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先和水反应,但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现象是却直接置换,没有先和水反应,为什么?

铝放入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物中,先置换出铜还是铁?_百度知道
铝放入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物中,先置换出铜还是铁?
就是金属先置换活动性较强的还是较弱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铝有氧化膜,若是除去氧化膜的铝,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应先置换最弱的铜,这是宏观表现, 在微观上谁也说不准只先置换铜,但若铝置换出铁,铁则会置换活动性弱的铜,所以是先置换出铜
采纳率:80%
先置换出较弱的。假设先置换出较强的,被置换出的较强的又会去置换较弱的,所以是先置换较弱的。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来说,先置换出铜的。不懂可以追问我 求采纳
铁,因为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比铜高
会析出离得远的
真的是这样
金属活动性不同
错了!!是铁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反应物中有H2O(水),为什么锌粒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其反应物中无水的参与?_百度知道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反应物中有H2O(水),为什么锌粒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其反应物中无水的参与?
我需要的是详细的解释,为什么锌粒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其反应物中无水的参与?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其实并不标准】 所以从方程式看,都是有水参与反应的。而溶液中Zn并不与偏铜酸根离子发生反应,当然更不会与性质不活泼的Cu(OH)2直接发生反应。而楼主若想研究锌粒与无水氢氧化铜的反应,那么楼主可能要失望了,要使至少溶液呈一定碱性,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无水氢氧化铜的提法的原因。 如果楼主所看资料于此有异,请写明出处,方便讨论,因为氢氧化铜在无水的情况下会自行脱水成为CuO,如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2OH- + Zn + 2H2O = Zn+ + [(Zn(OH)4]2- + H2↑而铝与氢氧化钠的离子反应方程为:2OH-+ 2Al
+ 6H2O = 2[Al(OH)4]- + 3H2↑【中学常将A[l(OH)4]-”写成“(AlO2)2-”,而Cu(OH)2以[Cu(OH)4]2-(偏铜酸根离子),因为是碱性溶液,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首先“氢氧化铜溶液的提法”存在问题,要使Cu(OH)2溶于溶液中
那么就是说,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个特例?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就一定有水的参与吗?我还想知道有没有其他的反应方程的反应物也是有水参与的呢?
我上面说了,都有水参加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水参与,这不是特例。事实上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一定要有水,当然反应方程式中学也不会学到。要类似的反应,还有Be + 2NaOH + 2H2O ==Na2[Be(OH)4] + H2↑,Zn + 2NaOH + 2H2O ==Na2[Zn(OH)4] + H2↑,对于中学生奇怪点的:Cu + 4NaCN + 2H2O =强碱性条件下= Na2[Cu(CN)4] + 2NaOH + H2↑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采纳率:7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不是置换反应_百度知道
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不是置换反应
我有更好的答案
铝强碱性条件下先与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氢氧化铝两性,又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将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到:2 Al+2NaOH+2H2O=2NaAlO2+3H2↑可以算作置换反应
可以算作置换反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
练习题及答案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①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②稀氨水水显碱性,与酸反应生成可以消除蚊虫的叮咬③熟石灰是碱能与酸性土壤发生中和反应④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酸的性质、
碱的性质、
盐的性质、
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酸的用途、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酸的化学性质: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 ]﹑[A-]分别是HA﹑H ﹑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磷酸分三步电离﹐每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是无机化合物极好的溶剂﹐离子能被水分子强烈吸引而稳定﹐酸中 H 是裸露的质子﹐直径为10-3皮米﹐能强烈地与水分子结合成H3O 。例如﹐水合高氯酸晶体HClO4.H2O实际上是由HO 和ClO4-组成﹐在水溶液中HO 和其他三个水分子结合成HO。目前常用H表示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 == 盐+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 盐+ 水
3H2SO4+ 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 +盐 & 新酸+ 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 碱 & 盐+ 水
2HCl+Cu(OH)2=CuCl2+2H2O
像以上的 (3)(4)(5)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弱电解质(其中1个即可)。
正如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这里有气体生成,(也有水生成)
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这里BaS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
比如像 NaCl 和H2SO4 混合,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也没有弱电解质生成。所以实质上他们不反应。
但像CaCO3 HCl, 情况又不一样,敬请参考复分解反应的详细解答。这里不做展开。
所以,判断是否能和酸反应,可以以这个为一个参考依据。
酸的分类:
①盐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②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铁、铝、铬等会被硝酸钝化,溶解时加入非氧化酸,如盐酸除去氧化膜即可很好的溶解。几乎所有的硫化物也都可被硝酸溶解,但应先加入盐酸,使硫以H2S的形式挥发出去,以免单质硫将试样裹包,影响分解。除此之外,硝酸还很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并且硝酸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分解。硝酸还有强氧化性,它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则生成一氧化氮)。
③硫酸(H2SO4)除钙、锶、钡、铅外,其它金属的硫酸盐都溶于水。热的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常加硫酸并蒸发至冒白烟(SO3)来驱除。&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可溶性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Ba(OH)2=BaCl2+2H2O
考点名称:
碱的性质:
