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怎么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概述/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以及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严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见接触传染。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气管-支气管炎。
病因/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肺炎可为局灶性或广泛弥漫性,甚至实变。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细支气管内有渗出物。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甚至结节性钙化。
临床表现/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表现一般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起病缓慢,有、乏力、、、并咳少量粘痰。体征往往缺如。检查肺部炎症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的阴影。总数可正常、减少或略增加。病程一般为1~2周。在免疫缺损的患者,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较严重,有持续性高热、心悸、气急、紫绀、极度衰竭,可伴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由于肺泡间质和肺泡内,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体检可有湿罗音。X线检查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多见于两下2/3肺野。
诊断和诊别/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一、病史、症状:
起病缓慢,初期多有咽干、咽痛、喷嚏、流涕、发热、头痛、纳差以及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病变累及肺实质可有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等症状,病史询问应特别注意有无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情况。二、发现: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在肺下部闻及小水泡声。三、辅助检查:(一) X线胸片,两肺呈网状阴影,肺纹理增粗,模糊,严重者两肺中、下野可见弥漫性结节性阴影,实变者少见。(二)血液: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也可稍高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三)检查:病毒培养较困难,不易常规开展,病人的痰涂片仅发现散在细菌及大量有核细胞,或找不到致病菌,应怀疑病毒性肺炎的可能。(四)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清抑制试验抗体滴度增高4倍或以上有确诊意义。近年用血清监测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有助早期诊断。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组化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等,可进行病毒特异性快速诊断。
治疗/病毒性肺炎
治疗病毒性肺炎药物一、一般:
保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氧疗。二、抗病毒:金刚烷胺 0.1g, 2次/d,连用3~5天;病毒唑,10mg/kg,2~3次/d,口服或注射;、黄芪、、大青叶、连翘等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还可用α-干扰素,胸腺肽等。三、继发性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见接触传染。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进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气管-支气管炎。
病原/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据《美国呼吸道和急症护理医学杂志网络版》消息,(RSV,简称合胞病毒,也属副粘病毒科)是引起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目前,即没有安全的RSV疫苗,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现在,得医学院 (UTMB)的研究人员在开发新疗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们首次发现了RSV的作用机制。RSV可以使细胞产生破坏性很强的活性氧簇(ROS)分子,它们促使细胞释放至免疫系统并使其反应过度,产生类似发作时的反应,这远远超过本身所带来的。用抗氧化剂治疗实验小鼠,可以大幅减轻这种称为氧化应激的反应,同时还能减轻类似哮喘发作时的气道高反应性。他们还发现了RSV感染小鼠肺内有氧化应激的生化信号,这种应激与肺功能障碍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抗氧化剂为RSV治疗带了来了。如果将来能开发出一种口服抗氧化剂, 能在孩子一出现RSV感染的上呼吸道症状时就开始治疗,这些孩子的病情将不至于发展成RSV肺炎。
预防/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冬季呼吸道病毒非常活跃,许多人由此患上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些人患上了病死率较高的病毒性肺炎,应引起警惕并重视。
人体上呼吸道的鼻毛、杀菌物质及免疫球蛋白等有减少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并可阻止病毒感染从鼻咽部向下呼吸道和肺蔓延。到了下呼吸道和肺,这种免疫防御功能则主要靠气管分泌的黏液把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黏附在痰中,再经气管表面的纤毛运动,把痰推向咽喉,随着咳嗽排出体外。下呼吸道功能的降低,就使得病毒及其并发感染的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和肺炎。病毒性肺炎常常发生在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包括体弱的儿童、状态的青壮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和肿瘤的老年人。病毒性肺炎的康复除了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防治细菌并发感染及供给氧气有利通气外,主要靠体内自身免疫功能的发挥,所以增强自身免疫功能十分重要。为增强自身免疫功能,可服用中药甘草制剂康奇胶囊,它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激发抗病潜能,产生更多的免疫分子,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预防。康奇胶囊适用于各类免疫缺陷人群,如体弱的儿童和成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都可通过服用康奇胶囊提高自身免疫抗病能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肺炎。
