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和新媒体内容运营方案有什么区别

每个人都说在做运营,但你知道微博微信运营的区别么?
稿源:酷Social
在当下微博运营异常激烈的市场,如何准确无误的掌握内容运营,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区别。让你再也不需要担心粉丝数与互动量,公众号,朋友圈与用户群。
首先,常见的运营方式可分为3种,内容运营、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三者的段数依次增加。本次分享主要针对内容运营的细节,还有一些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的关键点。
内容运营在三者中最为基本,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点:
外部平台内容:社会化媒体,自媒体平台,百度贴吧
本网站内容:需要较高的成本(建站,CMS)启动;
媒体报道:如何用自建内容吸引媒体报道?
创业公司在起步阶段,通常会以一个APP甚至一个微信订阅号起步,在建站成本消耗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化媒体增加对外的影响力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一般的公司在考虑社会化媒体运营时通常会有以下这种问题:
需要专门的人力投入吗?
有些公司认为运营微博、微信是个产品经理捎带着就可以干的事。但是杨帆认为,这么做不仅会让产品经理分心,而且产出的效果很难有所保证。
需要投入钱吗?
有的时候做好社会化媒体可能比其他宣传形式花钱更多。
如何看待运营在公司的重要性?
从公司开始推产品那天开始,就不应该把它看作只是市场部的事,而是件全公司一起做的事。
高层有必要参与吗?
举个小米的例子,雷军在微博的影响力建设是从小米公司还没成立就开始的,到后期小米找到与新浪微博这个平台的契合点进行合作,这也是后面进一步详细讲到的内容。高层或关键人物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对于公司自身吸引媒体报道也会有很大作用。
接下来是针对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有针对性的运营建议。 微博平台 关键词:粉丝数VS互动量
微博获得曝光量的成本比微信低,且易于操作,但是很多人对于微博的关键指标存在很大误区。追求粉丝数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意义非常有限,是否真的有用户在互动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诀窍是看相关行业在新浪热搜榜的内容,把它们摘出来看一看,两个星期后就会有些感觉了。
随着新浪微博在盈利方面的需求增加,新浪也在鼓励企业号在微博上的投入。对于早期团队而言,主推一个微博号,能达到真粉10万,平均每条转发100左右就是不错的数字了。想要做到这个,华米的经验是,微博在推运动的时候借助小米手环数据接入的方式,与新浪微博合作完成了真粉数量的迅速增长。对于其他创业公司而言,重要的也是找到自己产品与平台的契合点,以强专业性的优质内容打造行业影响力,树立意见领袖。
微信平台 关键词:公众号、朋友圈和用户群
迷信公众号粉丝数是很多公司容易陷入的另一个误区。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内容是通过朋友圈而非被折叠的订阅号推送被用户查看的,这也就意味着公众号运营粉丝增长对于阅读量的贡献非常有限。因此,一条微信内容发送出来时,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应该做些针对朋友圈的工作,尽最大可能增加它出现在目标用户朋友圈里的可能性。
如果公司把微信定义为一个发小广告的地方,内容稍微差一点,或者干脆总是推送软文时,带来的效果一定是大量用户取消关注。与其单纯将内容推给用户,倒不如考虑开发或者移植一些App内真正实用的功能。而关于H5营销的作用,杨帆认为,一旦用户刷朋友圈时用的是流量,H5打开速度慢,且配套音乐过于耗费流量这一点,很容易让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公众号之外,微信的内测群是一个与早期用户交流的好方法。微信群比起公众号,反而更容易出现在微信消息的前列,不仅能够更迅速地获得用户的第一手反馈,而且更有机会引起相关人群的朋友圈转发。
百度系产品,从搜索引擎的热搜词联想功能到公司官方贴吧讨论,很多细节都需要创业公司注意,有时候,搜索的热搜词推荐或者贴吧中大量存在的负面信息,不排除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
而腾讯的其他平台如QQ空间和QQ部落可能需要创业公司有更多精力和一定积累时再关注,因为有些平台需要进入一个&白名单&才可能做好推广。
