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发现2NO(g) + O2 (g) = 2NO2(g) △H < 0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O2(g)+2NO(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_百度知道
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O2(g)+2NO(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
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O2(g)+2NO(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物质的量B.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C.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
我有更好的答案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D,故A错误;B、达到平衡后,因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图象符合,故D正确A、反应吸热;C、增加NO2的物质的量时,相当于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逆方向移动,O2的物质的量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物质的量增大
采纳率:5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n(NO)(mol)
0.007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如图.(1)如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moloL-1os-1.(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a.2v逆(NO2)=v正(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0×10-3moloL-1o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3.0×10-3moloL-1os-1=1.5×10-3moloL-1os-1,故答案为:b;1.5×10-3;(2)a、当2v逆(NO2)=v正(O2)时,该反应未达平衡状态,而当v逆(NO2)=2v正(O2)时,反应才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气体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故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v逆(NO):v正(O2)=2: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平衡向右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且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d.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c.
为您推荐:
(1)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根据v=计算v(N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O2);(2)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用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方法,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本题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为易错点.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omol-12NO(g)+O2(g)2NO2(..
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omol-12NO(g)+O2(g)2NO2(g)△H=-113.0kJomol-1写出NO2(g)与SO2(g)生成SO3(g)和NO(g)热化学方程式______.(2)已知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12N2(g)+32H2(g)NH3(l);△H=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由①2SO2(g)+O2(g)2SO3(g)△H=-196.6kJomol-1,②2NO(g)+O2(g)2NO2(g)△H=-113.0kJo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可得NO2(g)+SO2(g)═SO3(g)+NO(g),则△H=-196.6kJ/mol-(-113.0kJ/mol)2=-41.8kJomol-1,故答案为:NO2(g)+SO2(g)═SO3(g)+NO(g)△H=-41.8kJomol-1;(2)由图可知,生成1molNH3(g)放出的热量为b-akJ,由气体变为液体,放出热量为ckJ,则12N2(g)+32H2(g)NH3(l)△H=-(b-a)kJ/mol+(-c)kJ/mol=(a-b-c)kJomol-1,故答案为:(a-b-c)kJomol-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omol-12NO(g)+O2(g)2NO2(..”主要考查你对&&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的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如:的△H无法直接测得,可以结合下面两个反应的△H,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所给反应的△H。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盖斯定律在反应热大小比较中的应用: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若按以下思路分析:2.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并且据此可写出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方法:用盖斯定律结合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求解一些相关反应的反应热时,其关键是设计出合理的反应过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数学运算得未知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热,使用盖斯定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当反应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 (2)反应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H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3)通过盖斯定律计算并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同样要把△H看做一个整体 (4)在设计的反应过程中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5)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反应焓变(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焓变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H生成物的能量总和一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 △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踺能。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数学运算,以求得所求反应的反应热。 5.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6.反应焓变的大小比较在比较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大小时要带 “+”“-”,比较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多少时要去掉 “+”“-” .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Q1小于2molH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Q2,即.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omol-12NO(g)+O2(g)2NO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4549672718618079411204018237737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44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反应2NO(g)+O2(g)2NO2(g)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反应2NO(g)+O2(g)2NO2(g)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6|
上传日期: 14:55:0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反应2NO(g)+O2(g)2NO2(g)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