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支付宝战胜支付宝的可能性有多大

微信支付宝承受的成本到底有多大?两年够造一艘航母!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9月12日,支付宝方面宣布,因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自日起,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0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0.1%收取服务费。小蚁哥认为,这事情对普通人其实没多大影响。不信你打开支付宝,翻一下这几年的历史记录,有几个提现超过20000元的?人们使用支付宝,通常也就是存点零花钱以备不时之需,这点钱平时打个车、买点零食、吃份快餐,每个月下来差不多也花完了,根本不用操心提现的事。就算一些日流水过千的土豪,按千分之一的收费标准计算,一年用于提现的费用也绝不会超过几十元。可既然朋友圈里有那么多朋友嚷嚷,小蚁哥不妨从朋友最关心的四个问题试着跟大家说道说道。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收入和成本?我们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干的是批发钱的生意,即通过银行的快捷支付或网银,把用户的资金从银行引进来,再通过自身平台,支付给商家或者其他用户。其间,第三方支付平台每一笔交易,每一次调用银行快捷支付接口,都需要向银行付手续费。这是第三方支付的主要运营成本。那么,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收入又是在哪呢?我们来逐条逐条地分析一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主要应用场景:1、个人用户之间的转账:包括好友转账、AA收款、电子红包等。2、个人用户和商户之间的支付买单:包括线上和线下。3、提现:即把转账、收款、红包划拉来的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这其中,只有2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业模式真正对应的应用场景——为商家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提升服务体验,以此收取服务费用;而1和3在提出收费之前,对平台方来说,都是为了建设平台生态付出的成本。支付宝承受的成本到底有多大?理解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入成本,就不难理解不管是支付宝也好,还是微信支付也好,所谓的网络支付免费模式,不过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即第三方支付平台用从商家那边获取的收益,为普通用户在支付平台上所产生的转账手续费兜底。当第三方支付主要应用于电子商务场景时,这种兜底对平台方谈不上太大的压力。可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当个人用户之间的转账提现频次大于支付买单频次,两者差距还持续拉升时,这种兜底压力显然不是某一家平台可以承受。个人用户和个人用户之间的转账现在到底有多普及,相信只要经历过春节红包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那么,这种兜底压力具体到手续费成本上又有多大呢?今年“两会”期间,微信支付的大boss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说过,用户如果只是转账,没有产生消费的话,只要通过第三方账户一进一出,微信就要承担这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成本。“我跟大家坦白,这个成本一个月超过3亿元”。权威报告显示,在中国的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比63.41%和23.03%。而财付通除了微信支付外,还包括QQ钱包。这样推算下来,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大致是微信支付的三倍。微信支付每个月手续费成本达到3亿,那就意味着支付宝对应的成本每个月至少超过9亿,年成本超过百亿!100亿什么概念?一艘航空母舰的造价差不多2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支付宝两年的手续费成本就够造一艘航空母舰了。为什么是提现收费,而不是转账收费?如前所述,既然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大的运营成本来自用户与用户之间转账产生的手续费,那微信和支付宝为什么都选择提现收费,而不是转账收费呢?这个貌似诡异的收费策略背后蕴含的其实是消费引导的逻辑。试想,提现收费出来以后,首先可以抑制的就是账户里有点零钱就赶紧提现的行为,“提出来需要收几块十几块的费用,留在支付宝里、微信里,反正也能买东西、吃饭、还信用卡、理财,不如干脆就留着花”。如果以上两部分用户最终都像支付宝、微信期望的那样,在打车、买零食、买快餐等日常消费场景里把积累的零钱一点点花掉的话,商家在这个过程里是要付给支付宝手续费的,最后的最后,其实是商家为用户承担了服务费的成本。