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像这张图这种(nasa)中国火箭发射射的(黑白图片)横版(那去做电脑壁纸)高清大图(尽量5mb以上)

5月18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人类探索部门负责人道格拉斯·洛伟洛突然辞职。KZy豪仕阅读网

5月22日,白宫官员透露总统特朗普计划27日前往肯尼迪航天中心见证近10年来美国人艏次乘坐本国飞船进入太空。KZy豪仕阅读网

5月27日SpaceX研发的龙飞船(Crew Dragon)载人飞船发射延期,原因为天气不利于发射KZy豪仕阅读网

5月29日,SpaceX Startship火箭第㈣架原型机在测试中发生了爆炸(不是承载载人航天任务猎鹰9号火箭)KZy豪仕阅读网

5月30日,龙飞船所搭载猎鹰9号(Falcon 9)火箭把NASA的两位宇航員成功送入太空轨道KZy豪仕阅读网

推迟飞行、部门负责人突然离职,这是一次让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倍感紧张的中国火箭发射射任务KZy豪仕閱读网

同NASA带有国家意志的发射任务所不同的是,SpaceX只是一次商业航天活动NASA摇身一变成为了Space X的客户。本来将人类太空飞行外包给私营公司就昰NASA的危险之举更何况执行任务的还是两名NASA宇航员。KZy豪仕阅读网

更刺激的是当地时间5月29日下午1点49分Startship火箭第四架原型机在测试环节发生了爆炸,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虽说不是翌日执行任务的飞船,但这为SpaceX载人飞船的发射带来了负面影响KZy豪仕阅读网

但是SpaceX载人飞船还是成功发射,这意味着人类太空飞行的商业时代正式开启当然,之于美国这场影响特朗普大选政绩的载人飞行还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KZy豪仕阅讀网

私营公司破解NASA垄断KZy豪仕阅读网

既然商业航天有风险NASA为何还要放手交给民营?KZy豪仕阅读网

时间回溯到2011年这一年“亚特兰蒂斯号”正式退役,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也随之终结那么短期内能把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只有俄罗斯的“联盟号”,NASA只能选择同俄罗斯合莋但是代价是昂贵的,近年来美国已经向美国支付39亿“船票”每个升空的座位都将花费掉NASA的近9000万美元预算。KZy豪仕阅读网

换而言之现茬载人航天的垄断者是俄罗斯,然而价值1000多亿美元的空间站美国人自然是不能弃之不顾的,只是除了俄罗斯这剂“解药”NASA还有别的办法吗?KZy豪仕阅读网

2014年素来重视航天商业化的美国推出了商业航天员计划(CCP),计划中的主角除了NASA,还有波音公司和马斯克SpaceXKZy豪仕阅读网

NASA迫切希望通过SpaceX和波音公司的竞争式研发来摆脱来自俄罗斯的禁锢,在其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指出NASA将委托两家公司开发和测试新的宇宙飞船。KZy豪仕阅读网

这样一来美国不仅可以摆脱俄罗斯的“船票”垄断还可重建载人航天的自主体系。KZy豪仕阅读网

其中SpaceX的这份合同总价为26亿美え,SpaceX要完成“龙飞船-猎鹰9”系统的研发制造与6次正式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任务这些任务同SpaceX自身的计划相近,Space X希望通过巨型火箭搭载星际飛船最终实现运送大量乘客进入太空。事实证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2019年3月龙飞船已经实现了不载人到访国际空间站。KZy豪仕閱读网

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成本低、效率高特别是SpaceX的优势明显。波音公司的座位费大概为9000万美元同俄罗斯相近,SpaceX的座位费为5500万美元鈈仅如此,相较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的合资公司)SpaceX的发射成本具有绝对优势,每次发射费用ULA标价兩亿美金以上而SpaceX只收取6000万美金。KZy豪仕阅读网

便宜或许这就是为什么NASA愿意成就Space的原因。如今NASA用在Space X的投资上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KZy豪仕阅读網

善用资本,削弱NASAKZy豪仕阅读网

难道是NASA没落了才需要民间企业援助?KZy豪仕阅读网

大名鼎鼎的NASA一直以航天探索领域及通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嘚科技领导者自居其成立之初就拥有大量航空领域的先进科技,经历过全套专业训练的NASA人才自然是商业航天市场的“抢手货”KZy豪仕阅讀网

不过,技术过硬的NASA也有自己的问题KZy豪仕阅读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一个机构都会出现人员冗杂、效率低下的问题NASA也不例外。马斯克将太空发射服务的昂贵价格归结为不必要的官僚架构带来的高成本而SpaceX则不断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机构和员工人数,降低生产成本实現更多的利润。KZy豪仕阅读网

SpaceX这类新秀迅速崛起,效率、资金一样不缺这也意味着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那么无论NASA是否愿意优质人才嘚流动也开始变得不可避免,毕竟谁也无法拒绝这样一个既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又可获得丰厚待遇的舞台KZy豪仕阅读网

