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验光设备等其他的设备.有没有懂行的

眼镜消费中的障眼法(图)_滚动新闻_财经纵横_新浪网
眼镜消费中的障眼法(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日&10:27 经济参考报
  前不久,记者在南京一家比较有名的眼镜店,花200元配了一副近视眼镜。镜架是BLERO牌合金材料的,原价为368元,打折优惠后为200元。然而,让记者大感意外的是,在丹阳一家规模较大的镜架生产企业的销售部,一位懂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在丹阳市场上,这种相同材料的镜架价格一般在4到14元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亿多人口配戴眼镜,按3年更新期计算,每年需1亿副眼镜。由于眼镜对消费者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一旦发生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行为,对消费者群体所产生的危害也就显得十分突出。一家挨一家的眼镜店,孰优孰劣?
  差价让人跌破眼镜
  如今的眼镜样式不断出新,材料越来越先进,价格也从几元、几十元,到成百上千元,甚至动辄万元,让消费者摸不透它的真实“价值”。记者在南京市洪武路一家眼镜店就曾看到一款6600元的眼镜,据称还有13000元一副的。不少店家打出各种优惠广告,诸如“买镜片送镜架”“学生配镜三折优惠”等,吸引市民的眼球,然而,有时候消费者自以为享受了很大折扣,但却永远不知道它背后的底线。
  一位销售小姐告诉记者,一副眼镜从生产出来到卖给消费者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厂家―地区代表―销售商(可能还有分销商)―眼镜零售店。比如一副眼镜架,出厂时是100元,到了地区代表那里可以加上十几元,到销售商那儿再加一点,加价最多的是最终的眼镜零售商,可以加几倍,甚至几十倍。她说,在镜架材料中,钛属于比较高档的材料,在正规厂商拿一副要150元左右,外面零售市场上至少在500到600元;高镍属于中高档材料,正规厂商卖50元,在零售市场就要200元以上;不锈钢,黄铜和白铜是低档一点的材料,正规厂商批是4到10元,零售市场可以卖到几十元。“有的眼镜店老板拿50%的钛加合金的冒充100%纯钛,成本可以少一半,一般70到80元就可以出手,含钛越低的价格也会越低。另外只要有仪器,镜架上的材料、含量等标记可以自己打,别说你们了,就连我们销售人员都认不出来。”她说。
  记者在丹阳眼镜批发市场看到,不少本地生产的眼镜架上挂的都是上海某仪器公司的标签牌,当地一些批发商介绍说,因为丹阳地方小,不太出名,而上海名声大,零售商可以多加点价,所以批发时一般不挂牌子,让零售商自己挂,等打响了品牌以后再提高批发价格。
  眼镜的丰厚利润,不但是普通消费者,就连业内行家也深有体会。一位眼镜公司促销员告诉记者,一次他去北京参加展销,不小心把自己眼镜的镜片摔坏了,他知道眼镜的利润很高,便在当地买了一副最普通的、加价空间最小的白光玻璃片,但还是花了100多元,但后来在丹阳眼镜市场批发商那里听说只需10元左右。
  装配验光以谁为标准
  专家介绍,以前选配眼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镜片质量和装配各占一半,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新技术的大量应用,眼镜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现在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装配和验光环节。
  如今眼镜店越来越多,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大,不少消费者选择直接在眼镜店验光配镜,然而,一些眼镜店缺少硬件,或者根本不具备验光条件,这直接影响了配镜质量,严重的甚至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记者在丹阳眼镜批发市场看到,由于价格低廉,不少学生从镇江、南京等地专程赶过来配眼镜。他们在眼镜店老板的“热情”招呼下,在拥挤的小店里迅速选好镜架,再匆匆用电脑或者人工插片验一下光,稍等一会便可拿到配好的眼镜,从选镜架、镜片,到验光、打磨、装配,前后不过半小时。不少人还给同学带,按说好的度数一次买上好几副,根本不用验光。
  专家指出,验光、配镜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视力健康,验光、配镜从业人员应具备眼科学、眼屈光学、几何光学、眼镜光学、加工工艺等多学科知识,其业务素质决定了验光配镜的质量。然而,不少眼镜店的“配镜从业人员”都是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的“土郎中”。
  一家验光仪器制造厂的员工告诉记者,一些眼镜店老板都是到我们厂买验光仪器,我们的验光师教他们如何使用,他们学十分钟就走,回去就给别人验光。有的小店里的所谓验光师都是老板自家人,根本没学过如何验光,都是凭经验。
  更为蹊跷的是,不同的眼镜店验光的结果还不一样。为验证眼镜店验光是否准确,记者在南京街头选取了三个不同档次的眼镜店进行试验。最后发现,对于记者275度左右的近视,居然没有两个地方测的结果完全一样。其中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凤凰西街上某高校旁边的一家眼镜店所得的结果,与在另一家专业眼科医院的眼镜店里所得的结论比较,竟然相差50度。
  业内专家指出,现在不少眼镜店根本没有必要的验光设备,有的连电脑验光都做不到,只要当时觉得舒服就行,不少验光员竟以顾客戴上眼镜“觉不觉得头晕”作为标准,这样操作肯定不规范,严重的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六七成眼镜没有验光师
