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正版第一份资料已更新工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月薪 2 万元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
我的图书馆
月薪 2 万元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
大概看到这篇文章的很多人都已经月收入两万了,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这值得拿出来分享。一是实际上中国仍然有非常多的人月收入没有达到两万;二是重要的是关于工作和能力的晋升。点小融也希望大家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所向披靡,赚到1个月2万,3万,5万……更多。来源:知乎@至尊宝回顾一下自己月薪2w 的时候。2010年,我28岁,从事互联网软件程序开发工作的第六年,在北京的一家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工作,担任高级项目经理。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北京的一所很普通的本科院校。大学期间开始对写程序感兴趣,开始兼职打工,大学毕业进入中关村一家刚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做码农。毕业5年,换了四家公司,没办法,北京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太不稳定了。不过运气好的是:这几家公司,基本都拿到了A轮,公司里面大牛很多(数位已经是国内知名IT企业的CEO、CTO、...),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也一直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看的多,做的多,自己也有不错的成长。第一份工作,大四的时候就开始了,月薪2.5k,毕业半年后离开。第二份工作,月薪3.5k,做了2年,公司倒闭,我离开的时候,薪酬是4.5k。第三份工作,入职薪酬6k,做了1年半,离开的时候,薪酬是9k。ps:开始带团队。第四份工作,入职的时候,和人力要求10k,人力不答应,但是由于面试的时候,和技术总监聊的很开心,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所以就以8.5k入职了。试用期间,做了数个明星功能,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转正的时候,要挟老板,工资涨到了13k。ps:也因为试用期间拿到了TX和SINA的OFFER,薪酬都在13k上下。入职1年多,从2个人的团队,一直带到18个人的团队,一直是公司技术部效率最高执行力最强的团队之一。ps:也是整个公司加班最凶悍的团队,没有之一。团队越来越大,自己的级别也升了4个小级,一个大级,涨薪3次,薪酬到了24k。其实有点跑题了,题主问的是体验,说说体验:这个阶段,感觉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巅峰。技术成长和经验积累都到了一个阶段,同时精力特别旺盛。每周固定有一个通宵的加班,不通宵也基本都是晚上11点下班。一周打3场球,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每个月出去爬山、自行车旅游,后来迷潜水...和第一个女友刚刚分手,感情上处于空窗期,所以精力和时间特别充沛,每周都安排活动,话剧、演出、球赛、野营,每周都和大堆的朋友在一起玩。那一年,在强度巨大的工作之余,居然跑西藏和云南玩了1个月。没有买房(后悔到现在)没有买车(有两辆6k+的自行车)没有生活压力,经济情况极好。(公司业绩好,年终奖发的很多;自己还干了个私活,赚了16w+)买2w+的摄影设备,买3k+的耳机,苹果的本本、手机全部买最新的。...现在想想,唏嘘不已。收入和职位,比当时高了很多。房子、车子、爱人、孩子都有了,生活也很幸福。但是那种用力生活,肆意享受青春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其实,大家都是从年轻和苦日子过来的。刚刚毕业的时候,和两个同学一起在北京的郊区租房子,每天坐2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为了保证能在9点前进办公室,每天早上都是6点就要起床。晚上加班超过22点,一般就不回家了,在办公室继续通宵干活,干到累了就在会议室的沙发上睡一觉。收入还低,每月也就3.5k。为了攒点钱,整天在外面干私活,技术水平也不行,只能接一些3-4k的小单子,能力不够的时候,真的只能靠体力来弥补。有一次为了赶一个私活,整整60个小时没有睡觉,觉得自己要困死了,说服自己去睡觉。倒在床上半个小时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是爬起来继续写代码。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必须要全力以赴,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匿名用户月薪2万,是在公司的第五年,派到成都,一个月加上补助,终于达到了2w5。