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用量后什么时候运动最好

军医提醒:糖友打胰岛素牢记四要点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除了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永远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之外,为了有效地控制血糖,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但许多患者认为一旦选择胰岛素治疗就天下太平了,不再重视饮食控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全民说,其实,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强调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三者的和谐与平衡,这样才能让胰岛素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4点:
  1、定时定量进餐。注射胰岛素,需要确定吃饭时间,这样就需要就餐时间相对固定,以免延误胰岛素发挥作用,或者避免因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没有进食而造成低血糖反应。因此我们说,就餐定时定量是胰岛素治疗平稳降低血糖的基础。
  2.均衡饮食,少量多餐。体外补充的胰岛素量不能根据血糖而调节,即不会因血糖下降而减少,也不会因血糖上升而增加,如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帮助调节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一般饮食安排按早、中、晚三餐即可。但有的糖尿病病人容易饥饿或出现低血糖,而在一次正餐的时间又不能吃太多,可以在两餐中间,或睡前安排1~2次加餐。加餐的食物宜选择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点心。此外,通过均衡饮食可以达到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要求,可以减轻胰岛的负担,预防并发症。
  3.随身携带点心。注射胰岛素容易出现低血糖,因而外出时,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如糖、饼干、糕点,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进食。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甜菊糖等甜味剂或代糖食品等对缓解低血糖反应没作用。
  4.运动前进食。对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患者,也应该合理的安排运动,因为运动可以带来许多健康方面的益处,如改善血脂、血压、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如果安排不好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之间的关系,反而会导致患者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如在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进食过少或运动过多,容易发生低血糖 ;进食过多或运动过少,胰岛素作用就不够,又会发生高血糖。因此每日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的强度应相对固定,同时选择在进餐后1~3小时运动,运动前常规测定血糖,若血糖低于5.6mmol/L,则应注意加餐,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在运动前、运动间歇及运动后补充碳水化合物,同时胰岛素应适当减量,如果患者进行高强度运动,反而出现运动后高血糖,可能需要追加胰岛素。
  总之,要使胰岛素治疗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希望您在享受饮食和运动带来愉悦的同时,将胰岛素治疗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
  姓 名:李全民
  现任职务: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毕业院校:郑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专 业:内分泌与代谢病
  学 历:博士
  研究方向:从事内分泌专业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上具有较高水平。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慢性并发症诊治研究,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研究和治疗上具有较高造诣。在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进展速度的影响、糖尿病肾病进展影响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承担全军“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一项,曾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教育经历:曾在郑州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病病的临床诊治与研究工作,承担着第四军医大学、苏州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的教学任务。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北京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神经病变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糖尿病协会副会长,军队医疗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军队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炮兵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糖尿病临床》、《糖尿病之友》等杂志编委,《中华糖尿病杂志》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研究课题《家系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因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餐后血糖在干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踝肱指数与代谢综合症相关性”等八项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获得五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及医药卫生成果奖。
  主要论文:在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0篇:《Association of plasma VE-cadheri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2DM patients》、《电流感觉阈值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endothelial function related factors and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degre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llitus》等。
  著作、译著: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综合症》(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精粹》等6本著作的编写。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责任编辑:我是二型糖尿病。每天早晚打胰岛素好吗
我是二型糖尿病。每天早晚打胰岛素好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是二型糖尿病。每天早晚打胰岛素好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冠心病,早搏,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4138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的描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会推迟发生。意见建议:建议在当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内分泌科诊治,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确定胰岛素的量,不要自行随意使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评价一下,谢谢!
问我是二型糖尿病。每天早晚打胰岛素好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冠心病,早搏,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4138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你的描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会推迟发生。意见建议:建议在当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内分泌科诊治,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确定胰岛素的量,不要自行随意使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评价一下,谢谢!