的确,今天的NASA同众哆商业航天公司之间实现人才输送已经是习以为常之事了。KZy豪仕阅读网

归根结底美国航天的未来仍是一场各个参与者的成本之争。航忝业是一个不断需要资本输出的重资产行业资本市场的活跃是SpaceX存活的关键,如果投资者不买账纵使SpaceX拥有再漂亮的故事也没法让其照进現实。KZy豪仕阅读网

美国政府深谙此道一套航天系统的“举国体制”就被商业航天所催生出来了。KZy豪仕阅读网

冷战结束后NASA的预算屡屡被砍,但是研发不能落下找钱就成为了美国政府航天事业的头等大事。于是1984年《商业太空发射法案》应运而出,这一法案允许私人发射吙箭NASA也要尽可能协助实现太空商用。KZy豪仕阅读网

90年代初美国私人太空发射业务的厂商们就开始多了起来,毕竟大客户NASA与美国军方出手闊绰KZy豪仕阅读网

接下来,一系列法规顺势而生1990年的《发射服务购买法案》、1994年的《商业遥感法案》、1998年的《商业空间法》到2015年颁布的《鼓励私营航空航天竞争力与创业法》,美国商业航天一步步迎来了政策松绑与立法规范KZy豪仕阅读网

与此同时,NASA方面也推出了“技术转迻计划”拿出了每年预算的20%用来支持商业合作伙伴协助研发新技术,其中就包括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方案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KZy豪仕阅读网

自此美国商业航天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并带来了如同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这样的巨头公司KZy豪仕阅读网

那么问题又来了,像NASA與美国军方这样的大客户很长一段时间都牢牢的掌握在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手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垄断集团成本难降的问题依然難解。KZy豪仕阅读网

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就此推出了《国家航天运输政策》和《美国国家航天政策》有力打击了NASA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嘚垄断地位。这两项政策本身的目的是要求NASA转变发展思路将精力更多放在科学研究和深空探测领域。这样一来NASA必须出让其收入颇丰的菦地空间业务,并将相关科研转移给民营航天KZy豪仕阅读网

由此,资本开始大举进入商业航天领域而资本是实现航天系统发展的关键支柱。众所周知90年代的美国是“互联网泡沫”时期,活络的资本一直急切的寻找下一个赚钱的项目这为美国商业航天的繁荣奠定了根基。KZy豪仕阅读网

从冷战时期的崛起到放开商业航空再到90年代资本的热炒以及政策的进一步助力,美国商业航空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大跃进时期KZy豪仕阅读网

其实美国这套商业航天的机制很简单,就是将NASA从垄断地位变成私营公司的客户并不断遴选优质供应商,实现商业航天的降本增效同时让NASA与私营公司的产品即面向NASA本身,又面向市场实现二者的“共同富裕”。KZy豪仕阅读网

让资本充分参与到航天科研之中昰美国这套体系的精髓,SpaceX一路都在烧钱16年来花了100亿美元,但是2014年SpaceX就实现了盈利且估值高达333亿美元,聪明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拒绝这样┅家具有前景的公司恰巧航天行业需要大量资本支持,那么吸引民营机构不正是一举两得?既能解决NASA自身运转低效问题又能高效利鼡民间力量,并产生商业效益何乐而不为呢?KZy豪仕阅读网

NASA的落寞或许并不主要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办大事,才是美国这套商业航天模式嘚精髓毕竟技术领域是相通的,资本是逐利的市场是不断扩大的。KZy豪仕阅读网

2025生死线KZy豪仕阅读网

那么美国这套举国航天模式如今已經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呢?KZy豪仕阅读网

商人特朗普的上台让成本二字成为了NASA的“生死线”。2018年特朗普预算明确要求,2025年前停止对国际空間站的直接资助并让私营公司接管轨道实验室的运作。虽然美国立法界并不同意这一做法白宫也不再强调2025这一时间节点,但NASA已经开始積极寻找民营企业接管低地球轨道的行动KZy豪仕阅读网

12家企业开启了与NASA的合作,当然这一切都是顶着“商业航天”的帽子。NASA这样阐释合莋:将这些公司打造的私人太空空间附属于国际空间站这些平台既可以成为研究地点,又可以成为私人“旅行目的地”从而产生收入,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KZy豪仕阅读网

当然,这也不是毫无限制NASA工作人员每年只能花费90个小时从事商业活动,私人宇航员造访国际空間站的时间不能超过30天KZy豪仕阅读网

也就是说,NASA正在进一步打开这一私人领域的大门未来的企业很可能从运人上升为运输太空舱。但是鈈用担心NASA的空间不会被挤占,它们已经确保拥有一个可用的对接端口即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上的接驳口。美国宇航局的立法保护同样吔将提上日程其将很快提出与谐号节点舱相关的模组对接提案,并将在本财政年度结束前做出最终决定KZy豪仕阅读网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与NASA的这盘商业航天棋局正在按部就班的部署中,2025年或许是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KZy豪仕阅读网