(1)发生中和反应
(2)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4)碱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等。
碱的共同性质:
1.碱的水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2.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
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Cl=NaCl+H2O
(碱) (酸)(盐)(水)
3)Ca(OH)2+CO2=CaCo3&+H2O
(碱)(非金氧化物)(盐)(水)
4)2NaOH+CuSO4=Cu(OH)2&+Na2SO4
(碱)(盐)(新j碱) (新盐)&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除这两种碱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的氢氧化铝[Al(OH)3)。
(2)晶体(固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表而潮湿而逐步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氢氧化钠、粗盐、氯化镁等物质都易潮解,应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地方。同时称量 NaOH固体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防止 NaOH固体潮解后腐蚀天平的托盘。
(3)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氨水的特性:
①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②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Ca(OH)2也有腐蚀作用。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 Ca(OH)2+CO2=CaCO3&+H2O Ca(O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 2NH3+3CuO=(加热)=3Cu+N2&+3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OH)3、Cu(OH)2等。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考点名称: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在溶液里能解离成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根据阳离子不同,可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钱盐等,根据阴离子不同,可将盆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
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碳酸氧钠(NaHCO3)、碳酸钙和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硫酸铜(CuSO4)。
盐的物理性质:
(1)盐的水溶液的颜色常见的盐大多数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一般为无色。但是有些盐有颜色,其水溶液也有颜色。例如:胆矾(CuSO4&5H2O)为蓝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含Cu2+的溶液一般为蓝色,含Fe2+的溶液一般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一般为黄色。
(2)盐的溶解性记忆如下钾钠硝钱溶水快(含K+,Na+,NH4+,NO3-的盐易溶于水);硫酸盐除钡银钙(含SO42-的盐中,Ag2SO4, CaSO4微溶,BaSO3难溶)都易溶;氯化物中银不溶(含 Cl-的盐中,AgCl不溶于水,其余一般易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钱[含CO32-的盐,Na2CO3、(NH4)2CO3、 K2CO3易溶,Na2CO3微溶,其余难溶〕。
常见盐的分类:
酸碱完全中和后的产物
某化某或某酸某
CuCl2氯化铜,CuSO4硫酸铜
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某酸氢某或
酸式某酸某
NaHCO3碳酸氢钠或酸式碳酸钠,NaH2PO4磷酸二氢钠
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正盐名称前面加&碱式&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盐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大多为固体,在水中溶解性不同。
常见的盐的溶解性规律是:钾、钠、铵、硝溶;盐酸银不溶;硫酸钡不钙银微;碳酸钾、钠、铵能溶;还有碳酸镁微溶。
盐的化学性质:
盐 + 金属&
新盐 + 新金属
盐跟酸反应
新盐 + 新酸
盐跟碱反应
新盐 + 新碱
盐跟盐反应
盐 + 盐 & 两种新盐
考点名称:
中和反应的定义:
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
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於中性.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3.用于医药卫生
(1) 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用含氢氧化铝 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2)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4.调节溶液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5.厨房中的应用
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美味可口:在蒸馒头时,人们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一些纯碱,以中和发酵产生的酸,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考点名称:
酸是一种化合物,通常是指
1.能和活泼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如.AL.Fe&&
2.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如HCl+NaOH&&
3.能和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如HCl+CuO&&
4.能和一部分盐发生反应,如HCl+AgNO3.... 的一类化合物
常用酸的用途:
硼酸的用途:
硼酸可以拿来消毒或治疗较小的割伤和烧伤,有的时候也做成敷药、软膏等药品,稀释过的硼酸水溶液可以当作眼药水。硼酸可以治疗霉菌感染譬如念珠菌症之类的疾病。
硫酸的用途: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硝酸的用途:
主要应用于制造化肥,以及硝酸盐工业。硝酸是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都很常用的一种酸。作为硝酸盐和硝酸酯的必需原料,硝酸被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硝酸酯类或含硝基的炸药,如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甘油。
醋酸的用途:
醋酸是一种弱酸,是食用醋的主要酸性成分。实际上,醋酸的用途很广泛,并有几个世纪的应用历史。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也可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在工业领域,醋酸的用途也很广泛。它经常用于化学品生产和研究,特别是需要弱酸的情况下。和其他酸一样,醋酸对许多物质具有腐蚀性,并涉及不同的化学反应。它可以作为溶剂,试剂,催化剂和农药使用。此外,油漆和清漆生产,釉准备,以及一些医学治疗(如海蜇蜇伤)也经常用到它。
乙酸的用途:
乙酸是制备很多化合物所需要使用的基本化学试剂。最大的单一使用乙酸的是制备乙酸乙烯酯单体,接下来是制备乙酸酐和其他酯。在醋中的乙酸仅占了所有乙酸中的很小一部分。
氢氰酸的用途:
氢氰酸是一种强烈的、具有急性作用的毒气。抑制人和其他温血动物呼吸酶的功能使组织不能正常地从血液中获得氧而窒息。但氢氰酸的毒性是可逆的。实践中,当人因氰化物中毒完全失去知觉,而心脏仍跳动时,如能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和给以适当的解毒剂,则仍能恢复正常。&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8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1-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