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没有遇到移动硬盘热插拔修复插到x1上没有任

查看: 567|回复: 8
遗憾大于惊喜 – 技德Remix X1体验报告
还没有Remix社区账号?马上注册,玩转Remix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Jupit3r 于
04:02 编辑
DSC05503.jpg (606.19 KB, 下载次数: 0)
20:23 上传
据互联网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统计,Android系统在2017年4月已经超越了Windows,成为全球消费者接入互联网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在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Android系统也是无处不在,从最常见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再到智能手表、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无论你是多么忠实的果粉,你的生活中都难免会出现Android系统的身影。不过,尽管Android系统目前已经所向披靡,其在PC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仍旧是不到1%。技德科技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将Android系统的交互方式改造得更适合于PC用户的习惯,Remix OS应运而生。
借助技德自家的Ultra Tablet, Remix Mini,以及和其他厂商合作的多款消费者产品,RemixOS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识和接受。尽管它带来了相对于传统Android系统而言全新的交互方式,但是却没有让大家发现这种交互方式所能提供的真正便利。Ultra Tablet的售价甚至高过了很多搭载Core-M处理器的平板超极本,而且便携性上也没有优势。被技德称为World’s First True Android PC的Remix Mini虽然小巧且价格低廉,但是其因为处理器过于落后,流畅度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用户体验。
今年,技德科技卷土重来,发布了Remix X1,试图让它取代并未获得市场成功的Remix Mini。而对于Remix Mini而言,X1所带来的是一种颠覆性的进步,还是只是常规的迭代升级呢,小Ju将试图在这篇评测中回答这个问题。
一、设计及做工
DSC05392.jpg (556.52 KB, 下载次数: 0)
20:23 上传
相对于比普通电视机顶盒都还要小巧的Mini,X1的外形更有了Mini PC的范儿。首先,机身的体积比上一代产品大了许多,美学上也抛弃了Mini鹅卵石那种浑然天成的设计,显得更加的有棱有角。其次,新一代的产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扩展接口,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实用性。
DSC05389.jpg (704.41 KB, 下载次数: 0)
20:24 上传
与Mini更加强调宣传Remix OS不同,X1的正面上方印着技德科技(Jide)的品牌Logo,电源键也摒弃了Mini上那种反人类的无反馈触摸式的按键设计,而是采用了一颗物理的实体按键。遗憾的是,按键虽然有较为合理的键程,但是手感却并不是特别好。
DSC05400.jpg (659.88 KB, 下载次数: 0)
20:24 上传
所有的接口都被设计在了机身的侧面:机身的右侧有一个VGA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
DSC05396.jpg (628.3 KB, 下载次数: 0)
20:25 上传
机身的左侧有两个USB 2.0规格的 Type-A接口。
DSC05399.jpg (647.59 KB, 下载次数: 0)
20:26 上传
机身的背面的接口组合和Mini完全一致:两个USB2.0规格的Type-A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以太网接口,一个3.5mm的音频输出口,一个Micro SD卡插槽以及一个电源接口。
DSC05407.jpg (669.91 KB, 下载次数: 0)
20:26 上传
机身的正前侧没有任何接口,但是有一颗红外接受器,用于在机顶盒模式下接收遥控器的信号。红外接收器的两侧是两颗LED指示灯,可以显示设备的运行模式。
机身的外壳虽然是塑料,但其表面因为采用了磨砂的处理,所以并不会显得特别廉价,同时也有不错的手感,但是因为在外观设计上没有体现对于美学的太多诉求,机器看上去还是难免会凸显出生硬的黑色科技感。整机做工比较精致扎实,外表没有明显的开模线,用力按压也不会发生形变。
DSC05402.jpg (668.71 KB, 下载次数: 0)
20:27 上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散热,X1的内部还配备了一个风扇,默认在处理器运行时自动开始工作,通过机身底部的散热口将热气排出。这样一来就很好地规避了因为处理器过热而造成运行卡顿的问题。
DSC0541501.jpg (612.3 KB, 下载次数: 0)
20:31 上传
机器出厂标配了一个输出功率为9V-2A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三种规格的可替换插头以适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插座,一对7号电池和一个红外遥控器。此次X1并未标配VGA线或者是HDMI线,考虑到大多数用户在购买显示器或者电视的时候就已经会标配此类线材,这并不能算得上是X1的一个缺点。
二、连接设置
DSC05543.jpg (605.91 KB, 下载次数: 0)
20:31 上传
和所有的电脑主机一样,X1的使用离不开显示和输入设备。因此,显示器和键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X1自带蓝牙功能,所以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有线键鼠,无线键鼠或者蓝牙键鼠。X1提供了VGA和HDMI两个接口,用户可以将它同时与显示器和大屏电视连接,实现Mini PC和机顶盒的双重功能。接通电源之后,X1会自动开机,这在小Ju看来其实更多是一个Bug而非一项便利,既然已经配备了一个实体的电源键,何不让它去等待用户的实际指令后再执行开机的动作呢?
