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会给人类下一次哈雷彗星带来灾害吗。。。

彗星撞地球会发生什么事_百度知道
彗星撞地球会发生什么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彗星撞地球,这是上古的事,现在地球稳定的运行了40亿年,轨道周边已经清理干净了,彗星接近地球时候,地球引力已经将它撕裂了,分解成流星雨,不可否认有少量冲进大气层,掉落地面,给地球带来灾难,这种事以前有,上古时期。
采纳率:79%
来自团队:
  据了解,彗星和小行星一样都是由成百上千万吨物质构成的小天体,因此如果一颗彗星撞击地球的话,那就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及一切生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韩行高:彗星的本质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一个当今人类急需更新的认识(中)
我的图书馆
韩行高:彗星的本质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一个当今人类急需更新的认识(中)
五. 彗星对太阳活动和地球环境的影响的观测和分析1.地球空间电磁环境——阿尔法磁谱仪(AMS)于1998年6月初次试验发现了地球空间不同能量的正负电子和质子流的规律性的能量和区域分布,其中还伴随着质子等轻核粒子的合成。这一正反粒子规律分布和核合成特征及其规律分布同易经模型的正反物质在4象限中的运动规律的数量是完全对应的。进一步分析对太阳空间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地球空间的粒子主要来自太阳的物质喷射(CME)或太阳风的正负电子和质子流。地球空间电磁环境中的这种高能的正反粒子的规律分布直接影响大气成分和运动和生态,是产生气象气候变化和发生流行疾病的重要原因。[这在《禽流感的源头和传播分布特征的认识新思路》一文中已有详细说明]2.太阳的能源机制——太阳(或其它恒星)是总能量为负的天体,即系统的势能(绝对值)大于动能,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具有向外排斥外围层次粒子的趋势,会根据内外力场的电磁相互作用在形位空间的4象限中的不同方位不断向外部空间辐射各种不同能量和极性不同组成的物质流,这是太阳通过质量能量转换维系包括大行星在内的太阳系内所有天体的质量能量源泉,这种质能转换已经集中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精确探测的太阳表面的物理状态和粒子喷射特征上。[还可进一步参阅《热核聚变能源不可行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理论有严重局限性》一文的有关章节]3.太阳物质喷发(CME)——运行在日—地同步轨道上的太阳探测器(SOHO)以其优越视野和宽频谱、高分辨率的多种检测手段对太阳表面的物质喷发(CME)、黑子、耀斑、光和电磁辐射等进行了10年的全面观测,已经清楚地反映出南北半球中纬线上间隔排列分布的CME及其相关联的黑子和耀斑。其中CME在球面上是不连续分布的外向喷射流,其规模和空间角度是变化的,有同黑子相应的22年周期的基本变化,这是同太阳的大力场的中心天体22年自转周期相对应的;还有同太阳系内大行星空间位置对应的扰动变化。SOHO等探测器都观测到了CME或太阳风的起始区经纬度变化和速度特征。CME原始成分主要应是正负电子和正反质子,在行进过程中会不断相互碰撞逐级聚合生成各种元素粒子,而且越接近太阳表面空间逐级核合成的生成物的元素越重,在SOHO的光学图像显现的尖状喷射流就是这些不同元素粒子流的表现,个别的暗射流是能量或温度低的反映。太阳球面上不同方位CME的正反物质组成比例是不同的,这是由4象限形位空间的电磁吸引或排斥作用决定的,会使不同方位的CME发生不同形式的交联。SOHO的CME观测就发现不同方位CME前锋的闭合轨迹,有的呈“球灯”状,还有双螺旋轨迹偶尔尽露峥嵘,就是正反物质流间交联的表现,是CME具有正反属性的观测证据。新型粒子成分探测器(ACE)和Ulysses太阳探测器对太阳风成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探测已经发现的所谓双向(bidirecyional或counterstreating)粒子流实际上应是同向运动的正反粒子流,也为CME的成分及其正反物质属性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持。