承,灌顶的传承,引导的传承,口传的传承,还有讲经的传承,戒律的传承等有几种传承。 藏传佛教这几个传承,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为止,保存得非常圆满,还没有断过这个传承,从来没有断过这个传承。汉传佛教,佛法经过了很多次的磨难,就断了很多传承,但戒律的传承还是没有断。戒律有在家的五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这些传承都还没有断。

  主持人:汉传佛教啊。

  阿旺嘉措仁波切:汉传佛教戒律的传承没断。藏传佛教的特别就是传承没断,传承非常地完整,这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特点。

  藏传佛教的第四个特点是保存圆满,是原汁原味。因为,佛教进入汉地的时候,汉文化非常兴盛的时候,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非常兴盛的时候,佛教就进入了汉地。所以,道教文化跟儒教文化影响了佛教,吸收了不少内容,融合了不少的内容。但佛教进入藏区的时候, 藏区没有特别的文化,所以佛教进入了藏区之后,佛教变成了藏文化。佛教变成了藏文化的同时,以前的苯波教,松赞干布王把它灭掉了。佛教进入汉地的时候,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不但没被灭掉,还更加密切,融合在一起,更加兴盛了。

  阿旺嘉措仁波切:这就不一样了。藏传佛教的话,它保存的是原汁原味,这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特点。

  藏传佛教的第五个特点是课程圆满,藏传佛教的学习并非从经开始,而是从论开始,还有一个是藏传佛教跟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课程不一样的,学习佛法的时候,汉传佛教很多时候都直接在经文上面学习,学《金刚经》,直接讲《金刚经》,《心经》直接讲《心经》。

  阿旺嘉措仁波切:藏区不是这样的。藏传佛教先讲论,再讲经,再讲续,这三个要分得清楚。经是释迦佛亲口讲的显宗的法,就叫“经”,佛亲口讲的密宗的法门不叫“经”,叫“续”。“经”和 “续”的解释就叫“论”。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等大菩萨们的解释,就叫“论”。菩萨们的著作就叫“论”。我们藏传的学习,先学论,再学经,再学续,学习的过程是这样的。 比如说《心经》,你直接学习它,它内容很广,很深,很难理解。通过菩萨们解释的著作,先学论,再学它很容易。有时候一个论可以包含很多经,学好了一个论,就学好了很多经。所以藏传佛教先学论,再学经,再学续。 我们藏传佛教真正进入藏区就是松赞干布王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了1300多年的历史了。

}

真正的密法(唐密、东密)‘真言宗’,绝不是喇嘛教的那些邪行

见地藏论坛 这个链接文章 的【9楼以后】:

阿弥陀佛!是这样子的:密宗确实是佛传下来的法,但现在密宗特别是西藏地区的已经混入了很多魔王波旬及其眷属,有的上师本身就是魔。虚云大师也说过“密法确实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法,但是现在西藏很多修密法的戒律已经坏掉了”。密宗的传承应该是毗卢遮那佛-->金刚萨垛-->龙树(即龙猛)菩萨-->龙智-->金刚智、善无畏-->不空。。。。。。这么传下来传入汉地后来又传入日本。

另外,很多修藏地的法的人,都对弘一大师看了“大日经疏”后忏悔不该误谤密宗的事津津乐道。

但我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完整地看过哪怕仅一遍“大日经疏”?

“大日经疏”是不空的高徒‘一行禅师’(就是唐朝那个首次测量地球子午线的大师‘僧一行’)所著。里面关于‘明妃’有着清楚的解释:‘明妃’是指‘大明咒’(即心经里提到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是故,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

因为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大明咒,能生诸佛功德故。(所谓的三世诸佛从中生出)

而在梵语里“女”的引申义就是“能生”,所以把‘大明咒’用女性来象征表意;

因为大明咒地位崇高尊贵,是用来配法王、法王子的,所以用妃来象征表意。

故大明咒(般若波罗蜜多)就被称为‘明妃’。

在别处,般若波罗蜜多也曾多次被称为‘佛母’,这都只不过是象征表意。哪里是什么双修、行淫呢?

