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感受的程度”是怎么被衡量法治实现程度出来的?为什么!

成为自己的心理专家成为自己的心理专家有关心理规律的一些体悟关注专栏更多心理学{&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心理学,让堕落更难&,&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假期这几天的心情很不错,因为又及时找到了几个心理BUG:在愤怒之前找到了导致愤怒的隐蔽原因,从而调整了错误的想法,避免了愤怒反应导致的不良后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心理学让我们看得更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学过心理学的朋友可能很少体验这样的快乐。举个例子,当我们带孩子出门游玩时,孩子的一句“我想喝水”很可能让我们愤怒。如果没学习过心理学,我们也许会被情绪推动,训斥“为什么刚才不说,出了门再说不是浪费时间吗”。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哭哭啼啼、大人心情沉闷,继而带来更多愤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们有寻找愤怒源头的习惯,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愤怒来自“预期受阻”——即原本计划的事情无法完成后产生的愤怒。为什么预期受挫会导致愤怒呢?可能是挫败感、可能是意志实现受阻引发的不安全感。总之,这股力量原本更多来自潜意识,而在我们看到愤怒的原因后,问题就“显化”了,显化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可能——我们可以用理性的力量告诉自己,让孩子回去喝水真的不耽误什么。一排除愤怒的干扰,后续行动完全可以轻松完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可见,当我们将导致负面情绪的问题显意识化后,理性的力量就有了着手的可能。无论这个问题本身多复杂,它都变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再多培养一些耐心、再多学习一些技巧,那潜藏在意识深处,屡屡触发过激反应的“心灵陷阱”就会越来越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个心灵陷阱都来自问题的沉积,因此发现陷阱的过程就是修补已有心灵创伤的过程。比如看到情侣大声说话就极度愤怒的人,如果能寻找愤怒的源头,就可能发现愤怒并非出于情侣说话本身而来自内心对找不到对象的焦虑。一找到源头,他就不会通过怒斥“没有功德心”的情侣来缓解愤怒,而有了想办法找到对象来彻底解决问题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有些恶可以让心理学束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正打算写写心理学的好处,发现了更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我多了很多信心,直到回家看新闻时了解了魏则西事件。事实上,我对悲伤的免疫力较低。所以我不太敢看车祸视频,因为受不了生死无常;我也不太敢看医疗事故,因为受不了阴阳两隔。在看到悲剧性的新闻时,我习惯不带感情的草草扫过以免自己代入太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愤怒急剧的升起了。我感到诧异,因为这样的愤怒显然超过了正常反应:我不太可能对刚看到的事件感同身受,也不会因为对当事方的厌恶而义愤填膺。百度对我来说只是个偷偷摸摸的短视商家,不断利用我的搜索内容发讨厌的推销广告且隐私设置总是无效。至于莆田系,虽然电视上到处是私立医院的男科妇科流产整容广告,但我的阅历还是会让我优先相信公立大医院。既然当事方中的作恶者并没有让我本人付出太多,我如此强烈的愤怒又来自何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愤怒必有根源,强烈的愤怒必有支撑它的充分原因。既然表象上的理由不足于导致这么大的愤怒,我就必须从意识的更深处寻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首先想到了本地乡镇中遍地开花的“充电店”,号称包治百病的充电仪一万二每台。推销方式大家都知道,无非是先免费体验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再各种贴心服务喊爸喊妈。我绝对相信经营者营销心理学的功力不低,否则就不会有如此多买后心生悔意但买时义无反顾的老年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又想到了充斥微信圈的各种保健品,他们的营销水平更加惊人:想减肥的女士、爱子心切的妈妈、关注养生的老人趋之若鹜。即使每天电视的民生频道中都有保健品骗局的曝光,微商们的三无产品仍然卖的红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到了立志成为药品推销员然后几年赚上千万的学生、想到了寻找着各种发财门路的朋友、想到了对市民举报反应高冷的监管部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我想起了自己遭遇过的各种欺诈。经反复推敲后我还是很确信,其中有部分是永远无法避开的。是的,我发现身边有一些无法避开的骗局,其中有部分可以让一个遵纪守法好人的一生努力毁于一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法避开”,是的,这就是让我如此愤怒的原因。有人说,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当我发现没有任何办法规避某些骗局后,当我发现要面对的对手强大到似乎无可战胜后,愤怒就成了潜意识唯一可以做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心理学不能解决所有恶,但能解决自己的恶\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性中的恶都源于三毒——贪、嗔、痴。我们可以理解来自“痴”即无知的恶:比如一个成长于恶劣幼年环境的人长大后可能犯下严重的恶行。恶行本身无可原谅,但至少可以理解这种恶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均衡、家庭援助等手段让脱离于文明环境的孩子变少来解决;我们也可以理解来自“嗔”的恶,一个被负面情绪控制的人可以做出所有的恶行,但通过文章开头提到过的方式,我们可以对每个负面情绪进行追索以此减弱情绪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唯有来自“贪”的力量不同。一个诈骗者并不缺乏教育也没有情绪失控,相反,他需要冷静的编织各种逻辑缜密的谎言来诱人入彀。贪的力量不是来自客观意义上的缺乏而是“自以为缺乏”。无论如何富足,我们都可能说“还不够”,作为近乎占据垄断地位的百度,它缺乏吗?不,它只是想要更多。如果来自缺乏的恶还可能弥补,那么来自想要更多的恶又如何解决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欺诈策划者的贪婪、面对下层参与者的麻木、面对监管者的冷漠,由各种力量交织成的恶让心理学如此无力。面对这种无力,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能解决我们遭遇的所有问题,学习心理学还有什么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确实有很多地方让心理学无能为力:心理学不能规避生命无常、也无法直接惩恶扬善,最有经验的咨询师也无法改变一个完全不想改变的人。心理学很难作用于封闭的心,也无法唤醒沉溺在贪婪中的人,但它有一个特别的作用——洞察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学让我们习惯于寻找心理反应的因,寻找支撑情感力量的源。被心理学洗礼的心变得如此敏锐,贪、嗔、痴的力量一作用其上就被发觉:我们寻求各种结论的证据,以此规避痴;我们探寻负面情绪的来源,以此削弱嗔;我们追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要多少,以此防范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习心理学的人仍然可能有贪,但至少他能知道自己正被贪欲控制。就像一个斗牛士,他和危险同在,但警惕的心能让他尽可能的减少伤害。同样的,知道贪欲存在的人有了时时看清真相的可能,他不会毫无抵抗的被贪婪编织的谎言诱惑,为掩盖恶行而编织的理由有了更多被自我戳穿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许,心理学无法对抗社会的堕落,或许心理学无法彻底保护自己免于堕落。但至少,它让我们更可能和本心同在,它让每一次的自我欺骗变得更难,让堕落变得更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49:2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49:2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ec95798de9bdec2e31491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5},&&:{&title&:&未知,恐惧和希望的源头&,&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无论是出生在缺乏温情还是满是宠溺的家庭,无论是父母毫无约束的放纵让孩子自认为优秀还是父母不分场合的悲观让孩子认为必须优秀。这些家庭都可能创造着恐惧失败的成人。因为不管是“觉得优秀”还是“必须优秀”,两者都让人高估了优秀的价值,也高估了不优秀的可怕。每种过于强烈的灌输式想法都会让孩子失去辨认的能力,让他将其当成人生法则,从而失去心理弹性——越硬的东西就容易破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挫折某种程度上确实意味着失败。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将这些失败泛化——一时的失败不意味永远的失败,这件事的失败不意味其他事上也会失败。但一个将优秀看得太重的人却可能因为一次失败而裹足不前——失败意味着失去父母的宠爱或辜负父母的期望,优秀是如此重要,所以他决不能再次失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人们真的接受了自己的失败,问题并不大,因为心理预期也会随之降低。一个只能做体力活的人不会要求稀缺工种的工资,一个接受自己能力边界的人也会接受相应的待遇边界。但大多数人都很难评估自己的能力界限,\u003Cbr\u003E更不用说那些极度恐惧失败的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越恐惧就越想逃避,越恐惧就越会慌不择路。潜意识很快发现了一个逻辑上无懈可击的避难所——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我就不会失败;如果一切都没有改变,那我就没有失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未知背后有大恐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恐惧失败的朋友会发展出这样的模式:他们整天待在家里,做没有任何失败风险的事。没有比上上网看看电视更简单的事了——网络和电视中的内容都是别人创造的,我们对这些内容的好坏不仅没有责任还具有评价权。站在岸上是最安全的,待在家里被动接受信息的生活同样如此,这样的生活让人们远离了失败的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生活一开始或许很难,没有父母愿意接受成年儿女这样生活,所以它一开始一定伴随着和父母的争吵。