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奔腾年代跟I3 I5 I7 非极端情况下的表现一样吗

查看: 9968|回复: 14
超线程威力有多强?i7/i5/i3纵向对比
Intel的酷睿i系列是现今桌面处理器的最强性能的代表,拥有一系列引以为傲的独家技术。Core i系列相比上代产品的进步是非常多的,比如全新的总线传输,智能睿频加速,集成内存控制器等等。。。其中,超线程技术可谓最令人捉摸不透,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项功能。
& & 当你的CPU支持HT,就以为着你有多核心可以用,拥有一颗“8核”、“12核”的CPU听起来很爽。不过,这些技术并不是免费的,比如带有睿频的i5比i3,支持超线程技术的i7 800则比i5 700都要贵一些,而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超线程技术,我们多花的这些钱到底是否有用,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答案。
四核CPU开启/关闭HT区别(点击看大图)& & 在多任务/多线程应用中,超线程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帮助和性能提升,有效的充分利用CPU性能,而在单任务及并未对多线程优化的程序中,HT将会毫无用武之地。在官方说明中,宣称HT技术可以令CPU的效率提高40%以上,也有人会说HT玩游戏没区别,还不如不支持超线程的好。很显然,在不同的应用中,超线程的表现、作用都不一样。那么,超线程技术究竟有多大的威力?有多少地方可以用到它呢?
超线程技术介绍与解析
& & HT超线程技术,也就是Hyper-Threading,是Intel早在2001年就提出的一种技术。尽管提高时钟频率和缓存容量可以改善英特尔Hyper-Threading技术的特点是:
& & (1)物理上用一个处理器处理多个线程
& & (2)多线程的分配采用根据计数器的空闲状态进行线程处理的SMT(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方式。
& & HT技术最早出现在2002年的Pentium4上,它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的运行效率。但是,由于这个设计太过超前,奔腾4并没有借助HT大放光彩,在之后的酷睿架构中,Intel也再没有使用这个技术。然而,基于Nehalem架构的Core i7再次引入超线程技术,使四核的Corei7可同时处理八个线程操作,大幅增强其多线程性能。如今最新的32nm&&Core i3/i5 也保留着了HT功能。
测试CPU简介
& & Intel的酷睿i系列分为i3/i5/i7三大系列,型号众多,规格也各有区别,混杂着双核、四核以及六核产品,并且还有LGA 1156和LGA 1366两种不同接口。
& & 按核心及是否支持超线程来区分的话,i3 500/i5 600为2C/4T,i5 700为4C/4T,i7 800为4C/8T,i7 900为4C/8T或6C/12T。除此之外,32nm的奔腾系列GT。
& & 可以看到,除了新奔腾G系列和i5 700,其他型号的CPU都带有HT技术的支持,也就是说,Intel认为对大多数用户来说,HT技术是很有用处的。
& & 那么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这次选取了双核的i3 530以及四核的i7 870,两者都支持HT技术。想对应的,没有HT功能的i5 750的默认主频比i7 870稍低,奔腾G6950则比i3 530少了1M三级缓存,他们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此是否支持HT。Core i3 530为32nm双核四线程CPU,默认主频2.93GHz,拥有4MB三级缓存,Core i7 870为45nm四核八线程CPU,默认主频2.93GHz,8MB三级缓存,并带有睿频技术。在BIOS中打开/关闭HT功能进行相同项目的测试,对比结果,看看超线程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关闭HT后的性能也可作为G6950和i5 750性能的参考。
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简介
& & 这次测试使用的平台如下:
& & 由于测试中不需要使用i3的集成GPU,所以使用一块P55的主板即可。配以双通道内存,单碟500G硬盘,大功率电源等。显卡则选用了铭瑄的GTX 480,为目前性能最强的单核心显卡,避免在测试中因显卡瓶颈限制CPU发挥。
i3 530开启HTi3 530关闭HTi7 870开启HTi7 870关闭HT& & 测试前进入BIOS,关闭节能、睿频等功能,开启/关闭HT功能分别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基准测试、科学计算、应用软件、3D游戏等等,对整个平台的运算、渲染、3D显示等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科学运算测试
& & SuperPI是检测CPU单核心计算能力的老牌测试工具了,无论是基本性能还是超频后测试,都常常用到它。用来测试CPU基本性能非常有效。& & 在SuperPI 4M的测试中,结果显示开关HT对CPU单核心性能影响是有一点点的,关闭HT后单线程运算会快一点点。& & ★wPrime与SuperPI的检测原理类似,唯一的区别是支持多核心/多线程,可以算是SuperPI的“多核版”。& &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著名国际象棋游戏Fritz中带有的性能测试工具,主要用来考验CPU的运算能力,同样支持多线程。& & 这两款工具都很好的支持多线程,开启HT功能后运算能力大大提高,区别非常明显。