自媒体方面,杨帆比较推荐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内部机制会通过点击率、用户停留时间、是否读完和点赞情况等数据来判断文章质量,遇到优质内容后会推送到相应用户群体中。这意味着真正的好内容也更容易被对它感兴趣的读者发现,很容易冲到高阅读量。
总结一下,微博运营的关键点是:
要转发互动,不要苛求粉丝数 力推一个明星(非企业)大号
微信则是:
要转朋友圈,不要迷信公众号 多开发实用功能,少用H5刷 多建微信群,让核心用户交流
其他平台的需求:
百度贴吧,尽量预埋用户FAQ贴 腾讯其他平台,请先练级再出手 自媒体阵地,重点考虑今日头条 本网站内容运营
内部系统对于公司运营效率至关重要。无论是基于内容的网站还是做电商、团购的公司,内部系统需要不断的开发迭代,才能让操作人员在速度、效率和质量上赢过竞争对手。
同时,消费类产品的创业公司不应该忽略用户对原始论坛的信任度和依赖度。比如一些涉及到专业装备购买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用户倾向于相信传统论坛中版主、达人的实测或推荐。论坛的另一个作用是被搜索引擎抓取,增加一些流量,这一点App作为一个信息孤岛是很难实现的。
最完美的平台是多维度的,A轮后大概是创业公司需要认真考虑全方位建站这件事的节点。除了PC端网站之外,还包括具有一些功能模块的H5页面和App。
总结为以下三点:
CMS系统:需要开发并具备持续维护能力;
论坛社区:消费类产品必备,在中国依然有很高价值;
完美平台:PC+移动网站+App
如何吸引媒体报道?
小米及其生态链内的公司都非常注重前期的保密工作,但是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就会放出一些消息吸引大家关注:这是抓住了读者普遍对&泄密&感兴趣这一本能。微博上的海报倒计时策划也是现在很多公司产品发布前的必备&招数&。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做这些预先消息公布的时候,需要对用户预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一旦塑造的预期过高,产品发布之后很容易引起用户的过度失望。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产品早期的媒体报道与之后推出的实际产品形态上出现很大偏差,后期沟通会更加麻烦。
凡是邀请到多家媒体的发布会,应该尽可能做到&高大上&,并注重一些细节体验的优化;也可以通过小型媒体沟通会来与媒体进一步沟通,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总结为以下几点:
外平台&泄密&:消息可以通过KOL传递出;
本阵地策划:倒计时海报等内容;
预期管理:合理安排,及时干预,不要过高或过低;
媒体邀请:请不要在这方面试图省钱。
第一波用户的获取是相对简单的。考虑产品目标用户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地方后,如论坛、贴吧和社交网络等,通过一些基础拉新手段就可以吸引一批人作为种子用户了。但是很多创业公司没有注意的是,这个节点应该做的不是进一步砸钱扩大拉新范围,而是先考察一下留存,改进产品。早期千人量级的用户量是打磨产品的最佳时机,否则可能在应用商店内有很多差评,影响排名,留下后患。
与种子用户的深度交流另一个维度是,收集用户对竞品的不满,尽可能多地满足发烧用户的深度需求。这样做之后,在产品宣传上也很容易抓住针对某一个特定场景的痛点解决,积累了很多点之后,这种宣传效果比生硬的PR、刷机效果要好很多。
不同类型的App对留存率、活跃度的具体数字范围要求会有很大差别,这个时候创业公司要做的是根据用户反馈迅速迭代产品,以追求比行业标准更高的留存。一旦做到这一点后,就到了通过强力手段进行渠道推广、迅速增加用户量的时候了。
上图为关于用户运营的流程图。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媒体报道等方式第一次到达主页或者下载了App后,产品或公司人员每一次接触用户,都是一次营销机会。这个点要树立在团队意识里,因此无论在客服还是运营过程中,与用户的每一个沟通细节都要事先想好,这可能包括登录页、网页体验、客服电话、退换货规则等。
当用户从偶然访问变为经常访问之后,可能会考虑的是如何将他们转化成登陆用户。这时候第三方注册系统是优化用户注册流程的重要方式,之后可以通过优惠券、红包等诱导的方式让用户补充信息。最终考虑到商业模式和盈利,主要关注用户使用频率和客单价这些数据,进一步完善针对这部分用户的服务。
最后,在招聘和管理运营团队方面,杨帆给出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重要性:招人是第一工作,其他事可以让路;
核心候选人类型:其他公司3-5年的,可以做骨干;
新媒体人选:尽量用90后为主,听他们的;
方法: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架构:尽可能扁平,尽可能不要PPT。
延伸阅读: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您的位置:
新媒体入门:新媒体运营到底是什么?