=============

魔说经律、蛊惑世人的邪说邪行【大展览】

藏密鼻祖莲花生大魔头的大妄语、无耻教唆【大揭露】


藏密道场雍和宫的大妄语、无耻教唆【大展览】


若有人随喜赞叹正法、破斥邪魔,乃至于顶此贴,转贴此贴,此人已经获福无量无边,超越无量劫生死重罪,此人生生世世不受邪魔蛊惑,永得佛菩萨拥护!

若有敢于随喜魔说经律、诽谤佛陀所传正法者,乃至于见此破魔显正贴心中不喜者、腹诽者,此人死前若没忏悔的、死后必入无间地狱,永无出离。此人纵然受苦已尽出离地狱恶道,亦生生世世受魔蛊惑,不得解脱生死苦海。

-------------

破斥附佛外道邪魔冒充佛法‘正法眼藏’

一些附佛外道,杀盗淫妄之心不退,看不懂佛经、祖师禅所说的‘第一义谛’的密说,就会走火入魔,篡改成自己的私货。

他们公然乱说:‘佛密说的第一义、最高的法,其实就是空乐双运(男女双修)’,公然做成牌匾,放在他们的道场雍和宫那样说。

——此等低劣的魔王邪说,只能笼罩无知的初学人,并吸引贪着邪淫的魔民魔女们上当。懂般若真理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邪说,‘般若婆罗蜜’才是最高的法,哪里是什么‘邪淫双修’、观个‘气脉明点’,企图得个‘空乐明’的阴境所能冒充的?

后来这些附佛外道,从佛门各宗派学到更多‘了义’佛说以后,又变了好几种诡辩的说法,来不断盗用多种真货的包装,兜售自己的假冒伪劣的黑货——

==============

乾隆对喇嘛教的态度转变原因





常言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达摩血脉论中云:只言见性,不言淫欲。

如是等语,旨在教人放下心中挂碍,明悟自心。

就像一个人犯了错,自当知错即改,亡羊补牢。而不是耽着过去。世尊也曾示现修苦行等法,最后都“知非即舍”。

若是鬼迷心窍之人,理解成杀人、邪淫无所谓,教人可以杀人、邪淫,必然是魔无疑。






龙树再来(这野狐精,还敢冒充龙树):

财富禅师兄,我觉得您说的非常有道理呢.可是佛陀当年对阵他化自在魔王波旬,也是以慈悲神通和辩才无碍的究竟义来降伏的,没恶语相向啊,是吗?如果吧主错了,您要纠正那是不是用冷静和蔼的语气更能接受呢?站在所谓外道的角度说,他们认为自己对,那你是否要用圆满的法理来解释外道不当之处呢?所以,不知您能否接受这个愚钝师弟的建议,喇嘛的问题先搁着,我们继续学习楞严法门吧,别耽误其他师兄的修行,您看好不?您也有时间深入了解密宗的全部教义和经典呢.等因缘成熟,密宗是正是邪自见分晓.

你这是唐僧式的假慈悲!说什么白骨精很文明孙悟空凶恶。人往你眼里洒石灰你能消停不?魔说经律瞎众生眼目你就能坐视?真是不识好坏的瞎呆子,你瞎着眼还偏要喜欢自作聪明乱说也是抢着造罪!

龙树再来(这野狐精,还敢冒充龙树):

财富禅师兄呀,您应该也是持大佛顶首楞严咒吧,楞严咒和佛顶尊胜陀罗尼都是印度烂陀寺(玄臧取经之地)的镇寺之宝也是密教部的呢,而且喇嘛学习经律藏论的时候也持楞严.天呐,您也有同感吗?天魔外道也敢持楞严?!太不可思议了

财富禅: 狗屁,喇嘛教到现在都说楞严经是疑伪。喇嘛教不代表密法,冒充佛法的法贼不代表佛法。密咒我也持,但是用于破喇嘛教魔说经律。

龙树再来(这野狐精,还敢冒充龙树):

财富禅师兄呀,不如这样吧,我们先赞同高僧大德的看法,但是您也来边听楞严咒边读<大日经>和<金刚顶经>,<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还有<中观论>,就算里面有魔也不怕啊.佛陀也是从婆罗门外道的五明学起的,不影响证道呢.您也学佛祖,把这些邪恶的喇嘛教的经典都通读一番,然后我们一起用他们的经典来骂他们,好不好?