刚参加公司时候一个月3000,工作在北京,外地狗,租在顺义,从来不在商场买衣服。其实家境还可以,但工作以后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每天琢磨怎么省钱。到2w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终于是成功人士了,逛街敢进大商场了,一个女生,单身没男友非吃货,成都小吃随便点不看价,房租2K,电子控,外单控,淘宝一年花五万多,三四万请家人游轮出海,分分钟不心疼。不过我本来就没什么金钱观,总觉得开源甚于节流,几年下来,也就攒了5万多。最大的改变,是发现我也可以赚两三万啊的信心,以及,一个月两万也买不起房的现实。但是收入的上涨,让我抬头去想象更远的未来,像突然发现自己是个潜力股,也许可以投资个长线走的更远。于是在月薪2w的时候,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读英语考试申请,在9个月后辞职去了美国读书。一年以后拿到了年薪百万的offer,像知乎上某些牛牛一样,有能力过上豆瓣里描述的生活,使使劲也可以一线买房。但是我带着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开心,选择留在美帝过好山好水好找对象的日子。2万块真正带给我的变化是有勇气抬起头去看未来的路怎么走,有信心觉得走到天边也饿不死,再不济也能找到七八千的工,让我去冒险寻找另外一种可能。花钱投资自己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虽然当时的小伙伴都结婚买房房价涨过千万我又得继续仰望了。但我过得挺高兴的,想去南美去南美,想去非洲去非洲,这是赚三千时候的我想象不到的。所以楼主,2万块可以过得挺爽了,更爽的是,你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赚更多。楼主已经在美国工作了,有一个很可爱的男友,能彼此遇到就是很大的福份(果然美国好找对象,古人诚不欺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小伙伴在看这条回答,我觉得,在基本条件没法天翻地覆改变的前提下,学习是最大的改变机会。如果做得一直比别人好,想的比较长远,对自己保持乐观和信心,就有,...岁岁年年无穷尽也。谈钱太俗了,换句话说,总有实现理想生活的机会。补充一点可能知友感兴趣的背景知识。1. 熬夜是迫不得已,但中午睡一个小时很可以恢复体力。我每晚的四个小时可以保证一上午的体力,中午一小时又可以撑到6点以后老板下班。到了夜里读书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怎么会困嘛!2. LZ去美国读了一家top mba,学制两年,暑假实习之后就有拿全职offer的机会。MBA目前国内需求还是有,大家可以考虑,去一些质量有保证的学校。3. 做一个喜欢的行业,选择喜欢的方式生活,我觉得比挣多少钱重要一点。点小融觉得,月薪两万的人通常都非常努力,踏实,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同时也选对了行业,许多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当然,人始终是不满足的,有了2万就向往3万,4万,年薪百万的生活。不过,虽然住不起最贵的,吃不起最好的,去不了最远的,不过总的来说,都还好。
馆藏&1290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大开眼界第20期】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资时你是怎么过的 : 经理人分享
【大开眼界第20期】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资时你是怎么过的
记得2014年末去北京实习&
穷的时候兜里只有几块钱&
天天只有早晨一顿饭 1碗粥 2包子&
有时候兜里一分钱都没有 只有去蹭我那个小师傅&
让他带我去吃饭&
晚上上班的时候 吃女同事带的零食- -&
反正他们也不爱吃&
持续了大概一个月- -&
开了工资 吃了一盘饺子&
我从来不吃饺子
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资时你当时都干了些什么?
搬个板凳,开始讲故事:
一、@小样勒布朗&
那时候就想,好好攒钱,以后在城里买个房子把爸妈接来住。&现在才知道,想多了。 & &
二、@HC猪头&
坐标:帝都&早上不吃饭,中午吃泡面,同事只要问我就说我最爱吃泡面,鬼TM才爱吃!看着同事吃个麦当劳汉堡能想俩小时&晚上老干妈,馒头,偶尔想奢侈了就买个2快的大饼配老干妈,老干妈是我女神&发了第一个月工资了,吃了一个星期麦当劳,胖了5斤。。。。。。
人生第一份工资,12年的时候去某家广州越秀区企业工作,打了三个月,每周都跟我说发工资,1500都不给我,最后快要走才收到主管自己拿出的1500,然后跟我说剩下的回去等,等到今年还没给我。。一直欠我工资,第一份工资,我又吃了一份猪杂汤饭,真正自己的钱买。。 & &
四、@新干爹萧华&
高三毕业,在工地刷了一个月油漆!拿了工资买了双耐克,帮老爸买了套衣服。到学校请了新舍友吃了顿饭!钱虽不多,但是是自食其力!