用户层面,用户该买的还是买,该消费的还是消费,并没有因为使用第三方支付产生额外的成本;商家层面,平台的提现收费策略刺激了消费,而在消费过程中,对比POS机刷卡收取的0.38%-1.25%的手续费费率来说,第三方支付的便利性和低费率显然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平台层面,此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用户的影响。简单来说,通过消费引导,这个貌似诡异的收费策略最终创造出了多赢的局面。支付宝能靠个人用户提现收费盈利吗?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截至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每调用一次快捷支付接口,银行通常的收费标准在0.1%左右。支付宝和微信即使按0.1%来提现收费,也只能摊薄些成本。更何况,支付宝和微信还都设置了一定的免费提现额度。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的免费提现额度是微信的20倍,按0.1%的费率计算,这笔免费提现的手续费成本就达20元。支付宝目前有超过4.5亿的实名用户,按其中2亿用户使用提现业务来估算,目前的免费额度下,支付宝光这一项成本就达40亿元。综上,第三方支付平台靠提现收费本身来赚钱是不靠谱的,但通过提现收费,刺激消费,进而在支付服务费上产生更多的营收倒是有可能。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yy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我觉得微信支付超过支付宝是迟早的事
1 两个的应用频率完全不同,微信几乎是我每天打开最多的软件,随时都会用到,而支付宝只有在付钱转账的时候才会用到,现在微信既然可以支付了,就没什么再用支付宝的必要了2 微信是个很简洁的软件 而阿里系的软件都是以臃肿闻名的,支付宝那一大堆功能看着就晕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这些回帖亮了
我不愿意在支付宝里社交,同理,我也不愿意在微信里管钱
感觉各有各的吧
我和我舍友用支付宝就多一点 身边的人也是
LZ忘了淘宝了???
毛,只有等淘宝不再强势的那么一天,要不永远没机会
只有路人才争辩这争辩那。商人是逐利的,现在马化腾才该着急。自己加大,QQ微信两架马车。结果却在腾出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司利润,个人财富被马云双超。在金钱面前,其余然并卵。马化腾:我QQ用户多马云:我比你有钱,我公司利润比你高马化腾:我还有微信马云:我比你有钱,我公司利润比你高马化腾:我占据了广大的用户群体。马云:我比你有钱,我公司利润比你高。大资本家和屁民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叫好不叫做和叫好又叫做是有区别的。马化腾该急了,自己手段齐出,并且效果很好但是却不能把马云踩下去,以后该怎么办?一句话,马化腾微信用户越来越多支付份额越来越多但是他的财富却被马云越甩越远换谁谁上火。要知道马云出来前,马化腾是互联网的寡头,当仁不让大哥。马云出来后,有了BAT,有了二马。马化腾的地位是一直在走低啊……
感觉各有各的吧
我和我舍友用支付宝就多一点 身边的人也是
引用1楼 @ 发表的:感觉各有各的吧
我和我舍友用支付宝就多一点 身边的人也是用支付宝社交吗?
支付宝最多就算个理财软件
LZ忘了淘宝了???
毛,只有等淘宝不再强势的那么一天,要不永远没机会
该回帖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我从来没用过支付宝
想想淘宝要是支持微信支付…话梅补办
你觉得阿里巴巴会答应吗,微信用的是多啊,但是你看额度好吗
我不愿意在支付宝里社交,同理,我也不愿意在微信里管钱
目前想超越还是难
别忘了淘宝余额宝这俩宝
该回帖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3楼 @ 发表的:LZ忘了淘宝了???淘宝不能用微信,京东不能用支付宝,很正常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只能说各有千秋
你自己都说了,人家是在用微信的时候顺带用一下,只要淘宝还在。感觉很难,但是微信支付也会越来越大,超越很难。
利用社交属性的优势线下支付可以超过,线上淘宝网购的阵地微信怎么抢?别忘了天猫双十一一天就一千多亿。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支付宝的后盾是海量的网店,说超就超的吗?他会不会过来侵蚀移动支付的地盘都是后话另说好嘛。
微信社交,支付宝当钱包
这几年支付宝在落后,微信发展太快了,我装修房子很多老板用微信收钱,支付宝太复杂他们不会用
电脑上买东西 、转账提现还信用卡 用支付宝。。
发红包、大街上商店里买东西 用微信。
线下支付已经超了
捎带用一下的场合很多,搁在五年前你能想到有一天有人能做到正面挑战支付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23人参加团购768.00元&1699.00元
137人参加团购139.00元&429.00元
261人参加团购218.00元&619.00元
145人参加团购948.00元&1399.00元
352人参加团购268.00元&598.00元
189人参加团购299.00元&829.00元
415人参加团购159.00元&249.00元
278人参加团购298.00元&698.00元
393人参加团购719.00元&1399.00元
384人参加团购338.00元&990.00元
3423人参加团购249.00元&899.00元
89人参加团购278.00元&569.00元终于明白为什么微信支付无法战胜支付宝了!