作者:牛金鹏
最近有几位朋友一直在问我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到底是什么?怎样才可以做好新媒体,做好新媒体,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方法。看到这一连串的问题,小编惊呆了,觉得很有必要写一写自己所认识的新媒体到底是什么?
在网上肯定也有很多人遇到同样的问题,写出来,分享出来,可以让更多的朋友去深入的了解,而且自己也增加了对新媒体的理解。
最近这几年新媒体运营非常火爆,而且大部分的公司和企业都对新媒体这一块非常重视。因为通过新媒体这块给他们带来的利润确实是很高的,所以他们尝到甜头之后就会更加重视这方面。而且现在不管什么行业都会新媒体运营这一职位所以现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可能现在还是会有很多人对于新媒体不太了解,不知道这个新媒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就能带来这么多的利润的为公司或者是企业。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平时玩的微信、微博、论坛、社区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新媒体的一种。
在你的微信里面你肯定会看到很多刷朋友圈的人,没事发个心情或者广告之类的,如果你要看到之后,有什么需要的话就会去咨询他们,如果你觉得合适的话就会买,买了之后如果你用的效果还不错你肯定就会介绍给身边的朋友,这样就形成了一连串的消费,自然而然的也就给公司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润。所以这个也是新媒体运营现在如此火爆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一、新媒体运营初步认识
这位朋友对新媒体非常感兴趣,不知道如何快速入门,如何去处理相关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可以更好的去深入研究,其实我们不管在做任何事情时,在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尽可能还是选择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领域去做。这样才会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其实新媒体工作基本还是媒体,主要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为主的新兴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传播价值速度快,方便传播信息,人们可以及时的接收不同信息。儿最重要的是新媒体可以让大众来参与进来,与大众互动的方式,满足大众需求,从而冲破了在传统媒体上的束缚。
新媒体对于我们个人能够做到更加的细分,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型媒体制定自己所需要的需求,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当信息的传播者,与以往人们只能被动接受媒体发布的信息有巨大区别。所以新媒体能够受到不同阶级不同年龄段人的青睐。
在去年的时候,习大大发布讲话:“要加强和改善新媒体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下互动,线上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时弘扬科学等方面展现正能量”。
习大大都已经开始关注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
二、新媒体相关职位和工作内容是什么
既然我们要做新媒体,那么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新媒体职位都是有哪些?
在这我以拉勾网为例说明:
在搜索框内输入“新媒体”会出现“新媒体运营、新媒体文案编辑、新媒体营销”等各种不同职位,通过拉勾显示职位数量我们从而得知市场需求还是挺大的。
了解了这些,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意向的职位进行点击搜索,我以新媒体文案这个职位来举例说明一下,看它职位介绍和工作安排是怎样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新媒体文案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
对目前主流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微博以及各大自媒体平台要熟悉,懂规划,至少你有过一些实际的操作经验;
就是内容策划和活动策划,对于用户的运营,拉活和提高粉丝的活跃度;促销活动及文案的撰写,要求文笔功底好,有活动推广的经验与案例;
三、如何成长为新媒体运营
1. 找出10个以上相对做的比较好的新媒体人员
我们为什么要这些人呢?找他们的目的就是看他们怎么做的,可以看一些更好的成功案例与干货,就像我写的这些,哈哈。一开始我们可以尝试模仿一下,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有所进步。