好在潜意识总有办法为任何行为辩护:不想工作是因为老板太蠢、工作条件太差;不想和朋友联系是因为他们太势利、太浅薄。此外,上网还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对不懂电脑的父母宣称自己正在网上找工作、找赚钱机会、交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论上,网上确实可以做到这些事,但浏览网页看看电影和网上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事。只要我们从事创造性工作,就有可能失败,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这一点并无不同。即使开个小网店都要克服无数困难,这显然是蜷缩于家庭的恐惧者无法胜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这一点很快被潜意识利用,它又多了一个“我根本没有逃避现实,只是在寻找机会”的借口。经过一段时间和父母的抗争,这样的生活就很难改变了。一旦父母调整预期,无奈接受儿女的现状,再把这些努力消除未知状态的人拉离出安全小窝的力量就很少了。人的能力是需要锻炼的、人的意志力是会因为安逸萎缩的,每经过一天凝固的生活,和正与未知抗争的人的差距就大一分。不过此时,这点刺激已经无法激起奋起直追的勇气了,它仍将沦为潜意识的养料——反正已经赶不上了,不管做什么都没用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要劝服这些逃避现实的朋友很难,他们的理性很清楚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心底的那股奋进之心也会时时刺痛他们。但潜意识编织的理由已经像蚕茧一样,把勇气包裹地密不透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一步步走出心理安全区,从最简单的创造性小事做起,按照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循序渐进的从各种可能性中汲取能量”——对他们来说如此困难,似乎他们只能看到未知背后的恐怖,而完全看不到孕育于未知的其他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未知孕育希望和可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而为人,我们有抗拒未知的本能:未知背后的危险曾经无数次杀死过人类的先祖,让他们把这个警告篆刻于后代的基因。阴晴不定的天气、生死莫测的命运、遮蔽一切的黑暗,人类曾经无比恐惧这一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在另一面,生命更有着奋进和完善的本能。人类用火对抗黑暗,这使人类成了野兽眼中的神;人类用卫星洞察天气变化,这让现代人成了古人眼中的神。即使面对命运,人们也从未放弃挑战,从试图摸索命运轨迹的宗教到寻找世界规律的科学,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凭借积累的知识享\u003Ci\u003E尽天寿\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仍然无法彻底战胜未知,我也无意辩论“人类是不是一定活的比动物好”或“懵懵懂懂是不是就一定比博学广知差”。仅仅就我个人而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知道一些总比闭塞视听好,多思考一些总比混沌未凿好。我相信生命中有一种力量,它会谴责我们僵化因循的生活,在我们努力追寻生命意义时给予奖赏。即使每一步探索都需要克服未知的恐惧,但每一步都会让我们离生命的意义更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24:2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24:2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ffadbfbc4e1e0f861e04a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3},&&:{&title&:&世界安不安全,世界有没有价值&,&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我们经常在不经意间回答着两个问题:这个世界安全吗,这个世界有价值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进行下简单的划分,每个答案都有两个回答——安全或不安全,有价值或无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幼年经历决定了安全感的多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让一个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很难,它来自物质和情感的充分满足。在当前环境下,物质满足基本都可以做到,但情感满足即使在更富裕的国家也仍然奢侈——很少有父母可以时时回应幼儿需求,时时给予幼儿关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所以说情感满足是奢侈品,是因为它很难一劳永逸且极度脆弱。事实上,要提供充分的情感满足往往需要得到过情感满足的家长,没有获得过情感满足的人也很难满足别人的情感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家长会问,自己明明按书上的方法对孩子表达了爱意,为什么孩子却仍然不亲近自己。因为情感的真实流露需要一颗有爱的心,将爱当成物品一样给予孩子第一是无法持续,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爱缺乏温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爱的表达不一定要用嘴说出来,一个恰当的拥抱、一个温柔的眼神甚至一次严厉的训斥,只要家长确实发自内心的在乎孩子、他的行为全部来自爱意而非对自己烦躁的抗拒,那孩子就必然会感受到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技术性”的爱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一个把“我为你付出了多少”挂在嘴边的父母绝不可能全心爱着孩子,因为他的“付出”更多的来自“回报”而非爱意的自然流露.施与爱的人是不会要求回报的,有着爱意的心本身就已经充分满足,一个真正爱着孩子的人是不会为“是不是爱孩子”辩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有这样的故事:当有人坦承自己小时候并不幸福时,父母总是暴跳如雷,骂他“白眼狼”。这样的父母是可悲的,他们无法接受孩子说出了事实——他们没有爱的能力。他们越愤怒,越抗拒、越歇斯底里,就越说明确知答案。可恨和可怜往往相伴而生,可怜无法为可恨脱罪,但衍生可恨的总是可怜却无需否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在最需要安全的幼年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意,孩子的潜意识就会确认世界的安全,这种安全感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即使挫折也很难改变。爱之所以如此重要,不是因为它能塑造世界,而是因为它塑造了世界观,每个人眼中最真实的世界只是经世界观过滤的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动荡难测的父母反应让幼儿的世界风雨飘摇。一个醉酒的父亲或神经质的母亲为什么会造就懦弱的孩子?因为对每个人都一样,当世界中随时可能出现巨大危险时,我们的心灵力量只够寻找庇护所,怎么可能有余力用于探索和创造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棍棒底下出孝子当然不值一驳,因为这样的家长会让孩子发展出懦弱或顽固这两种防御手段。但这一刻暴怒打骂,下一刻就搂着孩子流泪道歉的神经质家长更加可怕,一个没有充分理解爱的本意又极力仿照育儿准则的家长就可能如此。这样的家长将制造出不知所措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是如此多变,甚至无法让他们建立稳定的心理防御,即使是有危害的防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稳定会造就人格特质的动荡,人格动荡意味着更容易在压力下心理崩溃。如果说粗暴的家长只会让成年后的孩子义无反顾地离开,那么拥有神经质家长的孩子会经历更多心灵折磨:每当他下定决心离开父母时,来自记忆中的那些拥抱、哭泣和“好”就会带来负罪感。不需要父母的自辩,负罪感会让孩子替父母找出借口,让他选择了再等等。心理自救的机会不是无限的,每一次脱离问题源头的失败都会让下次脱离的难度增加,就像一个持续失血的人,他自救的希望正被不断销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最初的价值感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欣赏\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人类的精神强大到能抽离出肉体,并对自己进行评价后,一个问题自然出现了:我有没有价值。从模仿开始学习的孩子不仅会复制父母的行为也能复制他们的价值观,那些沐浴于父母之爱中的孩子很快会获得答案——父母对我的关注胜过一切,唯一的解释就是我最有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能确知孩子需要多久才会坚信父母爱自己胜过一切,但现实中大量缺乏自信的人告诉我们,要确信自己的价值很难.大多数家长都无法将孩子放在“永远的第一位”:工作、生活、交际中总有那么多事比孩子优先。当孩子不想在客人前反复表演自己的技能时,面子比孩子的感受重要;当孩子的动画片只剩最后几分钟的时候,严格的作息规律比孩子重要;当孩子在某方面落后其他孩子时,成为标准的孩子比成为自然的孩子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息爆炸的社会,太多父母的目光集中在了据说、别人全都、权威、榜样之上,得到理想的孩子成了最重要的事,而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询问并尊重孩子的需要成了稀缺品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论我们将什么凌驾于孩子之上,无论这种东西本身有多大价值。好好学习的要求会让孩子认为成绩比自己更重要、听话的要求会让孩子认为服从比自己更重要、光宗耀祖的要求会让孩子认为优越比自己更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让孩子觉得自己最有价值不会天然地带来优越和成功,收获总是来自付出。但一旦孩子觉得有东西比自己还有价值,那么任何东西都很难提升他的价值感了。当有人用“多为家人想想”规劝那些被心理问题折磨到想放弃生命的人时,我总是不以为然——难道我们觉得可以说服一个连生命都想放弃的人,责任比他的生命更有价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问问自己的心吧,真觉得有什么东西比我们本身更有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或许世界不那么安全,但我们仍然欣赏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最初的两个问题,世界是安全还是不安全,世界是有价值还是无价值。我们会有四个答案:世界是安全有价值的;世界是安全但无价值的;世界是不安全又无价值的;世界是不安全但有价值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最好的情况,当我们拥有能满足所有需要并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父母时,我们会觉得世界是安全且有价值的。