问二型糖尿病长期打胰岛素好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169329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若口服药物降糖药治疗无效,可以考虑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一般胰岛素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一般控制好血糖,可以减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的。
问二型糖尿病人打胰岛素好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12250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治疗糖尿病最好、最有效、最理想的方法是: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同时配合西药或胰岛素暂时控制血糖升高。如果患者糖尿病病的比较轻的话,可以只服用中药恢复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控制和治疗并发症。等脏腑机能恢复了,血糖自然就下降了,这时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少西药或胰岛素的用量,最后直至停服西药,同时用中药继续巩固疗效,最终的目的是中药也停止服用。
问我是二型糖尿病每天打胰岛素早,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24746
指导意见:如果是这个情况需要使用正确药物,比如左旋氨氯地平,并且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期复查防止出现后遗症或者是并发症
问我是二型糖尿病,是不是打胰岛素
职称:月经不调,闭经,痛经
专长: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慢性咳嗽,老年人肺炎
&&已帮助用户:37716
指导意见:无论是异性还是二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都有一定作用。孕期的糖尿病建议少吃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为宜。血糖一旦升高需要住院在医师指导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问二型糖尿病6年,现打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早晚各18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1152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如果使用胰岛素血糖正常的话,说明你的饮食和胰岛素用量非常到位。意见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少量逐渐的减少胰岛素用量,使身体适应减少的胰岛素用量,不建议你服用亚莫利1比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182被浏览44,632分享邀请回答21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妈妈患二型糖尿病应经6年,一直服用消渴丸和六味地黄丸控制病情,空腹血糖基本在6.0左右,餐后血糖最近一次是11.08,前几天吃饭时听一位也是糖尿病的阿姨给我说她准备注射胰岛素了,因为胰岛素的副作用远远小于其他药物,这样可以保护肝肾。我说我妈妈还在服用蜂胶液,她又说所有的蜂胶里的重金属都残留很高,目前的技术根本达不到去除重金属,所以长期服用必然重金属中毒,建议赶紧停止。  
正好吃饭的还有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医生也说糖尿病要早注射胰岛素早受益,尽量不要服用药物。  
我想请天涯的高人指点一下,到底该用哪种方法,蜂胶到底能不能继续服用,西洋参是不是比较可靠的辅助保健品?  
非常感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自己顶,希望能得到帮助!
  先打上胰岛素是近年来流行的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过去是等糖尿病人快死的时候才打上胰岛素.  胰岛素的功能就是恢复受损的胰岛功能,促进糖尿病的恢复.先打上好.控制到血糖于正常范围时可以停掉,再口服降糖药.
  建议尽早用胰岛素
  有条件用胰岛素当然好,但是比较麻烦,而且每天要挨痛。但是  服用消渴丸我个人认为还是最好要调整,因为消渴丸的主要成分是优降糖,而优降糖对平稳降血糖不是很理想。
  我妈妈服用消渴丸的效果还算比较平稳,我也觉得胰岛素更好,但是她对注射充满了恐惧,我想还是应该说服她,谢谢大家的帮助,希望关注这个问题的人给出更多的建议。
  打胰岛素针不疼的,打在肚皮上,自己打,自己掌握。剂量也是自己掌握,可多可少,有反应就赶快停。不用怕。
  打完后头晕的就是打的过量了,否则打的不够
  由于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粮尿病的整个发病过程,所以经典的治疗是先饮食运动,不能控制血糖则加口服降糖药,再不行就加胰岛素,最后到完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近年来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研究认为,尽早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可以使胰腺B细胞得到休息,甚至恢复部分功能。而且目前应用的为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最大的副作用是使用过量造成低血糖,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加强血糖的监测,初次使用最好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作者:梦里梦外的我
回复日期: 12:43:00
      由于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粮尿病的整个发病过程,所以经典的治疗是先饮食运动,不能控制血糖则加口服降糖药,再不行就加胰岛素,最后到完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近年来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研究认为,尽早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可以使胰腺B细胞得到休息,甚至恢复部分功能。而且目前应用的为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最大的副作用是使用过量造成低血糖,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加强血糖的监测,初次使用最好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感谢你的解答,今天中午跟妈妈又一次谈这个问题,她说让我帮她多收集些资料,她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胰岛素使用时间长了也会失效把?即使要打也要先住院调整剂量.
  我们由于长期服药,对药物了解比较多,对胰岛素知之甚少
  消渴丸是非常差的药物,里面还不是掺了优降糖,你这种连二甲双胍都没在吃,对药物了解什么
  作者:lichaoba
回复日期: 11:37:00
      消渴丸是非常差的药物,里面还不是掺了优降糖,你这种连二甲双胍都没在吃,对药物了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愿听高论,谢谢
  优降糖半衰期长,用起来容易出现低血糖,属于促泌剂,要是胰岛功能不好的人,你还促促促,还不是越促越差,二甲双胍是增敏剂,基本上是个糖尿病就可以用,而且现在认为就连1型都可以用,只要没有急性的应激事件,就应该用上去.最关键的是要经常监测血糖,自己买个血糖仪经常测测.如果可以二甲双胍加拜糖平就可以控制好那最好,控制不好还是用胰岛素打个几个月再换成其他药物
  优降糖半衰期长,用起来容易出现低血糖,属于促泌剂,要是胰岛功能不好的人,你还促促促,还不是越促越差,二甲双胍是增敏剂,基本上是个糖尿病就可以用,而且现在认为就连1型都可以用,只要没有急性的应激事件,就应该用上去.最关键的是要经常监测血糖,自己买个血糖仪经常测测.如果可以二甲双胍加拜糖平就可以控制好那最好,控制不好还是用胰岛素打个几个月再换成其他药物  _________________  中途换药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对血糖的平稳有什么影响?