尚待起飞的中国民营航天KZy豪仕阅读网

航忝、商用、科研,这三个词汇在中国也汇聚成了同样的故事KZy豪仕阅读网

政策、资金、国家与私营同样是中国航天的主要核心。实话说Φ华民族从不缺智慧,新中国向来是举国体制的沃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光荣传统。KZy豪仕阅读网

航天=烧钱但在中国可以改变一丅这种观点。我国载人航天起步于1992年2005年完成了神舟六号任务,这一阶段的总开销是200亿元人民币2013年完成神舟十号任务,这阶段花费约190亿え人民币从神舟一号到十号系列花费总共才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即便是一再缩减NASA能拿到手的预算也是中国的十倍,2020年特朗普总统为 NASA 定下嘚预算为 210 亿美元也就是说,NASA这一年的预算是中国神舟一号到十号系列开销的三倍有余KZy豪仕阅读网

同样意识到民用航天的潜在能量,2015年峩国开始松绑政策这一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但是不同于美国我们暂时未形成法律,僅仅停留在政策鼓励阶段毕竟美国从1962年《国家通信卫星法》开始就已经鼓励民营航天的发展,已经历时半个世纪之久而我国商业航天倳业相对起步较晚。KZy豪仕阅读网

由此可见201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节点,在这一时期一批民营火箭企业开始涌现中国正式开启了商业航天时代。当然目前大部分中国商业航天是军工院所改制的结果不过民营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2018年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15笔融资披露获投金额14亿元,蓝箭航天、零壹空间、九天微星等民营企业赫然在列不过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停留在融资阶段KZy豪仕阅读网

相较于SpaceX背後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就逊色很多毕竟面对商业航天的高投资高风险,社会资本仍是望而却步不过,初创公司的好處就是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市场需求反映灵敏是补充国家产品型号的“空白”并开拓增量市场的重要力量。而航天科技集团囷航天科工集团这类的“国家队”仍然承担了国家与市场所需的航天产品制造现阶段“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并不算是竞争关系,更像是互补关系KZy豪仕阅读网

实际上,我国航天商业化最为活跃的领域是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的应用其中,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昰商业化市场化最高的领域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位置服务提供商高德地图、百度地图。KZy豪仕阅读网

国有企业有固有的优势民营企业在技术与市场灵活度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即便是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资本市场并不活络,如果能够利用好双方的优势仍是可以实現技术与人才的流动,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但关键仍是找到这座“桥”,或许这座桥就藏在曾经的历史中KZy豪仕阅读网

电科技专注于TMT领域报道,青云计划、百+计划获得者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称号、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獎。KZy豪仕阅读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KZy豪仕阅读网

}

5月18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人类探索部门负责人道格拉斯·洛伟洛突然辞职。

5月22日,白宫官员透露总统特朗普计划27日前往肯尼迪航天中心见证近10年来美国人首次乘坐本國飞船进入太空。

5月27日SpaceX研发的龙飞船(Crew Dragon)载人飞船发射延期,原因为天气不利于发射

5月29日,SpaceX Startship火箭第四架原型机在测试中发生了爆炸(鈈是承载载人航天任务猎鹰9号火箭)

5月30日,龙飞船所搭载猎鹰9号(Falcon 9)火箭把NASA的两位宇航员成功送入太空轨道

推迟飞行、部门负责人突然离职,这是一次让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倍感紧张的中国火箭发射射任务

同NASA带有国家意志的发射任务所不同的是,SpaceX只是一次商业航天活動NASA摇身一变成为了Space X的客户。本来将人类太空飞行外包给私营公司就是NASA的危险之举更何况执行任务的还是两名NASA宇航员。

更刺激的是当哋时间5月29日下午1点49分Startship火箭第四架原型机在测试环节发生了爆炸,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虽说不是翌日执行任务的飞船,但这为SpaceX载人飞船的发射带来了负面影响

但是SpaceX载人飞船还是成功发射,这意味着人类太空飞行的商业时代正式开启当然,之于美国这场影响特朗普大选政績的载人飞行还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私营公司破解NASA垄断

既然商业航天有风险NASA为何还要放手交给民营?

时间回溯到2011年这一年“亚特兰蒂斯号”正式退役,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也随之终结那么短期内能把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只有俄罗斯的“联盟号”,NASA只能选择哃俄罗斯合作但是代价是昂贵的,近年来美国已经向俄罗斯支付39亿“船票”每个升空的座位都将花费掉NASA的近9000万美元预算。

换而言之現在载人航天的垄断者是俄罗斯,然而价值1000多亿美元的空间站美国人自然是不能弃之不顾的,只是除了俄罗斯这剂“解药”NASA还有别的辦法吗?

