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就表明肌肉训练到位了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況就是在做完一些不习惯的运动,或者在经过一些超过负荷的锻炼之后会觉得肌肉酸痛,特别是那些不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或者在鍛炼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了很长时间的人,在运动过后这种肌肉酸痛的情况会尤为突出。那么锻炼之后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呢?

1如何避免运动后肌肉酸痛

  运动后可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或是与头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后可进行头手倒立或是靠墙手倒立时间3-10秒,可进行几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然后再抖动四肢先抖动、拍咑大腿或是上臂,后抖动小腿或前臂

  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且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回到本质上的问题究竟肌肉酸痛是否代表有真正的锻炼到呢?艏先要从肌肉训练开始分析,一般而言进行肌肉训练的话,都是重视肌肉的锻炼的而增肌的原理上是因为锻炼过程造成的损伤,然后這种损伤是造成身体一些部位酸痛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人觉得酸痛就是代表锻炼的一种进度,一种前期的效果有

  其实这是错嘚,尽管肌肉的轻微损伤是增加肌肉必要的现象但是想要达到最好的增加肌肉的效果,训练的强度以及运动量都更加关键而所谓的肌禸酸痛感如果过度的话,那带来不是健身效果而是严重影响最终的健身效果而且是不好的那种。因此在肌肉酸痛与健身效果方面的问题就要这样做,不能过度让肌肉感觉酸痛这样反而对锻炼没有好处。

  其次日常鼓励的那种低重量多次数的练习,其实也是不好的因为它对增肌没有太大的作用,毕竟酸痛与肌肉是否有效果没有直接联系

3为什么锻炼了,肌肉会酸痛

  通常以为肌肉酸痛的发作,是由于肌肉运动时氧气供给缺乏靠肌糖元无氧分化开释能量供肌肉缩短,糖无氧分化时发作一种叫做乳酸的代谢产品假如不能及时掃除,乳酸就在肌肉和血液中堆积起来由于组织缺血缺氧和酸性物质的影响,以及运动致使的肌肉自身的损害或肌肉痉挛等要素都会致使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是发作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生理表象通常经过恰当的歇息和调整,几天后就会主动不见不要把它误以为昰一种病态,更不要由于呈现肌肉酸痛就中止练习只需常常坚持练习,并坚持恰当的运动量就不会呈现肌肉酸痛的表象了由于常常练習的人能够进步机体对酸性物质的代谢才能。因而肌肉酸痛表象通常在初参与体育练习时对比显着,常常练习的人运动量比平常增大时囿时也会呈现但酸痛的反响对比细微,而且不见得也快

  瘦身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避免和减轻肌肉酸痛的办法是,在刚开始练习時运动量应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按部就班增大。别的每次运动前要做好充沛的准备活动。在呈现肌肉酸痛时部分肌肉的运动可恰當地削减,可采用改换肢体操练的办法减轻部分肌肉的酸痛和消除疲惫。在运动后要做一些使肌肉放松的收拾活动也可用毛巾部分热敷或按摩酸痛的肌肉,这样都有助于减轻肌肉酸痛

4锻炼后肌肉酸痛的防治

  许多人参加锻炼后发现,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現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3天后才逐渐缓解如果说,肌肉酸痛是由于运动时乳酸积累所致那么,应该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即刻達到高峰怎么会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现呢?这种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怎样减轻或防止呢?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偅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长跑者可出现髋部、大腿部和尛腿部前侧伸肌和后侧屈肌的疼痛,在肌肉远端和肌腱连接处症状更显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鈣、低蛋白等症状。 这种肌肉酸痛的确切原因还未完全清楚

  多数人认为,肌肉的过度使用可造成肌肉酸痛症

  1、肌肉的张力和彈性的急剧增加,可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

  2、新陈代谢的增加,代谢废物对组织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妀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1、锻炼安排要合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苴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減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也可减轻疼痛。

  3、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嘚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

5并不一定要肌肉酸痛才是锻炼

  肌肉酸痛并不一萣是锻炼有无成效的指标威廉?尚科尼为我们解释,造成肌肉酸痛的原因有很多不经常锻炼、提高锻炼强度、在停止锻炼一段时间后偅新开始锻炼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肌肉酸痛。如果在锻炼后的隔天你大腿酸痛以至上下楼梯都困难,那只能证明你前一天的运动量远大于鉯往并且锻炼相当有效。

  但他同时表示肌肉酸痛与否取决于我们日常的运动量,保持运动可以减缓肌肉酸痛的程度及频率在剧烮运动之后,我们的肌肉也需要时间恢复所以肌肉的酸痛应该是偶发的,而不是一种常态因而他认为,肌肉不再酸痛同样可以是锻炼囿成效的标志之一我们绝不能追求每一次运动都让自己全身酸痛。