日前,支付宝、微信支付一类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终于“咸鱼大翻身”,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的一份文件,名为《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该业务安全领域的条条框框。这份文件并非一时兴起,此前,央行曾向支付清算协会、银联发函确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可见线下条码支付已经以其强大的便捷优势成功打破了刷卡支付的垄断地位。
条码/二维码支付获得首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必然是最大受益者,最近支付宝的1亿减金、支付随机立减活动和微信支付的“8.8无现金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看起来像是在庆祝自己获得了“婆家人”(央行)的认可。而支付宝更是在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金融类App排行中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绩单:&
支付宝以29472.7万人的月活数狂甩第二名的同花顺,毫无争议地霸占榜首之位。
等等,为什么没看到微信支付的身影?
噢,想起来了,微信支付这个业务虽然已经被腾讯独立拆出来系统管理很久了,但是微信支付依旧只能算作微信的一款in-App(内置软件),而百度百科的定义更是无情:直言微信支付仅是一个功能。
微信支付表示real尴尬,谁让咱没有独立的App去和支付宝竞争呢。
或许有人会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走的路线不同,一个是在社交领域发家,一个是以移动支付为起点,道不同罢了。可有时候往往就是这“道”不同,演绎了不一样的人生。
支付宝含金钥匙出生,微信支付前景夭折于出生日
支付宝定位移动支付,比微信支付多了那么一点前瞻性,在发家之初,支付宝就一直是以独立的App存在,虽然是阿里的亲儿子,已经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但是支付宝在最初的发展道路并不好走。用户不熟悉支付宝,不敢轻易尝试,于是支付宝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通过打造特色产品(余额宝),终于成功打入移动支付市场。
微信支付的出生比支付宝一帆风顺得多。微信支付的巨大流量来自于用户规模超越QQ的第一大社交软件——微信。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受到微信的制约,微信支付一方面不敢脱离微信做独立App去寻求更广阔的天空。另一方面,自身根基不足,无法按照银行的思维去最大化利用用户的存款,前景有些黯淡。
拼速度喝第一口汤——余额宝完胜理财通余额
支付宝之所以能快速扩张的原因就是余额宝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高额收益。支付宝在推广余额宝时其实有刻意弱化余额宝的理财气息,让余额宝变得像一个能获得更高收益的钱包(但本质上还是属于理财类产品)。在余额宝起步初期(七日年化收益最高曾达到过7%以上),就有不少消费者把银行的活期存款约全数转入余额宝。
理财通余额是在2014年左右推出的产品,性质和余额宝差不多,但比余额宝晚了差不多一年多。理财通出生之时,小额理财类产品的市场环境早已被余额宝和其他钱包产品划分殆尽。最难过的是,自家的小哥哥微信支付自顾不暇,尽管好不容易给理财通余额开通了入口(即零钱理财),但是并没有起爆炸式引流的预期效果。
钱包类产品本身不赚钱,无缝接入更多产品才是王道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3月1日开始,微信支付零钱提现是需要手续费的,每位用户只能享受终身累计1000人民币的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就会按照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用户们这下就不干了呀,怎么免费用得好好的,手续费说来就来了呢?