Sisoftware Sandra CPU性能测试
& & SiSoftware Sandra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分析评比工具,拥有超过30种以上的分析与测试模组,还有CPU、Drives、CD-ROM/DVD、Memory 的Benchmark工具,它还可将分析结果报告列表存盘。SiSoft Sandra除了可以提供详细的硬件信息外,还可以做产品的性能对比,提供性能改进建议。& & 这次测试中进行了算术运算及多媒体运算两项测试。
& & 不论是在算术运算和多媒体运算中,HT的威力都显示出来,开启HT后成绩要高出很多。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否开启HT,i7 870的成绩基本达到i3 530的2倍,两者的主频相同,区别主要在于物理核心的数量。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1页)
内存性能及文件压缩测试
& & Everest是一款著名的硬件检测工具,可以识别数万种硬件并可检测电压、温度等信息,不仅如此,软件还带有简单的性能测试工具。& & 出去测量误差因素,可以看出是否开启HT对于CPU的内存性能是毫无影响的。& & ★WinRAR是经常用到的压缩软件,它自带性能测试工具,压缩/解压缩的运算主要依赖于CPU的性能以及内存性能。& & 文件压缩测试的结果和之前的运算不太一样,双核i3是否开启HT对性能影响非常大,而四核的i7就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而其单核心性能则没有什么变化。看来,四核心/线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渲染及视频转码测试
& &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处理器的要求极高,而且软件支持多线程操作因此本测试能够反映出处理器在高负载下进行视频多媒体内容进行压缩的性能。这次的测试内容为将一段长度为5分钟的1080P高清视频以H.264格式进行再编码,记录时间。& & 视频/音频编码也是超线程技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一个领域,开启HT后效率大大提升,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1页)
PCMark Vantage和3Dmark Vantage测试
& &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从多媒体家庭娱乐系统到笔记本,从专业工作站到高端游戏平台,无论是在专业人士手中,还是属于普通用户,都能在PCMark Vantage里了解透彻,从而发挥最大性能。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1、处理器测试:基于数据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图形处理、音频和视频转码、文本编辑、网页渲染、邮件功能、处理器人工智能游戏测试、联系人创建与搜索。2、图形测试:基于高清视频播放、CPU都要低一些,看来单纯的双核真的不够用了。而i7则不受什么影响。
本帖最后由 woiatff 于
15:53 编辑
3D游戏测试
& & 这次测试的游戏包括:侠盗猎车4、生化危机5和战地:叛逆连队2。分别使用了DX9、DX10、DX11技术,游戏的推出时间从08~10年,是非常有代表性、十分流行的3D大型游戏。游戏测试中分辨率设置都为,画面设置为最高。& & 三个游戏的测试结果并不一致,侠盗猎车4和叛逆连队2中,四核i7是否开启HT对帧数影响非常小,而i3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如果没有HT的支持,性能下降非常多。
测试总结:当前四线程最合适
& & 在进行的十几项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超线程技术对CPU的运算能力、多媒体性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而在一些游戏和其他日常应用中,单纯的双核心与双核四线程存在着很大的性能差距,这也是为什么i3 530要比G6950贵了不少。而8线程在很多地方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四个物理核心即使没有多线程的支持,在日常使用中也足够强大。& &另外,开启HT后的温度、功耗也会增加,下面是温度对比。& & CPU中控制超线程的器件在工作时必然会带来更高的温度和功耗,不过如果性能得以发挥,这一点点的温度增加还是十分值得的。& & 看到这里,我想读者也应该对该如何选取一款Core i系列CPU有了可以参考的意见。对于双核的i3/i5系列,超线程技术的价值非常明显,对性能帮助很大,不管是多任务还是游戏中,表现都非常出色,而在多媒体处理上也比传统双核要提升不少。而i7系列的定位更高一些,是进行大量多媒体任务及多线程运算的利器,但非并所有用户都有需要,如果只是玩游戏的话,没有HT功能的i5 700也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又犯病了?