还有一项太阳物质喷射成像观测系统(SMEI)把SOHO视角达不到的对CMS前锋的正反粒子流的观测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观测到了发自不同象限的CME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封闭型的联结,这应当就是在太阳同大行星之间由CME构成的物质桥的S型轨迹,同易经模型新理论一致。4.行星扰动太阳喷发——太阳作为一个大力场中的轨道天体,受所在大力场的中心天体的制约,表现出22年的CME和黑子的基本周期变化,同时,太阳作为太阳系的力场中心,通过物质流维系着系内的大天体和彗星,从这种意义上看,太阳的每一对CME都对应着相应的大行星天体。当大行星运行到同太阳相互对应的方位是相互吸引或排斥作用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所对应的CME规模和方位,也会影响到行星的轨道,这就是天体发生所谓“扰动”的实质。而多个具有不同磁极性的大天体在特定方位的综合作用完全可能诱导大的CME暴发,特别是金星、水星处于地球同太阳联线的特定位置时引发的CME对地球影响较大。彗星同样也会引发CME。这些扰动喷发都要迭加到22年基本偶合周期的变化中去,这就是在22年周期的低年出现大CME的本质原因。近年来SOHO已经拍摄到大量的大行星和彗星扰动引发CME的典型图片和动画。其中,在年间大量典型CME中,就有给地球气象和生态造成较长时间重大影响的特大CME,包括日著名的巴斯底日特大暴发、月著名的万圣节日期间的特大暴发,日特大爆发等等,很多都有可确定的大行星引发的天文因素。5.彗星扰动太阳喷发——彗核质量虽小,但磁性大,能量高,在接近太阳时同样也会引发CME并通过CME对地球发生间接影响,其机理同大行星扰动引发CME是一样的。典型事例也有很多,如:—2日SOHO—54/55两颗彗星掠日引发双螺旋CME;日NEAT C/2001C2彗星撞击太阳引发的CME和太阳风的10多倍增长;日SOHO—367彗星撞击太阳引发CME;—10日96P/Machholz 2彗星掠日引发CME;—28日C/2002X5(Kudo—Fujikawa)彗星掠日引发CME;日NEAT C/2002V1彗星掠日引发CME;—19日Bradfield彗星掠日引发CME;—8日ASAS彗星掠日引发CME;日C/2005S1彗星撞击太阳引发CME;等等。这里还有一幅SOHO拍摄的C/2002C1彗星掠日时彗尾发生波浪弯曲和中断的图片,弯曲和中断部位正对应着相邻的3股CME,表明3股CME对同一彗尾分别产生排斥、吸引和中和作用结果,是CME具有正反物质性质的一个有力的证据,也表明彗星扰动CME是具有较大磁性的彗核在起作用,而彗尾仅接受太阳喷射的扰动。这对深入认识彗星和太阳喷射是很有意义的。而且,由于彗星掠日时速度比大行星要快,在电视频动画图像中引发和扰动CME的效果非常直观明显,无可争议地证实彗星扰动喷发的真实存在。彗星通过扰动CME可以间接地对地球产生影响,在彗星数量大、能量大的情况下对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影响不可小视。6.彗尾扫掠地球——彗星的彗尾可以超过1亿公里,著名的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时曾展现过2亿多公里长的巨大彗尾,在地球上看去占据140度宽的视野,几近横跨整个长空;1843Ⅰ彗星掠日时展现过3.2亿公里长、600万公里宽的巨大彗尾;日,Ulysses太阳探测器还意外地穿越了正在经过近日点的百武(C/1996B2)彗星的彗尾,此时距离彗核3.8AU,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表明彗尾长度至少应有5亿公里,检测到的宽度至少有700万公里。还通过近距离地检测到质子密度和磁场的异常变化,并检测到不等量的C、O、N、OH离子和水合离子等。可见彗星喷射物质可以散布的空间是相当广阔的。地球轨道半径近1.5亿公里(1AU),而彗星的近日点有的甚至可以在水星轨道0.3AU之内,甚至有达0.1AU的。当彗星穿越太阳赤道面或黄道面时,彗尾背离太阳分布在地球轨道平面上,如果地球运行穿越彗尾,必然会俘获彗尾的各种化合物离子,使其进入大气层,参与并影响地球大气层中物质的合成,这必将会对地球气象和生态造成不利的影响。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有一本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关于彗星的专著,书中根据所使用的一个哈雷彗星在1910年5月回归时的轨道资料,称5月18日哈雷彗星处于地球和太阳中间而且离地球很近,具有2亿公里长的彗尾显然已经扫掠到了地球了,而这前后地球上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现象。