我们都知道,在国内比较主流的就属微信和微博两大媒体平台。一般进入一家企业都会有专门安排这项职位,“微信运营”在2015年第一季度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人,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利用这些来盈利。
其实这些人都是很好找的,可以去新榜或者网上搜索新媒体排行榜,在这小编推荐罗辑思维、鬼脚七、吴晓波等名人。微信的话可以推荐关注一条、杜蕾斯、支付宝、冷兔、新闻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李叫兽等。当然还有很多类似优秀的媒体平台,自己也可以慢慢挖掘,在这只是举例。
2. 可以考虑加入新媒体圈子进行交流
小编本人就是从事新媒体运营这个圈子的,目前也就是微信和微博两大媒体平台作为主要营销渠道。出来研究新媒体趋势还可以加一些群,有付费群和免费开放群,关于自媒体方面问题,有什么不懂都可以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在这个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传递着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优势,时间长了也可以互相加好友,有什么资源或者信息可以共享一下。抱团加入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子是非常重要的,取己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你才能在这条路走的更远。
线下我也会去参加一些社群,新媒体相关的分享活动沙龙,线下活动能够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又可以交个朋友,扩展了自己视野和人脉。
3. 练习自己网感和灵感 随时准备头脑爆发
所谓网感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网络的一种神秘感觉,知道网民最关注什么?关心网上热点事件随时准备采集写文,还有网络语言,流行趋势是怎么样的,对这些的把控能力,这仅仅是个人观点。在网感这个词,热点借势这一块大家可以关注杜蕾斯这个品牌看它是如何借势营销,在思维逻辑上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有了这种能力可以把网上的一些东西收进自己的皮囊,学以致用。
可以通过三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源:
1、百度风云榜
百度搜索风云榜网民最关注的热门新闻事件,想知道网上什么东西火,什么趋势,盘点中国最新最热的人、事、物信息,在这里你都能知道。
2、微博热门榜
在微博上会有网民关注的事情,一般娱乐明星比较多一些,微博自身就是一个媒体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边评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是开放式媒体平台,你发表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互动性也比较强,利用好微博营销对企业有一定的帮助。
3、搜狗微信排行榜
搜狗微信排行榜也是在熟悉不过的了,相信每位都知道这个平台,搜狗微信这个平台开发真是很不错的,如果你是做微信运营的话,可以来这个平台来收集资料,爆文等相关内容,得知大众喜欢那种口味,无论我们是做微博还是微信,前期都是需要培养自己的网感,保持对热点的敏感,知道什么样的内容会受到网民的欢迎,从而知道你的受众爱看哪些东西。
当然了网感这个东西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锻炼出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去看一下这几个媒体平台,我们应该想一想看到这个热点之后,我们如何借势营销,从而达到有效宣传。
4. 练习文案策划和写作的能力
写作这个东西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多看、多读、多练,有朋友说,我上学时写作文写得都不好,更别提什么写作了,也比较担心写出来的东西不好,其实我也有是这个样子,有时候憋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通过几个月的定期来写写文章,感觉现在的水平有所提高,其实人都是这样的,只要你会说会讲,把一件事说清楚就OK了,别告诉小编你连说话都说不清楚,我们只是改变了一下方式,把说变成写,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以后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可以写身边的人、事、物、自己的观点、评论以及感悟这些都可以,只要你坚持、勇敢写出来,小编觉得你就离成功不远啦!
至于活动策划这块内容,也是需要实践练出来的,要明确活动的目的,背景以及活动前需要准备哪些东西,活动细节,活动后要注意些什么。像每年淘宝的双十一、京东的618这些都是活动,我们可以去观察他们是如何玩转活动策划的,关注天猫,京东、聚美、唯品会这些平台,从而对自己的运营的活动有所帮助。
5. 做新媒体基本的道德与心态
其实做新媒体是最苦逼的工作,做新媒体不只是让你发发微博,转发评论就完事儿的,微信也不是让你每天推送几篇文章就不管了的,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会觉得新鲜,有意思,当你做久了之后就会发现,很枯燥乏味,而且还要去研究用户数据分析,排版等,其实这些都是对新媒体人员最基本的考验,放平心态,迎接美好又充实的一天!