Screenshot_910.jpg (111.28 KB, 下载次数: 0)
21:12 上传
和Mini最高只能支持输出1080P不同,X1可以最大支持4K的分辨率,这样就可以完美地适配更多的显示器和电视机。
post_newreply
本帖最后由 Jupit3r 于
04:20 编辑
三、系统及应用
DSC05509_副本.jpg (707.44 KB, 下载次数: 0)
04:02 上传
X1出厂搭载基于Android 6.0深度定制的Remix OS 3.0系统,比起Remix Mini上基于Android 5.1.1的Remix OS 2.0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今年新发布的手机都用上了Android 7.0 Nougat的大趋势下,这个提升就有些相形见绌了。然而,我们的确不能完全用其基于Android系统的版本来衡量Remix OS的优劣,因为它所带来的体验相对于原生Android或者任何一款其他的定制UI而言都是颠覆性的。X1的Remix 3.0系统提供了两套用户界面:PC模式和大屏模式。顾名思义,PC模式界面更适合于用户连接显示器和键鼠,把X1当成一台PC来进行使用。而大屏模式则是方便用户把X1当成智能机顶盒与高清电视进行连接,通过遥控器对它来进行操控。
Screenshot_413.jpg (344.18 KB, 下载次数: 0)
04:04 上传
PC模式下,Remix OS的系统界面更像是对Windows 10, Android和Chrome OS这三个系统界面元素的重新组合。界面底部的任务栏和Chrome OS上的任务栏有几分相似,但是却根据Android用户的操控习惯在左边增加了返回、主页、多任务这三个虚拟按钮。桌面的图标排列方式又是雷同于Windows系统,用户仅需要把最常用的一些应用图标摆在桌面上。
Screenshot_400_副本.jpg (206.05 KB, 下载次数: 0)
04:04 上传
和Windows的开始菜单的逻辑一样,Remix OS的状态栏的最左边是一个Jide按钮,通过点击它可以调出来应用程序抽屉,可以显示本机安装的所有适合于PC模式的应用程序,用户还可以根据名称、安装时间和使用频率来选择这些应用程序的排序方式。诸如沙发管家等一些专门为智能电视或者智能机顶盒设计的应用程序则不会在此应用抽屉中显示。
Screenshot_353.jpg (257.94 KB, 下载次数: 0)
04:05 上传
状态栏的右边有一个内存清理按钮,用户可以一键清理系统的内存。通常情况下,除了置于系统最上端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影响,其它在后台运行的应用均会在用户单击该按钮后被自动关闭。
Screenshot_931.png (43.43 KB, 下载次数: 0)
04:06 上传
状态栏的右边还显示蓝牙按钮、无线连接按钮、音量控制按钮、输入法的按钮以及系统时间显示等。
Screenshot_4131.jpg (153.68 KB, 下载次数: 0)
04:06 上传
此外,和Windows系统一样,Remix OS在状态栏的右边设置了一个通知中心按钮,用户通过单击便可以将它调出来。通知中心会显示系统和app的所有通知消息,手机上固定在下拉菜单中的应用也会在这里显示。通知中心的底部还固定了几个快捷按钮,从左到右依次是:勿扰模式开关、定位开关、自动隐藏任务栏开关、截图按钮、设置按钮。
Screenshot_110.jpg (253.59 KB, 下载次数: 0)
04:07 上传
相对于其他基于Android定制的系统,Remix OS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支持多窗口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一边聊QQ,一边看电影,一边收发邮件。几个应用程序在几个不同的窗口中独立运行,互不干扰。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应用程序的窗口进行自由地缩放。
Screenshot_158_副本.jpg (235.1 KB, 下载次数: 0)
04:07 上传
Remix OS预装Kodi作为系统的多媒体中心,用于查看图片、播放音乐及视频。此外,Kodi还提供了了很多在线影视和音乐播放的插件,只可惜这些服务大多数都不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小Ju添加的几个在线电视的插件都出现了界面无法加载的报错。
Screenshot_309.jpg (353.68 KB, 下载次数: 0)
04:07 上传
不过,即使仅作为一款本地影音的播放程序,Kodi也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强大了,大多数格式的1080P视频均可以流畅地硬解播放。
Screenshot_243_副本.png (311.22 KB, 下载次数: 0)
04:08 上传
不过此App暂时并没有中文或者汉化版,也无法正常显示视频的中文标题,大多数中国人使用起来会比较不习惯。
Screenshot_131_副本.jpg (148.42 KB, 下载次数: 0)
04:08 上传
REMIX OS预装的文件管理程序也很简洁实用,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浏览文件和文件夹,框选、复制、粘贴、移动文件也非常地容易。不过如果想要体验更强大,更多功能的文件管理系统,小Ju还是建议下载安装ES文件浏览器。
Screenshot_022.jpg (307.46 KB, 下载次数: 0)
04:09 上传
相对于原生的Android系统,Remix OS做了很多适配键鼠操作的特别设计。首先是加入了丰富的鼠标右键菜单,方便用户进行复制、剪切、粘贴、卸载应用程序的操作。其次是支持了众多快捷键的操作,比如Ctrl+C/V/N/S/Z,FN+功能键等。借助于这些功能,Remix OS的生产力相对于原生的Android系统有了极大的提高,用户可以从浏览器打开的网页中复制一段文字,马上就粘贴到旁边的邮件或者社交软件的对话框中。
Screenshot_453_副本.jpg (293.8 KB, 下载次数: 0)
04:20 上传
