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手术后是静养好,还是适当运动的好处

您的位置:
> 癌症病人术后多休息好还是运动好?
癌症病人术后多休息好还是运动好?
摘要:癌症患者在康复治疗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一是能调节病人的身心,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二是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的增强浑身各个器官的活动,假若长期卧床不动,会造成身体各个器官的衰竭、退化,不利于康复……
  很多患者术后都会选择静养,不运动。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术后体弱,身心疲惫,不宜运动。其次,有人认为运动要消耗能量,加快血液循环,有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因此,不少经过医院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的患者出院后,其本人及家属都认为病人病情严重,要精调细养,什么都不让病人干,天天卧床休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别提进行体育锻炼了。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可取的。癌症患者在没有失去活动能力时,不应该长期卧床休息或整天坐在室内,应积极起来,通过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促进康复,延长生命。
  癌症患者在康复治疗期,要进行适当的,一是能调节病人的身心,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二是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的增强浑身各个器官的活动,假若长期卧床不动,会造成身体各个器官的衰竭、退化,不利于康复;三是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有效缓解治疗后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四是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助于排泄体内有害物质;五是体育锻炼能增加血液中免疫白细胞,尤其是能增强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癌细胞和病毒、细菌的功能,从而提高人体免疫抗癌作用,对延长生命有好处;六是通过适量运动还能使人精力充沛,情绪稳定,从而克服消极、悲伤等负性情绪。
(实习编辑:梁敏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乳腺癌术后肢体康复锻炼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适当运动能够抑制肿瘤生长
核心提示:德国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阿肯教授,在对450名40岁以上坚持运动的人和450名不运动的人跟踪调查8年后,发现长期坚持运动者,比不运动者患癌率少90%;而且坚持运动的患癌者的死亡率,也比不运动的小得多。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有实验证明,适当运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美国科学家将肝脏肿瘤细胞注入大鼠体内,让大鼠游泳,6周后,发现15%–32%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已被抑制;大鼠继续游泳3周后,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者占25%–46%。  德国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阿肯教授,在对450名40岁以上坚持运动的人和450名不运动的人跟踪调查8年后,发现长期坚持运动者,比不运动者患癌率少90%;而且坚持运动的患癌者的死亡率,也比不运动的小得多。  运动抗癌明星更是比比皆是。如,1981年获得波士顿马拉松赛跑45–52岁年龄组第二名的迪克·莫伦,在比赛的6年前,患过,动过5次手术,接受过3个月的放疗,但他在与癌症的抗争中,成为了运动员,并让身体得以康复;同样,美国人杰夫·布拉特尼克也是一个癌症患者,并因此切掉了脾脏,就是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希腊-罗马式的重量级冠军。  适量运动对于任何一位癌症病人都是必要的,但是不同的癌症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采取合适的运动方法,达到最佳运动康复效果。  1、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肿瘤主要指骨癌,这类患者常因病情而作过截肢手术,术后的锻炼以恢复运动功能为目的。锻炼方式或以健侧肢体弥补患侧功能,如练习用单手料理生活;或以假肢或以拐杖代替患侧肢体,如学会拄拐或用轮椅、学会正确应用假肢。此类运动量一般较大,患者常常由于术后疼痛或对残疾的不接受而导致对锻炼包括必需的锻炼的不配和,此时需要耐心地给以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练习时给予热情帮助和指导,病人本人则要冷静、有耐心,当经过锻炼而学会活动和时,喜悦的心情能够补偿锻炼时所付出的艰辛。  2、  乳腺癌手术后,部分病人患侧上肢运动受限,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使患侧肢体的关节、肌肉尽快恢复功能。锻炼方法:术后1-3日(卧床锻炼)每日可伸指、屈腕、握拳运动50-100次;术后3-4日,可每日练坐位曲肘运动50-100次;术后5-8日,可练习用手摸对侧肩及对侧手;术后9-13日,可练患侧上肢伸直,抬高和内收、屈曲。动作要求:使肩关节前曲90°。上肢平伸用健侧手托扶患侧的肘部练习肘关节屈曲活动,每曲肘90°,握拳,再伸肘90°,伸指,为一个回合。  3、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肿瘤主要是指。经过手术切除或放化疗之后,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肺功能的障碍,锻炼项目的选择应以恢复或增强肺功能为目的,锻炼方式主要有吹气球和腹式呼吸。吹气球用普通气球即可,要求连续吹,尽量一次吹鼓。腹式呼吸可将手放在腹部,要求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落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胸廓变化不大。  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肿瘤包括、、、、等。康复期锻炼以适应新的饮食生活习惯为目的。手术后有部分病人要做肠造瘘术,粪便从腹部瘘口排出;另有少数人做了胃或空肠造瘘,作为补充饮食营养之途径;此类患者应学会必要的处理技术,以便自己在家中有能力处理。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关注“39健康网”公众号,免费问医生!
