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吧友啊,有没有什么便宜的降噪耳机推荐

48被浏览2,01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8被浏览2,016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315被浏览2,107,455分享邀请回答1.3K1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降噪耳机选购攻略 | 主流降噪耳机推荐_什么值得买
名“噪”一时:选购降噪耳机那些事
前言降噪耳机在张大妈借着春运的浪潮火了一把,仿佛要成为继、洗碗机后的又一大妈剁手族的必备爆品。每当提及降噪耳机时评论区里也少不了一番评头论足,既有Bose第一宇宙党(ANC-主动降噪技术舍我其谁也),也有SONY大法好党(黑科技就是好,音质完爆Bose),更有森海等音质党(谈音质,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就像音频圈的其他领域一样,降噪圈也没能逃脱声电玄学的怪圈,从降噪电路谈开,有模拟党v.s.数字党,从传输方式来说,有无线党v.s.有线党,从无线传输技术来说,又有aptX党v.s.LDAC党……就买一个耳机这么多区别,到底应该怎么选,这些技术值得我付出更多的金钱吗?相信很多值友有同样的疑惑,下面将通过我将通过对各路技术的浅层剖析(将让大家听得懂,看得明)和自己的实际体验(略玄学)为大家带来具体的分析,种草还是拔草不看钱包看需求&。本人非声学或电子专业科班出身,文中的概念混淆或不足请轻拍,也欢迎大家带着依据及支撑在评论区踊跃拍砖,或另开一文让大家“李菊福”的同时,收获金币&。本文将按一下顺序展开,如果想直接买买买拔草,直接第三部分,不管热门爆款,还是高冷不跟随,都能找到:1、降噪技术简介2、主流降噪技术解析3、主流主动降噪耳机盘点4、选购建议1、降噪技术简介提到降噪技术,就不得不说噪声的本质,是频率、强弱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机械波。机械波又可以按人耳的识别程度分为一下几个部分:a. 可听见的声音;b. 音乐;c. 交谈。▲人可见的音频与音压,降噪的重点在于将处在“黄”色区域的声音消除不同频率的声音,会有不同传播特性。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都会有衰减,而衰减又分为:1.扩散衰减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向四周传播,声波能量逐渐扩散开来。能量的扩散使得单位面积上所存在的能量减小,听到的声音就变得微弱。单位面积上的声波能量随着声源距离的平方而递减。2.吸收衰减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粘滞性而造成质点之间的内摩擦,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同时,由于介质的热传导,介质的稠密和稀疏部分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声能的损耗,这就是介质的吸收现象。介质的这种衰减称为吸收衰减。通常认为,吸收衰减与声波频率的一次方、频率的平方成正比。3.散射衰减当介质中存在颗粒状结构(如液体中的悬浮粒子、气泡,固体中的颗粒状结构、缺陷、搀杂物等)而导致的声波的衰减称散射衰减。通常认为当颗粒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当颗粒尺寸与波长相近时,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综上所述,扩散衰减只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与介质本身的性质无关;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大小则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和介质本身的性质。高频的声音容易衰减,低频的声音较难衰减,这也是现有降噪手段的理论基础。对于高频噪声,通常采用的是物理阻隔的方法,例如采用更多的吸声材料,这也是所谓的被动降噪,而对于低频噪声,吸声材料的作用就有限了,此时主动降噪也就成为了必要手段。