作为一位新媒体人,基本道德素质我们还是要遵循的:
我们要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假;
不发夸大负面新闻;
不能传播不道德的事情;
不能发布垃圾信息;
切实关注民生实事,不再跟着眼球跑;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自省;
总结:这是我有史以来写的字数最多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看下去,对你们只有帮助,没有坏处,很高兴大家能经常给我提出问题,我说的不一定是最全最好的,欢迎资深媒体人做出评价。
作者:牛金鹏(微信公众号:互联网营销师——hlwyxs888),专栏作者,评论人。关注电商、O2O、企业转型、互联网 、新媒体、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新媒体运营每天都干什么
今天把“新媒体运营”这个新兴职位,每天的具体工作细致的讲给大家听。每一个工作都一样,不同经验,不同能力,会导致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权限不一样,所以今天我会把不同级别的新媒体运营工作内容,分别讲给大家。这样其实大家也就同时会了解,新媒体运营权责晋升的情况是什么样。
首先我们还是对新媒体运营再做一次明确的定义。新媒体运营这5个字包含了2个词,一个是新媒体,一个是运营,这就刚好代表了新媒体运营的工作范畴,新媒体的工作内容是利用互联网社交渠道(微博、微信)给产品引流,这是工作内容;运营指的是这个岗位需要和用户接触,需要做用户活动,需要运营用户,这是和人沟通的部分。新媒体运营总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帮助公司引流。所以我们看到,新媒体运营既是市场工作,又需要做和用户有关的活动,这是一个全栈岗位,全栈的意思就是什么都得会干,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进步,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来说,非常有好处。现在我们来看不同段位的新媒体运营具体做哪些事情。
我现在把新媒体运营,按照经验和能力的区别做了一个划分,如图
我把新媒体运营分成4个级别:小白、初级,中级和高级。现在我们需要对每一个级别的新媒体运营做一个角色描述,做一个定义。
小白选手:就是纯粹没有任何经验的选手,小白指的是完全没有掌握系统的工作方式,纯新人就是这种情况,小白会做执行类工作,属于体力活,通常公司会让小白来产出内容,比如说很多老板让新媒体运营写原创文章;
初级选手:如果你开始懂得调整优化自己的工作,不是傻干活了,那你就会变成初级新媒体运营,初级选手不是纯粹的执行,开始有了思考,比如说思考如何评估绩效;
中级选手:中级新媒体运营已经在有理有据的做工作了,他们非常清楚科学工作的流程,他们会去做用户调查,收集用户的画像,调查用户的需求,根据需求去做内容,去选渠道,并且懂得如何评估绩效如何回收反馈,最后通过反馈来调整优化自己的工作,这是中级选手做的事情;
高级选手:高级选手更加的灵活,高级选手已经在纯粹自主的做工作,工作完全以绩效为目标,为最终转化负责,他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帮助产品带来流量。
以上是对不同级别的新媒体运营,通过经验能力的不同做了一个区分、做了角色的描述。下面我们分别看不同级别的新媒体运营,通常具体做的工作。我们从3个角度来说,分别是负责的渠道,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
小白级别新媒体运营
负责的渠道通常是公司的微博和微信,工作内容是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做内容比如说写文章,还要做微博、微信的活动。小白级别的新媒体运营通常绩效考核是以工作量和曝光数字为KPI的,比如说你一周能写几篇原创文章,你的文章有多少阅读,你的微博有多少转发。ok,这是小白级别的新媒体运营。如果你在找工作,在转行,你作为一个纯小白,你就要做这些工作。
初级新媒体运营
负责的渠道通常是以公司的微博和微信为主,开始可以探索一些其它渠道,比如说试试在知乎推广,试试在今日头条推广。工作内容没有变化,是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做内容做活动。初级新媒体运营通常绩效考核除了刚才提到的曝光数字和工作量,还会加上一些做活动的用户参加数量,或者给产品带来的引流数字作为KPI。ok这是初级新媒体运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渠道正在慢慢变广,工作的绩效从纯体力往实际效果上靠。
中级新媒体运营