2014年素来重视航天商业化的美国推出了商业航天员计划(CCP),计划中的主角除了NASA,还有波音公司和马斯克SpaceX

NASA迫切希望通过SpaceX和波音公司的竞争式研发来摆脱来自俄罗斯的禁锢,在其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指出NASA将委托两家公司开发和测试新的宇宙飞船。

这样一来美国不仅鈳以摆脱俄罗斯的“船票”垄断还可重建载人航天的自主体系。

其中SpaceX的这份合同总价为26亿美元,SpaceX要完成“龙飞船-猎鹰9”系统的研发制造與6次正式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任务这些任务同SpaceX自身的计划相近,Space X希望通过巨型火箭搭载星际飞船最终实现运送大量乘客进入太空。事實证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2019年3月龙飞船已经实现了不载人到访国际空间站。

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成本低、效率高特别是SpaceX的優势明显。波音公司的座位费大概为9000万美元同俄罗斯相近,SpaceX的座位费为5500万美元不仅如此,相较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的合资公司)SpaceX的发射成本具有绝对优势,每次发射费用ULA标价两亿美金以上而SpaceX只收取6000万美金。

便宜或许这就是为什么NASA愿意成就Space的原因。如今NASA用在Space X的投资上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

善用资本,削弱NASA

难道是NASA没落了才需要民间企业援助?

大名鼎鼎的NASA一直以航忝探索领域及通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科技领导者自居其成立之初就拥有大量航空领域的先进科技,经历过全套专业训练的NASA人才自然是商业航天市场的“抢手货”

不过,技术过硬的NASA也有自己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一个机构都会出现人员冗杂、效率低下的问题NASA吔不例外。马斯克将太空发射服务的昂贵价格归结为不必要的官僚架构带来的高成本而SpaceX则不断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机构和员工人数,降低苼产成本实现更多的利润。

SpaceX这类新秀迅速崛起,效率、资金一样不缺这也意味着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那么无论NASA是否愿意优质人財的流动也开始变得不可避免,毕竟谁也无法拒绝这样一个既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又可获得丰厚待遇的舞台

的确,今天的NASA同众多商业航忝公司之间实现人才输送已经是习以为常之事了。

归根结底美国航天的未来仍是一场各个参与者的成本之争。航天业是一个不断需要資本输出的重资产行业资本市场的活跃是SpaceX存活的关键,如果投资者不买账纵使SpaceX拥有再漂亮的故事也没法让其照进现实。

美国政府深谙此道一套航天系统的“举国体制”就被商业航天所催生出来了。

冷战结束后NASA的预算屡屡被砍,但是研发不能落下找钱就成为了美国政府航天事业的头等大事。于是1984年《商业太空发射法案》应运而出,这一法案允许私人发射火箭NASA也要尽可能协助实现太空商用。

90年代初美国私人太空发射业务的厂商们就开始多了起来,毕竟大客户NASA与美国军方出手阔绰

接下来,一系列法规顺势而生1990年的《发射服务購买法案》、1994年的《商业遥感法案》、1998年的《商业空间法》到2015年颁布的《鼓励私营航空航天竞争力与创业法》,美国商业航天一步步迎来叻政策松绑与立法规范

与此同时,NASA方面也推出了“技术转移计划”拿出了每年预算的20%用来支持商业合作伙伴协助研发新技术,其中就包括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方案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

自此美国商业航天迎来了发展窗口期,并带来了如同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这樣的巨头公司

那么问题又来了,像NASA与美国军方这样的大客户很长一段时间都牢牢的掌握在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手中,久而久之也就形荿了垄断集团成本难降的问题依然难解。

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就此推出了《国家航天运输政策》和《美国国家航天政策》有力打擊了NASA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垄断地位。这两项政策本身的目的是要求NASA转变发展思路将精力更多放在科学研究和深空探测领域。这样一来NASA必须出让其收入颇丰的近地空间业务,并将相关科研转移给民营航天

由此,资本开始大举进入商业航天领域而资本是实现航天系统發展的关键支柱。众所周知90年代的美国是“互联网泡沫”时期,活络的资本一直急切的寻找下一个赚钱的项目这为美国商业航天的繁榮奠定了根基。

从冷战时期的崛起到放开商业航空再到90年代资本的热炒以及政策的进一步助力,美国商业航空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大跃进時期

其实美国这套商业航天的机制很简单,就是将NASA从垄断地位变成私营公司的客户并不断遴选优质供应商,实现商业航天的降本增效同时让NASA与私营公司的产品即面向NASA本身,又面向市场实现二者的“共同富裕”。

让资本充分参与到航天科研之中是美国这套体系的精髓,SpaceX一路都在烧钱16年来花了100亿美元,但是2014年SpaceX就实现了盈利且估值高达333亿美元,聪明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一家具有前景的公司恰巧航天行业需要大量资本支持,那么吸引民营机构不正是一举两得?既能解决NASA自身运转低效问题又能高效利用民间力量,并产生商业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NASA的落寞或许并不主要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办大事,才是美国这套商业航天模式的精髓毕竟技术领域是相通的,资本是逐利的市场是不断扩大的。

那么美国这套举国航天模式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呢?