而也正是因为对于高低频噪声不同的降噪特性,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技术被综合地使用很多降噪耳机中。主动降噪技术:用来消除频率较低的背景环境声音,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低频噪声的阀值设置为1 kHz,而像SONY这种技术储备雄厚的厂商,通过采用极低延迟的DNC(Digital Noise Cancelling&)电路,已经具备对频率3 kHz噪声实现主动降噪处理。▲主动降噪技术的革新,降噪也能无限可能被动降噪技术:通过利用吸声材料阻隔高频的背景噪声,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一个设计良好的硅胶耳塞,或者厚实服帖的耳罩就可以实现对高频噪声的降噪处理。▲森海家的IE80,依靠不同硅胶套,就能达到不同的降噪等级,要想降噪好,那就用双层套套塞住耳道&2、主动降噪技术解析前文简单介绍了主动及被动降噪技术,这一段里主要为大家剖析下市场上大行其道的主动降噪技术,不捧不杀,行文将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问题都来自于身边的朋友,而解答基于自己的理解加上厂商及第三方机构的技术资料,希望能够帮大家积极种草、拔草&。2.1、主动降噪耳机比一般耳机能有多大降噪效果?主动降噪耳机在噪声消除上采用的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式。与一般的耳机相比,主动降噪耳机多了主动降噪电路,通过该电路的处理,耳机扬声器能够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机械波,与噪声叠加,也就是相消干涉,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主动降噪原理很简单,但是技术上的难点不少,特别是相消机械波的相位一定要拿捏准确,否则适得其反正是由于采用了消消干涉的原理,限制了主动降噪的适用范围,只能对低频噪声(一般频率1 kHz以下)进行消噪。因为高频噪声的波长短,对应的所需降噪声波波长相应也短,但是由于声音在耳道内传播轨迹复杂,导致相应的相位可能无法与坏境噪声完美相消,甚至可能会叠加,因此厂商一般也不进行1 kHz以上噪声的降噪处理。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主动降噪耳机对1 kHz以上噪声的减弱效果可以说是与普通耳机差异不大的。▲日常生活中常见声音的频率范围,有了降噪耳机,基本可以告别小Baby的哭声了&2.2、主动降噪耳机对人声的降噪效果怎么样?很多有购买主动降噪耳机意愿的朋友经常有这样的疑问,主动降噪耳机能不能隔绝掉周遭环境中扰人的“碎嘴”声?答案是肯定的。也许有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主动降噪明明只在1 kHz以内的范围工作(见上图),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语音谈话的频率在1 kHz到4kHz的范围内,无法被主动降噪消除啊?但是回溯第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高频的噪声可以很大程度上被硅胶套或者是耳罩等被动消噪手段消除,这样一来,主被动手段优势互补,能够最大程度地达到降低人声的效果。根据自己对降噪耳机的体验,人声的降噪效果十分明显,声音的距离感明显增加,用值友们常说的一句形容就是:5 m开外的正常交谈变成了25 m外的悄悄话。▲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不能完全消除,但绝对能产生完美的距离感2.3、主动降噪耳机的音质怎么样,相比同档次普通耳机呢?首先,开宗明义地说,主动降噪耳机不是为音质而来,为了达到降低环境低频噪声的目的,在降噪电路和EQ的调教上肯定与普通耳机有所区别,但要说到与价格相近的普通耳机比较,就听感上的解析度来说是接近的,或说是同一档次的,目前很多消费者讨论主流千元价位的主动降噪耳机所谓的“音染”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各家厂商的调教取向不同。除去音质,还有很多朋友会关心主动降噪耳机在非降噪模式下(无源模式)的音质。