同时,Remix 3.0还在试验性功能中提供了目前智能手机上很流行的应用分身功能。如果你有一个社交平台的多个账号,这个功能就非常实用。比如小T有两个QQ和两个微信账号,可以同时在X1上使用这些账号收发消息。
Screenshot_700.jpg (216.15 KB, 下载次数: 0)
04:09 上传
然而,在X1上使用WPS或者Android版的Microsoft Office编辑文档的体验相对于早期版本的Remix OS并没有明显的体验提升。当然这更大程度上是这些应用程序的问题而非Remix OS本身的问题。因为这些程序只提供一些最基本的编辑功能,而且使用键鼠操作起来也远没有在Windows系统上那样自然流畅。有一次我也试图在X1上用WPS来编辑我的工作报告(PowerPoint),但是这个过程真的非常漫长和痛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切换到我的Surface或者台式机。
DSC05517.jpg (538.81 KB, 下载次数: 0)
04:10 上传
在大屏模式下,系统的界面就更接近智能机顶盒,程序的图标呈现出了像Windows 10 Metro界面一样的扁平磁块状,方便于用户使用遥控器操控。
DSC05455.jpg (541.33 KB, 下载次数: 0)
04:10 上传
通常在沙发管家和TV App Store内下载的应用都会显示在大屏模式下,其他渠道下载的支持遥控器的软件也会自动显示在大屏模式的应用菜单中。如果用户想要其他没有自动显示的应用显示在大屏模式中,可以到PC模式下的设置-高级系统配置-大屏桌面应用列表中勾选。
Screenshot_810_副本.jpg (256.16 KB, 下载次数: 0)
04:19 上传
相对于Mini而言,X1的系统流畅度有明显提升,但是这多半是得益于更强大的处理器和底层Android系统的升级。实际使用中,小Ju感觉Remix 3.0相对于Remix 2.0在功能上的提升并不多,我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程序窗口上多了一个”最大化的按钮”,通知中心的背景颜色也变成了白色,视觉上能产生更为明显的对比。另外,设置中的实验性功能也多了一些…….但是遗憾的是这些优化都不是革命性的,并没有极大地提升系统的使用体验。而且,因为Remix OS在庞大的Android生态圈中影响力极其有限,很难吸引到第三方的应用开发者们开发专门为键鼠优化的应用,这从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Remix OS的实用性。
本帖最后由 Jupit3r 于
04:30 编辑
四、性能表现
timg.jpg (189.38 KB, 下载次数: 0)
04:23 上传
Remix X1搭载了一颗瑞芯微(Rockchip)的RK3368处理器。这颗处理器发布于2015年,采用了八核Cortetx-A53的架构,并搭配了来自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 G6110 GPU,内存方面则是采用了2GB DDR3运行内存加16GB内置存储的组合。在旗舰手机性能已经屌炸天的今天,这样的一个硬件组合确实已经没有太多的亮点。当然技德在产品开发时也需要考虑控制硬件成本和产品的最终售价,因此在选择X1的硬件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够用”而非“致强”。
Screenshot_617.jpg (44.48 KB, 下载次数: 0)
04:23 上传
在1080P分辨率的输出模式下,X1运行安兔兔的跑分结果为33992,虽然比起Remix Mini的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仍旧远远低于主流智能手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图形性能方面的得分差强人意。
Screenshot_305.jpg (130.31 KB, 下载次数: 0)
04:23 上传
在Geekbench测试中,X1的得分为单核604,多核1241,在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中也是处在较为低端的位置。
遗憾的是,跑分的差强人意也反映在了日常的使用中。尽管相对于Remix Mini, X1的卡顿和延迟的问题已经显得不是那么的严重,但是相对于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都能做到的行云流水般的体验,X1在处理许多任务时都会显得慢半拍。
首先体现在程序的安装速度上。同样通过应用宝安装微信,魅族Pro 6 Plus使用的时长为21秒,三星Galaxy S7 Edge使用的时间为32秒,X1使用的时长为49秒(均不包含程序下载的时间),对于其他几个应用程序安装的计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其次,很多大型游戏在X1上运行时都出现了卡顿和掉帧的问题,程序之间切换时屏幕上也偶尔会长时间显示上一应用程序的部分残影。再次,多窗口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的体验虽然比在Mini强了不少,但是受制于2GB的运行内存,其仍旧不如在普通PC上那么流畅自然。在Chrome中打开了几个网页过后,再打开新的标签页时,加载的速度会变得很慢……
作为Remix Mini的升级产品,X1仍旧只配备了和Mini高配版同样的2GB运行内存和16GB的内置存储,甚至落后于目前新上市的一些高端智能机顶盒,不得不说让人遗憾。而Remix OS本身相对于普通的智能机顶盒系统就更加强调多任务运行和文件存储,那么更大的运行内存和内置存储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五、扩展性
Screenshot_020.png (41.79 KB, 下载次数: 0)
04:25 上传
