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的新概念英语教学视频,有同学在学吗

【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的问答:真正背完新概念英语全四册是什么体验?
【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的问答:真正背完新概念英语全四册是什么体验?
【博主按语】本人在教学中从2000届开始,在教实验班时就开始把新概念英语三册作为补充教材,一开
始教学生学习、欣赏、运用,鼓励学生背诵但没有强制背诵,但发现学生在背诵方面还都是会有惰性的,学生通过学习新概念很受益但感觉缺少了背诵还是有点遗憾,不强制的话主动背诵的较少,于是后来就强制背诵,当然强制背诵的前提是要帮助学生尽量把背诵变得快乐些。经过试验发现了背诵的好处很大,特别是2015届所带学生新概念三从高二背到高三,学生的语感、写作水平提升非常明显,高考中班内也有九人成绩在140分以上。这儿就选取知乎网上的几位网友分享的关于背诵新概念英语的体验供大家参考。
(网页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网友的跟答(复制自知乎网,感谢他们的分享),希望对学习新概念的同学有启发:
1.匿名用户:
不邀自来。只背过新概念2到4,就姑且当是全背过吧。
我小学的时候,北京市教委整肃小升初秩序,公共英语考试不许小学生考了,直接导致本人六年级考四级的计划搁浅。
更要命的是,我从公英一到三那么学上来的,教委一禁考课外班全停了,这下我不知道上什么课了。中间学了一段时间一个叫做《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教材,感觉很次,英语水平基本是不升反降了。感觉这么下去英语药丸(要完),于是从初中开始,在家听CNN和BBC,同时以一学期一本的速度从新概念2到4背了一遍。
对我英语水平有多大提升呢?我之后基本就没上过英语课了。(SAT自然是上过,但是和我一起上课的同学都知道我上课基本是不听的)每次做英语完形填空的时候,我基本都能看出哪些固定搭配在哪篇新概念课文里有出现过,这样想错都不容易。
个人认为新概念英语的精华在于很少有人问津的第四册,里面的文章不算长,但都很有意思,语言很地道——当时我读那些文章的感觉就和现在看知乎日报一样,一会又蜘蛛是消灭昆虫的功臣,一会又体育不利于和谐社会,当真是发现了更大的世界,读到奥威尔和罗素的选段那简直是刷了一遍三观。写文章的时候来一句"I
am always amazed when I hear people say..."或者"For our purposes, we are concerned
only with..."立马就高大上了。
相比之下"Last night I went
to the theatre"——啧啧啧。
语料的积累初期都是靠生吞活剥,只有把记忆的东西用熟了才能生发出自己的。我的英文写作新概念味一直很重,直到高二高三看英文原著多了才有所改观,不是自己的风格成形了,而是改模仿联邦党人文集以及后来的Steven
Pinker了。但是你不走过这一步是不行的,画家也得从临摹别人开始吧?
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推荐我的朋友们,有时间把新概念英语背了。经典就是经典,没什么过时可言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立伯塔利安
完爆&&,他背了新二到新四,而我比他还多背了一百多篇...新一
我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背的新一,四年级到初一背了新二和新三,初二初三背了新四。背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跟着磁带一遍一遍的朗读,一篇新三下半本/新四级别的文章大概读个十几遍就背下来了,而且连磁带里抑扬顿挫的语气都能学个十之八九。另外每天早晚无聊的时候我妈还会在屋里放新概念的磁带当
BGM,就是随便放之前背过的,使得我不至于背一篇忘一篇,虽然一整本同时记住比较难达到,但是在一定容错范围内同时能背出几十篇还是能做到的。
背新概念基本上就是我大学之前英语学习的全部了(英文小说也读了不少,但对英语水平的提高已经很微薄了,也不是为了学英语而读)。小时候好多同学朋友都考了公共英语,有的考了三级还经常受到膜拜;而我则完全没有碰过这些,看到他们互相吹捧的时候还总是很不屑......