五、@浑身再无力
当时我16岁,想赚零花钱,当时有个朋友经常干活,我就问了问他,他说是六日发传单,一天五十,我说也行,那就干吧。然后过了两天,我和朋友去干活,有个管事的带着我们十几个人去仓库拿传单,结果仓库门一开,管事的刚说了两句话,那些人唰一声就去抢传单,我朋友虽然经常打零工,但也是第一次发传单,不知道什么情况,那些人一人抱着一沓子走了,后来才知道,发传单,有的好发,有的不好发,比如治性病的,治不孕不育的,这是不好发的,还有的像卖房子的,卖衣服的,这是好发的,他们进去去抢好发的,结果我们正打算去拿传单的时候,管事的接了个电话,然后和我俩说,你俩不用去发传单,一会还来人,你们今天就看这个仓库,除了我和我领来的人,不要让别人进来,下班的点不变,然后你们中午要吃饭的话轮流去,至少有个人看着,就这么着,我们在仓库呆了一天,最后还领了五十块钱,这五十块钱我和一个女生出去玩了一天就没了,一起没有的还有一百五。这是我的第一笔工资
这次给我的印象,就是打零工很简单,但是后来我才发觉这根本不是这样的,后来我稳定下来,在好记星卖学习机,有一个假期,他们让我去万达国美,这个万达国美离我家坐公交车得40分钟,还不算等车的时间,不过这个地方美女相当多,而且我的柜台在门口,经常有美女和我问路,后来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千五,这一千五我当时觉得好多啊,怎么花也花不完,结果玩了几次就没钱了。
六、@Ru6iger
我这些年啥也干过,发传单,电器促销,卖衣服,端盘子,肯德基,都干过,当时买衣服那两天赚的最多,年前,有个地方是卖女装的,实在缺人,但是实在招不到女生,就招了我,我那两天赚了五百多,因为我会说,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你穿这个太好看了,回头我得给我女朋友买一件;我觉得你可以试一下这个,刚才有个和你一样漂亮的女生就买的这个。前者用在长相一般的女生,后者用在漂亮女生。
七、@打球必须裤
第一个月工资到手,怎么花?
还钱都还不过来! &
八、@贝利张
一个字!读书!希望所有该读书的朋友都能尽量多读。多点字、高考结束、分数不太理想、也无所事事、就到亲戚厂里打工、小一个月挣了400、但是一直没收到通知书、这个时候所读高中开始招复读生了、我便拿着自己人生第一次挣的钱去做了可能是我人生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当然、之后我便考起了本科、从此逐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迎娶了白富美、生了个高富帅、住进了洋房、开起了宝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以上内容、如有雷同、纯属事实。最后一句老话、让自己后悔四年也别让自己后悔一辈子。
九、@国际玩笑
当时总共拿了一个半月的工资(半个月的不好发,就留在第二个月一起发了),有4300,给我的四位老人每人300,父母每人200,然后阔阔的定了一桌1200的饭,请了父母双方的家庭成员,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 &&
十、@kkbruce
第一个月,实习期工资1800,然后,找老板借了500块。&借给了我同学一个在读研究生,家境不好的同学1800块钱。&后来,我考研复试的时候,在他租的房子里蹭住了一个多月。&他说,你借我的钱就算是房租了哈。&。&来去聊无痕啊! &
人在最落魄的时候往往会迸发出惊人的意志。有时一些平淡真实的回复才是内心最真实的写照。爷们当如此~讲出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大开眼界!