因为只有真正觉得自己有价值的人才会觉得世界有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现实总不是这样,由于上一辈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匮乏,大部分现代人都没能从他们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价值感。随便出去走走,我们就会看到太多的争夺和粗鄙。加塞、抢座、欺骗、自私,一个充满匮乏感的人会争夺所能争夺的一切,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可以随意放弃尊重、良知和优雅。我们不可能和一个没有自尊的人谈尊重,我们也不可能和一个不爱自己的谈良知和优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我们一直在谈的都是心理问题,既然我们知道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恐惧和自卑。那就让我们选择“世界危险但有价值”这个答案吧。如果说“安全但无价值”意味着僵化的自我封闭生活,“不安全又没有价值”意味着对恶劣环境制造出的劣质人格认命。“不安全但有价值”的生活态度最适合我们:我们承认心理问题的存在和顽固,但仍然坚信修复心理问题的过程和修复后的生命一样具有无比的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5:49: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49:4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ad4da25b3aaaf7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7},&&:{&title&:&明察舆薪,后见秋毫&,&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心灵就像大海,大部分人只能看到最上面的一层,而深海的暗流涌动到了海面或许就剩下微波细沫了。这就是心理问题被很多人忽视的原因:表现出来的心灵痛苦往往比实际心理问题要小,这就是给了人们借口,认为它并不值得重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寡人无疾\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消除深海表层的“微澜”有不少方法:吃点甜食、玩个游戏、买点东西、约个朋友都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让心理涟漪自动平复。这样的方式适合那些微弱的、大多数情况下找不到原因的心理不适,比如每个人都有的情绪低落。即使是心理专家也不建议人们为了这么微弱的问题寻求专业咨询,因为当某种伤害极其微弱且会很快会消失时,即使它确实是伤害,一般也不认为有大动干戈的需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深海表层出现较大的“浪涌”时,比如持续性的心理焦虑,人们仍然有转移注意的方法:吃个昂贵的大餐、来次刺激的冒险、买点奢侈品、找更多的朋友狂欢。刺激强度越大,耗用其上的心理能量就越多,注意到心理痛苦的那部分能量就少了。虽然有人批评现代人“忍受痛苦”的能力不足,但有简单的方式祛除痛苦有为什么不用呢,而且它们似乎也真的有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心灵海洋出现“惊涛骇浪”,开始影响日常生活或总是出现掩饰不住的噬心痛苦时,人们寻求帮助的意愿才会强烈起来。但有些人还是试图继续过去的“药方”——无非是来点更刺激的。但能掩盖极强痛苦的方式不多了,黄、赌、毒,到了最后只有用麻醉剂直接抑制产生痛苦的神经系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无法掩盖痛苦就意味着失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很多地方似乎只有“发疯”了的人才会送去医院。当然,一旦被送去过医院,这个人在婚姻市场上就身价大跌了。或者是言明实情,选择一个条件较差的亲家;或者隐瞒曾经“发疯”的消息。如果选择隐瞒的话,一旦被亲家得知,他们是可以理直气壮退婚的,即使这位患者已经痊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次我的同学被传“发疯了”,去他家看到他后聊了起来。大概原因是因为家庭条件有点差,人也有点倔强,导致迟迟没有姑娘看上他。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说他发疯当然也没直接询问本人,但从当时聊天情况以及在他找了个外地姑娘结婚后一切正常来看,他的心理问题还远远谈不上疯。那次探访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和我正常交谈的同学,而是他家并不简陋但脏乱阴暗的环境和他那个一直站背后的母亲——在我们交谈时,她不时用摇头、摆手、指脑袋的方式向我暗示自己的儿子已经疯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聊聊几次见面,我无法确定同学有没有“发疯”,但对一个人要么发疯要么正常的判断肯定是粗糙的。在这样的判断中,人与人只有“同类”和“异类”两种状态,还是同类就什么努力都不需做,异类则被迅速甚至永久性的排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没有进过精神康复类医院就是百分百的正常,进去过就是百分百的疯狂,那么一个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会怎么办。无论他的心理问题如何,是微澜还是巨浪,除了选择上述那些“转移注意”的方式,他还能怎么办呢。即使他明知这些方式是饮鸩止渴,也不会让别人给自己贴上疯子的标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三、危险的正常\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没有疯狂到失去控制,只要还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社会并不在乎你没有显露于人前的痛苦,也不会告诉你生活其实可以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洗头的女人向服务员诉苦,说他老公整天拿钱去找小姐,还自夸比赌的倾家荡产的人好。服务业问她为什么不离婚,她说“不就为了面子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的语气很平淡,但话却很多,需要向陌生人倾诉说明她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从她故事中我得知很多——替丈夫还过几十万的赌债、从警局中把打架的丈夫保释出来、承担孩子所有的养育责任、时不时被没有工作的丈夫榨取钱财。我注意到她不像那些被丈夫暴力恐吓的人,她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也有想打残混账姐夫的弟弟。“摊上这样的丈夫比中六合彩还难吧”,为了面子,为了不异常,她选择在自嘲中继续将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四、负面情绪指向错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常说“改变父母是很难的,即使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他们的问题也知道改变的方法”。因为他们已经过了几十年逃避问题的生活,已经失去了面对问题的勇气,已经无法忍受解决问题前的阵痛。从他们的人生中可以看到,问题并不会因逃避而消失,转移注意只会为心理问题积蓄更多力量,让它在之后的生活中猛烈或隐蔽的爆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灵痛苦来自失调,它们都指向过去的某种错误,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都揭示了这种错误对心灵的伤害。因此,即使这个错误造成的痛苦在浮出心灵深海时只剩一缕,它仍然提供了探寻错误的准确路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痛是身体异常的信号,负面情绪是心灵痛苦的信号。一个没有尝试过自我观察的人对这些心灵信号不太敏感,因为他们建立了牢固的“痛苦——注意转移”反射,即在感受到痛苦的一瞬间用更强的刺激压制。因此选择刺激较少的时间和环境进行情绪观察是个好办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夜深人静或独处的时候都是心理能量最集中的时刻。有人说独处的感受很难受,有人说很享受独处。区别就在于这个独处的人有没有直面过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逃避过痛苦的人发现让痛苦自然流露并没想象的危险;总是逃避情绪的人别说是负面情绪,就是中性的感觉也因为觉得无趣而急欲逃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个好时机是晚上自主意识沉睡,也就是做梦时。人们在梦中体验的往往是较单一的感受——比如以恐惧为主题的噩梦、以愉悦情感为主题的美梦等,一会儿恐惧、一会儿愉悦的复合梦是很少的。由于没有主观意志的干扰,人们无法在负面情绪出现后逃避,而只能百分百的承受。所以那些总是逃避痛苦的人会在梦中遭受比别人强烈的多的情感冲击。由于这种纯粹,学会梦境分析是学习自我分析的好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强烈的情绪变化特别是负面情绪作为观察的对象,是个不错的选择。负面情绪直指错误,每找到一种负面情绪的源头,就意味着可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强烈的愉悦情绪一般来自相同的原因——所有让自己感到安全、优越的事物都能产生愉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练习不是一开始就有效果,即使一个能熟练观察情绪、思维变化的人也无法探知所有负面情绪的源头。我们在心灵海洋中潜的越深,就越会发现更深的地方还有更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无法直接看到源头,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少假说:强调性压抑的弗洛伊德,强调逃避自卑、追求优越的阿德勒,强调人类集体记忆影响的荣格等。他们的假说精彩纷呈且能解释很多心理病例,但假说毕竟是假说,我们无需对心理学前驱的发现奉为圭臬,认为一定得归纳出一种原因来解释所有心理问题。我们自己就是自我观察的最佳人选,只需从能激发最强烈情绪的问题开始,一个个探究背后的原因,一点点改变导致问题的认知错误,心灵之海深处的暗流必将慢慢平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48:0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48:0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ffd47ec4cc2d437e1e3c0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一念之间择善恶&,&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昨天去电影院看了《美国队长3》,当一开始3D效果呈现的史诗般画面出现时,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感动。我觉得必须要用感动这样的词来形容当时的感受,我被人类能做到这样的事感动。