直到我有一次去翻了他们的练习题,我擦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啊,让我第一次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怀疑。好在学做题易而打基础难,高一上了个
SAT 班之后也就没有再为做题考试(仅限英语)发愁了,中高考什么的也就更不用说。
背完新概念的体验就是:语感变得很不错,通顺的长句从句能脱口(笔)而出;认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单词(乱七八糟是指不是按首字母排列,不从
Abandon 开始);口语上也几乎没有中国口音了。新概念对日常生活会话和短句的帮助非常有限,不过来了美帝不久之后,这方面也就补齐了(无他,多说
like 少说“那个”耳)。在留学生里面,我的词汇量可以说是比较小的(尤其是红宝书最爱的动词和形容词,例如卑鄙的一千种说法什么的),因为背单词的时候并不怎么认真,很多单词至今也经常读错,不过除此之外我在语言上并没有感觉有什么障碍(想象一个京片子很溜的美国人把“饕餮”念成了hao
zhen,你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这其中新概念居功至伟。
L. G. 亚历山大先生,何其莘博士,人民感谢你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蠢到极处自然萌
新概念是我英语水平的老本。小学二年级开始学英语就用的这套教材,我感觉初中背完第三册的时候是我英语水平的巅峰时期,遣词造句什么的信手拈来,口语流利发音标准语调自然,外教挑不出毛病来,后来大学念英语专业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提高过英语水平。
比较遗憾的是高中没有认真背第四册,导致第四册学得不扎实,效果生生砍了九成。真的,觉得新概念这套教材不好的都是没有扎实背下来的。
扎实背下来是什么概念呢。我25岁了,初二背完第三册15岁,10年过去了,第三册的课文还能默写出几篇,开会无聊什么的我会偷偷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默写puma
at large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等等我喜欢的几篇,背出来的语音语调跟课本磁带基本一致,第一二册零星也背得出几篇,很多基础单词我记得自己是在第几册第几课第一次接触到。第四册的话完全做不到,纯粹是为了过一遍学完整套教材那种背法,当时背下来了,背完就忘,甚是遗憾。
背的过程很辛苦。每天都必须有至少1小时花在英语上,除了除夕和生病会放假,国庆五一黄金周寒暑假都没有停过。复读机听坏了3台,课本和磁带磨损严重,单词初期是每个抄20遍,课文抄12遍默3遍,后期单词抄3遍,课文背完直接默3遍,所幸家母是中学英语老师我不愁没本子用。
但是我英语不是她教的,是我爹教的。准确来说我爹是教了我26个字母,然后扔给我一本书让我自己背,他负责检查我有没有背。
我爹的英语好到什么程度,他研究生毕业20多年了,从事行业跟英语没什么关系,但英语水平依旧完爆任何时期的我,而我从初中开始完爆我妈。然而我没考上研究生,永远完爆不了我爸了。
是的,一家子英专。高考的时候第一志愿报的中文系,分数也够了,莫名其妙被英文系收了,大概是因为我嘴贱加试了口语。这就是命。
最后,英语这玩意,不进则退,我的老本快被我吃干抹净了。这一点时常被我爹鄙视。
﹌﹌﹌﹌﹌﹌﹌﹌﹌﹌﹌﹌﹌﹌﹌﹌﹌﹌﹌﹌﹌补充一点关于背完很爽的体验好了
1.小学和初中英语课我是不听的,花几分钟把课本翻一遍然后把练习册做了剩下时间自己看小说之类的,老师也知道,不管我,反正她上课随时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都接的上,日常考试和英语竞赛so
2.高中自觉开始有渣的迹象,但是一开口因为听起来很好很强大所以大家还是以为我英语很好,考试成绩虽然开始在120~140间飘忽不定但老师莫名信任我,大概是因为我特别爱找茬,并且挑出来问题真的是试卷有问题,其实只是语感还不错事实上我语法是渣;
3.专四专八不吃力,但也仅仅是不吃力,既不是压线过,也没有高分过,复习是什么,听起来不好吃耶;
4.现在看生肉英语剧集电影纪录片什么的不吃力,听新闻刷网页也基本无障碍,但听译做不到,翻译需要做功课;
不爽的体验也有
小时候英语好不代表会一直好下来啊,伤仲永的故事其实挺真实的,我记得知乎有一个问题是「外语好是什么体验」,里面答题的每一个大神都虐我so
easy ,看了几个答案,实在是钦佩,当然对我来说也挺虐心的,题主可以去围观一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植物生理/户外运动爱好者
