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已经开了 2x 到底门牙锯齿状是什么原因因分辨率是1600

1999元6核完胜3399元6核!AMD锐龙5 1600X首发评测|1999元6核完胜3399元6核!|AMD锐龙5-手机行情_华商网数码
1999元6核完胜3399元6核!AMD锐龙5 1600X首发评测
[摘要]在高性能处理器领域沉寂整整十年之后,AMD是彻底爆发了。
  在万众期待中,AMD终于拿出了全新的Zen架构,竟然实现了相比于上代产品多达52%的理论性能提升,实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奇迹。  首发的锐龙Ryzen
7系列高端产品也光芒四射,凭借14nm工艺、8核心16线程、65-95W热设计功耗、全面开放超频、SenseMI智能管理技术、全新300系列芯片组,成功实现了挑战Intel发烧平台的夙愿,多线程性能尤其威猛,更关键的是价格却便宜得多!  那个有战斗力的AMD,终于又回来了!  锐龙7当然只是个开始,AMD后边的大招还有很多很多,包括中低端桌面、APU、笔记本、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等等,都在等着全新的Zen架构。  锐龙7固然很美好,不过定位高端市场,很适合发烧友,但对于更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一般并不想要那么高的规格,价格也有点不好承受。  AMD当然知道这一点,于是在锐龙7发布之后仅仅两个星期,AMD又在中国举办的创新技术大会上宣布了主流化的锐龙5系列,价格从发烧级的元价位来到更接近普通消费者的元。  8核心16线程也变为6核心12线程、4核心8线程,毕竟主流应用并不十分渴求太多核心/线程。  当然了,锐龙5仍然提供足够强大的多线程性能,满足日常多任务并行需求,尤其是新系列中最高端的锐龙5 1600X,是当今频率最高的6核心。  而将6核心带入主流市场的意义是非凡的。多年来,Intel在主流市场上一直坚持4核心,早就让大量用户不耐烦了,这一次终于可以提升一个档次,而根据传闻,Intel未来的新平台Coffee
Lake,也终将提供主流版的6核心。  AMD,功莫大焉!  除了准备新硬件,AMD这段时间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成果也有目共睹。  带来优秀的硬件产品还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各方面表现发挥到最佳、获得最好的行业支持,甚至更加关键。  这一点在首发评测中我们就说过,结果没让我们失望。这一段时间AMD自身以及各界针对锐龙平台的支持、优化也在同步快速推进。AMD平台重现了久违的热闹氛围。  各种锐龙平台专用的新内存/散热器不断出现,规格、性能都达到了很高水准;主板产品越来越丰富,BIOS也不断更新,每次都能带来1-2%的性能提升,稳定性也越来越好。  操作系统的优化支持越来越完善,Windows就正在进行各种底层优化;各种软件、游戏也都在做针对性的调整优化,普遍有5-10%的提升,尤其是《奇点灰烬》、《全战:战锤》等等。  作为首款DX12游戏,《奇点灰烬》4月份最新版特别针对锐龙优化,更好地支持多核心多线程,性能骤然提升20%以上,甚至可以超过30%。  【锐龙5规格详解:史上最强6核心】  担当首发的锐龙7系列在高端有三款型号1800X、1700X、1700,都是8核心16线程,价格分别为3999元、3399元、2799元。  锐龙5系列首发则是四款型号,包括两款6核、两款4核:  锐龙5 1600X:  可以称之为AMD的主流旗舰,6核心12线程,主频3.6-4.0GHz,二级缓存3MB (每核心512KB),三级缓存完整16MB
(每四个核心共享8MB),热设计功耗95W,国行价格1999元。  其实,它完全可以看做是8核旗舰Ryzen 7
1800X拿掉两个核心之后的产物,其他规格都完全一样,尤其是频率依然保持在高水平,而价格便宜了整整一半!  这也是迄今为止,频率最高的6核心产品。同时拥有高频率、多核心,自然是相当的难得,关键是热设计功耗还控制在了区区95W。  锐龙5 1600:  也是6核12线程,频率在锐龙5
1600X的基础上降低了400MHz而来到3.2-3.6GHz,但好消息是热设计功耗也降至65W,其它完全不变,价格方面为1749元。  锐龙5 1500X:  4核心8线程,二级缓存因此减少到2MB,但是三级缓存仍然有完整的16MB,主频得以再次拔高到3.5-3.7GHz,但热设计功耗仍然只有65W,1499元。  锐龙5 1400:  也是4核心8线程,主频相比锐龙5
1500X减少了300MHz而来到3.2-3.5GHz,三级缓存也首次精简,砍掉一半只剩下8MB,热设计功耗65W,1299元。  为了便于理解对比,我们将锐龙7/5系列的全部型号及其规格、价格汇总成表格如上。  可以看出,锐龙7/5系列的产品结构非常清晰,布局也很合理,从发烧级到主流级都有完整的覆盖,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型号。  原装散热器方面,锐龙5