我不由自主的感谢为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所有人 ,感谢他们让我有机会享受这种视觉盛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只有视觉效果能让我感动,在我看过的电影中,《肖申克的救赎》让我产生过“伟大”的感觉,《十二怒汉》让我产生过“无懈可击”的感觉。也不是很优秀的电影才能让我感动,有时候,动画片或新闻中也有不少感动我的片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说我是花了钱看的啊,这只不过是场交换而已,有什么好感激的。我当然也是买了票看的,而且看情况这部电影的票房也低不了,拍这部片子的人搞不好也会因此赚的盆满钵满。但这和我的感动和感谢并不矛盾,当有人付出了有价值的东西换来足够回报后,我仍然会对他们创造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表达敬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人由一个个或善或恶的行为组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认为当有人获得巨大的收益时,一定是因为他做了“对”甚至是“善”的东西;同样的,当有人收获“恶”时,也一定是因为他做了错误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能有人会说这种想法并不新鲜,不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界观。事实上,这两种说法是有区别的。我不知道最初说出善恶有报的人是什么意思,但至少现在,这个观点已经被掺杂了不少错误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这句话常被误解为“善人有善报,恶人有恶报”。这使得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为什么那个恶人不仅没有恶报,还升官发财了”“为什么我工作努力却得不到提拔,那个吊儿郎当的马屁精却连连晋升”。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亲戚尖酸刻薄一毛不拔却成了有钱人,有的人心地善良亲切待人却总被欺负。这样的反差让人们不再相信善人有善报,甚至有了极端的“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的心理逆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问题就出在善人、恶人这样的划分。人是不能简单划分为善人、恶人的,一个为了救生病的孩子而去抢劫的穷人算不算恶人,一个让自己的女儿顶替别人的大学名额的父亲算不算恶人?对那个被抢劫的人和被顶替大学学籍的人而言,他们当然是足够的恶人。但对他们的儿女而言呢,为了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冒着巨大风险违法犯罪的父亲是坏人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用非善即恶的方式简单划分一个人,描述人的善恶共存也成了很多戏剧作品中的常见桥段。当一个人即是善人又是恶人,或有时候是善人有时候是恶人的时候,用善人有善报这样的解释就难免混乱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善有善报中的“善”应该是善事的善,我们至少需要把这句话理解成“行善事有善报,行恶事有恶报”,当我们把一个人从或善或恶两种判断改为对这个人无数行为善、恶的具体评价后,他会有什么样的“报”才有说服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每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个例子,一个业务水平很差的马屁精获得了提拔。从常见的评价标准看,晋升当然是好事,是他获得了善报。这个结果让很多人误以为只要一个人会拍马屁,不需要什么业务能力也能获得事业的成就。做出这种判断的人至少忽视了三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拍马屁不是一个行为,而是很多行为的组合。这些行为的总体结果是让拥有晋升权力的领导愉悦。显然,让领导愉悦到愿意承担马屁精业务能力不强可能出事的后果,还要选择让他晋升的条件是苛刻的。他必须做出很多让领导觉得对的事。包括察言观色的能力、活跃气氛的能力、必要的时候背黑锅或放弃尊严的勇气,这真不容易做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有个当小领导的亲戚说,他至少有三次在酒后吐到虚脱后发誓,再也不喝酒了。可是每一次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要获得进入“利益交换圈子”的机会,他就必须遵循那个圈子的规则——用酒精活跃气氛、用酒精化解利益交换时的尴尬、用醉酒后赤裸裸的状态交出投名状卸下别人的心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在一个官员胃出血后仍被劝酒醉死酒桌的新闻背后,大家能感受到我们鄙视的马屁精付出的代价吗。就像一个人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评价一样,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人那里也有不同结果,不能只看到贼吃肉,也要看到贼挨揍。拍马屁行为在领导那里是对的行为,因此获得了增加好感的结果;在因此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事那里,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因此他也会受到敌视等后果;在他自己的身体那里,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因此他遭受了胃出血等后果;在他自己的潜意识那里,卑躬屈膝等行为会和尊严、优越等自我认知冲突,所以是错误的行为,因此会遭受价值感下降、人格成长停止等代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看到同一行为可能在不同方面产生不同影响”的人会更慎重的衡量利弊,所以成熟的人会做出一些短视的人无法理解的事——捡到巨款居然归还,有机会当官居然推辞,为了救人居然付出生命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除了不要将同一行为在不同方面的后果混淆外,最重要的是厘清导致各种结果的因分别是什么。比如被喜欢他的领导提拔这件事,拍马屁是因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让领导舒坦的人并没有被提拔,那显然是有更多因素影响提拔这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也要注意,业务能力不强绝不是被提拔的因,而只起到负面作用,并将在之后导致坏的结果。读书无用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泛起一次,之所以这样的观点有点迷惑性,是因为总有人会举一些读书少但获得成功的人作为例子。当然,只看特例不看比例的错误先不说了,收入水平和学历的相关数据也不说了。仅仅在归因上,这种论调就没有看到“读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唯一因素也非必要因素”“不读书是成功的负面因素而非不相容因素”这样的因果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有人说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时,总有人说难道它没有杀人放火?当有人赞美中国的某些行为时,总有人说难道它没有做坏事?这些人总是搞不懂,伟大的评价是对美国做过的对的事的结果,比如科技、医疗、环保、人文等方面的成就。它做过的坏事仍然会导致坏的结果,引来种族冲突和宗教敌视;有人赞美中国也是它做过的对的事的结果,这并不妨碍它做过的错的事产生坏的结果,比如有人谩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看到的因果联系越多,我们就越不会找借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之所以详细解释善行有善报的具体涵义,是因为在心理治愈或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太容易寻找一些似是而非的俗语、名言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我的错误永远有理由”是阻碍心理成长的严重阻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谁会信奉杀人放火金腰带的俗语呢,一个想要去博取金腰带却受到道德阻碍的人;谁会坚信“做得多不如拍马屁”是真理呢,不想辛苦的提高业务水平但又无法接受职场生涯平庸的人。他的潜意识逻辑是,我做的再多也不如舍弃脸皮没尊严的人,但我是个有尊严的人,我不会放弃尊严去换取职场成就的。你看,他简单的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道德高尚,用这种臆想出来的精神优越抵消了挫败感。似乎他从来不知道他的平庸来自没有努力付出,而勤奋是一种更稳妥的晋升方式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父母毁了我一生”“那个男人让我失去了爱的能力”“没有家庭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成功”“父母的逼婚让我的婚姻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这些话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因为别人,我才会失败,因为别人,我才永远不会成功。当他们将果的某个因无限制夸大后,所有的失败都可以找到责任人了,他们也永远不需要为自己的失败负责,不需要付出努力走出泥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每个行为都可以来自选择而非惯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防止简单归因带来的后果,我需要介绍一个来自佛学的概念——如理做意。简单说就是在遇到任何事物时,都要选择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解读。这个概念有个隐藏的前提,就是当每一件事情发生时,其实我们都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错误的解读,做出错误的反应;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更有效的应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学中的理指的是像“无常”那样的佛学观点,而心理学中的“理”需要在学习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运用——归纳心得体会——与学到的知识比较、整合的过程中不断沉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心理学其中的一个理是“当我们总是寻找积极的事物后,人生也会变得积极”。那么应该如果根据这个理做意呢?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公交车上让座时,我们可以这么想“他能体会到别人的需要,为别人的需要作出牺牲,这真是个有教养有道德的人”;我们也可以这么想“这个家伙装什么啊,不就想显得自己比别人道德高尚吗,虚伪”。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件善事后,我们可以选择相信这件善事来自善心,也可以选择相信这件善事来自恶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们看到一起残忍的杀人案件时,我们可以想这个杀人犯真是丧心病狂,有些人就天生是畜生啊;我们也可以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人如此残忍。