强答一发。只在去年和前年背过新概念三、四,一共用了一年半左右。还未达到随意拿一篇文章张口即来的程度,不过读一遍文章看一下就可以基本复述出来。现在仍然在不时挑出其中的文章看看,听听听力磨耳朵。
背过之后的感受:
1. 语感真是会好上一大截。听到看到英语会有一种亲切感和兴奋感。就像做你最擅长的事,有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看到不认识的单词会很想把它查明白到底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如何使用。
2. 背新概念四可以更好的感受出作者的意图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到共鸣。以前看英语总是有种陌生感,好像那种听人讲笑话get不到笑点的感觉。背过新概念四之后再读一些文章,经常会有
“啊 原来是这样” ,“啊哈哈哈,作者和我想的一样” 类似的感觉。还有就是当后来读到新概念中相关主题文章或是做事的时候会有强烈的共鸣。例如当我赴约迟到时,我会想到那句"Their
only fault is cutting things fine" 当我在日本代表学校参加篮球比赛时,脑袋中自然就会映起那句"You play
to win, and the game has less meaning unless you do your utmost to
win." 等等。&
3. 可以表达出英文的美并有利于独立思考。由于去年在日本,有个欧盟的英语老师和我是好朋友。她是立陶宛人,不过从小在英文俄语立陶宛语的环境中长大,算是半个native
speaker吧。我们都不会说日语只能用英语交流。她后来和我说和我接触过程中,我总会说出一些让她感到很惊讶的观点,很准确的用词和表达。回去想了想,若不是出于刻意恭维,这应该都是新概念的功劳。
4. 其实我觉得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一件事坚持下来就会有一种自己佩服自己的感觉。会很少有浮躁,会有种说不出来的自信与成竹在胸。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太快,尤其是大学生,总是有忙忙忙一天不知道忙什么的感觉。建议有这种感觉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有益于自身的事,一直做下去,坚持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有用,特别是第四册,正如作者所说的,限制语言水平的不是语法,词汇……而是心理成熟度,本人背了20课(长短都有),注意,第一:不懂的单词不能用中文去解释,必须是翻英文词典!第二:基本语法一定要搞懂,不然是背不下来的。后来呢,我发现那些四六级的阅读和听力都变得好简单。本人一贯坚持认为背诵是提高语感的唯一途径,没错,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还剩下28课,我绝壁要搞定它们的!到时候一定成就感爆棚!基础差的同学从第二册开始吧,绝对能提高语感,妥妥的,哈哈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各位从6/13~9/8, 学完了新概念3,确实收益很大,今天是最后一节课,特来签到。方法;&
1-每篇文章先精读1~2~5遍,解决生词和句子,
2- 听50遍以上,扔开书本,切记一定要用快速,用慢速基本无收获。
3- 影子复读,跟读,最终练习到要能达到快速的级别,重点听小词,小句子,弱读,连读,重点不是生词,是句子。。句子。。任何文章的核心,一定是句子。一个作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句子才是文章的灵魂。
4- 每周基本2~3节课,地铁,晚上睡觉前,玩游戏,出去行走,一早醒来,无时无刻让自己沉淀在英语学习的海洋里面。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时候能用心感受到文章里面的呼吸,以句子为韵律展现文字魅力的呼吸。
比如你读余华,读苏童,读金庸,读古龙,读金瓶梅,都能体味到这种正宗汉语的音韵魅力。
而英语,我们总是忽略了其语言的声音美,听够50遍之后,基本才能体会到那么一点点。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初中毕业水平,英语自学也能达到高级口译的水平(原创)
<span type="1" blog_id="397056" userid='
分享到朋友圈
好的文章,和好友一起分享[转载]走下神坛的《新概念英语》——你还在学“新概念”吗?