钱包类产品本身就是不赚钱的工具,微信支付扛不住压力、两头不到岸的原因有:第一,用户起初不会把大量的存款放在微信支付的钱包(因为不能钱生钱啊!),后来有了理财通余额,不过用户都抱怨说转入转出的流程过于麻烦,没有支付宝方便;第二,与银行方面产生的交易手续费需要微信支付来承担,微信如果不收手续费确实会让自己陷入亏损局面。可手续费虽然不多,但是这种把压力转嫁给用户的行为实实在在伤了用户的心。
反观支付宝,顶着巨大压力,打死不收提现手续费,让用户倍感温暖。支付宝同样有手续费的压力,不过得益于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类App,在接入余额宝产品之后,得到了几亿用户大量的存款,实打实地丰富了自家App的资金流量,为旗下其他的金融产品获取了用户基础。所以相比于用户的信任和资金输入,这点小小手续费支付宝自然是不看重的。
支付宝作为独立App能较好地管理操作页面和协管其他外接功能,用户们自然乐于使用这样页面切换方便、操作流程明晰的App;而非微信支付那样,作为一款in-App,不少用户都觉得页面跳转尴尬,提现、转账、购买理财产品都十分不方便。
蚂蚁金服极速扩张,目前已经有超越百度改变BAT格局的能力,而支付宝在第一季度的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也大幅度碾压财付通(即微信支付的“娘家人”)。至此已经可以看出,微信支付进退两难是一个因为定位不顺应形势而引发的血案。
既然种种迹象都表明微信支付应该从微信中独立出来,何以不见其有任何脱离的动静?说到底还是害怕离开微信之后,微信支付会流失在社交领域的大量用户,毕竟大家平时离了微信发红包就很不方便了呀!微信支付看似欣欣向荣,其实未来的道路依旧不明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移动互联网
你是选择支付宝还是微信:斗了这么久,终于分出一个高低!支付宝、微信相斗结果出炉
  小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笑话&王老吉和加多宝打架,结果干掉了和其正&。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支付宝和微信已经俨然成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放弃的应用。如果放弃了这两个应用,很多人在生活中就有一种&寸步难行&的既视感。这也是双马在不断布局线下市场的一个重要体现。
  不过话说回来,支付宝和微信在线下相争了这么多年,对于两者孰优孰劣还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但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出来了。
  今天下午,国内著名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据统计,2016年移动支付规模高达157.6万亿元,单单从这个金额来说,上一年的移动支付规模超越了2016年全国GDP总量(注意,上一年的GDP总量为74万亿)。
  除此之外,该报告还展示出一项重要的数据:支付宝占的市场份额为53.8%,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为代表的财付通则占有40.3%,比支付宝低十几个百分点。
  在用户线下支付方面(超市、餐馆、购物商场和便利店),65.4%的移动支付用户偏好使用支付宝进行线下支付,32.3%用户偏好微信支付。
  由此可见,在上半年的移动支付竞争中,支付宝还是有力压微信的一个势头所在。不过,随着微信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支付宝也将面临着&龙头移位&的紧迫感,现在就要看看这两只猛虎谁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获取压倒性的优势。就让我们一起来拭目以待。
关注电子发烧友微信
有趣有料的资讯及技术干货
下载发烧友APP
打造属于您的人脉电子圈
关注发烧友课堂
锁定最新课程活动及技术直播
摘要:互联网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那么移动互联网到目前的发...
所谓双离线,就是刷卡的闸机和乘客的手机可以双双离线。即使是双离线,只要上车之前提前从支付宝里把乘车码...
针对传统的预付费水表缺乏便利性和实时性等问题,实现了一种具有移动支付功能和数据查询功能的近场通信(N...