财富禅: 你说的那些佛经我都看过,没有喇嘛教说的那些内容,都被喇嘛教篡改曲解成他们的邪说了。喇嘛教魔头的邪说我也都看过,他们的邪说全无佛经印证(而且查证他们竟敢伪造佛经言句兜售魔说),全部是佛在多种经典里破斥过的邪说,所以才认定是魔说经律的妖魔!你看看我破斥喇嘛教的文章,哪样邪说没提到?



有人胡说唐密有双修依据。其实,唐密所有佛经,都没有所谓的邪淫双修法。有人试图随意胡搞,也刚一开始就已被唐朝政府取缔,那个胡搞的沙门差点被杀头!

只在《毗那耶迦仪轨》中存此沾一点边的塑像法例而已,而且,这个仪轨根本没有说“是佛说”,也不是“佛经说”,只是一个来路不明的“仪轨”,而且冠以“毗那耶迦(魔)”。

考察“大圣欢喜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一卷”中,也只是造一个象头人身者和一女人如西方人见面问好的拥抱形象,根本没有喇嘛教无耻教唆的行淫空乐成佛的内容。

况且,这里根本没有说“是佛说”,也不是“佛经说”,只是一个来路不明的“仪轨”,而且冠以“毗那耶迦(魔)”。

“毗那耶迦”(‘毗那夜迦’)就是魔。是正是邪,一目了然。

[经证]:《佛心经》(佛心中心经、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下卷:

证明:“毗那耶迦”(‘毗那夜迦’)就是魔。

六者,于六度中,摄诸心入慈定门,摄‘毗那夜迦’为六种‘善知识’:第一毗那夜迦,名为‘无喜’。此人来时,令人心中喜怒不定,多行杀法。

师即以‘羼提波罗蜜’【财富禅注:即忍辱婆罗蜜】摄,入慈忍定,作慈忍王。

第二毗那夜迦,名为‘幻惑’。此人来时,心所动乱,令人不定,于众法中,亦不印受。

于动乱时,即以‘禅波罗蜜’【财富禅注:即禅定婆罗蜜】摄入,号为不动智。

第三毗那夜迦,名为‘妄说’。此人来时,多喜,于绮言中生决定心,于诳语中生直信,于清净中生贪欲心,生染污心令人颠倒。

即以‘尸罗波罗蜜’【注:即精进婆罗蜜】摄入,号为善巧方便主,即令此人无所能为。

第四毗那夜迦,名为‘执缚’。此人来时,即令行者,翻礼魔王,其此毗那夜迦,常与一切魔王,共为伴侣,所以现魔大身,令皈依,摄入信心,转动惑乱。

既觉知已,即以‘毗梨耶波罗蜜’【财富禅注:即持戒婆罗蜜】摄,号名为大方便王。

第五毗那夜迦,名为‘可意’。此人来时,令人希望心成就,专行劫剥,广求财物,将为粗用。先以财心,后乃方施其人。常与饿鬼王居野,令此人常无厌足。无厌足已,此一切法力俱失。