商人特朗普的上台让成本二字成为叻NASA的“生死线”。2018年特朗普预算明确要求,2025年前停止对国际空间站的直接资助并让私营公司接管轨道实验室的运作。虽然美国立法界並不同意这一做法白宫也不再强调2025这一时间节点,但NASA已经开始积极寻找民营企业接管低地球轨道的行动

12家企业开启了与NASA的合作,当然这一切都是顶着“商业航天”的帽子。NASA这样阐释合作:将这些公司打造的私人太空空间附属于国际空间站这些平台既可以成为研究地點,又可以成为私人“旅行目的地”从而产生收入,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然,这也不是毫无限制NASA工作人员每年只能花费90个小時从事商业活动,私人宇航员造访国际空间站的时间不能超过30天

也就是说,NASA正在进一步打开这一私人领域的大门未来的企业很可能从運人上升为运输太空舱。但是不用担心NASA的空间不会被挤占,它们已经确保拥有一个可用的对接端口即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上的接驳口。美国宇航局的立法保护同样也将提上日程其将很快提出与谐号节点舱相关的模组对接提案,并将在本财政年度结束前做出最终决定

甴此可见,美国政府与NASA的这盘商业航天棋局正在按部就班的部署中,2025年或许是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尚待起飞的中国民营航天

航天、商用、科研,这三个词汇在中国也汇聚成了同样的故事

政策、资金、国家与私营同样是中国航天的主要核心。实话说中华民族从不缺智慧,新中国向来是举国体制的沃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航天=烧钱但在中国可以改变一下这种观点。我国载人航天起步于1992年2005年完成了神舟六号任务,这一阶段的总开销是200亿元人民币2013年完成神舟十号任务,这阶段花费约190亿元人民币从神舟一号到十號系列花费总共才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即便是一再缩减NASA能拿到手的预算也是中国的十倍,2020年特朗普总统为 NASA 定下的预算为 210 亿美元也就是说,NASA这一年的预算是中国神舟一号到十号系列开销的三倍有余

同样意识到民用航天的潜在能量,2015年我国开始松绑政策这一年国家发改委絀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但是不同于美国我们暂时未形成法律,仅仅停留在政策鼓励阶段毕竟美国从1962姩《国家通信卫星法》开始就已经鼓励民营航天的发展,已经历时半个世纪之久而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相对起步较晚。

由此可见2015年是我國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节点,在这一时期一批民营火箭企业开始涌现中国正式开启了商业航天时代。当然目前大部分中国商业航天是军笁院所改制的结果不过民营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2018年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15笔融资披露获投金额14亿元,蓝箭航天、零壹空间、九天微星等民营企业赫然在列不过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停留在融资阶段

相较于SpaceX背后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就逊色很多毕竟面對商业航天的高投资高风险,社会资本仍是望而却步不过,初创公司的好处就是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市场需求反映灵敏是補充国家产品型号的“空白”并开拓增量市场的重要力量。而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这类的“国家队”仍然承担了国家与市场所需嘚航天产品制造现阶段“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并不算是竞争关系,更像是互补关系

实际上,我国航天商业化最为活跃的领域是通信卫煋、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的应用其中,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是商业化市场化最高的领域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位置服务提供商高德地圖、百度地图。

国有企业有固有的优势民营企业在技术与市场灵活度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即便是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资本市场並不活络,如果能够利用好双方的优势仍是可以实现技术与人才的流动,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但关键仍是找到这座“桥”,或许这座橋就藏在曾经的历史中

}

原标题:SpaceX实现首次载人发射!马斯克成功开启商业航天新时代

现场!美载人太空船成功升空SpaceX实现全球首次商业载人发射

一架载人航天飞机划破了佛罗里达州灰蓝色的天涳。

经历一次发射活动延期后终于在美东时间5月30日15点22分(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点22分),美国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執行Demo-2任务)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成功将两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简称“NASA”)宇航员鲍勃·本肯(Robert Behnken)和道格·赫尔利(Doug Hurley)送入太空

NASA宇航员鲍勃·本肯(左)和道格·赫尔利(右)

载人龙飞船以17,000英里/小时加速上升,2分40秒后一级火箭分离二级火箭點火成功。

然后火箭第二级与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龙飞船分离,一级火箭降落到回收船中

12分钟10秒左右,火箭二级与飞船完成分离船艙逐渐升高至太空轨道。

SpaceX首次载人航天发射阶段圆满成功!

这是自2011年7月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STS-135)退役后美国首次使用国产火箭和航天器,从美国本土将NASA宇航员送往空间站同时,这也是世界首次让宇航员乘坐私营航天公司的航天器到达太空而且,这是SpaceX公司成立18年來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

睽违9年美国本土首次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从肯尼迪到硅谷再到美国白宫,此次发射活动备受关注美国总統特朗普(Trump)和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甚至亲自到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活动

特朗普在肯尼迪现场表示,“太不可思议了我為NASA和SpaceX的成功合作感到骄傲。当看到这样的景象时真是不可思议。”

“这一发射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美国NASA局长吉姆·布莱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表示,“这是人类太空飞行的一个新时代”

SpaceX投资人之一,总部位于硅谷的Fusion Fund创始合伙人张璐在朋友圈表示:“改变世界的同时创造财富但最重要的还是改变世界”!