互联网改变了印度人民的交流方式,也为他们的文娱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印度人民的交易手段却没有发生什么...
智能识别做为物联网信息采集的最前端,对物联网的实现起着基础性作用,而NFC 不仅仅在支付领域,在非支...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大战谁胜谁败?-阿里云资讯网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大战谁胜谁败?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上传者:用户
江南愤青/文微信支付确切的说,跟支付宝不是一致竞争。支付宝是支付工具,而微信支付,只是以微信为基础,为支付提供应用场景的生态体系,微信是个底层架构,是个生态系统。第一、非正面竞争支付是微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服务,微信可以搭载更多的支付工具,包括了支付宝,也可以在微信上实现有效应用,所以说,微信支付跟支付宝确切的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竞争。从结果来看,微信通过这种方式,让支付宝感受到了压力是必然的,因为很多支付工具,都可以依赖微信所形成的应用场景,来实现支付,从而就不需要在充值到支付宝里去,通过支付宝来实现支付了,从而对支付宝形成了挤压,这里的核心,其实并不是微信支付跟支付宝打,他只是支持了很多支付机构来跟支付宝打。包括了银行支付,都可以搭载微信基础。我自己觉得支付这个行业,最终比拼的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应用场景,更多应用场景,才能有更多的支付可能,脱离了支付使用场景,支付很难生存,支付宝走到了第一,是因为有了淘宝,财付通走到第二是因为腾讯,如果单纯比拼支付,支付宝肯定远胜财付通,那是因为商品特性更产生支付基础,而社交的支付场景过少,两者不可比。但是微信横空出世之后,已经把腾讯也从原先的社交属性里给延展出来,现在的微信其实已经远不止社交的概念,一个适用人群覆盖六亿的客户端,理论上可以把人类的各类行为都涵盖在内,从而诞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了,就支付而言,就已经远远大于淘宝的支付场景,这个时候,微信支付的可怕之处就显现出来了,可以实现真正的无处不支付。这里其实还有个所谓线下线上之争的观点,事实上,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从逻辑上推论,互联网的总体流量
,需求也好,都是有限的,可以直接推算为总人口乘以总时间这个是极限值,总体流量有限的情况下,诞生两个逻辑,第一个是线上线下平衡逻辑,人在线上和线下分配自己的时间,也就是分配流量。目前从电商情况来看,虽然电商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总占比还只是占到大概不到8%左右的份额,这里面其实虽然还有很大想象空间,但是现实也看到很多线下目前的确也遇到无法线上化的问题,线上入口目前白热化的竞争背后,其实反映的是线上的流量目前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在降低,技术条件约束了很多线下东西无法线上化,虽然可以看到珠宝、汽车都在线销售,但是全体性的铺开线上化,难度还是很大。为什么O2O大行其道,反过来其实也说明的是未来线下的流量之争可能比线上更关键。基于线上流量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目前互联网里的竞争业态,就反映为在各个业态之间分配时间的不同所呈现的流量此消彼长的情况,微博没落,不是因为微信比微博好,因为两者不可比,但是微信挤占了更多人类的时间,自然
对微博构成了挤压,互联网之间的竞争,就是如此,我喜欢吃肉了,就不太会多吃素菜,因为我吃的东西总是有限的。流量之争的背后其实表现为人类更喜欢在什么地方上花更多的时间,从而把那些不愿意花时间的东西给打败了,跟这两个东西好坏不关键。所以微信支付的逻辑其实就我愿意在微信上停留更多的时间,我自然也就会在微信上把支付的事情给干了,当然前提是微信支付要提供足够方便的支付场景,而前面说了,几乎人人在用微信,这个应用场景其实就很容易形成,支付宝的钱包,很难做到人人都用。支付场景要超越微信的难度很大,毕竟一个是开放体系,一个是单一体系。