楼主取个这么相似的ID很好玩吗
RE: 超线程威力有多强?i7/i5/i3纵向对比
shadowl 发表于
又犯病了?[titter&
习惯性乱喷的毛病又犯了?看清楚iD
本帖最后由 ilovechina 于
16:35 编辑
在多任务/多线程应用中,超线程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帮助和性能提升。四核i7是否开启HT对帧数影响非常小,而i3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如果没有HT的支持,性能下降非常多。
所以说,超线程无用论就是煞笔提出来的。游戏目前看不到差距,那是因为游戏最多只支持4线程。这也是为什么i3关闭了超线程游戏性能下降厉害,i5跟e3游戏差距不大。这也导致了主频至上的煞笔的出现,从而有了为了4倍频而放弃超线程的煞笔的出现。所以说,评测真是害死人。这帮傻比对评测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看到评测的结果就立马想当然的下结论。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了。
还有煞笔竟然认为超线程在多任务当中也无用,只有在单任务多线程当中才有用,这种煞笔真是世间罕见。
大多数买I5&&I7CPU的还是用来玩游戏的,正因为大多数游戏不能完美地支持8线程,所以I5+4倍频福利才能体现出性价比
各取所需而已,怎么在楼上这位眼里就如此不堪呢?
反正我已经手滑了,满篇脏话看得都难受
Powered by Discuz! X3.4对于广大的玩家朋友来说,分别i3/i5/i7肯定不是问题,如果荷包充实的话,可能就直接上i7 980x了。但是更多的普通用户在攒机或者是选购时还是会有很多疑问,他们只有要选购时才会遇到怎么分辨i3/i5/i7这种问题。
就比如有非常多的普通用户不清楚i7 也有两种接口,对i5也能用在H55主板上感到非常惊讶,对i3搭配P55的输出问题充满疑问……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在与Intel主板经销商聊天时也有发现。
双兔难辨雌雄,i3/i5/i7也不好分辨
作为Intel的新酷睿家族,i3/i5/i7这三个系列的处理器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今天我们帮大家细细分辨。
从接口区分
首先我们从接口上做个对比。现在市面上销售的Intel的处理器主要有3种接口,分别是LGA 775、LGA 1156、LGA 1366三种。LGA 775的现在主要用于中低端处理器,奔腾和酷睿双核、酷睿四核也有涉及。奔腾双核有E5300等,酷睿双核有E7500等,酷睿四核Q8300也采用LGA 775接口。
E5300采用LGA 775接口
LGA 775和我们今天要说的i3/i5/i7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这三个系列主要采用LGA 1156和LGA1366接口。LGA 1156接口的代表CPU是i3 530,但是只有i3采用了这个接口吗?
i3 530采用LGA 1156接口(见包装右下角标识)
也不是这样,Intel是根据性能区分这三者,并不是根据接口,i7 也有用LGA 1156。
i7和i5、i3接口相同?
如果只从接口上分别的话,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无所适从。因为不同型号的i3/i5/i7可能采用同一接口。
i5 750采用LGA1156接口
Intel i7 860也采用LGA 1156
i3 530和i5 750、i7 860都采用LGA1156接口,那我们能简单的说这i3/i5/i7接口相同吗?那可以上同一款主板吧,比如P55?酷睿i3,酷睿i5,i7,奔腾双核,赛扬这些处理器到底速度差多少?_百度知道
酷睿i3,酷睿i5,i7,奔腾双核,赛扬这些处理器到底速度差多少?