以此为由说明彗星不会给地球人类带来不利影响。这一观点和“证据”至今被大量引用。其实这个轨道数据很可能是有问题的。目前对小行星和彗星轨道观测使用的是由日本的一家主要从事天文观测软件研制的AstroArts公司编制并由美国NASA/JPL进一步修订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应用于当前正在进行的近地小行星轨道观测项目。根据这个计算机程序得到的哈雷彗星轨道,1910年回归时的哈雷彗星穿过黄道面的时间是3月20日,而此时地球在黄道面上尚在45度角距之前的1亿多公里处;而5月18日地球尚未到达太阳同彗星交升点的连线延长线上,等5月23日来到这里时,哈雷彗星早已穿过黄道面到达火星轨道以外了。根据这个轨道程序资料,在月间哈雷彗星根本就没有直接扫掠到地球。果真如此,以此为例来证明彗星不会影响地球也就没有根据了。7.彗星直接撞击地球——这种直接撞击,对于偏磁性和能量较大、轨道倾角较大、近日距较小的彗星,因其轨道同地球轨道在立体空间中相错,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同样也不会撞击太阳。而对于经过多次分裂的偏磁性和能量相对较低、轨道倾角较小、轨道半径较小且椭圆度较小的彗星,在近日时有可能会再次发生分裂直至撞击太阳,或撞击其它强磁大行星,如1994年发生的彗木大撞击就是;或在近地时有可能被地球俘获,继续分裂直至撞击地球。具体可能发生那一种情况,要取决于天体相互位置和天体磁极的相互对应方位等几何和物理因素。在地球上已经发现几处连续排列的所谓陨石坑,这只能是多颗分裂彗星撞击的结果,而普通的小行星不具有连续分裂成串的情况。但彗星直接撞击地球的几率是极低的。8.地震、火山爆发和台风(飓风)——就目前太阳系及地球所处的物理状态,对地球来说,受大彗星的直接撞击的几率是极小的。但受到来自太阳系的经过多次分裂的极小的彗星(实际上也就是微小的中子星核天体)的撞击的可能性确是存在的,这就是地震,是空中微小彗星(或微小中子星核天体)打入地壳下面的液流层中的强磁区,在电磁力作用下发生了碰撞爆发;如果这种碰撞爆发是发生在海底下液流层中,而且碰撞后的液流层区在短时间的过度过程中的磁极性发生反冲,对海水发生了排斥作用,就会同时引发海啸,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就是典型实例;而如果空中的小彗星的磁力相对较强,就会吸引地下液流层中强磁区的物质使其冲破地壳喷出,成了名符其实的“追星族”,这就是火山爆发。地震和火山必然有来自空中的微小彗星的引发因素。在地球地质上火成岩就是大量火山灰形成的,已有研究表明地球在地质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彗星的大举进攻。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在太阳系的形成演化过程中,彗星本来就是扮演这种转移质量能量的天然角色。另外,台风(飓风)也是由小彗星核在特定磁场的海洋表面引发的的质量能量转换,在本质上同地震和火山是一样的。9.飞碟(UFO)——飞碟,或称不明飞行物,很多人热衷并想象为是外星人的飞行器。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但大量的观测报告表明这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有的表现出有公转和自转运动,更多的是旋转的大圆盘状,其实这应是空中旋转的微小彗星吸引拖动空气中的水汽而形成的特殊云体,这同银河系中心的叫做“银盘”的盘形星云物质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规模大小无法相比而已,它们都遵循同一个自然规律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如果真有高级的智慧生命存在,又为什么不可以根据这个自然原理制造一个飞行器呢?这种小彗星形成的自然飞碟,可以围绕地球公转,表现出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在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前后,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上空就几次发现有UFO出没,而且近年来地震火山爆发频繁,台风(飓风)增多,UFO也增多,这其中应是不无关系吧?