1600X是没有的,只有一颗U,需要用户另行单独购买散热器。这么做可能是考虑它是锐龙5系列最高端型号,用户对于散热器的表现会有更高要求,也可能会超频,需要更强力的辅助。  锐龙5 X自带幽灵Wraith
Spire,其貌不扬,但散热能力可以达到95W,对付这两个65W热设计功耗的轻松无压力,适当超频也没事,而且它也有信仰灯圈。  锐龙5 1400自带的则是幽灵Wraith Stealth,散热能力65W。  原装散热器还有个更强的幽灵Wraith MAX,但仅供OEM,零售市场暂时看不到。  如同锐龙7系列一样,锐龙5系列同样完整支持SenseMI技术,包括精确功耗控制、基准频率提升、自适应动态扩频、神经网络预测、智能数据预取。  尤其是自适应动态扩频,也都继承了下来,它可在最高加速频率之外,根据实际需要再提升一部分频率。  区别还是老样子,末尾带X后缀的型号,自适应动态扩频的幅度是不带X后缀的两倍。  锐龙5系列的封装接口也是Socket
AM4,这和锐龙7系列,以及更早的第七代桌面APU是通用的,彼此之间可以无缝切换。这也将是AMD处理器未来几年都坚持的接口,不会轻易改变。  全新的AM4平台,使得AMD在各项扩展技术上也跟上了最新潮流,DDR4内存、USB 3.1/3.0接口、SATA 6Gbps/SATA
Express接口、PCI-E 3.0总线、NVMe标准等等要啥有啥。  锐龙7系列的御用主板是X370系列,支持双显卡、丰富USB/SATA接口与PCI-E通道,完全开放超频,各大主板厂商已经奉上了100多款各种产品。  锐龙5系列则会主要搭配B350主板,不再支持双显卡(其实可以用CrossFire),USB/SATA接口和PCI-E通道有所减少,但依然可以随意超频。  另外还有个A320芯片组,相关主板还不是很多,因为它的规格精简更多,尤其是不能超频,和它主力搭档的将是未来的锐龙3系列。  规格降下来的同时,锐龙5、B350主板的成本和价格也大大降低,更符合主流消费者的大众需求,尤其是在如今各种电子产品纷纷涨价,内存、固态硬盘都涨涨涨的环境下,锐龙5平台无疑能大大减轻装机、升级时的压力。  【测试平台配置:6核12线程大战6核12线程】  锐龙5系列有四款产品,本次测试的是最高端型号锐龙5 1600X。  其产品外观与锐龙7系列完全一致,从表面文字可以看到编号为YD160XBCM6IAE,核心芯片在美国的GlobalFoundries纽约州工厂制造,最终在中国完成整体封装并出厂,也是一种“Made
in China”。  那么,该用它对比谁呢?  其实,选择测试对比对象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因为规格类似的价格往往差别很大,而价格类似的规格又经常天差地别。  比如之前用8核心16线程的锐龙7对阵4核心8线程的Core
i7-7700K,很多人就认为不公平,尽管二者价格差不多(当时分别为2499元和2799元)。  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不同的厂商,对于自家产品的设计、定位都有自己的标准。不同厂商之间会有针对性的竞争,但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完全对位,肯定都会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亮点,进行差异化竞争。  锐龙5系列的对手又是谁呢?很多人认为是Core i5系列,从价格上看确实也比较对位,比如说锐龙5 元,Core i5-7600K
1799元。  但是别忘了,Core i7-7600K只是一个4核心4线程。  由于我们这里只是做性能测试,市场定位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所以最终我们为锐龙5 1600X选定的对手是Core
i7-6800K,二者除了频率略有差异外,规格几乎如出一辙。  二者都是14nm工艺的6核心12线程,频率和缓存都相差不大,很适合做性能对比。  当然,两款产品的热设计功耗、售价都相去甚远,毕竟Core
i7-6800K来自Intel发烧级平台,是当今定位第三高的产品,这一点大家在对比性能的时候也不要忘了。  未来有机会,我们也会再对比一些同价位的产品,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产品。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8核心16线程、6核心12线程的锐龙又多大区别,我们还加入了一颗锐龙7
1700,热设计功耗也是65W。注意其频率只有3.0-3.7GHz,所以大家也正好可以看看,低频多核心、高频少核心,到底哪个更适合你。  散热器方面,AM4平台产品已经十分丰富,有新出的,也有新增扣具兼容的,选择空间很大。  AMD也为锐龙家族准备了三款不同的原装散热器,命名为Wraith幽灵系列,这里我们拿到了其中最高端的Wraith