目前市场上,很多主动降噪耳机能够在不开启降噪的情况下播放音乐,但是由于降噪模式下的调教取向,发声着重于低频时的解析度,因而在无源状态下,没有降噪电路额外输入后,音质普遍存在含糊,声音解析度不高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目前很多厂家都通过优化电路功耗,将降噪电路运行时间变长,在非降噪模式下转为类似内置耳放(类似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电路的方式对这一缺点进行弥补。▲大法的黑科技不仅是换壳那么简单:MDR 1000X 与MDR 100abn之间差了一个好的DAC2.4、主动降噪耳机这么好,那么除了价格外,真的没有缺点吗?对于非音质党来说,主动降噪耳机除了买买买,还有什么解毒拔草的办法吗?当然,金无足赤,物无完物(WuWuWuWu&)。主动降噪耳机使用过程中最令人烦恼的不是音质,也不是无法完全过滤掉高频噪声,更不是电源续航问题,而是恼人的耳压。相比普通的耳罩式耳机,稍长时间佩戴主动降噪耳机就会有明显的耳压感(就飞机起降或者火车过隧道),因此对耳压较为敏感的朋友在选购时更要注意,最好能够试戴10分钟以上。而且各款耳机耳压感明显不同,例如Bose的QC35就要比QC15轻微很多,而SONY的MDR 1000X的感觉又比QC35来的更为轻微。对于造成耳压的原因我个人也十分好奇,有知道相关机理的朋友可以在评论里给出答案,言之成理的话有金币回报&。3、主流主动降噪耳机盘点3.0、不差钱篇这一篇章里将不会介绍大家熟知的Bose QC系列,Sony MDR-1000X等,毕竟这些都是大家能够轻易在商场里面体验到的,这一部分介绍的几款产品应该算是降噪耳机界的终极退烧品,除去自己体验过的Bose A20 Aviation Headset,另一款AKG的产品并没有实际体验,放在这里供有需求的消费者参考。Bose A20 Aviation Headset飞行员包括各国空军都普遍采用的降噪耳机,广泛出现在各种高逼格场合,跟QC15有些类似,采用AA电池供电,可用有线或蓝牙连接带独立的耳麦,通话性能相较一般民用产品强的不是一星半点。附送收纳包。耳罩部分经专门设计,压迫感不强,不妨碍戴眼镜,材质为羊皮,较为舒适。头梁主体镁合金,使得整体重量仅340g左右,还是颇为轻便。 值330 点评3 原创1 好价0军用级的形容略显夸张,但是真正的行业用户的选择,Bose专卖店里是见不到这货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相关展会看看。托一位RSAFer的福,有幸得体验一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降噪效果,而是“轻”,拿起来戴到头上完全想象不出看起来这么厚实竟然如此之轻。美亚1000刀左右的价格,也有可以蓝牙连接的型号。符合FAA TSO-C139 和 EASA ETSO-C139 标准,如果以后要考飞行执照的值友可以关注、购买。&超越QC等消费级产品,行业用户的选择,如果有飞行执照的值友,可以考虑购买。▲有了这个目标,再也不想为什么要赚钱了,不多说了,写完搬砖去&AKG N90Q讲真,这款没有见过真身,也没有体验过,期待早日见到N90Q在张大妈。N90Q与音乐大师昆西·琼斯合作研发,耳机自带ESS解码芯片方案的DAC,最高能支持到24bit/96kHz,同时还内置了耳放,兼容任何系统的播放设备,支持传统3.5mm耳机接口,同时搭载AKG最新黑科技TruNote技术,这样能够探测佩戴者的耳道,提供最优声音输出方案。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外侧旋钮调节N90Q的声音风格,从清新明亮到低沉温暖,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听音需求,也是产品的独特之处。与之其他耳机换导管之类的设计相比,N90Q仅仅通过简单的旋转开关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声音风格,而且对音质没有明显损失,可以说是近期耳机行业中最具创新性的设计。 值115 点评1 原创1 好价1购买链接来一发,好奇的别犹豫&内置DAC,这价格,想必不同凡响&前面两个部分讲了关于主动降噪耳机的技术背景及局限性,上一段开篇卖了个萌,如果看到这里还没有拔草的话,那么就可以开始买买买了,下面将根据自身的体验,结合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客观数据为大家盘点下市面上主流或非主流的消费级产品。3.1、耳罩&压耳式既然是主动降噪耳机,那么降噪功能的强大与否将被放在首要位置考量,下面将按照降噪等级排个序。