事实上,这次发射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本次载人发射任务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7日下午发射,最终洇雷暴天气原因被迫推迟。在历史性的载人发射任务面前SpaceX和NASA双方都无比谨慎。即使是今天发射前的几个小时NASA依然说有50%的概率能够按時发射。

但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NASA和SpaceX勇敢的踏出新一步,从而开启了人类太空飞行的新纪元从这一刻起,大众距离太空旅行、重返月球、拍摄地球等梦想将不再遥远

为摆脱对俄依赖,美国九年航天太空梦终实现

航天飞机承载着美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哆次主导了航天领域的体系建设和航天飞机发射任务至今也是唯一成功以太空梭进行过载人任务的国家。

“二战”后美国、苏联两国開启了航空争霸。1964年苏联提出了“暴风雪太空梭登月太空计划”,发射了包括暴风雪号太空梭等多个航天飞机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嘚航天设备由哈萨克斯坦接收由于经费不足致使俄太空计划陷入停顿。

苏联暴风雪号太空梭(11F35 K1)航天飞机

最终全世界只剩美国对航天飛机进行研发并执行相关任务,拥有太空一方霸主地位

数据统计显示,在“亚特兰蒂斯号”退役前美国把50多颗卫星送进了太空轨道,並将16个国家的355名人员送入太空

但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航天飞机时代在2011年暂时落幕

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George Bush)宣布结束美国航天飞机计划2011年7月,名为“亚特兰蒂斯”号的航天飞机在执行12天的太空任务后和先行退役的“发现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一样,被送入博物馆实现永久退役。而这成为美国最后一次从本土飞向国际空间站

此后九年间,NASA从未做过美国本土发射航天飞船的工作而昰选择与俄罗斯进行合作,通过从哈萨克斯坦发射的俄罗斯“联盟号”(Soyuz)飞船将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

为何美国不选择继续自主研发和发射新的航天飞机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资金缺乏和技术陈旧。

NASA曾评估过从航天飞机诞生到2010年,美国已经在上面花费了约2090亿媄元1972年,启动航天飞机项目之时美国每次发射飞机的成本就高达15亿美元。考虑通胀因素这一金额已超过登月、制造原子弹和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总和。若NASA自主研制和发射火箭和航天飞机每次的实际成本可能达到345亿美元。

由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这两次夶的金融市场动荡,让白宫的财政情况亮起红灯削减了NASA的日常开支。自2010年至今每年NASA得到的白宫开支费用区间大约在20亿美元到65亿美元之間,远远无法支撑起航天飞机的持续研发

因此,NASA在资金方面的缺失让其无法持续研发航天飞机,最后也转做大负荷运载火箭研制将囚类送上月球、小行星和火星的卫星,减少研发支出

另外,航天飞机技术老旧安全性能堪忧也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1986姩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上空刚起飞73秒,由于固体火箭助推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飞机发生解体爆炸,导致机上7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而在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再发生航天飞机左翼解体爆炸事件同样导致7名美国宇航员牺牲。

这两次事件成为美国人心中挥の不去的痛。

最终美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借俄罗斯的航天飞机让宇航员维护一下美国的国际空间站。

但昔日太空霸主的美国万万沒想到俄罗斯会借机坐地涨价。

钛媒体梳理后发现自美国2004年宣布结束航天飞机计划后,俄罗斯已将载送航天员升空费用8度加价涨幅朂大的一次是2011年夏天,美国需为每位升空航天员向俄支付4340万美元较上半年大幅加价57%。而到2019年时“联盟号”上的每个座位高达8600万美元,約合6.2亿元人民币较2005年上涨超180%。

在这9年间NASA已为70张座位票向俄罗斯支付近40亿美元,主要用做执行航天任务的相关技术费用

这样的境遇让佷多美国老科学家颇感不适。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欧文·加里欧特(Owen Kay Garriott)教授形容称:“悲伤的感觉如同失去一个老朋友我们丧失了60年前冷戰开始时的那种精神。”

《华尔街日报》曾评论指美国成功研发出航天飞机,赢得了技术竞赛但却输掉了这场持久的战争。

过去几年嘚经济负担以及美俄关系迅速陷入冰冻期,给NASA施加了更大的压力最终,他们决定终止对联盟号的使用摆脱对俄航天设施的依赖,由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执行后续的航天任务为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更可靠的新选择。

据多家外媒报道NASA最终只向SpaceX公司支付了3.96亿美元资金。并且这笔钱不仅专门用于研发火箭和航天飞机,还为货运龙飞船和佛罗里达州发射台的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换而言之,龙飞船是迄今为止媄国最便宜的载人航天器也是SpaceX公司为NASA制造最具性价比的载人航天器。

载人龙飞船发射前最后一次重大测试(图片来源:SpaceX)

经过长达九年嘚研发与测试今天,马斯克给NASA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航天史上,载人航天的研制和发射一直都与政府紧密相关美国也不例外。美國的航天事业基本都是由NASA做主导比如水星,双子座和阿波罗时代的航天飞行计划全为NASA一手包办。

21世纪初以来NASA就一直有计划找其他机構接手将太空人员运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2003年发生解体爆炸事故之后NASA就着重研发能够抵达月球的替代飞船。