中医识别/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多属“发热”、“咳嗽”范畴。&&&  医学认为温热之邪上犯,侵犯肌表,卫气失于宣畅,故发热、头痛。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津液被灼,故咳嗽痰粘。热邪炽盛,则高热。心神受扰而心悸,气虚阳不气充。血瘀续发则气促、。体力衰弱,如果邪热内陷,邪盛正虚,则心阳衰竭,导致内闭外脱的危象(或)。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儿童。
常规检验/病毒性肺炎
1、血常规检查;
2、血气分析;3、病毒分离,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基因分析诊断;4、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5、胸部X线检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54:54
贡献光荣榜
猜你想了解
扫码下载APP关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_肺炎_呼吸内科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关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15:24来源:99健康网
导语利巴韦林对肺炎有什么作用,如何治疗肺炎,利巴韦林对治疗肺炎的影响,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大致分为两类,第一,呼吸道病毒,比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感染病毒,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第二,孢疹病毒,比如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单纯孢疹病毒。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表现:(1):临床症状通常较轻,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较突出,常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少痰或为白色粘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或易发生重症病毒性肺炎,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合并症。
  体征: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者有呼吸浅速、增快、发绀、肺部干湿性簟
  诊断: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及病毒抗原的检测。
  ①治疗以对症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
  ②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③常用病毒抑制药物有:①利巴韦林;②阿昔洛韦(无环鸟苷);③阿糖腺苷;④金刚烷胺。
(责任编辑:实习张义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孕套都走向了超薄的系列,那么你知道避孕套是要越薄越好吗?
纵欲过度的危害性很大,很多平时性爱不加克制的男性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活不了很长时间。那么,男生纵欲过度会短命吗?
子宫壁增厚 还不来月经...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您的位置:
> 【专家笔谈&重症病毒性肺炎】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抗病毒治疗
【专家笔谈&重症病毒性肺炎】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抗病毒治疗
摘要: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致呼吸道感染有效,是现阶段治疗呼... 近些年来,在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中加入IFN雾化吸入,可以提高...
根据核酸结构,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大类。病毒感染过程包括吸附、侵入易感细胞、脱壳、合成核酸多聚酶、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及翻译后修饰,装配成病毒颗粒,最后释放出病毒。抗病毒通过干扰上述步骤而起作用,抗病毒药物作用于特异性靶位发挥抗病毒作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病毒核酸与人体核酸并无本质的差别,目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也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
1 常用抗病毒药物
病毒性肺炎的常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利巴韦林(ribavirin)
又称为三氮唑核苷,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抑制RNA和DNA病毒的复制,也可抑制病毒mRNA的合成。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致呼吸道感染有效,是现阶段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利巴韦林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0%~45%,1~2 h血浓度达到高峰。血浆半衰期(t1/2)为20~36 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和支气管炎,可以控制呼吸道炎症、稀释液并减少痰阻的效果[,]。利巴韦林还可以采用雾化给药方式,吸入利巴韦林小颗粒可直接附着在呼吸道表面发挥抗病毒作用,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并发症和死亡。通常浓度比例以20 mg/ml为基准,雾化吸入,3次/d,疗程为3~7 d。新近动物实验发现,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恒河猴MERS-CoV感染的预后[]。