这里面谈所谓的财付通的事情,我坚持我在北京电视台BAT大战里说过一个观点,没有微信的财付通,一无是处,而有了微信,财付通天下无敌,但是这里其实是有个前提其实是微信要带着财付通玩,因为理论上,前面说了,微信只是个基础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不应该只是财付通的应用场所,否则对微信的伤害也很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微信抛弃了财付通,我看财付通会好,但是很难很好。第二、谁胜谁败?微信支付不犯错误的情况下,感觉失败的可能性不大,理由两个,第一个是支付宝跟其他支付是正面竞争和对抗,不但包括跟第三方支付公司竞争对抗,还跟银行进行对抗,他的核心逻辑是,支付宝自建账户体系,要从银行里拿钱充值到自己的钱包里去,虽然最终托管在银行,但是一方面必然是降低了银行利差收益,挖走了银行很大的存量低息资金,另外一方面,其实是绕开了银行的清算,形成体系内的虚拟清算,无论哪个,都是树敌过多的行为,从人家口袋里抢钱的事情,不好干。加上阿里一直很强势的作风,我感觉规模越大,阻力越大。而微信支付前面说了,不跟任何一家支付机构形成对抗,确切的说,他是提供支付和服务的机构,更开放的模式,比相对封闭的模式,更容易起规模,也更容易铺开,所以微信支付5月份上线,我估计到年底做到五六千万的用户群,应该不是难事,这个是必然的,甚至他都会考虑放开第三方支付公司,阻力会更小,微信支付确切的说,更符合互联网的开放特性和去中介化特性。第三、安全性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逻辑上推论,两个都必然是金融级安全技术,否则无法支撑支付这个行业,但是由于各自流程不同,在流程上的漏洞是非技术层面出现的,支付宝的快捷支付目前出现的安全漏洞报道较多,一方面是因为捆绑手机的非卡非密方式,主要是大量快捷支付的应用,可以通过拦截手机来实现破解,这个破解其实已经跟技术本身可能已经是关系不大,而是因为流程上存在漏洞,要填补这样的漏洞就要考虑更改流程,而更改流程,会带来支付体验的不佳。安全性和便捷性永远是个博弈难题,只能寻求平衡点。另外,支付宝采取的是自建账户体系的方式,相当于你额外弄了个零钱包,而且还支持零钱包之间的相互转账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大支付场景,零钱包可以直接使用,可以绕开银行卡进行交易,这样就使得你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去保管这个零钱包,而且现在零钱包里的零钱越来越多之后,攻击力度都会极大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安全成本。而微信支付不是这个概念,微信支付只是帮助你从你的银行卡到别的银行卡,直接跟银行卡捆绑,他本身不是资金沉淀和账户体系的概念,资金还是沉淀在银行卡里,所以,更多安全性还其实是回归到银行卡身上去,在流程上,也比较简单,直接还是通过银行卡进行划款,流程相对更简单,应该也更安全。当然这个只是逻辑推演,这个命题现实中还真很难说明白,我自己个人感觉,目前能解答的说法只能是谁也无法说谁比谁更安全,但是考虑到两者都是全赔策略,其实,意义也不大。反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是全赔的情况下,打安全牌意义也不是特别大。第四、支付宝加上来往呢?来往对抗微信的事情,从常理上推论,其实胜算是很小的,互联网的竞争,一致竞争的可能性,先发优势和基础性优势,是很难撼动的。而且现在的微信承载了大量的其他功能,使得微信越来越不可能被颠覆,因为替换成本太大。来往能做成第二个旺旺,但是做不成第二个微信,这个是我的基本判断,干趴下微信的必然是另外一种更让用户群在上面停留花费更多时间的东西,在即时通讯领域,大部分人其实是不会去做第二个选择了,真没必要,用什么都一样的东西,干掉微信的是那些我们现在想不到的生活习惯或者生活方式的东西,而不是来往这样,跟微信连外表都一样的东西。所以加上了来往的支付宝,也很难打得过微信支付,更何况,我感觉支付宝走的就是独立账户体系的模式,承载开放性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的,即使来往做起来了,做来往支付,其实是革支付宝的命,这个对支付宝来说,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即使加上了来往的支付宝,也本质上行跟微信支付是不一样的东西。最近,微信也说推出余额宝,由于微信支付是通道模式,这个模式,不会形成资金的沉淀,有账户体系,但是不以账户体系为核心,他只是给微信提供方便的资金服务应用,但是由于没有资金沉淀,也就没余额管理的概念,个人感觉微信的余额宝金额是超越余额宝是不可能的事情。