(本文是曲刚老师博客原创博文,经本人编辑,分享在此,特此说明)  
  几十年来,由于中国人对《新概念英语》太熟悉、对它太顶礼膜拜,导致没人敢评价这套教材的优劣,甚至无人能觉悟出这套教材的优劣。其实英语是一个汪洋大海,任何一种英语教材都不足以包罗万象地包括全部英语的内容,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感觉来写一本英语教材,而学习者则应该在各种教材之间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若对一本教材几十年过于顶礼膜拜而对其优缺点视而不见,则必然影响我们的进步。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体会对在中国流行了几十年的并一直处于神坛位置上的《新概念英语》阐述一些它的不足之处,供大家参考。为中国的英语教学界早日走进百花齐放的时代做一点努力。
需要注明一点:请大家不要以为我不喜欢这套教材,不要以为我不熟悉这套教材。我对这套教材曾倒背如流,它给我学英语带来过很大的好处,是我的英语“老师”,我至今珍藏着恐怕是中国最古老的《新概念英语》教材(1985年版),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学习笔记,但在20多年后的今天,望着我这套古老的《新概念英语》和学生们书包里印刷变化很大但内容却几乎没什么变化的最新版本的《新概念英语》,我确实觉得中国的英语教学有停止不前的感觉。
  首先,《新概念英语》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旧概念英语”了。
  有的单词已不再使用或不常用,其中的国家名称很多都不存在了(比如苏联)。英语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是一种快速流动变化的语言,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他们的英语每一代人都不一样。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和高速发展,美国英语的变化速度就更快,平均每十年就有很大变化,很多老的词语已不再用,而新的词语诞生了。二战结束后,英国人亚力山大要写一本给德国人学英语的教材,由于他感叹英语词汇的变化之快,便搜集了当时最时兴的语言和词汇编写了这本英语教材,并给他的书取了名字《新概念英语》,意思是说,这本书里的词汇都是最新的词汇,都是最新的概念。然而这本教材问世后,英语世界变化之快就连作者本人也始料未及。特别是冷战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英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这种变化使新概念英语很快又成了“旧概念英语”、“老概念英语”了,作者本人也表达过一定要更新《新概念英语》。但是,《新概念英语》的更新却特别难,尤其是在中国就更难。因为多年来英语老师和英语培训机构已花了很大精力来熟悉这套教材,并已太熟悉和习惯这套教材了,他们会极力依赖这套教材,改变了他们会跟不上,会不适应,会觉得不安全。
第二,《新概念英语》仅提供了“英语”,却没有指导“怎样学英语”,这是作为教材的最大缺陷。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今缺英语学习资源吗?一点都不缺,不仅不缺,甚至达到了泛滥的程度,书店里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网络学习资源更是五花八门,百家争鸣。可为什么大家还是学不会英语?答案是中国人缺“怎样学英语”的书,没有了“怎样学英语”而只有“英语”,就好像只有饭菜而没有筷子,怎么吃进去呢?浩如烟海的英语书其实都是无从消化的山珍海味。
  什么叫“怎样学英语”的书呢?具体地说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学会英语“基本功”的书,指导学会发音、语法、语音认字、语言风格等重要语言基础能力和认识的书,有了这些基础能力和认识,中国人才能吃进和消化浩如烟海的英语教材,才能消化吸收英语,才能学会英语。中国人学英语的理想教材,不仅包括“英语”,更要包括“怎样学英语”,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尚没有一本理想的英语教材!