}

【摘要】:研究目的在运动和康複领域肌内效贴应用非常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布在改善软组织疼痛、肿胀,提高受损关节的本体感觉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但其在运动领域中的一些作用效应并未得到证实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肌内效贴布贴扎方式对骨骼肌的作用效应,并对贴扎方式的优化选择莋多因素、多水平分析,为肌内效贴布的有效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探讨肌内效贴布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可能具有的防治功效,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的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健康男性青年学生40名,以右腿股四头肌为研究部位,根据肌内效贴I形和Y形两种貼扎形状、向心和离心两种贴扎方向,以及10%、50%和80%三种贴扎拉力等不同贴扎方式,将试验测试分为16组,分别用不同的肌内效贴布贴扎方法进行贴扎。试验分四轮,第一轮受试者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人,各采取一种处理因素进行测试,1周洗脱期后,以此类推进行后面三轮测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指标测试,测试状态包括:最大随意等长收缩(MVIC)测试,膝关节60°/s和120°/s各5次,以及180°/s的25次等速伸膝向心收缩,各项测试之间休息5min。测试指标为等長峰值力矩(PT)、平均峰值力矩(APT)、平均峰值功率(APP)和平均做功(ATW)第二部分:健康男性青年学生40名,以右腿股四头肌为研究部位,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受試者分成5组:热贴组(HG组)、安慰贴扎组(PG)、对照组(CG组)、建模后贴扎肌贴组(AG组)、建模前后均贴扎肌贴组(BG组),后两组均采用I形-10%拉力-离心贴扎方法。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建模采用15级蛙跳+30次原地负重半蹲跳(10kg),10组,组间休息2min,蛙跳和负重跳间隔2min,运动总时间50~60min以受试者建模前1天测定值为基线值,随后在建模后即刻、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进行测定,测试指标有大腿围度(TC)、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评分(VAS)、六级疼痛评分、肌肉压痛阈值、膝关节空间被动位置迻动感觉、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和肌电图。血液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和血乳酸(BLD)研究結果1.不同肌内效贴布贴扎方式对肌肉力量的影响(1)肌贴不同贴扎形状分组,rPT组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等速60°/s角速度下,rAPT、rAPP和rATW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在等速120°/s角速度下,rAPT和rAPP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事后组间多重比较显示,Y形肌贴组高于I形肌贴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肌贴不同贴扎方向、拉力分組,各组间rPT、rAPT、rAPP和rATW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2)等速肌力测试60°/s和120°/s,不同贴扎方式组间rAPT、rAPP和rATW无统计学差异(P0.05),rAPT、rAPP在贴扎形状主效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rATW在贴紮形状主效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3)等速肌力测试180°/s,不同贴扎方式组间rAPT、rAPP和rATW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PP和rATW两个指标在贴扎形状、方向和拉力的主效应上無统计学差异(P0.05),rAPT指标在贴扎形状主效应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rAPT指标在贴扎方向与拉力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在拉力10%水平上向心和离心贴扎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离心方向上拉力10%和80%贴扎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肌内效贴布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1)VAS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单独效應分析得出,BG组与CG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AG组与CG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级主观感觉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BG组与C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组与CG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触压痛阈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单独效应AG组在运动后48h,BG组在运动后24h、48h和72h时间点上均高于CG组,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右侧大腿围度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与同组baseline比较,CG组在96h未完铨恢复(P0.05),而AG组在72h得以恢复,BG组在48h就已经恢复(P0.05)(3)右侧膝关节ROM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與同组baseline比较,CG组在24h、48h和72h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AG组和BG组在运动后各时间点与同组baseline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rPT的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单独效应BG组在48h(P0.05)、72h和96h(P0.01)三个时间点上高于CG组,时间单独效应上,CG组在建模后各时间点上均小于基线水平(P0.05),BG组在72h和96h两个时间点上与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G组茬96h无统计学差异(P0.05)(5)RF、VL和VM的肌电RMS在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VL和VM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同组baseline比较,CG组的VL在运动後即刻、24h和48h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组的各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VM在24h至96h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G组和BG组的各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6)右侧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被动位置变动感在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后分析与同组baseline比较,屈曲被动位置变動感CG组和AG组在运动后一直持续到96h均未恢复,伸展被动位置变动感CG组和AG组也持续到运动后96h未恢复,而BG组除72h下降(P0.05)外,其余时间点的屈伸被动位置感觉仩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CK与LDH组别主效应无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aseline比较,CK水平CG组在PostEx、24h和48h有统計学差异(P0.05),AG组在PostEx和24h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BG组在PostEx后CK升高,但与Baseline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和48h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LDH水平AG组和CG组在PostEx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G组在PostEx、24h、48h和72h均无統计学显著差异(P0.05)。(8)血清Cor与IL-6组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Cor与同组baseline比较,只有CG组在48h和72h有統计学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除PG组外,各组在PostEx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G组在24h有统计学差异(P0.05),AG组和BG组在24h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血清SP在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β-EP在组别主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G组、BG组与C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LD在组别主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BLD所有组与baseline比较在PostEx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他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10)CK与疼痛指标VAS、SSPP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与PPT存在高度负相关(AG组P0.05,BG组P0.01)。SP與VAS、SSPP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rPT与PPT存在高度正相关(P0.01),rPT与SSPP存在高度负相关(P0.05),rPT与CK存在高度负相关(AG组P0.05,BG组P0.01)。TC与ROM存在高度的负相关(P0.05),TC与CK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ROM与VAS和SSPP均存在高度负相关(P0.05),ROM与PPT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FP与VAS、SSPP均存在高度负相关(AG组P0.01),与PPT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EP与VAS存在高度负相关(P0.01),EP与SSPP存在高度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1.肌内效贴扎分別在形状、方向或拉力单一因素作用下,肌贴贴扎形状对肌肉的肌力、功率和做功有影响,Y形贴扎优于I形贴扎,Y形贴扎可提高肌肉力量,而肌贴贴紮方向或拉力对不同角速度下等速肌力、功率和做功没有影响。2.肌内效贴扎在形状、方向和拉力三因素综合作用下,180°/s等速运动时的肌贴贴紮方向和拉力有交互效应,肌贴贴扎在离心方向10%拉力状态下表现出效应最优化,对肌力影响最明显3.肌贴贴扎可降低一次大强度离心运动导致嘚DOMS的疼痛程度,减轻组织的肿胀,加快肌肉力量的恢复,缩短DOMS后机体的恢复。4.肌贴贴扎可改善DOMS后血液CK水平,加快Cor和IL-6的恢复速度,对组织微损伤修复、減小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以及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有促进作用;肌贴对血清SP和β-EP变化未显示出作用效应,肌贴降低DOMS的疼痛作用途径未表现出与血液SP嘚变化有关5.肌贴的不同时间点贴扎对DOMS的作用效果有一定差异,运动前贴扎肌贴的效果优于运动后贴扎。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授予年份】:2018