奔腾处理器够不够用啊?玩穿越火线奔腾双核和酷睿i3哪个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性能上来说,英特尔的处理器较好,其中酷睿i7的性能最好。从性价比来说,英特尔的价格较贵,性价比较低,AMD的价格便宜,性价比较较高。从发热量来说,英特尔的发热量较低,AMD的发热量较高。从功耗上来说,英特尔的功耗较低,AMD的功耗较高。
网站运营经理
扬,提高运算效能。
i3适用于一般的办公和家庭娱乐。i5 有双核和四核系列,用来衔接i3和i7,适用于大型游戏和高级娱乐?现在还出吗。i7是目前最强的家用四核系列处理器?赛扬是奔腾时代最垃圾的处理器系列,大部分型号的性能还不及凌动系列。奔腾双核是英特尔现役的双核处理器中最低级的,接着就是上一代的王者酷睿2系列。
酷睿i3 i5 i7 是英特尔主流的处理器家族,集成内存管理器和GPU,有效降低能耗,专为高级电脑玩家和游戏发烧友而设,性能强悍
奔腾双核够不够笔记本用啊?就玩一些游戏,看看电影听歌等。中等游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奔腾双核&lt:赛扬&i5&i3&lt速度差距不是太大,由低到高分别是,但是性能差很多
奔腾双核是英特尔现役的双核处理器中最低级的,接着就是上一代的王者酷睿2系列。 酷睿i3 i5 i7 是英特尔主流的处理器家族,集成内存管理器和GPU,有效
老板,你列出的CPU跨时代的,赛扬和奔腾双核那些跟I3 I5 I7是没法比的性能差一大截! CPU看的不是主频,如果你说玩CF的话,赛扬都够用,但是现在一般都用I3 或者AMD4核我的本本都是用I5的,不差那几个钱,还对得起自己,用得安心,不会说过一两年又不入流了
玩游戏至少买i3吧。
参考CPU排行就行了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酷睿i5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酷睿i7 酷睿i5 酷睿i3 和奔腾双核的区别
我的图书馆
酷睿i7 酷睿i5 酷睿i3 和奔腾双核的区别
主要是性能上都差别,因为架构除了奔腾的,都是新的.当然 I7要更好性能排列的话.I7&I5&I3&奔腾双核I7是现在最好的CPU了.四核的.I5也是四核.目前中高端是I5的.性能与I7比较低.但是性能绝对够强了.I3是双核.性能也不错.是新出的.中端人用的CPU奔腾双核...性能低.架构也不怎么的...所以..奔腾的事最烂的.和I7完全没有可比性.
奔腾双核 第一代双核处理器 他只是提出了双核这个概念 其实实用性不高 CORE2就是奔腾双核的改进 I3是I系列的入门很低端的了 很快就得淘汰 i5是4核或者双核4进程的大众产品 I7是四核 6核的高端产品
补充: I3和I5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双核,但是I5处理器具有自动超频功能,就是“睿频加速”,还有就是I5处理器内部集成了GPU,可以实现双显卡切换,也就是不玩游戏的时候,用集成显卡,玩游戏时,用独立显卡!实际性能差别,I5比I3强一些,普通应用的话,I3够用了
i5仅多了一个睿频加速器而已,奔腾双核属于比较老的平台,最多支持T4500处理器,酷睿i3,i5就先进很多,超线程和i5的睿频功能奔腾双核远远不及这都是英特尔公司开发的处理器,比较早的是速龙,皓龙,接下来才是奔腾,和I3、I5,处理数据的能力逐渐增强,平稳性能更好,酷睿具有强大的超频功能,处理速度很理想。简单说,如果电脑的数据线程达到4,酷睿处理器可媲美4核的处理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命名,本文简单讲述一下它们的区别:& 酷睿是英文单词core的音译,译为“核心”。“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越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处理器的。酷睿架构的应用使得CPU不再是计算机内的能耗大户,Intel也因此摆脱了对AMD的能耗劣势。酷睿双核分1代和2代,1代只有笔记本系列,而2代既有移动平台系列,也有桌面平台的。& 酷睿双核:也就是酷睿1代,英文是Core Duo,主要是用于移动平台,T系列。&酷睿2双核:英文Core 2 Duo,是英特尔推出的新一代基于Core微架构的产品体系统称。于2006年7月27日发布。是一个跨平台的构架体系,包括服务器版、桌面版、移动版三大领域。其中,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全新的Core架构,彻底抛弃了Netburst架构;全部采用65nm和45nm制造工艺;所有产品均为双核心,L2缓存容量提升到4MB;晶体管数量达到2.91 亿个,核心尺寸为143平方毫米;性能提升40%、能耗降低40%,主流产品的平均能耗为65W;前端总线提升至1066Mhz(Conroe),1333Mhz(Woodcrest),667Mhz(Merom);采用LGA775接口。