身体总有点病痛,又不想跑医院?体检报告出了,数据看不懂?把问题发给我们的万名医生吧!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公众号“39健康网”并关注,随时随地专家答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4.21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肿瘤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与环境”,为此39健康网特意策划为期七天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系列专题,用七个不同的环境与癌症的话题,揭示癌症与环境的关系,并让大家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正确正确认识身边环境致癌因素有哪些,避免陷入癌症肿瘤误区。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近日,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全国肿瘤抗血管生成高峰论坛暨艾坦上市周年庆”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400多位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出席此次论坛。全国肿瘤专家学者们从多角度、全方位交流胃癌及其它癌种的靶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分享临床实践用药经验和心得,探讨并发起更优解决方案,为中国晚期胃癌患者开启重获新生的生命之门。静养还是运动,对癌症患者来说哪一个才是最佳选择?静养还是运动,对癌症患者来说哪一个才是最佳选择?健康生活爱好者百家号患了癌症到底该不该运动,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大家,尤其是到了冬天,运动还是静养,这更是个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对于癌症病人,哪个才是最佳的选择?怡补康营养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影视作品也好、小说也好、自己亲身经历也好,去医院里看望病人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要好好休息,配合医生的治疗”?再回想一下,你在影视剧里看到病人这个角色最常见的状态是不是都是躺在床上?答案我想是肯定的!其实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活动也好,静养也好,都是养生的一种可行选择,而得了病,尤其是癌症这种大病时,好好休息静养则是下意识的唯一选择。动与不动,这是个困扰这些困惑,你是否也有过:患者或家属担心运动消耗体能,降低免疫功能?医生专家不!只要控制好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不但不会消耗体能,而且有利于体能的恢复,同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患者或家属术后虚弱,应静养不运动?医生专家不!术后适当运动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术后久卧不动,容易发生血栓);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改善食欲;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可将手术造成的损伤降到最小;有利于排痰;适量运动可改善睡眠,恢复体力等等。患者或家属担心运动消耗体能,降低免疫功能?医生专家不!即使在放化疗期间,适当的运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运动可以改善胃肠蠕动缓慢,缓解消化道症状;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不仅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还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能力;运动可提高化疗的完成率;运动还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调节情绪,缓解躯体不适。温馨提示:癌症病人应尽量避免静养不动,但不必达到正常人的运动量,每位病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最适合的健身计划,适当补充肿瘤患者专用营养品怡补康,开始正确的锻炼之旅,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适当运动对癌症病人是安全的美国运动医学院研究人员去年年末发表报告说,他们分析对比了两组癌症病人的康复情况,实验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参加适当运动,而对照组人员在治疗期间只静养不运动。结果发现,实验组病人的康复状况不仅好于对照组,而且存活率也高于后者。研究人员因此建议,癌症病人及经历过癌症并已康复的人应当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运动,相当于每周从事有氧运动约150分钟。研究人员指出,适当运动对癌症病人是安全的,可以帮助改善病人体质,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化疗、放疗等治疗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比如减少化疗及激素治疗造成的肌肉及骨质损失等。此外,适当运动还可帮助癌症病人恢复自信,改进生活质量。在此之前,医生治疗癌症的指导原则之一是要求病人安心静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施米茨认为,新发现意味着癌症治疗原则方面会有一些改变。运动方法推荐在癌症患者的运动项目中,首先值得推荐的就是散步。它运动量不大且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场地、空间等条件限制,除卧床不起的病人外,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可选择这种运动方式。怡补康营养散步可以不拘季节,随时可行。春踏芳草地,夏踱小河边,秋赏荷花淀,冬行松林间,各得其趣,散步又养神。