即以‘檀波罗蜜’所摄【财富禅注:即布施婆罗蜜】,号为大施主王。从此摄已,贪心亦尽。

第六毗那夜迦,名为‘作伪’。其人来时,纯辨非法,不得正智,多见过患。妄生法相,无利求利。广行异说,为众导首。于正法中起谤法心。

即以‘般若波罗蜜’【财富禅注:即智慧婆罗蜜】所摄,号为智慧藏王。

复有毗那夜迦,名为‘断修’,此人来时,一切念心,俱时都尽,昏昏重睡,复生众病。发动外魔,为作内障,令人怖惧。多起妄见,念异法想。

如是诸想,即以‘无畏’所摄,但行大悲,愿为眷属,其人即自臣伏。得臣伏已,物非呵责。




今天又见一个喇嘛教痴迷者@ mendlove 回帖,说什么“你懂禅不懂密。淫欲就是道。”
我要说:凡是喇嘛教痴迷者,都是附佛外道,既不懂密更不懂禅!连逻辑都不懂的邪说痴迷者。
佛说‘一切都是佛性’,这是讲禅宗的正法眼。但佛法正法眼不坏‘世间法’。佛说经书前后连贯,佛说正法眼与‘世间法’并不矛盾。
狗屎是佛性,但佛不教人去吃狗屎;淫欲是佛性,但佛不教人去邪淫。杀人是佛性,但佛不教人去随意杀人。
只有喇嘛徒邪说随意歪曲佛说,全然不顾佛说经书前后连贯,佛说正法眼与‘世间法’并不矛盾。他们不懂装懂歪曲佛说,教唆‘以空破戒’,教唆世人随意杀盗淫妄,成为魔民魔女,说‘这都是佛性’。他们自己却不想自己被王法杀死、却不想自己被阎王下地狱,这时他不说‘这都是佛性’了。
他们真是一群口是心非的小人,愚痴至极的脑残、断章取义的法贼,还作大妄语自称是佛的妖怪。
但是,阎王老子会有铜床铁水等着他们,对他们说‘不错,这都是佛性。请君入瓮吧!’


顶个,虽然我不信佛但总觉的藏密有邪气,比如某些唐卡画的很吓人,比如嘎巴拉,藏密非佛


帝释天是三地菩萨,地位远超小乘阿罗汉和地前菩萨,照样示现尊敬他们,某些方面还要向他们学习。就算他不是教你之人也不如你,只要他是教师都尊敬,是示现尊师重教之意。(比如,你是博士但非教师,你小孩的小学教师只是本科专科,你小孩跟他学习应给他顶礼。你没跟他学过可以不顶礼,但你也会尊称他一个"某老师"吧。)但也不是说教师就比非教师高贵,出家人就一定比在家人高贵。若究竟说,见,燕王问赵州:"人王大,还是法王大?"赵州说:"在人王,人王大。在法王,法王大。"也就是说,谁有道谁大!谁能教你谁大。不在于一定出家不。(释迦佛前世,得燃灯佛授记时是个梵志,还不是沙门,那时和佛母耶输陀罗结了夫妻缘,后无数劫一直都是在家居士,为天子国王大臣长者,而且他和佛母耶输陀罗一直都是夫妻,直到成佛那一世才示现出家专门弘法。)


}
好像什么密宗、禅宗。。。。具体有什么区别?最好能帮我在介绍一下其他佛教流派~~~... 好像什么密宗、禅宗。。。。

最好能帮我在介绍一下其他佛教流派~~~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没有任何的区别,首先来说他们代表的就是佛,而佛就是一个明性的心。所以根本意义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如果说有却别那也是人为的为了能够区分一下才加上了藏传和其他一些说法,但是如果这些东西离开了佛这个本质的话,也就没什么其他的含义在里面了,所以说本质无区别,区别只在于人心。

本回答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魏超推荐

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盘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

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援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廷续至今不绝。

三论宗,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

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盘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於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

法相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於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因著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律毗婆沙》、《萨婆多论》、《明了论》,为基本经典,通称四律五论。将释迦一代教法判为化、制两教。化教为佛教化众生令生定慧的教法,即经论之所诠,如四部阿含,《发智论》和"六足论"等。制教为佛教诫众生而对其行为加以制御的教法,即律教之所诠,如《四分律》、《十诵律》等。化教又可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三类。性空教摄一切小乘,相空教摄一切大乘般若,唯识圆教摄大乘《华严经》、《楞伽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制教又可分为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实法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假名的经量部等,以非色非心法为戒体。圆教宗即立一切诸法唯有识的唯识圆教等,以心法种子为戒体。律宗在三教三宗中属唯识圆教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

净土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按近代印光所撰《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后印光也被其门下推为第十三祖。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的《往生论》为该宗所依经典。称三经一论。善导所著《观无量寿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法事赞》、《般舟赞》等,为该宗主要代表作。

该宗教义简单,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

该宗由於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於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金刚经》,《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开成黄龙、扬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宗风。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著重要的影响。