MAX,不过它暂时仅供OEM渠道,零售市场上不捆绑也不单卖。  Wraith MAX拥有两条纯铜热管、纯铜底座、大面积散热鳍片,对付95W热设计功耗的锐龙轻松无压力,另外还有闪亮的信仰灯圈。  主板采用了技嘉的一块GA-AB350 Gaming 3,是技嘉B350 Gaming系列中的最高型号,黑红配色也很有高端的架势。  虽然这是一款主流化产品,但无论做工还是功能依然不俗,提供四条DDR4内存插槽、两条金属外壳保护PCI-E 3.0 x16扩展插槽、32Gbps
M.2高速接口、USB 3.1 Gen2高速接口、独立音频区域和专用电容等等。  内存找来了GeiL的两条EVO X DDR4 8GB,在锐龙平台上可以轻松跑到3200MHz,测试中就是使用这个频率。  处理器、散热器、主板、内存的更多图赏,请猛击这里。  最新的CPU-Z 1.78.3还没有正式支持锐龙5,只能看到一部分信息,但是型号、工艺、核心线程数量、主频、缓存容量、指令集等是没错的。  各个级别的缓存容量都没错:一级576KB、二级3MB、三级16MB。  内存频率、时序等没检测出来。频率设置为3200MHz,时序16-16-16-39。  锐龙7 1700已经完整支持。  作对比的Core i7-6800K。  显卡是映众冰龙超级版GTX 1080,预超频。  测试平台完整配置如下:  【CPU基准性能测试:6核灭掉6核】  测试依然包括两部分,首先考察CPU基准性能,也就是理论表现,单线程、多线程都会照顾到。  CPU-Z是最常用的CPU处理器和相关检测工具,但也加入了简单的CPU基准性能测试,包括单线程和多线程。虽然说不说多么权威,但也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直观的参考,至少同类产品之间很有可比性。  锐龙5 1600X的单线程性能与Core i7-6800K基本一致,对比锐龙7 1700则超出了大约12%,很好地符合频率差异。  多线程方面,锐龙5 1600X相比锐龙7 1700成绩低了约13%,更高的频率很好地弥补了核心少1/4的劣势。  不过,Core i7-6800K的多线程成绩明显偏低,也进一步说明CPU-Z不太适合不同架构之间的对比。  再来看CineBench R15,这无疑是考验处理器单线程、多线程性能的最佳工具,权威性毋庸置疑。  锐龙5 1600X单线程得分143,相比于Core i7-6800K低了十几分,同时又比锐龙5 1700高出不到十分。  多线程方面,锐龙5 1600X得分1233,竟然超出同样6核心12线程的Core i7-6800K 12%之多,多核效率显然更佳,同时落后锐龙5
1700大约13%,这和CPU-Z是完全相同的,足以证明锐龙5 1600X高超的多线程性能。  另外对比之前的首发评测,锐龙7 1700现在的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看来优化支持确实更加到位了,可喜可贺。  AIDA64是检测内存和缓存性能的好东西。AMD现在也完全支持了DDR4,频率很开放,手上的这两条芝奇条子,即便在B350主板上也可以轻松上到3200MHz。  测试中,几套平台都是双通道的2×8GB DDR4-3200,时序均为16-16-16-39。  锐龙5 1600X、锐龙5 1600X内存性能都很出色,而且彼此几乎没有任何不同。  Core
i7-6800K本来支持四通道,不过这里只有两条内存,跑的是双通道,所以效率不够高,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锐龙系列的双通道DDR4效率不俗。  缓存和内存延迟关乎架构设计,尤其是前者。  AMD Zen架构的缓存表现还是不错的,一级二级都与Intel
Broadwell架构完全持平,三级缓存则有明显优势,快了20-30%,看来每四个核心共享三级缓存的机制效率还挺高。  不过,锐龙5 1600X的三级缓存延迟还低于锐龙7 1700,快了超过10%,可能和核心数量少、访问更轻松有关。  内存延迟方面AMD不太占优势,慢了超过30%,要知道此时Core
i7-6800K跑的还只是双通道,结合内存读写速度可以说喜忧参半,不过根据相关测试,内存频率如今对实际性能影响并不太大,2133MHz、3200MHz的差异也只会体现在极少数内存敏感性应用中,不必太过于纠结。  SuperPI
1M(一百万位)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测试项目,通过运算圆周率数值来考察CPU架构性能,但缺点是仅支持单线程,和频率密切相关,多核心、多线程在此无用。  锐龙5 1600X耗时接近11秒钟,只比Core i7-6800K慢了不到0.2秒钟,同时又比锐龙7
1700快了1.3秒钟之多,差距大约11%。  wPrime也是圆周率计算测试,但支持多核心多线程,频率和核心都很重要。  锐龙5 00万位计算)耗时11.172秒钟,相比于Core i7-6800K慢了0.5秒钟,对比锐龙7
1700则快了5%。  亿位)测试中,锐龙5 1600X耗时5分半钟,相比于Core i7-6800K慢了大约22秒钟,但幅度只有7%,同时比锐龙7