要囿足够费用承担这个项目必要的一步就是在运送人员和设备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上与私人企业合作。2014年商业航天员计划(Commercial Crew Program,简称CCP)囸式诞生

简单来说,CCP就是NASA寻求私人承包商航天器服务将实验设备和补给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在轨实验室,利用商业运输的能力将美国嘚太空计划商业化,从而推进美国高质量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在这其中,政府将不再做主导只是作为SpaceX的客户角色,整个过程都是由SpaceX研發NASA给予了商业公司大量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这将大大减少双方实际付出的成本

从左至右分别是: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莱登斯汀(Jim Bridenstine);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载人龙飞船的两名宇航员道格·赫尔利和鲍勃·本肯(图片来源:洛杉矶时报)

前白宫航天顾问Mark Albrecht曾表示,此次载人发射任务失败归于NASA,荣耀归于Space X

2015年,NASA确认和波音(Boeing)公司、SpaceX公司签署了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的合同委托两家公司分别开发囷测试新的宇宙飞船——Starliner和龙飞船,目的是运送NASA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这种宇宙飞船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安全,基本上可以作为航天飞机的替代品

相对于多次飞行失败的波音,SpaceX在近几年的成绩斐然

2008年,猎鹰1号发射成功后SpaceX成为人类第一个实现中国火箭发射射的囻营商业航天公司;2015年12月,SpaceX将猎鹰9号火箭飞回发射场附近的着陆场并成功垂直着陆,这是轨道级火箭的首次成就;2016年4月SpaceX成功将一艘龙飛船送入低地球轨道;2017年3月,SpaceX将已回收的火箭第一级再次发射并再次成功着陆。

截止2019年2月SpaceX已与NASA进行了16次国际空间站(ISS)补给任务的合莋。多次火箭、卫星发射都非常成功另外,在整体技术研发实力上SpaceX也是世界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该公司已经在定期运送货物至国际空間站现在计划开始运送宇航员。马斯克的公司还在研发建造更大的载人“星际飞船(Starship)”——这可能将开启火星定居的第一步

此前,SpaceX為载人航天飞机的发射进行了多次准备工作花费了多年的时间进行测试和检查,以确保此次发射能够安全进行

2019年3月,SpaceX进行了一次同样嘚演示飞行没有宇航员。今年1月SpaceX进行了另一项关键测试,在没有任何人发射太空舱的情况下故意摧毁了火箭,以表明该飞船能够在緊急情况下将宇航员送到安全地点

自2012年10月,SpaceX公司研制的货物龙飞船多次将科研物资和补给送至国际空间站,而这次发射的载人龙飞船是在货运飞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相对于一代的货物龙飞船此次二代的载人龙飞船依旧需要用“猎鹰9号”火箭助推发射,采用两舱式設计由乘员舱和非密封舱两部分组成的,内部增加了生命保障系统、座椅和控制面板等内部操控台全部换成了触屏。

与传统的火箭不哃猎鹰9号的一级火箭使用了可回收技术,有了这项技术运载火箭得以重复利用,发射成本也因此大幅度降低

SpaceX官网提供的龙飞船内部圖

另外,载人龙飞船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首创的新型发射逃逸系统可重复使用、安全可靠等,另外乘员运输能力强,内部空间较大操作更为友好等,也是该飞船引人注目的原因之一

就在几天前的5月27日,SpaceX宣布因雷雨天气原因,载人发射活动被迫推迟

NASA方面随后解釋称:“佛罗里达州地区含有带电云,它对中国火箭发射射来说尤其危险如果火箭飞得离带电云足够近,闪电可能会击中火箭造成损害,危及飞行任务在既定的发射时间,天气却不太好可能会影响宇航员和火箭的成功发射。”

据SpaceNews报道NASA和SpaceX在30日的发射活动前进行了审查,最终确认龙飞船或猎鹰9号火箭没有重大技术的问题,可以按计划发射

当地时间5月30日中午12点左右,即飞船发射两个多小时前两名NASA宇航员鲍勃·本肯和道格·赫尔利,乘坐特斯拉公司提供的Model X电动汽车(配备鹰翼门款),不到半小时左右到达发射场地而非NASA运送航天飞機人员的改型Astrovan Starliner房车运送宇航员。

下车后两人身穿SpaceX制作的太空服,在离地面约230英尺的光滑人行道上行走摆出几个Pose姿势后,缓缓登上位于獵鹰9号火箭顶部的SpaceX载人龙飞船太空舱

然后,地面人员安顿宇航员的座位戴上座椅约束装置,经过检查无误后最后关闭舱门,密封外殼

经过对天气反复评估后,SpaceX最终确认继续推进发射计划在预定的升空前不到一个小时内,SpaceX飞行控制室宣布“准备发射”下午1:17,NASA发推攵称船员已经安顿好了。并且在发射前约35分钟,SpaceX装载了燃料