散步也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乡间的田野小路上缓缓漫步,或是在城市林荫道上信步而游,那广阔的空间,绿色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都会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癌症患者还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徒手体操、游泳、气功和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下面向各位介绍一下散步的要领:衣着要宽松,鞋袜要合适,若年老体虚,可拄杖而行,以保安全。散步要从容不迫,怡然自得,摒弃一切杂念。步履要轻松,有如闲庭信步,使百脉疏通,内外协调,以达周身气血平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时间可长可短,做到形劳而不倦,勿令气乏喘吁。散步时间:清晨散步,置身花草树木之间,则可爽精神可调气血。食后散步,古人认为:“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容易而铁腐化。”睡前散步,可使精神放松,促进睡眠。其它时间,亦可散步,贵在坚持,久必获益。怡补康营养温馨提示适合运动的患者:适合于除卧床以外的各种癌症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放、化疗结束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肿瘤治疗后没有后遗症和确诊无转移病变的病人,可以参加适于自己体质和同年龄人的各种健身运动。有各种合并症的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案。需谨慎甚至停止运动的患者:术后。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体温升高,病情复发。某些部位有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有明显恶液质的病人不能耐受运动。注意事项:免疫力低下的癌症生存者,在血细胞计数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前,应避免到公共体育场所锻炼。对于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癌症生存者,应避免长期到含有氯化物消毒剂的游泳池锻炼。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疲劳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保持呼吸畅顺,遇有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如遇到体温升高,病情复发,某些部位出现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健康生活爱好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深度解析健康生活的奥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谁说肿瘤患者必须要静养?适度有效的运动才能有益肿瘤治疗
患癌后能不能运动?
“运动要因人而异”
在诊断为癌症后,许多患者很快就会提出各种疑问,运动健身是大家常常关注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应该多锻炼吗?我应该增重还是减肥?癌症患者运动是否有特殊的危险?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怎么说:
癌症患者诊断后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积极治疗和恢复期;
2)恢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
3)晚期与临终关怀。
在不同阶段,癌症患者的运动需求各不相同,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治疗和恢复期
现有证据表明,运动不仅在癌症治疗期间是安全和可行的,而且还可以改善身体功能,缓解疲劳乏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些研究还表明,身体活动甚至可能增加化疗的完成率。关于何时开始和如何保持身体活动,需根据患者的状况和个人偏好有针对性地选择。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只能以较低强度或较短的时间进行锻炼,但也应该是尽可能多地维持活动。
?对于在诊断前久坐不动的患者,应该采取低强度的活动,如拉伸运动、慢速步行等,逐渐提高。
?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有骨转移或骨质疏松症、或严重损伤如关节炎或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注意平衡和安全性,以降低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在恢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
保持适当体重,积极的身体活动和健康的饮食对于促进整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减轻疲劳乏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大量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积极活动的癌症患者比活动少的癌症患者癌症复发的风险更低,生存率更高。
晚期与临终关怀
对于患有晚期癌症的人,营养和身体活动的建议最好基于个体营养需要和身体能力而定。
证据表明,超重增加了癌症复发的风险,并降低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对于在诊断时体重正常、超重或肥胖患者而言,治疗期间避免体重增加有重要意义,并且超重和肥胖者减肥更有可能获益。
对于在诊断或治疗中营养不良的患者,进一步的体重减轻可能损害生活质量,干扰完成治疗,延迟伤口愈合,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应仔细评估饮食摄入量和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以实现正能量平衡,从而增加体重。
衡量体重是否正常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其计算方式是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18kg/㎡ - 24kg/㎡ 健康
&18kg/㎡ 是体重过轻
24-28 kg/㎡ 则为超重
& 28 kg/㎡ 为肥胖
推荐癌症患者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考虑到癌症患者体质的特殊性,运动中需要注意一下事项:
o 有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该延迟运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直到贫血得到纠正。