当然其中的听感和功能性方面会有非客观体验(个人的主观感受),仅供参考。▲降噪等级v.s.售价,想要性价比(CP),不妨看看,右侧产品排序按照降噪等级由高至低。Bose QC 35(耳罩式)QC35作为Bose民用降噪耳机的旗舰产品,在保证音质及降噪效果的基础上,使用蓝牙无线连接方式,不用再为线缆而烦恼。QC35耳罩内外均配有麦克风,麦克风感知环境噪音,并将噪音发送至分别对应于左、右耳的两个数字芯片,芯片在毫秒内提供与噪音相等且相反的信号,实现出色的降噪效果。无论是地铁车厢中的嘈杂,还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都可以有效的进行消除。QC35内置锂电,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右耳罩配有线控按钮,此外QC35配有一根耳机连接线,即便是电池没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收听音乐。此外,QC35的双麦克风系统不仅可以为降噪提供支持,同时还能在通话时阻隔风声和人群嘈杂声等恼人的背景噪音,消除通话干扰。 值1k 点评16 原创23 好价82Bose家消费级旗舰产品,张大妈家降噪产品的首席代表,要论舒适度和降噪的等级,那无出其右者。相比前代产品,加入了蓝牙功能,完美踩准iPhone 7取消 3.5耳机接口的步点,提前布局。Bose QC 25(耳罩式)QuietComfort 25跟前作QC15相比除了提升了降噪能力,也开始在设计上带来了圆润感和时尚色彩,而且还提供25种颜色定制服务。尺寸为19.1 x 15.2 x 2.3cm,重195.6 g,采用全新的折叠结构,设计有小型耳罩折叠转轴,收纳起来更加方便。并提升了主动降噪效果,推出时官方称其是“BOSE消费级耳机中降噪效果最强”的耳机。和QuietComfort 15一样,QC25也采用7号电池供电,开启降噪后可使用35个小时。QuietComfort 25标准版有黑色和米色可选,额外支付100美元后,还能在官网对QC25耳机的9个部件定制颜色,多达25种颜色可选,想闷骚的继续内敛,想骚气也有了选择。 值574 点评13 原创54 好价70Bose家消费级前代旗舰产品,目前降噪耳罩类产品的次旗舰定位,相比QC35,主要少了蓝牙无线功能,降噪续航略微缩水,音质比起QC35略浑浊,但胜在价格低,优惠价格保持在1500左右。B&O H8(压耳式)&BeoPlay H8 是一款顶级、轻型无线头戴式耳机,具备主动消噪功能和完美平衡音质。配备直观的触摸界面以方便控制,并配备可更换电池,在启用主动消噪和蓝牙的情况下可聆听长达14小时。BeoPlay H8 是时尚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值140 点评0 原创2 好价5B&O H8采用的是压耳式的设计,也正得益于此种设计,在不开启主动降噪时,就能很好地隔绝噪声。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一个眼睛党,个人感觉压耳式长时间佩戴夹头感明显,并不适合旅行途中使用。另外只开启降噪模式的情况下,白噪声明显,不适合追求静谧的隔音党使用。相比Bose的产品,个人认为功能性上还是不足,适合那些愿意为品牌和外形设计买单的用户。Sennheiser
PXC 550(耳罩式)此款森海PXC550,主要是针对BOSE的QC35,相比较而言,在科技和设计上感觉是完爆QC35。独有的NoiseGard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其续航能力号称达到了30小时。触控板和语音提示设置操作,PXC550还能自动检测用户的佩戴动作,当摘下耳机之后,音乐播放便会被暂停。PXC 550配备了3个麦克风,可提供清晰、不受干扰的语音通话。对于NFC的支持也使其能够更快地与手机进行配对。当不使用时,用户可以将其折叠收纳。PXC 550还支持森海塞尔的CapTune应用程序,当中提供了4种不同的预设音频输出模式,以及手动均衡器调节功能。就连降噪功能也支持手动调节。 值80 点评1 原创5 好价13就像百科里说的一样,个人感觉与Bose的QC 35有的一拼,特别是音质上,感觉高音的还原上还是要胜过QC 35的,而且也有手势操作,这一点上相比大法的MDR-1000X没有明显短板。Samsung 三星 Level On Wireless(压耳式)说实在话,没体验过,冷门产品,但降噪等级真的不弱,手势操作功能也有,看国外评测,老外说没有太多惊喜,评价物有所值(指的是原价249美元),感觉要秒杀汪半壁的Fiil Dvva了&。