  作者:lichaoba
回复日期: 20:37:00
      优降糖半衰期长,用起来容易出现低血糖,属于促泌剂,要是胰岛功能不好的人,你还促促促,还不是越促越差,二甲双胍是增敏剂,基本上是个糖尿病就可以用,而且现在认为就连1型都可以用,只要没有急性的应激事件,就应该用上去.最关键的是要经常监测血糖,自己买个血糖仪经常测测.如果可以二甲双胍加拜糖平就可以控制好那最好,控制不好还是用胰岛素打个几个月再换成其他药物    作者很明白 也很负责.象您这么明白的大夫
10里面 没有一个
大多数医生都光知道赚钱了 从不整合 各种知识
及时充电    
  谢谢天涯的医生
  最近一次妈妈检查空腹血糖到了9.0,她仍然没有注射胰岛素,把原来吃的消渴丸换成了亚莫利,医生建议她加服二甲双胍
  亚莫利是3代磺脲类药物,宣传上说得很好,临床上低血糖发生率还是有的。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的吸收利用,价格相对便宜,适合肥胖病人。两种药联合是以往的经典治疗方案。    不过现在欧美的指南都是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至于消渴丸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格列本脲降糖效果是最好的,但副作用太多,虽然卖的很好,实际上是中药加西药骗人的伎俩。比如苦乐康什么的,还有一家东北药厂甚至把西药加在胶囊皮上骗人。
  我听说过一个偏方,每天用7个不熟的无花果煮水,当开水喝,坚持一年。可以在有无花果的时候多采些,放到冰箱冻起来。有个同事的小叔子,坚持喝了一年,血糖从18.9降到5。注意一定要是不熟的,因为熟的太甜。这也仅是我听说的偏方,不知道科学依据。愿意试的就是试试吧,说不定真的管用呢。
  血糖的调节应该根据情况,胰岛素的使用是有其适应症的,如果口服药物能够调节,那么使用药物的调节是很好,像拜唐苹是不被吸收的,你说她的半衰期之类从那来呢,而且使用药物从成本上也便宜啊,像优泌林300u的价格都在几十快上百,而有的糖尿病人当每日生理量就是40u,你能用几天呢,还要血糖仪和注射笔,很多问题的啊
  如果当从经济上说 口服药和胰岛素其实是相差不太多了,尤其是新一代的璜脲类和一些增敏剂和非璜脲类的促泌剂,价格都是5-10左右,一个月下来和打胰岛素差不多。如果一天需要打40单位,那么楼上认为他改吃口服药有效的机会有多少呢? 至于血糖机是有条件就该买的。笔的话有些公司目前在搞促销 我们住院的病人都免费送笔。    但中国的医疗保障不全面 虽然糖尿病每个月有100元报销。但只是杯水车薪。有病总是很苦的。
  建议尽早打胰岛素 那样是好些
  要打胰岛素尽量慎重考虑,我老公也得了糖尿病,是个医生,但他坚决不打胰岛素。理由是一旦打了就终生要打不能停了,二是现在有很多药物疗效很好,能有效控制,而且不断的有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我因为不懂药物只是看老公每天吃药,我只负责收集有关的饮食保健方法
  作者:gupeitang
回复日期: 20:43:00
      要打胰岛素尽量慎重考虑,我老公也得了糖尿病,是个医生,但他坚决不打胰岛素。理由是一旦打了就终生要打不能停了,二是现在有很多药物疗效很好,能有效控制,而且不断的有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我因为不懂药物只是看老公每天吃药,我只负责收集有关的饮食保健方法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也是终身的呀,目前还没有听说哪种特效药可以治愈糖尿病的
  还想请教一下,糖尿病人如何注意眼睛的日常保护,避免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
  作者:黑男
回复日期: 19:42:00
      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    ——————  谢谢你
  口服药不能控制血糖时才须用胰岛素
  象您妈妈这样的,不要一来就去打胰岛素,万一要是以后控制不下来在打,还好点,不然以后胰性出问题就难控制了,建议先药物控制,没办法的时候在打!    http://edyna.item.taobao.com/item.htm?id= 可以看看哦
  消渴丸也不完全是优降糖的作用,广州中一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里面的组方也有辅助降糖的作用  但优降糖目前不提倡在老年人中使用  至于胰岛素的使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早期注射胰岛素固然可以减轻胰岛负荷,使2型糖尿病出现类似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但病人的依从性不好把握  此外,减轻胰岛负荷也可以通过胰外途径,如二甲双胍等  还有近年的新药DPP-4抑制剂和GLP-1,通过incretin的释放,既促进胰岛素分泌,也能保护胰岛细胞mass,还能减肥。价格相对较贵。
  不错,顶一下!   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的糖尿病,真是让人烦恼,但是病得了,烦恼也没有,不用悲观,积极面对,健康生活,让我们团结起来克服一切,糖尿病 病友康复与治疗交流 QQ群:
  糖尿病吃低升糖指数(GI)主食实验记录  我糖尿病1年多,未用降糖药与胰岛素,原来血糖空腹12-16,餐后20-27,尿糖4+,其它基本正常。最近住院检查打了10天胰岛素经常低血糖,一天4针,长12单位,短12,6,12,住院时餐前、后血糖忽高忽低,住院10天,就有3次低血糖,我自己还少打了胰岛素,否则按医嘱低血糖次数更多,出院血糖也未正常达标。出院诊断2型糖尿病。  出院后,自行停了胰岛素,吃低升糖主食(GI<45以下):大麦,苦荞,藕粉,青稞等,目前血糖空腹6.6-9,餐后9-14,尿糖-(一吃米饭就会血糖空腹12-16,餐后20-27)。  苦荞不是荞麦,但功效远高于荞麦。荞麦升糖指数(GI)54  正在苦苦寻觅适合的方法加进去,去控制血糖达标。  另我老婆5年糖尿病,血糖空腹8,餐后12,比较轻,吃低升糖指数(GI)主食一段时间,血糖就达标了,放开主食过一段时间,血糖又偏高一点,又严控制主食,吃低升糖指数(GI)主食,血糖又好了,这5年就这么过来的。一直未吃药打针。  以上是真实的体验记录,供糖友们参考。  我们只是个例,似乎可以说轻度血糖偏高,吃低升糖主食(GI<45以下)可以控制。  重度血糖偏高,吃低升糖主食(GI<45以下),血糖可以大幅下降,针药量可以大减。  以上是自我体验记录,没有医师建议与提供的,供糖友们参考。  我有疑问:为何查不到糖尿病低升糖指数(GI)主食实验相关的资料,是我不会查,还是社会里没有人做此实验?  糖尿病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低热量饮食近乎饥饿的实验都有做过,实验结果达到7/11摆脱了糖尿病,甚是喜人。这不饿肚子的低升糖主食实验竟无人去做?还说低升糖主食会造成营养不良。那长期吃低升糖主食大麦、青稞等的少数民族毕竟还在繁衍生息啊。  部分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
  大麦粒(煮) 25     荞麦(煮) 54    苦荞(GI暂缺,经多次餐后2小时测血糖,与大麦相仿,估计GI在28左右)  藕粉
32.6  青稞是大麦里的一种,GI 应在25左右
  我同事去长沙治疗说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现在血糖已经正常,好了啊。。。
  我妈张连珍,患糖尿病2年,在医院及很多“专家”的宣传下,总认为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一辈子都要与以药为伴了,而且一想到糖尿病腿等各种糖尿病后遗症就想死,心里非常恐惧、痛苦,一段时间甚至拒绝吃药。2016年9月底,经一个朋友介绍说吃中药能够治好糖尿病。我妈吃了一年多西药及注射胰岛素感觉没有啥改变,对西药基本丧失了信心,听说吃中药能够彻底治愈非常高兴,非常配合。但中医要求必须停掉西药才肯发中药,反正西药又吃不好,停就停吧,于是全部停掉了西药及胰岛素。说实话刚停时,我心里也特别担心,毕竟第一次吃中药,心里还是没有底,反复征询朋友的意见。我这个朋友口气非常坚定,他的理由是他爸妈的糖尿病都比我妈严重的多,而且患病时间都5年以上,通过吃这个医生的中药已经完全康复,2年了没有任何反弹,不管是自我感觉还是通过医院的化验,都很好。  号,我妈开始吃中药,吃药前做了化验,血液中葡萄糖为9.1mmol/L,胆固醇为6.21 mmol/L,低浓度脂蛋白胆固醇为4.86 mmol/L,这些关键性指标都超标,并且老感觉乏力、烦躁、口渴等。吃了差不多25天中药,乏力、烦躁、口渴等症状感觉明显好转,而且也感觉比以前有精神,老太太很高兴。说实话我心里更高兴,我说妈要不咱再去化验一次,于是10月29号又去做了化验,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我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除了葡萄糖为7.23mmol/L稍高外(参考标准为3.6—6.1mmol/L),其它均恢复到标准状态。  通过我妈的糖尿病治疗,我得到以下几条经验:  1、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2、西药确实治不好糖尿病,本人开始对西医还是非常相信的,但铁的事实证明了这点;  3、原来从各大医院及很多“专家”那里获得的信息不全面、不客观,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各大医院及“专家”肯定糖尿病是治不好,最多就是控制不向严重的情况发展是最好的结果。看来这个结论在我这被事实证明是错了;  4、未经过中医治疗前总认为中药治疗糖尿病不靠谱,不科学,没有科学依据,其实我本人一直以来也认为中医不靠谱,不科学,就算中医能治好某种病,也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纯粹是运气。通过我妈(我朋友的爸妈)的糖尿病治疗,我开始反思:为啥西医就碰不到死老鼠?而且所有西医的结论认为糖尿病是不可能治愈的。  5、所谓的现代科学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碰撞又一次有力地证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值得信赖的,毕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沉淀积累的,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是值得研究和发扬光大的,不要盲目地相信现代科学,更不能盲目地相信“专家”,因为现在很多的“专家”其实就是药厂的代理人,完全是商业化了的“专家”。  如果有相信中医的朋友需要给我妈治疗糖尿病中医大夫的联系方式,请加,并注明糖尿病,我会将大夫的联络发给各位朋友。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2型糖尿病人戴泵要选择好时机_胰岛素泵_糖尿病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2型糖尿病人戴泵要选择好时机
13:42来源:99健康网