1.2 阿昔洛韦(acyclovir)和(ganciclovir)
阿昔洛韦也叫无环鸟苷,是特异性抑制疱疹病毒的药物,口服吸收差,通常需要采用静脉用药,临床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较少用于肺炎。阿昔洛韦对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此两种病毒所致的肺炎或支气管炎。静脉注射时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和血浆浓度差别不大。Anwar等[]对32例严重水痘病毒肺炎静脉使用阿昔洛韦治疗,16例(50%)患者需要入住ICU,14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ICU停留的平均时间是(5.59&5.37) d,结果31例好转出院。儿科建议剂量为:口服,每次20 mg/kg,2~3次/d;静脉注射,每次5 mg/kg,3次/d。
更昔洛韦也称丙氧鸟苷,是阿昔洛韦衍生物,化学结构上在侧链多一个羟基。在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感染与阿昔洛韦作用相似,对腺病毒的抑制作用也非常强。突出的特点是更昔洛韦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抑制病毒作用优于阿昔洛韦,是治疗巨细胞病毒最为有效的药物。更昔洛韦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肺炎,包括器官移植患者的肺部感染[,]。Doan等[]应用更昔洛韦治疗53例免疫缺陷儿童巨细胞病毒肺炎,10 mg/(kgd),14 d后减量[5 mg/(kgd)]直至血液CMV-DNA转阴性,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肺部X线检查炎症消失,好转出院,说明更昔洛韦安全有效。更昔洛韦静脉注射剂量:5~10 mg/kg,1日1次,7~14 d为一疗程,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利巴韦林。
1.3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NAI)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是一种流感病毒糖蛋白,能催化水解唾液酸末端的N-乙酰基神经氨酸与邻近寡糖D-半乳糖或是D-氨基半乳糖之间的&(2,6)或&(2,3)糖苷键,使成熟的病毒颗粒最终脱离宿主细胞,感染新的上皮细胞,造成流感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扩散。NAI的作用机制是抑制NA,抑制病毒复制。常用NAI包括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和帕拉米韦(paramivir)等,1999年至2002年开始在世界各地引入临床,其中奥司他韦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抗流感病毒的最佳临床药物,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NAI起到了重要作用[]。
1.3.1 奥司他韦
化学名称是(3R,4R,5S)-4-乙酰氨基-5-氨基-3(1-乙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用于成人和儿童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是季节性流感和流行性流感的基本药物[]。奥司他韦抑制NA具有高选择性,抑制NA的奥司他韦羧酸的药物前体,奥司他韦羧酸可竞争性的与流感病毒NA进行结合,并可选择性的对其活性进行抑制,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表面脱离,抑制病毒复制,并限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限制流感病毒传播。奥司他韦作用有高度特异性,对其他病毒、细菌或人类的神经氨酸酶没有或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儿童奥司他韦使用剂量为2 mg/kg,一日两次,连续服用5 d。通常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剂量(体重-剂量)如下:&15 kg 30 mg,一日两次;&15~23 kg 45 mg,一日两次;&23~40 kg 60 mg,一日两次;&40 kg 75 mg,一日两次。13岁以上青少年每次75 mg,一日两次。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尚未建立。
Jefferson等[]系统性综述了奥司他韦治疗和预防流感病毒的RCT文献,在23个一期临床试验和20个二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奥司他韦延迟了成人流感症状出现的时间(较对照人群晚出现流感症状时间16.8 h),儿童也有类似结果,但对患有哮喘基础疾病儿童无此疗效。这些文献中还发现奥司他韦降低流感症状严重程度,但可能导致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增加肾损害和精神症状的风险。我国一项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也发现奥司他韦用于流感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发热时间[]。
1.3.2 扎那米韦
药理作用与奥司他韦相同。临床应用于7岁以上人群流感症状出现48 h以内的患者,目前一般鼻内用药或干粉吸入用药,生物利用度约为20%,几乎不在体内代谢,肝肾毒性小。也有静脉制剂。Heneghan等[]对28个一期临床试验和26个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发现,扎那米韦可延迟接触流感后发生流感症状时间(成人),减轻流感样症状。扎那米韦也降低实验室确诊患者的流感症状。但尚未发现扎那米韦减少流感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肺炎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的证据。扎那米韦也适应于奥司他韦耐药的流感患者[]。
1.3.3 帕拉米韦