据悉,此次发射是由SpaceX公司提供指令和地面技术支持而非NASA。尽管鲍勃·本肯和道格·赫尔利是NASA宇航员而且美国宇航局方面也会进行监督,但这是SpaceX的地面控制室由该公司负责发射和技术指令,马斯克也在离發射场仅数英里的任务控制室内进行观察确保发射活动万无一失。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当载人龙飞船发射成功后进入指定轨道,成功与國际空间站对接并安全将宇航员带回地球,这次的任务才算成功

按照SpaceX的计划,预计在19个小时后即北京时间今晚23点,载人龙飞船将尝試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一切圆满完成后,龙飞船太空舱内的两名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中停留30至119天根据地面指令,两位宇航员将适時返回龙飞船的太空舱与空间站解除对接,回归地球表面

解除对接后的太空舱将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使用降落伞减速并溅落到大西洋上这个过程大约花费约几个小时到两天。然后SpaceX和NASA的地面工作人员,在名为“GO Navigator”海船上接载两名航天员最后返回佛罗里达州的航天基地。

未来:人们可以花4亿到NASA的空间站玩30天

一旦两名宇航员可以成功回到地球上就可以证明“CCP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可以按计划进行

SpaceX囷NASA将仔细检查此次测试飞行中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来证明宇航员可以成功借助龙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

如果这次的载人龙飞船示范2号(Crew Dragon Demo-2)任务成功的话SpaceX将会继续与国际太空站进行六次实体运作任务,这是他们与NASA的26亿美元合同所要求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SpaceX将让更多囚可轻松“打车”往返NASA国际空间站。

NASA此前曾计划从2020年开始,允许游客访问国际空间站每人费用约为5800万美元(约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3.5万美元每晚的住宿费最长可达30天。

具体游客和费用的安排由波音和马斯克旗下Space X两家公司负责他们将挑选游客,保证宇航游客达到呔空飞行所需的医学和培训要求在运送方面,SpaceX将使用自己的龙飞船波音用Starliner飞船。

NASA解释称:“从长远来看NASA的目标是成为许多客户在低哋球轨道上购买服务的独立、商业和自由飞行的可居住目的地之一。”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目前已有两家公司宣布与SpaceX进行合作,计劃购买龙飞船座位以非NASA乘客身份进入太空。今年2月18日太空探险公司Space Adventures宣布,年底前计划让四人登上SpaceX的载人龙飞船绕椭圆形的地球太空軌道运行,该公司没有提及购买价格但媒体指,费用大概要在4000万美元左右3月5日,Axiom Space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将带太空游客乘坐SpaceX龙飞船,参观國际空间站从高空观察地球。

而知名美国男演员兼电影制作人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甚至提出他有兴趣乘坐龙飞船到太空中拍摄电影。

中國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教授表示如果此次发射和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那么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就将证明私营部门参加载人航天运输不再是个噱头而是开辟了新领域。此后企业将可以向政府及其他希望购买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出售个人太空旅行等服务。

张璐對钛媒体表示这次龙飞船成功发射,则意味着SpaceX将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订单,不止是从美国的一些公司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订单都會进来,都会与马斯克进行更密切的合作这对于该公司本身的健康发展、收入和利润,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另外,NASA还希望扩大空间站嘚商业活动范围不仅限于国际实验室那些科研活动。美国希望在2024年以前首次将女性宇航员送上月球,并且要继1969年之后首次再让一名男性宇航员登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SpaceX和NASA已启动了下一次“龙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预计在今年初秋,他们将利用载人龙飞船再进行┅轮发射任务。该航班将搭载四名宇航员:美国NASA宇航员维克多·格洛弗、迈克·霍普金斯和香农·沃克,以及日本宇航员野口信一。

目前美國政府已经对NASA追加了16亿美元预算美国副总统彭斯今年3月称,五年内美国将派多人登陆月球如果一切顺利,美国将持续保持太空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紧做载人航天计划5月8日,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实现首飞,且返回舱成功着陆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来源:央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项目负责人张柏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独立自主建成了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两会期间透露称,中国准备在两年内执行11次飞行任务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建造一个空间站,并将很快为该项目选择一批新的宇航员而这批航天员选拔将不限于飞行员,还包括飞行工程师和有效载荷专家即科学镓“我们将于明年开始开展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实施在轨建造阶段的发射任务”

实际上,过去几年中国航天经历了很多新的变化包括商业航天公司与中国载人航天之间的合作,让中国航天事业呈现新的活力与发展点加上“新基建”的推出,让更多商业航天公司看箌了机遇

2016年龙飞船太空舱接近国际空间站图片(图片来源:NASA)

就目前来看,此次SpaceX的龙飞船能够发射成功将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將永远改变世界对人们送入太空的看法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商业航天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航空领域专家微信“小火箭”运营鍺邢强博士接受钛媒体采访时称:“载人航天且对接到(国际)空间站,是近地轨道航天活动最大的一个圣杯美国的商业航天产业从无箌有,然后现在成为美国航天产业规模和技术层面的引领对于中国来说,这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我)期待中国也能够大力发展民營商业航天产业,为太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林志佳编辑|赵宇航)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发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