负责的渠道不再是具体到微博和微信了,根据不同业务,会负责固有的验证的可以给公司带来流量的渠道,再加上可以有权限自己去测试新的渠道。工作内容不再有明确的限制,想写文章,还是做活动,作漫画,做合作都可以,只要通过数据反馈,可以证明自己的工作有效就可以。这时候绩效考核不再以工作量和曝光来考核,而是以流量数字或者用户粘性的指标作为考核。我们发现中级新媒体运营一下就有老司机的感觉了对吧。
高级新媒体运营
高级选手不管是渠道和工作内容,已经全部都没有限制了,不限于具体的渠道,完全可以自己灵活选择,工作内容也是完全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方式,也就是说没有不让你做的,你都可以尝试,任何能给产品带来流量和用户粘性的工作都可以做。绩效考核以纯粹的效果数据作为考核,会以流量、转化率和用户粘性指标作为考核点。
ok,我们针对不同层级的新媒体运营,具体负责的渠道、工作内容和考核,都做了一个分析。现在我们清楚如果你选择新媒体运营岗位,刚入职你会做什么工作,你晋级之后会做什么工作。现在新媒体运营对你来说不应该是一个非常摸不透的岗位了。
——————————————
收费,99大钞/年,靠这99发不了财,纯粹为了筛选用户,找到关注个人知识进步和财富进步的人。人的进步源于看问题视角的转变,视角指导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铮铮铁骨:揭秘真实蛟龙突击队那些BB第一份工作不能做新媒体运营的,我现在要分享6点亲身感悟…-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那些BB第一份工作不能做新媒体运营的,我现在要分享6点亲身感悟…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3:27:25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企业新媒体运营。 这是个比较光明的行业,同行的努力你看的很清楚,阅读量、评论、点赞、打赏,这都是他的努力结果。你会想尽办法学习别人的长处、细节,比如他的字体的颜色从#595959变成了#3f3f3f. 别给我讲什么做新媒体的总是刷阅读量,扪心自问,这些能骗过那些不懂数据的老板,能骗过你的同行你的竞争对手吗? 还有2个半月我就满一年了,在这段时间里,被批、熬夜、胃病、颈椎疼什么的,也都经历过。简而言之就是吃苦嘛,如果我不出来上学,而选择在家种地,即使不得胃病,没有颈椎问题,我也不会比现在轻松。 深夜打扰,很抱歉。写了一天,还是想早点分享给和我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们。 by 一番
一、我就一发图文的,为什么要了解产品和业务? 很简单,因为我做的是企业新媒体,而且我认为这是这个职业能力需求中应该排第一位的。 从字面来理解企业新媒体,“企业”是排在“新媒体”前面的,就是你做新媒体的出发点要立足在企业身上。我见过一些做企业号的人,拿着工资来按照自己喜好或者领导要求来发东西。这种号要么成了公司领导发言稿聚集地,要么成了杂文收集站。 我是插坐学院的新媒体运营,公司现在的业务方向就是新媒体培训,产品就是课程。而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各种渠道来持续提供优质学习资料,人群定位是有运营、排版、策划、文案、编辑等知识需求的人,内容要求标准就是九个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我很明确公司业务的核心是课程,所以尽管我的根据地是公众号,但也不会天天盯着着图文和阅读量。我会花时间与课程组的同事沟通,特别是在课程简章以及讲师选择上。经过一年的实操干货+高质课程的配合,我们做的事儿也在新媒体培训领域积累了不错的口碑。 如果你对公司的产品和业务了解透彻,能对你实际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① 内容方向不会偏颇。你的领导不会再质问你“发这些有什么用?” ② 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区别开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额外付出,明确自己的进步空间。 ③ 提高和其他部门的配合。互动多了,摩擦少了。 ④ 持续稳定输出的不仅是内容,更是你公司形象。 总结:你发的东西对公司没用的时候,你在这个岗位上自然也没用。 二、每天转载的意义何在? 新手最开始上手操作的肯定是转载的文章,不会上来就让你写原创,没经验没积累的时候,能输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早期很多人都是直接转载的原文样式,这根本不是出于对作者原作品的尊重,而是懒,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认同,也没有发现其中的价值。 从一开始,我编辑排版所用的时间里,80%精力都会用在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思路意图、写作手法、内容框架。等自己能够吃透文章之后,会采用两种方式处理文章: ① 从作者角度出发,用加粗变色或特殊格式,将其写作逻辑梳理出来,形成小标题,使得文章框架更清晰,观点更突出。 ② 从用户角度出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读者”这个身份,作为一个知识的需求者,文章里哪些话是实用有启发的,哪些话是不接地气装逼的,你都会有清晰判断。你要做的就是,将有用的内容强调出来,降低用户选择压力。 上面那些做法,完全可以建立在不改动原文基础之上。但是假如你要对文章有较大改动务必和作者沟通确定并注明文章有删节。 相比在内容的加工处理,你对文字编辑的能力会更直观的体现在标题上。起标题是个技术活,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出过不少起标题的文章。在这推荐一篇《我们为什么修改这50个标题》,可以先花5秒钟点进去收藏一下。 我也曾质疑怀疑过自己转载的意义,也会被人理解为只会Ctrl C + Ctrl V,但是身为当事人,我清楚自己的工作核心是――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哪怕仅仅是为一篇文章写一个真实可用的摘要、导读。 这种只是将已有的信息进行浓缩、提炼,再反馈给用户都是工作价值,其实更多从事“内容搬运”的新媒体运营的朋友们,你要认可自己的价值,要知道你做的事儿,从本质上讲,和罗辑思维早上60秒的语音没啥区别。 刚看到这个图时,就像被暗恋的姑娘翻牌儿了 三、既然干新媒体很累,为啥不换行? 做企业新媒体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篇吐槽公号狗压力大、老板不懂行还瞎逼逼之类的文章被大家争相传阅。这种吐槽太正常了,因为很多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但是扪心自问,出来打工的、创业的哪个不都是顶着压力出来挣未来? 与大家共勉一句被用烂的话: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那我的动力又是一句没信息量的话:让自己更优秀 分享下我所遇到的三个压力及感受 : 1、老板太专业 很多同行苦恼,当遇上一个不懂行的老板时,什么都做不好。我苦恼的是,遇上一个太懂行的老板,也是什么都做不好。 小到你的推荐语的措辞,再到你的文章选题,他都能给你挑出毛病并给出新的角度,更不用说每次动辄数十次的修改标题了(现在已经锐减到十次了,耶) 收获:相比同行,你也会更专业 2、工作强度大 去年某一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手动拉了700多名报名微课的同学进微信群,3个客服号切换使。 从头到尾完成一名陌生好友入群需经过:同意好友申请―查看朋友圈―设置标签―找到群组―邀请进群,这5个步骤反映在当时的安卓手机上,最少需要点击11次,最快也要20秒。 上面那些工作,都设置了固定时间段来做。比如每隔2小时处理一次入群申请。其余的时间还要找当天的选题,申请授权,排版编辑,审核推送。晚上还盯着7点半到9点的微信群分享当客服,11点半的时候完成当天的5篇推送。 收获:强压工作下,对时间的合理划分意识。 3、带团队配合 曾经内容组兵马最强壮的时候,有4个人,我负责小组统筹。那时候是原创高产期,几乎每天3-4篇原创,当我从只需掌控自己时间,变成了协调4个人的工作安排后,考虑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了。 你会发现不管怎么限定时间,提清楚需求,4个人的步调总是不一样。交付作品的时间把控不好时,会特别没有安全感,同时还要身兼其他人的排版,你会发现自己比原来还要累很多。过程中摩擦很多,实际上这不是个成功的经历,但对我个人影响还是蛮大的。 收获:永远不要小瞧那些带团队的人,即便他们看起来没有流汗。 四、管理领导?不是个扯淡的事儿 这个词是在陈春花教授的文章《陈春花:我为什么点赞顺丰总裁?》里提到的一句:向上管理,向下负责。 第一听这个词觉得真扯淡,其实是自己不懂“管理”的意义,在这我这能简单说下自己的工作体会: 1、搞清楚老板让你去做什么 第一次和老板同事聚餐的时候,他说,你去问下啤酒怎么还没上。我快速出去问了服务员,然后回来反馈给他――服务员说马上。 接下来我第一次感受到职场上的压力: 我让你去问啤酒的原因是大家现在需要啤酒。你刚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去后拿着啤酒回来,服务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你甚至应该自己去抱一箱酒回来。这才是执行力。 收获:快速去做没有错,但前提是明白去做什么。 2、老板对你的预期是什么 比如他让我整理一篇《新媒体编辑自学教程》,预期就是将对新媒体编辑有用的干货整理出100篇来,要求就是实用。(没看过的赶紧点进去收藏) 我知道他不是让我做10W+,所以没必要搞得花里胡哨,也没必要蹭热点,踏踏实实将教程逻辑框架列出来,每个分类里面添加筛选过的优质内容,附上超链接方便阅读就够了。 最后的结果是做了180多篇,且模仿工具书的形式,从入门到高级的进程来编排,这些都是超预期的。 