下期预告:《你身边有动物报恩的真实事件吗》,欢迎大家将自己的故事发送给小酒哥,很期待你们的故事,因为那些都是岁月的烙印。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还记得人生的第一份工资是在何时何地领到,怎么花的,当时心情如何?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是属于自己的独有记忆,从社会角度而言,不同年龄层对待工资的不同态度,使用工资的不同方式,便折射出时代变迁的些许印记。
石女士,59岁,现已退休。第一份工资:1979年,24元。
石女士生于1956年,1975年赶上上山下乡,便来到东港农村务农。彼时,她刚刚初中毕业,成绩优秀。
一去3年。1979年,石女士回到城里,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可是由于课业荒疏已久,最终名落孙山。身边的所有家人、朋友都相信,以她的功底,倘若用心准备,来年再战的话,一定能考上大学。
石女士是土生土长的丹东人,早年家住临江街。父亲是普通工人,略识字;母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收入微薄。家中共有4个子女,两男两女,石女士为老大。返城时,恰好最小的妹妹出生。父母忙于工作,照顾妹妹的担子,大半落在她这个大姐的肩上。
形格势禁之下,石女士放弃了高考。“家里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我再待在家里学习,而且我自己也没有那个心思了,想着早点挣钱。”
第一份工作在市建筑第一工程公司。“那时候干活,根本不考虑喜欢不喜欢,也不考虑专业对口不对口,只要力所能及,可以挣钱就行!
第一份工资24元,全部交给家里,充当全家的生活费。
在那个年代,在那样的家庭,这是理所当然的。
曹丽,51岁,现为某商场售货员。第一份工资:1987年,70元。
曹丽的情况与石女士类似,父母都是工人,家中子女4人,三女一男,她是老大。
1987年,曹丽成为市绸绢厂的纺织工人,起初是当学徒,“第一个月工资好像是70多元,后来涨到130元左右。”与石女士一样,这份人生的第一桶金,她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父母。
“那时候没太多的消费途径,加上从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也不想花什么钱。而且家里条件不好,自己能挣钱了,肯定要交给父母,没啥可说的。”
记者了解到,这些50后60后,成长于困难年代,大多家庭并不富裕,因而一旦工作挣钱,工资顺理成章要成为维持家庭开销的一部分。
70后:王雁行,自由职业者,第一份工资:1999年,800元左右。
即将年过不惑的王雁行大学毕业后,便去往外地打工,赚了450元。不过,在他看来,这不属于正式的工作,所以其工资也不算正式的工资。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我市的一家私营企业,工资800元左右。
他说,当时已经很满足了。工资一半给了父母,一半自己留下来,买了件衣服,剩下的都存起来。“用来干什么倒没具体想过,反正买房子、结婚,都要花钱,先存着再说。”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3位70后,他们第一个月工资的花法,虽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有存钱习惯。并且他们一致认为,以当时的消费水平而论,千元上下的工资,还是比较耐用的。有的会把工资给父母,有的不一定给。
“单位有宿舍,有食堂,吃住都不花钱。那时没有网购,没有多少娱乐场所,平时零用,花不了多少。”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好转,一对夫妻抚养一个子女,其经济压力已不如以往,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长大工作,其工资也就未必交给父母了。
80后:杨女士,27岁,公司文案,第一份工资:1400元。
2012年大学毕业后,杨女士选择北漂,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文案。实习期间,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1400元。
“我是当年的7月中旬去的。开始并不顺利,写的东西都用不上,后来大概过了1周,渐渐走上正轨。8月初拿到的钱,其实只是半个月的实习工资。”
但仅仅是这1400元,已足够让她兴奋。“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哎呀妈呀!不容易啊!挣钱了!’”
到了休息天,去西单逛街,正逢夏季反季优惠,走到某羽绒服专卖店门口,一鼓作气给自己买了件羽绒服,一下子花掉了一半工资。
“大红色的,虽然在夏天穿不上,但看着就美啊!这是我买过的最贵的一件衣服了!”
花自己的钱,连气魄也壮了许多。
90后,唐芸,25岁,公司职员,第一份工资:1800元。
去年大学毕业后,唐芸来到我市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职员。她买了心仪已久的衣服,化妆品,大吃了几顿,“一分没存,全都花掉了。”第二个月工资,则换了一部手机。
其实唐芸的家庭算不上富裕,母亲退休,父亲打工,但将来也有退休金。“他们用不着我操心,光是退休金都用不了啊!”