就是说,当我们看到恶事后,我们可以认为是天生的无可避免的恶导致的,也可以认为是善被抑制被扭曲才出现的。显然,这两种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一个会选择消灭出现的恶,另一个会选择让恶无法产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像宗教中有明确无误、只需践行的“理”,心理学中理没有绝对标准。你究竟是相信人天生就有恶,还是觉得恶来自匮乏可以预防呢。结论没有对错,需要自己实践才有说服力。总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指导你生活的某些理让你快乐、感觉富足,受人欢迎,乐观友善,那么这样的理就是适合你的;反之,如果你秉承的理让你痛苦,感觉匮乏,受人鄙视,悲观自私,那么这样的理就需要改变。还记得之前讨论的吗,错的结果一定来自做错或想错的事。既然如此,当我们感受痛苦时,为什么不改变一些想法和做法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对每一件事都可以做不同的解读,那么面对每一件事时就有了做选择的机会。遇到乞讨的人,我们可以选择认同“他就是个职业乞讨的”“这种人有手有脚还乞讨不值得同情”这类想法,然后走开;也可以选择“即使确实存在骗子,我也不想冒让一个可能需要帮助的人被拒绝的风险”,然后给钱。遇到同事的请求,我们可以选择“这是你的工作为什么让我帮”也可以选择“他挺着急的,还是帮帮他吧”。遇到孩子表现不如己意,我们可以选择“都是他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校、社会的错,应该让他们负责”,然后气鼓鼓的撒手不管:也可以选择“我做什么才有帮助”,耐心的寻找问题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疾驰的汽车,现在的方向必然带来惯性,但每一刻,我们都可以成为命运的司机。如何尽可能地转动方向盘,让汽车驶向想去的方向?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不会翻车?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协调很多,试错多次,但每一次做出的微小改善都会随着时间呈现越来越强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7:50: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50: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4},&&:{&title&:&从远离到接纳&,&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一、 把坏从世界中隔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幼儿就开始接触“坏”的东西:蛇会咬人,是坏的,不要靠近它;癞蛤蟆很脏,是坏的,不要摸它;插座有电,很危险,是坏的,离开它;不要玩火、小心河水、不要打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有可能伤害到自己,这个世界的很多事物被早早的贴上了“坏”的标签。 “这里有个坑,不要走这条路”“他是个坏孩子,不要和他一起玩”“男孩子玩什么洋娃娃啊,不要买”“这么小就知道臭美,把妈妈的口红扔掉”。当父母认为某些东西可能对孩子不利后,最简单的方式是让孩子离开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孩子一定会问为什么,此时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是坏的”。有耐心的父母会解释这些东西的危害,只有极少数父母会在判定“坏”的同时还提到它们的优点。因为对孩子简单的头脑而言,明确的可执行的判断和命令会更容易接受,事物有好有坏的描述反而让他们困惑。因此,越缺乏耐心的父母越会选择简单的命令和解释。“这是坏的,远离它”,已经可以同时完成解释和引导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简单也意味着粗糙。当父母将孩子世界中的某样东西贴上标签并用远离来要求孩子后,这样东西就从孩子的世界中消失了,他的世界也因此少了一块。为什么越严厉的父母孩子越木讷,因为一个个的“不许”切割了孩子太多的空间,在这么逼仄的空间中孩子又怎会不拘束呢。如果说缺乏管教的孩子会怨恨父母没保护他们远离伤害,那么管束过严的孩子怨恨的是父母将他的世界撕扯的支离破碎,让他失去了许多原本可以享受的精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 “坏”的泛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看到,简单的将某种东西排斥以此远离危险的做法是有隐患的:因为游泳有危险而彻底远离,它的乐趣也就无法享受了。当我们把非好即坏的判断方式延续到成年,就有可能成为僵化而保守的人:恋人有一个缺点,那么他就是坏的,离开他;老板的某个做法很糟,他是个坏老板,离开他;社交中常遇到烦恼的事,社交是坏的,离开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像一个看见病人什么身体部位出问题就切除那部分的庸医一样,某样事物有缺点就彻底放弃的人也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愈缩愈小,成为一个困在安全小盒中的心理婴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提弊端,因为蛇有危险就远离蛇的做法至少还是可行的,但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无法切割的。幼儿总有一些做法让家长定义为坏,学生总有一些时候被老师判定为差,成人总有一些方面不如别人。这些存在我们自己中的差、坏、不足又该如何切除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发现孩子偷东西后,有些家长会狠狠打孩子的手,似乎问题就在这只手上。因此就有人格发展停滞的成人试图切下手指以求戒赌,而《秦腔》里的引生也因为爱慕村花白雪而不得砸烂了自己的生殖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们满足于“坏即切除”的简单思维后,自我攻击就随之产生:一个没有得到过父母之爱的孩子可能因此选择自暴自弃,试图以这种方式惩罚自己,来切除自身中坏的部分换回宠爱——所以一个会以自杀来恳求复合的成人一定是不成熟的;一个因为手淫而给自己贴上坏的标签的人可能发展出各种性心理异常,终日惶惑;一个认同“不是最好就是差”的人即使取得了别人羡慕的成绩,仍然自虐式的工作,试图在所有方面战胜所有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 接纳坏的自己就是接纳完整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这个世界还有标准,坏就必然存在。认为瘦是美的,胖就必然是丑;富有是好的,那么贫穷自然是坏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无法接纳坏,那么拥有“坏”属性的人就可能选择否定。他们把贫穷说成淡泊,把浅薄说成单纯,把无能说成超脱,把庸碌说成踏实。这种做法和试图切割“不好的自己”异曲同工,只是将排斥换成了遮掩,本质都是不敢承认自身的不足,不能接受自己存在“坏”的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接受坏的存在就无法面对它,不面对它就无法找到产生坏的根源。有无相生,上下相形,不看到坏,就不会知道好,也不会学到平衡之道。不承认自己的欲望,我们找不到放纵和自律的界限;不接受自己的私心,我们不会做到亲疏有度;不接受自己的懒散,我们不会做到劳逸结合。不接受坏,我们就无法从切割出的坏中发现被丢弃的新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就是这样长大。\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32:4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32:4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5ffdac60bdf4d21313e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且筑迷梦暂栖身&,&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一、 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心理问题上,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归因于父母。这让很多父母不快,他们认为孩子需要为自身的失败担负更多责任,养大孩子已经算基本完成了责任。事实上,无论如何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责任都不为过,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就是孩子的上帝,每个父母都确实可以对幼儿生杀予夺。这不仅仅因为要靠他们提供幼儿必需的生存物质,也包括了可以随意对幼儿精神进行塑造或扼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观察父母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一个小时之内,他们可以有几十上百次的互动——这意味着父母拥有每小时几十上百次评价孩子的机会。“不要到那边去”,这是温和的指责;“你怎么这么坏”,这是强烈的指责。一次冷落,一个白眼都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优势,不懂得幼儿成长规律的父母会使孩子受到的指责远多于赞扬:孩子学会排便似乎不值得赞扬,连排便都不会似乎就不可思议了。除了父母文化水平低下之外,较大的生活压力、传统的教育习惯都会使部分家庭的孩子不堪重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父母的指责很容易内化成为孩子的自我评价,从小被指责打骂的孩子很难不出现自卑。自卑的人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眼中“好”的标准而自动贴上了差的标签。自我的低评价不意味着自卑者不追求优越,相反,很多自卑者的痛苦正是来自过高的自我要求:因为对自己的过低评价,他们需要获得远超自身能力的成就作为补偿,这使得他们因无法达到那样的成就加剧自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基于现实的心理防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部分人通过制造各种补偿保持心理平衡:把一个玩具当成自己的投影给予宠爱——这是用自我分割的方法来补偿爱的缺失;寻找一个盒子、树洞这样的庇护所,作为自己的绝对安全区——这是用一个物质的庇护所补偿安全感的缺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所有饱受批评的孩子都可以用这些方式躲过指责,很多父母会因为各种原因坚持让孩子承受百分百的批评。《十二怒汉》里的一个虐待狂父亲,他因为孩子打架哭了而“恶心的想呕吐”。他禁止孩子使用所有逃避手段,最终使孩子逃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同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从小受到否定的孩子本身应付心理失衡都难,更不用说被剥夺最后防御了。营造恐怖环境吓一个壮汉可能让他血脉贲张、精神抖擞;吓一个精神衰弱的女子可能就真的吓死了。