Remix X1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扩展方式。和仅仅支持2.4GHZ Wi-Fi的Mini不同,X1支持2.4GHZ和5GHZ双频Wi-Fi,连接5GHZ的热点后的无线网络就不容易和蓝牙连接重叠,造成蓝牙传输的不稳定。值得一提的是,X1对无线热点的接收能力比起Mini强非常多。同样在小Ju家的客厅,Mini在连上了卧室的路由器后,数据传输速度很慢且老是显示连接中断,而X1则连接稳定,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带宽,下载速度稳定并能达到峰值。
DSC05528.jpg (462.72 KB, 下载次数: 0)
04:25 上传
此外,蓝牙连接能力比起Mini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小Ju把自己家里的三个蓝牙音箱(B&O Beoplay S3, Vifa Helsinki, Creative SoundBlaster Roar Pro)均放在离两台设备6米左右的位置,用QQ音乐在线播放,X1可以轻松完成连接并稳定地通过三个设备传输声音,而Mini只能连上Creative SoundBlaster Roar Pro,而且声音也出现了断续,另外两个音箱要移到3米以内才能连上。
015_副本.jpg (516.3 KB, 下载次数: 0)
04:25 上传
因为同时配备了VGA和HDMI接口,X1能够在不借助转换接头的情况下连接更多规格的显示器、投影仪和平板电视。小Ju在卧室里将X1同时连接显示器和60寸的HDTV,不但可以用它处理一些轻办公,还能让它代替网络机顶盒播放在线视频。但遗憾的是,X1并不能同时进行VGA和HDMI的输出,只要HDMI接通,VGA连接的显示器就黑屏了。
Screenshot_718.jpg (70 KB, 下载次数: 0)
04:26 上传
USB接口的数量从Mini上的两个增加到了目前的四个,极大地增强设备的扩展能力,但是全部采用了2.0的规格则不得不说有些遗憾,尤其是在用户已经逐渐习惯USB 3.X时代的数据传输效率的今天。
226.jpg (316.98 KB, 下载次数: 0)
04:26 上传
机身内置16GB的存储空间,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是不够的。还好X1配备了一个Micro SD卡的插槽,最大可以支持128GB的TF卡。小Ju插入了一张规格为Class 10的Transcend 64GB TF卡,可以完美地访问,读写速度也都不错。
2015年,Remix Mini带着“全球首款真正的Android个人电脑”的光环高调地与世人见面,却最终在很多消费者体验后被贴上了“增强版网络机顶盒”的标签,人们始终无法真正地在它与PC这个概念之间划等号。而Remix X1是否能改变这一窘状呢?至少小Ju的回答是:不能。
尽管搭载了一颗更为强大的处理器核心,底层系统也采用了更高级的Android版本,Remix X1的使用体验相对于Mini有所提升,但并不能算得上是质的飞跃。受制于Android平台大多数第三方的软件都未对键鼠做优化的现状,以及X1自身性能的瓶颈,其要想在更多的场景中去代替传统PC并不现实。
那么,既然X1无法取代传统PC,它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呢?在小Ju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否定的。Remix X1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要改变对它的期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一台PC,而是就把它当成一台增强版的智能机顶盒。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的HTPC的使用场景不也就是消费多媒体资源么?在观看影视的同时,可以用它来收发邮件,使用社交软件,浏览网页,处理普通网络机顶盒所无法完成的任务,其实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Remix X1并不能取代你的PC,但是它完全可以让你扔掉你的网络机顶盒。更重要的是,它的售价也应该不会比普通的机顶盒高出多少,但是肯定是要比PC低很多的。
技德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来让X1成为一款更加完美的Android PC,但是小Ju在近一个月的使用中体验到的更多仍旧是遗憾。尽管诸如系统时间不能自动同步,App Store访问速度慢且经常崩溃,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无法读取移动硬盘内的文档等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升级来解决,但是在Android高速发展的今天,性能上的瓶颈却是阻止它成为一款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的真正障碍。
很感谢楼主的提出的问题。X1内测版目前是支持企业定制的,所以大家体验到的是一个基础版。文中所提到的软硬件的问题做以下解释:
1.硬件目前是给企业用户的样机,暂未考虑开放给消费用户。
有个问题是:如果按照楼主的配置和软件来完善产品,那么楼主期望售价是多少?可以提供我们来参考。
2.软件上我们希望给到大家的是Remix OS,而非安卓。当然也能理解您期待,核心是逐步完善Remix OS,感谢您的建议,对消费者用户来说,我们之后也会考虑到底层安卓的版本。
感谢有你这一个月以来的陪伴和支持!
本帖最后由 Jupit3r 于
17:14 编辑
很感谢楼主的提出的问题。X1内测版目前是支持企业定制的,所以大家体验到的是一个基础版。文中所提到的软硬 ...
其中一个USB 2.0改成3.0接口,处理器换成大致和骁龙625同等性能的处理器,内存增加到4GB,ROM增加到64GB。售价定在899到999。
同意改进意见,只是可能吗?技德的定价,一直虚高的。
同意改进意见,只是可能吗?技德的定价,一直虚高的。
其实Mini的定价是合理的,高配版作为电视盒子来说也算够用。但是真的要用来轻办公的话,性能还需要大幅度的提升才行。
mini最初的定位就是安卓主机,可办公,可是实际得使用,后续的售后支持,都让人有些失望,甚至绝望。
mini最初的定位就是安卓主机,可办公,可是实际得使用,后续的售后支持,都让人有些失望,甚至绝望。 ...
