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建议提纲题以谁的身份

暂无话题描述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3.9K2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2.4K1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9K1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6K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5K1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18,685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申论中对策是否要结合题目的身份设定?由提供,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笔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广东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请关注广东人事考试/广东公务员考试。  
  首先,题干中既然给出具体的身份限制,这就意味着此题有基本的答题标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否则对策满天飞,无标准则无法判卷。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题干中的身份和对策的&可行性&关系密切。对策题中对身份的限制,多是以工作职能为限制条件,如&驻村干部&、&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这样的身份 与其权限直接相关。而要想对策有可行性,必须要考虑到题干中身份限制。
  例如1:假设你是街头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就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有同学提出了&要完善关于人口老龄化安置的法律法规&的对策,此对策不符合街道办亊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对策根本无法执行。
  例如2:假如你是乡村支教老师,请对撤点并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有同学一看是建议,开心坏了,反正是别人做了,于是就有了&取消撤点并校政策&、&加大农村扶持力度,引导回乡就业&等奇葩对策。要知道,提建议也是要合理可行的,也是要符合身份特征的,所以只能站在支教老师的立场上提关于教育的合理建议。
  因此,我们在作答对策类题目时,一定要结合题干中的身份设定来作答,这样才能符合题意。  
  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以上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申论中对策是否要结合题目的身份设定?的全部内容,更多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广东华图/。
(编辑:广东分校)
15434人关注213课时
&9800 &9800
6939人关注213课时
¥4880 ¥11280
112856人关注186课时
&3380 &6200
4939人关注114课时
¥2680 ¥3020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广东华图微信公众号:gdhtgwy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广东华图官方微博:广东华图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gdhtgwy2017国考申论复习:如何做申论试题中的身份限定题
2017国考申论考试将于11月底举行,湖北华图教育特将2017国考申论复习:如何做申论试题中的身份限定题发布如下,希望能对参加2017国考申论考试有所裨益,预祝同学们凯旋而归!
许多小伙伴在做题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会发现申论试题的题干,会给出一个身份的限定。而在做题的过程,会发现这个给定的身份,似乎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那么,这个身份限定放在试题中,命题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意图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分析。
先来看看,在哪一些题型中,会给定一个身份的限定:
1、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2013年国考省部级)
2、某区一所中学举办“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假如你是该区文明办的负责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5”,写一篇题为“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的讲话稿。(2016年国考省部级题目)
以上例举了国考中的两道题目,一道是启示题,一道是应用文写作,这两道题都给定了身份的限定,除此以外,还会在对策题中出现:
1、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的一名相关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和2中反应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2013年湖北省考题目)
近年来出现的新题型,也会给出一个身份的限定,例如15年国考地市级题目中就要求考生写一则短文:
1、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某报特邀市科协工作人员为该报“时评”栏目撰文。假如你是这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 的短文。
以上所列的几道题都出现了一个身份的限定,那么,身份的限定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个身份的限定会跟题干中的要求紧密相关,例如13年的这一道启示题给定的身份是某市地方文化保护的负责人,地方文化保护的负责人负责的工作,就是保护当地文化,命题人就会结合这一身份来命制试题:概括从其他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方面获得的启示。同时,给定一个身份,也有一个好处,通过给考生设置了一个具体的工作情景,让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能具有一种带入感,尤其是应用文写作,像倡议书、宣传稿,除了紧扣材料以外,还需要有情感的带入,让书写出来的文字变得有些有肉,这样才能达到动员的效果,而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的堆砌。
身份的限定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限定了作答范围,我们以一道经典例题为例“如果你是一名楼长,你发现你负责的这栋楼有人跳楼,此时,你该怎么办?”里面给了你一个身份,你是楼长,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你该如何去解决。首先,你会想到要把这一情况上报给领导,同时,跟我们的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部门取得联系,如果有群众围观,对群众进行疏散;接下来,你要与跳楼者的家属取得联系,通过家属和街坊邻居了解跳楼者跳楼的原因,供谈判专家使用,你所作的这一系列工作与你的职责、身份紧密相关的,你不能脱离题目给的身份,去作答。否则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身份限定,里面确实有许多事项值得小伙伴们去注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加入群,或微信:huatu027 第一时间了解国考相关资讯。
加入群,或微信:huatu027 第一时间了解国考相关资讯。
今日搜狐热点日春季联考申论备考热点:申论对策题中的身份日春季联考申论备考热点:申论对策题中的身份檬由中考百家号申论考试无论是国考还是联考(省考),题型都比较固定,主要分为五大类:概括题、对策题、应用文写作、综合分析题、大作文。作为辽宁省考的申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要求作答四道题,其中必有一道是对策题,分值为20分,即总分占比达到五分之一。对策题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有很多,篇幅所限这里无法一一述及,今天就来专门谈谈让很多申论圈子里的人很迷惑的一件事,对策里题干里的身份是干什么用的?它究竟对答题有多大影响?如果诸位看官想要那种一语道破天机、醍醐灌顶的感觉,那我就先抛出两个概念你们先自行体会下。建议人与执行人。这里所说的建议人和执行人是指对于本题所要的对策而言,题干中给出的身份是属于哪一种。来看真题:【2011辽宁省考】“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大家注意,题干中给出了一个身份:一名人口普查员,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习申论的人受困于这个身份,从而限制了多提对策的广度。实际上仔细阅读题干不难发现这只是一个建议人的身份,即帮着出出主意,而不是说自己能为此做什么,说明对考生提对策而言,这个建议人的身份没有产生任何真正的影响。那么为什么题干还给出这么个看似无关痛痒的内容呢?第一,我想说题干中给出无关痛痒的内容这不是第一次,比如要求里面常常说:准确、全面。难道不这么告诉我们,考生就不去尽量做到准和全了吗?第二,我想告诉大家,这不是真正无关痛痒的一个内容,它的作用是为了显得整个问题看上去更合理。意思就是说,如果把你假定为一个人口普查员,那么就认定你是圈内人,懂得这里面的所有事,可以在阅读给定材料之后提出靠谱的对策。这样的设定就是为了使问题不那么突兀,比如如果不说这句话,从事实逻辑上来说,你是个普通大学生怎么会那么懂人口普查的事呢?而执行人是什么意思?来对比一道题。假设你是某公安局工作人员,请针对“给定资料4”所反映的信息安全问题,就市民如何做好相关防范工作提出对策建议。这样一看,题干中的两个身份,谁是建议人角色、谁是执行人,就已经一目了然,像这样一道题,市民这个角色是执行人,会真正影响你可以写出的对策。这个执行人的身份决定了对策必须是市民力所能及的,否则不正确。所以本文想告诉大家的结论就是:区分好对策题题干中的身份,如果是建议人角色,那么对你所要提的对策没有实际影响;如果是执行人角色,则要求你所提对策必须是执行人力所能及的。祝大家备考顺利,最终取得好成绩!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辽宁华图官网(ln.huatu.com)或关注新浪微博:辽宁华图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檬由中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细雨笔记和你分享高中学习重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论 建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