Samsung 三星&Level On Pro Wireless(压耳式)&相比上一款产品加入了Ultra High Quality Audio (UHQA) 技术,在Amazon上的售价也要贵上近20刀,但是老外说与基本款并没有明显区别,只是更贵罢了。Sony MDR-1000X(耳罩式)SONY 索尼 MDR-1000X 无线降噪立体声耳机,采用包覆式结构,专为耳型设计的释压垫,质地柔软,采用声学密封结构,实现全包裹式舒适佩戴,同时减少漏音,因而能提供强劲的低音;采用内倾斜轴结构设计,使耳机外罩的旋转轴面向内侧,以贴合耳朵,提高佩戴稳定性;静音接头装置可减少滑动时发出的机械噪音,在顺畅的滑动同时实现沉浸式音乐聆听体验;旋转折叠设计便于出行携带。MDR-1000X 具有高灵敏度驱动单元及前后双反馈麦克风,通过两个镶嵌在耳机外部和内部的传感器(麦克风)搜集歌手的数字音乐信号和每一个细节的噪声;DNC(数字降噪)软件引擎结合双噪声传感器,可以形成高精度反向声波与噪声进行抵消。通过使用数字均衡器,可以实现比过去型号更高质量和更高解析力的声音;AI(人工智能)降噪共有3种智能降噪模式,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环境(飞机、公交/火车、办公环境),自动选择适合的模式,让用户随时随地安静地享受音乐。安装在耳机腔体外侧的麦克风会拾取环境中的声音;声音控制引擎分析输入的声音,并在拾取人声的同时降低其他声音。你可以在听音乐的同时听到环境中的声音,减少漏掉重要通知;快速提醒(Quick Attention)是将环境声模式和降低音乐音量两个功能组合在了一起,只需要“用手掌按住耳机右侧腔体”就可以快速清楚地听到周围环境声,不用脱下耳机就可以与他人沟通。搭载蓝牙4.1版本,通过蓝牙连接时,可通过触摸外壳上的触摸式感应面板进行播放和停止音乐、调整音量及切换曲目的操作。支持通过NFC连接。内置 S-Master HX 数字放大器,以更广的带宽降低噪音和失真。随机附件包括:Micro USB线(约50cm)、耳机连接线(约1.5m)、飞行插头转换器、便携收纳盒。 值738 点评6 原创19 好价39终于说道大法了,作为大法信众之一,MDR-1000X的第一条百科点评就是我写的,虽说降噪比Bose的QC35弱,但音质比Bose的强啊,PXC 550同样适用,想要音质,降噪的完美平衡,MDR-1000X和PXC 550值得选择,当然,再加上一点信仰的话,那么必须来一个1000X支持一下姨夫了。Sony MDR-100ABN(耳罩式)h.ear on MDR-100ABN头戴式耳机则属于去年推出的MDR-100AAP头戴耳机的无线版,保持了简洁流畅的极简机身造型及绚丽多彩的配色,并在此基础之上由有线连接改为了蓝牙无线连接,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轻松,携带也更加方便。此外还增添了主动降噪,用户将可享受到更好的听觉体验。SONY也没有顾此失彼,也同样为MDR-100ABN加入了对高音质无线传输技术LDAC以及NFC快速连接功能的支持。耳机采用40mm CCAW驱动单元搭配圆顶镀钛振膜的组合,不仅可输出无损音乐,还能有效抑制不必要的震动,带来更为清澈的音质。该系列共推出朱砂红、柠檬黄、翠绿、波尔多红及炭黑五款精心挑选的配色方案,出街佩戴绝对会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 值429 点评6 原创15 好价20&又一款大法产品,鹿晗代言,色彩斑斓,如果碰到促销活动的话,1200左右的价格很值。Audio-technica
ATH-ANC7B(耳罩式)提及主动降噪耳机,大多数人一定是先想到BOSE,不过BOSE居高不下的价格还是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价格相对较低,但是同样值得信赖的主动降噪耳机。铁三角ATH-ANC7B是专为商务人士、发烧友而准备的主动降噪耳机,旗舰级别的产品。采用低反弹性的耳垫,左侧耳罩用于控制,右侧耳罩装载7号碱性电池,电池大约可用40小时。也可直接插上接线,当做普通耳机使用,随机带有1.0m/1.6m两种接线。封闭式的耳机结构,使用大口径40mm的钕磁铁单元,还原真实声音。ANC7B灵敏度达109dB/mW,响应范围在10-25000Hz,300Ω阻抗,独有的QuietPoint(TM)降噪电平能降低90%的环境噪音。 值19 点评0 原创2 好价11便宜量又足,短暂体验过这款产品,相比同时期的Bose QC15,降噪明显不足,但是对比当时同价位的Sony MDR-ZX770BN,降噪体验是要胜过至少一个身位的,而且现在的价格远低于MDR-ZX770BN,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开Sony MDR-ZX770BN这个坑,降噪体验太差,音质200块无源耳机的水平。