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咯,想问下微信6月份取消转账支付现在是不是也买机票?

  普斯特所有产品的核心部件均采用国际名牌产品。运用专业流水线作业,配以先进的工艺制作和结合ISO-9001质保体系于生产过程中。其产品无论在高温,高湿环境,还是低电压的启动中,都能不间断使用,并具有高效率,低耗能,安全可靠,寿命长等特点。普斯特注重吸收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的...

石家庄普斯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石家庄西三庄街256号格澜商务0608室

}


《分钱的人和花钱的猴》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聊聊行为经济学。这是一门奇葩的学科,研究的问题五花八门。比如我们都知道商品交易是人的行为,可是偏有人去教猴子如何使用货币,而且居然成功了。可是猴子们认识钱以后,会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请你耐心向下看吧。(微信公众号“古哥古点”有音频可以听哦~)

理性人假设当中有一个基本设定就是人会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这便是所谓的自利性,然而我们在生活中,似乎觉得多数人还会有另一种特质,就是倾向于帮助他人,这便是利他性。自利性和利他性似乎是一对矛盾?那么它们到底会在人的经济决策中如何体现呢?

美国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1992年诺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针对利他性问题开展了一些列研究工作。顺便说一下,芝加哥经济学派就是一个脑洞怪咖云集的山头,这位贝克尔的博士论文《歧视经济学》现在看来是一篇颇具创造性的成果,但是由于太过前卫,在当时被视为出格,直到贝尔克毕业两年后才得以发表。贝克尔认识到利他性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功利化的,即使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也很可能带有个人目的。比如他后来的一些同事们通过调阅美国跨年度人口纵向研究数据就发现很多人为了得到丰厚的遗产而更有可能回家看望父母。那是不是说只要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就是说遗产金额大的家庭的子女就会更孝顺呢?数据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富裕家庭的子女和其他家庭的子女平均孝顺水平相当,除非这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因为这意味着竞争的出现。(生二胎的朋友们要注意了~)

可是另一方面,人们有些时候似乎又的确表现出自己的爱心。比如灾难发生的时候就会有大量捐款从善良的人们手中赠送到一些素未相识的家庭或个人那里。比如在美国,每年有将近GDP2%的资金用于捐赠,中国的捐款也非常多,当然会有一部分被爱心的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用于支付上海卢湾的晚餐(见下图)。所以要想搞清楚真实的利他行为,还需要更细致的研究分析。

这里面就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的规则特别简单,邀请两位志愿者A和B来共同分掉20美元,其中A决定分配方案,B决定是否接受A的分配方案。也就是说,A可以把20美元都给B,也可以和B平分,也可以自己独得全部20美元,或者选择他所认为任何自己愿意的分割比例,比如自己分17美元给B分3美元。B根据A的方案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则执行此方案将20美元分掉;如果不接受,则AB双方都将两手空空。

在这样的规则下,按照理性人假设,B是绝对被动的,只要A分给B的钱不是0,B就不应该否决,因为否决会使自身的收益受损。正因为如此A的正确决策也是唯一的,就是尽可能给B留下最小的份额,但不能是0。也就是说,如果最小分割单位是美分的话,A应该给B0.01美元,自己留下19.99美元。这个时候B一定会同意该方案,而A又可以获得最大化利益。

然而事实上的结果绝不是如此。B是有情绪的人,实验表明当B得到的份额低于3美元时,通常就会否决方案。而A也没有那么傻,很少有A给出过于悬殊的分配比例,实验中得到的多数人的平均分配方案是A分得2/3,B分得1/3,大约6美元。这算是利他表现吗?很难说,因为这个博弈中由于B有否决权,所以A的大方有可能是避免刺激B的情绪。

接下来实验得到了改进,B不再有参与权,A成为了唯一决定规则的人,故此叫做独裁者实验。这个实验中,同样是AB两人分20美元,但只要A自己从两个分配方案中选择:均分或者A得到18美元,B得到2美元。令人鼓舞的结果出现了,3/4的参与者选择了均分20美元。此时B没有反制A的权力,看来这似乎能体现出人是利他的。

研究者又进一步,干脆把实验的自由度加大,直接让A来决定分配20美元的方案并且立刻执行。统计下来的结果令人吃惊,就是A角色平均会留给B大约20%的份额,即4美元左右。这个信号再明确不过的揭示出了人类具有利他的天性。实验小组在《人类行为的社会基础》的研究报告中,骄傲的宣布:“过年10年的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强有力的宣告,有关经纪人的阐述是不符合事实的。”

接下来该一个卡车司机的儿子出场了。他的名字叫做约翰·李斯特。最初看来,这个小伙子是个很普通的人,他家庭背景很一般,上的大学也很普通。大学毕业后,投出了众多简历后,只谋得一份平常的教职,每天授课的工作量很大,还要兼职为男女划水队教练。但是正是这种丰富的经历和实践的精神,让他在每个岗位上都兴趣满满的进行各类经济行为实验,最终成为顶尖的经济学学者。

李斯特非常注意思考,当他考察利他性问题时,经常会纳闷,既然人们乐忠于匿名的捐赠,为什么我认识的所有人的收信箱从来没有出现过别人分享的支票呢?