唐芸说,工作之前父母就告诉她,挣钱自己够用就行了,”我们不要你的。“
记者了解到,80后90后,除了少数家庭比较贫困,以及父母有管教上的特殊要求之外,一般来说,他们的工资多数可以自由支配。有些父母会苦口婆心劝说他们“攒钱,不要乱花”,但也不会强迫每月必须上交多少。
从受访对象的范围来看,比起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月光族“的数量,明显增多。他们的父母——那些50后60后,迫切担心的是如何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记者 朱景龙
相关新闻阅读
关注官网微信你的人生第一份工资用来干嘛了?有些答案让人落泪|第一份|工资-滚动新闻_华商网新闻
你的人生第一份工资用来干嘛了?有些答案让人落泪
[摘要]“还记得那年9月,第一次走出校园,获得了第一份工作,拿到第一份工资你用来干嘛了? ”近日,某家银行在网络社区发起了一场讨论,说说关于第一份工资的那些事儿,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参与,有些回答让人看着看着就落泪了。
  “还记得那年9月,第一次走出校园,获得了第一份工作,拿到第一份工资你用来干嘛了?”近日,某家银行在网络社区发起了一场讨论,说说关于第一份工资的那些事儿,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参与,有些回答让人看着看着就落泪了。  我祖奶奶的第一份工资买了一件旗袍  我爷爷的第一份工资给我奶奶买了一盒雪花膏  我爸爸的第一份工资给我妈妈买了一块表  我的第一份工资给自己买了……(狗粮)  ▲惨不忍睹型  Tuerya: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管理实习生,听起来好听,但是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一切都成了浮云
说多了都是泪,交了房租,给自己买了一箱方便面……  蕾蕾:我的第一份工资存着然后买了个手机,然后就被偷了  Gordo:第一份工资,还信用卡  亚当铁杆粉:说起第一份工作,就干了一个星期,我是全校最早签合同的应届毕业生,也是最快和最早解除合同的!所以没有工资!  Interpol:第一份工资拿来交租金,还点债,没还完都不见了!什么都不敢买!  咕噜:第一份工资是毕业实习!总共就580块,记得很清楚,一个月的公交车就要30来块根本不够用哈!  人群中很高那个人:第一份工资全给房东。。。  ▲吃货享乐型  Cherish now:自己吃了顿大餐  松远混合方案陈佳杰:我的第一份工资才1000块 去网吧玩了几天花完了  阴天快乐:第一份工资,对于吃货来说当然是吃了好多好多好吃的啊!!  n_wh:科科,买了小礼物,剩下的可能没撑两天  福星高照:第一份工资好像是给自己买了一双鞋。。。现在感觉自己特别不像话  L某人:买了部相机,去厦门旅游了。  D不務㊣業:第一份工作餐馆端盘子。。。拿了工资就和几个盆友出去玩。。。  居安思危:我的第一份工资只有二十元,我记得给我弟买了雪糕,剩下的买上辣片等了  - Gypsophila ぅ:发完工资之后去理发店给自己做了一个美美的发型  ▲孝心满满型  QQ: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资给爸妈了,说是生活费。很想大声说,谢谢你们养育我,现在我可以养你们了。哈哈哈!  黑月:给爸爸卖了顶帽子,给妈妈买了个绞肉机。  悠然:我的第一份工资给爸爸买了个帽子 给老妈买瓶雪花膏 剩下存起来了  边婧:第一份工资1184,花500多给奶奶家买了个带光波的微波炉,结果因为功能过于复杂好长时间没人会用,前几年搬新家,据说旧微波炉坏了,我的心血终于上岗了!  铄:第一笔工资,自己留下400,剩下的2000封了个红包给了奶奶,感谢她多年的养育之恩。  林下之夕铁杆粉:我的第一个月工资,发完工资就回家了。暑假天很热,给爸妈卧室装了一台空调。十多年过去了,依然运行良好。爸妈逢人就夸奖我孝顺。  这名字不错:人生第一份工资给了老妈,留了一百块。我真是个乖宝宝。  韬:买了瓶二锅头和烤鸭,好好陪老爸喝了一顿。  卷来卷去:发到手的第一笔工资正好碰上老爸生日,送了一个钱包给他,还请他吃了顿饭,开心的不得了,还在家族的微信群里宣布“我女儿给我过生日你们都吃”
,觉得自己的小心意能让父母开心真的是世界上最棒的事情。  飛铁杆粉:小时候爸妈比较忙,经常住在爷爷奶奶家,记得小学时候就答应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爷爷买酒喝,然后一直等着那一天的到来,记得当时实习期工资不多只买了一瓶剑南春,陪爷爷喝酒的时候那个高兴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  很多人对第一份工资的记忆都非常深刻,网友“吴金平”说:高考结束暑期打工,两个月,第一次远离亲人朋友,在一个度假村做服务员。五点钟起床准备早餐,晚班结束整理旅店房间,再买菜准备午饭,再然后~~每天休息三四个小时,本来每个月700,老板娘说做的好两个月给了1500。这笔钱不只付出了汗水,还有内心的挣扎,第一次那么真实的感受生活。给弟弟和爱的人买了一件衣服,剩下的给了爸妈。很怀念那时候,思念恋人的心伤,等待录取结果的焦虑,还有来自身心的疲惫,那么真实地感受着生活,而现在的自己更多是麻木的。  那么你呢,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吗?记得第一份工资用来干什么了呢?留下评论说说吧。  华商记者 王静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还记得你领到的第一份工资是多少吗?