以上分析可归纳总结为:彗星会引发CME,通过CME影响地球空间电磁环境,间接影响地球气候和生态;彗星彗尾会扫掠地球,直接影响地球气象和生态环境.总之,彗星是会危害地球和人类的,这是科学的结论,需要认真对待。六. 73P/S-W 3分裂彗星群可能对地球及人类的影响分析根据以上对彗星本质及其对太阳地球和人类的影响,还根据NASA/JPL最新公布的65个轨道图和轨道参数,对该彗星群可能即将发生的、近期和远期以及历史上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1.即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已经从5月12日开始,全部已经确认的64颗彗核,包括C核、早先已分裂的A核的子核以及刚刚两次分裂的B核的子核等,均陆续近距离掠过地球,并从5月20日起到27日为止,均先于地球3天左右陆续穿过黄道面,交点均在地球轨道之内,距离地球轨道超过0.6AU,是地月距离的20倍以上。其彗尾都能够扫掠到地球。又据报道,这些彗尾的组成以OH离子为主。64颗彗核连续一个星期对地球的扫掠,会直接影响地球空间电磁环境和大气层组成,在可能引发地球气象地质灾害的同时,也将会影响生命基因的合成,产生新的病变,并有可能影响目前禽流感的发展态势。至于这次近距离接触会不会出现流星雨的问题,从前期大量观测看,尚未发现这些分裂彗星出现有象当年比拉彗星分裂后形成的长碎屑拖尾,如果这些彗星在黄道面上不再次发生象比拉彗星那样的分裂出大量碎屑的特大爆发,就不会发生流星雨或陨石雨。2.近期可能发生的情况——经大量观测目前可确认64颗小彗核。但同时也观测到C、G、R核亦有分裂,而且从这些分裂出的小彗核的亮度的剧烈变化分析它们很可能还在继续分裂成更多更小的小彗核,(但已经不易被观测确认)那么就会有大小不同的更多彗核扫掠地球,如果它们被地球俘获后成为地球周期小彗星,将会在近期增加地球上的地震、火山爆发、台风(飓风)和气候异常变化等各种灾害。中期和远期可能发生的情况——这64颗已经确认的彗核有的经过不同数次的分裂,其动能、势能和磁性以及轨道参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同属一级的分裂彗核的轨道参数是略有差异的。对于轨道周期变化很小的彗核如果以后不再发生分裂,在数百年中将不会再同地球会合。但其中轨道周期变化稍大的彗核仍可能会在几十年内同地球会合,例如轨道周期变长为6.1267年的Y核可能会在日同地球会合。而轨道周期变短为4.9225年的AY核可能会在下一周期的日在黄道面上同木星会合,引发木星喷发而使其本身质量和能量得到提升。包括其它彗核可能继续发生的分裂而引起轨道参数变化,还是有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地球产生影响的。3.历史情况——该彗星群的本体彗星是在1930年被发现的,以往的情况没有观测记录,不得而知。根据目前轨道参数推断,如果前期没有分裂过,那么它们上一次同地球会合的时间应是在8千年到1万2千年之间;而如果前期发生过分裂(这是很可能的),情况就复杂了,从NASA/JPL提供的日到6月23日的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参数看,在27个近地小行星中有17个同73P/S-W3的轨道十分接近且周期稍微大一点点,推断这些小行星可能就是由73P/S-W3前期分裂出来的小彗星演变而来的。由此估计,73P/S-W3的前期分裂彗星应在数千年前就同地球有过至少一次以上的会合,会合时应当会对地球发生不利影响的。4. 其它彗星——以上是73P/S-W3彗星群的情况,目前的观测资料较多,谈得较详细些。但实际上,太阳系中木星族彗星占相当多数量,要受到太阳和木星两大强磁天体的双重扰动,特别是短周期、低倾角的木星族彗星会不断发生分裂,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最大。但以前限于观测条件,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中,要注意10年前进入太阳系的高能大彗星海尔—波普和百武,它们当年近日时都发生大规模分裂,分裂出的彗星形成木彗星并继续降低轨道和分裂,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会影响到地球。地球上自古到今不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地质灾害和流行疾病,特别是近年来在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各种各样的已知流行疾病和各种各样的新病、怪病以及形形色色的畸形怪胎,应当都同日趋增多的彗星的影响有关。七. 