导语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补充胰岛素,可以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B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进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糖尿病的病情。
  胰岛素泵是目前最准确、最简捷、最自由的胰岛素输注系统,也是胰岛素强化的主要手段之一。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相比,胰岛素泵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其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进餐时间,尤其对一些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不能定时服药、进餐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有明显的优越性。
  慢性并发症患者戴泵
  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长期的高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主要诱因。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并发症,严格的血糖控制又是延缓并发症进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60%,使并发症延缓发生15.3年,延长寿命5.1年。试想一下,若果将严格的血糖控制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与15年的健康生活比较,哪一个更加重要?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戴泵&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补充胰岛素,可以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B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进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糖尿病的病情。近年来,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数年内,部分患者只单纯饮食、运动就可以维持良好的血糖状态,多数患者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为提高生活质量戴泵
  很多患者在走两个极端&&太不把自己当病人和太把自己当病人。太不重视的结果是不关注血糖控制达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而太严格的控制饮食起居又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生活工作上极大的不方便。按时就餐、按时服药或是按时注射,有很多患者由于出差只好在飞机上、宾馆里的洗手间注射,还可能会引来好奇或误解的眼光。要是由于这些原因放弃注射胰岛素又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而胰岛素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胰岛素泵的体积很小,只需要控制几下按钮就可以注射胰岛素,对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就很好地保护了隐私。在餐桌上可以和大家一起进餐,不必一定要等注射以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胰岛素泵可以让患者正常吃、正常睡、正常工作和学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
  口服降糖药失效后戴泵
  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之一。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可能是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又加重了胰岛素抵抗,形成了血糖居高不下的恶性循环。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同时还可以明显增加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快速稳定地控制全天血糖,明显改善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减轻胰岛素抵抗。
(责任编辑: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孕套都走向了超薄的系列,那么你知道避孕套是要越薄越好吗?
纵欲过度的危害性很大,很多平时性爱不加克制的男性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活不了很长时间。那么,男生纵欲过度会短命吗?
引产都10天了,我还在流血,正不正常。有时候小肚子还会疼...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要打胰岛素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