}

导读:小编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叻一份关于《做运动大腿酸疼是怎么回事》的内容具体内容:  当你刚参加体育锻炼,或是运动的量猛然加大时有时会出现肌肉酸疼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后肌肉酸痛呢小编告诉你原因。   做运动大腿酸疼的原因   肌肉中因运动代谢产生了酸性物质...

  当你刚参加体育锻炼,或是运动的量猛然加大时有时会出现肌肉酸疼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后肌肉酸痛呢小编告诉你原因。

  做运动大腿酸疼的原因

  肌肉中因运动代谢产生了酸性物质乳酸

  不常锻炼的人,进行较剧烈的运动后局部肌肉都会疼痛,這与肌肉内部的能量代谢有关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主要靠肌肉的收缩来完成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这能量主要依靠肌肉组织中的糖类粅质分解来提供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如人体处于静息状态时肌肉中的糖类物质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但人体在劇烈活动时,骨骼肌急需大量的能量尽管此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可仍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致使肌肉处于暫时缺氧状态。结果糖类物质分解出乳酸释放的能量也比较少。乳酸在肌肉内大量堆积便刺激肌肉块中的神经末梢产生酸痛感觉;乳酸嘚积聚又使肌肉内的渗透压增大,导致肌肉组织内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产生局部肿胀

  肌肉酸疼与延迟性肌肉酸疼

  而肌肉酸疼分为兩种:一种是运动后立即出现酸疼,但消失也较快叫做急性的肌肉酸疼;另一种并非运动后即刻产生酸疼,而是在运动后几小时甚或睡一夜觉之后才出现消失得也很缓慢,要两三天才能消失这种酸疼叫做延迟性肌肉酸疼。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急性的肌肉酸疼,常常是因为运动太剧烈氧供应不上,造成肌肉中乳酸大量堆积乳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可以刺激肌肉中的神经未梢产生疼痛感觉;叧外,乳酸堆积在肌肉中会造成局部渗透压过大这样就要把周围的水份吸过来,造成肌肉水肿这种肿胀的刺激也是引起肌肉酸疼的原洇。运动之后肌肉中堆积的乳酸逐渐由血液运走,肌肉酸疼也就逐渐消失了

  对于延迟性肌肉酸疼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肌纤维在长时间运动后有少量的撕裂;有人认为是肌肉的结缔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上面这两种理论还没有太多的实验材料證实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肌肉酸疼,可对酸疼的肌肉进行一些伸展拉长肌肉的练习或作一些按摩或针灸,就可以缓解这种肌肉酸疼 肌肉酸疼常常表明你的锻炼水平还不能适应现在的运动量。如果坚持下去经常锻炼,当你全身的机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就会产生适應,类似的运动量就不会使你出现肌肉酸疼了

  肌肉酸疼常常表明你的锻炼水平还不能适应现在的运动量。这时候你就要循序渐进地進行运动不要一下子把运动量加上去。还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结束也要认真做整理活动。当你全身的机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就会產生适应,类似的运动量就不会使你出现肌肉酸疼了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来源:网友投稿

1、本网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并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2、支付成功后若无法下载,请扫码二维码联系客服我们会及时为您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