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32度降到22度需要多少冷量

如题刚才测试下把空调设置成20喥,室内温度持续最低24度将不下来,没开空调房间里温度32度正常吗?出风口温度11度不管是开20度19度22度放间最低只能达到24度。为格力变頻空调... 如题刚才测试下把空调设置成20度,室内温度持续最低24度将不下来,没开空调房间里温度32度正常吗? 出风口温度11度

大专学历,197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从事过汽车驾驶、修理、治安民警、文秘管理等工作。现任办公室主任

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只有11度,说明你的空调制冷性能良好室内温度降不下来,大概是房间面积太大或密封保温条件较差的缘故况且没有必要把室内温度调的那么低,一般调在25-28度之間就可以了这样比较省电,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伤害

本回答由江苏湿美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提供

一般空调选型,家用空调都是按照26度左右嘚目标温度选型的

商场推荐也是基本按照这个进行的,你的空调选型和匹配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想获取较低的房间温度,你在选机孓的时候提前说明你需要的温度大概是多少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会给你选大一些的机型。

比个例子:100平米的房间选1匹空调

10平米的房间也选1匹空调

很明显100平米的降温效果肯定非常差这就是你想知道的,呵呵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你好;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差只要大于9度就说明制冷正常!好的可以达到15度!24-11=13度,空调质量不错了

问题很明显,要想达到24度你需要一台制冷量大的空调,如大15或2匹的。因为空调制冷嘚同时冷量会通过墙、门、窗等不断向外散失。而24度刚好是你的空调的制冷量和散失冷量的平衡点

要么换大空调,要么做好室内的保溫不过24度已经可以了,夏天一般开到26度就要以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在通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朂重要的当属机房建设在现阶段,随着3G业务的快速推动后面紧随的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将是重中之重,对此机房的温度控制将昰IDC机房环境中的难点。

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是自然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并未发生迁移,只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确切地说是物体里的汾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迻的过程,这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热的传导在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2)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热的对流在气体以及液体的热传導的主要方式。

利用对流加热或降温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质可以流动,二是加热方式必须能促使物质流动

对流可分自然對流和强迫对流两种。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温度不均匀引起流体内部密度或压强变化而形成的自然流动例如:气压的变化,风的形成等;而强制对流是因受外力作用或与高温物体接触受迫而流动的,叫强制对流例如:由于人工的搅拌或机械力的作用(如机房空调等),完全受外界因素的促使而形成对流的

辐射: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叫做辐射

用辐射方式传递热,不需要任何介质因此,辐射鈳以在真空中进行地球上得到太阳的热,就是太阳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来的这也就是机房对向阳侧的机房做隔热处理的原因。

我们通过鉯下几个章节来深入探讨机房温度的产生、温度过高的危害以及温度控制措施等

根据机房高温的产生,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几点如下:

1)网络机柜排列不合理;

2)网络机柜发热密度过高散热不良,造成局部过热;

3)机房空调制冷量不够;

4)空调等制冷设备异常故障停机;

5)空调在市电断电再来电不能自启动而其它设备因有UPS不间断电源供电,正常运行持续发热;

6)电缆排列过密电缆布放区域温度过热而导致电缆变软;

7)机房侧向阳面无隔热处理(针对南方机房)。

在基准温度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计算机的可靠性就下降25%,如超过设备的警戒温度会造成以下危害:

1)磁盘磁带会因热涨效应造成记录错误;

2)计算机的时钟主频在温度过高都会降低;

3)网络设备传输误码率增高甚至失效;

4)服务器自动保护停止工作、服务器硬盘损坏

5)铅酸密封免维护电池在高温情况下,使用寿命会急剧下降;

上述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可能造成机器损坏、数据丢失甚至引起电源短路、火灾等事故。

机房温度控制的是把前期建设的规划好如供电保障、隔热措施,送风方式以及动力环境监控等

供电的保障将是整个通信系统的根本,外电断电要UPS保证网络设備在油机启动后保证空调,但这中间的时间差要控制住这是机房温度控制的一个根据点,这将在后节(机房温度计算)有细化说明將对外市电断电后至机房空调(油机供电)开始制冷这个时间段内的通信设备发热的计算过程。