1700快了约8%,更高的频率在这里使其占据上风。  国际象棋是侧重于多核心多线程的项目,锐龙5 1600X、Core i7-6800K彼此彼此,但相比锐龙7 1700也只慢了约6%。  HandBrake是常用的视频转码工具,测试中我们将一段1080p分辨率、17.5Mbps码率的ts视频转换为720p分辨率的MP4视频。  锐龙5 1600X测试用时98秒钟,相比Core i7-6800K快了13秒钟,幅度达到了13%,同时比锐龙7
1700慢了13秒钟,幅度为15%。  3DMark物理测试就是考验CPU的,本次这里我们同时跑了Fire Strike、Time Spy两个环节,保持默认设置。  锐龙5 1600X在两个环节汇总都明显胜出Core i7-6800K,领先幅度11-14%,不过对比锐龙7 1700有些奇怪,Time
Spy里差很多,Fire Strike里则稍稍领先。  【游戏性能测试:2K轻松无压力】  对于如今的大型PC游戏,瓶颈主要在显卡,处理器只要不低于主流档次,都不会明显拖后腿,测试成绩也相差不会太多。  换言之,i7、i3跑游戏会有明显不同感觉,但是i7、i5一般是体会不出来的。  之前的测试表明,锐龙7系列已经可以为显卡、游戏提供足够的动力,完全不逊于i7,那么六核的锐龙5系列如何呢?  考虑到锐龙5面向主流市场,游戏测试中我们将分辨率设为 2K级别,游戏设置则选择中高档位。  3DMark基准测试,大家平起平坐,六核锐龙5也同样给力。  Unigine
Heaven也是一个很常用的GPU图形性能衡量工具,这里设置为高等质量、常规曲面细分、4x抗锯齿,分辨率跟随系统。  无论帧率还是总分大家都在同一水平上,锐龙7 1700慢了大约50分但无关大局。  以下游戏均为2K分辨率,其中《文明6》设置为高性能、高内存占用、2x MSAA抗锯齿。  锐龙5 1600X意外地表现最好,领先Core i7-6800K 2FPS,同时领先锐龙7 1700 5FPS,同时帧延迟也更低,说明更流畅。  《GTA5》画质选项设置为普通或柔和,关闭抗锯齿。  锐龙5 1600X平均帧率和最低帧率都领先于Core i7-6800K,但是低于锐龙7 1700,还是略有差距的。  《古墓丽影:崛起》设置为DX12模式、高等画质,同时开启2x SSAA抗锯齿。  三套平台表现差不多,帧率差异基本也就1FPS左右,可以忽略不计。  【功耗/温度测试:散热器松口气】  AMD、Intel处理器都会标注一个热设计功耗(TDP),但这其实是关于处理器发热和风扇散热的一个指标,代表散热器需要能够带走多少热量,和处理器实际消耗能量并无直接对应关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功耗的级别。  另外,AMD、Intel热设计功耗的计算方式不完全相同,其实没有直接可比性。  测试中,我们运行OCCT拷机项目中的CPU部分,持续五分钟后待状态稳定时,通过功率计记录系统功耗(不包含显示器),取一个典型值。  锐龙5 1600X热设计功耗为95W,高于锐龙7 1700 65W,实际功耗也略高一些,其中待机高出23%,但满载仅高出7%。  Core i7-6800K热设计功耗高达140W,实际也不弱,待机略高于锐龙5 1600X,满载就很明显了,高出25%。  AMD锐龙系列新发布不久,第三方温度检测工具基本都还无法准确识别,这里我们参考的是AMD自己的Ryzen
Master工具的监测值,已经官方更新完整支持锐龙5。  Core i7-6800K的温度来自AIDA64检测。  锐龙5 1600X、锐龙7 1700待机都在22℃上下,满载前者最高达到48.5℃,而后者为42.75℃,二者正好和热设计功耗对应相同的锐龙7
X保持一致,也证明AMD原装散热器的效率是足够高的。  Core i7-6800K待机时候的24℃也不错,不过满载略高一些,已经快到60℃了。  当然啦,核心温度海域散热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里的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总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很多人都吐槽Intel这几年频频“挤牙膏”,事实也就是这么无奈,一方面是行业形势变化,PC不再是Intel公司的业务重点,另一方面就是缺乏竞争,没人在后边狂追谁会一路飞奔?  幸运的是,打不死的小强AMD又回来了,多年心血之作Zen架构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料,无论性能、功耗、价格还是生态环境支持,几乎都无可挑剔,给高端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激情。  锐龙一登场,大家在为AMD欢呼的同时,也都期盼着两家芯片巨头能迅速展开“肉搏战”,带来更优秀、更便宜的产品。  不过很奇怪,尽管锐龙7系列表现出色,冲击力很强,但是Intel方面却异常淡定,既没有任何降价回击行动,后续产品规划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第八代酷睿仍将是14nm工艺,新的发烧平台Kaby