台式机类Conroe处理器分为普通版和至尊版两种,产品线包括E6000系列和E4000系列,两者的主要差别为FSB频率不同。此外,Conroe处理器还支持Intel的VT、EIST、EM64T和XD技术,并加入了SSE4指令集。& 酷睿也酷睿2双核的区别:2代主要改进是将流水线长度增加1级,有利于提高频率,还具有128位动态执行能力。酷睿双核是32位的CPU,而酷睿2双核是64为CPU,并且二级缓存提高到4MB,处理能力更强大;由于加入了对EM64T、SSE4指令集的支持,加强多媒体处理能力,同时使得其拥有更大的内存寻址空间,以便能更好支持Vista、Win7等。& 奔腾双核:英文名为Pentium dual-core,采用与酷睿2相同的架构,是酷睿双核的简化版,为了保留奔腾这个品牌,所以没有摒弃奔腾。与之前奔腾单核相比,奔腾双核是双 核双线程,功耗低,处理能力更强。主要有:E系列,T系列,P系列,U系列。奔腾D系列是早期的假双核,两个核心共用缓存的假双核,不属于真正的双核处理器,而且早已停产。&&&& 奔腾系列的台式机里面有两种双核,一种诞生在酷睿2之前,叫奔腾D;奔腾D是假双核,高频低能,功耗发热量都极大,所以已经淘汰了,现在是基本买不到了。一种诞生在酷睿2之后,叫奔腾E。因为酷睿2诞生后,以其出色的性能和低频高能,低功耗、超频性能好的特点受到大家的青睐,但苦于价格太贵,低端用户难以承受,所以才推出了一系列阉割版的酷睿2---奔腾E(也就是常说的奔腾双核),所以奔腾E也就是酷睿2的低端系列。Intel之所以要那么叫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纪念奔腾系列过去的成就,全面代替过去的那款蹩脚的奔腾D;另一方面英特尔同时也是想以此划分酷睿与奔腾的界限。&& 最初出来的酷睿双核是1333MHZ的总线和4M二级缓存的,也就是E6000系列的,性能非常好,但是由于二级缓存晶体成本比较高,造成酷睿E6000系列价格比较高,无法和AMD的中低端竞争。于是英特尔将二级缓存和总线降低,推出了800M总线、2M二级缓存的酷睿E4000系列,后来又继续推出了800M总线、1M二级缓存的E2000系列,并命名为奔腾双核E,后来又推出了512K二级缓存的赛扬双核,占领低端市场。这些CPU的架构都是酷睿架构,所以在执行效率上没有什么区别,差别就在二级缓存和总线频率上。& CPU总线带宽=总线频率×总线位宽÷8,内存带宽=内存数据频率×总线位宽÷8。现在CPU都是64位技术,所以CPU总线带宽=总线频率×8,内存带宽=内存数据频率×8。& 目前酷睿双核、奔腾双核中,CPU类型分E系,Q系,T系,P系,L系,U系,S系:&E系是普通的台机的双核CPU,功率65W;&& Q系就是四核CPU,功率会在100W-150W;&T系是普通的笔记本CPU,功率在35W;&&&& P系是迅驰5的低电压CPU,功率25W;&L系是迅驰4的低电压CPU,功率17W;&&&& U系是迅驰4的超低电压CPU,功率5.5W;&S系是小封装系列,SL的功率是12W;&&&&& Pentium Extreme系列;是酷睿双核。& &那么,英特尔CPU E系列、T系列、P系列、Q系列有什么区别?&&&& E是桌面双核系列:E1,E3是赛扬双核,E2,E5,E6是奔腾双核,E4,E7,E8是酷睿双核(其中还包括E6320--E6850这个系列)从高到低是E8>E7>E6 =E5>E4>E2>E1& T是移动系列:包括65nm酷睿双核CPU(如T7500)、45nm酷睿双核CPU(如T8100);65nm奔腾双核CPU(如T2300)、45nm奔腾双核CPU(如T3200):T1是赛扬双核,T2,T3,T4是奔腾双核,T5,T6,T7,T8,T9都是酷睿双核。& P是移动平台节能性处理器,性能强于T系列,45nm酷睿双核CPU(如P8400)(25W)。&Q是主流桌面四核处理器:45nm和65nm酷睿四核。&
酷睿i系列:目前分别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酷睿i系列。2010年1月8日下午,英特尔正式面向全球发布基于全新32nm制程的i7、i5、i3处理器产品,为第一代酷睿i系列,是Nehelem架构的经典延续。采用了革命性的微架构,具备了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增强型的智能高速缓存与集成内存控制器等多项技术。此外,还增加了图形处理功能,即现实CPU+GPU的整合,不但提高了PC的兼容性稳定性,同时令高清电影的播放流畅,画面颜色更逼真,同时,游戏运行效率也会高于以往的集成显卡。其中酷睿i7及酷睿i5-700系列而言,它们均采用了原生四核心设计,同时还将三级缓存引入其中;其L1缓存的设计与酷睿微架构相同,而L2缓存则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不过容量大大降低,每个内核仅有256KB,新加入的L3缓存采用共享式设计,均配备了8MB的三级缓存。