禁止孩子哭、剥夺孩子的私人空间、当着外人指责,无时无刻处于责备无法逃避的孩子只剩下一条路来保护自己——既然物质世界中已经找不到避难所,只能在精神世界中构建了。有的孩子会说连自己都相信的谎言,有的成人会编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大梦想,扭曲现实是逃避危险的最后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看似正常的人会固执的坚持某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支撑着他逃避某个不愿接受的现实;有些逻辑分明的人会坚持自己卷入了某个巨大的阴谋——这种认定会带给他巨大的价值感来掩盖自己的平凡;有个女性疯狂的攻击嫁妆比自己多的妯娌,直到被发现她在家族中地位低下;有个教师不停的抨击教育制度直到被发现他同事的教学成绩遥遥领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扭曲现实的心理防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或许很多无法接受某种现实的人都已经建立了一种扭曲现实的梦境,但只要这种扭曲还没让他丧失生活能力,我们仍然可以说他正常。我们鼓励面对现实,认为面对现实是促进人格成长的唯一药方。但若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获得指导也没有激起内发的勇气,我们也认为扭曲一些不太重要的现实可以当成权宜之计。但若有人扭曲太多的现实来获得心理生存,那代价就实在太大。父母的无知和粗暴就可能使孩子不得不长时间脱离现实,避入虚拟的精神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少年精神分裂非常多见,患者会出现幻觉、情感匮乏及言行与环境失调等症状。即使心理学家承认精神分裂来自后天,但对病因仍没有确定,姑且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做一些揣测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怀尔德在2001年对一位精神分裂患者做了一个实验,他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对患者的发声异常(说和现状无关的话)频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是当患者独处时,他没有出现任何发声异常;在心理医生和患者共处时,对发声正常进行鼓励、对发声异常进行指责的实验组造成了最高频率的发声异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们假定精神分裂患者的幻想和脱离现实行为来自潜意识的自我保护,那么他们的异常行为就是有意义的——用扭曲现实的方式逃避父母内化的指责。父母从小到大的指责已经成了他们不能承受的重负,这让他们面对来自环境的微小攻击时,都可能唤起被父母攻击的情境中,继而引发逃避反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精神分裂患者声称被外星人绑架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猜测到的理由是这会带给她价值感,就像电影《甲方乙方》中用“外国公主看上了你”来解救因多次失恋而自杀的屌丝一样;“大脑被植入了可以控制思维的芯片”,这样的幻觉除了价值感之外或许更可能用来解释“我本人是好的,坏事都是别人控制下做的,我不该为坏事负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发现这些幻觉和一个用“强盗抢了我的作业本”来逃避老师指责的孩子并无不同,只不过精神分裂患者还需要扭曲自己来确信这样的借口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用这样的猜测来解释实验,那么我们可以推断,既然精神分裂来自长期的家庭压力,制造一个低压力的环境就是必需的。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一样,尽可能脱离压力源(一般就是父母)是最重要的——如果患者不再接受刺激,那么潜意识也就不需要制造幻境了。这或许可以解释农村中常见的“结婚后就好了”的精神疾病,如果是女患者的话,结婚确实可以很大程度上摆脱原生家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指责患者的错误却导致异常的上升呢,有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就是因为无法摆脱的压力而遁入幻觉的。别人的指责强度一大到激起患者记忆中父母的指责,逃避就会出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也解释了独处时异常最小,因为此时患者不需要激发防御。考虑到和其他心理问题患者一样,精神分裂患者可能仍然可以部分意识到自身异常的危害,对他的异常不做反应或许比一概赞扬更加有效。只要当患者躲在幻觉中的心灵多次探出头来且每次平安无事,潜意识才可能逐步减少制造心灵幻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心理问题都来自对伤害的幼稚防御,那么解决心理问题就需要从获得安全感开始。无论是通过改变自卑这类的错误认知还是脱离总是造成负面影响的家庭环境。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从一件件创造性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和真正的进步都是必由之路。或正常或异常的心理防御只是弱者无奈的工具,随着自我认同的加深,随着人格力量的发展,这些工具必然会消失。\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550cf4a5cc6ed2cf5492cee.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80\&\u003E&,&updated&:new Date(&T12:25:0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25:0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安坐溯年少,再历心中潮&,&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面对问题时,人类最优先启动的是本能中自带的心理防御。这些防御系统古老而有效,确保了人类从无数物种中脱颖而出。精神力量的强大为人类创造了不同于野兽的防御花样,可以在不用肉体力量的情况下支撑很久。但精神防御的坏处是一旦它被压垮,外面的攻击往往已经势大难治。就像门类繁多的金融手段一样,各种贷款方式信用卡功能固然能调用更多未来的金钱,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解决经济困难,但当这些手段无效的时候,破产已经不远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野兽弄疼幼崽,小兽会咆哮反击,越长大反击也越强。即使结果是被不耐的大兽杀死也一样,因为小兽只能用肉体防御。人类不同,若父母虐待孩童,孩童会用代价更小的精神力量保护自己:或否认——父母其实对我不错;或投射——这只该死的鸡叫个不停,害的我睡不好总是被骂,我要杀了它;或压抑——昨天父母骂了多少时间?不记得了;或合理化——我这个人确实很笨,父母替我做决定其实是最好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方式的存在固然减少了因肉体反抗而被父母杀死的可能,但问题本身却因为防御的掩饰而壮大:在外表现为父母可以借此否定自己的问题——你不是活的好好的嘛,为什么说我对你不好,你还有没有良心;在内则表现为一个个“心结”的产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 心结的产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暂且把多次心理防御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情绪反应系统叫做心结。比如一个人格失调(表现为将所有问题归因给他人)的母亲会让孩子建立这样的心结:“她又打我了,真是个坏母亲。——不,其实没什么好难过的,她没有骂错,确实是我不小心打破了碗,我这个人一直就很粗心,她打我也是为了我好。——但我不是故意的啊,而且也就这一次打破了,她上次自己也打破过,她自己心情不好打我出气而已。——不对,我怎么能这么想呢,她每天为家庭付出,身体都因为养育我弄的这么差,我怎么还要埋怨她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心结的建立达到了一个目标——压制了对父母敌视,客观上避免了更大的伤害,保护了身体的安全。但每一次防御思维的运作,都需要先否定自己的正常思维和情绪反应,从而使父母的思维逐渐内化。最终,合理的身心反应无法表达,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任何正常的情绪思维反应都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会因为怕恋爱影响学习而让自己对异性的兴趣自动消失。每一次压抑正常反应,下一次遭遇相同事件时激起的反应就会带动上次压制于心灵深处的心理能量,以更强的力量爆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一次的,为了压制双倍的意识情绪反应,这个被无故打骂的孩子需要寻找并认同更多的理由了。他越在意识层面为父母辩护、努力认同父母的想法,潜意识层面的愤怒也积蓄的越多——建立堤坝的过程也是潜意识浪潮高涨的过程,浪潮中会掀起越来越大的愤怒和反驳。即使这些情绪和思维仍不至冲垮意识之堤,那咆哮的拍岸声和偶尔溅出的水浪也足以让人心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 心结的壮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溅出的潜意识可以在梦中出现:它可能编织恐怖阴森的场景把孩子吓得惶惑无措,也可能编织一个讨厌的对手让孩子骂的酣畅淋漓。但对不敢在清醒时反抗的孩子而言,恐怖的梦境一定占多数,而且梦中的敌人总是面目模糊,梦中的自己也毫无战意;潜意识也可能在白天出现,让孩子无意中做错的事开始变多,让父母骂的理直气壮,让压制到潜意识的反抗力量更多,让堤坝筑的更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耗竭会让孩子越来越失去反抗的可能,因为一旦他不再合理化父母的行为,就意味着过去建立的所有防线都失去了根基。即使这个孩子因为长大多了些力量,这股力量也不足以同时应对此时此刻父母的压力和压抑于潜意思中的过去父母的压力。如果说这一次对抗父母需要承受的痛苦是1的话,那么潜意识中压制的痛苦就可能是100,那是无数次无辜被打骂产生的痛苦和反抗,真的没有几个人经得起这样强度的情绪和思维冲击。心理学中有种满贯疗法的原理就是将所有堤坝统统敲碎,直面铺天盖地的情绪、思维之潮,但这是在有强力外界帮助和各种前提下才能操作的,大部分人只能继续饮鸩止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就描述了“心结”壮大的过程。“阿Q因为头上有几个癞疮疤就开始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阿Q就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我们看到,如果说一开始还是小问题还可以用“接受头上有疮疤”这个方式解决的话,之后就难了。他讳的越多,说明由小缺陷而来的心结已经壮大。因此在不得不面对问题时因情绪冲击而出现 “全疤通红”、大打出手的过激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此时他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头上有疮疤”这个事实的冲击,还有之前无数次掩饰逃避这个问题时压抑下去的负面情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 如何面对来自过去的情绪冲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自愈之所以难,最大的问题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也正是他的心理防御再也压制不住潜意识浪潮的时候。