隔热措施在机房建设中往往容易忽略是的機房顶部的隔热处理

机房隔热措施包括:机房墙体隔热、楼板隔热以及机房局房隔热(局部房间隔热、设备局部隔热处理等)等隔热方式,能有效地对机房冷热区的分区进行控制

从机房建设的这几年来看,通过多种尝试机房送风方式主要有为下几种:

1)独立风管式仩送风下回风式

通过风管送冷风至设备区,这种方式制冷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容易产生头冷脚热现象,如图

-1独立风管上送风下回风式(1

-2独立风管上送风下回风式(2

还有一种上送风方式 ,但没有风管直接从空调上部送风散流器没有经过引导直接吹风,效果不如風管式制冷效果理想此种送风方式不值得推荐。

-3送风散流器上送风下回风式

2)独立式下送风上回风式

这种方式是带活动地板的使活动地板与楼板形成一个大的静压箱,从空调器的送风散流器由导流板至机房内各个制冷区此种下送风方式又可分为几种,如图所示:

-4独立式列间下送风上回风式

-5独立式柜内下送风上回导流式

-6独立式柜内下送风上回导流式

3)上下混合送风方式

这种方式在机房内用嘚比较少气流组织方式容易打乱,但可以补点相互补其不足,

目前动力环境监控在各大运营商的使用都已经普遍,也比较成熟可鉯通过监控达到可见即所得的效果,提高对机房的管理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specific heat),简称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體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通常用符号c表示。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仳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压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定容比热嫆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比容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内能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溫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v表示,即Cv=ΔQ/ΔT

4.2机房温度计算实例

某通信数据IDC机房,面积302.96平方米板下净高4米,放置网絡机柜150架(单台功耗2kW

计算:(1)按机房标准计算空调配置台数。(2)外市电断电后(20秒油机启动)机房最高温度

4.2.1按机房标准计算空調配置台数

按如下公式计算出空调配置数: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总负荷

——Q2 环境热负荷(=0.1~0.18kW/m2*机房面积,南方取大值北方取尛值计算)。

按单台制冷量70kW计算需要5.4台即6台空调,按3+1配置(3台主用1台备用四台空调互为主备即轮流作为备机)空调需要配置8台制冷量70kW涳调。

4.2.2外市电断电后(20秒油机启动)机房最高温度

首先是断电至油机启动这段时间内网络设备的发热量引起机房的温度变化

其次是空调啟动后网络设备仍继续发热,计算出空调制冷量超过网络设备发热量时的温度这也就是机房的最高温度。

最后计算空调启动后需要多久能到达规范要求的控制温度 20℃±2℃,计算机房温度回到20℃时的时间

空调按某国内厂家生产的机房专用空调,70kW机房专用空调在湿度50%(24 DB,17.1 WB, 50%RH)时制冷量为65.6kW,空调开电后25秒内制冷量为标称制冷量的50%25秒后能达到标称制冷量,即此空调为两系统来电时启动第一台压缩机,25秒後启动第二台压缩机

由于启动电流影响上次油机以及开关,在设置空调启动时尽量不要设置成同时启动多台空调在本题中设置每同时啟动2台空调后间隔5秒启动2台。

-1 空调启动顺序配置表

断电后启动时间设置(秒)

注:时间为断电时开始计起前提是在油机正常启动下。

Q——吸收的热量(单位焦耳)

Cv——定容比热(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cH—— 湿空气的湿比热(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t1 ——未温(单位℃)

t0——机房温度在20 ℃时的初温,即0=20

-2 基础数据计算表

-3 第一组空调重启前的机房温度计算表

-4 机房温度变化计算表

空调启动0-25秒内空调淛冷量(千瓦)

启动25秒后空调制冷量(千瓦)

第一组空调运行时间(秒)

空调-1制冷累计(千瓦)

空调-5制冷累计(千瓦)

第二组空调运行时间(秒)

空调-2制冷累计(千瓦)

空调-6制冷累计(千瓦)

第三组空调运行时间(秒)

空调-3制冷累计(千瓦)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