具体是遇到什么问题?谁说大号没有超薄?全球最薄27寸 4K显示器 ThinkVision X1 详细众测报告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谁说大号没有超薄?全球最薄27寸 4K显示器 ThinkVision X1 详细众测报告
为什么要对4K如此痴迷:早在2012年那会儿air就对4K分辨率中了草,而且这草不仅没有及时拔掉还越长越旺。只是限于囊中羞涩,面对当时最便宜的家用4K电视机4万+的售价只能流口水。vivo xShot手机给了我第一个接触4K的契机,它拍摄的4K 视频清晰度在当时还在分辨率的显示器上几乎每一帧视频截图都可以当桌面,而且看不到任何噪点。这是在当时万元级的1080P 摄影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却在一个手机上轻而易举的实现了……然而1080P 的显示器始终都无法完全发挥4K视频的魅力,就像早期隔着黑白电视机揣摩彩色电视剧的颜色一样,完全无法真正的去欣赏视频中的每一个细节。我空有5TB的4K视频却没有真正可以释放它的工具,这更让我产生了更换显示器的想法。相对于大尺寸显示器的迟缓,小尺寸的手机屏幕分辨率发力迅速,然而限制于小屏幕的表现,在6寸以内1080P与4K的平时表现几乎可以忽略,2K与4K的差距就更不明显了,不借用工具都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除了耗电量变大)。这也让不少人嘀咕,4K真的有必要吗?相信你看完本篇会得到想要的答案。开箱:▲ThinkVision X1 包装比较简洁,没有像其他高端显示器那样采用双层外包装,也体现了联想对ThinkVision X1 包装牢固度的自信。抽出内包装填充泡沫之后,我也渐渐觉得联想自信的很有资本,厚实的泡沫加上充裕的边角缓冲空间都足够抵御一般的快递暴力运输。其实包装也是ThinkVision 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所有包装都会经过严格的翻滚跌落测试。▲除了必要的主机、支架、底座、变压器之外还有相当丰富的线材配件。USB Type -C和HDMI 2.0都接近2米,给安装和使用减少了麻烦和兼容性问题,为使用提供了便利。&外观:▲作为ThinkVision 今年旗舰显示器的X1 初见感觉只能用优雅来形容,在保留ThinkVision 方方正正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抛弃了以往傻大粗的形象。▲ThinkVision X1 的外观卖点是纤薄,虽然收货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实际到手还是忍不住心理赞叹了一番。与其他4K显示器不同,ThinkVision X1 没有任何散热开孔,整个显示器散热都依靠标记着Lenovo 的那块金属支架背板。塑料后盖在这么大的面积上很难做到水平平整,一般设计师都会设计一点曲面或者花纹来减少制造上的次品率。只有使用金属背板才能造就ThinkVision X1 后盖这样刚硬的支撑和大方的质感,真正的简洁而不简单。▲黑色金属背板表面氧化发黑层非常细腻,侧视会反射柔和的光泽。金属材料不会有低廉的塑料质感,看起来更为高端大气。▲侧面刀锋结构更显得显示器纤薄▲显示器顶部最薄之处仅有7.8MM。▲机身边框缝隙控制十分令人满意,板件之间连接缝隙都恰好可以被影藏。▲面板周身缝隙纤细且均匀,造工十分出色。▲边框到面板之间的距离为3MM,也即是上图中白色线条的部分。面板边缘到有效显示区域的距离还有5.8MM,也就是从最外面到实际显示区域为8.8MM。听起来8.8MM似乎也有一个iPhone4S的厚度,但是由于显示器本身拥有27寸的实际显示面积,在巨大的反差之下反而觉得这点边框可以忽略不计。▲与普通显示器更为不同的是,ThinkVision X1&外表上看不到一颗裸露的螺丝,所有装饰性面板都使用卡扣固定在框架上,环环紧扣。▲经过多次尝试也仅仅只能将边框掰开看到显示器面板的排线。显示器的整体化装配工艺实在赞叹,破天荒的在本文中看不到air拆解展示了。摄像头:▲超窄边框的显示器都有一个尴尬,那就是不能夹持摄像头。ThinkVision X1 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将摄像头设计在了机身上。摄像头自带有双声道麦克风与补光灯,配置简洁而实用。摄像头拍摄样张▲ThinkVision X1的摄像头能够以1080P分辨率进行摄影,并且带有人脸跟踪识别功能。必要时也可以用来进行人脸识别登录,俗称……刷脸。摄像头自身拥有不错的素质,白平衡准确,对低照度也有很好的兼容性。样张就是在单盏台灯下补光,依靠系统自带软件进行拍摄,键盘上按键也能清晰看到,画面没有明显扭曲。▲摄像头启动后,位于镜头右方的指示灯即会点亮以提示工作状态,但是这对于注重隐私的值友来说远远不够的。▲大多数谨慎的用户会在摄像头上贴一层不透明的胶带来阻止偷拍,在ThinkVision X1 上只要拨动摄像头顶部的指点杆就能遮挡摄像头与指示灯。简单又优雅的设计,很多厂商都懂,但是真正为用户考虑而实现这个功能的却不多。& & & 由于采用了物理遮挡,MIC还是可以继续工作不受任何影响。▲摄像头转轴处是一枚LED灯开关。▲LED灯主要作为视频聊天时候的补光灯使用,亮度不错。摄像头仅靠LED补光拍摄样张▲还记得IBM那枚经典信仰灯吗?转动摄像头转轴就能轻松实现。