收获:预期内的努力去做,预期外的自我提高 3、有效的沟通是怎样的 明确目的,尽可能将需要沟通的事情数据化。比如,上午10点半报第一次选题,11点报第二次选题。 再举个实际的例子: 每天上午都要汇报昨天的公众号数据,当数据特别差的时候你就会想着法儿地拖延,因为觉得数据难看会被骂。 但实际上呢?数据差不差已成既定事实摆在那,这是不会变的,如果再有意隐瞒,这个不就自欺欺人,还心怀愧疚么。 引用一句老板原话:按时汇报>结果不好>不汇报 收获:话说到点上,需求落在数上,别自欺欺人 五、这里有很多让你自惭形秽的同龄人 每个公众号都是运营者的一面镜子。凡是那些还“坚挺活着”的公众号,他们的运营者身上最起码有着最可贵的品质――勤奋。 比如,“胡辛束”的辣辣: 每晚22:22的准时推送,足够秒杀99%的运营者。我们自己设想一下,平时的推送中有没有遇到网差、信号不好、排队延迟,再不济头痛脑热肠胃不适什么的,何况她还比男同胞多了一个规律性的伤病…她一个92年的姑娘,太拼了。 比如,“富兰克林读书部”的陈师明: 以前他独自一人做公号,一天3-8篇,有排版,有授权,选题也切中人心,头条阅读经常10W+。后来又听说他还有另外两三个号时,我真的很吃惊,一个人的精力足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做这么多?战斗力可比4人小团队,这种人得多勤奋。 再比如,V先生郑仁: 年初的时候,问他最近有没有看过什么好文章?他给我发了一个excel表格,里面收录2015年他收藏的文章,7394篇文章,添加对应文章链接,高亮1324篇经典文章,提取6869个标题关键词,筛出3598个公众号,添加对应的公众号ID、功能介绍和搜狗微信链接……
我从不羡慕他们的成就,因为我能体会到他们付出,更何况我只能看到他们一点点儿的努力,多少辛苦,不与外人说。除了那些行业大佬,这些同样20多岁的同龄人年轻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对象。 总结:年轻的时候,如果连体力都懒得拼,哪儿还有什么未来? 六、思维与生活习惯的3个变化 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你的改变就在哪儿。但我天天就是找文章,编辑排版,回复留言,那我的变化难道只是找文章更快,编辑排版更漂亮,回复留言更详细吗? 事实上,是这样的。 但是工作中的每个步骤,都在潜移默化着你的行为习惯,我回顾后简单列出这3个改变。 1、平均看200个标题,点进去看50篇文章,才能选定1篇好内容 从这件事能延伸出来两个思考: ① 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值得被筛选 做人也是一样,当你觉得自己是块金子,那就别怕被人拿来比较,因为那是别人的事儿。如果没选上,那就继续打磨自己,然后发光,人最好左右的是自己。 ② 同一个事件的分析,五花八门的解释 你会很直观的感受到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可尝试搜索百度、莆田系、魏则西),如果你能把控住自己,用一个观摩学习者的心态,去看待不同视角下的解读。你会感谢自己的平和,会发现每个东西都有其意义,只不过我们都会在特定时期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来代表自己。 2、一篇图文推送后,看5分钟、10分钟的阅读量,就能预测传播48小时后的效果 这对自己平台熟悉的新媒体运营者没有很大的难度,看起来是觉得自己感知力很强,实际上,这是数据敏感度高的体现。 反观到生活中,我也愈加相信数据。 比如在外面吃饭,我会搜一下餐厅的星级和评价以及顾客的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坐地铁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分不同时间段、不同车厢来观察乘车人数,然后检测出乘客最少的时间段和车厢。 3、忍不住卧槽的文章会打赏 之前我对微信图文的印象还停留在“发红包,求转发分享”,感觉就是别人给我钱,让我去看,还不一定看。 现在呢,自己主动去订阅人家的文章,看完后还要给钱赞赏。甚至有时候一次赞赏都是一本书的钱。而且我发现,这是个趋势,不单单是我这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 我真的是为别人的文字买单吗?当然不是,真正让我愿意支付的是阅读中的快感,是获取知识的满足。 当你意识里接受自己,随时随地为自己的时间、效率、成长、快感买单之后,自然会选择在高铁上排版两篇文章,而不是在嘈杂的普快上玩手机消磨时间。 最后一句话:年轻人最好的状态不就是顶着压力,玩命成长嘛。 插坐学院2016最新课表 企业新媒体的内容创作与编辑技巧(北京站2天)05月14日-15日 讲师:杨奇函 [ “阅读原文”报名更多精品课程 ]
微信号:chazuomb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运营内容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