而新酷睿家族中的酷睿i5-600系列与酷睿i3系列产品则是采用了原生双核,通过睿频加速技术的支持与否来划分产品的定位。& 根据Intel的“Tick”-“Tock”钟摆策略,在2011年初推出全新微架构的Sandy Bridge第二代酷睿i系列。相比上代的Nehalem微架构(即Core i5/i7),Sandy Bridge有三大重要革新:1、原生整合GPU(显示核心):GPU就像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一样,已成为第二代Core i3/i5/i7内部的一个处理单元,Intel称之为“核芯显卡”。核芯显卡将支持DX10特效,支持OpenGL运算,支持3D技术。2、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CPU和GPU可以一起睿频,并且不再受TDP限制,而是受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可以超过TDP提供更大的睿频幅度,不睿频时却更节能。更智能、更高效。3、在CPU、GPU、L3缓存和其它I/O之间引入全新RING(环形)总线,为保证低延迟、高效率的通讯。第二代的的命名方式,为“Core i7/5/3 2xxx”的形式,“Core”是处理器品牌,“i7/5/3”是定位标识,“2”表示第二代,“xxx”是该处理器的型号。至于型号后面的字母,不带字母的是标准版,也是最常见的版本;“K”是不锁倍频版;“S”是节能版,默认频率比标准版稍低,但睿频幅度与标准版一样;“T”是超低功耗版,主打节能。第二代Core i3/i5/i7采用全新的LGA 1155接口,与LGA 1156接口并不兼容。第二代Core ix搭配的家用主板是6、7系列芯片组。& 2012年4月24日Intel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核心代号为Ivy Bridge的第三代酷睿处理器。IVB有四大革新:是英特尔首款22纳米工艺处理器;核芯显卡升级为HD Graphics 4000,是Intel首款支持DX11的GPU核心;首次内建了USB 3.0功能;增加了对于PCI-E 3.0的支持,这样一来主板上绝大部分PCI-E插槽都由CPU直联,减少了内存和芯片组的过渡,延迟更低、响应时间更短,性能也应此提升。第三代的的命名为“Core i7/5/3 3xxx”的形式。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细心大胆手巧 笔记本升级CPU多图教程(i3芯升i7芯)
15:38:36 来源:泡泡网 作者:李佳辉
& CPU因为其本身安装起来比较繁琐,以及笔记本拆卸主板又有一定难度,所以大多数人给笔记本升级时首先想到的是内存和硬盘,大容量内存和SSD固态硬盘虽然能有效的提高笔记本的运行的速度,但是对于一款使用了两、三年以上的笔记本来说,升级却是效果最明显、最巨大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笔记本升级CPU的问题。
● 什么样的笔记本值得升级CPU
   对硬件或者软件进行升级操作说到底是一个折腾的过程,通过折腾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也乐在其中,DIY的乐趣也许就在这里吧。升级CPU首要的原因是感到原有的处理器性能拮据,达不到使用要求,希望通过升级获得较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如果你现在的配置在当年购机时已经是高配甚至接近顶配,比如你的笔记本已经采用了酷睿二代i7四核处理器,在这样的配置下依然认为性能拮据,那么即使升 级到了最顶配的二代酷睿处理器对使用体验所带来的提升也是非常微小的,这种情况下的升级意义就不是很大。但如果你的机器配备了二代i3、i5或者奔腾处理 器,升级到i7四核后就能够明显感到性能的提升。
  所以简单地说,当升级机器中所配置的处理器是低端处理器时有必要升级至高端处理器,已经足够高端的处理器升级到顶级处理器的意义不大。另外对于45nm工艺的酷睿2及更老旧的产品来说,即使最顶级的处理器性能在当下也有不够用的感觉,升级意义不大,不建议升级。
● 检查机器是否能够升级
采用BGA封装的Intel处理器
   可以确定的是封装方式为PGA方式的处理器是可以升级的,BGA封装是直接焊在主板上面的,所以不可更换。大部分超极本为了获得更可观的厚度和更优秀的散热表现都采用了BGA封装方式的低压处理器,所以是不可更换的。从命名方式上直观地来看,以字母M以及QM、MQ、MX等结尾的处理器是可更换的,以字母H、U、Y以及HQ结尾的处理器是不可更换的。
●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CPU