中国古代科学对彗星及其影响的深刻认识1.概况——以易经科学为底蕴的中华文明首先在天文学领域的光辉成就无以伦比,仅流传下来的古文献中的天象记录就具有起始最早、范围最广、内容最多、准确性高、系统性强的特点。其中就包括从日食、月食、太阳黑子、日珥、五大行星、新星及超新星、彗星和流星等等都有详尽的记录,更有先进的天文观测手段和实用的天文历法。所有这些,都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其它国家的水平。这里着重谈的是彗星。是中国的古文献最早记录了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即后来被命名为哈雷的著名彗星。另外还有古文献纪录了公元前613年、公元前240年这颗彗星的出现。从公元前1057年到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了41次,中国除了有早期的3次记录外,还有从公元前240年往后的全部记录。据初步统计,从殷商以来到清朝末年,中国的彗星记录不少于500次。公元1500年以前出现的40颗彗星,它们的近似轨道几乎全是依靠中国的观测记录推算出来的。在这些记录中,既有彗星的形态、分裂、发光机理、彗尾指向等的最早、最精细和科学的阐述,也有对彗星会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的说法。除了文献记录外,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的一幅《彗星图》将中国古代对彗星的结构的形态的极其深刻的认识展现在世人面前,极大地震惊了世界科学界,已有国内一些天文学界和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撰文予以高度评价。这里,作者通过易经模型及其对彗星本质的认识,对《彗星图》做进一步的更深层次的全新分析,总的看来,认为这幅彗星图描绘的29个彗星(原有30个,其中有1个图文不清)的结构和形态各异图形都应是有真实基础和有确定物理意义的,是对彗星的彗头、彗核、彗发、彗尾的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最准确的描述,其观察之细致,理解之透彻,认识之深刻,不仅要早于西方近2000年,而且在很多地方要远超出今天的水平,不能不令人惊叹!以下是一些具体分析。2.彗头、彗核和彗盘——包括彗核和彗盘,在《彗星图》上是由大小和明暗不同的圆圈绘出,直接清楚地表明彗头的大小和发光的强弱。其中,多数彗头画成单圈形式,表明外部高温等离子彗盘或者过于明亮掩盖着内部的彗核(如高能级大彗星),或者发光和反射光过于势弱,显现出的主要就是彗核本身(如低能级小彗星)。其中还有一种大圆圈套小圆圈的双圈图形,其外圈是彗盘的轮廓,内圈表示的正是彗核的轮廓,因为彗核的辐射强度和频段相对于彗盘为低,故表现出较大的灰暗反差。现代天文观测已经发现有这种彗核同彗盘轮廓分明的彗星,如那颗最先发现有甲基氰和烃基射电谱线的著名的1973f彗星,在当年紫金山天文台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的一张光学图片上就表现有同外圈彗盘界限比较分明的彗核暗区。而且,1996年ROSTA卫星对百武彗星首次拍摄到的X射线图像在朝向太阳一面的半月形分布也显示出彗核同彗盘间的界限。而现有彗星理论还没有明确的彗盘等粒子体区的概念,对观测到的彗核的光学暗区和X射线分布区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彗星图中的双圈彗头图形已经表现出了彗核和彗盘的结构,仅这一点就比现有的彗星理论要深刻的多。3.彗尾和彗发——在《彗星图》上是由多个数量不同姿态各异的彗发描绘出各类彗尾。图形中彗发线条有粗细弯直之分,弯曲还有曲率方向之分;彗发数量有单条、双条、多条之分,有带分枝和不带分枝之分,还有无尾和异常反尾之分。这些,在现代观测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所对应的很多实例。《彗星图》中的无尾彗星,喷射能力减弱,只是在很接近太阳时才有物质喷射,这已经很接近普通的小行星了。著名的恩克彗星就是一个已经演化为无尾彗星的典型实例。而小行星本来就是彗星不断衰变的最终产物,因能量和磁性降低逐渐停止喷射,最终失去了尾巴,就演变为普通的小行星了。彗星同小行星本来就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在《彗星图》上将接近小行星性质的无尾彗星作为特例也编入彗星之列,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人对彗星同小行星在天体演化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彗星图》中所描绘的彗发的不同曲率方向,正是具有相反电荷或相反磁极方向的离子在电磁力场中所表现的不同偏转方向。