▲摄像头平时依靠磁力吸附在显示器背面,按动转轴开关就会啪的一下弹开▲这个开关有点像圆珠笔的按钮,手感爆棚,闲来无事就喜欢按一按。也并不需要担心拥有3年质保的它提前损坏。▲主转轴上还有一个锁定按钮,防止意外弹开,也可以在弹出机构失效的情况下固定住转轴。▲虽然演示上面说只能进行120度左右的转动,而实测主转轴转动180度也没什么问题。▲配合摄像头的二轴转动,无论转到哪一个角度都可以让摄像头面对自己。到这里大部分值友对这个花巨大精力设计的摄像头转轴结构相当费解。摄像头固定在中间不就好了吗?nonono!可以转动的摄像头有两大好处。第一点都很好理解,那就是扫描桌面上的文档。配合补光灯之后简直要多好用有多好用。第二点各位进行过视频对话的值友应该都有切身经历-----眼神。因为摄像头的位置通常并不在视频画面中间,这就造成了一个视觉上的差异:▲你以为你在视频对话中是这样看着对方的& &&▲但是其实对方收到的画面是这样的……给别人的印象不是“你正看着我”。其实你可能真的只是仔细看画面中的人,只是摄像头的角度给了对方这个错觉。虽然说对方也能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个视觉差的问题,但是在潜意识中免不了将你奚落一顿,长时间积累之后会不会产生其他什么问题就很难说了。▲将ThinkVision X1 的3轴旋转摄像头转动到对方视频画面的中央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让你看着画面的同时视线正好经过摄像头,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视频对话中眼神交流的缺陷。支架:▲&ThinkVision X1 的采用单根合金支架支撑整个屏幕。这个单杆设计是漂亮,但是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原因在我买过的显示器当中有一个SANC的牌子就是单细杆支撑整个屏幕,结果风一吹就能晃三下,晃的字都看不清,最后只能换支架。对此留下了不小的阴影。然而 ThinkVision X1 的这根支架比SANC的枝干更纤细……▲&但是与2000元价位的SANC显示器所采用的单杆不同,ThinkVision X1 支撑杆两端都使用大面积合金背板。大概也只有到了这个价位的显示器才会在支架上投入如此多的料,让单杆也能媲美普通支架,就如同鹤一样稳定的站立在桌面上。▲ThinkVision X1 的支架稳固优雅,想要做到升降却有些难度。不过没关系,想换气弹簧升降支架的值友可以放心了,将支架拆卸后就能看到显示器上的VESA标准挂孔,并没有因为要做超薄显示器而减配。与AOC的&D2757PH相比简直良心。▲支架上理线穿口并不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显示器背后3个视频接口加一个电源口一共4根线穿过理线口之后还有很大余地,再穿两根USB线都不是问题。按键与接口:▲ThinkVision X1 将OSD主要按键设计在显示器正面,让用户一眼就能区分各个按键功能。所有按键都是明智的实体按键,这是被显示器触控按键摧残的用户喜闻乐见的事情。正面除了电源键之外每个按键又承载了一个快捷键功能。可以在不调出OSD情况下快速将MIC、扬声器静音,也可以快速进入亮度调节模式。▲辅助功能按键和扩展接口则被设计在显示器的左侧,方便在手不离开鼠标的情况下进行调节。上方按键用于切换USB HUB的连接模式,下方为显示器音量调节按钮。两组按键之间为两个USB 3.0规格扩展接口以及3.5MM耳机信号输出口。由于显示器本身没有音源输入接口,耳机接口所输出的声音信号会随着视频信号的切换而一同改变。▲ThinkVision X1 摒弃了较为粗大丑陋的DVI与VGA接口,保留的3大接口均支持4K @ 60Hz模式运行。其中情况比较复杂的是HDMI 2.0接口。4K分辨率的60Hz刷新率下运行需要显卡和显示器接口规格是HDMI 2.0,线材规格也是HDMI 2.0才行,否则只能以30Hz刷新率甚至1080P分辨率下运行。DP 接口也是如此,用显示器附带的线材可以解决线材版本问题,但是显示器接口规格却是个刚性要求,ThinkVision X1 正好都可以满足,剩下的就看你的显卡是否给力了。▲显示器的电源接口比较特别,使用的是ThinkPad 上常见的方形电源接口。▲电源提供给显示器135W的功率,刨去显示器自身的功耗之外带几个移动硬盘都绰绰有余。▲在这3个视频接口当中相当惹眼的就是这个USB Type-C接口,如果仅仅只把它当做HUB连接接口那就太小瞧这货了。通常手机上的Type - C接口不过只是USB2.0接口的一个变形而已,用到的有且仅有它的不区分正反面,与真正的USB Type - C设计功能还差的远的去了。ThinkVision X1 的USB Type -C 就不是这样的花架子,它不仅具有USB 3.1的传输速度,还能提供优异的视频、音频信号传输能力。▲这个能力有多厉害?连接ThinkPad X1 Tablet 只要一根线就够了!▲就是这么一根细线,也只需要这么一根细线就能替代电源线、HDMI 2.0、HUB数据线的功能。▲ 这一根线同时承载着比肩HDMI2.0的4K分辨率下60Hz刷新率的视频信号,还能同时对ThinkPad X1 Tablet 进行充电。回家只要这根线往平板上一插,瞬间就将小平板变身为大屏台式机了。▲&除此之外,HUB与摄像头也是全功能在运行,如果需要HUB提供USB 3.0的传输速度,则需要按侧面的切换按钮来更改视频传输规格。