最近,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们正忙着论文答辩和毕业照的拍摄。毕业季,就业和就业薪酬就成了准毕业生们无法逃避的话题。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56万,创历史新高。有招聘网站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毕业生的期望月薪平均低于5000元。提到月薪,不少网友回忆起了自己当年领到手的第一份工资。还记得,你毕业时的第一份工资是多少吗?第一份工资大多不高大多数人都给了父母截至昨日17时30分,在微博话题榜上,“你毕业第一份工资多少”的阅读点击量超过37万次,上千网友晒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工资单,不过,着实不高。记者昨日也采访了几位职场“老人”,记者了解发现,除了吐槽工资低之外,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第一个月领到的工资交给了父母。已经有将近20年工龄的潘先生第一份工作是在宁德某通讯公司,“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互联网并没有这么发达,彩铃电话点歌比较流行,我做的是声讯信息采编工作。”潘先生告诉记者,那时候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才480元,转正之后翻了一番,而他每个月都会留400元给父母,剩下一点自己零用。市民黄先生2007年毕业后,就去了杭州某国企上班,在企业的内部刊物做编辑,那时候刚开始工作的他,第一个月拿到2600元工资,而有理财观念的他第一个月就存下了2000元。“不过,我就在那家公司做了两个月,因为公司太偏僻了,在城郊的工业园,每天食堂、宿舍、办公室三点一线的日子,太无聊了。”后来,黄先生回到老家宁德就业。同样也是2007年毕业的蓝小姐,第一份工作地点是在厦门,那时候在一家公司当文员,一个月2000元左右。“除去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我每个月还要家里资助。”去年刚毕业的网友“婉妧”,第一个月就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除去房租之外,剩下的拿去旅游了。不过,“婉妧”这一年有存钱的习惯,今年结婚前,她就给了妈妈2万元。@想要做无忧公子的W小姐:假期打工。不到一个月,八百左右。给了我妈。结果到了开学还是留给我当生活费了。@惊嗨艳歌:3000元,两千七在爸妈那,剩下的自己花了。@靖鹤广场:第一份工资,三百用于给奶奶买条羊毛裤,买些吃的给奶奶,还结余点留着自己花!那时候奶奶穿的是那个年代的卫生裤,又厚又笨重……奶奶年纪老了,穿和脱都比较吃力,刚开始流行穿羊毛裤,穿上身轻柔舒适,就毫不犹豫给奶奶买了!@太阳炸海萤DA:人生第一桶金是今年过年赚的,教别人学唱歌,赚了350元然后请爸妈吃饭了,然后买书啊,这些花完了。@虫啊酱: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发工资拿了1400元,实习第一个月,花了1000元给女朋友韩国代购了化妆品,一个人硬生生用400元扛过了一个月,还很要强跟家里人说赚了4000元,不用担心我,现在,已经分手3个月零9天。@圣女凉了时光冷了心:第一份工资1200元,给自己买了一套衣服,剩下的给老妈了,因为第一份工资一定要给老妈,才对得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qdalila]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