  相对商家来说,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对眼镜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即使消费者大刀阔斧地砍价,仍然难免被某些惟利是图的商家宰上一刀;对眼镜品质,由于缺乏专业鉴别能力,消费者有时会被以次充好的水货所蒙蔽;对验光质量,由于没有合格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的验光人员,消费者也经常被误导。
  专家认为,除了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外,眼镜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也是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一大原因。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现在眼镜店开业只需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而工商部门对眼镜店软硬件尤其是从业人员资格几乎没有要求。对于出现单个质量问题的投诉,消协可能也难以处理得过来,质检部门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针对准入门槛过低这一问题,眼镜行业协会也想起一些规范的作用,但由于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行业协会的举措显得力不从心。据了解,为规范市场准入,某地眼镜行业协会曾经于几年前向当地工商部门建议,在核发新的眼镜店营业执照前,对配镜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等进行核查,并制定一定的标准,但工商部门以缺乏相关法律依据、难以操作为由,表示暂不考虑,最后不了了之。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蒋沁教授认为,进入门槛过低导致当前眼镜行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设备、硬件不达标;二是眼镜从业人员素质不过硬。他说,正常的验光程序应该有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特殊患者需要散瞳检验)以及综合验光仪验光三个基本步骤,由于综合验光仪比较贵,一般小规模的眼镜店不会购买使用,因此不少眼镜店的验光只停留在电脑验光和普通插片验光两个过程,导致验光不准确。
  另外,眼镜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真正成熟的验光师至少需要3至5年时间正规院校的专业系统训练,现在眼镜店所谓验光员大部分是从中专、职大、电大等毕业的,拥有资格证书的不少也只是经过了短期培训。好多眼镜店有验光员,但又不是很专业;到外面请专业的验光师,对于小店来说又不合算。因此,相对来说国内验光师有很大缺口,大约60%至70%的眼镜店缺少专业的验光师。
  谁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南京大学研究生刘健一年内换了三副眼镜。第一副是在学校周围配的“学生镜”,买镜片送镜架,但没几天,他发现戴着就头晕;第二副在丹阳眼镜市场买的,价钱倒是很便宜,40块钱买了一副韩国进口的树脂镜片,还说是防辐射,但当时只是粗粗验了一下光,回来后发现看东西不清楚,尤其是在电脑前坐时间稍长一点眼睛就发酸。最后到眼科医院一检查发现两副眼镜都不合格,没办法只好重新验光,再配一副。
  刘健说,我现在再也不敢到小店乱配眼镜了!做眼镜行业的应该讲讲诚信,毕竟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弄得不好会害人一生。
  跟刘健一样消费经历的还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在配镜时连散光都给“省略”掉了。据介绍,一位消费者在一家小店配眼镜,价格很便宜,配的速度也很快,但拿回家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戴了。到医院一查才知道他的眼睛有75度散光,而商家做镜片的时候居然只有近视,没有加散光。
  “做眼镜市场的,诚信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蒋沁教授深有感触。他说,在我们医院配眼镜必须遵循几个原则:先要进行医学验光;严格坚持验光的三个基本步骤;必须由专业医师出具正规处方。
  江苏省眼镜协会秘书长蔡来成指出,诚信对于眼镜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就商家而言,除了要加强综合素质建设、加强行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素养外,更要在服务上下工夫,价格要公平。
  [新闻链接]《选配眼镜谨防误区》
  作者:王骏勇 姜帆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经济参考报其他文章
电话:010-3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2:18:48
userIp:114.223.57.163, 10.76.44.11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验光设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