此时,即使他能够认同“用理性直面问题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唯一方式”,在他用理性去梳理潜意识的那一刻,其中的情绪之潮也会立刻把他冲垮。承受痛苦是需要消耗意志力量的,两小时的拔牙经历就可以让人精神萎靡,更何况是看不到尽头的负面情绪冲击呢。由于经验的匮乏,好不容易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很可能在既看不到冲击的尽头又怀疑这种方式效果的情况下放弃:一个仅听说过健身有益健康却没有教练指导的病人,很可能因为过大的训练强度而垮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换一个比喻。如果把人比做将军,把他拥有的心理能量当成士兵。有的将军因为错估敌人的强大,在一个个无关紧要的隘口布置了很多士兵,最后由于带的兵太少而被击败;有的将军一遇到敌人就奋勇出击,不仅消灭了敌人还壮大了自己,最终拥有了可以战胜任何敌人的大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一种可能的自愈方式是:在一位有经验的将军指导下,通过回溯记忆中的一次次心理防御,回到那一个个浪费了士兵的隘口。在看清根本没有任何敌人或击溃少量敌人的情况下,将分散的士兵聚拢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初的几站一定是最困难的,因为这位将军一方面要防备正面战场的敌军,一方面又要在隘口作战。但每一次小胜都会得到一些被浪费的士兵并收获信心。随之收拢的士兵变多,当拥有足够信心的将军有勇气冲向正面战场的敌军时,他会发现,之前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既不像原来想像的那么多,也不像原来想像的那么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a34dbfb7ef94.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426\&\u003E&,&updated&:new Date(&T11:38:0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38:0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本能、潜意识和理性的战争&,&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来自祖先的力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本能的存在,面对某种事物时人类会有三种反应:喜欢——即指引人趋近、获得、去增加; 厌恶——即指引人远离、舍弃、去减少;中性——即不引人趋近也不使人远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三种反应中,对中性事物投注的心理能量最少,只有被本能判定为对生存没影响的东西才只需要这样平淡的反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能令人喜欢的都是进化过程中有益的东西:脂肪具有的美好口感证明,那些尝不出脂肪美味的人类,会因为更少追求这种高热量食物而淘汰;对美(代表了健康的外在特质)人无法产生趋近反应的人类,会因为不健康后代的高死亡率,更难传递自己的基因;对大胸没兴趣的男性由于后代较难获得母乳,最后使基因断绝或成为人类中的少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 ,厌恶反应从另一方面保护了人类:觉得粪便美味的人会因为得不到充足营养灭绝;对腐烂食物无动于衷的人更容易死于感染;没有对同类尸体、残骸的趋避本能就更容易被天敌、病菌杀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喜欢——厌恶反应都来自本能,这些本能以基因为载体,存在于每个人体内。遇到能激起这两种反应的事物,激起的生理变化会继发更多感觉、情绪、思维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会投注大量心理能量,更会诱导人投注更多的能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个关于“男生盯着胸部看应该如何反应”的问题,无论男女,大部分回答都认为这样的行为非常失礼,该男生人品堪忧。当然,本能的力量确实还不至于让男人无法自控的盯着别人,但我们也要明白,来自本能的力量确实会通过一系列身心变化使人更容易迎合而非违逆本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简单说,当人按照本能的指引行动时,他所花费的心理能量会远少于违背它。就像顺流而下远比逆水行舟容易一样,本能已经铺垫了一条生理—心理滑梯,坐上这条滑梯的人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快感奖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遇到心仪的异性,而对方也喜欢你。两人并肩而行,场面温馨而暧昧。此时,想象之后两情相悦、水乳交融更容易还是想象突发意外、翻脸无情更容易?又如每个人都有做白日梦的经历,当我们编织自己的成功故事到欣然自得的时候,如果运用仅存的自觉力结束这场美梦会如何,是不是需要绝大的意志力?同样的,想象自己正和本能厌恶的事物相处又会怎么样,能细致的幻想和尸体待一起的场景吗,能幻想吃粪便的场景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说,堕落是这个世界最容易的事。如果我们把堕落解读为随顺本能,那么相比于克服本能,遵循理性力量,前者确实毫不费力:看见一个美女死盯着看,这种行为不需要受任何教育,小混混最会做;但克制自己的本能,因为考虑对方的心情而非礼勿视,这样的理性力量却需要培养。说一句题外话,当人们因为厌恶教育带来的机心而赞颂“淳朴”时,请注意,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在经受诱惑时更容易顺从不能,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好消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来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习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的力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们把来自本能的力量比喻为“祖先的声音”,那么每当我们接触一样事物时,这股声音都会出现。大部分情况下祖先都在护佑着你,提醒着什么安全,什么有害;还有些时候,祖先的声音会因为不合时宜而变成忽悠——“那边有个美丽的姑娘,她能给你生下优秀的后代,快去扑倒她,我已经把你的身体调整成最佳状态了。”此时,心跳的加快、欲望的升起可能会让人尴尬,但绝大多数人都不至于在类似时刻失控,像野兽一样去攫取配偶和食物,因为理性的力量完全超过了本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除了悠远的本能之力,还有一股更强的力量附加在我们接触事物的那一刻,那就是积蓄在潜意识中来自过去的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们不断重复某种行为和思维时,它将成为类似本能的东西。一旦某种行为或思维熟极而流,它就将逃避理性的监管,以潜意识的方式,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审视的时候发挥作用。由于这些行为思维获得的“免检权”,事实上,人类的理性力量已经失去了对它们的控制,也无法选择该不该让它们出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很多心理问题麻烦的地方:一个社交恐惧症的人会在遇到陌生人时莫名焦虑,比如无法在有旁人的情况下顺利排尿。理论上,我们都知道,排尿行为是可以受理性控制的,但当一些免检的思维也获得了在某些状况下的排尿控制权后,麻烦就出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类并不要求理性力量控制一切,比如内脏运动的控制权就完全可以移交给潜意识。但当理性力量一直退缩的时候,人们就越来越难正常生活了:从部分行为、思维控制权丧失的强迫症,到视觉、听觉、环境感知等知觉能力部分丧失的精神分裂,再到完全失去理性的彻底疯狂。我们发现,理性力量的疆域不是一成不变的,潜意识力量变大,它就不可避免的减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我们不厌其烦的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理性力量的增长或丧失就发生在这里。“想出去玩——不准去”就是父母阻止孩子理性力量增长的过程。不是说孩子每次玩的要求都必须被满足——这样就把孩子交到了本能手里了——而是我们不能总是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一个负责的家长不会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即使有时候他无法满足孩子的想法,也会解释原因:“你今天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所以不能去玩”。解释原因意味着父母的阻止是基于一定前提的,只要孩子满足了某个条件,他仍然可以实现自己的意志。请注意,实现自己的意志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你只能服从我们的意志完全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家长千百次的阻止了孩子自由意志的伸展,潜意识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惯性力量——你无权做出选择。这股潜意识会在这个孩子每次抉择时出现,控制着他去寻找其他人,来代替自己做选择——依赖症就起源于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珍贵的理性之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小年纪就谈恋爱,你要不要脸啊”——千百次后,一个恋爱恐惧症患者可能就此出现,潜意识接管了谈恋爱的过程;“把东西放下,笨手笨脚的,万一打破怎么办”——千百次后,一个无法上班的人可能就此出现,潜意识接管了工作的过程。“你是不是故意想气死我啊,我好好放在那里的东西你动什么啊”——千百次后,一个无法接触任何母亲碰触过东西的强迫行为就此出现——理性力量对某个特定的动作失去了控制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母亲节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刷起了母亲的劣迹,当然最后他们会用这样一句话结尾:“以前我总是对你什么事都管生气,现在才知道,只有最爱你的人才会替你做所有决定。”我想对这些朋友说的是,我完全理解你在成年后需要自己做选择时的压力,但因为这样的压力而怀念过去由别人替你做选择的时光真的南辕北辙了。选择是人类独有也是最珍贵的权力,而你现在需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或许正因为过去错过了那么多让理性壮大的时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理性、本能、潜意识这三种力量中,本能的力量较弱,理性的力量只能作用于当下这刻。因此对于所有无法驾驭自己、无法遵循自由意识生活的人而言,能了解潜意识,显化潜意识,让免检产品不再免检,将是他需要获得的必要技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a34dbfb7ef94.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426\&\u003E&,&updated&:new Date(&T02:01:1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1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01:1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3},&&:{&title&:&就在樊网中,何日得自由&,&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