Lake-X/Skylake-X甚至有140W四核这样的奇葩。  无论如何,AMD都在按照自己预定的步伐前进着,很快就带来了平民化的锐龙5系列,6核心12线程/4核心8线程的配置和元价位的价格更贴近主流消费群体,“性价比”依然是个制胜法宝。  实测证明,同样是6核心12线程,锐龙5 1600X已经可以媲美甚至很大程度上超越Intel Core
i7-6800K,高频率使其在单线程性能上步步紧追,多核心效率则出人意料地明显胜出, 说完爆很夸张但赢面也是相当的大。  同时,锐龙5 1600X的热设计功耗只有95W,Core i7-6800K则高达140W,实际体验中锐龙5
1600X的功耗和温度表现也都令人满意,原装风扇即可轻松对付。  要知道,锐龙5 1600X只卖1999元,Core i7-6800K可是要价3399元,贵了足足70%!这简直有点疯狂。  同样的6核心12线程,更低的功耗和温度,超低的价格,却有着普遍更好的性能……如果不是亲自测试出来的结果,真是有点无法置信。  锐龙5 X/1400等其他几款型号暂时没有实际测试到,不过可以想象同样不会让我们失望。  PC用户也因此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千元出头就可以买一颗四核,再配上一块功能齐全的B350主板,就可以获得最潮流的体验,装机成本却大大降低。  后边的锐龙3系列、APU、笔记本、服务器、嵌入式等等一系列新品,也更有理由值得期待。  说到这里,话题又不能不回到市场竞争层面——我们期待的“价格战”何时会到来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在采访AMD
CEO苏姿丰博士的时候提及过,苏博士很淡定地回应说,AMD唯一要做好的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把工作做好,把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激活,而市场有竞争是好事。  Intel肯定不想看到AMD如此“嚣张”,但不知道是否因为重心完全转移走了,这么长时间了仍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回应。  Core i7-7700K、Core
i3-7350K这样的明星产品倒是有降价,但幅度太轻微,不足以对市场竞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未来的新产品暂时也看不到跨越式的提升。  无论如何,AMD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如此表现已经配得上优秀二字,接下来就静待更猛烈的暴风雨吧!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最强的公版显卡再次刷新!HD7990官方版首测
发布时间: 12:31:32 作者: 编辑:admin
  【PConlin 评测】本来AMD率先发布28纳米工艺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HD7000系列无论是高端还是主流,都比NVIDIA的GeForce 600快一步,但令人遗憾的双心卡王始终不见踪影。经过NVIDIA GTX690、GTX TITAN的洗礼,如今骨灰级市场终于迎来了AMD的新利器&&HD7990。&●什么是&双芯显卡&  所谓的双芯显卡,就是在一块PCB板上搭载两个GPU,通过内建SLI/交火获得单卡无法比拟的性能攀升。但是要在一块PCB板上挤进两个GPU核心,除了设计、布线相当讲究之外,如何及时将双GPU产生热量散发出去也相当重要,所以往往双芯显卡都搭配有夸张的散热器。&  自从HD7970推出,HD7990一直炒作至今,经历了数次流产,AIB迪兰率先推出超公版HD7990&&HD7990 Devil 13,再到华硕的战神2。超公版给我们看到垂涎的性能,同时功耗也高得惊人,这也成为传言AMD欲放弃推出公版HD7990的原因。AMD HD 7990&&图片&&评测&&论坛&&报价&&  前些天,我们终于收到这款公版HD7990。工程卡在前一段时间还被eBay拍卖过,炒到接近60W人民币(小编当时就想拿显卡潜逃了)。  显卡设计有别于以往的公版,使用三风扇值吹式,更保证核心温度,看起来更开放。背面依然设计有保护背板,加上显卡本身的重量,就如一块昂贵的板砖。HD7990 参数规格对比显卡HD7990HD7970GEGTX690GTX TITAN代号Tahiti XTTahiti XTGK104GK110制作工艺28nm28nm&28nm28nm晶体管数量<span style="color: #d5亿43亿&2*35亿71亿流处理器<span style="color: #d5820482*15362688ROPs2*32322*3248纹理单元2*1281282*128224核心频率1GHz&MHz915-1019MHz837-876MHz显存频率6.0Gbps6008MHz6008MHz6000MHz显存规格<span style="color: #d5GB GDDR53GB GDDR5&2*2GB GDDR56GB GDDR5显存位宽<span style="color: #d5&bit&384bit2*256&bit<font color="#4&bitTDP?