&关于ZX770的所有原创文章、ZX770的所有原创文章,涵盖跟ZX770有关的所有原创文章。什么值得买的值客原创频道,由晒物广场和经验盒子合并而来,新值客原创频道分为开箱晒物、使用评测、购物攻略、消费知识、摄影旅游、生活记录等六个板块,是众多值友分享消费主张、获取消费经验知识的互动频道。&▲MDR-ZX770BN,作为一个大法粉,觉得也就只剩信仰了&最后还有几款降噪评分不错的产品,但我也没体验过,具体内容还是交给值友们的百科或原创吧,它们分别是:Denon 天龙 AH-GC20&&PHILIPS
SHB9850NC&关于shb 9850 NC的所有站内文章、涵盖跟shb 9850 NC有关的所有文章。什么值得买的站内搜索,由国内优惠,国内发现,海淘精选,资讯文章,原创文章,众测报告,商品百科,活动专题,商家,优惠劵组成。Sennheiser 森海塞尔 Momentum 2.0 Wireless&MOMENTUM 2.0 Wireless 具有不锈钢滑条搭配真皮材质,以及柔软的耳垫设计。耳机的耳罩与可折叠滑条通过球形接头相连。全新的 MOMENTUM 无线耳机提供了清晰的 MOMENTUM 音质,不受耳机线的束缚。它结合了高保真音质、轻便简洁的设计,以及不锈钢和真皮等独一无二的材质。采用了 NoiseGard 混合主动降噪技术和高保真 aptX 解码器,耳机消除了每一个细微的杂音,呈现更完美的细节,使标志性的&MOMENTUM 音质更加绚丽。支持蓝牙4.0及NFC连接。 值54 点评0 原创1 好价2值友晒单&我发现人工作不顺利,生活不愉快,就会想买东西。我一个直男癌,那肯定就是买点电子产品3C什么的。于是就琢磨买个耳机。先分享下选择产品的决策过程。使用环境:办公室,偶尔出街搭配设备:破笔记本、手机偏好:头戴式音源:spotify高码率流媒体播放时间:20小时以上连接方式:蓝牙/USB连接>音频线版本:电| 赞28 评论39 收藏323.2、耳塞&入耳式&介绍完了耳罩式,下面就要介绍入耳式了。相比耳罩式,个人觉得入耳式的降噪效果要更好,入耳式被动隔音效果要胜过耳罩,加之特别是长途旅行途中,当我们静坐下来,入耳式耳机没有了听诊器效应,特别值得那些需要极端安静的朋友。Bose QC 30QC30与QC35系列相同,一样是取消了有线连接,改为蓝牙连接方式;不同的是,QC30将“QuietComfort”改为了“QuietControl”,这是因为QC30采用了Bose的可控降噪技术(controllable noise cancellation),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调节降噪幅度,比如在室外步行时,需要留意周围环境,通过降低降噪幅度来保证安全。QC30配有6个麦克风,并采用绕颈式设计,在颈带之中包括除麦克风以外的各种部件,保证了10小时的续航能力,此外QC30还配备了StayHear(R) +鲨鱼鳍硅胶耳塞,能够提供舒适稳固的佩戴方式。 值679 点评1 原创17 好价60刚上市的时候关注过,在实体店试戴过后感觉降噪体验及音效并没有比前代QC20好,外加采用套脖式的无线设计,旅行收纳体积要超过QC20。除去对无线有特别需求的用户,个人不推荐购买。Bose QC 20&BOSE的 QC20耳塞式耳机,作为市面上最出色的降噪耳塞,采用全新消噪科技,让讨厌之前大耳机的用户也能在户外完全沉浸在音乐当中。它的 Aware Mode可让用户选择完全消噪或收听部分外界信息。还采用了 TriPort声学结构设计,能够产生震撼的低音效果,StayHear+鲨鱼鳍硅胶耳塞令佩戴更加稳固舒适。具有可充电的锂电池,可供长达16小时使用。另外其还拥有便携包可保护耳机,经久耐用。 值831 点评14 原创23 好价73个人觉得降噪效果最好的耳机,没有之一,而且佩戴舒适度极佳,旅行必备&&Sennheiser 森海塞尔 CXC700当你在旅途中想欣赏音乐却为周围的噪音所困扰时,要么不听要么加大音量,前者影响心情后者影响听力,当然你还有第三个选择即使用降噪耳机,可以在免去噪音烦恼的同时保护听力。这款CXC700采用NoiseGard/digital森海的专利技术,提供三种消除噪音的模式,用户可根据周边具体情况选择其一,以达到最理想的降噪效果(模式1适合在地铁、公交、火车等短途及噪音较弱的环境、模式2适合长途航班及有空调的房间、模式3适合在拥挤和嘈杂的环境使用);森海首创的TalkThrough功能:如有人要和你交谈之时便不用取下耳机,一键即可将外界噪音过滤并将人声通过麦克采集并用单元传导入耳内;支持线控,操作更方便,官方宣称一节7号碱性电池可连续工作16个小时(电池盒位于线控处),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之下可作为普通耳机使用,线长1.6m,灵敏度108dB。 