面板:▲&ThinkVision X1 采用一块LG在今年第一季度刚刚进行量产的LM270WR3透射式AH-IPS雾面面板,8-bit色彩抖动上10-bit色彩,350 cd/㎡亮度这样的素质对于一块4K分辨率的显示器来说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配置了。漏光:ISO1000&f/2.8&1/10秒▲&使用D610对屏幕拍摄,如果不是可以看到右下角一盏电源指示灯亮着还以为是个全黑图片。ThinkVision X1 的漏光控制十分出色,即使在ISO-1000的情况下也很难看到漏光。ISO1000&f/2.8&1秒▲&最后在快门1秒曝光情况下才能看到漏光区域,可见IPS面板也能有很好的漏光控制。▲屏摄,所有色块都可以被观察到。▲&将ThinkVision X1 恢复出厂设置之后预热2小时,用Spyder Elite 4对ThinkVision X1 进行测试。色域:▲&测试结果表明ThinkVision X1 对sRGB色域完美支持,对AdobeRGB的覆盖率也达到了80%。上图中红色三角即为显示器测得的数值,绿色三角为sRGB色域范围,可以看到X1 的显示色域还要比sRGB大很多。支持sRGB即可说明这款显示器已经可以胜任摄影、摄像、制图与设计等工作要求,色域显示十分理想。在家用显示器当中可以算是佼佼者了。▲&伽马曲线测试中测量值与光度2.2曲线已经十分接近,表现出了显示屏不错的水准。▲&白平衡在亮度70左右达到最低,上下有600的差异,起伏较大。▲&亮度均匀性最小差异在中心位置,最大差异在左下角17%,表现中规中矩。屏幕大了均匀度就比较难控制。色温一致性测试:▲&这个测试主要目的就是查看屏幕在不同亮度之下白点的色温变化,从0%到100%白点的色温变化越小越好。ThinkVision X1 测试结果表明在0~50%亮度范围内白点有200的细微变化,在50%以上稳定在7900,这样的稳定性表现出了这块面板高超的稳定性。只是初始设置的7900的色温还是偏冷。有兴趣的玩家可以调出设置自己调整或者直接使用工厂模式中的6500色温档。色准精度测试:▲&在色准测试中主要查看Delta E一栏中的数值,其数值越小越好。在ThinkVision X1 的48种颜色样本测试中Delta E平均值仅为1.13,这个值已经远远小于那些以Delta E&3为卖点的专业级显示器。其中最大色差的颜色为深蓝色,这也几乎是白光led作为光源的通病了。& p=&&&低蓝光模式:& & & & 现在的显示器越来越大,而改为白光LED作为背光光源之后,显示器蓝关对人眼可能产生的损伤却渐渐成为用户关注的问题,甚至成为选择显示器的首要指标。▲&为了解决这个顾虑,ThinkVision X1 在OSD中特别内置有一个低蓝光选项,开启此选项之后显示屏就会将色温降低而减少蓝色的输出。那么在这个模式之下色域以及色准还能满足一般使用要求吗?那么air继续使用Spyder Elite 4 对开启了低蓝光模式的ThinkVision X1 进行测试。▲ 开启低蓝光模式后ThinkVision X1 色域没有明显变化。▲ 色准的平均差异值有一点升高, 但是还在较好的控制范围内。深蓝色作为最大偏差值倒是下降为3.72,有点出乎预料。测试表明开启低蓝光模式并不会对显示器整体显示水准有较大变化,较低的色温使眼睛更舒适,这个模式对色彩要求不太高却必须无时无刻盯着屏幕的行业用户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长时间使用对眼部压力更小。音响:▲&ThinkVision X1 通过左右一对3W的扬声器提供基本音效,对于要求不高的商业用户来说可以减少桌面音响带来繁杂的走线,腾出宝贵的桌面空间。▲ 在以最高音量播放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可以在正面20CM处测得92.3dBA值,3W的功率下音量着实不小。直接面对用户的的设计可以避免声音扩散对其它成员带来的骚扰,也能让声音更为集中的传达给用户。对音质有独特要求时也可以方便的从左侧扩展接口连接耳机,此时音响就会自动静音。功耗:在背光均匀度上的妥协就不难看出ThinkVision X1 在设计上就比较倾向于节能。那么通过了能源之星认证的ThinkVision X1 到底表现如何呢?▲&ThinkVision X1 在接通电源不开机情况下损耗几乎可以忽略,黄灯待机模式下功耗仅为1.41W。就算是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也不会浪费太多的资源。▲&点亮屏幕之后功耗有所上升,0~100%亮度时功耗呈阶梯变化。▲&ThinkVision X1在相同亮度显示纯黑色与纯白色的功耗略有不同,最小功耗仅仅只有11.8W,最大功耗也不过才37.82W。可以看到ThinkVision X1 在功耗控制方面十分出色,不存在高素质就有大功耗的弊病。OSD:▲&按下正面右侧第二个按钮可以唤出ThinkVision X1 的OSD菜单,整个OSD简洁容易操作,图标与文字结合的设计简单易懂。联想作为一个注重北美市场的企业,X1 默认语言被设置成英文,进入OSD后可以在设置内切换为中文。在设置中的信息一览可以查看显示器的画面当前参数。▲&将菜单主要功能树状展开后可以看到ThinkVision X1 的OSD拥有严谨的分类,可以让用户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修改的类目。