而《彗星图》上一些彗发上的芒刺形的分枝结构,也已经在著名的威斯特、哈雷、海尔—波普等彗星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了。这应是相邻彗发中的离子又继续合成新离子所表现出的动量和偏转方向的变化。而现代射电观测通过窄带滤波虽然已经可以区分出具有不同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彗发主干的物质流,但尚未能识别或没有注意到彗发分枝的物质流形式及其成分。如果能在检测技术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应当是能够分辩出分枝的物质组成及其同彗发主干的物质组成的内在联系的。若可以得到实验观测证实,无疑将是对彗星认识的一大突破,也是对中国古代对彗星认识所具有的超高水平的进一步认定。4.彗星引发灾害之说——古代中国人往往把彗星的到来看作是不祥之兆,认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并常常把彗星和灾异一起记录下来。本文论述的现代观测结果同新理论的分析表明彗星确实会影响地球的气象和生态环境,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病变,也为近20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随着彗星的增多而增多的事实所证实。中国古人的一些说法,尽管有些地方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和信仰崇拜特征(西方科学不也是自觉不自觉地同上帝搅和在一起吗?),但总的来看还是基本符合事实的,还是有相当程度的科学道理的。而且也很难设想,能够对彗星本质有如此深透认识的中华先民在彗星对人类影响问题上竟然会毫无根据地乱说。而且,这种认识也不是仅在古代中国有,在其他国家也都普遍存在,说明这些认识绝非毫无根据,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对自然认识的真实的总结,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对彗星本质及其影响所具有的深刻认识,是建立在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之上的,这应是21世纪发展科学技术并应对现实自然灾害所必须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内容。5.科学和偏见——但令作者实在无法理解的是,在对待彗星会引发自然灾害问题上,总是还有那么一些所谓的权威专家学者,他们面对着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事实于不顾,面对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于不顾,也不过就是仅凭着现有西方科学的那些有限的认识吧,就俨然以当然的科学和真理的化身自居,张口闭口就是“无稽之谈”、“荒诞不经”、“封建迷信”之类的说教。究竟谁科学?究竟谁愚昧?难道西方的月亮真的就比中国的要圆吗?在彗星认识上,表现出的是现代人的愚昧和中国古人的智慧。八. 当前彗星研究应有的视野和方略应对当前面临的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现实需要同现有科学基础理论严重滞后的现实情况相当不协调,在对彗星本质及其对地球人类的影响的认识上表现非常突出。当前对彗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急需树立一些新观念。1.总体认识定位问题——宇宙物质是聚合—分裂或生长—衰败相互转换循环的。彗星作为宇宙演化过程中的衰败类天体,把质量和能量转移到生长类活性天体,保持宇宙的平衡。彗星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太空垃圾,而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个即有共性又有特性的重要成员。同遥远漫长的大天体的演化过程相比,彗星的暂短一生是宇宙演化过程的缩影,可以把遥远而漫长的宇宙天体的演化过程超越空间和时间界限全部展现在现代人类面前,因此是认识宇宙物质演化规律的极好的天然大实验室。