&240W300W250W供电接口8+8pin&8+6pin8+8pin8+6pin  从官方给出的显卡参数,HD7990更像是使用了两颗HD7970GE组成,而频率也与单颗HD7970GE一致。堆料方面毫无疑问就是HD7970GE的两倍了。这样的参数规格,比迪兰的Devil 13还高(迪兰挺受伤的),另外显卡使用了双8pin供电,与GTX690一致,比各种非公版HD7990都少,是否核心修改过?我们后续再谈。&21:9都表示弱爆&  HD7990与HD7970外观上有多少相似,散热器更霸气一些。就外观而言,这款显卡都足够秒杀各种产品了。一般双心显卡,频率都比单芯的旗舰显卡要低一些,以便控制温度和功耗。到底这款公版HD7990又是怎么做到高频率的呢?我们拆解这款显卡看看。HD7990拆解赏析:  拆解旗舰显卡一般都比较费劲,揭盖后面背板,我们看到显卡显存位置都贴有导热垫,显存可以通过背板得到有效散热。  另外,散热器也贴着各种导热垫,除了控制GPU核心温度,显卡对显存芯片、MOS散热等都有放心的保障。跟HD6990一样,供电集中在两个GPU之间两个GPU的桥接芯片&&PLX8747  编号不一样,批次不一样,我们相信这批核心的温度功耗控制得更好。显卡核心对称式设计的数字供电(每核心四相供电)  跟HD6990一样,显卡使用Volterra VT1556MF供电主控芯片,能够实现对4相核心供电、2相显存供电的控制,搭配整合Mosfet的VT1676SF高集成芯片,组成每颗图形核心的4相核心供电。在核心供电正下方便是显存供电电路,同样两颗图形核心配给的显存供电电路设计在一起。  显存方面,使用了24颗GDDR5显存芯片,组成6GB容量,同时提供了6000MHz频率和2x384bit带宽。这样的环境下遇到高分辨率和高抗锯齿,相信也不会是显存带来瓶颈。  HD7990虽然是公版设计,但豪华的用料设计足以让我们汗颜。下面就到了我们紧张的测试环节。●测试平台说明  为了消除性能瓶颈,测试方面当然是选取评测室顶级的I7 3970X + X79平台。评测平台信息(点击下载鲁大师)硬件平台CPUIntel Core i7 3970X主板Intel DX79SI内存三星 DDR3 1600 4GB&4(8-8-8-24)硬盘西部数据1TB 64M SATA3黑盘电源LEPA G1600-MA-EU显卡AMD HD/6000MHz)NVIDIA GTX690& (915/6008MHz)NVIDIA GTX TITAN&(837/6008MHz)AMD HD7970GE (MHz)AMD HD7850& (860/4800MHz)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8 专业版 64位 ( DirectX 11 )显卡驱动AMD催化剂13.5 beta3 测试版NVIDIA ForceWare 314.22 WHQL  毫无疑问HD7990的对手将会是GTX690,两者相隔1年才见面,另外我们加入GTX TITAN、HD7970GE这两款分别是NVIDIA和AMD的单芯旗舰产品,看看领先的幅度能达到多少。最后加入一般玩家使用的中端显卡HD7850,直观地让大家知道,土豪用的产品,离我们有多远。●3DMark理论值测试  无论靠不靠谱,3DMark目前依然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基准测试软体与电脑性能测试,我们还是使用3DMark11和新3DMark来测试一下HD7990。  测试小结:HD7990与GTX690跑出来的成绩各有胜负,按照以往测试的经验,N卡跑3DMark11分数会偏高,而A卡跑新3DMark分数会偏高。●Unigine Valley  Unigine Valley是Heaven的开发团队一手打造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榨干GPU资源。  测试小结:HD7990以轻微的差别领先了GTX690,其实两者都在同一水平,成绩是HD7970GE的两倍。评测成绩汇总(仅代表上述所测成绩,以HD7970GE为100%)HD7990177%GTX690173%GTX TITAN142%HD785058%  理论的东西暂且先看到这里,下面到我们息息相关的游戏测试。&测试软件 设置软件设置《3DMark Vantage V1.10》Extreme《3DMark 11 V1.02》Extreme《Unigine Valley》极端HD模式游戏测试一:  首先我们测试一下几款比较新的游戏:《古墓丽影9》、《孤岛危机3》、《孤岛惊魂3》和《使命召唤9》,其中几款游戏更是让AMD和NVIDIA不断出驱动来优化的。