值198 点评0 原创2 好价6主动降噪体验和QC20差不多,但佩戴舒适性不行,目前的有价无市,相比QC20,没有选择的必要。论音质又不如自家IE 60,鸡肋。AKG 391& ( SOHO II NC 同款)关于AKG 391的所有站内文章、涵盖跟AKG 391有关的所有文章。什么值得买的站内搜索,由国内优惠,国内发现,海淘精选,资讯文章,原创文章,众测报告,商品百科,活动专题,商家,优惠劵组成。情况和森海CXC700差不多,属于有价无市的状态。Sony MDR EX750NA&SONY同样有入耳式的主动降噪耳机,这款 MDR-EX750NA是去年后半年推出的新品,与NW-A25便携播放器一同推出,也可以明显看出年轻时尚的定外,5种亮眼的配色,简洁的外观,在颜值方面已经是鲜有对手。在降噪模式的部分,与 MDR-10RNC一样是采用内外侧两个配有降噪模块的麦克风,共同收集噪音信号,以更加精准地降低噪音。带有Hi-Res认证小金标,也是其音质的保障。 值369 点评0 原创6 好价10降噪效果真的不输QC20,有实际亲身对比测试(就在Sony专卖店的降噪体验区,掏出Bose的QC20,得亏Bose的万丈光芒,要是掏出个联想或华为降噪耳机估计要被店员鄙视死&),而且个人更喜欢Sony的音染效果,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上完败,市内短时间通勤可以考虑。Sony MDR-EX31BN如果预算不高,并且对于蓝牙耳机有所需求的话,MDR-EX31BN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样的Bluetooth3.0并且支持NFC,对于aptx协议的支持,在音乐播放方面也能有尚可的表现。降噪模块内置耳机的线控麦克风上,并没有占用过过多的体积,便于携带。在降噪效果方面,肯定是不能和中高端产品相提并论,不过从用户反馈上来看,能够降低70~80%的环境噪音,还是能够起到一定帮助的。 值80 点评0 原创2 好价2评价和耳罩式里面提及的MDR-ZX770BN差不多,个人不推荐,而且目前国内市场也基本退市了,属于有价无市的状态。4、选购建议上面盘点了这么多款降噪耳机,虽说都是洋牌子,没有诸如Fiil,联想,华为之流,但是我想也能够代表主动降噪耳机界的半壁江山了。要说降噪体验,那Bose无论是从技术指标上,第三方测试数据,还是主观体验上都是第一,但论及音质,也许Sony,森海等老牌音频厂商要略胜一筹,究竟如何取舍,对于各位值友来说闭门看帖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够实际体验一把,毕竟听歌是件很主观的事。这一篇文章所列举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基于个人体会,希望能为大家选取一款合适的降噪耳机提供参考。金币回馈:个人没有体验过国内厂家的产品,对国产实在是无力评价,如果有值友手中有相关产品的话,欢迎在评论区里面谈谈体会,我会酌情金币馈赠(5人?)。另外对于造成耳压的原因我个人也十分好奇,有知道相关机理的朋友可以在评论里给出答案,言之成理的话也有金币回报&&。参考资料:(文中3.1图片数据来源)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4)
文中提到的商品
群晖 DS218+ NAS & SkyNAS + 西数4TB红盘*2
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小鱼在家 智能视频音箱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SteelSeries 赛睿 Sensei 310/Rival 310 游戏鼠标(随机发货)
森然播吧二代电音版
【轻众测】飞利浦 便携迷你USB桌面旅行插座
赞44评论101
赞13评论17
赞27评论30
赞711评论402
赞649评论752
赞898评论472
赞618评论520
赞1037评论81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噪耳机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