   决定了该不该升级的问题后,选择哪一颗CPU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CPU的选择在整个升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从兼容性、性能、版本以及价格四个角度来为大家解答。
1、注意兼容性
   选择新CPU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CPU与主板芯片组的兼容问题,Intel处理器发展的几年之中,每次更新都会带来新的芯片组以及接口规格,如果无视兼容性盲目地选择新CPU的话很有可能会买回来一个你根本用不上的产品。
    在购买前可以先使用AIDA64软件查看本机的芯片组型号,然后再根据芯片组型号选购CPU,一般来说,5系列(HM55/HM57等)芯片组可以支持所 有第一代酷睿处理器,6系列(HM65/HM67等)可以支持所有第二代酷睿处理器,以此类推,7系列芯片组支持第三代酷睿处理器,8系列芯片组支持第四 代处理器。另外某些芯片组,比如HM77,在官方的介绍中它同时支持第二代和第三代酷睿处理器,用户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升级与原有CPU不同架构 的产品,但是稳妥起见还是建议使用相同架构的产品。
2、最好选择i7四核
   确定选择哪一代处理器后就要开始选择购买哪一个级别的处理器了,如果笔记本的散热情况较好,建议毫不迟疑地选择i7四核处理器,一步到位的选择可以带给本本更长的生命周期,另外这种选择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最明显的。i3或者i5处理器升级到i7双核后并不能带来太明显的性能提升。
   如果原有的笔记本是奔腾处理器,或许升级到i5后也能够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如果散热情况不是非常糟糕,预算也比较充足的话,i7四核依然是最佳的选择。
    其实对散热系统我们也大可放宽心,如果原本的处理器主频为2.5GHz,而新的i7处理器主频为2.0GHz,睿频为3.0GHz,在没有满载运行的时候 它的发热量并不一定比原本的处理器更高。换个角度看,同样的计算量,i3全负荷可能需要10秒,i5需要7秒,而i7只要算4到5秒,这样i7即便是功耗高,但由于高负荷时间短,其发热量也并不会比i3、i5明显增加。
3、尽量不要选择QS/ES版本
    到这里后我们会发现市场上有许多标着QS、ES字样的处理器出售,QS版本是正式版前的最后一个版本,可以将它理解为操作系统的RTM版本,ES版本则是 纯粹的测试版本,可以理解为操作系统的Beta版本,它们的价格相比正式版便宜了许多,但是即使是最终测试版依然是测试版,小编建议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性能 还是尽量购买正式版产品,毕竟我们并不知道CPU的货源,而且大部分商家对散装笔记本CPU仅仅提供3个月左右的保质期,所以选正式版出问题的概率要小一 些。
4、不一定要顶级性能 合理分配升级资金
   考虑到实际的价格来看,升级时候不一定非要选择同架构的顶级处理器,比如第二代酷睿i7-2960XM处理器正式版的售价达到了2350元,这个价格明显不够划算,有这样的预算倒不如选一款千元左右的CPU配上256GB的固态硬盘来的划算。另一方面,结尾字母为XM和MX的至尊版处理器的功耗比标压版的i3和i5处理器高了20W左右,主板和电源适配器一般都难以支持。
Intel官方网站
    同我们给大家推荐新笔记本的原则一样,升级时候的最基本原则依然是通过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价格高昂的顶级CPU只是在主频和缓存方面比主流的 CPU更好一些,通过我们以往的测试来看,虽然在测试软件上能看到明显的性能提升,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你的要求不是特别高,选 择一款价格合适的定位主流的处理器即可。在结合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后海选出几款有意向的处理器后在Intel官网对比它们的差异,做出最终决定。
   总的来说,在新处理器的选择上,同架构的i7四核处理器是最佳选择,选购的基本原则是不必追求最高性能,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性能最好最稳定的正式版处理器,尽量不要买QS以及ES版本。
   选好处理器后在淘宝等商城寻找卖家就好了,最好选择信誉高的卖家,虽然卖家会在快递时给CPU做尽量好的保护措施,但还是建议选择一个靠谱的快递,另外换下来的CPU还可以卖给卖家,具体能折价多少就看原有的CPU型号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奔腾x8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