华严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 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有"智"、"果"、"始觉"、"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赅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闍梨(导师)秘密传授。

可以参考一下汉传高僧大德对密宗及藏传佛教的态度:

莲池大师:金刚上师居于三宝之首,以佛所师之法故。

藕益法师:密宗唯大乘法,身入坛结密印,口诵密言,意专密观,名三密法门。

印光法师:密宗实为不可思议之法门,实有现身成佛之事。(复温光熹居士书) 密宗一法,真实不可思议,小丈夫用之,或致未得其益,先受其损。(复王晓曦居士书)

虚云法师: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光大的。但这些都是佛法。

弘一法师:密宗(又名真言宗),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

太虚法师:汉藏虽都有性相二宗,但是两地都有所缺,如汉文佛教缺少关於空宗的,有佛护、月称、阿底峡、宗喀巴等发挥空宗的理论,这些都应当学。关於有宗的,中国於安慧的唯识不完备,亦需补充。至在西藏方面,也应学汉文佛教的护法、戒贤、玄奘、窥基等的唯识义,及罗什以来三论宗义和安慧中论释等。这样、才可和合成空有圆融的大乘。

宣化上人: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这五宗里边,有的人就说禅宗最高,有的人就说教宗最高,有的人又说律宗最高,修密宗的,就说我密宗最高,修净土法门的,就说净土法门这是最第一了、最高了。实际上,这个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谓高,就是个人私见,自己欢喜哪一种,就说哪一种是高。

明旸法师:西藏佛教也属密宗,直接传自印度,通称为‘藏密’。

妙祥法师:学密法必须得经过师父,这才是对的,不能自以为是。特别是传授密法,一定要金刚上师的指导才可以,没有金刚上师,是不能成就的

传印法师: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是一家,都是佛教三大语系的一部分

本焕法师:藏传佛教也好,汉传佛教也好,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法,都是佛的弟子,不过地方的不同,法是同的。

慧律法师:我们必需再一次强调:南传、北传、藏传,共一个佛祖、共一个世尊,八大宗教共一个佛心,我们佛教没有理由不团结,你说是吧!佛门内斗,水火不容,只会给外道轻视、瞧不起,无量众生,将失去对三宝的信心,刚好中了有心人之计。

学诚法师:培养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佛教人才,也是抵御境外渗透,反对民族分裂,保证藏传佛教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大事。

济群法师:南传主要继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态及声闻乘、解脱道的思想。汉传虽然同时传译声闻乘、菩萨乘典藉,但实际继承的是声闻乘的行仪,菩萨乘的见地。藏传佛教则主要继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并结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来说,三大语系都是相同的。

梦参法师:所谓密宗,西藏教义,跟我们一样的。不过西藏的教义有系统,有显宗的次第,就是菩提道次弟,有密宗次第,最后还有圆满次第。

圣严法师:因为不论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是从印度佛教发展出来的,许多从印度传至的西藏或中国的经文,都尚未有对译本,而这是很大的事业,期待大家不分彼此,共同来完成。

净慧法师:密宗密法无言说,利用各种金刚仪式表法,为方便说法,教化众弟子。将戒义、法理隐入各种金刚仪式中展现,法相虽无言说,义理又有言说;如预知、解梦、祭祀、辩经、跳金刚舞等仪式。世人不解其详,切莫妄议是非;各宗难解其要,不可多加评判。特别是修行其它法门的行人,不以本宗常识知见去思议密宗短长

净空法师:西藏的教是佛传的,这个密宗是佛教正规的一个宗派,而且是属于高级宗教。

圣辉法师:因为藏传、汉传、南传三大语系佛教具足,才有中国佛教成为第二母国的殊荣。

星云法师:我很希望徒众中,类似依华那种毅力、耐苦、不退道心的条件者,能多几个人,和对方交换学生学藏传佛教。

广超法师:如果一个人真正掌握这个密宗的道理,密宗是非常殊胜的修法。

圆瑛法师:殊不知净密同功。净土则清净三业。密宗则三密相应。实乃异途同归。

藏传佛教的修学方法很特殊 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佛法没有高低上下之分 只有修学的方法的不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经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