而同时,彗星的质量能量转移又会对一些天体已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命造成威胁,也必需认真加以防范。2.理论基础问题——现有的彗星理论明显缺乏认识深度并严重的束缚人们的思路,使得本来已经通过实验得到的可以反映出本质意义的极具价值的重大新发现得不到更合理的解释,无奈同真理擦肩而过。近两年来对彗星的近距离观测和深度撞击实验就明显暴露出这一问题,很需要换一个思路重新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认识,也许马上就会顿开茅塞,充分体现了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的相互促动和深入突破。对今后拟定的深度撞击等彗星研究也应照此办理。本文对彗星本质的新认识就是建立在中西科学融合互补的易经模型新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可作为一种新的基础理论对彗星认识的尝试和验证。3.多学科综合和协调问题——彗星反映的是宇宙自然的缩影,因此对它的研究就不能仅限于天文学一家,还需要基础物理学、天体和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甚至还要涉及历史地理和人文科学。4.研究重点问题——应包括本质研究和防范研究两大支柱。本质研究是基础,防范研究是应用。对防范研究,不能仅限于彗星和小行星直接撞击地球的问题,这种情况当然需要关注,但毕竟几率很小,而大量存在的是彗尾扫掠地球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流行疾病问题,也应予以重点研究和防范。其中特别注意木星族短周期、低倾角彗星的观测研究。5.彗盘等离子体结构和彗尾的精细结构问题——这是目前尚未系统认识到的有关彗星物质二次合成的关键问题,其中等离子体结构应当归并到太阳、行星、地球的空间磁层和等离子体层的共性问题中,作为特殊天体问题处理。彗盘等离子体区的结构和彗发精细结构以及二次合成机理研究应是近距离观测的主要内容。6.彗星高能辐射研究——当前已经开始关注意X射线辐射的研究,这无疑是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今后应注意彗星分裂前后X射线辐射强度和分布的变化以及相对应天体(太阳、木星等)的X射线和其它射电的变化。还有,象百武、波普—海尔一类的高能大彗星,还应当能够辐射出γ射线。这些都是关系到彗星本质认识深入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做到的。7.彗尾影响观测研究——在有彗星扫掠地球时,应不失时机地通过卫星和气球探测空间电磁场及粒子流(正负电子和质子等)以及大气层成分(H和OH离子等)的变化等手段检验彗尾对地球的影响问题。8.相关生命科学研究问题——应当通过模拟在正反粒子影响下大气成分中有机生命分子的合成并进一步研究其引发病变的机理。9.彗核的磁特征研究问题——磁性特征是一切天体和粒子相互作用的基础。而现行的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质量确定相互作用力只是在天体偏磁性不大的条件下的一种近似,仅适用于太阳系大天体。对于偏磁性较大、轨道偏心率较大的彗星不适用。而由于多层次结构对天体内核的屏蔽作用,要想直接检测彗星内核的磁特征是一大难题,不仅是彗星,也是其它所有天体研究的共同性难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可以根据彗星轨道精确观测的结果通过统一电磁力理论的轨道计算反推出彗核的磁荷。这也是对新理论的一大验证方法——通过彗星研究实现同新理论体系的相互促动。九. 结语本文就彗星的本质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所提出的新观点是发展科学技术应对现实需要的一种尝试和努力,是否符合实际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欢迎科学界批评指正。这里特别恳请那些对彗星会引发灾害观点一贯斥之为“无稽之谈”的国人权威专家们能对本文给出具体的批判意见。如果能以理性和事实推翻本文的观点,本人绝对心悦诚服,并甘拜为师。如果有人还是坚持以为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要圆也未尝不可,那就请君来拉“冰冻团块”洋老兄一把,至少应该让它首先能自圆其说吧。当然,如果也能拿出符合实际并能解决现实需要的其它创新理论和方法来更好。不妨比试比试!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