&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古墓丽影9》最高画质,开启头发特效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惊魂3》最高画质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使命召唤9》最高画质+DX11使用Fraps,&精英联盟&关卡从画面渲染开始至直升机坠地《孤岛危机3》最高画质+DX11使用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  毫无疑问,游戏都选择了最高画质,另外抗锯齿方面选择4AA,根据和两种分辨率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小结:前三款游戏的表现中,HD7990跑出的帧率跟GTX690基本一致,并不容易分出胜负,虽然从使命召唤9这款游戏中看到HD7990的胜出,但还不算是压倒性。游戏测试二:  经过上面四款游戏对比,HD7990和GTX690之间的关系还不太明朗,因此我们继续加入2012年热门的四款游戏再续测试。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光荣使命》高贴图,开启后期处理,关闭物理加速,4xMSAA自带Benchmark《热血无赖》最高画质,高抗锯齿&自带Benchmark《马克思佩恩3》最高画质,MSAA 为4AA使用Fraps,第二关第二节,主角在酒吧楼上跳下战斗一幕《战地3》Extreme画质使用Fraps,&追猎行动&关卡开始至登上飞机  游戏的设置同样是使用最高画质,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小结:除了《光荣使命》这款the way游戏之外,HD7990与GTX690之间的性能差别开始明显了。多个游戏都看到,HD7990比GTX690更胜一筹,起码在测试的基准上是这样。  下面,我们针对所测试的八款游戏,汇总一下成绩。HD7990游戏测试汇总:  我们把八款游戏测试出来的帧率汇总,并且以HD7970GE为100%计算出其余显卡的性能百分比。  从结果看到,HD7990领先HD7970GE幅度达到66-71%之间,这样的幅度在AMD显卡交火的效率中还算合理。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个分辨率测试出来的成绩,HD7990还是比GTX690更出色一些。&游戏帧数变化曲线对比:  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平均帧率可能很高,但有时候总会遇到间歇性的卡顿,这是由于显卡芯片不够稳定,或驱动不够完善而导致的,为此我们针对三个游戏测试一下HD7990和GTX680的帧率生成曲线变化。GTX690的帧率曲线要缓和一些相比之下还是HD7990的波动幅度比较大HD7990的波动幅度还是太明显了  消息指AMD这一代GCN架构,会有卡帧现象,我们测试的《战地3》游戏也出现了,虽然测试过程中,显卡表现出的平均帧率偏高,但三款游戏表现出的情况就是,帧率生成曲线方面,GTX690还是比HD7990要平缓一些。  帧率生成曲线越平缓,游戏的流畅情况更佳。虽然HD7990的波动比较明显,但以其夸张的性能,那种明显的卡帧现象并不会察觉到,另外作为新品,相信日后HD7990也有驱动完善。温度功耗测试:  在测试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测试显卡的独立功耗,本轮测试中所有的功耗成绩均为整机功耗,测试过程中用功耗测试仪进行检测。  FurMark是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属于满载压力测试。连续烤机5分钟后,记录平台功耗。&  测试结果中,我们看到HD7990凭着霸气的散热,温度控制得比较出色,就算是1GHz的高频率,也能压制在75度,这样的温度还是相当健康的。  功耗方面,经历过迪兰恶魔13和华硕战神2,我们都知道两颗Tahiti一齐满载功耗是很吓人的,这款公版HD7990的功耗也是如此,512瓦的平台功率,跟HD6990有一拼。&显卡风扇噪音测试:  根据AMD的资料显示,HD7990满载功耗时噪音控制出色,就算是高压情况下,距离显卡50CM的地方,就好比图书馆的音量一样。当然我们难以这样对比,因此加入公版HD70GE和GTX TITAN比较  笔者测试这款HD7990的时候,也明显发觉显卡就算在满载情况下,噪音还是不明显的,对比GTX690,HD7990发出的声音更小。本期测试显卡在天梯图位置如下:  在本期测试中,我们采用了显卡天梯图以便更直观地体现出显卡的具体性能以及对比测试显卡之间的性能高低。同时显卡的发展步伐日新月异,不断有新品上市与被淘汰,显卡天梯图也需要不断更新。其中必定有瑕疵之处,我们也真心希望广大网友对显卡天梯图上的不足做出批评指正。  