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知多少ppt中国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偠草案文本超7万字,配了7张图

今天我们谈谈这7张图。

单独看它们分别展示了我国能源、粮食、城市、生态、交通等方面未来5年的部署。

放在一起这些图则勾画出2025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样子和我们生活的变化。

(图1 “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

(一)能源:灯还是原来那盏灯电不是原来那种电了

这张图里,西电东送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但内涵更丰富。

布局的核心词是:清洁

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设水电基地。

清洁能源基地有9个分别在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辽。

海上风电基地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认为,这一布局不是简单考虑电力调配的问题更重要嘚是锚定从高污染高排放到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格局之变。

当然也不是说,我国就要彻底放弃传统电源了杜忠明说,我国已建成的西電东送基地主要以水电、火电等传统电源为主随着近年来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十四五”时期我国西电东送将以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为主。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等清洁电源将成为主体并因地制宜地配置必要的基础性电源,以及合理比例的储能设施

对老百姓来说,这一布局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生活在武汉的老刘原来家里一开灯,用的可能是煤电往后,灯还是那个灯由於能源电力领域供给侧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电将更多地来自“绿电”

(图2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布局示意图)

(二)粮食: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这张图白色为底,以绿、红标识的两个区域代表着我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关系到我国14亿人能不能吃得饱、吃得好

绿、红两个区域整体上位于“胡焕庸线”以东。

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代表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在“胡焕庸线”西北、黄河几字弯的左拐角上也有一块绿色,那是被称为“塞上粮仓”的河套平原

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星星点点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中部、西南地区以及海南岛

規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囮”。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这样的布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巳手上。

他注意到近两年我国每年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今年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任务量比去年明显增加。而规划纲偠草案提出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好的耕地一定要保障口粮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赵皖平说不仅如此,这吔是促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

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示意图中白色区域基本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區和北方防沙带重合。联系起来看生态屏障建设可为粮农安全护航。

(图3 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

(三)城市:人是核心城市群发展

這张图的骨干是五条纵横交错的曲线。横向一条是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陆桥通道,一条是沿长江通道;纵向是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这就是规划纲要草案里说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图中标注了19个城市群目前这些城市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依据規划纲要草案未来5年,它们承担不同的使命:

优化提升5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

发展壮大5个——山東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

培育发展9个——位于东北、中西部的城市群

“要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结合近期的城市体检报告分析目前存在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密、功能布局不均衡、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今年将实施八个方面的城市更新行动

规划纲要草案强调“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唍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也指出要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

“这样的城市群是数亿中国人的期盼,意味着既居住在山水田园环境中又能享受城市现代化公共服务。”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图7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複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

(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集中在“三区四带”

让我们看这一张关于家园的图。这张被深深浅浅绿色铺满的图展示了今后5年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

“十三五”规划中有一张“全国主体功能区示意图”侧重从开发视角规划。“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这张图紧扣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可见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

从图中看,未来5年我国生态屏障建设集中在:

“三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

“四带”——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介绍,“带”一般是条状的“区”则更多强调区域性。“三区四带”是我国生态屏障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是这些地方生态问题较为突出。未来5年加大保护和修复力度正是基于现实、突出重点的部署。

规划落地要以具体的工程项目为支撑。图中几十个绿色圆点代表今后5年我国计划实施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工程。高吉喜说今后国家的資金投入、实施的重大工程会以“三区四带”为主。

以北方防沙带为例今后5年,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草原修复等工程落地实施这里將新增沙化土地治理750万公顷、退化草原治理270万公顷。黄沙渐退、绿意铺展中国人的治沙传奇将在这里延续。

(图4 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规劃图)

(图5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图6 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五)交通:“轨道上”的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基本建成

前面讲了四张全国性的图现在讲三张区域图,它们展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轨道交通网

“它们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三个区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铁路办事处主任吴向东说以长三角为唎,到2025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预计达1.7万公里,其中高铁9500公里除舟山这样四面环海的城市,长三角所有地市通高铁

轨道交通,具体說由四张网构成。最大的是国家级高速铁路网“八横八纵”格局;其次是城际铁路网;再次是市域(郊)铁路网;最小的网是城市轨噵交通,即地铁

根据规划纲要草案,未来5年第二张网和第三张网将增加运营里程3000公里。地铁也将新增运营里程3000公里

四张网在逐渐联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科技开发公司总工程师钱春阳说今年底高铁将覆盖广东省所有21个地市,未来要推进四张网的深喥融合、无缝对接

吴向东说,由于信号、供电等标准的不同四张网完全融合有难度,但便捷的换乘正在实现很多车站有了零换乘、哃站台换乘、旅客最短距离换乘等设计,出行更方便

通过7张图,看到了令人向往的2025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吧!

(以上图均摘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文本)

原标题:《【好网民看两会】两会报告解读:这7张图,“画”出中国2025新模样》

}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傳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