帕拉米韦是在分析唾液酸、扎那米韦、奥司他韦与NA的互相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的环戊烷衍生物,与环连接的基团有亲水的羧基和胍基,以及疏水的异戊基和乙酰氨基,4个极性不同的基团分别作用于流感病毒NA结构中不同的活性位点区域,强烈抑制NA的活性,阻止子代的病毒颗粒在宿主细胞的复制和释放。帕拉米韦可有效地预防流感和缓解流感症状。2009年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进入临床使用,被批准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治疗某些已知或怀疑甲型H1N1流感住院的患者。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帕拉米韦临床使用。Kohno等[]对37例流感患者采用帕拉米韦(300~600 mg/d)1~5 d,观察到600 mg/d组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300 mg/d组。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3.3%,包括血糖不稳定、血液粒细胞降低、尿红细胞增多等,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停药后迅速消失,也未观察到体内药物蓄积。Louie等[]对57例收住ICU的严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括儿童),在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病情进一步临床恶化情况下,静脉注射帕拉米韦。这些患者并发症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54例;95%),脓毒症需要使用血管加压药(34/53例;64%),急性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19/53例;36%)和继发细菌感染(14例;25%)。超过一半(29例;51%)死亡。高病死率提示对重危病例的治疗价值还需要评估。
帕拉米韦特点是剂型为注射剂,半衰期长,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对于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药品治疗的患者、对奥司他韦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1.4 干扰素(interferon,IFN)
IFN产生原因在于病毒性感染或其他诱生剂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其不是直接作用在病毒上,而是诱发细胞产生酶类或其他机制的抗毒性,进一步对DNA、RNA病毒产生抑制性。在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中,应用IFN可以改善病症,缩短疗程,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利巴韦林相较而言,IFN的治疗效果要更好,并且在治疗期间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Omrani等[]观察到IFN-&2a联用利巴韦林可显著改善中东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4 d生存率。近些年来,在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中加入IFN雾化吸入,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中成药
目前有较多中药制剂用于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多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等药理作用,能明显抑制炎性物质的渗出,减轻肺间质水肿,阻止急性肺泡上皮遭受炎症反应的损伤,达到消炎的目的,被广泛用于肺部及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研究观察到中药麻杏石甘汤-银翘散治疗甲型H1N1流感肺炎有与奥司他韦相类似的效果[,]。用于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中药制剂有口服和静脉剂型,但部分仍然没有儿童用药安全性资料。
2 抗病毒药物使用时机
针对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时机,目前尚无统一的推荐方案可循。2012年脓毒症诊断治疗国际指南推荐,病毒性疾病发生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时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一般认为病毒性肺炎抗病毒药物开始使用的时间与其他病毒性疾病开始使用时间一致。对NAI类药物的应用,研究资料多推荐流感样症状出现48 h内使用较好[]。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流感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使用NAI治疗:(1)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即使症状出现已经超过48 h);(2)流感病毒肺炎;(3)同时合并细菌感染时;(4)患者具有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状态时;(5)低流感并发症风险人群希望减轻或缩短流感症状,或避免传染给他人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B 型流感病毒相关研究进展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向您推荐: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除了住院之外能不嫩自己在家里通过药物治疗啊?
共有1个答案
宝宝年龄:宝宝2岁2个月
所有回答:190656
最佳回答:18020
采纳率: 0.95%
宝宝2岁2个月
病毒性肺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住院治疗的配合医生治疗,自己在家里吃药比较慢的
11-28 15:06
病毒性肺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住院治疗的配合医生治疗,自己在家里吃药比较慢的
咖啡正好 1人回答
剑客大老婆 1人回答
左手蝴蝶LOVE 2人回答
yiyiyiyi怡 3人回答
宝呗宝呗儿 1人回答
剑客大老婆 1人回答
未来宝妈 1人回答
亲爱的宝妈,验证码是为遏制小广告横行,如果您的账号属于误判,请点击~
客户端下载病毒性肺炎治疗方法
来源:健康一线日
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一、一般治疗:保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氧疗。
二、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 0.1g, 2次/d,连用3~5天;病毒唑,10mg/kg,2~3次/d,口服或注射;板兰根、黄芪、金银花、大青叶、连翘等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还可用&-干扰素,胸腺肽等。
三、继发性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肺炎可为局灶性或广泛弥漫性,甚至实变。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细支气管内有渗出物。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甚至结节性钙化。(实习编辑:张丽)
相关知识扩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病毒性肺炎治疗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性肺炎严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