余额宝的基础性优势是账户体系模式,所以这个基础不打掉,没人能超越余额宝,唯一能打败余额宝的,其实是银行的活期直接转货币基金,但是这个显然银行短期是不会去做的事情,这里面,由于微信的便捷性,估计会打掉一些纯粹以存款替代为目的的投资人放弃支付宝的钱包,而使用微信的余额宝,存在一定的分流可能性,实际的意义比较有限。(作者微信公众账号:jrjnfq)【】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大家都是高手,其他的方面我也不太懂,但是我感觉我在写伪原创方面还是有一些心得的,今天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要说的是,很多SEOer都在声称内容为王,致使很多新手陷入了不停扩充内容的忙碌生活,但是我经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不停的填充内容是无效的,除非你能做非常高质量的原创(我的博客就是这么一直坚持的),并且这些原创被各大网站转载,这样你的内容为王才有意义,而如果你的站只收录了了一个...
 虽然自己也还是新手,但也许只有新手才更了解新手吧(之前就有位站长朋友就说,往往高手会高估新手)!做网站也有几个月了,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建站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并给新手站长们一些建议(仅是建议)以供参考,希望你不会走我所走过的弯路!   1、 先学习,再建站。   磨刀不误砍柴工,古人留下的话是没有错的。新手站长在建站之前先进行一些系统的学习,会让你以后的建站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
每当自己静静的坐下来回忆自己一路走来,是什么给了自己巨大的变化?人生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因为选择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东莞这个地方待了5年。   记得小的时候,我自己因为一个很小的梦想。这和自己的爱好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比较穷,在农村能看上电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在自己小学的时候,那时刚通电,我就幻想有一天家里能多一个电视该多好呀!那时要看电视要去...
 赚钱对于个人站长来说,是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做站,才能够真正的盈利,究竟怎样经营网站,才能做到即赚钱又轻松。   首先,有必要简要的说说目前的网络形势。   几大门户占据了绝大部分新闻资讯类的份额,再加上一些垂直门户,行业门户,资讯类的流量份额可以说已经所剩无几。主流关键词都被大型网站涉及,几乎你能想到的内容,或者说你需要的内容,都能通过“百度一下”而找到。典型的网站经营模式已经被各...
最近在论坛上看到几个关于讨论热门关键字的帖子,一个每天搜索几万次的关键字好不容易做到了百度首页却发现每天只代来个把IP,不知所以然,其实像些关键字大部分是虚假关键字,如果谁误把这些词当成主关键字去优化,那代价可是很沉重。我也有过亲身经历,结果注定是杯具。   在社会主义和谐的暖风中,我们沐浴在备案的海洋里,接受着网站整顿的洗礼,花了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买了空间和域名,经过熬夜加班网站终于上...
 非但全国性的棋牌游戏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地方性的棋牌游戏竞争也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地方棋牌的一线城市也基本饱和了(部分地区还在激烈争夺中),只有2线以下的城市还有空间,或则中西部的城市,或则南部偏远地区。而实力雄厚的公司还不断在这些竞争不是很大的区域攻城略地。同时棋牌游戏推广也步履维艰,地面推广,网络推广,联合运营,部分棋牌游戏也开始将SNS社区的概念引入进游戏,开始搞团购购物,同城交友!各...
若您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售前咨询热线
服务与支持
账号与支持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转支付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