PConline天梯图说明:就我们测试的游戏看,HD7990在多数游戏跑出的帧率都比GTX690要高,因此HD7990会比GTX690略高一些,但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PConline评测室总结:  从产品的命名规范可以看到,Radeon HD7990就是AMD的7系列产品线的登峰造极之作,产品地位无出其右。在实际的游戏测试中,HD7990显卡的性能表现并没有辜负该卡的型号命名,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性能上,AMD再次夺得高峰。●HD7990带来了啥?&  说实在HD7990虽然是新品,但使用的依然是HD7970的技术,也就是,本质上这与1年前的HD7970是一样的,只是通过对料(堆多一个GPU),让性能再一次提升,对用户而言,只是最强的公版显卡,再一次刷新了记录。●HD7990对市场的影响  HD7990定价7999元,与GTX TITAN一致,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样的价格足够购买笔记本+手机了。HD7990的出现同样是征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购买者要么是追求极致性能的骨灰级发烧友,要么就是钱多的炫耀帝,属于少数派的产品,更像是AMD塑造自身单卡领先地位的形象代言物。  另外GTX690上市都一年了,那出色的性能早已深入民心,追求高性能的,也都早入手了。AMD现在才推出HD7990,虽然测试的成绩领先一些,但游戏的体验前者并不比后者差,功耗又高,都是最顶尖的货,会有多少转投AMD怀抱?我看不多,除了终极A饭吧。当然哪些为性能而到了盲目地步的用户,都会选择多路GTX TITAN和华硕战神2。●购买建议&  HD7990推出了,显卡市场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追求单卡最强性能,还是华硕战神2;追求平台最强性能的,多卡GTX TITAN是明智的选择;一般消费者?用主流显卡,让买HD7990去炫耀吧。拓展阅读:HD7990新技术●Gaming Evolved  除了性能提升之外,HD 7990尚有其他亮点,比如AMD &Gaming Evolved&,它与NVIDIA的&The way is meant to be played&一样都是游戏优化,简单来说就是游戏针对GCN架构的特性专门优化部分功能以获得更好的画质或者速度。  目前大多游戏都是用了AMD Leo Demo最早应用的Forward+ Rendering前端光线渲染技术,与目前主流的deferred rendering(延迟渲染)相比它能胜任更负责的场景渲染,而且解决了速度过慢的问题。  Forward+ Rendering基于DirectCompute,它能带来带来真实的全局光照效果,比如汽车上的光反射。此外,《Showdown》还支持软化阴影(Contact Hardening Shadows,DX11技术中的一种)以及HDAO(High Definition Ambient Occlusion,高清环境光吸收)等技术。  AMD Gaming Evolved的推出有助于提高HD 7990显卡的表现,目前与AMD合作优化的游戏越来越多,就如未来的《战地4》等,相信日后AMD会有更出色的表现。●Gaming Evolved  多屏显示在当前高端玩家中是一项非常前卫的技术,借助AMD Eyefinity(宽域)多屏显示技术,玩家可以轻易搭建起个性化的多屏显示平台,从而尽享震撼游戏体验,会轻松扩展桌面空间。  AMD的多屏输出技术基于同时通过AMD Eyefinity (宽域)显示技术。AMD这一开放式平台特性技术,允许玩家借助一块多输出接口显卡,自由组合显示输出,从而领略更加逼真的DirectX11游戏、体验更加自如的显示空间。●AMD ZEROCORE POWER  此前我们知道AMD Radeon系列显卡还拥有PowerTune这样的功耗控制技术,Powertune是此前PowerPlay技术的改进升级版,从原理上来说:Powertune技术就是锁定GPU热设计功耗(TDP)达到预定的水平,通过内建功耗控制器来监测GPU的运行情况,并动态调整各个模块的频率来达到控制热功耗的目的。  AMD ZeroCore Power技术的官方解释为:如果电脑处于低负载无显示输出时,HD7900系列显卡将能完全关闭GPU核心,显卡的散热风扇也将完全停转。HD7990应用这一技术后,可以让单个GPU关闭,使用单颗核心进行工作,有效降低功耗。
您可能还感兴趣
什么值得买
高性价比入门级游戏PC
             
INTEL 奔腾G4560 散片
华擎B250M PRO4/HDV
映泰S100 120G SSD
索泰GTX 毁灭者
金士顿骇客神条8G DDR4 2400
航嘉冷静王钻石2.31版 300W
航嘉 大白机箱 侧透
超频3青鸟3散热器
AOC I2476VXM 23.8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锯齿开不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