然而独裁者实验的结果又是客观存在的,不容置疑的。所以一定是实验的设计在一些地方出了问题。为了挑战这个经典实验,李斯特开始了自己的实验。首先,他重复了经典的独裁者实验,结论得到了再次确认。约70%的A角色会给B分钱,平均分给B的金额大约是4美元。然后,李斯特对实验的规则做了修改,就是A这个独裁者除了可以给B分一些钱外,还可以选择从B那里拿1美元。按理说,这只是给A多提供了一种选择,没有修改其他任何规则,A的利他性不应该有改变。可是实际的结果却令人吃惊。在新版本的游戏中,愿意给B分钱的A角色从参与者的70%下降到了35%,几乎掉了一半!另外有45%的A不会给B一分钱,还有20%的A选择从B处拿走一块钱。

接着李斯特进一步修改规则,A和B手里都有20美元,A可以随意决定方案,既可以把自己的钱分给B,也可以随意从B那里拿走一些钱。这下子,只有10%的A愿意分钱给B,有60%的人会从B那里取走金钱,甚至40%的人直接拿走了B手中所有的钱。现在不仅利他精神没有了,还直接变成了抢匪。

李斯特设计的最终实验版本,其规则和上一个实验一样,只不过在这个实验中,A和B的20美元都需要他们自己去靠劳动或者服务挣来。拿着各自挣到的20美元参加分配游戏,这种情况,只有28%的A角色会拿走B的钱,而超过2/3的参与者既不拿别人的钱,也不把自己的钱分给对方。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明显,最早版本的实验场景和人们真实的工作生活场景距离太大。标准的独裁者实验中,实际是两个人在分赃,当然分配者会倾向于大方。因此看似利他性的利益出让不过是无关痛痒情况下的个人美德的一种炫耀。我们中国人喜欢抢着付款,并且在饭店里大声喊:“我来我来”何尝不也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吗?否则,为什么不客客气气小声协商买单权归谁呢?而在最接近真实环境的最终版本实验中,大家的钱都是各自挣来的,因此大多数人就表现出不给别人也不抢人的正常尺度。经过这些对比,李斯特后来就说到:“很明显,之前对数据的许多解释都是错的。”

不过犯错的可不只是这些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没有任何人见过两只狗会公平而有意识的交换骨头。”但耶鲁大学的陈教授团队就向他提出的动物没有经济行为能力的结论发起了挑战。他们的问题是如果猴子学会了使用货币,他们会做什么?

小组在纽黑文医院开展工作,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实验室,里面有7只僧帽猴。僧帽猴体态较小,比较灵敏,更重要的是他们只对吃和交配有强烈兴趣。这非常符合经济学家的研究设定。7只僧帽猴里有4只雌猴,3只雄猴,每个都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其中有个用了特工的名字叫做菲利克斯。所有的猴子住在一个大的笼子中,在一角连着一个仅容单只猴子进入的小笼子,称为实验场。实验组专门制作了一些一英寸直径的小硬币,这就是猴子货币。

实验第一步是让猴子认识到货币的价值。他们把货币摆在实验场里,猴子进来后会拿起货币把玩,当意识到这些货币没法吃的时候就没有了兴趣(当然他们第一时间就会确认没法和这个硬币交配)。而此时实验人员就借机亮出食物。如此次数多了以后,猴子就意识到,手中的货币可以换取食物。

第二步,实验人员想看看猴子们对于价格变化有什么反应。当猴子们拿出货币要交换食物时,他们故意有时,给猴子们更多的食物,有时候给猴子们少一些。没想到,所有的猴子都很有理性,当价格上涨的时候,他们就会少使用货币或者不使用,而当价格下降时,他们就会花更多的钱。可见经济法则对动物一样有效。

第三步,实验人员想看看猴子们的非理性行为。他们引入了两种赌博机制。一个实验人员亮出1个果冻,然后抛出硬币,根据正反面的结果,要么给猴子1个,要么给猴子2个;另一个实验人员手里拿着2个果冻,也抛出硬币,根据结果,要么2个都给猴子,要么收回一个。所有的实验小组人员都相信,猴子一定会去追手中亮出2个果冻的人。结果呢!所有的猴子都愿意到拿出一个果冻的研究人员的那边。原因很简单,两边看似平均收益一样,但是这边会带来额外的收获,那边会带来额外的损失。这叫做损失厌恶心理。我们之前的专题专门讲过,没想到猴子也一样。

到这里实验一切顺利,可以一次意外发生彻底打碎了所有实验人员的心理预期。有一天,菲利克斯突然闯进了实验场的小笼子,然后把12枚货币扔到了外面的大笼子当中,并迅速逃离实验场。猴子世界发生了第一次打劫银行事件。这还不算完,12枚从天而降的财富让猴子们开始了抢夺,陈教授他们只好进入大笼子,想收回硬币。可是现在猴子们都明白这是钱,你说要就要回去没门。实验人员无奈,只好用食物赎回这些货币。

可是就在此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一直雄猴没有把硬币交给实验人员换吃的,而是走向一直母候,把钱给了这只母猴。天啊!难道这就是爱情,为了取悦异性而舍弃自己的利益吗?然而,接下来雄猴抚摸了母猴,几秒钟之后,两猴竟然发生了关系。这不是什么爱情,完全是有猴以来历史上第一次卖淫事件。当然,母猴似乎为了证明她知道货币的价值才发生性交易,啪啪啪之后大约几秒钟,她就用嫖资买到了几颗葡萄。

不管是分钱的人,还是花钱的猴。天性看来是相通的。经济学真的很犀利。

本文部分摘编自《超爆魔鬼经济学》

创业不易,耳娱心憩之余如有您偶或中意的节目期次,请帮我们随手转发。书不尽言!您的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6月份取消转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