不过有3种不同接口的ThinkVision X1没有配备视频源之间切换的快捷键,这大概也是ThinkVision X1 唯一能够吐槽的地方。体验:▲&相对于普通显示器,4K显示器带来的最大体验莫过于精细。在相同的一个尺寸下可以同时容纳4路1080P监控视频同时播放而不损失任何细节。对于看股票的值友来说最开心的是可以显示完整的曲线。对于我,那就是可以边刷微博,看着主页推送边码字,不必频繁的动用鼠标来切换窗口,更不会错过每一条优惠信息。& & & & 以下屏摄使用尼康D610 + 105mm f/2.8进行拍摄。仅做分辨率缩小,不对色彩进行修改。▲ 经典的4K测试视频屏摄样张。在4K分辨率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女画的妆有瑕疵,1080P上无法显示的细节,在4K之下一览无余。▲ 甚至还可以看到眼睛反光内容。▲ 《TimeScapes 2012》 。ThinkVision X1使用IPS面板,浓郁的色彩将影片表现的淋漓尽致,层次分明。▲ 《钢铁之泪》原生4K清晰度视频短片▲ 近距离屏摄,细节表现出色。甚至可以观察到片中的噪点。▲ 使用1080P的片源,远看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 凑近了看呢?细节就剩下噪点了。与上面吃烤鸭美女眼睛特写一比,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在27寸屏幕之下要全开4K分辨率对视力要求不小。这画面中……真的不是花屏。▲ 而是……总结:虽然现在最新的Windows 10暂时还不能很好的发挥4K显示器的全部效能,但是4K显示器无疑已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4K分辨率对于个人娱乐的细节提升能力自然不必多言,同屏幕下显示的信息暴增,对行业软件的使用效率提升有很大的帮助。ThinkVision X1 售价并不算是亲民,但作为一款最薄、最漂亮的4K高端显示器也本该如此。Air04说的漂亮并不只是单单指外观,ThinkVision X1 所使用的高素质面板对需要高清晰度并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个人用户或者行业是个非常不错的高端解决方案。优点:1、27寸显示屏的点距观看100%的4K分辨率有足够的细腻却也不像24寸 4K那样令人无法接受。2、超薄设计,缝隙控制优秀,简洁而不简单。3、100% sRGB以及80% Adobe色域覆盖,出色的色域表现。4、作为IPS面板依然有优秀的漏光控制。5、丰富且高端的视频输入接口配置,所有接口均支持4K分辨率下60Hz刷新率。6、摄像头成像清晰、方便的补光灯、灵活的摄像头支架。7、4个USB3.0高速扩展接口,一组位于显示器背面,一组位于显示器侧面,使用方便。8、纤细又稳固的支架,带有标准VESA挂孔,方便挂墙使用。9、丰富的线材配件10、三年质保不足:1、希望可以添加视频源快捷切换键。2、如果售价也算的话。超高分辨率下的小问题解决方案:使用4K分辨率之后在某些显卡驱动之下有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每次手动关闭显示器,系统就会自动将桌面图标重排,让本来整理好的图标一下子混乱了。经过多次问题排查之后终于发现了元凶----分辨率。原来在显示器关闭之后DP接口就没了信号,系统自动认为显示器已经卸载而将分辨率从4K修改成640*480,从此桌面上的图标就一下子挤到了一起,等到显示器重新打开后就会按照图标顺序自动挤在屏幕左侧。虽然不影响操作,但是每次都这么重置也是相当困扰的一件事。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只能从根本的分辨率着手:固定分辨率防止系统自动篡改。▲ 依次进入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有些系统可能在policies下面没有system文件夹可以自己建立一个。▲ 在这个文件夹下面建立一个NoDispCPL的DWORD值,并将值设置为1就可以固定分辨率防止系统自动修改。从根本上解决DP接口掉线之后桌面图标被重置的问题。感谢各位值友的耐心观看,如果喜欢本文,欢迎收藏和点赞。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air04@2016&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65)
赞11评论16
赞20评论12
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小度在家 智能视频音箱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SteelSeries 赛睿 Sensei 310/Rival 310 游戏鼠标(随机发货)
森然播吧二代电音版
优必选Alpha Ebot
【轻众测】飞利浦 便携迷你USB桌面旅行插座
赞121评论173
赞50评论97
赞63评论56
赞947评论183
赞666评论262
赞418评论181
赞280评论143
赞254评论6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硬盘写入插件ma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