本能和潜意识的双重影响下,人们很难“纯粹”的面对一样事物。一个从小受父母粗暴对待的人会格外受不得批评,他会用狡辩用耍赖用哭诉用诅咒来对抗所有指责,无论这样的指责是否客观。因为他在接受这次批评时,来自潜意识的经历就附加在了他身上,似乎让他回到了过去一承认错误就会被打骂的境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绝对的客观并不存在,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过去的影响:看见一棵树的那一刻,潜意识中所有和“树”相关的记忆、概念、判断就出现了。我们会不自觉的做出“大、小、好、坏”等判断,这样的判断显然不是事物本身就天然具备的。再所有的事物中,接触自然景物时的反应是最中性的,除非有非常特殊的经历的,否则植物这样的的东西一般不会惹到我们。因此对于经常被过去经历影响的人,欣赏山水是很不错的舒缓心情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经常会听到“老实人暴起杀人”的新闻,人们常常觉得是不是因为有人太过分才让这么老实的人也忍不住。其实,“老实”只是这些人在面对欺负时的结果,即他们不太对欺负做出反击,但我们却无法看到他们内心的变化。事实上,大部分所谓的老实人只是从小被坏境压迫使他不敢反抗而已,并不是说这样的人就没有愤怒。一旦机缘巧合,就算别人一句普通的抱怨也会勾连到胸中继续的愤怒,在一瞬间爆发出来。此时,只需生气的事就可能被催生为狂怒,回击就可能强化为虐杀。我们都知道“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比其他稻草重,但如果这根稻草能引来过去无数的稻草,那就很可能压垮骆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个学生因为作弊而跳楼,有人说这个人心理太脆弱,也有人说抓住他作弊的人应该负责。事实上有过学生生涯的我们都明白,一次作弊把发现这件事的后果远远无法击溃一个人,只有当这次作弊引发的能带来重压的潜意才能让他不堪重负。我们不能确定作弊会引发什么样的潜意识回忆,可能是他父母对他过高的学习期望让他无比自恋,可能是他父母的无视嘲讽让他无比自卑以至于太需要好成绩。无论是对考试失败的极力排斥还是对考试成功的极度渴望,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次的极端反应是对过去所有类似事物的集中发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来自潜意识的力量可能会成为很好的帮手,一个养成了良好作息、学习习惯的人可以毫不费力保持领先。但对一个渴望改变、不得不改变的人而言,他的潜意识中更多的是痛苦的情绪、有害的行为思维模式:当一个内向的人鼓起勇气告白时,潜意识为这次行动附加的是过去无数种失败的痛苦,这种力量让他未战先退,以此避免拒绝带来的伤害;当一个懒散的人发誓要努力学习,潜意识为这个想法附加的是过去无数个消极的想法——“努力有什么用啊,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如果努力后失败,那就证明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还是和过去一样吧,你难道不觉得累吗”“努力能得到什么呢,最后还不是一场空”。努力本身就个需要耗费能量和意志力的过程,在这样的困境下,一个人还有多少余力对抗过去的负面影响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常常痛苦到整夜流泪、失眠,这不仅说明他完全被潜意识击倒,也证明他“陷入”到了过去的痛苦中。和本能的力量类似,一旦陷入潜意识之潮,顺着它的力量前行,我们可以变得轻松,还能获得奖励:一个陷入痛苦经历的人会在回忆中获得自怜的舒适感,一个陷入屈辱经历的人会在回忆中通过幻想获得反击的快感。有人口口声声说有多么想摆脱过去的噩梦,但当我们提出摆脱的方法后,他们又充耳不闻。我们由此知道,即使是痛苦的回忆中也一定有一些迷惑人的力量,它让人犹如瘾君子一样欲罢不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种可能是安全感,当某种情绪是千百次重复过的,那么再次经历的时候就会因熟悉而安心。这对一直处于心理动荡中的人是种不错的选择——即使是痛苦的感觉也比未知的、不熟悉的感觉好;另外,过去的痛苦还可以成为不错的心理防御工具,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失败和懦弱归因于此——不是我不能、不是我没有勇气,只是因为我遭受的痛苦是如此的深,以至于无法改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事实上,沉溺于过去的情绪、记忆对于人有着超越了心理学范畴的意义:当我们陷入某种强烈的情绪时,自我的存在感是最强的,而存在是人的本质渴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如此渴望刺激如此害怕乏味的原因。没有强烈的情绪思维变化,人类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就会陷入最大的恐惧,即失去自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无论人们喜欢陷入潜意识有怎样的生理心理原因,我们需要明白,一旦我们习惯了被潜意识控制,理性的力量就减少了。理性就是隔绝潜意识影响后,对当前这一刻的最佳反应。来自过去的影响越小,此刻的自控能力就越强,对于处在不断变化环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因人因事而调整自己的思维行为方式有着重要价值,一个陷入过去反应模式的人无法突破自身界限,也就无法获得人格成长。和一个一生被本能控制的动物相比,人无比尊贵。同样的,能在当下这一刻运用越多理性之力的人就越自由、越有价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那么,应该如何清除潜意识的影响呢。就三点:首先,在接触事物时保持警觉。在做一件事时投入越多注意力,潜意识想附加其上就越难。就像一个人集中注意于身体感觉的话,蚊子刚一盯咬就能被察觉。;其次,人心总有松懈之时,一旦发现潜意识力量依附,保持对这股意识或情绪的注意即可。只要不陷入其中迷失了自觉,新的心理能量就无法注入。每进行一次潜意识浪潮的袭击而不迷,过去灌注于它的心理能量就被消耗掉一分;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个需要投入大量心理能量的工作,对于被潜意思耗竭了心理能量的人而言(比如总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等),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投入注意力的时机和程度,需要多多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这个工作简单但费时长久,不能指望一日之内就彻底消除了过去影响。因此不急不躁,缓急适中,如果能抱三五年才见效的心态则必有收获。事实上,就理性对于人的价值而言,这绝对是一生最值得做的事。\u003Cimg src=\&a34dbfb7ef94.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426\&\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52:0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52:0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f29fab672f4bb56a4f321a804b602154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4},&&:{&title&:&能知因果事无奇&,&author&:&long-xing-hou&,&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情绪失调的背后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如果没有情绪的干扰,心理问题就不会有多大危害。比如强迫症,每天多洗几次手多锁几次门本身没有多大危害,但对这种异常行为的担忧却导致了焦虑等身心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情绪是对外界环境评价的继发反应,它可以来自本能,也可以由后天建立的潜意识引发。由本能引发的情绪反应一般有效且强度适中,像被吓死这样的事情是很少见的,除非这件事情的危害程度超出了本能的应对程度,是它从来没处理过的。所以参加极限运动有身体健康的前提,否则遇到蹦极这样的运动(从几十米高处掉下来),本能就可能因为这种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发生九死一生而激发过强的应激反应。因此,本能对利弊的判断是有依据的,事实也证明建立了这些本能模式的人类才能活下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但由潜意识引发的情绪反应就不同了,只要一个人“认为”某件事是有害的,就会激发负面情绪;只要一个人“认为”某件事极度重要,就会激发高强度反应。因此,当一个人的判断出现了错误,那么由此建立的潜意识就会引发没有必要且强度不当的情绪反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也因此很难被人理解,他们常被人认为多愁善感甚至无病呻吟。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认知建立过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这些反应其实是“恰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都提到过奇葩室友,他们的情绪反应往往是失调:一句调侃可能让他们暴跳如雷,一件小事可能让他们翻脸无情。有位网友提到过这样一位室友:他总是微小谨慎、戒备重重,别人叫他帮个小忙也会拒绝。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极度自私、冷漠无情。有一天,这位网友生重病在医院挂盐水时,这位室友却赶来陪伴了一夜。由此他才知道这位室友的家庭非常穷困,而动辄得咎的家庭环境让他不敢担负任何额外的风险,别人拜托的一件小事都可能让他惊惧万分。因为极度害怕事情办砸,他才推脱了所有事。而当室友们因此孤立他时,缺乏应对这种事情经验的他只能选择封闭自己,用冷漠来维护自己的尊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由于成长环境、社会教育、个人天赋等因素导致的认知错误,很可能让我们建立了很多错误的潜意识反应:对原本微小的事情做出强烈反应,对原本有益的事情做出抗拒反应让人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最大的问题在于,潜意识建立于无数次的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量法治实现程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