o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应避免公共场所的活动,直到其白细胞计数回到安全水平。已经完成骨髓移植的幸存者通常建议在移植后一年避免这种暴露。
o 对于严重疲劳乏力的患者,可鼓励他们每天做10分钟的轻度锻炼。
o 放疗的患者应避免照射皮肤接触氯(例如游泳池)。
o 留置导管或营养管的患者应避免导管接触游泳池、湖泊、海水或其他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以及对导管区域的肌肉进行活动时要避免导管滑脱。
o 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需要考虑其他疾病的影响,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o 具有显着的外周神经病变或共济失调的患者可能由于虚弱或平衡能力差而活动能力降低,应选择适当的活动项目,避免造成损伤。
指南建议在诊断或治疗后尽快恢复正常活动。18至64岁的成年人应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强度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
中等强度的活动包括快走、慢速骑自行车、慢速游泳、划船、投棒球、垒球、排球、双打网球等,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在活动时能够讲话聊天,但不能唱歌。
高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包括快速骑自行车、耕种、登山、跳绳、武术、竞走、慢跑、篮球、足球、快速游泳、单打网球等,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活动中只能讲几个字的短句,不能讲话聊天。
即使不能足额完成上述强度的活动,进行少量的活动也可以带来好处。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多多益善,超过上述活动量可以带来额外的益处。每次活动应该至少持续10分钟,并且尽量均衡地分布整个星期中。
此外,成年人应该每周至少进行2天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肌肉增强运动。在体力允许的前提下,65岁以上的成年人也应该遵循这些建议。如果慢性病限制活动,老年人应该尽量进行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的身体不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身体活动的建议是对规范的癌症治疗的重要补充,而并不意味着身体活动比其他治疗和护理方法更重要。通过适当的活动促进身体健康的前提是癌症的规范化治疗。
而且,正如治疗方案因癌症类型与患者自身情况变化一样,身体活动因素对不同种类的癌症和不同的患者的影响也不同。
另外,以上指南面向美国癌症患者,考虑到我国与美国在人种、经济水平、生活习俗、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上述建议仅供参考,实践中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据统计,目前在治疗期间的癌症患者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达到了推荐的身体活动量水平,治疗后恢复期也仅有约20%至30%的患者积极进行了身体活动。因此,在癌症患者中积极开展身体锻炼仍任重道远。
部分内容来自医学界·肿瘤频道
编辑|周小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适当运动对癌症病人真的好吗?有哪些运动方法可推荐? - 华夏肿瘤康复网
您当前的位置:&>>&&>>&&>>&适当运动对癌症病人真的好吗?有哪些运动方法可推荐?
  适当运动对癌症病人真的好吗?从美国运动医学院研究人员去年年末发表报告可知,病人在治疗期间参加适当运动比在治疗期间只静养不运动的病人,康复状况要好,而且存活率也高。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康复的癌症患者,自以为康复了,感觉什么事情都与自己无关,这是错误的想法,研究人员建议,癌症病人及经历过癌症并已康复的人应当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运动,相当于每周从事有氧运动约150分钟。
  研究人员指出,适当运动对癌症病人真的有用,可以帮助改善病人体质,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化疗、放疗等治疗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比如减少化疗及激素治疗造成的肌肉及骨质损失等。此外,适当运动还可帮助癌症病人恢复自信,改进生活质量。
  在癌症患者的运动项目中,首先值得推荐的就是散步。它运动量不大且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场地、空间等条件限制,除卧床不起的病人外,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可选择这种运动方式。不过,癌症患者还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徒手体操、游泳、气功和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下面华夏肿瘤康复网为大家介绍散步的事项:
  1.衣着要宽松,鞋袜要合适,若年老体虚,可拄杖而行,以保安全。
  2.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时间可长可短,做到形劳而不倦,勿令气乏喘吁。
  3.可选择清晨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肺气交换;饭后散步,有利于消化;睡前散步,能促进睡眠。
  华夏肿瘤康复网每年都为数万的肿瘤患者提供专业的肿瘤康复服务,帮助肿瘤患者提供药物康复、心理康复、饮食康复、体能康复等服务,为每一位会员提供规范化和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更多肿瘤体能康复问题,请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xkfh.com/kangfuzhinan/50-4644.html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保健、饮食康复
400-700-2099010-
请扫描微信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冒运动好还是静养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