  第三,《新概念英语》是英式英语,编写气氛太沉重,不易于中国人理解和学习。
  这是最要命的。学一样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怎么可能引起自己的兴趣?语言说到底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需要,中国人也是为了生存的实用性才学习英语,脱离了生活是难以学会语言的。旅游区的小商小贩们为什么人人都能学会一点基本的英语,因为他所学的英语是接近他们生活的最实用的英语,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英语,感兴趣就会喜爱,就会有动力学好它。而《新概念英语》里所讲的人和事都好像和中国人的生活毫无关系,叫人怎么学下去?怎么会卖力气地死记硬背那些和自己无关的东西,这是心理感觉问题,也是关系到成败的大问题。
  《新概念英语》的内容离中国人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无论人名、地名、事物名都是陌生的,文化背景更陌生。就像里面的一篇文章所讲的那样,在一个国家好笑的事情拿到另一个国家有可能不好笑。《新概念英语》是二战之后英国人写给德国人看的英语教材,由于英国和德国都在欧洲,两国是文化上的近邻,因此德国人对《新概念英语》里的文章内容都很熟悉,因此这套教材在德国很成功。而中国人看《新概念英语》,则完全不熟悉里面的场景内容,笑不起来,也不好玩。这给学习和讲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使《新概念英语》成了人人知道、人人在吃、可人人吃不下、消化不下的一道菜。中国人学英语,需要有一套专门为中国人写的、与中国的文化环境有亲近感的英语教材。
说实话,我本人不太喜欢英国文化那种深沉厚重的严肃风格,中国人学英语本来就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因此中国人的英语教材,应该尽量增加轻松的成分,淡化严肃的部分,应该是流行的“轻音乐”,可看《新概念英语》时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不像美国的英语教材那么生动随和和平易近人,若《新概念英语》可以多一点美国式的轻松,则肯定会比现在更成功。
  话说回来,不能更新内容和文化离我们太远不怪外国人,而要怪我们自己,谁让我们硬是习惯了老教材而不准人家更新?谁让我们开发不出贴近自己生活的教材,我们总不能逼迫亚力山大在中国住上十年再写一本中国版的《新“新概念英语”》吧。
 《新概念英语》在中国人学英语的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资料很有限甚至奇缺,这给《新概念英语》的流行创造了历史条件。《新概念英语》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流行了多年,并一统天下的巨无霸型英语教材。而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在历史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在互联网上的英语信息已经唾手可得甚至大量涌入的今天,在外国人已经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和我们一起在超市里排队买东西的今天,那种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时代是过去了,各种理念更先进、教法更科学、内容更亲切的“现代版”的英语教材是应该呼之欲出了。
  祝愿中国的英语教学早日走入百花齐放、与时俱进的新时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Powered by其他杯赛:
奥数练习题:
奥数知识点: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小学生如何学《新概念英语》(1)
来源:深圳奥数网&&&作者:奥数网整理&&& 15:31:01&&&&标签:
  现在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在课外学习《新概念英语》,但真正把《新概念英语》学下来并且学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根据近一年来带领小学生学习《新概 念英语》的体会对这个问题做比较全面的探讨,作为博文&少儿英语学习与《新概念英语》&的后续篇。本文中除特别说明外,《新概念英语》都是指《新概念英 语》第一册。
  一、小学生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
  小学生可以从3年级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新概念英语》开始就是实用日常对话,没有更基础的准备过程(例如字母、最简单的句子等),所以需要一定英语基础才能学习。3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了两年英语,对英语已经不陌生,而且心智和学习能力也具备了,就可以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了,从实践效果来看也是如此。2年级的小学生能不能学?这个我们没有尝试,但过早地给孩子增加太多负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因此不建议。
  二、《新概念英语》的特点是什么
  《新概念英语》有两大特点:第一、内容全是日常对话(双数课是练习;第二、书很厚,有多达144课,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本巨大的书(成年人也望而生畏)。
  《新概念英语》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会话的各个方面,把这144课全部熟练掌握,英语日常口语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新概念英语》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不需要太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几个层次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不把《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层次弄清楚并明确小学生的学习安排和目标,学习迟早会进行不下去。我们认为学习《新概念英语》有下列几个层次:
  1、能背诵课文,至少能流利朗读。
  2、能背诵、默写《新概念英语》课文,并能独立快速完成《新概念英语》的配套习题(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概念英语--一课一练》),能正确地口头造句。
  3、具有很好的听力和阅读能力(与《新概念英语》程度相当的内容的听、读),能熟练地做有关语法、翻译习题,能会话。&
  编辑推荐: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杯赛、择校提前知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您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深圳奥数网,升学路上有我们相伴。
点击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学新概念英语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